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专业化
❶ 如何实现配送合理化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版、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权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这次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 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 6)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
❷ 配送管理的基本形式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①少品种或单品种、大批量配送
②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
③设备成套、配套配送
接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①定量配送
是指每次按固定的数量(包括商品的品种)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
②定时配送
是指按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配送。定时配送有以下两种具体形式:
A.当日配送。
B.准时方式。
③定时定量配送
是指按规定时间和规定的商品品种及数量进行配送。
④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是指按照确定的周期、确定的商品品种和数量、确定的客户进行配送。
⑤定时定线配送
是指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到达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客户可按规定路线及规定时间接货。
⑥即时配送
即随要随送,按照客户提出的时间和商品品种、数量的要求,随即进行配送。
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①商店配送
是指配送组织者是商业零售网点的配送。商店配送有如下两种形式。
A.兼营配送形式。
B.专营配送形式。
②配送中心配送
是指配送组织者是专职从事配送的配送中心。
③仓库配送
仓库配送是以一般仓库为结点进行配送的形式。
④生产企业配送
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尤其是进行多品种生产的生产企业,直接由本企业开始进行配送而无需将产品发运到配送中心再进行配送。
按经营形式分类
①销售配送
是指配送企业是销售性企业,或销售企业进行的促销型配送。
②供应配送
是指企业为了自己的供应需要所采取的配送形式,往往由企业或企业集团组建配送结点,集中组织大批量进货,然后向本企业配送或向本企业集团若干企业配送。
③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销售企业对于基本固定的客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对客户执行有计划供应的职能,它既是销售者又是客户的供应代理人。
④代存代供配送
是指客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
①综合配送
是指配送商品种类较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产品在一个配送结点中组织对客户的配送。
②专业配送
是指按产品性状不同适当划分专业领域的配送方式。
③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
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业者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
A.发货货主主体型共同配送。包括:
a.与客户的共同配送。
b.不同行业货主的共同配送。
c.集团系统内部的共同配送。
d.同行业货主的共同配送。
B. 以物流业者为主体的共同配送
❸ 配送中心的专业程度划分
(1)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例如多数制造业的销售配送中心,我国现今在石家庄、上海等地建的配送中心大多采用这一形式。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如《国外物资管理》杂志介绍的“蒙克斯帕配送中心”。
(2)柔性配送中心。在某种程度上和第一种专业配送中心对立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3)综合配送中心 (1)以生产厂为主的配送中心是以家用电器、汽车、化妆品、食品等国有工厂为主。流通管理能力强的厂商,在建立零售制度的同时,通过配送中心使物流距离缩短,并迅速向顾客配送的体制。其特点是环节少、成本低。但对零售商来说,因为从这里配送的商品,只局限于一个生产厂的产品,难以满足销售的需要,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较低的配送中心。
(2)以批发商为主的配送中心是指专职流通业的批发商把多个生产厂的商品集中起来,作为批发商的主体商品。这些产品可以单一品种或者搭配向零售商进行配送。这种形式,虽然多了一道环节,但是一次送货,品种多样,对于不能确定独立销售路线的工厂或本身不能备齐各种商品的零售店,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3)以零售商为主的配送中心一般是指待大型零售店或集团联合性企业所属的配送中心。从批发部进货或从工厂直接进货的商品,经过零售店自有的配送中心,再向自己的网点和柜台直接送货。为保证商品不脱销,零售店必须有一定的内仓存放商品,配送中心可以及时不断地向商店各部门送货,不仅有利于减轻商店内仓的压力,节约内仓占用的面积,而且有利于库存集中在配送中心,还有利于减少商店的库存总量。
(4)以商业企业集团为主的配送中心是由商业企业集团组建的完成本企业集团商品供应或销售的配送中心。它是为适应企业集团的产品销售而组建的。
(5)以物流企业为主的配送中心是为批发企业服务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各地批发企业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品存储在当地的储运公司仓库里。在储运公司仓库实现由储存型向流通型转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配送中心,可以越过批发企业自己的仓库或配送中心,直接向零售店配送商品。与批发企业各自建立的配送中心对比,它的特点是物流设施的利用率高,成本低,服务范围广。 配送中心的种类很多,因此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讲,中、小件品种规格复杂的货物,具有典型意义,所以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是以中、小件杂货配送为代表。由于货种多,为保证配送,需要有一定储存量,属于有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理货、分类、配货、配装的功能要求较强,但一般来讲,很少有流通加工的功能。
这种流程也可以说是配送中心的典型流程,其主要特点是:有较大的储存场所,分货、拣选、配货场所及装备也较大。 有的配送中心专以配送为职能。而将储存场所,尤其是大量储存场所转移到配送中心之外的其他地点,专门设置补货型的储存中心,配送中心中则只有为配送备货的暂存,而无大量储存。暂存设在配货场地中,在配送中心不单设储存区。
这种配送中心和第一种类型配送中心的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工序及主要场所都用于理货、配货。区别只在于大量的储存在配送中心外部而不在其中。
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由于没有集中储存的仓库,占地面积比较小,也可以省却仓库、现代货架的巨额投资。至于补货仓库,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采取协作的方法解决,也可以自建补货中心,实际上在若干配送中心基础上,又共同建设一个更大规模集中储存型补货中心。还可以采用虚拟库存的办法来解决。 加工配送中心也不是—个模式,随加工方式不同,配送中心的流程也有区别。
这种配送中心流程的特点,以平板玻璃为例,进货是大批量、单(少)品种的产品,因而分类的工作不重或基本上无需分类存放。储存后进行加工,和生产企业按标准、系列加工不同,加工一般是按用户要求。因此,加工后产品便直接按用户分放、配货。所以,这种类型配送中心有时不单设分货、配货或拣选环节;配送中心中加工部分及加工后分放部分占较多位置。 这种配送中心流程是批量大、品种较单一产品进货,转换成小批量发货式的配送中心,不经配煤、成型煤加工的煤炭配送和不经加工的水泥、油料配送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这种配送中心流程十分简单,基本不存在分类、拣选、分货、配货、配装等工序,但是由于是大量进货,储存能力较强,储存及分装是主要工序。
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好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是商品通过配送中心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过程的总体效益最好。选址影响因素 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影响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考虑对外的运输通路,进出的流畅,才能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对于一般的物流配送中心,可选在高速公路、国道、快速道路及城市主干道路附近;对于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一定要选择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交汇地,如铁路、公路、水运或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交汇处。
二、产业布局。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各类开发区和大市场等,是物流配送服务需求的直接拉动着和货源产生地,因此需考虑周边产业布局和商业布局,如制造业服务的配送中心选址应在成产制造企业集中的工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应选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基地,商贸类配送中心选址应着眼与大型市场和批发市场附近。
