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耳根圆通的法门
A. 耳根圆通法门怎样修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覌世音。”这是在楞严法会上对此一法门作出的权威性的评价。这既是过去微尘诸佛所走的成佛之路,也是文殊证果之门,所以要求未来修学人,都应依这一法门来修练。 覌世音菩萨所介绍的耳根圆通法门,一共只有五十二个字: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不要看轻了这五十二个字,它概括了修持成佛的全部过程。由于众生根器不同,走完这段路,需要几年几十年,甚或几世几十世......但是,不要被漫长的时间吓住了。只要诚心如法修持,会有不同阶次上的成果的。覌音菩萨获得的是最高成就。六祖慧能听到金刚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时,所证得的,是“尽闻不住,覚所覚空”旳境界。其余两步,六祖是以后经过苦修证到的。所以,决心解脱生死,跳出轮回,证得道果的修行人,应当毫无犹豫地行此法门。 由于覌世音菩萨讲得太概括了,许多修行人都不知道怎样入手。如何入手?如何修? 首先必须明白,这个法门是在定中修的。覌世音菩萨在讲述他的经验时,先说过这么几句话:“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覌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段话中,除了告诉我们覌世音菩萨修此法门的时间和师承以外,还说了两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是先要发菩提心,二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发菩提心是易于被忽视的,其实它十分重要,不发此心,即无此因地,是不能证得菩提道果的。如何发菩提心,请参阅其他资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指能闻的闻性,思指正思惟,用正知正见去思惟佛理,三摩地就是正定。这就告诉我们,修此法门必须在定中修。 那么,没有修过禅定的人怎么办?那就得先修禅定。定力提高了才可以入于闻中。这是对普通修持者而言。文殊菩萨讲的“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是对覌世音菩萨修持方法的总结概括,覌世音菩萨是遵照他的师父覌世音佛的教导,从闻思入三摩地的。现代的修持者,自身条件千差万别,可根据实际情况,修好褝定,提高定力,才可进行下一步。 有人会问,修定要达到何种阶次才能启修耳根圆通法门呢?回答是:在四褝八定的任何一个阶次上,都可以启修耳根圆通法门。有人修定几十年都未进入初褝,是不是与此法门就无缘了呢?不是。你能达到初褝之前的未到地定,也可启修。未到地定的定相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息入无积聚,息出无分散,覚自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根境识和合。在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 有人会问:我从未修过褝定,是不是不能修此耳根圆通法门呢?也不是。既然未修过褝定,又想修此圆通法门,最好的办法是从修褝定入手。一般说来,只要如法修习,信心坚定,一年左右的时间会修到未到地定。 还需要说明,定的工夫越高,对修耳根圆通法门越有利。如果四褝八定已完全证得,再修此法门,那么此生必证佛果。需要提醒的是,若已进入初禅,不应轻易放弃或改变修行方向,因为进入初禅后,定中易于发生飞跃性变化,把握住了时机,会跃向高阶次。在巩固好已达的定境后,感覚再前进已很困难,此时,即可转修耳根圆通法门。这是充分利用自身潜质。 下面,回到观世音菩萨的五十二字“真经”上来。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初,是开始。闻中,是能闻的闻性之中。这个初于闻中,不是说进入就可进入的,他要靠定的工夫。不能入定,这一步无法开始。“入流亡所”,入流是心光内照,反闻闻自性。出流是向外驰求,遀尘攀缘。入流之流是法性流,出流之流是轮回流。初修此法门者,常会遇到出流的干扰,心往外驰,随尘攀缘。所以,必须以定力来排除干扰。“亡所”,亡是消失忘却,所指声尘。由于心光内照,反闻闻自性,其结果是忘却外边的声尘,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这就叫解动尘之结,在这里,亡是解脱之义。这段工夫是在“反闻”上面做,通常人们“闻”的工夫是向外的,现在要它向内,去闻自性,难度有点大,需要有个过程。成功了,外尘声音自然消失。(自然消失是一种方便说法,其实就是听不见了,就好像把耳机的开关关闭了。)许多修定的人,都有过同类的体会,进入定境,外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因为他们不是修的耳根圆通法门,故以下的发展不同。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修此法门,是以楞严经为指导的,故应在修持阶段,利用时间反复精读楞严经。 上面讲到这一步是解动尘之结,这个“结”字是什么意思呢?是结集、系缚之义,烦恼的异名。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是生死之因,为烦恼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修此法门,就是要解脱这些系缚众生生死的“结”,一共有六个,即1、动尘结。2、静结。3、根结。4、觉结。5、空结。6、灭结。六结既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寂灭现前。那就是证得圆通了。证得圆通,即是与佛同体,与佛同用,超出世间出世间,十方圆明。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入既寂,是上一步解脱动尘之结后所进入的静境。这还是在色阴区宇里,故不能住于此静境中。要把静相也去掉,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才能破静结,也才能破色阴区宇。但是,动相易舍,静相难弃。许多修持者在此境踏步不前,原因是修持者易于认知动尘的干扰和违害,因而对动尘易生厌离心。但对静相就不同了,许多人打坐就是为了入静,现在一入静境,便生贪爱之心。难于舍弃。没有认识到“动”是尘,“静”也同样是尘。若无精纯的见地,若无深定的工夫,若无自我警策,便会在此静境中徘徊一生。虽然定力会提高,但已不是此一法门了。 我们知道,摄心于一,可入定境,心光内照,可去动尘。