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交通運輸規劃
A. 有關對十三五規劃關於物流的感想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物流業的十三大看點
相關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看點一: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物流業和物流企業責任重大
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進一步簡政放權,精簡規范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清理規范中介服務收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確定最低工資標准,精簡歸並「五險一金」,適當降低繳費比例,降低企業人工成本。降低增值稅稅負和流轉稅比重,清理規范涉企基金,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費,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持合理流動性和利率水平,創新符合企業需要的直接融資產品,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完善國際國內能源價格聯動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降低企業能源成本。提高物流組織管理水平,規范公路收費行為,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鼓勵和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改進工藝、節能節材。
看點二: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
基礎設施及專業細分物流將成為重心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促進流通信息化、標准化、集約化,推動傳統商業加速向現代流通轉型升級。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綠色物流、冷鏈物流、城鄉配送。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引導生產企業加快服務環節專業化分離和外包。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產性服務業標准體系,提高國際化水平。
看點三:商貿物流准入政策將更加開放
商貿物流資本市場仍將會受追捧
面向社會資本擴大市場准入,加快開放電力、民航、鐵路、石油、天然氣、郵政、市政公用等行業的競爭性業務,擴大金融、教育、醫療、文化、互聯網、商貿物流等領域開放,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看點四:加快多領域互聯網融合發展
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模式成為新風口
組織實施「互聯網+」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及供應鏈、物流鏈等各類創新,培育「互聯網+」生態體系,形成網路化協同分工新格局。引導大型互聯網企業向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開放創新資源,鼓勵建立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創新聯盟。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創新,鼓勵搭建資源開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國家信息經濟試點示範區,積極發展分享經濟。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結合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准入限制。
看點五:將出現幾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交通運輸整體效率將會大幅提升
優化樞紐空間布局,建設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水平,加強中西部重要樞紐建設,推進沿邊重要口岸樞紐建設,提升樞紐內外輻射能力。完善樞紐綜合服務功能,優化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路,強化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實現不同運輸方式協調高效,發揮綜合優勢,提升交通物流整體效率。
看點六:中部地區交通物流建設步伐將加快
西部地區物流業迎來新機遇
支持中部地區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培育壯大沿江沿線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長極。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先進製造業,支持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培育一批產業集群。
看點七: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在河北
低效率物流產業將被逐步淘汰
積極穩妥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降低主城區人口密度。重點疏解高耗能高耗水企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專業市場、部分教育醫療和培訓機構、部分行政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等。高水平建設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集中承載地和「微中心」。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看點八: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來了
多式聯運考驗物流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
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統籌發展多種交通方式。建設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開展宜昌至安慶航道整治,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完善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港口布局,加快建設武漢、重慶長江中上游航運中心和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江海聯運、水鐵聯運,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加快高速鐵路和高等級公路建設。強化航空樞紐功能,完善支線機場布局。建設沿江油氣主幹管道,推動管道互聯互通。
看點九:物流業將大踏步走出去
大型物流企業走出去有了新動力
擴大開放領域,放寬准入限制,積極有效引進境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提升利用外資綜合質量。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產基地及合作園區。積極搭建對外投資金融和信息服務平台。
看點十:「一帶一路」降成重要經濟走廊
物流企業市場空間更大、更廣
持中歐等國際集裝箱運輸和郵政班列發展。建設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推進公鐵水及航空多式聯運,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強重要通道、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綢之路指數。
看點十一:港澳的物流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港澳商貿物流業將向高端化方向發展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看點十二:城市群新變化
以提升質量、增加數量為方向,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引導產業項目在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鎮功能,賦予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部分縣級管理許可權,完善設市設區標准,符合條件的縣和特大鎮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提升邊境口岸城鎮功能。
B. 十三五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城市個數
1、鐵路機車車輛配件製造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2004年至2008年,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國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製造主營收入從2004年的231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53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62%,而鐵路機車車輛配件行業主營收入更是從2004年的80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23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38%。全國鐵路機車車輛及其配件製造行業迎來了發展高峰。
但是在美國次貸危機以後,國內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2011年全國鐵路固定投資開始下降,鐵路機車車輛及其配件行業增速也從2011年開始出現了回落。
隨著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
2014年下半年開始,為了穩增長,促發展,國家力推鐵路基建建設以拉動內陸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鐵路機車車輛及其配件行業再次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2014年末,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製造主營收入達到了1705億元,鐵路機車車輛配件行業主營收入達到了1298億元。
