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流概念
A. 简述现代物流概念的演变过程
物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的交换行为时就存在物流活动。关于物流的认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
最初的物流认识来自于生产:过程的组织实践和产品销售的实际需要。早在1901年,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影响农产:品配送的成本和影响因素,就涉及到对物流观念的问题。
10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勺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资经过时间和审问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35午美国销售协会认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和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伴随的种种活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战时供应中心采取后勤管理.随后物流观念被引入商业部门,并将其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
第二次山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进人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期,降低流通成本的迟求引人注目,实物分配(四)的概念更为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PD的概念在日本被译为“物的流通”。随后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用“韧流”这一更为简捷的表达方式代替“物的流通”遂被广泛使用。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表述为:“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所做的物流定义是:“以适合顾客的要求为日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朗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物流的认识正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出更丰富的发展。
1996年台湾物流协会拟定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一种物的实体流通活动的行为.在流通过程中.透过管理程序有效地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
1997年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完成《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订意见稿)》,将物流定义为:“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处理等活动。
1997年《物流学概论》“介绍,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中,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认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运动。”也有人认为:“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有关活动的总称。”“只要存在物资实体的空间位移.就存在物流。”
l998年《中国现代物流研究》〔zj指出:“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
l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重新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B. 物流的概念是什么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C.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哪些领域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于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于1905年提出的叫做Logistics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 应该说,这二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不一样的。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应该是“实体分配”,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应该译成“分销物流”。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而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 这二种不同的概念,之所以都分别能存续下来,是因为它们都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响应、应用和发展。还是因为这二个概念各自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独立运用,二者之间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学派来进行统一规范,也不需要得到社会广泛一致的公认。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叫做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1、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 1961年斯马凯伊(Edward W. Smykay)、鲍尔素克斯(Donald J. Bowersox)和莫斯曼(Frank H. Mossman )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的教科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科。60年代初期,密西根州立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在大学部和研究生院开设了物流课程。 1963年成立了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集中起来,提供教育、培训活动,这一组织成为世界第一个物流专业人员组织。 2、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50年代中期,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传到了日本,在日本的到了承认、发扬和光大,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欧洲、北美, 70年代末也传到了中国。这样,基本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接受了这样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学。 分销物流学,主要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在分销物流学中,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在各个物流专业理论和应用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系统理论、运输理论、配送理论、仓储理论、库存理论、包装理论、网点布局理论、信息化理论以及它们的应用技术等。 3、在分销领域各专业物流理论竞相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 1965年美国J. A. 奥列基博士(Dr. Joseph A. Orlicky)提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指出订货点法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只适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而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相互之间的需求则是一种相关需求,应当用MRP技术。在MRP发展的基础上,受MRP思想原理的启发,80年代又产生了应用于分销领域的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 技术,在MRP和DRP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90年代又出现了LRP(Logistics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这一时期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 JIT)以及相应的看板技术是生产领域物流技术的另外一朵奇葩。它不光在生产领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哲学和技术,而且为整个物流管理学提供一种理想的物流思想理论和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物流的各个领域。 