物流发展分析
① 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一个物流公司的现状
物流规划,包括:物流功能和职能定位、仓储面积的确定、仓储储区的布局、物流路径的选择、仓储设备的选用;
2.部门制度:仓储各类产品的作业标准,比如:原料仓库管理作业标准、半成品管理作业标准、成品管理作业标准;设备管理制度:叉车管理作业标准、车具管理作业标准等等;
3.部门架构的搭建:部门组织架构、人员编制、岗位职责的制定等
4.部门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拟定及实施;
5.日常管理工作及各项制度、作业标准的实施和改进;及PDCA
6.部门5S的管理与推行;
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平均递增15.3%。200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1135亿元,比1979年增长17.3倍。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流通业自身及相关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
自从1992年中国政府在商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试点,到目前已有300多家外商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沃尔马、麦德龙、家乐福等一些大型跨国商业集团先后登陆,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和会员制的大卖场等各种新的商业形式、业态和经营方式都已采用。、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了国内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业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这使得中国的流通产业现阶段发展带有明显的跳跃性和急速扩张性。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鲜明,企业供应链延伸得越来越长,销售渠道变得更加细密。这客观上造成了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而且自营无疑加大企业包袱。这些问题迫使企业自已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也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产业,一大批专业的物流公司涌现并成熟起来,并活跃在市场中。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
(二)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导致一些在某些方面处理上不够完善。虽然一些企业成建制改,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产权模糊、权责不清,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可以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没有严明的规范制度了。
(三)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三.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随着而来时商流的浪潮而来。商流的产生则有信息流,资金流,从而产生物流。
物流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不可小看一部分,随着在整个国际分工中,中国正逐步成为众多工业品的世界性生产基地,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中国正在跻身于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如何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如何实现一个工业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任务。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市场仍将是传统产业,这在客观上为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它提出了产业化的要求。构筑商流、物流的全球性网络,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还需要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更新,使流通的产业化势在必行。
② 物流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50年代
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物流发展规模小,渠道不畅,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应用的重视 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PD);“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确立了物流学科的地位
第二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
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发展模式 制造业的大规模化与零售业的大规模化并举 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壮大,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国对物流的认识开始由PD转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论的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网络化时代到来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 支撑物流学科发展的物流经济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的物流学科正在发展从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学科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各个阶段物流的发展特点是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物流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及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物流发展分析扩展阅读
中国物流快递运单量年均400亿以上,生产总值万亿以上,随着高铁加入货运竞争,传统公路运输的速度逐渐呈现劣势。
速度永远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优势。随着Swift.Express加入物流业,将会改变目前高铁的窘境和物流业的格局。企业运用高铁的速度结合共享经济的创新模式运营直接降低物流资费。以每公斤10-20元的价格服务于广大用户。
这种创新经营的模式,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新,实现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长点,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共享经济的另一大特点是,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受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Swift.Express是通过高铁+共享经济进入物流业,实现了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模式,未来也将会主导物流业发展。
运营优点:
1、高铁时速350公里,实现快递包裹全国内一日达。
2.共享经济从民生角度进行考虑的话,不仅能够降低人们的日常出行费用,同时也促使高铁客流量增大。
