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貨位優化
① 倉庫貨位規劃與調整的步驟,怎樣做好倉庫貨位規劃工作
貨位規劃的定義是"將貨品合理納入倉庫設施,以實現物料搬運最優化和提高回空間利用率的答目標"。
1、如:將高周轉率的貨物分配在靠近收貨區的貨位,可以提高入庫存放的速度。但入庫存放只是一次性作業,如果操作者需要對該貨品進行多次補貨或揀貨,那麼把該物分配在靠近發貨月台或揀貨區的貨位,便更加有利。貨物貨位的規劃與調整是保持物流始終處於理想運行狀態的有效手段。但是,因為許多倉庫管理者沒有完全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忽略了經常性的貨位規劃與調整,直到有人抱怨倉庫不夠用、發現通道堆滿貨品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通過貨位規劃與調整,可以達到以下效果:按照合理的揀貨順序放置貨品,可以減少揀貨人員數量對應貨位規格,分配相應數量的單元化貨物,可以減少補貨人員數量平衡操作者的工作量,可以縮減作業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將容易混淆的貨物分配到不同的揀貨區,可以提高揀貨准確率以人機工程學理論規劃貨物最佳擺放位置,可以避免作業傷害在揀貨路徑上,將重量貨物規劃在前端、怕磕碰的貨物在後端,可以降低貨物破損,按照貨物高度分配貨位,在揀貨中實現貨物分層緊密碼放,可以提高托盤碼放效率,提高貨車車廂利用率。
② 優化貨位提高倉庫運用效率 案例
貨位優化:
對庫位平面分區進行科學規劃,
使用標准棧板,標准包裝,
根據貨物的物理特性、流動頻率和搬運要求設計相應的貨架;
例如我們公司的刀模,原來是用設計成橫向分四層平放的貨架存放,刀模疊壓,存取不便,空間的利用率高不起來,現在刀模架設計成分層懸掛式,充分利用空間了,還可以定位編號,存取方便,減少損壞;
對倉庫空間利用率的影響明顯:
③ 如何提高物流倉庫的工作效率
運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必由之路。而要想提高製造型企業的倉儲物流管理水平,必須具備以下三個重要條件:
1、良好的領導能力,團隊打天下
部門管理層的領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繫到倉儲流程標准化的順利進行,且管理層的主管人員必須確保大家都在按標准化流程執行作業 。管理層和員工必須在如何運行倉儲流程上達成一致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優化質量與效率。一旦標准化的工作流程開始實施,則所有的員工必須遵循,管理層也不例外。通常員工會發現「更快」的方法來執行流程,但往往從質量管控方面來看並不是一個優化的流程。這時管理層必須快速阻止這種行為,同時管理層也有責任追蹤倉庫中由於粗心造成的明顯錯誤。
分析倉庫流程中經常出錯的地方,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2、良好的倉庫管理系統(ERP、WMS)
ERP、WMS系統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得供應鏈中的各種事物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但是ERP的部署和使用都會對企業現有的管理方法與模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倉儲管理工作所受到的沖擊最大,而WMS系統則將實現更專業化的倉儲管理。同時,物料編碼問題、主輔單位換算問題和各部門協調一致性等問題需要抓緊完善、整改,以免持續時間過長,給各部門工作帶來不便。總之,良好的倉庫管理系統從一開始就需要構建,「萬丈高樓平地起」,ERP、WMS系統的基礎工作不牢,對倉儲管理工作將會受到災難性的影響。
3、良好的倉儲物流規劃方案和硬體設施
