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貨運托運 » 萬物貨運部

萬物貨運部

發布時間: 2021-03-10 09:59:04

1. 求森羅萬象,皆歸塵土,萬物萬象,只歸一心.出自和解釋

全部的話沒有哪部佛經上有 大都是一句倆句,小說類說這話的多了 動不動高級武功仙法魔法什麼的都愛這口
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取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森羅萬象即法身,依顯教則十界三千之法,悉為法身性具之法,故雲為法身。依密教則十界三千之法,悉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雲為法身。
是所謂萬法一心,一心,出華嚴經 :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虛徹靈通。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經雲。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唐華嚴經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晉華嚴經十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無造。』心地觀經八曰:『心如畫師能畫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賊,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經五百六十八曰:『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

搜了一些詞條,一心是佛語,所有的話都是針對一心來解釋的,並沒有搜到哪部佛經上有你說的原句。所有的話應該都是對萬法一心的詮釋,後人加以注釋理解而來的

附搜自中華佛教網路全書上關於一心的解釋
【一心(梵eka-citta)】

經典中,此詞有多方面的用法,但大致可分為教理與實修兩方面。茲分別說明如下∶

〔教理上的一心〕 指法界的體性或有情之阿賴耶識等。『一』有唯一、無二、平等、絕對的意思;『心』的意義則沒有一致的指謂;它可以指真如、如來藏,也可以指第八阿賴耶識,或是一切心、心所,乃至肉團心。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有十門分別,其第八雲(大正48·401c)∶
『心通性相,名同義別者∶諸經或毀心是賊,制令斷除,或贊心是佛,勸令修習;或雲善心、惡心、凈心、垢心、貪心、嗔心、慈心、悲心;或雲托境心生,或雲心生於境;或雲寂滅為心,或雲緣慮為心;乃至種種相違。若不以諸宗相對顯示,則看經者何以辨之,為當有多種心,為復只是一般心耶?今且略示名體∶泛言心者,略有四種,梵語各別,翻譯亦殊。(一)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此是身中五臟心也。(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此八各有心所善惡之殊,諸經之中,目諸心所總名心也,謂善心、惡心等。(三)質多耶,此雲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故。(四)干栗陀耶,此雲堅實心,亦雲真實心,此是真心也。』

宗密《圓覺經略疏》卷上之二也有同樣的說法,宋·子璇《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一則祖述其說。向來華嚴宗的傳承多沿用此釋。但是關於此詞的梵漢對譯,賢首《入楞伽心玄義》雲(大正39·430b)∶『名楞伽紇伐耶,此雲楞伽心,即此本是。舊雲干栗太心者,訛也。』這是否定將此字分別譯為肉團心和堅實心。所以主張梵漢對譯之四心者,只有圭峰宗密、長水子璇一派,而且此後對此說予以評破者頗多。但是就諸宗對於心的意義的各種解釋看來,這種四心的區分還是最得要領。

賢首《華嚴五教章》卷二廣泛說明諸教所依心識(大正45·484c)∶
『小乘但有六識,(中略)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中略)始教於阿賴耶識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中略)終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故論但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中略)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是前終教中染凈鎔融無二之義;凈名所顯離言不二是此門也。(中略)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中略)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

而將上述五教之一心盡攝於五門之中,如下所雲(大正45·485b)∶『(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

蓋小乘之中,有一心之名而無其實;始教與終教皆以阿賴耶識為一心。其中,始教所指的是事的一心;終教的是理事無礙的一心;頓教則是把一心當作極盡一切差別事相,不可說的、絕慮的真心;圓教則把一心當作事事無礙、法界圓融、一即一切的理體。

