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通物流
❶ 传统物流的概述
中国的传统物流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主要是以行政区划建立的各国营储运企业,它适应了当时“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的货物储存和运输,而改革开放后中国消费市场的顾客需求已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了适应顾客需求的重大变化从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改组,也带来了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理制、多级代销制及配送制(配送制度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形式);物流领域则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为客户提供专门的物流配送服务。传统的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重组中逐步被集成化、系统化与增值化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对传统的储运企业提出了挑战,以期占有更多的国内物流市场。
从传统物流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与之对应的,传统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到批发零售企业再到消费者这样一个流程。现代物流同传统物流相比,突出特征表现为: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服务系列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经营市场化、物流手段现代化和物流组织网络化。衡量现阶段的物流发展水平,上述“八化”是一个基本的评价指标。面对顾客需求变化、流通渠道重组及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加快中国传统物流的现代物流转型速度,推动物流产业新一轮革新,实现新世纪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形成已成为目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❷ [物流案例分析]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如何较量
1)传统的物流主要有来仓储、运源输等功能,是一种自营物流,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物流活动,如本案例中的西南仓储公司,是利用自己的仓库进行储存业务。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扩展了物流的功能,包括:装卸搬运、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不在局限于对自有资源的利用,更多的是对物的流通过程涉及的资源的整合运用。如本案例中西南仓储公司与当地的运输企业合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提供物流服务。
2)因为单一的仓储已不再能够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
3)首先西南仓储公司成功的对自己的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处理好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其次根据市场的需求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并向成功的企业学习,与自己的顾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对自己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分析市场对该行业的需求,向现代物流做的较好的企业、国家进行学习。培养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不段完善物流所需的各项软硬件设施。
❸ 传统(物流)通路与现代化(物流)通路主要有哪些差
现代化物流:(1)提出了物流系统话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2)系统化、集成化,提供全套一条龙服务 (3)提供增值服务 货运、送货及客户服务,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对传统物流的功能进行整合、扩展及提升。90 年代前: 大量货为主)90 年代: 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 (店配物流, 中量货为主) 2000 (宅配物流,小量货为主)
Ex:以业态区分,如便利商店、超级市场、量贩店、百货公司便利商店:1.提供便利性与服务性商品 网路购物:
1.打破地域限制
2.全天候的服务 Ex:便利商店、超级市场、量贩店、百货公司、专卖店、购物中心专卖店:1.贩售特定商品群或特定服务 2.商店外观及陈设能突显商品特色 上线招募下线(组织呈金字塔形)佣金支出高於进货成本(以优厚的佣金引人员加入) 产品功效佳 以有无连锁区分:
(1)独立商店---适合传统物流通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Ex:传统杂货店、传统五金行
(2)连锁商店---适合现代化通路 二家或二家以上店家使用相同商标或经营模式,对外呈现 在总成本法中,有十种成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销售通路
顾客服务成本 应包括的成本项目:仓储成本、货物存置成本、运输成本、货物之陈腐化成本、设备的弹性运用价值、 生产及供应上的选择、成本负担价值、通讯及资料处理成本、销售通路、顾客服务成本、存货持有成 本、批量成本、缺货成本、采购成本、订单处理、信息成本、其他管理费用 仓储成本:英文为carrying cost,以制造业为例,原料、半成品、制成品,这三样东西必须存放於某些 场所,为了放这三样东西,可能必须买仓库或是跟他人租用仓库,购买成本或是租金都是为了存放这 利息成本可以说是一种 机会成本 ,以原料为例,购买越多原料,存货数量庞大,如果将其购买的金额拿去投资可产生利息(报酬),而因为去购买原料而可能丧失的利息(报酬),也是一种仓储 成本也是一种仓储成本 在管理的角度上,仓储成本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可减少的,但因仓储成本的减少可能导致订购成本 本,所以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货物存置成本:系指保有货物所损失的利息及失窃、保险与货物变质的成本。因此保持大量存货,将 会增加这些成本以及管理、税捐的费用。 运输成本:企业对原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所有运输活动所造成的费用,ex:直接运输费用、管理费用。 为降低物流总成本,必须严在运输方面的开支严格控制,加强对运输的经济核算 货物之陈腐化成本:在一定的销售水准之下,为改善顾客服务,而增加总存货量时,往往会降低存货 的周转率,因此使原来的存货过时或变质,而增加货物之陈腐化成本。 设备的弹性运用价值:变更存货需求量及其他物流决策,将会改变工厂仓库设备或零售商的空间需求 及使用率
❹ 传统物流与国际物流区别
传统物流和国际物流其实是一个互相包含的关系,传统物流是一种相对于当前电商物流而区专分出来的物流方式,传统属物流涵盖比较广,包括当前的海运和陆运形式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物流形式。
即便是当今国内还是世界的物流形式,传统物流都是比较重要的物流方式,比如工厂大批量的订货,供应链运输等,都是传统的物流方式。
另一方面来说,传统物流一般都是针对大B客户,一般都是B2B的形式。
电商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包裹,大批量,多批次的形式,由于物流对象是直接针对消费者,就造成物流形式比较多样化,目标地点更加多样化,一般都是B2C的模式。
国际物流中同样有传统物流和电商物流的区别。
❺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在那里
现代物流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贸易范围的扩大,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等趋势,由于这些趋势大多数也呈现于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轨迹之上,而且在这些方面前人已有较多论著,本文不再重复。
现代物流业存在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但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门类的独特产业特性,它是一个复合产业,依附于其他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等等,这些产业特性必然使物流业的发展有着个性化的独特趋势。随着产业环境、服务对象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正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布局:新的物流中心伴随产业转移而兴超
现代物流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首先是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地区,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要求物资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之间更为顺畅地流转。在需求的引导下,现代物流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一些大的物流中心也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
但是,产业的积聚也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约束也日益凸现,于是大批产业特别是对原材料、劳动力投入量较大的制造业开始从这些地区转移出来,而承接这些产业的基本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拥有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地区。
以制造业为主的这些转移产业生成的物流量巨大,对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因此,产业的转移必然引起物流中心的转移。海运是国际物流最主要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球的大型港口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但近些年来亚洲港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起来,如今,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和远洋班轮航线都集中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这些港口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第三代港口。这些地区以港口为核心,整合其他运输方式,拓展各种物流服务功能,成为新兴的国际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又通过国际航线的延伸和信息的交汇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
