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送四大件
① 誰知道全國各地都有哪些婚嫁習俗
這個要看你到底要知道那個地方的,因為每個地方的婚嫁習俗都是大不相同的,我說的是中國式的婚嫁。
上海:定親———排定「八字」,准備彩禮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顛轎
納彩———金芽玉塵,早生貴子
迎妝———送「子孫桶」,忌諱送鍾
拜堂———吉時成親;吃暖房———賓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門———三天後回娘家
北京:新郎虛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餃子
按照傳統的方式北京地區人士說親時,要先托媒人往女家問名,將男女生年屬相相合,只要雙方生肖並無相沖,即可合婚。
婚約確定後,男家便要擇吉日,帶備紅柬(婚書)舉行訂婚禮,男家要給女家送上衣物,首飾,洋酒及果餅等禮物,叫 " 過禮 " ,但這只是 " 小定禮 " ,婚期前一個月,得送 " 大定禮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鵝,樣樣俱全。
至吉日臨近,男家還要給女家送上 " 催妝 " 禮,計有豬羊肉,乾麵,年糕等。其中 " 肉 " 是要女家割離骨肉,讓女兒出嫁,年糕則是女兒出嫁後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妝 " 後,便要立即將嫁妝送往男家,以裝設新房。
新娘到達男家進門前,新郎會手持弓箭,於新娘腳下虛晃三下,藉以驅除邪妖,之後新娘跨過火盆,方可進門。
然後,新郎新娘雙雙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帳 " ,並一起吃 " 子孫餑餑 " (餃子)及長壽面,並飲交杯酒等。
婚後第三天,新姑爺陪伴新媳婦回門,叩拜岳父母。
貴州侗族: 踩腳後跟試情意和火把迎親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來是頗覺熱鬧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門兩旁的紅雙喜字,嫁女之家貼的單喜字,向人們宣告了新婚的喜訊。這紅紙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紅火喜慶氣氛,把人們的歡樂心態都濃縮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紅喜字貼出之前和結婚之日,卻有著繁瑣講究的婚姻禮俗過程。那時天津民間的婚姻俗基本遵循著古代六禮程序。先是媒人說合,然後下聘禮定親,最後擇吉日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實行新的文明結婚方式。
那時富裕人家辦婚事,最愛鋪張奢華,追求體面熱鬧。男家下聘禮時,有的女家還請吹鼓手吹起嗩吶接,亮禮給親友看,吃一頓喜面。下聘之後,如果男家禮聘重,女家也要准備很重的嫁妝。嫁妝多得有48台。最少的嫁妝也必有一個喜桶一對燈台。臨到嫁娶之前3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嫁妝。男家也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轎。晚上要讓童男童女圍著花轎邊轉邊唱喜歌,叫童子轉轎,引來觀者滿巷。
迎親結婚之日當然是最熱鬧的時候。男家的花轎在旗羅傘扇儀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門口打催妝。頭蒙紅蓋頭、上下里外一身紅的新娘坐進花轎,懷抱一隻裝著棗、栗子的大瓶子,被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迎到男家。花轎後面跟著的送親人中還有一個夾著涼席、抱著公雞的童男和一個抱著大瓶的童女,據說抱雞意在拍雞使鳴以避邪,涼放到新房窗檯表喜泰吉祥。兩只瓶寓雙雙平安之意。黃昏時,花轎停男家門口,男家大門關閉,以為避邪氣,新娘喊媽媽開門,實際也是改口稱媽的儀式,這時門才開。一對新人拜堂行禮之後,各抱包著貼金紅紙的金磚一塊,並肩坐帳,交換金磚,放進斗里。然後新郎用秤桿挑開新娘的蓋頭,一對新人正式見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鬧洞房、分大小等細節。在親、拜堂等儀過程中,司儀、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個儀式細節中念這祝福的喜歌。
婚禮後的第四天,還有四回禮儀。新娘帶新郎回娘家。舊時四回時,新娘要帶回貞節紅(處女紅)布,當眾交給親娘擺到祖宗供桌前,這是特殊的習俗。
解放前,天津由於受九國租界地外來的習俗的影響,已有一部分人家採用新的文明結婚方式。介紹人把男女青年及雙方父母帶到戲院看戲,雙方借機對面相親。然後按舊例下聘禮訂婚。迎親不用花轎用轎車。新娘不是舊式打扮,而是頭戴白紗,身穿拖地白群,由童男童女拖紗,在教堂或禮堂舉行結婚典禮。
解放以後,天津婚俗就大大簡化了。不查八字,不做花轎,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驗貞節紅。男經人介紹在公園或電影院見面,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了解,男方給女方某種禮物訂親。雙方商定備住房、傢具、衣物,辦好結婚登記手續,選個雙日,貼出喜字,就迎親結婚。近幾年來,天津的婚禮習俗仍然是簡化的趨勢,男女雙方量力而行。