宗密《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亦約五教來說明心的區別(卍續7·844上)∶
『第一,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二乘之人實有外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心;縱雲外法由心轉變,亦不得言境即是一心,(中略)故言假說一心也。第二,大乘權教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中略)第三,大乘實教明如來藏藏識唯是一心,理無二故,故說一心。(中略)第四,大乘頓教泯絕染凈,故說一心。謂清凈本心本無染凈,對妄想垢,假說為凈;妄既本空,凈相亦盡。唯本覺心清凈顯現,為破諸數,假說一心也。(中略)第五,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全真心現也。謂未知心絕諸相,令悟相盡唯心;然見觸事皆心,方了究竟心性。故梵行品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依據上列所說,可知雖然同說『一心』,實則蘊含多層意義。大乘權教,即唯識家所說的一心,是指一切萬法皆是阿賴耶識之緣起,心外別無實法的一心。而大乘實教,即《大乘起信論》等所說的一心,即論中所謂的『眾生心』,賢首釋之為『眾生位中的如來藏心』。此心具真如、生滅二門,總攝染凈一切諸法。理體無二、平等絕對,故稱一心,也是所謂理事無礙的一心。又,大乘頓教,即《維摩經》等所說,是以泯絕染凈,不可言、絕慮為一心。而別教一乘,即華嚴宗所說總該萬有,亦即是這個一心。所謂總該萬有的一心,是由清涼澄觀所創,而圭峰宗密加以祖述闡揚,亦即是將一真法界又稱為一心法界。《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說明普賢所入的境界(卍續7·843 下)∶ 『統唯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中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中略)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莫尋其始,寧見中邊。迷之則生死無窮,解之則廓爾大悟。』

又,《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以『全揀』、『全收』二門分別此真心,即(大正48·405c)∶
『此教中以一真心性,對染凈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說,俱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余皆虛妄。故雲∶非識所識、非心境等,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眾生、離四句、絕百非也。全收者,染凈諸法無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穢國界;心悟故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辯十力、妙身凈剎,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起諸法,諸法全即真心。』

『全揀』是直指靈知不昧之心。所謂『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靈知之心與木石相異,是故簡去其他妄法。『全收』是說一切色心染凈諸法,皆是天真自然,法法無一不是真心,因此沒有應當簡去的任何一法。這個說法是調和南北宗禪,主張教禪一致的清涼澄觀、圭峰宗密二師的獨特說法,所以很難說這就是華嚴的一心說。雖然如此,若以其所謂真心為總該萬有的一心的話,則正與《華嚴經》的法相一致。《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大正9·465c)∶『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即所謂三法無差之經文。關於此經文,天台宗的說法是把它解釋成三法互為能所,而心為迷妄之心;若舉此心,則心為能造能具,佛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同時,若舉佛,則佛為能造能具,心與眾生為其所造所具;若舉眾生,則亦同。是故心是其體三千、佛也是其體三千、眾生也是其體三千,故說三法無差。

但華嚴宗的解釋則大異其趣,《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正35·215c)∶『心作佛,心佛無別;心作凡夫,心凡無別;能所依同,故雲無別。』此乃以心為能造,佛與眾生為所造,以釋三法無差。又,《華嚴經》〈十地品〉第六地之下(大正9·558c)∶『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約五教而釋此一心,廣為說咋重唯識,其中後面的三重,即是華嚴的一心。又將十玄門之第九,稱為唯心回轉善成門。賢首在《華嚴五教章》卷四釋為(大正45·507a)∶『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凈心轉也,但性起具德。』若是如此,則在華嚴宗雖稱『三界唯一心』、『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但也是常常以如來藏自性清凈之真心為一心,此一心總該萬有。將此稱為『但是一心作』、『三法無差』。所以這和天台宗所主張的一切諸法的本性本來『三千圓具』,非由心生,非由色生,法法塵塵,本來如是,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其體皆同是三千的這種說法,大異其趣。天台宗提到一心,多是指能觀之心,而所觀之境則稱一念,如所謂『陰妄一剎那心』、『介爾妄心』即是。認為若是圓論諸法,則如前面所說的『法法塵塵,本來如是』,十界諸法不論是色法心法,不論是真妄粗細,皆是此『三千圓具』的諸法。然若欲修顯,則須把握近要的一念,作為行人解行之下手處。故不遠求觀境,而是就近對各人現前剎那之間所起的微弱纖介的妄心而觀三千。所以天台宗所說的『介爾妄念』、『陰妄一剎那心』,唯是示觀境之近要。若言其體性,則一心、一念、一色、一塵,皆同是三千圓具之法。故若稱它為一念無念、三千實性的話,就不必特別論及一心了。