倉儲物流前期規劃和硬體設施對整個公司生產循環有著巨大的影響,必須依據生產布局、規模、物料流向來統籌規劃,建立一個適應生產、銷售需要,與采購、品質等部門工作協調一致,既目標明確,又具備一定專業水準的倉儲服務體系,最終實現倉儲管理工作的不斷升級,即專業化、規模化,進而達到倉儲管理的現代化、合理化。為滿足公司二期、乃至三期的發展需求,通過目前對庫房的擴容改造。
④ 倉庫貨位優化管理方法有哪些
傳統的倉庫作業管理常常把貨品放在貨品到達時最近的可用空間或不考慮商品動態變化的需求和變化了的客戶需求模式,沿襲多年習慣和經驗來放置物品。 傳統型倉庫貨品布局造成流程速度慢、效率低以及空間利用不足。 然而,現代物流尤其是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新目標是: 用同樣的勞動力或成本來做更多的工作;利用增值服務把倉庫由資金密集轉化成勞動力密集的行業;減少定單履行時間,提供更快捷,更周到的服務。
一種與所謂的「倉庫關鍵業績指標 (Warehous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生產率、運送精度、庫存周轉、入庫時間、定單履行時間和存儲密度緊密關聯的貨位優化管理(Slotting Optimization)已經被提出。 貨位優化管理是用來確定每一品規的恰當儲存方式,在恰當的儲存方式下的空間儲位分配。 貨位優化管理追求不同設備和貨架類型特徵、貨品分組、貨位規劃、人工成本內置等因素以實現最佳的貨位布局,能有效掌握商品變化,將成本節約最大化。貨位優化管理為正在營運的倉庫挖掘效率和成本,並為一個建設中的配送中心或倉庫提供營運前的關鍵管理作準備。
由於很少的倉庫管理軟體系統(WMS) 和計算機系統能夠支持儲位優化管理,因此當前大約80%的配送中心或倉庫不能夠進行正確的貨位優化。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基礎數據不足,MIS資源尚不能支持,沒有正確的貨位優化軟體和方法。 針對倉庫現代化的實際需求,若幹家有實力的專業軟體公司已成功開發出倉庫貨位優化管理軟體。 軟體通過對貨品的批量、體積、質量控制、滯銷度、日揀取量、日進出量等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分析中結合各種策略,如相關性法則(Correlation),互補性法則 (Complementary),相容性法則 (Compatibility) 等進行貨位優化,從而大幅度降低貨品布局的成本。
無論是商用軟體或自行開發的應用軟體,貨位優化必須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 根據內置貨品屬性或自定義屬性將貨品分組;
● 評估建議每一貨品的最佳貨位和可用貨位;
● 在貨品分類及屬性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調整設施的狀態;
● 將倉庫從低效率狀態轉化為功能性優化狀態所需的移動執行配置;
● 三維圖形化或數字化的分析結果輸出;
進行貨位優化時需要很多的原始數據和資料,對於每種商品需要知道品規編號、品規描述、材料類型、儲存環境、保質期、尺寸、重量、每箱件數、每托盤箱數等,甚至包括客戶定單的信息。 一旦收集到完整的原始數據後,選用怎樣的優化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調查表明應用一些直覺和想當然的方法會產生誤導,甚至導致相反的結果。一個高效的貨位優化策略可以增加吞吐量,改善勞動力的使用,減少工傷,更好地利用空間和減少產品的破損。以下一些貨位優化的策略可供參考選擇。
● 周期流通性的貨位優化。根據在某段時間段內如年、季、月等的流通性並以商品的體積來確定存儲模式和存儲模式下的儲位。
● 銷售量的貨位優化。在每段時間內根據出貨量來確定存儲模式和空間分配。
● 單位體積的貨位優化。根據某商品的單位體積,如托盤、箱或周轉箱等的容器和商品的體積來進行劃分和整合。
● 分揀密度的貨位優化。具有高分揀密度的商品應放置在黃金區域以及最易揀選的揀選面。
通常貨位優化是一種優化和模擬工具,它可以獨立於倉庫管理系統WMS進行運行。因此,綜合使用多種策略或交替使用策略在虛擬倉庫空間中求得滿意效果後再進行物理實施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實際使用方法。