静尘怎么去?仍然是加深定境,仍然是反闻闻自性,仍然是心光内照。此一工夫需要时间,在定中仔细体味、探索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相。认识上必须明白,动和静都是尘相,只有闻性是不动不静的,若守住静相,下一步便无从进入,静结便不能解,事关生死,岂能停滞不前。如此对静相心生厌离,定工深入,动静二相,便会寂灭,如此才会出现“了然不生”的妙境。如此便解了静结。这是第二结。如此也就破了色阴。 “如此渐增,闻所闻尽。”“如此”,指的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界,“渐增”是指在此境界中不断增加定力。为什么提出渐增呢,因为那个静相还要不时出来扰乱,只有逐步提高定力,做到定心坚定,静相才不会再现。继续修下去,能闻之根,随所闻之尘的消失而一同消失。这就是闻所闻尽的境界。这一步是把根结解脱,是破掉前五识的受阴。 能修到这一步,是很不简单了,五阴已破了二阴,己没有能受和所受。但要明白,这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它无可量化,难于用语言来描绘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覌世音菩萨也只说了结果,没有讲过程。修持者想了解如何达到的过程,以便仿效。但菩萨未讲,大约是众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要自己去探索寻觅体悟。如果说有诀窍,那就是在定中求,求是一个方便之说。心经上说:“覌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为我们透露出宝贵的信息,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换句话说就是破五阴),是在深定中实现的。修此法门,定境一步比一步深,就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者同样为了“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定不是一般的定,是大定,是楞严大定。 还要谈一下理上的问题。修此法门,如不解决好理论问题,做不到事理双融,修持想获得顺利进展是很困难的。覌世音菩萨在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告诉我们色空不二、受空不二、想空不二、行空不二、识空不二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才可能把五蕴照空。在“闻所闻尽”这一步上,因为涉及受阴,理论上要明“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的道理,用这个理论武器作指导,才能解根结,破受阴。 “尽闻不住,觉所覚空。”这一步是解覚结,破第六识的想阴。上一步是把能闻和所闻都消尽了,但还有觉知的覚,所以,还不能住在上步所达到的境界里,还需要继续修行。在深定中去空掉能覚和所覚,这个难度是很大的。理论上要明白: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和空是不二的。这一步要达到的,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闻之而悟道的境界。修出无所住心来,便是觉所覚空。大约要数年或十数年功夫,才能达到这一步。(这也是因人而易,因为各人的根器不同,修持积累不同。)达到这一步后,便执着全无了。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上一步把能覚和所覚都空了,还修不修?这个问题很重要。有的人认为,五阴已破了三阴,已经能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执着全无,达到当年六祖悟道时的水平了,还修什么?这不对。当年六祖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时,已经证到覚所覚空的境界,但六祖的修炼并未停止。因为他知道,那个“空”还未去掉,还须继续修行。他离开五祖到深山中与猎户为伍的十多年中,他不是去悠哉游哉了,而是去苦修去了。只有把能空和所空都除尽,才能解空结,才能破行阴。 修行人有一种习气,一是喜静,二是爱空。在初修阶段,静和空都是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常作如是想则习气形成。此种习气会障碍修行。人们但知进入空境之不易,但须明白这还只是向上攀登的一个阶次,不是目的地。 “空觉极圆,”是承上一步“觉所觉空”来的,觉所覚空,是把能觉空掉,还要把所覚知的一切都空掉。眼前全是空了,该怎么办?该去探究空何所依,在深定中去探究,用自性之光去探究。在这关键时刻,菩萨告诉我们他的宝贵经验,那就是“空觉极圆”。空覚是十分圆融的,在深定中去证得这种圆融。这个“极”字很重要,极是极点,是最边上的边沿,但,空是没有边沿没有极点的,你要是在深定中如此探究下去,会出现一个奇妙的结果,那就是“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都灭尽了,消失了。这就是解脱第五个结空结,破了第七识的行阴。 不要忘记: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解最后一结,也是破最难破的第八识的识阴。上一步把能空和所空都灭尽了,似乎是己到尽头了,其实,并非如此。还有一个灭字未除,灭和生是对待的,有灭就有生,而佛法是不二法门,有对待,就不是究竟,就还要继续修。直到把生灭二相都消尽,才能解第六个灭结。灭相是最难消的,可以说是耳根圆通法门最难的一关。如何才能使灭相全消,只能是在深定中去进行。用自性之光去覌照生灭相,生灭相自会消除。因为诸法体性是不生不灭的。 “寂灭现前”中的寂灭二字要解释一下。寂灭是梵文湼盘的意译。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名寂灭。到这一步,寂灭现前了,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现前了,亲证佛果,得证圆通了。这时,会“忽然超越世出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这个法门修到这里,六结尽解,五阴俱破,妄尽真显,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这就是在楞严法会上,佛让文殊菩萨为阿难选的最当其根的方便法门。也是文殊菩萨为后世众生选的,佛灭度后,此界众生修菩萨乘,求无上道,最易成就的方便法门。
B. 耳根圆通法门和十二缘起的关系
首先这两个修行的方式就不再一条水平线上
十二缘起是小乘法
