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歷史
A. 簡述物流發展的歷程
物流發展歷程:
1、物的流通;
2、後勤物流;
3、生產物流;
4、生產技術的應用;
5、供應鏈物流;
6、物聯網的發展;
B. 物流業的起源(詳細版本)
其實古時候就有、抄只是叫法不一樣、襲最原先是走鏢、物流一詞出現最早是在美國、並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上的轉移會產生附件價值、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8年,英國猶尼里佛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這一舉動被一些物流學者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 30年代初,在一部關於市場營銷的基礎教科書中,開始涉及物流運輸、物資儲存等業務的實物供應(Physical
Supply)這一名詞,該書將市場營 銷定義為影響產品氖權轉移和產品的實物流通活動。這里,所說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商流;實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最早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於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與從生產地到消費 地點流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活動。
上述歷史被物流界較普遍地認為是物流的早期階段
C. 中國物流業有多少年歷史
古代當然也有物流,但說到物流業是從上世界70年代發展起來的,距今也僅有40餘年內。
中國物流的發展歷史大約可容以分成這么幾個時段:
1、70年代物流概念在學術界的引入時期。
2、90年左右,物流概念的推廣時期。
3、95——2000年物流理念在企業的實踐階段。
4、2005年,物流的大發展時間
5、2010年後,物流資源整合與供應鏈管理時期
D. 物流企業發展歷程
1949-1965年是初級發展階段。1966-1977是停滯階段,1978-1990起步發展階段,1991至今是快速內發展階段。我國專業物流容企業發展雖然快,但總體水平較低,企業規模小、實力弱、信用差、信息化和標准化程度低。還跟不上國外的。但是…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E.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從過去、現狀和未來三個方面分析!
我國的發展物流業都是從國外的經驗中慢慢走過來的,但國內的物流一直在慢慢完善中獲得經驗,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和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國物流在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下,也會摸索出自己的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物流仍然處於一個需要摸索,需要政策引導的階段,未來的中國物流肯定是一個綠色配送全球服務的發展趨勢。
就中國現在的形式,物流也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的。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物流業的國家之一。得益於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場管理及法制管理體系。美國的物流市場錯綜復雜,又十分活躍,美國政府在物流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環境下,不斷通過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確立以現代物流發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其近景和遠景目標都十分明確。
歐洲和美國同樣,在物流業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歐洲的物流業發展與美國相比,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歐洲在物流產業上具有明顯的特色。科技進步,尤其是IT技術的發展及相關產業的合並聯盟,促進了歐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歐洲各國的物流管理體制基本採取的是政府監督控制、企業自主經營的市場運作模式。
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在世界居領先水平。特別是日本政府近年來為了大力扶持物流產業的發展所採取的一些宏觀政策導向,給日本物流產業帶來快速增長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具有極為有益的啟示。
目前已經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裝備技術格局。其發展趨勢表現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術在物流運輸業的應用與發展表現尤為突出。
專業物流形成規模,共同配送成為主導。共同配送是經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物流企業向集約化、協同化、全球化方向發展。
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為此,21世紀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綠色物流。
F. 物流發展的歷程
第一階段 20世紀初~50年代
工業化時期,大多數歐美國家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 製造業發展迅速,社會分工不斷細化 物流發展規模小,渠道不暢,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應用的重視 從經濟學角度建立了物流學科(PD);「二戰」時期,從技術角度確立了物流學科的地位
第二階段 20世紀60~90年代
世界各國大都採用了「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社會發展模式 製造業的大規模化與零售業的大規模化並舉 物流產業逐步形成和壯大,多品種、少批量的配送成為這一階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國對物流的認識開始由PD轉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論的出現確立了物流產業
第三階段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網路化時代到來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知識經濟初露端倪 發展到供應鏈管理階段 支撐物流學科發展的物流經濟學科、物流管理學科、物流技術學科初步形成理論體系,綜合性的物流學科正在發展從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學科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
各個階段物流的發展特點是與同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適應的。因此,政府或者企業在進行物流規劃、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時,決不能脫離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物流科學研究中,應該注意分析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發展的影響及物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6)物流行業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物流快遞運單量年均400億以上,生產總值萬億以上,隨著高鐵加入貨運競爭,傳統公路運輸的速度逐漸呈現劣勢。
速度永遠是物流行業的核心優勢。隨著Swift.Express加入物流業,將會改變目前高鐵的窘境和物流業的格局。企業運用高鐵的速度結合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運營直接降低物流資費。以每公斤10-20元的價格服務於廣大用戶。
