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尿素公路運費
① 15年6月份大貨車燒尿素算國幾
EB® 高純環保-25℃/-35℃低溫車用尿素溶液
包裝規格:10Kg*2
包裝特點:本包裝採用全新內優質HDPE塑料壺灌裝,容配有加註導流軟管,加註方便快捷,避免污染,無需紙箱包裝,長途運輸時木製托盤打包,每托盤可裝960升。
產品性能:
1. EB® 高純環保車用尿素溶液為是一種高品質的氮氧消除劑, 使用在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SCR), 可將氮氧化合物轉化成氮氣和水,以降低柴油車輛的氮氧化物以及固體顆粒物的排放。
2. 該化學品由高純度尿素、超純水和一些其它高純度化學品製成的,是一種非爆炸性、非易燃和對環境不會造成損害的溶液。
3. 適用於所有國Ⅳ、國Ⅴ排放柴油發動機SCR系統。本品在北方冬季低溫環境下有良好的流動性,可保證在低溫下正常使用。
② 尿素出口到印度多少錢一噸
你問貨值啊還是問運費啊
③ 內蒙古尿素運費拉到武清區每噸價格
內蒙古尿素運費拉到五星級,每噸價格我也不太清楚。
④ 山東的復合肥和尿素的限價政策及限價金額
據悉國家發改委正要求各有關部門和企業上報關於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調研報告,以為制定新的化肥流通體制改革方案。目前整個化肥行業面臨的最大困惑就是:國家抑制化肥價格上漲政策的期望值與現實行情有一定差距。為此,本刊記者就此話題特別進行了追蹤調查。
從2004年起,化肥的每一輪漲價都伴隨著政府限價政策出台,而連續3年的化肥價格一路上揚,讓政府多少有些無奈,企業高喊利薄,農民也不滿意。我們似乎找不出化肥「限價」得益者,政府的「限價」政策開始不斷受到各種媒體的質疑,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記者通過調查,繪制了化肥從原材料進廠直到銷售到農民手中的流程圖。一旦靜下心來分析整個化肥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流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政策與市場搏弈的系統過程,涉及到了整個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而任何一個單一的政策都不能從根本上徹底控制住化肥價格。我們也許只能希望我們所做的一切更合理一些。
政府限價護農,單一手段難以承擔全部責任
也許是限價和漲價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使得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市場經濟中,政府部門不要搞價格干預和限價。而實際上是,目前化肥行業是我國享受優惠政策最多的行業之一。從煤炭、天然氣等原材料價格到火車運輸、生產用電、稅收等方面都有諸多優惠措施。另外,依據我國《價格法》第三條規定: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國家把化肥納入需要進行價格管制的極少數商品的范疇,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應該說是事出有因、有法可依的。
不管是限價、暫停出口退稅、還是加強淡儲,國家政策的目的極其明顯,就是增加國內市場上的化肥數量,以便能更有效地平抑化肥價格上漲勢頭。
但從目前的限價政策看,生產化肥的原料煤價格和運輸價格不限,零售商也限不住,犧牲的只有生產廠家和正規流通企業。一些化肥生產企業都有自己的經銷公司,賣給經銷公司的價格可以嚴格執行限價規定,經銷公司再往外賣,就可以不受限制了,另外還可以多收運雜費、一貨多票、價內費用轉價外等等,這些手段被業內形象地總結為:管住生產管不住流通,管住集體管不住個體,管住批發管不住零售。
正像安徽合肥某化肥集團董事長所說的,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化肥流通環節點多、面廣、分散、難以管理等原因影響了化肥價格的調控結果。優惠政策的兌現涉及物價、財政、稅務、鐵路、供銷、電力等部門,監管和調控面大量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操作性不強;一個部門、一項政策不能很好落實,就會影響調控的整體效果。行政監管成本過高,使限價政策往往難以落到實處,從而造成了限價的最終結果是三不滿意:國家不滿意、化肥企業不滿意、農民不滿意。
農民不知限價,漲價尚未影響到農民的施肥水平
記者調查了2005年度全國種糧大戶以及山東維坊、湖南衡陽、山西運城、北京大興等地的農民,發現農資價格的攀升尚未對農民的施肥水平帶來決定性影響。
多數農民不知限價政策。由於限價政策監管重點集中在生產企業的出廠價以及對大、中型流通批發企業的批零差率進行監管,而在我國真正完成最後終端零售的是各鎮、鄉、村個體零售商,一般多為當地夫妻店。據記者了解,這些最終零售商,對國家限價政策知之甚少,純粹種田的農民更是不知道限價政策。最重要的是,與農民相關的其他日用消費品以及水電、醫療、交通等價格都在上漲,使得農民對化肥、農葯的價格上調也能理解和接受。