3.企业的运营模式是以人为本,通过乘客出行的条件实现货物运输,让乘客出行既获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过这样的运营模式创新物流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了高铁快运的发展,以及受惠于广大人群。
③ 物流管理职业发展前景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前景分析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
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的。
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初国内工业生产停滞,到6月份国内社会物流总额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1月份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为266.2万亿,同比增长3.0%。
美国教育联盟留学专家介绍,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一片大好第三利润源泉就业前景喜人。物流业势态与就业前景现代物流被企业界称为”尚未开发的新大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日本、欧洲企业界流行一种形象和通俗的说法:把采取各种办法降低物资消耗称为企业"第一利润源泉",把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泉",把改进物流活动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网.上人才招聘的数据显示,随着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到2012年我国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
数据显示,在物流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储运经理年薪中位数在10-12.7万元左右,高位数在21-26万元左右;进出口事务主管(商务职能)年薪中位数在5.8-6.6万元左右,高位数在8.1-9.5万元左右;而-般的物流管理员(IT行业)年薪中位数则在5.3-6.2万元之间,高者能达到17-20万元左右。
外地:高额年薪,有价无市:由于现代物流概念进入中国较晚,只有近10年的时间,所以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就直接导致了物流人才的缺损。去年9月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上,物流专业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些知
名物流企业动辄开出30万年薪的高价公开招聘物流经理,物流策划师等物流行业的高级人才也被打出"10万年薪起价"的招牌,国际化物流经理层已成为职业金领阶层。在北京首届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上,40余家企业以高薪争相聘请'现代物流主管人才",其中,最高年薪达到60万元,国有物流公司的.年薪开价20万元以上,民营物流企业开价30万元以上,外资物流公司的年薪开价甚至高达40万元以上。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④ 现代物流有哪些发展趋势
快递物流三大趋势
1数智化技术:降本增效是关键
事实上,随着不少快递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后,同时在快递价格战频发、业务增长放缓、运营成本攀高的压力下,快递行业也在面临转型:必须从过去粗放式管理发展模式向精细化运营方向发展。数智化技术自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天赋属性,这也就为了快递企业精细化运营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和切实的手段。
在本次“双11”,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现实。全国建成200多个智能化分拨中心,顺丰、京东、菜鸟、苏宁等在全国建立多个无人仓。百世快递风暴分拣系统实现了全智能分拣,自动化设备数量同比增长55%。圆通仅仅是2019年上半年上马的自动化设备就增加了一倍。中通则将自己位于全国各地的单层自动化分拣线升级为双层。目前,中国快递业自动化流水线已经超过5000公里;在今年“双11”期间,我国快递公司投入的自动化设备数量普遍同比增加50%以上。
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牵引下,中国快递业的效率在此基础之上也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业整体时效对比去年同期就加快将近5个小时。这也是今年可以提前4个小时送达“双11”第1亿个包裹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物流基础设施面向数智化的转型升级已经是中国快递业乃至物流业的一大趋势。
2绿色环保化:关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广绿色环保,国家邮政局于今年年初便开始大力推动实施“9571工程”,即到2019年底,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50%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70%、在1万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而今年“双11”在物流上的一大创举,就是菜鸟联合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快递公司在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很多城市的共计4万个菜鸟驿站、3.5万个快递公司网点,发起了中国物流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回箱计划”,获得了生态环境部、共青团中央等多个国家部委官微支持和全社会响应。“回箱计划”在“双11”后将延续:“回箱计划”已经成为“四通一达”的董事长工程,由几家公司总部联合采购,并在全国展开推广。
随着政策加持以及头部企业大力推广电子面单与“回箱计划”行动的落实,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的快递物流发展势必会成为一个长期态势。
3物流布局细分化:城市配送、下沉市场、物流网络
当电商市场份额流量几乎固化、快递价格战频发,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也开始意识到要去开拓更多的场景,以挖掘新的获利渠道。
顺丰从高价高质服务向低价、同城等单价相对较低的服务延伸,致力于解决物流“老大难”的末端配送问题。在“双十一”期间,顺丰通过同城急送业务全面助力末端配送,为顺丰速运承接的部分运单补充了运力,既拓展了业务,又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物流供应链。
京东物流则把重心放到了下沉市场以及下沉市场的“最先一公里”布局。过去,京东物流更多围绕着社会供给能力与核心仓进行“销地供应链”布局。在过去的半年中,京东物流开始对应下沉市场,围绕着“最先一公里”布局。尤其在本次“双11”期间,京东物流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通过“4624”计划(注:“4624”计划就是除了在一二线城市做到订单24小时送达之外,京东物流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做到“千县万镇”四到六线城市从下单到收货24小时内送达。),京东物流直接打通一些乡镇的政府管理者、农户、头部企业,将货物直接对应到销地供应链中。用最快的短链,让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菜鸟则致力于物流网络的架构。阿里通过入股“四通”(圆通、中通、百世、申通)快递公司,打造物流网络平台模式。该模式不仅做到了下沉市场的大面积覆盖,还可以共享仓配资源。例如,在“双11”期间,菜鸟通过共享仓配资源,共计调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49个仓库、15个分拨中心、3127个菜鸟站点参与其中,最终实现了“预售极速达”84%商品的当日达。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不止一次对外表示,未来5年将继续投入1000亿元,夯实物流基础实施,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物流网络,完成阿里巴巴物流体系“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送达的愿望。