雲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雲南大山裡的彝族,有一種被稱為"跳跳菜"的婚宴. 這種喜宴上菜的過程彷彿是高難度的雜技和舞蹈。為首的大師傅率眾師兄弟,雙手拱揖,面對賓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嗩吶的諸樂師,向他們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
然後是鮮明、嘹亮的嗩吶齊鳴,大師傅們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臂搭肩頂,頭頂置案,表演著啞劇,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後,一張一合,互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進入宴席。動作要輕松、優美、流暢、連貫,落菜時先放哪碗,後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時,大家緊張,興奮的心弦剛一鬆弛,後邊又接上來第二對、第三對……。 險哪!多達一二十個盛滿了菜餚的碗,放在一雙手臂上還兼跳著舞步,弄著怪相,別小看托盤,分量可不輕,非一個壯漢絕托不起來,稍有不慎,扣地一盤,那可要在眾人面前丟臉,這真是頂尖民間大師級的表演賽。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頂一碗菜,叫"空手疊塔跳",上菜時,雙手兩肘要有各種動作,前伸,側展,左拐右扭,雙腳踢踏節拍,在樂曲中跳著舞上場,此時,宴樂達到高潮,兩位搭檔忽前,忽後,忽左,忽右保駕護航,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著看,但卻沒有一滴油汁濺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銜兩柄銅勺,內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齊用,絕不亞於雜技分毫。 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韻。
僳僳族有趣的婚禮
婚禮,在不同的民族中,各有特色。雲南騰沖僳僳族的婚禮分 「送親」、「婚禮」兩部分舉行。
送親
隨著數支火葯銅炮槍齊鳴,新娘由自己的姐妹兄弟、叔伯嬸娘等直系親屬二十四人組成的「高親」隊伍陪伴著,在一位穿著打扮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女朋友伴隨下,向男家出發。一路上,人馬浩浩盪盪,銅炮槍遇水鳴幾次,過橋放幾槍,充滿熱鬧的氣氛。將到新郎家,迎新的第一批人馬,送上水酒,大家喝上幾口又繼續進發。隨後第二批迎親隊伍又到來,送來了晌午飲食,「高親」隊伍吃喝之後,又風塵撲撲,趕到新郎家。
婚禮
隨著陣陣鞭炮聲,熱鬧非凡的婚禮正式開始。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總管」的指揮下,雙雙向祖宗行禮,然後共同吃兩碗飯、兩碗肉、兩碗酒,再與親屬:「高親」共進晚宴。宴席以吃肉(「高親」 特別受優待,一人一斤)喝酒為主。凡是參加婚禮的客人,要喝三碗酒。酒足飯飽後,婚禮便進入高潮。除新朗新娘外,在「梆梆頭」的領唱下,參加婚禮的男女老幼,或者在堂屋裡圍繞著火塘,手拉著手,載歌載舞,跳起「梆梆舞」。
「梆梆舞」主要由「梆梆頭」領唱(梆梆頭一般五、六個。少者二、三,多者十幾個,由長者或本寨有聲望、懂舞的人充當)。領唱者一般只唱兩句,每句七個字,男女老少合唱。群舞者重復「梆梆頭」 領唱的詞。結尾句,群舞者可唱高八度。歌詞內容大都是新郎、新娘成長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優點和一些慶喜的詞句。
對客人的招待,根據主人的財力而定,有一天招待三餐酒飯的,也有招待四次的。第二天晚上繼續跳「梆梆舞」。第三天親朋吃了早飯,紛紛告辭。到此,歡樂的婚禮才告結束。
青島婚禮習俗
青島的舊風俗禮儀很多,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繁瑣的風俗禮儀也已被革去,下面是筆者對目前的青島婚俗的略記,共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新娘出門不得回頭招手
新娘出門不要哭泣,一方面會不吉利,另一方面是破壞新娘妝面,
下車時,新郎和新娘要從車的同一側下,不要分開下,否則不吉利
有身孕這不宜參加婚禮
在新娘家吃水餃時,碗內要留雙數。
青島地區的婚姻風俗?與山東省其他地區大體相同。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結婚禮儀除特殊情況外,要經過說媒、相親、訂婚、送日子、娶親等多道手續。
說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為男女兩家介紹,締結婚姻關系。媒人可以是親友、熟人,也可以是專門的媒婆,他們按照門當戶對、年齡般配、家境相當等基本條件,往返男女雙方家中說合,一般是對男方要求條件要高一些。若雙方有意,則由男方向大家提親。向女家提親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榮耀,即所謂「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親,則會被譏諷為「閨女嫁不出門了」。舊時,若雙方滿意,兩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各寫在上面,字數還必須是雙數。請算命先生「合婚」,推算雙方屬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還是「相剋」,如不相剋,才可商議結親的事。
