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流程
A. 物流管理流程
常規物流管理流程基本包括訂單處理作業、采購管理作業、庫存管理作業、生產物流管理作業、物流管理的財務分析、績效評價與改善等內容。
1、訂單處理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於客戶的咨詢、業務部門的報表,而後由訂單的接收,業務部門查詢出貨日的存貨狀況、裝卸貨能力、流通加工負荷、包裝能、配送負荷等來答復客戶,而當訂單無法依客戶之要求交貨時,業務部加以協調。由於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隨貨收取貨款,而是於一段時間後,予以結帳,因此在訂單資料處理的同時,業務人員尚依據公司對該客戶的授信狀況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額度。此外在特定時段,業務人員尚統計該時段的訂貨數量,並予以調貨、分配出貨程序及數量。退貨資料的處理亦該在此階段予以處理。另外業務部門尚制定報表計算方式,做報表歷史資料管理,訂定客戶訂購最小批量、訂貨方式或訂購結帳截止日。
2、采購
自交易訂單接受之後由於供應貨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貨廠商或製造廠商訂購商品,采購作業的內容包含由商品數量求統計、對供貨廠商查詢交易條件,而後依據我們所制訂的數量及供貨廠商所提供較經濟的訂購批量,提出采購單。而於采購單發出之後則進行入庫進貨的跟蹤運作。
3、進貨入庫
當采購單開出之後,於采購人員進貨入庫跟蹤催促的同時,入庫進貨管理員即可依據采購單上預定入庫日期,做入庫作業排程、入庫站台排程,而後於商品入庫當日,當貨品進入時做入庫資料查核、入庫品檢,查核入庫貨品是否與采購單內容一致,當品項或數量不符時即做適當的修正或處理,並將入庫資料登錄建檔。入庫管理員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貨及棧板堆疊。對於由客戶處退回的商品,退貨品的入庫亦經過退貨品檢、分類處理而後登錄入庫。
4、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作業包含倉庫區的管理及庫存數控制。倉庫區的管理包括貨品於倉庫區域內擺放方式、區域大小、區域的分布等規劃;貨品進出倉庫的控制遵循:先進先出或後進先出;進出貨方式的制定包括:貨品所用的搬運工具、搬運方式;倉儲區儲位的調整及變動。庫存數量的控制則依照一般貨品出庫數量、入庫所時間等來制定采購數量及采購時點,並做采購時點預警系統。
5、補貨揀貨
由客戶訂單資料的統計,我們即可知道貨品真正的需求量,而於出庫日,當庫存數足以供應出貨需求量時,我們即可依據需求數印製出庫揀貨單及各項揀貨指示,做揀貨區域的規劃布置、工具的選用、及人員調派。出貨揀取不只包含揀取作業,更應注意揀貨架上商品的補充,使揀貨作業得以流暢而不致於缺貨,這中間包含了補貨水準及補貨時點的訂定、補貨作業排程、補貨作業人員調派。
6、出貨作業
完成貨品的揀取及流通加工作業之後,即可執行商品的出貨作業,出貨作業主要內容包含依據客戶訂單資料印製出貨單據,訂定出貨排程,印製出貨批次報表、出貨商品上所要的地址標簽、及出貨檢核表。由排程人員決定出貨方式、選用集貨工具、調派集貨作業人員,並決定所運送車輛的大小與數量。由倉庫管理人員或出貨管理人員決定出貨區域的規劃布置及出貨商品的擺放方式。
7、配送作業
配送商品的實體作業包含將貨品裝車並實時配送,而達成這些作業則須事先規劃配送區域的劃分或配送路線的安排,由配送路逕選用的先後次序來決定商品裝車的順序,並於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蹤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狀況的處理。
B. 物流配送流程是什麼
簡單的說,物流抄配送流程分為備貨、儲藏、產生訂單、排車、配貨、分揀、裝車、運輸配送、貨物簽收,費用結算,另外還有退貨等額外的流程。當前越來越多的物流配送企業使用了物流配送智能化管理系統,比如WTMS、IOTMS等,逐步以智能配送取代人工操作,實現了智能倉儲、快速處理訂單、智能排車、規劃配送路線、配送進度跟蹤、電子簽收、在線結算功能,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力和企業競爭力。
C. 簡要描述物流的8個過程
現代物流的8個基本環節是:
一、運輸。