http://www.fosss.org/jcxs/12yy.htm#2 宣化上人为你讲解
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是大乘菩萨法
在楞严经的第六卷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于闻中】: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这“闻中”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不是肉耳之中,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的闻性,亦即如来藏性之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心光时常内注。出流是攀缘外尘。攀缘外面声尘,便是生死轮回结缚。不要跟声尘跑,而是收拾身心,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就解除第一个动尘之结,叫做入流亡所。亡即解脱,所是声尘。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亡动尘,还要再反闻入流,不能住于静境,因静境是色阴区域。直到动静二境都不生,才能达到所入既寂。这时第二个静结亦解了。声尘完全寂灭,动静二相都了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阴。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根结既解,渐次再修,增加定力,则能闻之根,亦随所闻而俱尽,没有能受和所受,解去第三个根结,同时亦破了前五识的受阴。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能闻和所闻既消尽,还有知觉,还有我相,故要再修,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亦不知,觉亦不觉,觉所觉空的时候,就解除第四个觉结。这时能觉和所觉都没有,就全无执着,亦破了第六意识的想阴。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与所觉既空,还要再修,参究空何所依,至到觉空极圆的时候,能空与所空都消除净尽,就解开第五个空觉,同时亦破第七识行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能空与所空都灭,还有个灭字。有灭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灭相都消尽,才解除第六个灭结。同时亦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识阴。生灭二字,总指诸结,因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就是生灭法。灭相最难解,要灭相全消,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才能亲见本来面目。现在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从色 受 想 行 识入手
是两种修行方式 完全不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是从十二缘起中的名色入手,以断生死轮回链; 恕我直言
这句话从何而出
念佛成佛 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加持 不需要自己的修正
只要念此四字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
即使有能力禅净双修 也要从破我法二执入手
如果你修得是净土 可以直接用耳根圆通法门念佛
心念耳听 前念清净 后念清净 念念清净 一心不乱
往生就指日可待
阿弥陀佛
C. 耳根圆通=念佛法门吗
耳根圆通不等于念佛法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里有详细说明,你有兴趣专可以看看。念佛法门是念佛圆通属章。
耳根圆通章,是观世音菩萨修的法门,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那是直至佛地的修行方法,是非常殊胜的法门,直契真如,不容易学习。
我们凡夫,心很杂乱,很散乱,要反闻闻自性,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根基,也需要深入经典,了解第一义谛的内容。这就有些像禅宗,直契真心。而念佛法门,像观经中十六观,其中持名念佛,是连要堕地狱的众生,临终地狱相现前的众生都可以修持的法门,不需要观想,因为根本来不及观,也苦恼到无法安住,此时,就只能称念佛名,以念佛的功德,可以帮助极重恶业的众生,脱离恶道之苦,而由佛力接引往生净土。凭的是佛陀的愿力,而众生需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需要真信,切愿,真正全身心依靠佛陀。
而在楞严中的念佛法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但可以往生,也可以由此证得无生法忍,所以,也是非常殊胜的方法,重点要依教奉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自然相应。不管哪一个法门,都需要用心去学,这样才有收益。
D. 耳根圆通法门有没有所缘的对象是自己的第六意识吗
你说的这些我没有听说过。六根圆通都是一样的,是随缘的。你是那一类型的人就专去修什么法门,也只是属先后顺序不一样而已,最终六根都要圆满。
我所知道的是圆满那一根,都是指功德上的圆满,你所修耳根圆通要修1200功德。也就是因你耳听得知,去为众生解决1200件苦难之事,成就你耳根圆通或是说圆满的功德。
E. 耳根圆通法门是指修禅吗
是禅修的一种。楞严经当时有二十五位菩萨讲自己的修行法门,其中观世音法门被认为是最适合娑婆众生的。
F. 耳根圆通法门要修持的话,具体怎么操作 参“念佛是谁”是不是耳根圆通法门的一种
耳根圆通法门,重在听。以无听而听,进而得成就。
在《楞严经》中,观音言:修此法门最初的体验就是,芃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在道家吕祖百字铭中也提到:“坐听无弦曲”,也是指修此法门之体验。
按《楞严经》中提到的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看,参“念佛是谁”是用“思”,思到无思,桶底脱落,如来现前。所以“参”非耳根圆通。具体地说,耳根圆通是密法。社会上流传的大德开示的耳根圆通,以意会的为多,包括元音老人、静空法师、南怀瑾大德等等人所介绍的,皆是正宗耳根圆通。