〔實修上的一心〕 『一』是專一無二之義,『心』是思念。是指定安心、修起行時,思念專一,無亂他想。天台智顗在《觀音義疏》卷上區別事理之一心,而謂( 大正34·922c)∶
『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余心不間,故名一心。或可如請觀音中,繫念數息,十息不亂,名一念;或可無量息不雜異想,心想雖長,亦名一心。一心歸憑,更無二意,故名事一心也。(中略)理一心者,達此心自、他、共、無因不可得,無心無念,空慧相應,此乃無一亦無心。』

日本凈土宗鎮西派良忠《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則將《華嚴經》的『三界唯一心』視為理一心,並相對於此而立事一心;在事一心中又分為定和散之一心,將此二種一心稱為起行之一心,與此相對,又有安心之一心,即(大正57·648c)∶
『一心之言廣通理、事、定、散、起行、安心。理一心者,心性平等,無有差別,指此一理,名為一心。華嚴經雲∶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事一心中有定散異。定一心者,三昧相應,都息余緣,名為一心。玄義分雲∶想心都息,緣慮並亡。散一心者,雖行散善,隨分攝心,以等持分,名為一心。論注雲∶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定散一心並屬起行。安心一心者,心中思定出離要道,不假余法,名為一心,故論注下釋三信已雲∶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又下文雲∶汝一心,正念直來。所言一心者,即三心也。又玄義分雲∶一心信樂,求願往生。此指誠心,名為一心,故知安心亦名一心。五種正行皆雲一心,應是安心。』

此中所說的理一心,與《觀音義疏》的理一心,其義有別。《觀音義疏》的理事一心,皆屬起行,但如雲『一心歸憑』時,應屬安心。

西山派顯意在《觀經玄義分楷定記》卷一,指出一心可就安心及作業兩方面而說。就安心說,或者說與至心相對。就是說,無上心也稱為一心,因為是一實心的緣故。或者說總括三心名一心,因三心無不是專念心故。所以《起信論注》以為三種信心,名為一心。可是這兩種說法,終究歸於一致,因此就三心之體說,只有一個,而且互相融通。

若就作業方面說,或者以為與無余修、無間修相對。也如《起信論注》所說,專念彌陀,令心相續,不雜余想等。或者可以說,總攝四修名一心。

日本真宗所謂安心的一心,正如將三心分為自力與他力,此一心也有自、他二義。其中自力的一心是定散心,他力的一心則不然。《教行信證》〈化身土卷〉雲(大正83·629c)∶『就一心,有深有淺。深者利他真實之心是也。淺者定散自利之心是也。』

而就其安心之一心的名義,圓月在《寶章論題》中,列舉五義∶

(1)如〈信卷〉雲(大正3·607b)∶『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以及《尊號真像銘文》中所說的,一心即對於教主世尊之教示無二心、無疑心。此種說法,是以能心之心相無二,故名為一。《善見律》就有稱疑為二心,無疑心為一心的說法。

(2)〈信卷〉雲(大正83·604a)∶『合三為一。』這就是指數量的一,相對於三而說一。

(3)〈化身土卷〉雲(大正83·629c)∶『言一心,二行無雜故言一。』這就是約『行』而說名一心,也就是行一。

(4)《寶章》以為所謂一心,即心一向專注於阿彌陀佛,而不並存有二佛。這是約所信佛體說,就是信不並二佛之心,名為一心。

(5)《御一代聞書》末所說的,信賴彌陀,則與如來的佛心成為一體。這是約佛心凡心一體而說的,也就是顯彰信體之德,以同一為一。

此外,宏遠的《凈土論講苑》有四義之說,寶雲的《教行信證好密》則以『一』為『無疑』之意。文繁,茲不贅。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入楞伽經》卷一〈請佛品〉;《大乘起信論》;《成唯識論》卷二;《阿彌陀經》;《法華經》卷七〈普門品〉;《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五;《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一;《心》(佛教思想研究會編);牟宗三《佛性與般若》。

2. 好聽的公司名字大全,英水貨運服務部

注意用字五行,筆畫數理配置取吉數吉名
公司名稱分析
(英水)貨運服內務容部
(英水)貨運服務部
行運格[15]數暗示為:謙恭做事,外得人和,大事成就,一門興隆。(吉)
總運格[78]數暗示為:有得有失,華而不實,須防劫財,始保安順。(吉帶凶)
使運格[63]數暗示為:萬物化育,繁榮之象,專心一意,必能成功。(吉)

