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費集裝 » 明朝時期倉儲

明朝時期倉儲

發布時間: 2021-03-13 05:36:05

『壹』 明朝萬曆年間是怎樣一個時期

明朝萬曆年是一個由盛轉衰的時期。萬曆前十年國家興盛,史稱萬曆中興。但等到明神宗當政期間,皇帝長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導致國力衰退。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1572-1620年),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於年幼,由母親李太後代為聽政,太後則將一切軍政大事交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了一條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中興。

張居正死後初期,萬曆帝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他先採取非常手段,擺脫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後的影響和控制,表現出一定的魄力和能力。但萬曆皇帝並沒有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而是居功驕傲,怠於政事,從勵精圖治到消極怠政。

萬曆十四年後,萬曆帝就開始連續不上朝。李太後年紀漸大,對明神宗也實在無力再管束。最後萬曆帝竟三十年不上朝,只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勉強到金鑾殿上,許多朝臣都沒見過皇帝一面,導致國力衰退。

(1)明朝時期倉儲擴展閱讀

萬曆怠政的表現與影響

萬曆皇帝怠政的主要表現為:長期不接見大臣,不親行時享太廟,長期不搞經筵日講,不及時處理大臣奏疏等。萬曆後期處理政務的效率降低,與他的健康狀況也有很大的關系。執政後期經常因病無法處理朝政而傳諭輔臣。 除因病怠政之外,主要還是貪圖安逸、小病大養、無病也養。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後,努爾哈赤的軍隊連克撫順、開原,遼東戰事日益緊張,這時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曾經有些轉變,但其改變並不是太大。到了晚年,確實疾病纏身難以勤於政事。萬曆皇帝的長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從此回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貳』 明朝時期東西廠主要是干什麼的

主要是收集情報、件事百官和反貪。

1、東廠

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朝鮮半島。 地點位於京師(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

明中葉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為「廠衛」。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2、西廠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西緝事廠"。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西廠的成員和東廠一樣都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憲宗欽定西廠所領緹騎(即錦衣衛校尉)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西廠作為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谷大用。

(2)明朝時期倉儲擴展閱讀:

東廠起初為了「毋枉毋縱」、防止造成冤假錯案,特意將被陷害致死的岳飛的畫像掛在大堂的牆壁上,以警戒自己。

但是宦官專權後,凈搞些敲砸勒索,陷害臣民的事情,它與錦衣衛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於是東廠也就慢慢被人門唾棄成特務機構。

東廠的設立是因為明成祖要對抗錦衣衛的勢力,而西廠則完全是太監們爭奪權利的產物。

明朝第八任皇帝明憲宗,完全地繼承了祖輩們重用太監的傳統,甚至連早朝都不上了,大小事務皆由親信太監處理,而其中一個叫」『汪直「的太監為了爭奪這份權利,以加強皇權統治為由奏請成立西廠,而汪直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西廠的最高長官。

西廠的權利完全超過東廠,但是這個汪直太想立功陞官了!大量製造冤假錯案,京內外官員一旦被他懷疑上,沒有罪的官員給你整點罪,有罪的則往大處整,總之是越大越好!搞的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比東廠手段更黑、更狠。

還好明憲宗不算是昏君,得知汪直亂搞後,就下令撤除了西廠,將汪直調離了京城。但是等到明憲宗的孫子即位後,在大太監劉瑾的攛掇下,西廠又復開了。

但是劉瑾和東、西兩廠的關系由於各種原因都不怎麼滴,為了營造自己的優勢,劉瑾又自己出錢出力建了一個內廠,旗下人員皆對劉瑾一人負責。至此,西廠、東廠、內廠和錦衣衛合稱」廠衛「。

內廠的權勢比東廠、西廠和錦衣衛還要大,所以誰和皇帝親近,誰權力就大,這真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內廠不僅僅監視臣民,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內。

而這幾個特務機構也互相監察,互相制約。內廠除了繼承其他三個特務機構喜歡製造冤假錯案外,還喜歡動用酷刑,並且尤為慘烈!人人為之色變。《明史·刑法志三》有載:「得顓刑殺,擅作威福,賊殺良」。