相親
舊時,新婚夫妻在侗房揭蓋頭時方能見面。為了防止受媒人欺瞞,女方父母只能暗地裡打聽,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齡與媒人說的是否相符,同時還要打聽男方的為人和家庭境況。如今相親己成為公開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溫州婚禮習俗
討歡彩
結婚求吉利,討好兆,稱紅喜事,庚貼用紅紙,禮品中必有紅喜蛋,蛋呈圓形,諧為「狀元」,並與紅棗(早)、花生(生)、桂(貴) 、蓮子(子);合成「早生貴子狀元郎」彩話。婚後,將此蛋果連同喜糖分送親鄰。嫁妝、重盛、門窗均貼上紅雙喜或吉祥圖案剪紙。
請庚幟
舊時,媒婆奔走於男女網家之間說合,並代男方往公家請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將庚帖置於灶神香爐前,三日後卜吉合婚。七日內家中平安無事,由媒人將男庚貼送至女家,亦經卜吉,合則議聘,不會將庚帖退回。
定親
舊時定親分「小定」和「大定」。定親前議定聘金,聘金多寡決定嫁妝豐薄。「小定」聘物多為金戒指一對,及糕餅、魚肉等禮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隻,以「碗」諧「穩」,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紅棗、花生等、「大定」為正式定親,主要送聘金和龍鳳婚書、女方收起男婚書,另一份填寫後裝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
大定」與「送日」常並合進行。即男方同時將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設宴待客。擇吉辰在中堂為新娘絞去面毛,謂「開額」,母親為女兒加笄,謂「上頭」、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妝。而後迎親隊伍啟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別、內容通常為:留戀父母,勸勉女兒或訴說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傳。
花轎至男家,由儐相念贊,按贊詩內容舉行拜堂儀式。新娘由兩個「利市人」用貼有紅雙喜的新米篩遮護,跨過火盆至中堂,與新郎同拜天地,眾撒以紅綠米,紅花生。禮成,入洞房,吃「和同飯」,飲「交杯酒」。畢,中堂開筵、第一桌左上首,謂之「頭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鬧調房
諺雲「七日洞房無大小」,結婚之日鬧房尤烈。親友至,新娘敬煙奉茶。客人瓷意調弄新娘,出難題,索禮物,常發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歡悅情事。建國後,鬧洞房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軌言行,陪人或長輩出面調解。近年此俗已趨淡化。
部分地區有唱歌祝賀習俗,如「三字豎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緣;夫妻雙雙成好合福祿壽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儀式,婚後三日舉行。中堂設筵,上為朝天主位,下為關封位,旁設女賓席。吹班樂作,新娘立主位,婆立關封位,女賓人座、樂曲聲中,婆媳互換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賓客行見面禮。
文明結婚
「五四」運動後,部分人結婚儀式仿效西萬國家,請地萬名流為證婚人,主持婚禮,雙方家長稱主婚人。婚禮開始,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白色禮服,在樂聲中並肩 進場。證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書上蓋章,婚者互換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繼而證婚人、主婚人與新致詞。
解放後,婚札更簡朴。幹部結婚只擺茶點。70年代,婚俗趨繁。訂婚時男方要送金飾,女方回贈衣、鞋。雙方分喜糖給親友。結婚時,女方多數帶縫紉機、自行車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攀比之風嚴重,聘禮高者,金飾達500克、聘金萬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檔西服、摩托車等;結婚時,女方還帶彩電、電冰
箱、立體雙頻道收錄機等「新五大件」。
閩台婚俗-茶禮
在我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
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舊社會,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於茶杯為回禮。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上。