由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首先落户于发展中国家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物流环境相对完善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会因为承接了转移产业而使经济发展加速,同时其本地产业也依靠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而迅速成长起来。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达到饱和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要比发达国家短,由此也加速了产业二次转移的进程,即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转向相对落后地区。伴随产业的二次转移,新的物流中心又会在承接产业二次转移的地区兴起。
二、产业分工:物流产业由水平分工转向垂直分工
物流业是一个复合产业,它是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等多个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而来的,因此,过去物流产业内部分工一般是水平横向的,即按照功能进行划分,而物流供应商也是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装卸公司等这些具有单一功能的传统物流企业。但是,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整合了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取代了传统物流服务模式的主体地位。物流服务主体也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发展到具备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物流企业,物流产业水平分工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与此同时,物流需求时间与空间跨度的不断加大促使物流网络不断扩展,物流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而“门到门”、“JIT”等物流服务理念的产生又要求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运作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物流供应商能够在构建覆盖全球物流网络的同时,又在所有网点建立起综合各种功能的物流服务企业,再加上不同国家物流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物流企业独立建立纵向的经营链条难度很大。因此,物流产业只能依靠垂直分工来整合和完善整个系统,形成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国内物流乃至地区物流的垂直层次结构。如今,许多跨国物流集团与当地物流企业之间就已经建立起_r这种垂直纵向分工关系,这些大的集团布设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但在许多物流节点上都采用或部分采用向当地物流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物流活动。这种垂直产业分工模式既降低了大集团开辟新市场的门槛和风险,也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拓展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是双赢之举,也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运营模式:物流管理与设施“软”,“硬”分离
最原始的物流形态是企业自办物流,即生产和销售企业自己拥有运输工具、仓库堆场、装卸机械等物流设施设备,并且这些设施一般只为本企业服务。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间的联合配送,之后又出现了第三方物流,物流开始走向社会化,物流服务供应商和服务对象逐渐分离。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物流硬件设施设备,因此,这个阶段物流产业还维持着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一体化的状态。
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第四方、第五方物流,即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的企业或机构。虽然这些划分方法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是应该看到,那些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的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在产业内开始涌现,并且其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这种类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本身不拥有物流设施设备,但它们会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还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向这一方向发展,它们保持甚至减少自有物流设施设备的规模,与此同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服务于自身,也就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
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没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并且能够加速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这一物流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明显。
四、产业驱动力: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趋于—致
传统物流业发展模式将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样就使物流具有明显的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物流产业对资源占用、能源消耗只需付出极低的价格,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十分有限,甚至无需补偿,这就造成了物流产业的外部成本;而物流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设施设备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了资源并保护了环境,企业加大了内部的成本投入,但获益的是物流服务对象和全体社会成员,如果在无序竞争的状态下,物流企业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回报,这就造成了外部效益。物流业的成本与效益独立于社会、环境系统之外,而企业具有逐利性,因此必然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现代物流理念已经意识到物流业是一个独立地位较弱的产业,它不能独立地创造价值,而是依附于其他产业创造附加值,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物流服务提供者就必须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此外,现代物流始终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而这个系统不仅限于各个功能组成的内部系统,而是涉及由物流连接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及其所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大系统。伴随“绿色物流”理念在全球的推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物流业发展模式将受到限制或付出高昂成本,同时,“服务更好”而不是“价格更低”的物流企业将在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更加合理的回报,物流业的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都将逐渐内部化。现代物流理念的进化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回报与社会、环境效益将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❻ 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电商物流是指一整套的电子物流解决方案。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最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电子上的物流显示和相关操作,更有助于发挥增值服务功能。安博中国的电商物流服务就很不错,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凭借出色的表现,安博获得了多家客户的认可,还在全国四大区域的8个物流中心收到了13面锦旗。安博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充分的备战、物业管理团队与租户、消防队和警察的通力配合不无关系,共同确保安全、高效、井然有序地提供电商物流服务。
❼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有哪些具体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贸易范围的扩大,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等趋势,由于这些趋势大多数也呈现于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轨迹之上,而且在这些方面前人已有较多论著,本文不再重复。
现代物流业存在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但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门类的独特产业特性,它是一个复合产业,依附于其他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等等,这些产业特性必然使物流业的发展有着个性化的独特趋势。随着产业环境、服务对象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正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布局:新的物流中心伴随产业转移而兴超
