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行業的發展
『壹』 物流發展的歷程
第一階段 20世紀初~50年代
工業化時期,大多數歐美國家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 製造業發展迅速,社會分工不斷細化 物流發展規模小,渠道不暢,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應用的重視 從經濟學角度建立了物流學科(PD);「二戰」時期,從技術角度確立了物流學科的地位
第二階段 20世紀60~90年代
世界各國大都採用了「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社會發展模式 製造業的大規模化與零售業的大規模化並舉 物流產業逐步形成和壯大,多品種、少批量的配送成為這一階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國對物流的認識開始由PD轉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論的出現確立了物流產業
第三階段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網路化時代到來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知識經濟初露端倪 發展到供應鏈管理階段 支撐物流學科發展的物流經濟學科、物流管理學科、物流技術學科初步形成理論體系,綜合性的物流學科正在發展從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學科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
各個階段物流的發展特點是與同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適應的。因此,政府或者企業在進行物流規劃、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時,決不能脫離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物流科學研究中,應該注意分析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發展的影響及物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裝卸行業的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物流快遞運單量年均400億以上,生產總值萬億以上,隨著高鐵加入貨運競爭,傳統公路運輸的速度逐漸呈現劣勢。
速度永遠是物流行業的核心優勢。隨著Swift.Express加入物流業,將會改變目前高鐵的窘境和物流業的格局。企業運用高鐵的速度結合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運營直接降低物流資費。以每公斤10-20元的價格服務於廣大用戶。
這種創新經營的模式,通過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新,實現閑置資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外,共享經濟的另一大特點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受益,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Swift.Express是通過高鐵+共享經濟進入物流業,實現了真正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模式,未來也將會主導物流業發展。
運營優點:
1、高鐵時速350公里,實現快遞包裹全國內一日達。
2.共享經濟從民生角度進行考慮的話,不僅能夠降低人們的日常出行費用,同時也促使高鐵客流量增大。
3.企業的運營模式是以人為本,通過乘客出行的條件實現貨物運輸,讓乘客出行既獲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過這樣的運營模式創新物流行業,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鐵快運的發展,以及受惠於廣大人群。
『貳』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簡述裝卸搬運發展過程
手工物品搬運--機械化物品搬運--自動化物品搬運--集成化物品搬運系統--智能型物品搬運系統
目前國內物流中心基本上是採用手工搬運和機械化搬運相結合的方式。
『叄』 物料搬運的發展
由於工業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和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生產過程中物料搬運費用對贏利的影響巨大,促使企業在生產中越來越多的採用大型、高效、自動化的物料搬運機械。隨著我國物料搬運設備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持續穩定發展的市場需要,世界市場對我國物料搬運機械的總體需求將不斷增長。
物料搬運設備製造行業為國民經濟各行業、重大建設工程以及國防安全提供各種現代化的搬運設備。基本形成了全面的產品范圍、較好的技術體系和龐大的企業群體,成為機械工業中一個獨立的行業,服務於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包括為第二與第三產業提供了數量巨大、品種繁多的產品,能獨立或與國外合作為國家重點工程提供大型起重運輸機械成套設備及系統,並有一定量的出口。
2011年中國物料搬運設備製造行業規模(年收入2000萬元)以上企業1580家,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723.47億元,工業總產值4712.23億元,利潤總額341.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均超過20%。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物料搬運設備製造行業在現代化生產過程中應用越來越廣,作用愈來愈大。
國內物料搬運機械市場的基本競爭格局是:高端市場主要由跨國企業占據,國內重點大型企業也在一些特定領域獲得了一些市場;中端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國內的大型企業及少數製造工藝優良、管理水平較高的中小企業;眾多的規模小、技術薄弱、管理不善的企業缺乏產品創新,產品質量不高、附加值低,經濟效益較差,處於行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
「十二五」期間至2020年是我國貫徹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奠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基礎的重要時期。高度重視社會與企業物流作用,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對於推動和提升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增強綜合國力和企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向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包括第二與第三產業提供所需大量裝備的物料搬運設備製造業,是有效的載體手段。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基礎產業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推進,為物料搬運設備製造行業提供了最好的發展機遇。
『肆』 我國貨運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非常可觀。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官員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交通運輸對國民經濟的「瓶頸」制約狀況明顯緩解,交通運輸業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十幾年來,中國交通運輸從過去的封閉和壟斷走向了開放和競爭,百姓對交通工具、運輸方式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運輸服務質量明顯提高。貨物運輸走向規模化、專業化、快速化,旅客運輸更加高速、舒適、便捷。
『伍』 誰能告訴我裝卸搬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不太清楚你問的是什麼,如果你說的"裝卸搬運"純粹是問物料的流動的方式,那麼這個問題無從回答.