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徵。據郎英的《七修類稿》和陳躍文的《天中記》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總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
② 買車送的四大件,一般都含什麼啊
不統一啊,一般太陽膜,四角墊,汽車坐墊,方向盤套。但也有送導航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③ 中國婚慶習俗(現代)
首屆中國(南昌)婚慶習俗文化博覽會9月舉辦
2003-07-26 06:33:43 新華網江西頻道
精彩的活動、奇妙的婚俗、時尚的展品……9月5日至11日,首屆中國(南昌)婚慶習俗文化博覽會將在南昌市勝利路步行街舉行。
據承辦此次活動的江西明珠會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博覽會有六大主題活動:「永恆的愛」集體婚禮、「玫瑰婚紗」攝影大賽、贛婚慶習俗文化展、婚育文明宣傳、浪漫蜜月旅行和婚慶
消費品展銷等。凡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准備結婚的新人可報名參加集體婚禮和婚紗攝影大賽(限60對),屆時有關領導和社會知名人士將為他們主婚。同時,他們可免費拍攝一套婚紗照,並有機會獲得價值1000元—2000元不等的獎品。參加玫瑰婚紗攝影大賽的攝影師可參加最佳及優秀婚紗攝影作品的評選。
該博覽會還將向大眾展示婚俗文化,宣傳婚姻法,並為數百家企業、商家提供展示、促銷的優質平台,營造全方位、零距離的「結婚大超市」。
此外,9月30日至10月4日,由旅行社提供優惠服務,還將組織新人新婚旅行,旅遊線路為南昌—海南。(王小靜)(責任編輯:劉文靜)
(稿件來源:信息日報)
新華網江西頻道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或"稿件來源:新華網江西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社江西分社和新華網江西頻道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或"稿件來源:新華網江西頻道",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或「稿件來源:新華網江西頻道"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或「稿件來源:新華網江西頻道",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江西頻道聯系。
特色欄目
[藝文]
主持人
朵果
[人物]
主持人
雨凌
[房產]
主持人
小黛
[江西客家]
[贛地藝苑]
[江西人文]
名山勝地
江西名山
名勝古跡
革命聖地
主持人:伊伊
④ 女人送男人四大件是什麼
手錶,打火機,剃須刀,領帶
⑤ 結婚前女方送男方的四大件,四大件都有什麼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是中國在1950年代後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電風扇。
⑥ 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要拿四大件,分別是什麼
如果是第一次去女朋友家拜訪的話,一定要拿煙、酒、糖、茶這四大件,絕對不會失去禮數,在價格方面一定要選擇高一點的,畢竟是第一次去。
三、在中國有煙酒不分家的說法,所以拿酒的同時一定要配上兩條煙,有的老人不喜歡抽煙,那麼就可以把煙進行收藏,如果以後家裡來了客人,也可以拿出進行招待,還可以對客人說是自己未來女婿送給自己的,老人臉上也非常有面子,但是買煙一定不要選擇太差的,最少都得蘇煙以上。還可以選擇一些糖果,畢竟第一次見面對方家庭會來很多人,其中有很多小朋友,這個時候把自己帶來的糖果分給他們,就會得到小朋友的喜愛,為自己的第一印象加分,從而為以後結婚打下堅實的基礎。
⑦ 結婚各地方的習俗
以下為各地婚俗,隨時代不同,稍有不同,具體如下:
上海:定親———排定「八字」,准備彩禮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顛轎
納彩———金芽玉塵,早生貴子
迎妝———送「子孫桶」,忌諱送鍾
拜堂———吉時成親;吃暖房———賓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門———三天後回娘家
北京:新郎虛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餃子
按照傳統的方式北京地區人士說親時,要先托媒人往女家問名,將男女生年屬相相合,只要雙方生肖並無相沖,即可合婚。
婚約確定後,男家便要擇吉日,帶備紅柬(婚書)舉行訂婚禮,男家要給女家送上衣物,首飾,洋酒及果餅等禮物,叫 " 過禮 " ,但這只是 " 小定禮 " ,婚期前一個月,得送 " 大定禮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鵝,樣樣俱全。
至吉日臨近,男家還要給女家送上 " 催妝 " 禮,計有豬羊肉,乾麵,年糕等。其中 " 肉 " 是要女家割離骨肉,讓女兒出嫁,年糕則是女兒出嫁後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妝 " 後,便要立即將嫁妝送往男家,以裝設新房。
