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安能棄
① 吾安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的意思
您好很高興幫您解答。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出自: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就去做了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陶淵明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所以這個詞主要是說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形容人有骨氣不能為了斗鎢小利就屈身辱志。希望可以幫助您,滿意請採納。
②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出自哪裡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出自於戰國時的蘇秦,意思是假如蘇秦家裡有田地,其就不會有六個國家的相印了。
形容一個人因為自身的東西很少,所以就去爭取,反而爭取到了更大的成就。
說這話時,蘇秦正值功成名就,志得意滿之際。
作為一個出色的縱橫家,蘇秦成功地說服了趙、韓、燕、齊、楚、魏六國君王,採取「合縱」策略,一致對秦。也因此被推為「縱約長」,身兼六國宰相之職。如此風光,真算得上是空前絕後了。
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衣錦還鄉,六國君主紛紛派車馬相送。其浩浩儀仗連綿十多公里,顯赫堪比王侯。
連周天子都專門派人打掃街道迎接他,洛陽百姓更是簞食壺漿,望塵而拜。
那個在蘇秦潦倒落魄時節對蘇秦不理不睬、冷眼相向的嫂子,此刻戰戰兢兢地跪拜道旁不敢抬頭。
面對如此顯赫的威儀,回想自己當初的寒酸窘迫之狀。
蘇秦感慨萬端,於是便有了這句流傳千古的話:「使我(當年)有洛陽兩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2)吾安能棄擴展閱讀:
早年的蘇秦家境貧寒,以務農為生,後到齊國求學,拜鬼穀子為師,學習縱橫之術,學成之後的蘇秦並沒有即刻顯達,反而是混得窮困潦倒,最後狼狽回到家鄉。
回到家的蘇秦並沒有得到家人的安慰,甚至被人譏笑逞口舌之能。
蘇秦萬分慚愧,但還是沒有放棄,於是閉門不出,遍觀所藏之書,頭懸梁、錐刺股就是在這段時間發生的。
一年之後,在《周書陰符》中悟得合縱連橫之術,開始游說各國君王。
蘇秦先是到了洛陽,見到了周顯王,但是沒得到信任;又來到秦國,由於秦惠王討厭說客,未採納蘇秦的建議;離開秦國後,蘇秦到了趙國,卻遭到奉陽君的排擠。
無奈之下,蘇秦又到了燕國,足足等了一年才見到燕文侯,在聽完蘇秦的戰略思想後,燕文侯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讓蘇秦游說各國以促成合縱之計。
蘇秦游說完各個諸侯後,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即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
蘇秦的成功是被逼出來的,未有成就之前,親戚朋友紛紛譏笑嘲諷,被認為不學無術,在這種壓力下,蘇秦沒有放棄心中的志向。
也許正是這些壓力激勵著蘇秦勇往直前,直到身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獅。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隱賑而封。
③ 吾心重汝等疑吾盡能!吾無悔!焉能因爾等而棄吾之初心哉!什麼意思
大意是:那些不能明白知曉我所說意思的人,一定要記得謹慎的去思考
④ 安能與君相決絕,免叫生死做相思。的全詩是什麼
這句話並不是出自一首詩,而是一首歌詞。歌詞如下: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衣帶漸寬,怨秋風悲畫扇。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相思枕畔,但憑見淚痕濕。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別是一般,剪不斷理還亂。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此情可待,記憶里一個你。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重門深居,難獨上畫樓西。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再相會,豈知吾誰與歸。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負盡蒼生 負盡蓬山萬重。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續斷之間,聽一夜梧桐雨。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東勞西燕,天欲曉各自飛。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曲終人散,念去去傷別離。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見與不見,何須悲何須怨。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相思無益,十誡說與君知。
相思無益,十誡說與君知。
(4)吾安能棄擴展閱讀
懷舊配音聯盟的CV鳳凰長離對倉央嘉措、皎月清風、白衣悠藍的《十誡詩》進行改編增補、配以神思者的曲子《river》演唱,流傳於網路的歌曲作品。歌曲成品誕生於2009年11月。對影相思。
歌詞考據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衣帶漸寬,怨秋風悲畫扇。
出處:《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參考資料:網路——《相思十誡》
⑤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什麼意思
意思是假使我蘇秦剛開始就有二畝良田,日子溫飽,哪能有今天佩六國相印衣錦還鄉。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
原文: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譯文:蘇秦感慨地嘆息說:「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就輕視我。何況一般人呢!假使我當初在洛陽近郊有二頃良田,如今,我難道還佩帶得上六個國家的相印嗎?