農民的種糧成本並沒有增加。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地栽培技術和作物品種都無明顯變化,農民對土地的化肥投入量一直保持在平穩的狀態。盡管農業部的數字表明:農資漲價使全國農民增加生產費用390億元,糧食平均每畝費用投入比上一年增加20元-40元,化肥價格比2004年上漲近15%,部分抵消了糧食、農資直補等扶持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好處。但從農戶成本上算,由於有各種補貼,化肥漲價還未讓農民貼錢種糧。運城一農資夫妻店的老闆說:只要到了用肥季節,即便價格高點,該用的肥也要買,現在的農民手裡有這個錢。
農民種田的收益也有所增長。維坊一村級經銷商告訴記者,看化肥價格要看農產品價格,農產品收購價格高,化肥就好賣。從最近各個城市居民的蔬菜價格看,農民種田的收益有所增加。四川省農調隊對16個縣、400個農戶和部分農場的調查表明:農產品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更明顯,小麥每畝成本增加8.59元,純收益增加101元;生豬每頭成本增加38元,純收益增加40元。江西省的數據也表明,2004年稻穀收購價僅0.8元/千克,農民多數只種一季稻;2005年稻穀14元/千克,不用號召,80%-90%的農民都種上了雙季稻。
從調查上看,化肥的漲價只是減緩了農民純收入的提高,目前的化肥地頭銷售價尚處在農民可以承受范圍。
限價不是禍首,本源在於原料價格飈升
不少評論限價政策的文章把化肥漲價歸罪於政府限價,認為限價反倒助長了化肥價格的上漲勢頭。其實農資企業很明白國家出台的限價政策目的是讓利於農民。但化肥企業面臨著「兩難」:一方面,煤、電、油、運緊張局面仍未緩解,化肥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一方面又要承擔保護農民利益的政治任務,執行國家限價。
湖北某大型化工集團的一位負責人認為:觀察化肥價格主要看兩點,一是油價、二是糧價,一個是成本,一個是需求。目前的化肥價格上漲與成本的因素關系密切。
國內供需狀況不是漲價原因。中國化肥的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也是進口大國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存在絕對的供需缺口。
從中國氮肥協會公布的數據看,2005年國內尿素供需基本平衡。而2006年,由於國內尿素的進一步擴建,預計新增生產能力172萬噸,國內尿素產量將達4750萬噸左右,。可以說,我國氮肥總供需自2003年後是處於總體平衡狀態的,而鉀肥、磷酸二銨和復合肥仍要靠進口來滿足需求,這是一個結構性缺口。依照目前國內的用肥習慣,我國土壤施肥氮磷鉀比例為1∶0.4∶0.17,氮肥是農業用肥的主導產品。我國化肥產銷率繼續保持95%以上的高水平,總產銷率96.5%,其中氮肥主要品種尿素產銷率高達98.1%。因此,記者不認為供需狀況是導致化肥價格上漲的主因。
原材料成本上漲使生產企業首先感到壓力。全球氮肥97%經合成氨製得,合成氨和氮肥的製作比例約為1∶1.6。比如30萬噸合成氨生產能力的企業,尿素的生產能力是48萬噸。合成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氣、煤和石油。
2005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各油氣田供工業和城市燃氣用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對於化肥企業而言,如果按最大提價幅度每千立方米100元,生產每噸尿素一般耗氣800-900立方米測算,該尿素生產成本每噸增加80-90元。
而生產尿素用煤炭價格四年翻了五倍,在有些地方還不止這樣的上漲幅度。由於煤炭價格已放開,無煙塊煤價格從2002年的150元(噸價,下同)左右上漲到2003年的260-300元,2004年進一步上漲至400-510元,2005年又漲至500-600元以上,到目前,有些企業到廠價甚至高達800元。去年,國家雖對化肥用煤採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抑制煤價過快上漲,但化肥生產企業反映,雖然價格穩定但煤炭質量下降或供應得不到保障。從原料成本的角度算,一噸尿素中煤炭成本佔到50%,也就是說煤價上漲200元,尿素成本就會上漲100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的工作人員坦承,按照國家制定的中准價銷售化肥,利潤確實很低。
資源匱乏成了企業最大痛。事實上,原材料的上漲還不是最可怕的,更讓生產企業感到困難的就是原材料的緊缺。今年3月,記者在湖南看到,本省尿素企業雖報價1750元/噸,但很難拿貨。湖南省內企業大部分還是以煤為原料,除了少數一兩個大廠之外,其餘都是一些還沒有改制的小廠,生產成本過高導致了開工不足,從而影響了本地的化肥供應。今年4月,中原油田只給中原大化安排了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計劃,相當於該廠滿負荷用氣量的60%、國家下達指標的69%,根本不能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轉。導致全廠8套裝置已停車6套。企業一季度已虧損4000多萬元。遭遇資源之癢的尿素企業不止中原大化,在全國范圍內,這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許多企業都曾經歷了或許還在遭受著這種資源之痛。