新娘到達男家進門前,新郎會手持弓箭,於新娘腳下虛晃三下,藉以驅除邪妖,之後新娘跨過火盆,方可進門。
然後,新郎新娘雙雙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帳 " ,並一起吃 " 子孫餑餑 " (餃子)及長壽面,並飲交杯酒等。
婚後第三天,新姑爺陪伴新媳婦回門,叩拜岳父母。
貴州侗族: 踩腳後跟試情意和火把迎親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踩腳後跟」是貴州東南一帶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種活動。侗族小夥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會在趕場的時候,悄悄地跟在對方身後,故意踩一下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覺得這個小夥子自己中意,便會跟著對方走,一直走出場外,兩人悄悄細談。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裝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發現對方不跟出來,也就作罷,再進場另覓對象。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來是頗覺熱鬧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門兩旁的紅雙喜字,嫁女之家貼的單喜字,向人們宣告了新婚的喜訊。這紅紙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紅火喜慶氣氛,把人們的歡樂心態都濃縮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紅喜字貼出之前和結婚之日,卻有著繁瑣講究的婚姻禮俗過程。那時天津民間的婚姻俗基本遵循著古代六禮程序。先是媒人說合,然後下聘禮定親,最後擇吉日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實行新的文明結婚方式。
那時富裕人家辦婚事,最愛鋪張奢華,追求體面熱鬧。男家下聘禮時,有的女家還請吹鼓手吹起嗩吶接,亮禮給親友看,吃一頓喜面。下聘之後,如果男家禮聘重,女家也要准備很重的嫁妝。嫁妝多得有48台。最少的嫁妝也必有一個喜桶一對燈台。臨到嫁娶之前3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嫁妝。男家也要在院子里吹起嗩吶亮轎。晚上要讓童男童女圍著花轎邊轉邊唱喜歌,叫童子轉轎,引來觀者滿巷。
迎親結婚之日當然是最熱鬧的時候。男家的花轎在旗羅傘扇儀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門口打催妝。頭蒙紅蓋頭、上下里外一身紅的新娘坐進花轎,懷抱一隻裝著棗、栗子的大瓶子,被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迎到男家。花轎後面跟著的送親人中還有一個夾著涼席、抱著公雞的童男和一個抱著大瓶的童女,據說抱雞意在拍雞使鳴以避邪,涼放到新房窗檯表喜泰吉祥。兩只瓶寓雙雙平安之意。黃昏時,花轎停男家門口,男家大門關閉,以為避邪氣,新娘喊媽媽開門,實際也是改口稱媽的儀式,這時門才開。一對新人拜堂行禮之後,各抱包著貼金紅紙的金磚一塊,並肩坐帳,交換金磚,放進斗里。然後新郎用秤桿挑開新娘的蓋頭,一對新人正式見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鬧洞房、分大小等細節。在親、拜堂等儀過程中,司儀、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個儀式細節中念這祝福的喜歌。
婚禮後的第四天,還有四回禮儀。新娘帶新郎回娘家。舊時四回時,新娘要帶回貞節紅(處女紅)布,當眾交給親娘擺到祖宗供桌前,這是特殊的習俗。
解放前,天津由於受九國租界地外來的習俗的影響,已有一部分人家採用新的文明結婚方式。介紹人把男女青年及雙方父母帶到戲院看戲,雙方借機對面相親。然後按舊例下聘禮訂婚。迎親不用花轎用轎車。新娘不是舊式打扮,而是頭戴白紗,身穿拖地白群,由童男童女拖紗,在教堂或禮堂舉行結婚典禮。
解放以後,天津婚俗就大大簡化了。不查八字,不做花轎,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驗貞節紅。男經人介紹在公園或電影院見面,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了解,男方給女方某種禮物訂親。雙方商定備住房、傢具、衣物,辦好結婚登記手續,選個雙日,貼出喜字,就迎親結婚。近幾年來,天津的婚禮習俗仍然是簡化的趨勢,男女雙方量力而行。
雲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雲南大山裡的彝族,有一種被稱為"跳跳菜"的婚宴. 這種喜宴上菜的過程彷彿是高難度的雜技和舞蹈。為首的大師傅率眾師兄弟,雙手拱揖,面對賓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嗩吶的諸樂師,向他們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