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西廠、內廠,它們的職責都是監察臣民,說白了就是暗地裡監視。都具有審問、逮捕、用刑的權利。它們都是明朝皇帝的個人執法機構,是皇權的重要外延渠道。

在明朝,上至王侯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倘若犯法一般都會交付刑部,都察院,或者大理寺三者中的任意一個,但是廠衛機構卻越過三法司直接將人給綁了或者法外用刑。

凡是有違皇帝意願的臣子,都會受到這些廠衛的監視,搞的當朝文武百官個個緘口不言,生怕惹上這幫瘟神。這些機構的存在就是給皇帝某私利,加強皇權。所以廠衛在明朝就是一個恐怖的代名詞,搞的人人自危。

「三廠一衛」在服務皇帝的同時,也利用了皇帝所給的權利打壓異己,結黨營私,宦官專政也在明朝大放異彩。但是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和給臣民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使得整個明朝都籠罩在這種恐怖的氛圍之下,人人視」廠衛「為虎狼,談之色變。而國家正常的三法司也成了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廠衛

『叄』 明朝時期有哪些文化被保存了下來

明朝時期,青花瓷文化,至今備受矚目,通俗易懂的市井小說,自成一派,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肆』 明朝時期糧食產量是多少

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產經驗更為豐富,糧食畝產比宋元有所提高。

1、北方的糧食畝產

據《河間志》卷三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夏麥秋粟合起來還是2石。畝產2石漢量(小畝/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產5.4%,合今市制畝產300斤。

2、南方的糧食畝產

明代南方稻麥兩熟田的稻穀畝產,據顧炎武《日知錄》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說:「如吳江崑山等田,畝舊稅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畝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畝收應是2石。畝產稻穀2石,摺合今市制為畝產288斤。稻麥兩熟田,麥的產量據明末清初桐鄉的經營地主張履祥在《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為常耳。」張氏所說上熟之田,是稻穀「3石」,「春花一石半」。那麼,常田的稻穀產量就應當是畝產2石,春花畝產1石,合起來是畝產3石。畝產稻穀4石,摺合今市制畝產577斤。

吳慧認為,明代南方一季晚稻的畝產是2.72石,稻麥或稻豆復種是稻2石、麥(豆)1石。


『伍』 明朝時期商業發展特點

明朝前期:明初統治者在元末農民戰爭猛烈掃盪舊生產關系落後環節的基礎上,實施了獎勵墾荒、輕徭薄賦、鼓勵種植經濟作物、提高手工工匠身份等經濟政策的調整改革,使這一時期社會經濟得到全面恢復發展。當時,明太祖告誡各地官吏:「天下初定,百姓財力睏乏,好比小鳥不可拔羽,新樹不可搖根。」為此,他多次下令減免賦稅,興修水利,鼓勵生產,與民休息。朱元璋特別強調獎勵墾荒和移民屯田。到明太祖後期,土地大量開墾,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而永樂年間政局穩定、國力強大,成為中國歷史又一鼎盛皇朝。
明中後期: 15 世紀 40 年代至 17 世紀 20 年代,即明英宗正統年間至明神宗萬曆末年。總的形勢是,大明帝國繁榮強大的時代已告結束。政治上官方勢力抬頭;法制日益松馳,官員更加腐化。財富爭奪日益激烈化。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經濟恢復發展,封建貴族地主瘋狂兼並地土地,「皇莊」遍畿內;王府莊田、勛戚莊田、中官莊田、大量擴張,遍布各地,都是權力的變生物。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不斷激起暴動抗爭。小農經濟遭受破壞,也使政府財政陷於困境。宦官專權、政治腐敗、軍備敗壞,導致政治危機不斷加深。加上北方韃靼、瓦刺崛興,屢屢破關南下劫掠,東南沿海倭寇不斷登陸騷擾,明皇朝內外交困,國力漸衰。
後半期,(嘉靖到萬曆)萬曆初年的張居正改革使明中朝的社會危機得以緩解,一條鞭法的實施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張居正為了抑制兼並,均平賦役,於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下令清丈土地的基礎上,進行賦役改革,於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具體內容是:(1)把明初以來分別徵收的田賦和力役合並到一起,如里甲、均徭及雜役等總編為一條,並入田賦一起徵收。這樣,一條鞭法所征課額中,既包括田賦和各種雜稅,也包括各種力役。