(6)是耳根圆通的法门扩展阅读:
佛法六名
尊重佛陀所说法门而立之六种别名。
1.善说,以诸法之实相说诸法。如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
2.现报,于现世得果报。如朝受教,夕得道;或夕闻法,次晨得益。
3.无时,不待日月星辰之吉凶,随时即得修道。
4.能将,以正行故,能将众生引至解脱境界。
5.来尝,系应自身证悟,非随他物。
6.智者自知,有智慧之人自能信解。[成实论卷一]
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
G. 如何修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宣化上人
摘自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楞严经》卷六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大众及阿难:文殊菩萨又说了,你们现在这一切的大众和阿难啊!你们应该怎么样子呢?旋汝倒闻机:你们都应该修反闻闻自性这种的方法了!“旋汝倒闻机”,你这个“机”不要向外跑,要回来,反求诸己。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你反闻闻自己的自性,你这个性就可以成就无上的道果。圆通实如是:为什么说这个耳根圆通呢?也就因为这个耳根最容易修,最容易成功。 讲到这个地方,你们每一个人现在大约有的会用功,有的还不会用功的。那么怎么叫“反闻闻自性”呢?这种的功夫,也就是我们现在用参禅这种功夫。参禅,你不要尽向外边打妄想,你要回光返照。譬如我们参悟话头,现在参“念佛是谁”;你这个“谁”,要自己在心里头这么念,耳朵要听着这个“谁”,就想着追求这个“谁”。也就是总要用这种的功,不要打散了,散失你这个功夫。 你参悟这个话头的时候,行住坐卧都是“这个”;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便是错过。”“这个”是什么?就是“念佛是谁”。你这么心里想着它:“念佛是谁?”这个“谁”,不要念出声来,在心里边念,耳朵要听心里这声音,不要听外边的声音。你听里边的声音,听来听去,听得你的心和你的闻性都归一了。这个时候,你或者磕着或者碰着,或者有一个什么动作,你会豁然开悟了。你一定要把心性制到一处,不要叫它东跑西跑了!不要叫它向外散,要向内中聚;聚,你这么闻,反闻闻自性,久而久之,自然这功夫就会生出来的。所以参悟话头,也就是和这个“反闻闻自性”的功夫,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用耳根修行是最容易的,我们都应该集中精神,来修这种的法门。 文殊菩萨又举出证明,证明他所说的这个法是正确的。他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我说这种的圆通法门,不单单观世音证得这个法门,就是我文殊菩萨也是证得这个法门圆通的道理,我也是从耳根修的。不单是我,就是过去的微尘数佛,都是从这一条道路到涅槃那个果德、果位上去的。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过去一切的佛,都是从这一个门径──这个“反闻闻自性”的圆通法门成就的。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现在所有的这些个菩萨,现今也是由这条路到圆明的这种程度上了。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在将来的这一切修学佛法的人,都应该依照这种的法门去修行的。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我也是在以前很早就证得这种圆通的法门了,不单单观世音菩萨证得这个圆通法门。
H. 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怎么修炼
净空法师---念佛圆通与耳根圆通
观音菩萨闻思修这个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听),大势至菩萨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忆佛念佛,都摄六根)。
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佛法修学的理论与方法原则,可以说统统在这部经上(楞严经)。念佛圆通尤其是全经的精华所在,这是往往为大家所忽略,只注意到观音菩萨耳根圆通。原因在什么地方?文殊菩萨拣选圆通,就是为娑婆世界众生选择一个法门,他选的是耳根。
其实耳根,是他老人家明显选,明着是选耳根,实际上暗着是选念佛,暗着,大家都疏忽掉了。为什么说有明有暗?这个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排列的顺序,你仔细观察你就晓得,没有被选上的是按着顺序来排的,被选上的是挑出来放在最后。就好像世人唱戏一样,表演最后的,那是最好的压轴戏,最好的放在后面,这是希望人看戏从头到尾要看完。所以最精彩的摆在后面。
摆在后面的是两个法门,不是一个。观音菩萨是耳根,耳根在六根里面,眼、耳、鼻、舌、身,应该是摆在第二个,它摆在最后,第二十五,摆到最后去了。大势至菩萨念佛是在七大里面的根大,七大的顺序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它是见大,我们叫它根大。按顺序来摆,识大是弥勒菩萨代表的,他应该在弥勒菩萨的前面。如果按照顺序来摆,二十五,弥勒菩萨是最后的,是第二十五,现在把观世音菩萨摆在最后,弥勒菩萨就推到前面,就变成二十四,大势至菩萨第二十三,这按顺序排。但是你看《楞严经》上的顺序不是这样的,它摆在弥勒菩萨的后面,这就是它是一个特别法门,没有按顺序排。所以二十五圆通章里头是两个特别法门(净土法门)。