现代物流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首先是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地区,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要求物资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之间更为顺畅地流转。在需求的引导下,现代物流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一些大的物流中心也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
但是,产业的积聚也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约束也日益凸现,于是大批产业特别是对原材料、劳动力投入量较大的制造业开始从这些地区转移出来,而承接这些产业的基本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拥有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地区。
以制造业为主的这些转移产业生成的物流量巨大,对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因此,产业的转移必然引起物流中心的转移。海运是国际物流最主要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球的大型港口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但近些年来亚洲港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起来,如今,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和远洋班轮航线都集中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这些港口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第三代港口。这些地区以港口为核心,整合其他运输方式,拓展各种物流服务功能,成为新兴的国际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又通过国际航线的延伸和信息的交汇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
由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首先落户于发展中国家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物流环境相对完善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会因为承接了转移产业而使经济发展加速,同时其本地产业也依靠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而迅速成长起来。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达到饱和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要比发达国家短,由此也加速了产业二次转移的进程,即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转向相对落后地区。伴随产业的二次转移,新的物流中心又会在承接产业二次转移的地区兴起。
二、产业分工:物流产业由水平分工转向垂直分工
物流业是一个复合产业,它是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等多个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而来的,因此,过去物流产业内部分工一般是水平横向的,即按照功能进行划分,而物流供应商也是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装卸公司等这些具有单一功能的传统物流企业。但是,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整合了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取代了传统物流服务模式的主体地位。物流服务主体也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发展到具备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物流企业,物流产业水平分工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与此同时,物流需求时间与空间跨度的不断加大促使物流网络不断扩展,物流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而“门到门”、“JIT”等物流服务理念的产生又要求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运作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物流供应商能够在构建覆盖全球物流网络的同时,又在所有网点建立起综合各种功能的物流服务企业,再加上不同国家物流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物流企业独立建立纵向的经营链条难度很大。因此,物流产业只能依靠垂直分工来整合和完善整个系统,形成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国内物流乃至地区物流的垂直层次结构。如今,许多跨国物流集团与当地物流企业之间就已经建立起_r这种垂直纵向分工关系,这些大的集团布设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但在许多物流节点上都采用或部分采用向当地物流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物流活动。这种垂直产业分工模式既降低了大集团开辟新市场的门槛和风险,也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拓展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是双赢之举,也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运营模式:物流管理与设施“软”,“硬”分离
最原始的物流形态是企业自办物流,即生产和销售企业自己拥有运输工具、仓库堆场、装卸机械等物流设施设备,并且这些设施一般只为本企业服务。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间的联合配送,之后又出现了第三方物流,物流开始走向社会化,物流服务供应商和服务对象逐渐分离。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物流硬件设施设备,因此,这个阶段物流产业还维持着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一体化的状态。
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第四方、第五方物流,即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的企业或机构。虽然这些划分方法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是应该看到,那些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的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在产业内开始涌现,并且其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这种类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本身不拥有物流设施设备,但它们会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还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向这一方向发展,它们保持甚至减少自有物流设施设备的规模,与此同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服务于自身,也就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
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没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并且能够加速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这一物流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明显。
四、产业驱动力: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趋于—致
传统物流业发展模式将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样就使物流具有明显的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物流产业对资源占用、能源消耗只需付出极低的价格,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十分有限,甚至无需补偿,这就造成了物流产业的外部成本;而物流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设施设备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了资源并保护了环境,企业加大了内部的成本投入,但获益的是物流服务对象和全体社会成员,如果在无序竞争的状态下,物流企业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回报,这就造成了外部效益。物流业的成本与效益独立于社会、环境系统之外,而企业具有逐利性,因此必然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现代物流理念已经意识到物流业是一个独立地位较弱的产业,它不能独立地创造价值,而是依附于其他产业创造附加值,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物流服务提供者就必须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此外,现代物流始终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而这个系统不仅限于各个功能组成的内部系统,而是涉及由物流连接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及其所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大系统。伴随“绿色物流”理念在全球的推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物流业发展模式将受到限制或付出高昂成本,同时,“服务更好”而不是“价格更低”的物流企业将在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更加合理的回报,物流业的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都将逐渐内部化。现代物流理念的进化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回报与社会、环境效益将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