三、货物流向。对于供向物流,配送中心只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应当选择靠近生产企业地点,便于降低生产企业的库存,随时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对销向物流来说,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将产品集结、分拣、配送每位客户或门店手中,故选在靠近客户的地方、
定量据图分析
四、人力资源。考虑各种人才的可得性、易得性和廉价性。
五、城市规划和发展。配送中心的选址不但要符合城市的规划、而且要考虑城市的扩张的速度和方向。譬如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许多仓库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城乡结合部,不对称是产生交通压力,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仓库被包围于闹市中,大型货车的进出受管制,专用线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到外迁。
六、政策法规。包括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优惠措施(如用地、税收)、
七、社会影响。配送中心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尾气、粉尘会对周边的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交通持续也会造成较大的干扰,易引起车流紊乱、交通拥挤与阻塞,还要考虑周边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景观的协调程度,不能破坏周边的城市景观的协调程度,以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一、用地。配送中心的位置、面积、地价,既要考虑到如今的发展情况,又要考虑今后的扩展空间
码头配送中心
二、地质条件。配送中心一般应设置在地形高的地段,容易保持物资干燥,减少物资保管费用;临近河海地区,必须注意当地的水位,不得有地下水上溢;土地承载力要高,注意地面以下存在淤泥层、流沙层、松土层邓不良地质条件。
三、气候影响。配送中心周边不应有产生腐蚀的气体、粉尘和辐射热的工厂,至少应处于这些企业的上风方向,还应与易发生火灾的单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油库、加油站、化工厂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资源、温度、湿度、能源利用、地质灾害等。 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上述的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和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位置,这类方法要注意:尊重客观实际,切忌主观判断
一、优缺点比较法。罗列出最优、优次、一般、较差、极坏五个等级对各个方案的特点进行评分,对每个方案的各项得分加总,得分最多的为最优方案。
优缺点比较法再辅以经济概算,在我国应用很普遍,优点是简单、方便很快得出初步结论,缺点是缺乏量化比较,对非成本因素考虑较少。
二、德尔菲(Delphi)法。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赫尔默博士于20世纪40年代末首创的,对那些不易配送中心获取详细资料的比较合
1、组成专家小组,20人左右。
2、向所有专家提出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问题及要求,并附上个选址方案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让专家提交材料清单。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受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意见。
4、将专家的意见汇总,进行分析和处理。
5、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个专家,专家根据反馈的资料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这一过程需要进行3~4次,直到每位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的的处理,确定方案。
20世纪4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研究表明,专家的意见成正态分布,可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定量分析法有多种,如重心法、运输问题法、量本利分析法、加权分析法、Baumol-Wolfe模型、CFLP模型
重心法是一种模拟方法,它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利用求物体系统重心的方法来确定物流网点的位置。
运输问题法是对于多各供应商,多个客户,辐射范围较大,需要建立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配送中心的情况。
量本利分析法,全称为产量成本利润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这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出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❹ 配送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
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这次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
3)推行共同配送
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
6)推行即时配送
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
❺ 配送合理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六种
(1)专业化商品配送
(2)共同商品配送
(3)商品加工配送
(4)准时配送
(5)送取结合
(6)即时配送
❻ 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的专业化为连锁经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集成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以生产、流通和消费为服务对象,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对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和拉动园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物流中心是社会化
❼ 什么是专业型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 配送技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 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 物资 进行 配送 。例如多数 制造业 的销售配送中心 ,我国目前在石家庄、上海等地建的 配送中心 大多采用这一形式。 二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如“ 蒙克斯帕配送中心”。
❽ 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物流专业化
现代物流也被称为供应链服务。与从前所说的物流概念不同的是,它要解决货物从生产出来后到销售的过程中的所有运输和仓储、配送、分拨以及简单加工等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仓储和运输。从事现代物流的公司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善于整合各类资源,来尽最大可能的减小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成本。
现代物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从运输到配送。从配送到物流。从物流到供应链。
物流管理: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现代物流运营方式和业务模式,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应用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并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管理和物流信息。
在现代物流供应链中,港口、生产企业、仓库、运输公司以及货代公司等能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和单位,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让这些资源最大效率地发挥作用,就是现代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来赢得更大的收益。
21世纪供应链前沿问题:精益物流,西格玛物流、闭环物流与逆向物流、精益供应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互联网革命,如电子标签等;RFID的冲击,如DOD、沃尔玛的范例等;全球标准化的统一,如GSI(全球信息整合网络)。
中国目前的物流成本约占GDP的20%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8%相比,差距很大,同时也意味着潜力无穷。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技术对接问题,港口整合发展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