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指通過設備專或工具屬將物品從一地向另一地運送的物流活動。它主要實現了兩項職能:1.產品移動。2.短時產品庫存。
二、倉儲。
倉儲是為了保護、管理和貯藏物品而將物品入庫保管的一種物流活動。
三、包裝。
包裝是指在物品的流通過程中,為了保護商品、方便運輸、促進銷售,而按一定技術方法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
四、裝卸搬運。
裝卸搬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貨物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的物流活動,是物流各個環節之間相互轉換的橋梁。
五、流通加工。
六,配送。配送是指在經濟合理區域內,根據顧客的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並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七、信息處理。
八、客戶服務。
客戶服務是指為促進其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而發生在顧客與物流企業之間的相互活動。
D. 物流的工作流程及相關定義
一、接貨
1、 接貨前應該提前聯系大概的到車時間,整理出庫房准備接貨。
2、 車到後要求司機把車停在指定的位置,交接運單並辦好交接手續。
3、 卸車對貨:白班卸貨在貨急的情況下原則是先卸返京貨再卸中轉貨,而夜班則相反。
A類貨卸車流程:
針對A類貨亂且無大票的情況,卸A類貨時必須按票分開並且做好卸車清單,然後加總件數,勾小票。返京貨入庫,中轉貨放在外面。
B類貨卸貨流程:
以上線路的中轉貨直接按票直接卸到現場大堆里,並及時做好交接。返京貨按線路碼放在庫房裡。
接貨時注意事項:1、接貨後首先對運單進行分揀對貨物的大概情況有所了解。
2、卸貨過程中杜絕野蠻卸車,發現貨損在沒卸的情況下向負責人反應,並作好記錄。
3、出現貨損、貨差要及時解決。外包裝貨損的清點貨物重新包裝,實質性貨損的拍照並盡力來降低貨損程度。至於貨差出現後先把車上(包括駕駛室)、現嘗庫房檢查一遍。然後聯系發貨站點。所有貨損、貨差必須記錄在交接記錄上。
4、卸完貨後清點好車上的物品,整理好雨布、網子。
二、中轉:把運單和貨物及時的中轉出去是對庫房的基本要求。
1、貨物中轉:A類中轉貨物要求開完票後全部換標簽後再入大堆。並與理貨員做好交接手續。其他線路的中轉貨物直接入大堆,卸貨時設專人對貨,並直接在大票上做好和理貨員的交接手續,然後中轉專人根據交接的手續挑出已開好且貨已走的運單。
2、運單中轉:運單管-理-員挑出中轉小票,從新開票。
中轉注意事項:1、中轉貨物交接一定要清楚。
2、中轉貨物一般經過多次裝卸,貨損比較大。出現貨損及時處理。
3、運單一定要與貨物同步,避免出現票貨不一致的現象。
4、開票時原票後訂的信封之類的東西一定要訂在新開票的三四聯。
回執月結的帶回執單,沒有回執單帶原單。
5、開票時要注意:到付不變、代收款照抄。
3、錄單:將開完的中轉票准確錄單,在錄單的同時一定要檢查出現的錯誤。
4、對於公司沒開線路的中轉,一定要選擇安全的物流,且保證轉貨時的包裝無破損。
三、貨物分發:首先根據小票上的電話和票上的提貨網點分揀小票。
然後根據小票挑出具體的貨物並做好出庫手續。
最後就是按網點裝車。
四、付貨:貨物卸完並對貨完成後及時通知客戶提貨。
付貨的具體過程:1、請提貨人報收貨人電話、姓名等信息。
2、確認信息無誤之後請提貨人出示個人有效證件,登記證件信息。
3、收應收款、代收款、墊付款等費用。
4、請提貨人確認簽字。
5、將運單第四聯交與客戶。
6、客戶拿運單找庫管提貨。
付貨注意事項:1、通知客戶時一定要提到具體的運費、提貨地址、需要帶的東西,同時要問清誰接的電話。
2、辦提貨手續時一定要檢查身份證是否是提貨人本人的。
3、登記證件信息時一定的字跡工整。
4、所有貨物特別是有代收款的貨物必須先辦手續後驗貨。
5、庫管提貨時一定要單號、貨上的信息兼顧,出現問題立即反映,避免因單號貼錯或單號差不多付錯貨的現象。
6、當付貨後拆開包裝發現貨損貨差時,一定要用文明語言穩住客戶的同時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立即上報。
7、每天上下班核對票據和現金。
五、結算:將付完貨的運單結算並以線路區分報賬。
注意事項:1、所有的送貨小票必須經值班經理同意並簽字。
2、減免運費的必須用減免條。
3、回執的一定把回執單交上去。
E. 物流具體的工作流程是什麼樣的