貨位優化的計算很難用數字化公式和數字模型予以描述,通常是利用一些規則或准則進行非過程性的運算。 規則在計算中對數據收斂於目標時起到了約束的作用。 大多數規則是通用的,即使一個普通倉庫也不允許商品入庫時隨機或無規劃地放置。 而不同的配送中心或倉庫還會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商品的專門屬性制定若干個特殊的規則。 例如支持葯品零售的配送中心會把相類似的葯品分開存放以減少揀選的錯誤機會,但存放非葯類時會按同產品族分類放在一起。
規則一:以周轉率為基礎法則。即將貨品按周轉率由大到小排序,再將此序分為若干段(通常分為三至五段),同屬於一段中的貨品列為同一級,依照定位或分類存儲法的原則,指定存儲區域給每一級貨品,周轉率越高應離出入口越近。
規則二: 產品相關性法則。這樣可以減短提取路程,減少工作人員疲勞,簡化清點工作。產品的相關性大小可以利用歷史訂單數據做分析。
規則三: 產品同一性法則。所謂同一性的原則,指把同一物品儲放於同一保管位置的原則。這樣作業人員對於貨品保管位置能簡單熟知,並且對同一物品的存取花費最少搬運時間時提高物流中心作業生產力的基本原則之一。否則當同一貨品散布於倉庫內多個位置時,物品在存放取出等作業時不方便,就是在盤點以及作業人員對料架物品掌握程度都可能造成困難。
規則四: 產品互補性原則。互補性高的貨品也應存放於鄰近位置,以便缺貨時可迅速以另一品項替代。
規則五: 產品相容性法則。相容性低的產品不可放置在一起,以免損害品質。
規則六: 產品尺寸法則。在倉庫布置時,我們同時考慮物品單位大小以及由於相同的一群物品所造成的整批形狀,以便能供應適當的空間滿足某一特定要求。所以在存儲物品時,必須要有不同大小位置的變化,用以容納不同大小的物品和不同的容積。此法則可以使物品存儲數量和位置適當,使得撥發迅速,搬運工作及時間都能減少。一旦未考慮存儲物品單位大小,將可能造成存儲空間太大而浪費空間,或存儲空間太小而無法存放;未考慮存儲物品整批形狀亦可能造成整批形狀太大無法同處存放。
規則七: 重量特性法則。所謂重量特性的原則,是指按照物品重量不同來決定儲放物品於貨位的高低位置。一般而言,重物應保管於地面上或料架的下層位置,而重量輕的物品則保管於料架的上層位置;若是以人手進行搬運作業時,人腰部以下的高度用於保管重物或大型物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則用來保管重量輕的物品或小型物品。
規則八: 產品特性法則。物品特性不僅涉及物品本身的危險及易腐蝕,同時也可能影響其他的物品,因此在物流中心布局時應考慮。
規則可以根據共性和個性的特點來制定,比如葯品倉庫必須符合GSP規定的要求。當規則制定後,規則間的優先順序也必須明確。
通過進行貨位優化能夠實現在少量的空間里可有更多的分揀面。對於流通量大的商品應滿足人體工程需求和暢通便捷的通路以提高營運效率;而對於那些周轉不快的商品希望通過優化後占據很少的空間以致在小的面積中有更多種商品可以來分揀,從而減少揀選的路程。 簡言之,提高工效、空間利用率最終降低成本。
⑤ 加強倉庫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加強倉庫管理,提高效率。
一是貨位優化,提高分揀作業效率。將貨物按其分類,加以有秩序的編排,用簡明的文字、符號或數字代替貨物的名稱、類別及其他信息。進行科學的貨物編碼,利於准確地貨物編碼,可以迅速進行出入庫作業,提高作業效率。為了使倉儲管理有序,利於出入庫作業操作規范,應該按照服裝的存儲要求和特點,將倉儲空間分割成若干區域,形成貨位,並且編號,一是便於貨位區別,二是為分揀作業提供了方便,進行高效的分揀作業。
二是盤點多級化,提高盤點的准確率和作業效率。對參加初盤、復盤、抽盤和監盤的人員必須根據盤點管理程序加以培訓,使盤點人員必須對盤點的程序、盤點的方法、盤點使用的表單等整個過程充分了解;對復盤和監盤人員進行貨物識別訓練,因為復盤和監盤人員對貨物大多不熟悉,應該加強復盤和監盤人員對貨物的識別,利於盤點工作進行。