這種創新經營的模式,通過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新,實現閑置資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外,共享經濟的另一大特點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受益,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Swift.Express是通過高鐵+共享經濟進入物流業,實現了真正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模式,未來也將會主導物流業發展。
運營優點:
1、高鐵時速350公里,實現快遞包裹全國內一日達。
2.共享經濟從民生角度進行考慮的話,不僅能夠降低人們的日常出行費用,同時也促使高鐵客流量增大。
3.企業的運營模式是以人為本,通過乘客出行的條件實現貨物運輸,讓乘客出行既獲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過這樣的運營模式創新物流行業,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鐵快運的發展,以及受惠於廣大人群。
G. 中國物流的發展歷史簡述
物流行業發展階段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智能物流業,對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服務於製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兩新一重」作為2020年重點任務,物流行業是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交通運輸行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智能物流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物流行業投融資情況來看,物流技術是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從科技角度來看,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先後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階段,目前已經發展到了智慧化發展階段。
在機械化階段,物流機械設備被相繼發明出來並投入物流活動當中,但計算機還很少應用到物流管理中來,全自動控制的系統寥寥無幾,自動化立體庫在有限的幾個領域得到應用;在自動化階段,自動化立體庫逐步展開應用,AGV技術和一系列管理系統誕生。而到了智慧化階段,以工業4.0為契機的生產物流系統大規模應用,機器人、無人機、「貨到人」等技術相繼涌現,各項傳統科技與新興科技開始整合。在這個階段,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成為主流。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H. 求一份我國的物流行業的發展歷程!越詳細越好!太簡單的不要,時間緊急。。。。
縱觀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以前,當時由於受到計劃經濟和原蘇聯模式的影響,物流業主要是保證國家指令性計劃分配指標的落實,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成本與經濟效益;第二階段是1978—1993年,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實現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西方先進的物流思想也同時在國內受到重視,物流產業處於初始成長期;第三階段是1993—2000年,由於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企業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現代物流得到廣泛重視並實現規模化的快速發展;第四階段是2001年以後,我國加入WTO後,外資物流企業大量湧入我國市場,推動國內物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據相關統計表明,最近五年我國物流產業年均增幅在20%以上,預計2010年物流產業將達到96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遠遠高於美國的10%和加拿大、西歐的9%。物流產業已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企業創造利潤的源泉之一。按照我國加入WTO時的承諾,2005年,在商品分銷、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倉儲、貨運代理、郵遞服務等物流市場領域已經全面開放,市場主體正呈現國有、集體、個體、中資、外資等各種所有制物流企業相互依存、同台競爭、相互促進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國外跨國公司以合資或獨資形式建立外資物流企業,為其在中國的生產、銷售和采購等物流活動提供越來越全面的服務;二是民營物流企業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和經營模式建立的新型專業物流服務企業,成為物流市場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傳統的運輸、貨代、倉儲、批發國有企業,仍是物流市場的主力軍。這種多元結構使我國物流產業形成了激烈競爭的格局。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種個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務、效益和效率都比較高的現代物流社會化服務模式,受到全球企業的廣泛關注。日本、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率分別高達80%、76%和58%,而且需求仍處在不斷增長之中。我國第三方物流開始於20世紀末,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較高發展潛力的嶄新行業。據統計,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營業額從2001年的400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000億元,年均增長36%。中國倉儲協會第三次物流市場調查表明:57%的生產企業和38%的商業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滿意度逐漸提高。預計到2010年,國內第三方物流將達到3700億元,年均增幅25%左右;到2020年達到22900億元,年均增幅20%左右;第三方物流佔全社會物流比重,2010年將達到30%~40%,2020年將達到70%~80%。
I. 菜鳥物流的發展歷史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宣布,「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簡稱CSN)項目正式啟動,合作各方共同組建的「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鳥」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標是通過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國任意一個地區都可以做到24小時送達。
2016年3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台公司菜鳥網路宣布已經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額超百億元,估值近500億元人民幣。
菜鳥網路的注冊資金為50億元,前三期投資將合計3000億元。建立智能物流骨幹網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倉儲干線建設。因此,菜鳥在這一方面也做足了功夫,菜鳥網路CEO沈國軍介紹,同時啟動的拿地建倉項目已包括北京、天津、廣州、武漢、金華、海寧等十多個城市。金華的金義都市新區,則有望成為阿里物流的第一個創業基地。沈國軍表示,「包括中西部地區在內,我們會在全國八個重要城市,按照『八大軍區』的思路布局去建立主幹網路。」
菜鳥的用地需求,將帶動物流地產的升溫。同時將營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根據菜鳥網路的預計,發展初期將至少支持1000萬家新型企業發展和創造1000萬個就業崗位。而依照馬雲的設想,如果智能骨幹網成熟運作後,我國佔GDP總值18%的物流費用將降至歐美發達國家12%左右,國家經濟效益將得到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