(5)吾安能棄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讓李陵為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護送輜重。李陵謝絕,並自請步兵五千涉單於庭以寡擊眾,武帝贊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時卻遭遇匈奴單於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卻越聚越多,糧盡矢絕之後,李陵最終降敵。
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然而,隨著公孫敖迎李陵未功,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除了李陵家,而司馬遷也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
終於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背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完成了《史記》。
⑥ 急求「莊子言論」
老子認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老子強調「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好勝,否則不得善終。老子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罪莫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民不畏威,大威至。民不畏威,大威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⑦ 莊子《至樂》最後一句:吾安能棄南面王樂...怎麼理解
「南面王樂」在此不是實指,而是一種比喻式的手法。髑髏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要表明他死後的感受,就像是在人世間南面稱王一樣快樂,而並不是指實際的「稱王」。這只是用人世間具體的快樂,來比出死後世界裡抽象的快樂感受。比較容易讓人理解。
⑧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 安能佩六國相印 這話出自哪裡 哪本書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
意思是假使我蘇秦剛開始就專有二畝良田,日子溫飽,哪能屬有今天佩六國相印衣錦還鄉。
原文: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譯文:蘇秦感慨地嘆息說:「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就輕視我。何況一般人呢!假使我當初在洛陽近郊有二頃良田,如今,我難道還佩帶得上六個國家的相印嗎?
(8)吾安能棄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文史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 [53] 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並稱為「史學雙璧」。
2、思想
司馬遷借老子之口說出了被他改造過和發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內核,有意識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會「小國寡人」和奴隸社會「使民」如何的思想,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⑨ 文言文翻譯 吾安能奈何
我能怎辦呢
⑩ 林覺民烈士稟父書及致妻訣別書墨跡跋的翻譯
提起辛亥革命黃花崗烈士,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林覺民這位歷史風雲人物。在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有關部門所列的辛亥革命歷史名人中,往往首選林覺民為代表;林覺民的故居現在也辟成了《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林覺民何以能成為福建辛亥革命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們會說,因為他參加辛亥革命,特別是在「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的廣州起義中英勇奮戰,壯烈捐軀之故。然而,在黃花崗烈士中,福建籍的有二十幾人,為首者是當時同盟會福建支部的支部長、中華民國成立後被孫中山追封為「大將軍」的林文。為什麼代表人物不是林文而是他呢?或許人們會說,因為林覺民在赴義前寫下膾炙人口的《訣別書》,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然而,參加廣州起義的許多骨幹,也與林覺民一樣懷著必死的決心,留下《絕命書》而慷慨赴義的。比如,方聲洞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海內外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望大人以國事為重,勿傷兒之死則幸矣!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永享幸福,雖奮斗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其奮斗精神和思想境界與林覺民也可媲美。但人們對方聲洞及其《絕命書》則知之較少。