图片来源:菜鸟官网
⑤ 求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网上文章里的就别看了,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现状还得在实践中得来。
我现在在一家物流公司,切确的说是国企了,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点等等)都还是不错,但是运营成本偏高,所以基本现状就是很多业务都是外包给货运公司,货运公司又将其货物倒卖给拉货司机,这样一来,所谓的信息化网络就是基本靠电话查询,而且一些小货运部装卸工具落后,基本靠人力,货物损坏率极高;
但是在快递这一行业,发展还是比较快,基本信息都能及时更新,确实是更上一层楼。
楼主要是从事物流这方面的研究,不妨还是到市场走走,哪些政府部门天天吹什么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都是面子工程,确实有点先进设备,但使用范围有限
⑥ 物流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虽然,国内关于物流的关注在持续升温,除了以政府《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代表的政策性指导出台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内产业链的升级改造都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针对物流的概念以及起源和沿革视乎没有太多的关注。我们可以引用志皓物流以同城城际物流服务为基础、以企业定制组合业务为搭配、以第3.5方物流业务为拓展、以物流供应链管理咨询业务为核心的第四方物流之路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变革,但综观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物流还是要纳入到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来以解释才有可能把“物流”中国化。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物流”的概念,我们的古人称之为驿,亦作绎,如果引申可以作“ 络绎 ”即 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缛络绎, 范蔡之说也。” 李善 注:“辞旨繁缛,又相连续也。” 张铣 注:“笛声繁多,相连不绝,如 范雎 、 蔡泽 之说辞也。”《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绎而至。”《明史·聊让传》:“迩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络绎,污吏纵横。” 沈从文 《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亦作“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 彊 ,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 奉先院 ,络绎不绝。”《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以上史料我们摘出来的目的在于络绎不绝的名词除了用词的贴切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物流”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关于驿进一步引申,我们称之为驿传、邮驿、传舍或者驿站,简单来说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扩展,最后被新生概念取代。
中国“物流”的发展史
根据甲骨文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夏商周时期的僖传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声光通信。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春秋战国时期的馆、遽
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供来往者使用。春秋时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车传。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来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战国时代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各国派遣使者时,要由君主颁发一种信物---节。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的。春秋时的邮传已"北通燕蓟,南通楚吴,西抵关中,东达齐鲁。"我国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兵符是战国时调兵遣将的信物。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秦汉时期的邮亭
在秦朝,作为主要通信机构的是邮亭。秦代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来的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关于邮律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法”。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木牍是古代书写于木片上的信函、文书。1976年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里出土的"黑夫、惊木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牍家信。驿置和邮亭是汉代主要的通信组织。汉代邮驿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这与现代邮递的要求是一致的。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始建立国际邮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有关汉代邮驿重要的史料来自出土的木简。汉代的烽火燧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严格规定和检查制度,一般说来,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粘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根据出土的汉简内容反映,汉代邮驿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封发、运递、时限与检查等三项内容。汉代邮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和运送货物外,主要是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把紧急的文书交代马传,或利用驿或派专人,汉简中称为"吏马驰行"。我国进入东汉以后,战事频繁,通信工具中废除了传车,改以快马,"置"也逐渐改称"驿"或"驿置"。
馆驿合一的先驱