(2)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配件製造行業需求快速增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除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也大規模新建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蘇州、無錫、昆明、寧波等城市地鐵也在近兩年內相繼開始運營,濟南、貴陽、合肥等地也都向國務院提交了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各地的投資熱潮帶動了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城軌交通車輛數從2004年的1896輛增加到了2013年的14366輛,增長了7.6倍。隨著軌道交通機車車輛製造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對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配件需求也迅猛增加。
在《「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等政策的扶持下,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助力措施,可以想見在未來仍將保守穩定增長的勢頭。
2、鐵路、軌交行業快速發展帶動其配件製造業快速發展
鐵路及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變化對鐵路、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配件製造行業發展有著深刻影響。
當前,國內鐵路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截止2013年底,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了6657.45億元,其中鐵路基礎投資是5327.70億元,分別是2004年投資水平的6倍和9倍,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從2004年的7.44萬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11.2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比重從2008年的不足1%上升到了2014年14.29%。由於受宏觀經濟政策影響,鐵路投資在2011年出現了短暫的回落,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通過鐵路建設拉動西部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鐵路建設成為了當前政府基礎建設的重心,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鐵路投資再次呈現出逐月升高的態勢。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截止2014年底,全國鐵路完成建設投資8088億元,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了11.2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覆蓋了16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佔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55%以上。
《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指出,到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總投資將達到2.8萬億元,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萬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區鐵路5萬公里左右,發展高速鐵路,基本建成快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以上,基本覆蓋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城市。
隨著全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調高提高,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種大容量、便捷、環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少土地和能源消耗、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止2013年底,共有19個城市建成投運地鐵等軌道交通,全國軌道交通總里程已經達到了2407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了81條。根據國家發改委運輸所完成的《2012-201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報告》統計,2012年度全國有35個城市在建設軌道交通線路,估算完成總投資約2600億元。2013年,已批準的項目將進入規模建設階段,城軌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800億元-2900億元。到2015年底,全國城市規劃交通總投入達1.2萬億元,將建成地鐵93條,總里程達2700公里。《「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指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重點工程為:「建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化系統,建成天津、重慶、成都、沈陽、長春、武漢、西安、南京、杭州、福州、南昌、昆明、大連、青島、寧波、哈爾濱、蘇州、無錫、長沙、鄭州、東莞、南寧等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規劃建設合肥、貴陽、石家莊、太原、廈門、蘭州、濟南、烏魯木齊、佛山、常州、溫州等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線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相關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C. 1小時交通圈,哪些重大項目列入「十三五」專項規劃
大港口建設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大力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一,躋身世界強港行列。
大路網建設重點進一步完善鐵路、公路、管道網路,構建高鐵1小時交通圈,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公路,率先打造「四好農村路」(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營運好)全國樣板。
大航空建設重點打造杭州區域性國際門戶機場,推動寧波、溫州機場成為千萬級大型機場,構築全省互聯互通的通用機場網,構建空中1小時交通圈。
大水運建設全面實施內河水運復興行動計劃,高水平打造江海河聯運航道網路,推進運輸結構轉型,促進港產聯動,打造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
D. 「十三五」交通扶貧有哪些亮點
扶貧開發是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最突出、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新時期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要致富,先修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先頭部隊,交通運輸部門在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中應當大有作為。
一、從實際出發科學籌劃
貧困地區絕大多數位於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落後的地方,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基礎設施尤其薄弱,既是全國交通運輸發展的「短板」,也是國家扶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嚴重製約了其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改革開放以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以鐵路、公路、民航機場、郵政線路為骨架的綜合運輸網路正在形成,為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需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對外通道不暢,高速公路「斷頭路」較多;國省干線規模偏小,技術等級偏低;農村公路水平不高,防災抗災能力薄弱;客貨運輸發展滯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
交通運輸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作用,決定了扶貧攻堅必須交通先行。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交通扶貧的主戰場,加快構建立體化、現代化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有利於盡快改變滯後面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引導其改善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扎實推進城鎮化進程;有利於增強其承接國內和國際產業轉移的能力,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破解發展困局、釋放發展潛力、發揮後發優勢奠定基礎;有利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貧困人口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為盡快改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落後面貌,交通運輸部按照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部署,充分考慮片區的自然條件、發展能力、環境承載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堅持實事求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確定片區交通運輸發展目標,研究編制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11個片區專項規劃,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的19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分別簽署了共建協議,推動交通扶貧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創新發展。
到2020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將初步形成以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民航機場、郵政線路為骨架的綜合運輸網路,國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以瀝青、水泥路為主)、通班車,基本建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城鄉客貨運輸服務效率明顯改善,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高,交通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