三是操作實現程序化,提高出入庫作業效率。保證貨物入庫前的各項工作準備充分,貨物入庫操作流程規范有效,貨物驗收內容全面、方法得當,單據填寫正確規范,人員分工明確,各部門協作性好,入庫驗收過程中的異常問題處理恰當到位,比如單據不全、單單不符、質量有異、數量不符、有單無貨、錯驗等問題的處理。我們一直在使用日事清,來加強倉庫的管理,這樣可以盡可能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保證出庫貨物按質、按量、及時、安全地發給客戶,保證作業高效、准確,低耗、有序。
四是倉儲作業信息化,提高倉儲作業效率。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需要在各個方面加大投資,尤其是在倉儲方面更需要在倉儲場所、倉儲設施、搬運設備、分揀設備、條碼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應用條形碼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企業作業效率低,庫存控制難,貨位難管理的問題,又可以從容地應對市場的變化莫測。實現倉儲管理信息化,必須要為每一款每一品種的產品建立唯一的編碼,並使用條碼列印機製作出條碼標簽粘貼或掛在產品的固定位置上。這樣就不會再發生找不到貨物,倉儲混亂的情況了。一般的企業可以從貨位優化、盤點多級化、作業操作程序規范化、倉儲信息化等方面來提高倉儲的作業效率。
⑥ 求倉庫貨位規劃,請問各位大神應怎麼做布局設計
一、倉庫設計的基本原則:
1.設計主通道和次通道
2.劃分功能區域
3.快速流動產品
4.合理距離
5.劃分排位,地面劃線
6.統一標識
二、倉庫規劃的九大步驟與注意事項:
1.設計主通道和次通道
主通道2.0-2.5m
次通道1.7-2.0m
直線型主通道和次通道
主通道正對庫門位置和倉庫中線位置
通道上沒有柱子
如果可以,盡量單向流動
通道間開窄條型的排位,可以不用移動其它貨物直接取貨(減少重復勞動)
2.劃分功能區域
物料區域:待檢區、板材區:最靠近倉庫大門、酸庫、鹼庫、金屬品庫、輔材庫、配件庫、金屬機庫、保稅區
辦公區
正確功能區域劃分的好處
易定位、易提取、減少人員提錯貨、減少貨物殘損、易盤點、優化庫存管理,降低缺貨風險、提高配送效率
倉庫的貨品排列優化能夠提高倉庫人員的效率從而減少運作成本!
排列-良好的進入
3.快速流動物料
快速流動的物料量大和流動頻率高
最少的搬動路線 (靠大門和主通道), 提高效率
覆銅板/酸/鹼等
慢速流動的物料,反之。
保稅物料/金屬機/配件/輔料等
4.劃分排位,地面劃線
排位的寬度一般1.0或1.2M
劃線的寬度為5-10CM
用紅色或黃色油漆劃出所有的區域和排位,並標出排位號。劃線應清晰、牢固,不易脫落
必要時在地面標示排位號
5.統一標識
在區域邊界靠近庫頂、離地面3米,或高出貨物堆碼高度的位置懸掛區域標示排。標示排的懸掛必須確保容易識別。
標示牌的懸掛高度、樣式、方法、顏色、字體樣式必須統一
⑦ 如何提升優化倉庫管理
(一)貨位優化,提高分揀作業效率
將貨物按其分類,加以有秩序的編排,用簡明的文字、符號或數字代替貨物的名稱、類別及其他信息。進行科學的貨物編碼,利於准確地貨物編碼,可以迅速進行出入庫作業,提高作業效率。為了使倉儲管理有序,利於出入庫作業操作規范,應該按照服裝的存儲要求和特點,將倉儲空間分割成若干區域,形成貨位,並且編號,一是便於貨位區別,二是為分揀作業提供了方便,進行高效的分揀作業。
(二)盤點多級化,提高盤點的准確率和作業效率
對參加初盤、復盤、抽盤和監盤的人員必須根據盤點管理程序加以培訓,使盤點人員必須對盤點的程序、盤點的方法、盤點使用的表單等整個過程充分了解;對復盤和監盤人員進行貨物識別訓練,因為復盤和監盤人員對貨物大多不熟悉,應該加強復盤和監盤人員對貨物的識別,利於盤點工作進行。
(三)操作實現程序化,提高出入庫作業效率
保證貨物入庫前的各項工作準備充分,貨物入庫操作流程規范有效,貨物驗收內容全面、方法得當,單據填寫正確規范,人員分工明確,各部門協作性好,入庫驗收過程中的異常問題處理恰當到位,比如單據不全、單單不符、質量有異、數量不符、有單無貨、錯驗等問題的處理。因此,周密組織,合理安排,盡可能地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保證出庫貨物按質、按量、及時、安全地發給客戶,保證作業高效、准確,低耗、有序。