『陸』 明朝時六部的作用

- 明初不設中書令,仍以中書省統六部,長官稱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廢中書省與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徹底廢止。

- 六部的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掌,至朱元璋時期,廢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地位更加提高。

- 吏部

長官稱吏部尚書,置吏部侍郎二人。

- 戶部

明朝時,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政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屬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 禮部

禮部下設四司,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宴席)廩餼(糧食)牲牢(牲畜)事務。

- 兵部

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

- 工部

明朝初,工部下設總部、屯部、虞部和水部四屬部,洪武二十六年,改尚書二十四部為二十四清吏司,工部各屬部分別改為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職掌、設官仍前。

- 刑部

明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復核,共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復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是按省設司。

--------------------------------------------------------------影響:

第一,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

第二,六部制和三省制的廢除,再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皇權;

第三,各部職責有明確的分工,有利於皇帝的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發揮了國家機構的效能。

『柒』 明朝中後期怎麼劃分

由」土木之變「事件劃分。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漸強盛常寇邊。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南下伐明。王振慫使英宗集結二十萬京營御駕親征。大軍離燕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

回師至土木堡,被瓦剌軍追上,士兵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為將軍樊忠所怒殺,史稱土木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7)明朝時期倉儲擴展閱讀:

明朝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元朝蒙古手裡奪得的天下建立的,所以可以說蒙古與明朝算是不共戴天之仇了。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到明成祖朱棣永樂年(明朝前期)近五十年的時間內,明朝對蒙古展開了多次北伐。

屢次擊敗的北元(逃到蒙古草原上稱為北元)蒙古騎兵,讓蒙古騎兵顏面掃地,幾乎到了滅亡的邊緣。後來蒙古分裂成幾部,瓦剌部向明朝稱臣,接受明朝的封號,至此明朝對蒙古的討伐基本結束了。

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相處,到了明朝第六代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年間,明朝國力開始走下坡路,而蒙瓦剌部在首領也先領導下,實力不斷增長,就開始不斷的騷然明朝的北方邊境,明朝跟蒙古摩擦不斷。正統十四年(1499年)七月也先率領數萬大軍兵分四路,入侵明朝,兵鋒甚銳。

幾個重要邊塞(大同府、宣化府)相繼陷落,直接威脅京城—北京的安全。此時明英宗寵信的宦官王振慫恿和煽惑皇帝御駕親征,兵部侍郎於謙上上書。

力諫英宗不宜輕出,而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率領50萬大軍(都是明朝精銳部隊,包括火器營)從北京出的,隨行的還有很多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

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王振勸諫英宗大軍從蔚州撤退,因為蔚州是王振的家鄉。等大軍快到蔚州時,王振又想到了此時是莊家收獲季節。

大軍肯定會破壞了地里的莊稼,所以就不斷變更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到了宣府,瓦剌大軍派兵襲擊明軍,明軍派遣3萬騎兵阻擊被瓦剌軍「殺掠殆盡」。到了8月13日明幾十萬大軍逃跑到土木堡駐紮下來。

兵部尚書鄺埜一再建議大軍趕緊從居庸關長城進入內地,保證大軍安全,而王振堅持大軍先在土木堡駐扎,以觀其變。土木堡地勢高缺水,而此時又是八月,天氣炎熱,在土木堡南邊十五里處的水源被瓦剌軍所控制,整個大軍缺水嚴重,挖井二丈無水,次日瓦剌軍保衛土木堡。

