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空运简介
① 飞越驼峰的内容介绍
《飞越驼峰——抗战史上的空运壮举》以全新的历史视角,全面记录了发内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容,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汀江到云南的战略物资转运空中航线——驼峰航线上的举世瞩目的历史过程。展现了这条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最为艰险的空中战略运输线的成功开辟,对于提供抗日作战急需物资的重大历史贡献,揭示出中美两国人民联合对抗日本侵略者的“生死”情谊。
公元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中美两大盟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共同开辟了从印度的阿萨姆到中国的云南、四川的空中国际运输线。中美两国飞行人员飞越世界上最高最险的“驼峰”天险,完成了大量的空中运输任务,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大量的空中运输任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驼峰行动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成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壮举。
本书不仅详细讲述了驼峰航线的来龙去脉和运输情况,而且还围绕着驼峰航线的问题在中美之间以及美国各个部分门之间发生的背景作了交代,对中美日政治、外交等情况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不仅对于研究二战军事战线的学者有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二战政治、外交方面的学者也很高的价值。
② 铁路驼峰的简介
驼峰——
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专丘,设计成适当属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在进行驼峰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或车辆)接近峰顶时,提开车钩,这时就可以利用车辆自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合于车列的解体作业。
③ 简单介绍二战中著名的三条国际航空限线(驼峰航线、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
一: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版,为打击日本法西斯权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二:阿拉斯加航线
二战时期中国没有这条航线。阿拉斯加航线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东岸的州。从中国当时的战争情势上分析,没有必要开通。因为无用途。
三:北大西洋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指的是海洋航线,不是航空线。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④ 驼峰航线为什么叫“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版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权重要贡献。1942年夏,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驼峰空运诞生了。“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⑤ 二战驼峰空运的时间 二战驼峰空运的时间
“驼峰航线复”是二战时期中国制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⑥ 驼峰航线死了多少飞行员
驼峰航线的空运分三部分。
第一,美军陆军航空兵。美军牺牲飞行员1579人
第二,中国航空公司,牺牲飞行员168人。
第三,英国驻印度的第229大队,但是英国数据没有公开,但是推测损失要大于美国陆航
⑦ 驼峰空运止于哪一年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1945年).
⑧ “驼峰”空运的飞行状况是怎样的
“驼峰”航线南起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汀江、杜姆杜马等地,北至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四川省的宜宾、重庆和成都。具体航线有很多条,其中主要有:汀江经葡萄、程海至昆明,称为北航线;汀江经达奈卡、河叉、云龙到昆明,称为南航线。由于“驼峰”航线要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所以飞行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因为这里的山峰海拔高度多在3500米左右,有的高达6000米。同时,由于航线所经过地区地形崎岖,山势陡峭,峡谷幽深飞行途中一旦飞机遇机械故障等特殊情况,几乎难以寻找到一块紧急迫降的场地,即使飞行人员跳伞,落地后也难生还。因此,即使很有经验的老飞行人员,面对“驼峰”航线也感到紧张。
由于高原的原因,“驼峰”航线的气象条件更是复杂,风云变幻莫测,气候恶劣,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首先是飞行中常会遇到强大的西南气流,使飞机偏离航线,进入北部更高的山区,如飞行员不能及时发现和修正,飞机就有撞山的危险;其次,高空风力变化大,风速时大时小,有时可达每小时200公里以上,从昆明向印度汀江飞行时,有时突遇大逆风,飞行时间延长很多,若飞机载货量大,油料加得少,飞机就难以到达目的地;第三是飞行中飞机结冰现象严重。由于各种气象因素变化快,飞行中飞机经常出现结冰现象,有时结冰非常严重,一般难以除掉,如飞机载荷大,飞行安全高度低,极易造成事故:第四是空中气流不稳,飞机颠簸严重,高山峡谷之中上下气流波动很大,且很不规则,时有强大的上升下降气流袭扰飞行,有时一股强大的气流可把飞机突然上下抛置500~I000米,飞行员根本无法控制,身体也会感觉非常不适;五是云雨难测,雷雨频仍,每年5~10月常有暴雨肆虐,还有亚热带的狂风,以及澜沧江、怒江的兴风作浪,使“驼峰”飞行中的天气瞬息万变,艰险难测。
由于地形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驼峰”航线的飞行情报、通信导航、气象等各项保障条件也非常差。航线上几乎没有什么雷达情报保障,空中飞行状态地面基本无法掌握,因此也就谈不上进行有效的对空指挥与控制。驼峰”航线飞行中,飞行人员使用的主要航行资料和航空地图,都是美国人编绘的,因此许多资料陈旧,大部分未经实测校验,不准确,有些地标之间关系位置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飞行人员若不能参照地面实际地形地物,适时检查修正航行线路,很难保证准确和安全飞行。艰险复杂的地形,恶劣的气象环境,极差的雷达情报、通信导航、气象等保障条件,使“驼峰”航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线——飞越“驼峰”的空中运输成为世界上最艰巨的空运行动。曾经飞越“驼峰”的飞行人员形容“驼峰”飞行之难难于上青天。
⑨ “驼峰”空运付出了什么代价
参加“驼峰”空运的中国方面的空、地勤人员约1000余人,航运开始初期,正驾驶员为美、版英等国人员,后来逐权步由中国飞行员担任。最早担任该航线飞行正驾驶员的陈鸿恩、陈文宽、梁广尧、陈文惠、陈启发等,都勇敢地经受了“驼峰”航线艰难的飞行环境的考验,成为中国运输队中的骨干。“驼峰”空运的后期,中国方面的飞机数量不断增加,为此,他们在昆明招收了一批大学生,经过一段飞行训练,充任空运飞行的副驾驶员,后来,各个方面如领航员、通信员、机械人员也大多由中国航空技术人员担任了。但飞机失事和人员伤亡数量也不少。据有关资料统计,“驼峰”空运从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3年多的时问里,共损失各型运输机514架,占其参加空运全部飞机的50%以上;中美两国共牺牲飞行人员1500人左右;平均每月损失飞机13架——1943年下半年尤为严重,损失飞机155架,牺牲飞行人员168名。从损失的飞机和伤亡的人数上来看,“驼峰”航线是相当危险和艰苦的,美国曾有人认为“驼峰”空运飞行的危险性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