企业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物流领域是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包括工厂选址、厂区布局、生产线布置、物流搬运系统设计等等,也都成为物流学强劲应用和发展的领域,形成了物流管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所有这些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销物流的概念显然不能包含它们,使原来只关注分销物流的人们自然想到,光使用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已经不太合适了。特别是到8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活动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于是就进入了物流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叫做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使全世界都自然意识到,物流已经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Logistics虽然和第一阶段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Logistics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第一个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 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物流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物流问题,无论是广度、深度以及涵盖的领域、档次都有不可比拟的差别,因此这个阶段的Logistics,不要译为后勤学,更不要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学。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物流学概念。 这个阶段的主要事实是: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物流:例如,MRPII是把生产管理与生产能力管理、仓储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DRP是把分销计划、客户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车辆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LRP是把MRP和DRP集成起来;ERP是把MRPII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等系统集成起来;等等。 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进一步导致物流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实现了生产和物流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九十年代供应链理论的诞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物流管理的联合化、共同化、集约化和协调化。
D. 大件物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大件物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入门门槛低。一般在收货场地与承运车辆就能开张营业回,部分地区没有进行答严格的审查监管;
第二,竞争激烈。这个门槛低导致的必然结果,为了拿到货源打价格站,而不注意服务与时效提升的价值考虑;
第三,无品牌。大件物流一般是都以“专线”形式存在,很难有非常优秀的公司能够整合足够的资源在大件物流领域做出非常好的成绩。
以上原因导致大件物流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为一般做的好的大件物流公司的价格都比较高,发货方一般是不会选择的。
延伸:从促进电商发展的角度出发,物流从业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的是大件物流的信息化,因为网购顾客一般都是有很强烈的物流跟踪信息查看需要的,如果能够在大件物流领导解决节点显示问题,又能有市场接受的价格与配送时效肯定能够达到市场发货客户的青睐与认可。
E. 物流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物流,简单地讲,物流就是商品流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已经不仅仅是商品流通版本身,它所指的范围权非常广泛,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才已经讲过,物流的涵义也从单纯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什么是物流?权威的定义是: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效率与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85年给物流下的定义。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F. 物流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一富财经对物流上市公司细分领域:1、铁路物流建议重点关注将长期受惠低碳时代铁路货运增长的铁龙物流(600125)。2、仓储物流建议重点关注仓储物流的龙头公司中储股份(600787)和从事化工品保税仓储的保税科技(600794)以及受惠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多元化公司--洲交通(600368)。 3、港口物流建议重点关注煤炭物流港--芜湖港(600575)和受惠海铁联运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601008); 4、公路物流建议重点关注长江投资(600119)。 5、冷链物流建议重点关注拥有上海最大冷库设施且参与冷链运输的锦江投资(600650)。 6、海运物流建议重点关注海运物流产业链最完整的中海集运(601866)。
G. 对物流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
物流通俗理解就是用信息化整合各种运输方式,达到商品、与商品伴生的资金流转的及时化、低成本。2.其价值除了实现商品位移外主要是可以减低商品流通中的运输、资金运用等综合成本。3.物流服务有正常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等成本,通过信息化的整合,这些成本得到优化,所以成功的物流服务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低总的物流成本。
H. 中国大物流网的介绍
中国大物流网是中国第一物流门户网站。中国大物流网是于2002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专的, 集现属代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专业咨询、物流教育培训、物流商务项目、物流传媒于一体的专业公共信息平台。中国大物流网专家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物流人才,凭借其深厚的物流理论功底和在中国物流界的权威地位、多年从事国际间物流合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超前的创意和大胆而又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国内物流界的号召力和广泛的物流界联系网络,以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概念,打造中国的第一物流门户网站。
I. 对物流概念的理解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掀起了物流“热”,而且在持续升温。那么,究竟什么是物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从物流在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说起。 人们知道,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部分;而流通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商流,另一部分是物流,同时,还包括金融、保险、规格、标准化等辅助活动(见表1)。 表1 流通结构 流通 商流 物流 批发(分销)、零售 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 流通辅助活动:金融、保险、规格、标准化等 简单地讲,商流是物质资料所有权的转移,克服人的间隔,创造所有权价值,是一种非物理性的移动。商流包括批发、零售、网上购物等交易活动,体现的是买与卖的关系(见表1)。让我们以自行车为例讲讲商流的概念。在自行车出厂销售之前,所有权是生产厂家的,批发给销售商后,所有权转移到销售商手中,当销售商把自行车批发给商店后,所有权又转移到商店,而商店把自行车卖给消费者后,所有权则属于了消费者。这种买卖交易的过程,使自行车的所有权几次发生了转移,我们把这几次的转移过程称为商流。由于商流的发生,自然伴生出物流活动,即自行车出厂后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这一系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过程。