林覺民及其《訣別書》之所以早就廣為人知,實賴於林森的推薦之功、宣傳之力。
林森是福州人,辛亥革命元勛,對黃花崗烈士懷有特殊的感情。1911年春,林文、林覺民、方聲洞等前往廣州參加起義的經費就是林森幫助提供的。1919年林森在廣州就任非常國會參議院議長期間,鑒於「草葬黃花崗72烈士之骸骨,尚是一堆荒土」,感到有愧於先烈。於是,在孫中山先生的支持下,林森倡議向海外捐資並親自主持了黃花崗烈士陵園的修建工作,還於1919年4月29日(農歷三月廿九)主持了盛況空前的黃花崗烈士的公祭活動,編纂了《碧血黃花集》和《黃花崗烈士事略》,為72烈士樹碑立傳,大力宣傳烈士的革命精神,弘揚先烈的浩然正氣。
1924年春,林森收到林覺民父親林可山寄來的兩封烈士家書(即《訣別書》),閱後十分動情,決定「謹將原書摹印廣布」,並寫下《林覺民烈士稟父書及致妻訣別書墨跡跋》,闡述了「摹印廣布」此書的緣由:
其一,烈士的精神感人至深。「感慨*愴,至情至性,仁人與孝子相成,兒女與英雄並見。嗟乎!誰無父母兄弟妻子,烈士以愛天下人之故,犧牲其一身與其父母兄弟妻子之愛,融小我於大我,擴小愛為大愛,惟烈士能用愛,亦惟烈士能用情矣。又按兩書皆作於三月二十六日夜,距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僅三日耳。非其見義之明、赴義之勇,與素養之純,安能臨大事從容不迫如是耶。」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中寫道:「吾棄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悲啼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幸福也。」捨生忘死,以救祖國;國而忘家,要為天下人謀幸福,其高風亮節,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林覺民面對清吏的審訊,大義凜然,正氣浩然,連審訊他的張鳴岐幕僚也不能不驚嘆道:「惜哉!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血,真算是奇男子。」臨刑時,林覺民「俯仰自如,色不變少」。其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也同樣令人感到心靈的震撼。
其二,是回擊反動勢力對革命者的誹謗和喚起民眾的需要。林森指出:「俗輩嘗詬革命主義為破壞,且目黨人為無賴。蓋事大者公遲,非如南畝耕獲可以計日收獲。而黨人成仁取義者,叱吒淋漓,不可一世之狀,又為彼輩所不睹耳,使其讀此當何如也。」由於反動派的歪曲污衊和革命派的宣傳工作未能深入到廣大人民中,以致在一段時期內相當一部分民眾對革命缺乏應有的認識,有許多誤解、曲解之處。因此才會發生在武昌起義後,江蘇巡撫程德全把巡撫衙門換成都督府牌子時,用竹竿挑去幾片檐瓦「以示革命需經破壞」的鬧劇;才會出現魯迅筆下的阿Q式的「革命」和華老栓用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饅頭醫治兒子癆病的悲劇。林森深知革命宣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當武昌起義消息傳到九江時,官方報紙均標稱是「土匪」起事,林森則讓人把武漢寄來刊登革命軍起義的報紙公開張貼,讓行人觀看。時值江西巡撫馮汝騤奉清政府之命率軍援鄂,在九江候船的清軍官兵看了武昌革命報紙,聽了林森他們對革命意義的宣傳後,真相大白,軍心動搖,不願登輪赴漢,撤回南昌,減輕了武昌革命黨人的壓力。林森等人的革命宣傳工作收到了立桿見影的成效。林覺民《與妻訣別書》中所體現烈士的深厚情感和崇高人格不啻是對封建統治者誹謗革命行徑的有力回擊。
其三,追思先烈,策勵將來,是林森宣揚林覺民精神的宗旨。「前事不忘,既可慰在天靈爽;後死有責,庶共增愛國熱誠」;「俾烈士精神長現人間,期振勵國人,亦以供編史者采 焉。」林森刊行林覺民《訣別書》正值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的三個月,是國共合作即將掀起大革命高潮之時,身為國民黨「一大」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海外部長的林森親自推介林覺民《訣別書》讓國人了解烈士的高尚情懷,增進民眾對革命的理解,以烈士的不朽精神「振勵國人」,這與孫中山先生「喚起民眾」的思想是相吻合的,也確實發揮了弘揚烈士崇高精神,振勵國人的獨特作用。
由於林森的大力推介與公開宣揚,才使林覺民這感人至深、足以使之不朽的《訣別書》廣為流傳,流芳千古!從而使林覺民的英名在中國革命史冊上熠熠生輝。
附:
《林覺民烈士稟父書及致妻訣別書墨跡跋》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名碑上所勒屬閩籍者十九人,其中十人尤著,世稱十傑,林烈士覺民其一也。林烈士已有傳登森等所刻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中,今春承林烈士尊翁可山先生寄示林烈士絕命書兩件,慷慨凄愴,至情至性,仁人與孝子相成,兒女與英雄並見。嗟呼!誰無父母兄弟妻子,烈士以愛天下人之故,犧牲其一身與其父母兄弟妻子之愛,融小我於大我,擴小愛為大愛,惟烈士能用愛,亦惟烈士能用情矣。又按兩書皆作於三月廿六日夜(末署辛未系辛亥誤筆),距三月廿九日之役,僅三日耳。非其見義之明,赴義之勇,與素養之純,安能臨大事從容不迫如是耶。俗輩嘗垢革命主義為破壞,且目黨人為無賴。蓋大事者功遲,非如南畝耕獲可以計日收效;而黨人成仁取義者,叱吒淋漓,不可一世之狀,又為彼輩所不睹者,使其讀此當何如也。謹將原書摹印廣布,俾烈士精神長現人間,期振勵國人,亦以供編史者采茸焉。
中華民國十三年四月
閩侯林森盥志
看下有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