二、完善網路提升能力
以解決制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瓶頸為契機,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構建「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著力提升運輸體系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讓特困地區人民共享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是許多貧困地區最基礎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生產生活服務設施。把農村公路作為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顯著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十二五」期間分別建設通鄉鎮、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1.07萬公里和22.2萬公里,解決400多個鄉鎮、3.9萬個建制村的通暢問題;以加強縣鄉連通、促進資源和旅遊開發為重點,加快縣鄉公路改造,建設一批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的縣際出口路、旅遊路、資源開發路,建設規模為1.7萬公里。「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剩餘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加大縣鄉道建設改造的支持力度。
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統籌考慮國家高速公路大通道的貫通,全面提高片區對外通道的運輸能力。以國家高速公路為建設重點,打通重要通道的「斷頭路」和瓶頸路段,有序推進新增國家高速公路和國務院批準的區域規劃內明確的高速公路建設,盡快建成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網。「十二五」期間,建設規模約1.07萬公里。「十三五」期間,基本建成新增國家高速公路和國務院批準的區域規劃內明確的高速公路。
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建設。以省道為主,打通省際、縣際「斷頭路」,完善區內路網,建設一批連接重要資源開發地與旅遊景區、對經濟發展有突出作用的公路,增加區域發展能力。著力提高國省道中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加強通縣二級公路建設,強化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路段建設,加強各片區內部及其與周邊區域聯系的干線公路建設,「十二五」期間的建設規模約2.9萬公里;「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大普通國道和省道的建設力度,提升干線公路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加快公路客貨運輸場站建設。加快縣城老舊客運站改造,依託農村公路建設同步推進鄉鎮等級客運站、建制村汽車停靠點建設,盡快形成以縣級客運站為龍頭、以鄉鎮客運站為重點,以建制村汽車停靠點為輔助,多層次、廣覆蓋的農村客運站場體系。「十二五」期間,改造或遷建272個老舊縣級客運站,建成4000多個鄉鎮等級客運站和8萬多個建制村汽車停靠點。「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縣級客運站改造、鄉鎮等級客運站和建制村汽車停靠點建設。
加快客貨運輸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改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出行條件,提高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努力構建客運服務網路,統籌城鄉客運發展,提高農村客運通達深度和安全水平,實現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推進建制村通班車工程。努力構建貨運及物流服務網路,推進農村生產生活資料配送網路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客運班線分布廣的優勢,推進片區公路客運班車帶運小件郵件、快件試點,推進與物流相配套的運輸場站、倉儲、信息平台等設施建設。發揮郵政系統在農村地區的基礎網路體系、認知度和市場佔有率優勢,支持郵政企業全面參與農村物流網路建設,積極開展運郵合作和連鎖配送業務。
加快內河水運建設。加強具備條件的地區的對外水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區域內重要航道及庫(湖)區水運基礎設施,推進內河港口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進一步適應區域物資水上運輸需要。「十二五」期間,改善、新增3633公里航道,新增121個碼頭泊位。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能力建設。充分考慮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自然條件特點,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區域交通發展的基本前提,把發展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作為重要任務,靈活確定適宜當地特點的技術標准和指標,集約節約利用資源。特別要強化安全發展理念,加強危橋改造和安全防護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三、多措並舉合力推進
打好新一輪交通運輸扶貧攻堅戰,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注重規劃引領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支撐,創新機制、統籌協調,形成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整體合力。
穩步推進規劃實施。貫徹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總要求,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認真組織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綱要,處理好近期與遠期、需要與可能的關系,合理安排好「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的建設內容,扎實做好相關項目安排和對接,加強項目管理,嚴格工程質量,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車購稅資金對交通扶貧的支持力度,考慮到交通建設成本上升、地方配套能力不足的實際困難,交通運輸部在「十二五」規劃向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傾斜支持的基礎上,將「十二五」車購稅預期增量資金的絕大部分投入到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主要用於提高補助標准而非擴大規模,其中普通國道補助標准在「十一五」基礎上提高了2.6倍以上,通鄉鎮、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補助標准分別提高了1倍和1.5倍。加大各級地方財政對交通的投資力度,依法實施優惠的稅收和土地政策等支持普通公路建設,統籌使用各級各類扶貧資金並向交通扶貧建設項目傾斜。結合新農村建設和一事一議制度,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投資參與交通扶貧建設,積極爭取以工代賑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鼓勵企業、個人捐資捐助支持交通建設。
加強科技人才支撐。強化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公路建設、災害防治、綠色環保、安全應急等技術的研究,加快新技術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建立人才交流培訓機制,部與相關省區市加強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基層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等交通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進一步幫助貧困地區培養交通建設技術、管理人才。
完善協作聯動機制。營造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支持和參與交通建設的良好氛圍。強化部省協調聯動,在規劃編制、項目審批、資金安排、示範試點建設等方面共同研究和推進。強化省際協調聯動,加強跨省際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銜接,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強化部際聯動,發揮好部際聯席會議的平台作用,互相支持配合,發揮行業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健全交通扶貧規劃執行的監督檢查機制,加大建設項目決策、資金使用管理、工程建設進度、質量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審計監督,確保交通扶貧建設資金高效、安全運行。建立完善交通扶貧統計制度,加強交通扶貧建設情況的統計監測、分析評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加快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是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基礎工程,我們將按照中央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畏艱難的精神面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統籌安排的工作措施,不斷取得交通扶貧攻堅戰的新勝利,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
E. 道路客運十三五規劃編制
10月28日,交通運輸部在武漢組織召開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會。國家鐵路局黨組成員鄭健及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在會上介紹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基本思路。