(四)倉儲作業信息化,提高倉儲作業效率
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需要在各個方面加大投資,尤其是在倉儲方面更需要在倉儲場所、倉儲設施、搬運設備、分揀設備、條碼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應用條形碼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企業作業效率低,庫存控制難,貨位難管理的問題,又可以從容地應對市場的變化莫測。實現倉儲管理信息化,必須要為每一款每一品種的產品建立唯一的編碼,並使用條碼列印機製作出條碼標簽粘貼或掛在產品的固定位置上。這樣就不會再發生找不到貨物,倉儲混亂的情況了。總之,一般的企業可以從貨位優化、盤點多級化、作業操作程序規范化、倉儲信息化等方面來提高倉儲的作業效率。
⑧ 倉儲貨位如何優化管理
規則一:以周轉率為基礎法則。即將貨品按周轉率由大到小排序,再將此序分為若干段(通常分為三至五段),同屬於一段中的貨品列為同一級,依照定位或分類存儲法的原則,指定存儲區域給每一級貨品,周轉率越高應離出入口越近。 規則二:產品相關性法則。這樣可以減短提取路程,減少工作人員疲勞,簡化清點工作。產品的相關性大小可以利用歷史訂單數據做分析。 規則三:產品同一性法則。所謂同一性的原則,指把同一物品儲放於同一保管位置的原則。這樣作業人員對於貨品保管位置能簡單熟知,並且對同一物品的存取花費最少搬運時間時提高物流中心作業生產力的基本原則之一。否則當同一貨品散布於倉庫內多個位置時,物品在存放取出等作業時不方便,就是在盤點以及作業人員對料架物品掌握程度都可能造成困難。 規則四:產品互補性原則。互補性高的貨品也應存放於鄰近位置,以便缺貨時可迅速以另一品項替代。 規則五:產品相容性法則。相容性低的產品不可放置在一起,以免損害品質。 規則六:產品尺寸法則。在倉庫布置時,我們同時考慮物品單位大小以及由於相同的一群物品所造成的整批形狀,以便能供應適當的空間滿足某一特定要求。所以在存儲物品時,必須要有不同大小位置的變化,用以容納不同大小的物品和不同的容積。此法則可以使物品存儲數量和位置適當,使得撥發迅速,搬運工作及時間都能減少。一旦未考慮存儲物品單位大小,將可能造成存儲空間太大而浪費空間,或存儲空間太小而無法存放;未考慮存儲物品整批形狀亦可能造成整批形狀太大無法同處存放。 規則七:重量特性法則。所謂重量特性的原則,是指按照物品重量不同來決定儲放物品於貨位的高低位置。一般而言,重物應保管於地面上或料架的下層位置,而重量輕的物品則保管於料架的上層位置;若是以人手進行搬運作業時,人腰部以下的高度用於保管重物或大型物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則用來保管重量輕的物品或小型物品。 規則八:產品特性法則。物品特性不僅涉及物品本身的危險及易腐蝕,同時也可能影響其他的物品,因此在物流中心布局時應考慮。 規則可以根據共性和個性的特點來制定,比如葯品倉庫必須符合GSP規定的要求。當規則制定後,規則間的優先順序也必須明確。 通過進行貨位優化能夠實現在少量的空間里可有更多的分揀面。對於流通量大的商品應滿足人體工程需求和暢通便捷的通路以提高營運效率;而對於那些周轉不快的商品希望通過優化後占據很少的空間以致在小的面積中有更多種商品可以來分揀,從而減少揀選的路程。簡言之,提高工效、空間利用率最終降低成本。
⑨ 論述貨位優化對倉庫空間利用率的影響
1 引言