然後是鮮明、嘹亮的嗩吶齊鳴,大師傅們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臂搭肩頂,頭頂置案,表演著啞劇,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後,一張一合,互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進入宴席。動作要輕松、優美、流暢、連貫,落菜時先放哪碗,後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時,大家緊張,興奮的心弦剛一鬆弛,後邊又接上來第二對、第三對……。 險哪!多達一二十個盛滿了菜餚的碗,放在一雙手臂上還兼跳著舞步,弄著怪相,別小看托盤,分量可不輕,非一個壯漢絕托不起來,稍有不慎,扣地一盤,那可要在眾人面前丟臉,這真是頂尖民間大師級的表演賽。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頂一碗菜,叫"空手疊塔跳",上菜時,雙手兩肘要有各種動作,前伸,側展,左拐右扭,雙腳踢踏節拍,在樂曲中跳著舞上場,此時,宴樂達到高潮,兩位搭檔忽前,忽後,忽左,忽右保駕護航,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著看,但卻沒有一滴油汁濺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銜兩柄銅勺,內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齊用,絕不亞於雜技分毫。 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韻。
僳僳族有趣的婚禮
婚禮,在不同的民族中,各有特色。雲南騰沖僳僳族的婚禮分 「送親」、「婚禮」兩部分舉行。
送親
隨著數支火葯銅炮槍齊鳴,新娘由自己的姐妹兄弟、叔伯嬸娘等直系親屬二十四人組成的「高親」隊伍陪伴著,在一位穿著打扮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女朋友伴隨下,向男家出發。一路上,人馬浩浩盪盪,銅炮槍遇水鳴幾次,過橋放幾槍,充滿熱鬧的氣氛。將到新郎家,迎新的第一批人馬,送上水酒,大家喝上幾口又繼續進發。隨後第二批迎親隊伍又到來,送來了晌午飲食,「高親」隊伍吃喝之後,又風塵撲撲,趕到新郎家。
婚禮
隨著陣陣鞭炮聲,熱鬧非凡的婚禮正式開始。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總管」的指揮下,雙雙向祖宗行禮,然後共同吃兩碗飯、兩碗肉、兩碗酒,再與親屬:「高親」共進晚宴。宴席以吃肉(「高親」 特別受優待,一人一斤)喝酒為主。凡是參加婚禮的客人,要喝三碗酒。酒足飯飽後,婚禮便進入高潮。除新朗新娘外,在「梆梆頭」的領唱下,參加婚禮的男女老幼,或者在堂屋裡圍繞著火塘,手拉著手,載歌載舞,跳起「梆梆舞」。
「梆梆舞」主要由「梆梆頭」領唱(梆梆頭一般五、六個。少者二、三,多者十幾個,由長者或本寨有聲望、懂舞的人充當)。領唱者一般只唱兩句,每句七個字,男女老少合唱。群舞者重復「梆梆頭」 領唱的詞。結尾句,群舞者可唱高八度。歌詞內容大都是新郎、新娘成長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優點和一些慶喜的詞句。
對客人的招待,根據主人的財力而定,有一天招待三餐酒飯的,也有招待四次的。第二天晚上繼續跳「梆梆舞」。第三天親朋吃了早飯,紛紛告辭。到此,歡樂的婚禮才告結束。
青島婚禮習俗
青島的舊風俗禮儀很多,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繁瑣的風俗禮儀也已被革去,下面是筆者對目前的青島婚俗的略記,共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新娘出門不得回頭招手
新娘出門不要哭泣,一方面會不吉利,另一方面是破壞新娘妝面,
下車時,新郎和新娘要從車的同一側下,不要分開下,否則不吉利
有身孕這不宜參加婚禮
在新娘家吃水餃時,碗內要留雙數。
青島地區的婚姻風俗?與山東省其他地區大體相同。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結婚禮儀除特殊情況外,要經過說媒、相親、訂婚、送日子、娶親等多道手續。
說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為男女兩家介紹,締結婚姻關系。媒人可以是親友、熟人,也可以是專門的媒婆,他們按照門當戶對、年齡般配、家境相當等基本條件,往返男女雙方家中說合,一般是對男方要求條件要高一些。若雙方有意,則由男方向大家提親。向女家提親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榮耀,即所謂「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親,則會被譏諷為「閨女嫁不出門了」。舊時,若雙方滿意,兩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各寫在上面,字數還必須是雙數。請算命先生「合婚」,推算雙方屬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還是「相剋」,如不相剋,才可商議結親的事。
相親
舊時,新婚夫妻在侗房揭蓋頭時方能見面。為了防止受媒人欺瞞,女方父母只能暗地裡打聽,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齡與媒人說的是否相符,同時還要打聽男方的為人和家庭境況。如今相親己成為公開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溫州婚禮習俗