現代物流成為了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機電控制技術、管理學、經濟學等綜合性研究應用領域,成為了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浙江工商大學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依託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統計與計算科學學院等部門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成果優勢,培養具備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和物流信息系統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應用物流信息管理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訓練,學生畢業後要求具備實際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開發與設計的初步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有:運籌學及應用、計算機網路與通信、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管理、電子商務概論、物流學概論、供應鏈管理、配送與配送中心、企業物流管理、國際物流、物流技術與物流設備、地理信息系統及應用、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物流系統規劃、基於網路物流信息系統等。
學生畢業後可在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規劃、技改、質量等部門從事物流管理工作,主要立足於商業經濟管理部門、大中型工商企業(包括外資合資企業),從事物流管理方案的分析與優化、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策劃、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物流管理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物流管理科學是近一二十年以來在國外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它是管理科學的新的重要分支。隨著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們逐漸發現,企業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的競爭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產品質量的好壞也僅僅是一個企業能否進入市場參加競爭的敲門磚。這時,競爭的焦點開始從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轉向過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視為輔助環節而不被重視的,諸如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領域。
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在這些領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創造"第三個利潤源泉"。 物流管理從此從企業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範圍。物流管理科學的誕生使得原來在經濟活動中處於潛隱狀態的物流系統顯現出來,它揭示了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它的發展和日臻完善,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
F. 現代物流中,倉管的具體工作流程
倉庫管理員
1. 收貨流程
1.1. 正常產品收貨
1.1.1 根據供應商到貨通知在貨物到達後,收貨人員根據司機的隨貨箱單清點收貨。
1.1.2 收貨人員應與司機共同檢查貨品狀況,如貨物有嚴重受損狀況,需馬上通知主管和物流經理等候處理,如貨物狀況完好,開始卸貨工作。