任何物料都不會自己跑...當然需要裝卸搬運.只要不是服務業企業,都需要裝卸搬運.
所以對於一般企業來講,裝卸搬運談不上對企業的發展起作用,而是企業運轉的最根本的活動之一.
比較牽強地說,精確計算裝卸搬運與其他各個環節的關系,提高到適當效率的話,對提高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有好處,並且可以減少庫存等,反之則起阻礙作用.如果不執行裝卸搬運,那麼企業就停產呵呵.
『陸』 裝卸搬運屬什麼行業
五行屬水(流動性質)
『柒』 我從事裝卸搬運行業成立什麼樣的公司
搬運公司
『捌』 該企業的裝卸搬運環節應做怎樣的改進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1、 在物流的各個環節(如包裝、運輸、儲存),一般都以裝卸搬運作為回起始和終結,裝卸搬運環節答及時不可缺少的,又與其他環節密不可分。但由於裝卸搬運是物流每一項活動開始及結束時必然發生的活動,因而常被人忽視,有時也被看做其他操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裝卸搬運會影響其他物流活動的質量和速度。如果裝車不當,會導致運輸過程中的損失;卸放不當,會導致貨物下一步轉換的困難。許多物流活動都是在有效地裝卸搬運支持下才能實現高水平運轉。 3、裝卸搬運不產生有形的產品,他既不改變作業對象的物理、化學、幾何、生物等方面的性質,也不改變作業對象的相互關系,因此不能提高作業對象的實用價值。而在物流過程中的多次裝卸搬運活動不僅延長了物流時間,還要投入大量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這些勞動不但不能給物流對象帶來附加價值,反而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如果裝卸搬運反復進行,累計成本是不可忽視的。
『玖』 我國運輸業發展的現狀
現狀分析:
(一)制度障礙尚未完全消除甩掛運輸的發展曾經受到管理制度的嚴重製約,為此,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關於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交運發(2009)808號)對制約甩掛運輸發展的具體制度進行了改革。一是半掛車牌證管理問題。《通知》規定:「完善掛車證件攜帶、保管與交接管理,掛車道路運輸證和機動車行駛證應隨車流轉。」在制度上允許牽引車與半掛車自由組合(突破企業和行政區域的界限),為甩掛運輸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二是半掛車車輛檢測問題。《通知》規定:「減少掛車檢驗次數」。由於掛車行駛里程低且本身不具備動力,將半掛車的檢測制度區別於牽引車,減少掛車檢驗次數,更加符合實際情況,降低了運輸生產時間的損耗。三是海關監管問題。《通知》規定:「經海關同意,牽引車與掛車可以分離,提高牽引車周轉效率。」從而打破了原來將牽扯車、半掛車、集裝箱視為一體化組合進行監管的困境,使得牽引車在報關檢驗的等待時間里,能夠與掛車分離並獨立運轉,提高了運輸生產效率。四是通行費問題。《通知》規定:「對道路運輸經營者所擁有的汽車列車應按照一車一掛的標准征費,對超出牽引車數量的其餘掛車不再征費。」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物流成本。五是半掛車保險問題。《通知》將半掛車定位為『可移動的集裝箱』,為明確半掛車不單獨繳納保險費,不獨立承擔風險責任創造了前提條件。
但是,由於各地貫徹落實的情況不同,原有的制度障礙仍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制約了甩掛運輸的發展。