討歡彩
結婚求吉利,討好兆,稱紅喜事,庚貼用紅紙,禮品中必有紅喜蛋,蛋呈圓形,諧為「狀元」,並與紅棗(早)、花生(生)、桂(貴) 、蓮子(子);合成「早生貴子狀元郎」彩話。婚後,將此蛋果連同喜糖分送親鄰。嫁妝、重盛、門窗均貼上紅雙喜或吉祥圖案剪紙。
請庚幟
舊時,媒婆奔走於男女網家之間說合,並代男方往公家請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將庚帖置於灶神香爐前,三日後卜吉合婚。七日內家中平安無事,由媒人將男庚貼送至女家,亦經卜吉,合則議聘,不會將庚帖退回。
定親
舊時定親分「小定」和「大定」。定親前議定聘金,聘金多寡決定嫁妝豐薄。「小定」聘物多為金戒指一對,及糕餅、魚肉等禮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隻,以「碗」諧「穩」,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紅棗、花生等、「大定」為正式定親,主要送聘金和龍鳳婚書、女方收起男婚書,另一份填寫後裝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
大定」與「送日」常並合進行。即男方同時將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設宴待客。擇吉辰在中堂為新娘絞去面毛,謂「開額」,母親為女兒加笄,謂「上頭」、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妝。而後迎親隊伍啟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別、內容通常為:留戀父母,勸勉女兒或訴說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傳。
花轎至男家,由儐相念贊,按贊詩內容舉行拜堂儀式。新娘由兩個「利市人」用貼有紅雙喜的新米篩遮護,跨過火盆至中堂,與新郎同拜天地,眾撒以紅綠米,紅花生。禮成,入洞房,吃「和同飯」,飲「交杯酒」。畢,中堂開筵、第一桌左上首,謂之「頭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鬧調房
諺雲「七日洞房無大小」,結婚之日鬧房尤烈。親友至,新娘敬煙奉茶。客人瓷意調弄新娘,出難題,索禮物,常發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歡悅情事。建國後,鬧洞房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軌言行,陪人或長輩出面調解。近年此俗已趨淡化。
部分地區有唱歌祝賀習俗,如「三字豎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緣;夫妻雙雙成好合福祿壽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儀式,婚後三日舉行。中堂設筵,上為朝天主位,下為關封位,旁設女賓席。吹班樂作,新娘立主位,婆立關封位,女賓人座、樂曲聲中,婆媳互換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賓客行見面禮。
文明結婚
「五四」運動後,部分人結婚儀式仿效西萬國家,請地萬名流為證婚人,主持婚禮,雙方家長稱主婚人。婚禮開始,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白色禮服,在樂聲中並肩 進場。證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書上蓋章,婚者互換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繼而證婚人、主婚人與新致詞。
解放後,婚札更簡朴。幹部結婚只擺茶點。70年代,婚俗趨繁。訂婚時男方要送金飾,女方回贈衣、鞋。雙方分喜糖給親友。結婚時,女方多數帶縫紉機、自行車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攀比之風嚴重,聘禮高者,金飾達500克、聘金萬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檔西服、摩托車等;結婚時,女方還帶彩電、電冰
箱、立體雙頻道收錄機等「新五大件」。
閩台婚俗-茶禮
在我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
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舊社會,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於茶杯為回禮。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上。
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徵。
⑧ 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而且快過年了我該帶點什麼
帶點年貨,問問你女她爸媽需要點什麼或喜歡什麼你就買
⑨ 鋼筋送檢時說的四大件是什麼意思
熱軋光圓鋼筋和熱軋帶肋鋼筋進場復檢的鋼筋力學性能包括:強度、伸長率和彎曲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