1.1.3 卸貨時,收貨人員必須嚴格監督貨物的裝卸狀況(小心裝卸),確認產品的數量,包裝嚴格相符。任何破損,短缺必須在收貨單上嚴格註明,並保留一份由司機簽字確認的文件,如事故記錄單,運輸質量跟蹤表,送貨單等。破損,短缺的情況須及時上報主管及生管,以便及時通知客戶(供應商)。
1.1.4 卸貨時如遇到惡劣天氣(下雨,大風,冰雹等),必須採取各種辦法確保產品不會受損。卸貨人員須監督產品在碼放到托盤上時全部向上,不可倒置,每堆放的數量嚴格按照產品放示意圖。
1.1.5 收貨人員簽收送貨箱單,並填寫相關所需單據,將有關的收貨資料產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或批號)、貨物狀態等交主管。
1.1.6 接單後必須在當天完成將相關資料通知入帳。
1.1.7 破損產品須與正常產品分開單獨存放,等候處理辦法。並存入相關記錄。
1.2. 退貨或換殘產品收貨
1.2.1 各種退貨及換殘產品入庫都須有相應單據,如運輸公司或司機不能提供相應單據,倉庫人員有權拒收貨物。
1.2.2 退貨產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區別,如良品退貨,貨物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否則倉庫拒絕收貨;不良品收貨則必須與相應單據相符,並且有完好的包裝。
1.2.3 換殘產品則須與通知單上的型號、編號相符,否則倉庫拒絕收貨。
1.2.4 收貨人員依據單據驗收貨物後,將不同狀態的貨物分開單獨存放,將退貨或換殘單據及收貨入庫單,記錄產品名稱、數量等。
1.2.5 依據單據記入台賬。
2. 發貨流程
2.1.1 所有的出庫必須有公司授權的單據(傳真)作為發貨依據。
2.1.2 接到公司出庫通知時,倉管進行單據審核(檢查單據的正確性,是否有充足的庫存),審核完畢後,通知運輸部門安排車輛。
2.1.3 倉管嚴格依據發貨單發貨,如發現發貨單上或貨物數量有任何差異,必須及時通知主管,並在發貨單上清楚註明問題情況,以便及時解決。
2.1.4 倉管依據發貨單核對備貨數量,依據派車單核對提貨車輛,並檢查承運車輛的狀況後方可將貨物裝車。
2.1.5 倉管按照派車單順序將每單貨品依次出庫,並與司機共同核對出庫產品編號、數量等。
2.1.6 裝車後,司機應在出倉單上寫明車號、姓名,同時倉管、司機簽字。
3. 庫存管理
3.1. 貨品存放
3.1.1 入庫產品需掛好庫存卡後入位,貨物的存放不能超過產品的堆碼層數極限。
3.1.2 所有貨物不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必須按照貨位標准整齊的放在木托盤上。貨物必須保持清潔,長期存放的貨物須定期打掃塵土,貨物上不許放置任何與貨物無關的物品,如廢紙,廢代,膠帶等。
3.1.3 破損及不良品單獨放置在擱置區,並保持清潔的狀態,准確的記錄。
3.2. 盤點流程
3.2.1 所有的貨物每半年必須大盤一次。對A類貨物須每月盤一次。B類三個月盤一次,C類半年一次。
3.2.2 針對每天出庫的產品進行盤點,並對其他貨物的一部分進行循環盤點,以保證貨物數量的准確性。
3.2.3 盲盤:針對每次盤點,接單人員列印盤點表,不包括產品數量,交給盤點人員。至少兩名盤點人員進行盤點,將盤點數量填寫在空白處,盤點後由二人共同簽字確認數量。將盤點表交於報表人員,報表人員將盤點數量輸入盤點表,進行數量的匹配,如有數量的差異,需重新列印差異單,進行二次盤點,二次盤點後無差異存檔。如有差異,需進行核查,如發現有收發貨錯誤的,需及時聯系客戶,是否能挽回損失,無法挽回的損失,按照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4.倉庫日常管理
倉庫日常運作審計表
G. 物流發貨流程
物流發貨流程:
接到成品庫管的發貨通知後,由物流專員負責根據包裝掃描人員填寫的《發、返貨記錄表》的發貨情況和貨運詳情制定每天的發貨計劃。
每天上午根據成品庫主管提交的《發、返貨記錄表》,安排發貨司機發貨或通知貨運站到公司庫房提貨。
通知的貨站、快遞提貨人到庫房提貨時,由提貨人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並留有提貨人簽字的返貨托運單,以便查詢。 四、 屬於快遞業務的發貨,由物流專員負責包裝好,並負責在快遞托運單上填寫好收貨人和發貨人信息、並並稱重,註明投保情況、所裝成衣數量、發貨日期,同時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由物流填寫的物流公司、運單號及提貨人簽字。
屬於威遠、遠成、優速、中鐵等合作物流提貨的業務,由物流專員負責填寫相關的托運單,並將運單號填寫在《發、返貨記錄表》上;並要求提貨人在托運單上和《發、返貨記錄表》上簽字方可!