鐵路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民生工程,近年來特別是去年鐵路實行政企分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體制改革實現重大突破,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基建投資保持穩定增長,運輸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鐵路「走出去」亮點頻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走出去」戰略做出了重要貢獻。預計到2015年底,以「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為骨架的國家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中西部路網骨架加快形成。屆時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萬公里以上,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鐵路約1.8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營業里程的50%以上,居世界第一。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不僅加快鐵路現代化進程和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而且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贏得了社會各界普遍贊譽,同時對世界鐵路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已成為我國「走出去」戰略重要組成。
按照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國家鐵路局在組織開展相關重大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初步思路。「十三五」仍然是鐵路改革發展關鍵時期。鐵路發展將緊扣國計民生,著眼發展需要,深化改革開放,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突出以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等重大項目為重點的鐵路建設,突出提升服務品質和增強發展質量效益,突出確保運輸安全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統籌兩個大局和加快實施鐵路「走出去」。
(中國道路運輸在線)
F. 「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 哪些看點與旅遊緊密相關
「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 這14條與旅遊緊密相關
旅遊消費:引導海外消費迴流
第十章 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
第一節 促進消費升級
適應消費加快升級,以消費環境改善釋放消費潛力,以供給改善和創新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
積極引導海外消費迴流。以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依託,優化免稅店布局,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
鄉村旅遊: 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深度融合
第十八章 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節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加大傳統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力度,傳承鄉村文明,建設田園牧歌、秀山麗水、和諧幸福的美麗宜居鄉村。
旅遊供給側: 擴大生態產品供給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第二節 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閑旅遊、山地旅遊等。
第四十五章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第三節 擴大生態產品供給
豐富生態產品,優化生態服務空間配置,提升生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大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保護力度,加強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開發公眾休閑、旅遊觀光、生態康養服務和產品。加快城鄉綠道、郊野公園等城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森林城市,建設森林小鎮。打造生態體驗精品線路,拓展綠色宜人的生態空間。
旅遊交通: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二十九章 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一節 構建內通外聯的運輸通道網路
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強進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設,構建西北、西南、東北對外交通走廊和海上絲綢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質的快速網路,加快推進高速鐵路成網,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路,適度建設地方高速公路,增強樞紐機場和干支線機場功能。完善廣覆蓋的基礎網路,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推進普通國省道提質改造和瓶頸路段建設,提升沿海和內河水運設施專業化水平,加強農村公路、通用機場建設。
第二節 建設現代高效的城際城市交通
在城鎮化地區大力發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鼓勵利用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骨幹網路,高效銜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快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勵綠色出行。促進網路預約等定製交通發展。強化中心城區與對外干線公路快速聯系,暢通城市內外交通。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
第三節 打造一體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優化樞紐空間布局,建設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水平,加強中西部重要樞紐建設,推進沿邊重要口岸樞紐建設,提升樞紐內外輻射能力。完善樞紐綜合服務功能,優化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路,強化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實現不同運輸方式協調高效,發揮綜合優勢,提升交通物流整體效率。
第四節 推動運輸服務低碳智能安全發展
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鐵路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
文化旅遊:加強自然遺產保護
第三十四章 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第一節 加快新型城市建設
提高城市開放度和包容性,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延續歷史文脈,建設人文城市。
紅色旅遊: 支持革命老區開發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一節 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
完善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動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陝甘寧、大別山、左右江、川陝等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極支持沂蒙、湘鄂贛、太行、海陸豐等欠發達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大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著力培育特色農林業等對群眾增收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積極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旅遊簽證:爭取同更多國家互免或簡化簽證手續
第五十章 健全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四節 強化對外開放服務保障
推動同更多國家簽署高標准雙邊投資協定、司法協助協定、稅收協定,爭取同更多國家互免或簡化簽證手續。構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
一帶一路:提高旅遊便利化
第五十一章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第三節 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環保、衛生及中醫葯等領域合作。構建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博覽會等活動,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聯合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高旅遊便利化。
港澳台旅遊: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第五十五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二節 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
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完善台灣同胞待遇政策措施,為台灣居民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文化、民族認同。
文明出遊: 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第六十七章 提升國民文明素質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倡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旅遊產品: 加大創新 文化融合
第六十八章 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
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兼並重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