两个特别法门,为什么文殊菩萨不选择念佛为第一,而选择观音菩萨耳根为第一?这里头有个道理。念佛法门在尽虚空遍法界是第一法门,它契法界一切众生之机;观世音菩萨耳根法门,是专门契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之机,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把这些方法用讲的,你才明了,你才点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耳根最利,用这个方法来教学。但是你要晓得,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说这么多法,说到最后还是劝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由此可知,有耳根圆通(自念自听念佛或念观音),最后还是通到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这个线索,《楞严》才没有白读,你真正晓得它用意所在(念佛念观音回归净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像读《华严经》一样(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统领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次法身大士发愿求生净土)。我对这两部经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师十年,我主修的就是《楞严》。《楞严》我大概讲过七、八遍,早年这个经讲得最多,也最熟,从这里头看出门道。《华严》我在那上面用了十几年的工夫,我对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华严经》读了之后,回头再看《楞严》,这才把《楞严》的线索搞清楚了。
……观音菩萨闻思修这个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听),大势至菩萨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忆佛念佛,都摄六根)。但是,大势至菩萨这个方法依然离不开观音菩萨的方法。所以古人教我们念佛,佛怎么念?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面念出来,耳朵再听进去。你看看,与耳根圆通有没有关系?他用耳根听进去,这个方法念很容易摄心。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他用这个方法来都摄六根,达到“净念相继”的目标。果然净念相继成就了,那就是“念佛三昧”,功夫浅的叫成片,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乱。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这一章是兼有耳根圆通的功夫在里面。所以这不是从事相上的染修,它确确实实是“称性起修”,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性德名号(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念佛就是正念真如自性!
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古今中外的大德,真正修学有悟入的、有见地的,几乎都公认净土法门是世尊救度一切众生不可思议的第一法门,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如果有疑惑,一定要把事实真相、理论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断疑生信,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才真正有把握。
I. 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的经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於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於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於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於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於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於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於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於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於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於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於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於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於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於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於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於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於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於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於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於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於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於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於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盘心 观世音为最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於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盘。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离尘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