(二)運輸組織化程度不高我國道路貨運業經營主體呈現明顯的「小、散、弱」特點。全國道路貨運業戶中,個體運輸業戶佔90%左右,平均擁有車輛數僅為1.5輛,10輛貨車以下的業戶比例高達91.6%,道路運輸業缺乏引領行業規模化、網路化經營的骨幹龍頭貨運企業。這種「散兵游勇」狀態不利於甩掛運輸的發展:一是使甩掛運輸無法得到充足而穩定的貨源保證。甩掛運輸最基本的條件是要保證兩頭有貨,線路流量相對平衡,如果僅憑臨時客戶,貨源無法組織,採用甩掛運輸既困難又不經濟。二是增加運輸組織的難度和復雜性。甩掛運輸經常需要不同牽引車和掛車的頻繁組合,散兵游勇的狀態會使牽引車和掛車之間的配合出現各種間歇,增加管理成本,影響整體效率。三是形成不利於甩掛運輸發展的外部環境。組織化程度過低容易引發壓低運費、超載超限等惡性競爭現象,形成不利於甩掛運輸發展的外部環境。
(三)貨運站場難以滿足需求貨運站場是甩掛運輸組織的中心,是甩掛運輸賴以生存的基礎。甩掛運輸對道路貨運站場的數量、布局和服務功能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國的貨運站場現狀難以滿足服務需要。一是貨運站場數量難以滿足甩掛運輸需要。我國現有道路貨運站場3104個,數量明顯不足。二是貨運站場布局難以滿足需要。大部分站場規劃選址不合理,遠離貨源、遠離市場,沒有很好的與周邊集疏運網路銜接,造成甩掛運輸服務供給和市場需求矛盾。二是貨運站場服務功能難以滿足需要。已有的貨運站場中,達到一級貨運站僅有234個,二級貨運站279個。貨運站場普遍存在規模偏小、設施設備簡陋等問題,無法滿足甩掛運輸的倉儲、裝卸搬運、配載、裝箱、包裝乃至汽車檢修和商檢等一系列服務,成為制約甩掛運輸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後目前,我國道路運輸業的信息化水平仍然較低。一是道路運輸企業信息化水平低。部分運輸企業還沒有信息管理系統,沿用黑板公告、簡報、簡訊、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組織貨物運輸,這種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對甩掛運輸車輛動態調度和管理,組織貨物配載的要求。二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還有待完善。
我國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還處於探索階段,還沒有一個平台能夠整合物流供應鏈各環節的物流資源(信息、技術、物流設備等),難以滿足甩掛運輸區域整體運營的需求。三是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滯後。現有的行業、企業間信息平台沒有有效連接,難以滿足甩掛運輸快速進行電子單據、數據交換的需要,影響了甩掛運輸的整體效率。
(五)車輛配備難以滿足需求甩掛運輸對車輛配備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技術上,需要標准化的車輛配備,確保不同的牽引車和掛車之間能夠自由組合;在數量上,需要牽引車和掛車配比要達到1:3左右,從而實現「一拖」配「多掛」的運力優化。但是,我國目前的貨運車輛技術狀況普遍不佳,車型龐雜,牽引車和掛車數量明顯不足;已有的甩掛車輛標准化程度低,相互之間不能自由匹配,出現「掛不上、拖不了」的情況;運力結構不合理,牽引車和掛車比僅為1:1.12,拖掛比明顯偏低,這些因素都制約了甩掛運輸的發展。
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甩掛運輸是道路貨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對國家管理政策、企業組織化程度、貨運站場功能、信息化水平、運輸設備配備都有較高的要求,單靠普通道路貨運業主個體的力量,難以發揮甩掛運輸的整體優勢。因此,需要行業主管部門從宏觀上進行統籌調控,調動個體運輸企業的積極性,營造適應甩掛運輸發展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