為了符合當今客戶更快速和更時常發生的配送要求,物流中心的揀選作業必須比以前更快而且更有效率。理想的揀選作業的解決方案,是將恰當的設備和一種揀選方法相結合。但是,為了更加有效率地揀選,我們同時也一定要把存貨單元放入正確的地方--即貨位優化。 將貨品位置最優化,可以減少貨物搬運的成本,降低貨物在存儲過程及搬運過程中的損耗,從而降低物流業務本身的成本,提高收益。不管是對於一個小部分的作業,一個零售店還是一個大的配送中心,正確的貨位可以節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合理的對倉庫進行貨位優化是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課題;縮短出入庫移動的距離、縮短作業時間,甚至能夠充分利用儲存空間,也是物流配送中心工作的重點。這將有助於使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物流市場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並最終蓬勃發展。
2 貨位優化概述
貨位優化(slotting optimization),就是在貨品當前位置的基礎上基於SKUs和預想不到的變化因素而動態地再配置倉庫中貨物的貨位,以保證貨位分布處在較為合理的狀態,達到提高揀貨效率和降低倉庫操作成本的目的。
SKUs因素--貨位優化的內因。即根據貨架和貨品本身特性的需要而進行貨位調整。例如,由於頻繁地對某些貨物進行存取,這些貨箱的重量可能發生較大變化。如果貨架出現諸如「上重下輕」等嚴重的不均衡現象,則可能導致貨架變形甚至傾覆。因此應遵循「重物應在下」的原則,保證貨架的穩定性。
預想不到的變化因素--貨位優化的外因。即根據貨物的流動性進行貨位調整。在不同時期,貨物的需求品種、需求數量和需求頻率可能會有較大變化,而存取不同貨位上的貨物所花路徑和時間的代價是不同的,因而貨物的貨位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外界條件的變化,定期對若干貨位進行交換。以醫葯倉庫為例,有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發病,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性,如氣管炎多發生在冬季,細菌性痢疾在8、9 月份多發,腦血管意外多發生在冬季;有些疾病的發病具有地方聚集性,如碘缺乏病、鼻咽癌等在一些地區高發;還有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如流行病的爆發和大流行(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等。這些外界條件的變化,迫切要求醫葯物流中心不僅要及時調整進葯的品種與數量,而且要及時調整倉庫內葯品貨位,以適應以上變化。因此應遵循「常用應易取」的原則對貨位進行優化,以提高存取效率。
3 貨位優化的意義
貨品在倉庫中的初始位置是由貨位儲存策略配合貨位分配原則來確定的。常用儲存策略包括:定位存儲、隨機存儲、分類存儲、分類隨機存儲和共享存儲等。貨位分配考慮的原則是很多的,如專用於倉儲的立體倉庫,其分配原則包括:貨架承載均勻,上輕下重;加快周轉,先入先出;提高可靠性,分巷道存放;提高效率,就近入/出庫;產品相關性等。
應用貨位優化系統的意義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3.1 將黃金區域給高頻揀取的貨品,從而最大化揀貨效率以及最小化揀貨成本。
所謂高頻揀取的貨品,就是指流動性高的貨品。一般而言,庫存中的少數貨品(A類或者快速流動品)流動性高,且對應了大部分揀貨作業。須指出的是,貨品的周轉率(銷售量除以存貨量)、揀取頻率會由於季節性等其他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貨品的流動性。
所謂黃金區域,就是指那些容易搬運、揀貨的區域。倉庫黃金區域的位置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出貨月台位置、訂單剖析,以及揀貨路程設計。對於自動化的托盤存取系統,倉庫黃金區域通常由靠近地面的20%的區域和靠近出貨月台的20%的區域組成;而對於人力為主的揀貨系統,從人類工效學的角度考慮,黃金區域由操作人腰部附近20%的區域組成,在這個區域內操作人員無須彎腰或翹腳、登高。一般而言,重物應保管於地面上或貨架的下層位置,而重量輕的物品則保管於貨架的上層位置;若是以人手進行搬運作業時,人之腰部以下的高度用於保管重物或大型物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則用來保管重量輕的物品或小型物品。在搬動過程中,此原則有利於保證貨架之安全性及人手搬運之作業安全性,避免對貨架的損壞和對操作人員的傷害。