整個明大軍陷入了被敵軍包圍且嚴重缺水的危險局面。也先派遣使者詐和,主動撤退,以此來麻痹明軍,見瓦剌軍撤退了,王振命大軍移營至水源處,飢渴難耐的士兵見到水一哄而起,奔向水源,整個大軍秩序一下就混亂了,也先的瓦剌大軍乘機對明軍發動攻擊。

土木堡之變,軍事上:使得明軍國力大損,最精銳的一線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有名的火器三營也沒了,這也嚴重阻礙了明軍火器的發展進步;政治上皇帝被俘,無數開國時期的和靖難功臣集團的文臣武將戰死,導致了明朝政治上人才的斷層。

外交上:此戰之後明朝對蒙古的政策轉變為修建城牆防守,使得需要大量軍隊防守邊界,加重的中央政府的財政負擔,客觀上加速了明朝後期的滅亡。土木堡之變就是由宦官王振慫恿英宗的一次錯誤而失敗的出征,使得明朝先寫滅亡,危害巨大。

『捌』 明朝早期、中期、晚期 是怎麼劃分的

1、明朝早起:開創與進取期。這個是從明太祖到明宣宗。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國到宣德十年(1435),67年。

2、中期,從正統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130年。

改革時期,從隆慶元年(1567)到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15年。

3、晚期,從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明神宗親政,到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農民軍攻佔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

(8)明朝時期倉儲擴展閱讀:

明朝歷史紛爭:

明朝歷史(1364—1683年)即中國明朝以及南明和明鄭時期的歷史,屬朝代專門史。從朱元璋建立西吳政權到明鄭台灣被清軍攻佔,明朝前後延續319年。

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趁勢崛起,1364年,建立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開創洪武之治。

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此間國力強盛,萬國來朝,史稱永樂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時期仍處於興盛時期,史稱仁宣之治。明英宗在位發生土木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明憲宗與明孝宗相繼與民休息,政局平穩。明武宗因死後無子使明孝宗一脈絕嗣,引發大禮議之爭。明世宗即位清除宦官和權臣勢力,總攬朝綱。

明世宗駕崩後十數年,經歷隆慶新政和萬曆中興,國力得到恢復。明代社會經濟發達,農產品豐富,手工業生產具備很高水平,陶瓷業、絲棉紡業、冶煉、建築等聞名世界。16世紀隆慶、萬曆年間,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在若干手工業行業中出現。

明神宗中期,完成萬曆三大征。然而因國本之爭,逐漸疏於朝政,同時東林黨爭也帶來政治混亂,史稱萬曆怠政。明熹宗時,魏忠賢禍亂朝綱,到明思宗即位後由於政策失誤和天災不斷,明朝最終亡於農民軍建立的大順。

『玖』 明朝四個時期各自特徵是什麼

明初期:三省六部分工攬天下事
明太祖後期:皇帝一人攬天下事
明中後期:司禮監太監與內閣共管天下事
明晚期:宦官黨政,管天下事

『拾』 4399明朝時代倉庫系統在哪裡啊

在 主城-皇宮-董小宛 處點擊「打開倉庫」可打開倉庫界面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在菲律賓用什麼軟體看國內電影 發布:2024-08-18 19:45:19 瀏覽:95
不是現代主義電影的是 發布:2024-08-18 16:26:58 瀏覽:792
在船上吃人的電影是哪一部 發布:2024-08-18 15:33:07 瀏覽:268
丁咚的電影 發布:2024-08-18 14:47:05 瀏覽:429
86.mm。kk 發布:2024-08-18 13:59:40 瀏覽:39
箱子男電影在線免費看 發布:2024-08-18 06:38:34 瀏覽:592
玩命快遞4迅雷下載 發布:2024-08-18 04:41:05 瀏覽:839
電影票取票碼是序列號還是二維碼 發布:2024-08-17 21:52:01 瀏覽:467
韓國我也隱藏了真相演員表 發布:2024-08-17 21:22:10 瀏覽:178
安達市隆美影院5月26日播放 發布:2024-08-17 20:37:58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