屬於公司司機提貨發出的,司機必須在《發、返貨記錄表》提貨欄內進行簽字確認;司機發貨返回後,必須將發貨運單全部轉至物流專員,並由物流專員負責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備查。
貨物發出後,由物流專員負責向每個收貨人傳遞發貨信息,提醒客戶准備收貨。
物流專員對所有發出的在途商品進行跟蹤,出現異常或貨損時,隨時予以溝通解決!
每天發貨業務結束後,負責統計發貨完成情況並進行夕會匯報。如:已發出包數、未發出包數,未發出原因、異常問題的解決處理辦法、實效等等。
每天下班前,物流專員負責檢查所有運單的正確性,如:是否投保?、收貨人信息是否正確?貨運單據是否登記無誤?發貨包數和未發包數與實際配貨數量是否吻合?、發貨信息是否傳遞?代扣代、代繳的扣款單是否完成等的檢查工作。
整理發貨運單並負責與月結的貨運合作單位進行運費對賬,結算運費。
(7)現代物流流程擴展閱讀: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准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 英文名稱:logistics 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
H. 簡述現代物流概念的演變過程
物流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從人類社會開始有產品的交換行為時就存在物流活動。關於物流的認識,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在人們頭腦中的必然反映;
最初的物流認識來自於生產:過程的組織實踐和產品銷售的實際需要。早在1901年,格魯威爾在美國政府的「工業委員會關於農場產品配送的報告%中首次討論了影響農產:品配送的成本和影響因素,就涉及到對物流觀念的問題。
101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提出:「物流是勺創造需要不同的一個問題,物資經過時間和審問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
1935午美國銷售協會認為:「物流是包含於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和從生產地到消費地點流動過程伴隨的種種活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戰時供應中心採取後勤管理.隨後物流觀念被引入商業部門,並將其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
第二次山界大戰以後,西方經濟進人大量生產、大量銷售的時期,降低流通成本的遲求引人注目,實物分配(四)的概念更為系統化。20世紀50年代,PD的概念在日本被譯為「物的流通」。隨後日本著名學者平原直用「韌流」這一更為簡捷的表達方式代替「物的流通」遂被廣泛使用。
1981年日本綜合研究所編著的《物流手冊》對「物流」表述為:「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是創造時間性、場所性價值的經濟活動。從物流的范疇來看,包括:包裝、裝卸、保管、庫存管理、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諸種活動。」
1986年美國物流協會所做的物流定義是:「以適合顧客的要求為日的,對原材料、在製品、製成品與其關聯的信息,從產業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的流通與保管.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對費用的相對效果」朗進行計劃、執行、控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高新技術發展迅速,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進入了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時代,關於物流的認識正由於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呈現出更豐富的發展。
1996年台灣物流協會擬定物流定義是:「物流是一種物的實體流通活動的行為.在流通過程中.透過管理程序有效地結合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流通加工、資訊等相關物流機能性活動以創造價值,滿足顧客及社會性需求。」
1997年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完成《物流術語國家標准(征訂意見稿)》,將物流定義為:「以最小的總費用.按用戶要求,將物質資料(註: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商品等)從供給地向需要地轉移的過程。主要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配送、流通加工、處理等活動。
1997年《物流學概論》「介紹,我國一些專家學者在研究中,由於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認為:「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應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實物性)流動,是創造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經濟運動。」也有人認為:「物流是物資實體物理流動過程及有關活動的總稱。」「只要存在物資實體的空間位移.就存在物流。」
l998年《中國現代物流研究》〔zj指出:「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進行物理性位置移動的物質資料。」「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運動。這種運動也稱之為位移。「
l998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為了適應物流的發展重新修訂了物流的定義:「物流是供應鏈過程的一部分,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為提高產品、服務和相關信息從起始點到消費點的流動儲存效率和效益而對其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