總而言之,揀貨頻率最高的區域應該位於最便於揀貨的區域,這樣能縮短揀選作業中的移動時間,加快揀貨作業流程,提高訂單的處理效率。
3.2方便補貨
基於貨品的尺寸和貨箱、托盤的標准尺寸來確定存取位置,可以明顯減少補貨過程所需的勞動。
3.3平衡各工作區的工作量
將揀貨量大的貨品平均分配在不同揀貨區域,避免某區域內的揀貨作業擁擠,改善工作流程,縮短對一批訂單的總反應時間。
3.4有效的支撐
為了將貨品的損害減到最少,在揀選路徑上,重的貨品在前面,容易磕碰的貨品在後。
3.5提高揀貨的准確性
相似的產品應該分開,以減少揀取錯誤的機會。
3.6產品相關性法則
商品相關性大者在訂購時經常被同時訂購,所以應盡可能存放在相鄰位置。可以縮短揀取路程、減少工作人員疲勞和簡化清點工作。
4 貨位優化系統的現狀
在工業數據和信息公司發表的第7版倉庫和物流管理軟體目錄中,列出了所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倉庫管理系統
⑩ 如何做好倉儲貨位規劃
貨位規劃的定義是"將貨品合理納入倉庫設施,以實現物料搬運最優化和提高空間利用率的目標"。
1、如:將高周轉率的貨物分配在靠近收貨區的貨位,可以提高入庫存放的速度。但入庫存放只是一次性作業,如果操作者需要對該貨品進行多次補貨或揀貨,那麼把該物分配在靠近發貨月台或揀貨區的貨位,便更加有利。貨物貨位的規劃與調整是保持物流始終處於理想運行狀態的有效手段。但是,因為許多倉庫管理者沒有完全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忽略了經常性的貨位規劃與調整,直到有人抱怨倉庫不夠用、發現通道堆滿貨品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通過貨位規劃與調整,可以達到以下效果:按照合理的揀貨順序放置貨品,可以減少揀貨人員數量對應貨位規格,分配相應數量的單元化貨物,可以減少補貨人員數量平衡操作者的工作量,可以縮減作業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將容易混淆的貨物分配到不同的揀貨區,可以提高揀貨准確率以人機工程學理論規劃貨物最佳擺放位置,可以避免作業傷害在揀貨路徑上,將重量貨物規劃在前端、怕磕碰的貨物在後端,可以降低貨物破損,按照貨物高度分配貨位,在揀貨中實現貨物分層緊密碼放,可以提高托盤碼放效率,提高貨車車廂利用率。
通過調整倉庫布置、提高空間利用率,可以推遲或避免再建投資,發貨分類碼放,可以減少物流中心用戶端的二次分揀工作量,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貨位規劃與調整的重要性;在倉庫投入使用初期,就應該開始貨位規劃與調整。原因是,無論起初的貨位規劃如何完美,不斷改變的經營環境最終會導致目前規劃不再適用。在倉庫日常運作中,經營性的事項改變現有貨品擺放格局的情況時有發生,還要兼顧消防規定,日復一日,貨位合理分配與調整被漸漸淡忘,這正是眾多物流中心總是到倉庫不夠用的原因。而此時再進行貨位的重新規劃,其調整工作經常是艱巨的。貨位調整是日常性工作,應該避免到問題積累成堆時才著手解決,經常性貨位調整可以避免陷入上述窘境。
無論是著手建設一座新倉庫,還是想辦法改善現有倉庫的貨位布置,合理的貨物擺放方法都是既能節省投資,又能理想地提高倉庫效率的有效手段。通過資料庫軟體或電子表格應用程序,我們可以在幾天內就可以完成一個倉庫的貨位規劃調整工作。與WMS集成的貨位規劃設計、日常貨位調整軟體也已經被開發出來,對比其帶來的潛在收益,購買該類軟體的投入只是個零頭。
2.貨位規劃與調整,從哪裡開始?為了保證效果,在調整貨位之前,有幾項准備工作需要分步實施。包括:選擇貨位規劃策略、明確貨位規劃目標、數據收集和貨位規劃需求分析工作。沒有準備階段徹底的分析,就不可能實現理想的調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