據了解,國家安排安徽四方集團的計劃煤為20萬噸,事實上,計劃煤的兌現率只有50.4%,化肥企業要多花150-200元一噸的價格購買非計劃煤,有一些煤炭要從外省購進,每噸加出省費25元。國家對化肥企業實行優惠運價,但鐵路運輸部門運力緊張,企業只能等車皮。可化肥企業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無奈只能花高價買車皮。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化肥企業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生產化肥用的原材料等生產資料都是按市場價格進行購買,而且原材料、煤、電的價格都在大幅上漲,但是化肥銷售價格面臨的卻是國家嚴格限價。
尿素價格的上限是多少?在需求增加、成本不斷上漲的因素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對化肥產業採取了大量的扶植政策,目前包括實行優惠電價,優惠鐵路運價、增值稅從2004年的先征後返50%到全免,對化肥原料無煙塊煤價格限制在2005年元月底的水平不準再漲價等等。可以說,我們氮肥企業的成本低於世界同行企業是這一系列政策堆出來。在氮肥協會上報發改委《關於化肥調控機制改革有關問題的意見》中表示,如果取消優惠政策,給農民直補,氣頭企業和煤頭企業「每噸尿素出廠價將提高到1980-2015元及2033-2044元,零售成本將增加到2154元-2187元,還會刺激煤電油運價格上升」。
限價衍生負面問題,吸取教訓最為重要
今年國家對尿素出廠價的上限1725元/噸,按照7%的批零差率算,零售價格應該在1845元/噸左右,而實際上,尿素出廠價格已經超過1800元/噸,再加上運輸和裝卸費用,即使經銷商不再追加一分利潤,主流零售價格平均已經達到了1950元/噸-2000元/噸左右,大大超過了規定的最高限價。其實,限價失敗未必是一件壞事情,關鍵是我們從中能發現問題,以便我們更快地完善化肥流通制度。
限價扯出農資界最大的誠信問題。限價只限出廠價或農資公司的差價,客觀上就是企業讓利給農民。這種利益上的強行劃轉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必然為投機者創造機會。
由於去年冬季尿素價格一路下滑,以及業內對今年產能過剩和國家限制尿素出口的判斷,使得在今年年初,各路經銷商對尿素的行情看跌的心態加重,尿素1540元/噸都沒人敢拿貨。各省級經銷商更多地採取與生產廠家聯手儲備的方法,即以合同的方式,預訂企業的尿素,雙方共同承擔市場的風險。
隨著用肥旺季的到來,生產廠家的價格不但隨行就市,而且堂而皇之用限價做幌子,拒絕履行以往簽定的協議,直接按照最高限價執行。使得尿素價格反而被限價政策刺激的一路攀升。流通企業此時對生產企業也哭笑不得,只能戲稱「合同法」變成了「活動法」。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即便是大型經銷商想拿到國家限價的化肥也很難。據說在國家執行限價的第一年就有某些生產企業的銷售員,因此而月進非正常收入10萬。這些成本最後還是要一級一級分攤到產品上去。由於化肥生產企業是絕對佔有資源的一方,因此在與流通企業的搏弈中占盡了絕對優勢,盡管其在生意場的手段本無可厚非,但最終影響的卻是農民的利益。應該說,這才是農資行業內最大的誠信問題。
終端銷售難以監控。陝西省物價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現在大中型化肥企業,產品直銷率不足產量的5%,90%以上的產品只賣給一兩家省級或有實力的農資公司,省級農資公司再賣給縣市級農資公司,後者再倒給鄉、鎮、村銷售點或個體戶。國家規定化肥批零差率不超過7%,同時又規定運輸及裝卸費實報實銷。這就使化肥經銷商有空子可鑽。他們常把超過7%的部分打入運費和裝卸費,使檢查人員眼看著批零差率超過10%也無可奈何。化肥經過兩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最後到農民手裡,肥價自然居高不下。
很多地區還出現了「捆綁銷售」現象。用復合肥搭配尿素進行銷售,使得尿素的銷售價格接近政策限價,經銷尿素肯定是虧損的,只有把利潤轉移到復合肥上。「捆綁進貨」、「不開發票」、「虛開價格」也成了基層經銷商增加利潤,降低成本的辦法。
而銷售化肥的終端往往分散在各個鄉村,銷售方式原始,這讓管理部門很難做到規范管理。
企業因應付檢查而違背政策初衷。記者在3月在衡陽采訪時還發現一個現象,尿素在有的經銷商處是有價無貨。甚至國內某著名化工公司也通知地區經銷商停止出貨。細問之下,方知一是應對有關方面的淡季儲備和價格檢查,二是用肥高峰馬上到來,壓兩天還能賣出更好的價錢。我們不能指責企業,因為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就是為贏利而運營的,但企業因應付檢查而壓貨,無形中抬升了尿素價格。