我们把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这七大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考虑,并且将这七大环节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称为物流。也可以说物流是克服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创造场所效益和时间效益的活动。比如说我们把农村生产的大米供应给城市居民,就是解决了场所和时间的间隔问题。同样,工厂夏季生产出来的取暖设备,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保管储存,到冬季卖给消费者,也是克服场所和时间间隔,创造场所效益和时间效益(见表2)。 表2物流的四种划分 物流 第一种划分 第二种划分 第三种划分 第四种划分 宏观物流 微观物流 社会物流 企业物流 国际物流 国内物流 一般物流 特殊物流 国家物流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物流布局、物流理论研究,知识普及,人材培养,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构筑,经济手段支持、引导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第三方物流,运输、仓储等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以及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活动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外贸物流国际联运远洋运输国际航空国际邮件口岸物流大陆桥物流 经济圈、经济带物流,城市及城市外围物流以及邻近地区具有互补条件的自然区物流,本地区物流 带有普遍性、通用性和共同性的物流活动,或者说没有特殊性要求的物流活动 危险品、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易变质物品物流,对速度、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流,如文件、贵重物品、动植物运输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的理论和概念以及范围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比如: 在流通活动中,把信息流和资金流增加进来;物流的范围也由一开始的产品离开生产线以后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扩展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全方位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活动;物流的七大环节或称七大功能把流通加工包括进来,与此同时,物流向供应链方向发展。 二、物流定义 在介绍物流的定义之前,首先请大家注意:物流的定义至今还在修改、演变。物流定义在各个经济发展阶段,适应不同的经济活动目的,不断地进化、调整和完善;即便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经济发展阶段,也因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团体、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国家,出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而有所差别。而且物流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论。不过物流定义的演变过程也恰恰反映了不同时期物流理论、物流管理以及物流技术的进步轨迹。 物流在英语中有两个词,一个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简写为PD;另一个是Logistics,这两个英语名词基本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只不过角度不同,范围有别,所强调的内容相异。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1935编写的《市场营销用语集》中,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1948年,该协会对这个定义作了修改。“物流是物质资料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消费地流动过程中所决定的企业活动费用。”后来,该协会又一次将物流的定义修改为:“所谓物流,就是物质资料从生产阶段移动到消费或利用者手里,并对该移动过程进行管理。”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物流所下定义的三次变化来看,他们的物流概念显然是从销售的角度出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5年的定义与战后1948年的定义,虽然范围没什么变化,但定义所强调的重点不在于物质资料的移动,而在于对这种移动的管理。 在美国最有权威的物流定义是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1960年下的:“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在下这个物流定义的同时还列举了物流活动的诸种要素。即货物运输、仓库保管、装卸、工业包装、库存管理、工厂和仓库选址、订货处理、市场预测和客户服务。 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的物流定义范围比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物流定义范围有所扩大,不仅是指制品从生产厂的生产线起,经过批发、零售,最终到消费者手里,而且还包括把原材料从生产厂到加工厂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的英文名称改为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与此同时,对物流定义作了调整和修改:“所谓物流,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流通信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测等。”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又一次对物流下了如下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日本通产省1965年曾委托日本财团法人机械振兴会对全日本的物流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该协会在调查报告书中对物流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述:“所谓物的流通,就是把制品从生产者手里,物理性地移转到最终需要者手里所必要的诸种活动。具体讲,即包装、装卸、运输、通讯等诸种活动。” 日本产业构造审议会对物流下的定义是:“所谓物的流通,是有形、无形的物质资料从供给者手里向需要者手里物理性地流动。具体是指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通讯等诸种活动。这种物的流通与商流相比,是为创造物质资料的时间性、空间性价值作出贡献。”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2月编写的《物流手册》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如果不经过这些过程,物就不能移动。” 欧洲物流协会(ELA 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1994年公布的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根据日本物流权威中西睦教授发表的资料,Logistics本来是法语,是军队用语,意思是兵站,在日本企业中被当作物流管理之意。1985年之前,日本基本使用PD这个词表示物流,但因为美国后来转为使用Logistics,欧洲也都用Logistics这个词,加之,物流的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更新,目标由物流活动本身转向了对物流活动的管理,强调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重视物流,并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仅仅强调企业效益。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美各国都基本使用Logistics这个英文词,而不再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来表示物流了。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了解,Logistics本来应译为兵站或者后勤,不然会引起词义的混乱。其实,Logistics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军事术语,主要强调军队在作战时,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安全无误地将武器、弹药以及军队吃、住、行等所有必需物品按要求供给前线,是军队打胜仗还是失败的重要因素。兵站如果不做好后勤供应,军队就不能打胜仗,而兵站做到及时、准确地供给,则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后勤供应管理系统,包括军需品的订货、生产计划制定、采购、库存管理、配给、运输以及通讯等。后来企业界便将二战期间的兵站后勤这种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引入企业经营,以寻求企业的物流也能像军队兵站后勤那样,科学管理、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