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合一;这在中国邮驿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谓"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国和吴国的邮驿通信的盛况。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继承汉代的铜龙符、竹节使外,还创造了另一种信物---信幡。晋代邮驿是由法曹主管,渐转为由兵曹或驾部郎管理的过渡时期。在通信符节上,从中央到地方,南朝虽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节符,但更多的是靠尚书符、诏书。北朝的通信组织基本上是朝着传驿合一的趋势发展。隋初,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加强,在通信方面,建有馆、驿、台传。隋代的邮驿机构称为驿传,隶属兵部,唐代改属驾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设急递铺,专门办理紧急军邮。隋唐的邮驿与前代的最大区别是传和驿完全合一。隋唐的国内驿路以长安经洛阳至江淮的驿路最为重要。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网。隋唐的驿铺设于驿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机构和官方招待所的双重作用。隋唐时的文书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发往地方的诏旨、文书;另一种是地方上报中央的文书。隋唐时期,在边境和作战时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与驿密切相联。在内地,军事文书除露布是派遣专人传递外,一般都交驿发递。隋唐时,北方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政权后,也有自己的通信组织,如突厥在没有文字时,用金镞箭以为信契,用蜡封印。隋唐的邮驿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和监察两大部分;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隋唐的文书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装的,运递人员把它装进身背的口袋内进行传递。著名的《宋国夫人行图》就是一幅珍贵的描绘驿使背着信袋运送书信的壁画。隋唐馆驿的规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严格的规定:都亭驿可拥有75匹马,配备驿夫25个;诸道第一等驿可以有60匹马,20个驿夫。隋唐时期,坐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陕西省褒城县)的褒城驿,历史上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驿"。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这就改变了汉魏历代由法曹兼管邮驿的体制。
隋唐邮驿的规模相当大,唐代全盛时共设驿1639个,其中陆驿1297个,水驿260个,水陆相兼的驿86个,从事邮驿的人员达2万余人。唐政权的通信组织中专有一支以骆驼为主的队伍,称为"明驼使",用于边塞军机的紧急传递。由于中日往来频繁,唐驿的组织也被引进到日本;日本后来所建立的邮驿,其任务、设备、工具、方式都大体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个驿。唐代驿站遍布全国,其中陆路行程为每日马行70里,车行30里,急递则必须飞骑日驰300里。唐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它是直接交驿后再传递到各道州或节度使的。宋代邮驿组织通信的基本原则是"计程责限"和"依限传送"。
宋代主管邮驿的机关有二:一为兵部,一为枢密院。在宋代,凡是交急脚递或马递传送的文书,当着官员面实封装入筒内,叫做"实封入递"。北宋时,递铺的基本限程分四种: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收集在《永乐大典》中的《金玉新书》是两宋递铺法规总集,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规。在宋朝,由于皇帝的重视及战争需要,军事通信十分发达,在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曾写道:"急递最速,唯军兴用之"。金字牌急脚递,始设于宋神宗时,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其传递速度快于一般急脚递。北宋建立的一套较为健全的递铺组织,特别是急递铺组织,为以后各朝所继承,一直延续到清末。驿站是传递政府公文的机构,很长时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诏令臣僚,允许臣僚把他们的家信交驿附递。我国现存的姑苏驿亭遗址,位于苏州,建于宋代绍兴14年。清代同治十年为该驿亭题写的著名对联是“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宋朝为了确保邮驿的传递速度,在机构设置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条件);在时限方面要求“谨时刻”;在布局方面要“亭传相望”;在监督检查方面“分置巡辖”,制度相对较为完善。递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担通信的组织。宋代用于通信传递的组织还有递铺,可分为三种,即: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同两宋时期的驿所相比,递铺有三个长处:一是距离短、机构多;二是昼夜不停、接力传送;三是深入内地,形成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通信网。为了沟通中央与地方、后方与前线的通信联系,南宋王朝在东南沿海及边防要地先后建立了“斥堠”与“摆铺”、急脚递,传送紧急文书。我国最早开办的古代地方邮驿机构是摆铺,供传递文书和私人信函,创设于南宋。我国史传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鸿雁传递书信的是南宋时期的郝经。
元朝因袭旧制,由兵部管理驿站;同时元政府又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通政院,管辖全国驿站。元代驿站是以路(府、州)为枢纽设置的。元代专门传送官方普通文书的组织是急递铺。元代常用的驰驿牌符有金银字圆牌、海青牌及铺马圣旨等数种。
明代邮驿的弊端
明代中央管理邮驿的机关为兵部车驾清吏司。在明代,除了兵部外,还有一个与邮驿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即通政司。站、递、铺三者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成为明代邮驿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符验”是公差人员驰驿的证明(凭证或护照),没有符验的人严禁驰驿。明代的符验包括符验、勘合、火票三种类型。明代洪武年间创建的明驿是从正驿名、开驿路、恤邮传、定驿制、严法纪、惩贪官等方面着手的。明代的急递铺网路以县(州)前总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逐铺相接,形成遍布全国的递铺网路,并与水马驿站相衔接。明代在地方上,邮驿受布政使与按察使双重领导,而以按察使为主。明初的会同馆,设于首都所在地,为全国驿站的部枢纽。明代邮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一是征收驿银,横征暴敛,累害于民;二是支应驿差敲诈勒索,营私舞弊。清代的邮驿,由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构成,统称邮驿。清代邮驿确定程限的基本原则是:因程设限,依限传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选择捷径,分泌必争。清代的通信联系是通过以驿站为主体的水旱驿路网和急递铺为主体的步班递铺网两条渠道进行的。清代的皇华驿是京师所在地的驿站,也是全国驿传的总枢纽。
清代加急件的的规定
在清代,内外衙门的寻常文书,均交急递铺传送。清代传送公文,根据其性质与内容,可分三种方式:一是经驿站传送,二是派专差传送,三是由急递铺传送。为在古代的驿路上实现一种更高的传递效率,清政府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驿丞,归州县”。滚单即排单,是传送紧急公文时随附的单式,始用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了解决通信需求的广泛性与驿递设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用以联系地方间的通信,弥补干线驿路的不足。清代邮驿的设置较前朝更为普遍,由近2000个驿站、7万多驿夫和14000多个递铺、4万多名铺兵组成的清代全国邮驿组织,规模庞大,星罗棋布,网路纵横,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在清代,“马上飞递”的出现,使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到直接地承担通信事务接受并传递紧急文书,从而使驿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官方的两大通信系统,一个是以“驿”为主体的驿递通信系统;另一个是以“铺”为主体的步递通信系统。清代递铺通信组织呈现半瘫痪状态后,大量普通公文拥向马递,于是出现了所谓“附驿递送”。“凡发递各辨以缓急”和“视事之轻重分别邮程之缓急”是清代公文传递的基本原则。疏附衙是太平天国传递文书的机构。陈庆甲的《金陵记事诗》中写道:“剩瓦颓垣驿路斜,文书一骑来去赊。封头紧急加云马,心煞当差疏附衙”。这是对疏附衙和驿差的生动写照。我国民信局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至1935年1月1日,国内民信局全部停歇。民信局就其传递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传递国内信件和汇兑为主的信局,另一类是以传递海外华侨与其家属通信及汇兑为主的信局。