3. 我是一位普通的佛教信徒,也未皈依,只是想在家念一些經,但不知道可以念些什麼經請諸位法師予以賜教謝

隨心好了,喜歡哪部、理解哪部就先念哪部,經書看多了就知道,其實沒有分別的,只是就初學者念起來簡單而功德不小的話,先從《心經》開始比較好,一般學佛都要先明白孝道和業力,會念《地藏經》,但是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和自學沒有師父領的人來講,裡面講地獄的情況比較可怕、而且不會迴向,有可能造成一些來聽經的無形眾生的不滿,而且經文很長,初學會比較困難
初發心念經,建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心經》
《金剛經》也很好,但是因為是破相的,初學若不能理解或不能很好的理解可能會對以後的修習佛法帶來觀念性的誤解,而且容易把自己繞蒙,反而不能定下來、靜下來
其實《觀無量壽經》、《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翻譯選取不同實則一致,可以看凈空老和尚發心流通那本《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非常好,描寫的也是極樂和阿彌陀佛及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能讓人心生歡喜和信心,但是比較長,初學可能念不下來,這類經多聽聽別人念誦跟著學會念了再自己念,聽經也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另外說一下,前面幾位所說的《弟子規》 、《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解脫之道》、《拈花錄》並不是佛經,但是是很好的書,平時可以多看看
念經與信佛並不受皈依的影響,有緣份的話做做皈依挺好,皈依是沒有什麼門檻的,誰都可以皈依,皈依後還有護法的跟隨和保護、幫助學佛

4. 道家萬法歸一什麼意思

道家萬法歸一的意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此句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一切都最終歸於道,無論是什麼,他們的源都是道。起於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終又歸於道。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全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

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4)萬物貨運部擴展閱讀:

「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註:「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王弼註:「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

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

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幹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

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註:「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

「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

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

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

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

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5. 榮成石島有哪些貨運和快遞公司 再什麼位置 電話是多少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回答者:弦之月NONO - 魔神 十七級 3-24 19:50
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題解: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借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徵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作者簡介:王昌齡(約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唐代詩人。
回答者:一個郁悶女孩 - 試用期 一級 3-24 20:14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回答者:北極星的眼淚V1 - 魔法學徒 一級 3-24 21:36
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 邊關還是秦漢時的邊關
就別親人經過長途跋涉到邊關駐守的將士們還沒能回到家鄉
只要有李廣將軍駐守龍城
就不讓胡人的騎兵越過陰山南下侵略中原
這是一首描寫軍旅生活的詩
全是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的同情,也表達了作者渴望朝廷體任良將 早日平息邊塞戰爭。是國家的到安寧,人們過上安定的生活。(簡單的說就是渴望和平)
回答者:小二魔頭 - 助理 二級 3-25 18:10
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題解: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借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徵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作者簡介:王昌齡(約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唐代詩人。
回答者:zizheng5 - 助理 二級 3-26 17:33
《出塞》1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譯文:

1)
依舊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
秦漢以來,明月還是那樣照著關塞,
離家萬里遠征,將士至今沒有回還。
只要讓龍城飛將軍(李廣)還在,
就不會讓敵人軍隊越過陰山。

題解: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英勇善戰。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境內,古代常憑借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

出塞1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徵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贊「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工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徵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於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王昌齡(?~約756),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 (727)登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遊,「二人數年同筆硯」(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又應博學宏詞科登第,授泗水(今河南鞏縣東北)縣尉。開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貶謫嶺南,途經襄陽時,孟浩然有詩送他(《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嶽陽,他有送李白詩《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北返長安,並於同年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世稱王江寧。在江寧數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寄予深切的同情與懷念。安史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采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出塞2

金帶連環束戰袍,
馬頭沖雪過臨洮。
卷旗夜劫單於帳,
亂斫胡兵缺寶刀。

題解:

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邊塞詩那種激越的詩情和那種奔騰的氣勢外,還很注意語言的精美,並善於在雄壯的場面中插入細節的描寫,醞釀詩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夠神完氣足,含蓄不盡,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過臨洮。」「金帶連環」四字,極精美。「金」字雖是「帶」字的裝飾詞,但又不僅限於裝飾「帶」字。看似寫戰袍,目的卻在傳達將士的那種風神俊逸的豐姿。「馬頭沖雪」的「沖」字,也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動詞。作者不用帶雪、披雪,而用沖雪,是要用這個動詞傳出人物一往無前的氣概和內心的壯烈感情。「金」字和「沖」字,都極簡煉而又很含蓄,都為激揚的詩情塗上了一層庄嚴壯麗的色彩。在著重外形描寫時用一兩字透露人物內心的美,使人讀後感到詩情的既激揚又精緻,沒有那種簡單粗獷,一覽無余的缺點。
「卷旗夜劫單於帳,亂斫胡兵缺寶刀。」「卷旗」,避免驚動敵人,的是夜間劫營景象。因風疾所以卷旗,一以見戰事之緊急,再以見邊塞戰場之滾滾風塵。這豈只為景物描寫,作者正以戰旗之卷,寫出勇士夜赴戰場的決心與行動。
卷旗夜戰,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實際上只是雷聲前的閃電,為下句作鋪墊。「亂斫胡兵缺寶刀」,才是全詩中最壯烈最動人的一幕。這場「亂斫胡兵」的血戰,場面是很激烈的。「缺寶刀」的「缺」用得好。言寶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殺之烈,戰斗時間之長,最後勝利之奪得,都在此一字中傳出。作者在全詩二十八字中,極為精彩地處理了選材、順序與如何運用並積聚力量等重要問題。前三句,只是引臂掄錘,到第二十六字「缺」時,奮力一擊,流火紛飛。
讀岳飛《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深感「缺」字韻押得險而有,得高山危卵之勢。而馬戴在這首詩中的這個「缺」字,雖不當韻腳處,卻同樣使人驚賞不置。「亂斫」兩字雖很真切而且精闢,但,如無「缺」字,則不見作者扛鼎之力。這一個字所傳達的這一真實細節,使詩情達到了「傳神」境界,使全詩神采飛揚。
全詩結構緊密,首句以英俊傳人物風姿,次句以艱難傳人物苦心,第三句以驚險見人物之威烈,結句最有力,以壯舉傳神。至此,人物之豐神壯烈,詩情之飛越激揚均無以復加了。總之,此詩在藝術上處處見匠心,在古代戰歌中,不失為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95029.html?wtp=tt
回答者:lpqqa5 - 秀才 二級 3-26 20:07
菜園中生長著綠色的葵菜,葉上的晨露待陽光一照就幹了。春天的暖氣向大地施布著恩澤,萬物就可充滿生機勃勃的光華。但時常叫我擔心的秋天來得太快了,便要紅花凋謝,綠葉枯萎。百條江河向東流入大海,何日能向西遊呢?誰要是在年輕時不努力學習的話,那麼,到了老年只能後悔而悲哀了.一切河流流到東海,什麼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呢?一個如果在少壯年華不抓緊時間, 有所作為,等到年紀大了,一事無成,再悲傷也沒有用了。
七步詩》的詩意: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出汁水。豆秸在鍋下燃燒著,豆子正在鍋里哭泣。本來我們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麼要這樣緊緊逼迫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 、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 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徵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 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 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 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 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邊關,在這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不見長期征戰的守邊將士們回歸故鄉的身影。只要鎮守盧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這首詩明寫秦漢,暗寫唐朝,表面上寫回顧歷史,實際上寫當時現實,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戰的良將,鎮守邊關,以消除邊患的思想感情。

熱點內容
在菲律賓用什麼軟體看國內電影 發布:2024-08-18 19:45:19 瀏覽:95
不是現代主義電影的是 發布:2024-08-18 16:26:58 瀏覽:792
在船上吃人的電影是哪一部 發布:2024-08-18 15:33:07 瀏覽:268
丁咚的電影 發布:2024-08-18 14:47:05 瀏覽:429
86.mm。kk 發布:2024-08-18 13:59:40 瀏覽:39
箱子男電影在線免費看 發布:2024-08-18 06:38:34 瀏覽:592
玩命快遞4迅雷下載 發布:2024-08-18 04:41:05 瀏覽:839
電影票取票碼是序列號還是二維碼 發布:2024-08-17 21:52:01 瀏覽:467
韓國我也隱藏了真相演員表 發布:2024-08-17 21:22:10 瀏覽:178
安達市隆美影院5月26日播放 發布:2024-08-17 20:37:58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