另外,我們看到許多參與淡季儲備企業,在6月份宣布完成年度儲備任務的時候,只有完成儲備任務的數字,那麼企業在享受國家的政策的時候,可以比其他企業有著每噸近40元的價格優勢,而這些企業在3-6月這個用肥高峰季節,是否為平抑市場價格而做了貢獻,從目前企業對外宣傳的數據很難看出來。這使得很多沒有得到政策扶持的農資公司對此頗有微詞。國家在審核中也缺少對企業在享受政策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的判斷標准。
限價在前,市場變化在後。湖南省對尿素價格實行最高零售限價,零售價格不得超過1950元/噸,個別邊遠山區也不得超過2000元/噸。但在湘西平均價位在1900元/噸-2100元/噸,已經突破了尿素的最高限價。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物價局有關人士介紹,當地的尿素銷售還沒有達到省上規定的批發1.5%、零售4.5%的差率,就已經突破最高限價。造成尿素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資金成本和運輸成本。許多經銷商都是通過信用社獲得貸款支持,利息相對較高,資金壓力明顯加大,同時湖南湘西多為山路,交通不便,造成尿素往終端的運輸成本一直較大,而這些壓力經銷商最終還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此,該州物價局有關人士顯得很無奈。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還有很多,這使得更多的企業對政府部門的監管提出了疑義。由於原料成本、運費都在不斷增加,企業有時候很難保證農資產品價格按照政府的限制標准執行,而由於農資產品集中生產、分散銷售的特性,往往有關部門在農資集中階段還便於監督檢查,而真正在鄉村分散銷售的時候,卻很難執法。使得監督過程並不完善。
放開?還是監管?這真是個問題
不可否認,化肥漲價後,確實抵消了農民減免農業稅後的部分收益,但總體收益還是提高了。不然的話,化肥價格就不可能持續走高。這就是肥價不落反漲,市場供求繼續趨旺的主因所在。這至少說明,化肥價格到了可以放開的時候。化肥市場如果放開,政府是必須調控。但這些調控必須符合市場規律。
總體來看,2006年國家化肥政策沿襲了前幾年的政策,整體上未有太大調整,還是「優惠+限價」、「增加供給+限制出口」的思路。對於限價政策,農資行業流行著這樣建議:取消化肥限價,通過對農資企業補貼等形式鼓勵企業提高資源和產品的利用率。這樣,既保證化肥企業的正常盈利,又能使肥價降下來。
最近,國內大型化肥企業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提出由生產企業建設直銷網路,以節約物流成本。而中國單戶耕作方式決定了農資銷售必須需要一個龐大的營銷服務網路。所以在引導生產企業上,國家要鼓勵降低化肥生產成本,而不應該再拿錢讓生產企業在農資流通企業運營比較成功的地區重復建設化肥流通網路。「尿素企業要努力加大技改,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消耗,這是我們應對煤價上漲的唯一辦法。」湖北宜化集團副總經理張新亞這樣說。這既是他的宜化經驗,也是他對於同行的一個忠告。
對於農資流通企業,國家應鼓勵其開展現代連鎖配送業務,對於容易得到固定資產貸款的大型流通企業,國家可以用貼息和信譽貸款的方式進行補助;對於不容易貸到款的中小流通企業,能否對其採取資金直補的方式,以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設。
同時提高化肥利用率將是真正解決化肥之痛的結點。我國農業生產施用的化肥中,只有35%得到有效利用,大多數農民在播種小麥時,每畝施用50公斤底肥,超出科學使用量10-20公斤,三分之二的化肥錢是白白扔掉的。如果能達70%-80%的用肥效率,農民投入可減少50%,屆時化肥價格可以完全按市場規律來走了。
化肥流通是一個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系統問題,政府應該放開該放開的,管住該管住的,用市場化的手段調控化肥的價格變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農民、政府都受益。
⑤ 尿素從新鄉到周口運費多少錢一噸
去問鐵路貨運處
⑥ 2015年射紅美青尿素多少錢1噸
美青尿素多少錢一噸
⑦ 2015年8月5日魯西尿素價格
1020,基本9折的,離出發日期越近 越貴
⑧ 目前尿素的價格
怎麼說呢,最近幾天廠價下滑,下調20元,不過我覺得先不要拿貨,版11.5---11.20號之間不要放鬆,權廠家報價1550拿貨可以,到我們這里運費是80,具體說1520-1530拿貨最合適,因為過了這一段時間還會漲起來,不過只能支撐到明年3--4月份,我們這地方是一季,用肥時5-7月如果打算那是出售沒必要存貨,但是明年肯定有利潤可圖,過了20號還會上漲基本維持在170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