镖局不可忽略的“物流”组织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与驿传性质差不多的,可以说就是镖局了,但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驿站的局限性仅仅限于朝廷之间的 ,而对于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便没有一个安全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清朝早期,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兴起,就逐渐出现了镖局。镖局又称镖行,是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旧时交通不便,客旅艰辛不安全,便有镖户走镖,为镖局保镖的雏形。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当。后来,看家护院、保护银行等也来找镖局派人。而刚才我们提到的驿站,它是专门为朝延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这就形成了最早的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一些有钱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这就形成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 ,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 即 ;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
镖局保镖主要有水路和陆路。镖师上路,不但要会武功,还必须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话,以便同劫镖的绿林人物打交道。走镖时,如果发现路间摆着荆棘条子,必须作好准备和劫路人见面。如果攀上交情渊源,彼此认同一家,便可顺利通过。否则只好凭武艺高低。
镖局不但赖于江湖上有强盗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关系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游侠,进城后若住在镖局,官府是不能缉拿的。一来因为镖局势力大,二来镖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会友镖局的后台便是李鸿章。社会发展后,随着火车、汽车、轮船的开通,镖局逐渐难以为继,北京八大镖局先后关闭。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会友镖局,是在1921年关闭的。
清末之后现代物流的引进
尽管对于“物流”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关于近现代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英国。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的供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词,并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业物流是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根据日本物流管理协会的资料记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产性本部,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的物流信息网,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于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国的物流,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代表团的名称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该代表团在美国期间,美国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讲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
日本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在日本能率协会内设立了PD研究会,邀请平原直先生(历任装卸研究所所长、日本装卸协会会长,被誉为日本“物流之父”)担任会长,每个月举办PD研讨会;在流通经济研究所,日本权威物流学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组织起PD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启蒙教育活动。
经过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终于开始对PD引起了关注。通产省几次邀请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机关说明PD的重要性,为政府官员们讲课。同年7月,通产省决定讨论物流预算案时,担心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讲PD日本人听不懂,于是邀请平原直先生同内山九万先生(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专务董事)商议。
物流名词拿来中国的渊源
20世纪70年代赴日考察的中国代表团将“物流”一词的概念引入中国,从此,中国的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物流驿传也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并且关于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被研究和应用,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也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从此,驿站的历史彻底在现代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中国物流“变脸”了,闪烁着智慧的驿传历史也在生硬的教科书中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禁要问何以物流的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近30年来没有解决中国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高占比问题呢?我们也只能披着物流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第3.5方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的“幌子”来招摇了,否则我们可能在被认为“古董”的“糟粕”中被OUT了!
不过,虽然短期内国人还解决不了发动机的核心问题,但还不至于自卑到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地步吧!我们相信一股正义的力量还存在,一股正气的作为还存在,一股被“潮流”席卷的民族忧患意识还存在,只要我们善待和善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