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德邦物流
A. 能到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太平鄉的快遞有哪些
以前去水富的時候貌似見到有申通,但是不知道覆不覆蓋你說的區域,一般查一下快遞網站的覆蓋區域,都有配送范圍的說明
B. 水富近代歷史
水富縣位於雲南省東北端、金沙江與橫江匯合處夾角地帶,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結合部。北瀕金沙江,東臨橫江,與四川省屏山縣、宜賓縣隔江相望;南接烏蒙山麓,與雲南省鹽津縣相連;西與雲南省綏江縣毗鄰。轄境遠古就有人群生息,為僰人聚居地,但地域歸屬不一,沒有獨立建制。秦時屬西南夷僰候國,兩漢時分屬犍為郡僰道縣、朱提郡南廣縣,南朝時屬外江縣,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屬開邊縣。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開邊縣治遷馬湖江(金沙江)、朱提江(橫江)兩江口(滾坎壩,今水富縣城地),轄今水富縣全境。宋乾德五年(967年)廢開邊縣並入僰道縣,政和四年(1114年)改僰道縣為宜賓縣。元朝時分屬敘州路和馬湖路。明、清時分屬四川敘州府宜賓縣和雲南昭通府大關廳。中華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水富建區設縣前分屬四川省宜賓縣和雲南省綏江縣、鹽津縣。1974年建立雲南省昭通地區水富區,1981年設置雲南省水富縣。
1974年,為建設「雲南天然氣化工廠」,7月1日,國務院批准將四川省宜賓縣橫江區的水東公社、水河公社和安邊區的安富公社劃歸雲南省昭通地區管轄。同日,為更好地為雲天化建設服務和抓好3個公社的農業生產,中共昭通地委決定將這3個公社成立為「雲南省昭通地區水富區」,並建立「中共雲南省昭通地區水富區委員會」和「雲南省昭通地區水富區革命委員會」。
水富區建立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後期,區委按照地委指示,支援「雲天化」建設,抓好三個公社「農業學大賽」,建設水富區,同時開展各項政治運動。開始了「在支化中建政、在建政中支化」的各項工作,致力於農業生產、新區建設和為雲天化建設服務。受「左」的思想影響,在貫徹「抓革命、促生產」中宣揚過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組織開展所謂「批林批孔」和「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等政治運動。但由於廣大幹部群眾都在集中精力抓工作、搞生產、支援雲天化建設,使運動僅限於宣傳和學習,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廣大幹部群眾思想穩定,社會安定,生產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為雲天化服務的各項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1976年10月,黨中央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水富區隨即開展了歷時三年的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肅清「四人幫」及其幫派體系的流毒和影響,撥亂反正,整頓組織,落實幹部政策,糾正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冤假錯案,調動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工作和生產積極性。1978年,為徹底澄清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造成的思想混亂,掙脫「兩個凡是」的束縛,沖破撥亂反正遇到的阻力,組織全區黨員和幹部群眾認真開展「真理標准」的學習和討論,端正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1978年後,水富區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聯系實際,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清除「左」的影響,掃除思想障礙,實行改革開放,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經濟建設上。按照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在加快落實政策工作步伐和開展摘除地、富、反、壞「四類分子」帽子工作的同時,在農業方面調整糧食政策,提高農副產品價格,推行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擴大自留地、增劃飼料地和劃定柴山地而放寬農民的小自由,並開放了集市貿易;建立區、公社、大隊、生產隊四級農業科技網,抓緊糧食生產,積極發展農村工副業和多種經營,制定了關於農業集體和個人獎勵的政策,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在工業交通和財貿工作方面,對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組織結構進行調研,對企業進行初步整頓,進行擴權試點,開始改變過去「吃大鍋飯」的局面。
隨著水富區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水富在全地區、全省的作用日益顯現。水富設縣已成必要。1981年8月,國務院批准以原水富區水東、水河、安富3個公社,綏江縣太平公社和會儀公社的新安、新壽2個大隊,鹽津縣兩碗公社為其行政區域,設置「雲南省水富縣」。10月1日,水富縣正式成立,「中共水富區委」改為「中共水富縣委」。
1982年4月,水富縣第一次黨代會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地委文件精神,按照「兩手抓」,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堅持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的要求,提出集中主要精力發展大農業,即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的工作思路。以糧為主,糧、林、油、畜並舉,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糧、林、油、豬、煙、糖、果、葯、煤、菜十大優勢,發展水富經濟。在上級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導下,水富縣各級各部門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樹立農業為基礎的思想,圍繞發展大農業這個中心任務協調運轉,使農業、林業生產出現了較好的新形勢。在通過對農村改革的實踐和逐步加深認識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面達到100%,承包的范圍從種植業擴大到了林、牧、工、副、漁各業;為農民劃定自留山和責任山,落實「兩山」權屬並建立健全管理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發展農業、林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始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對城市改革進行了一些摸索,工業通過對企業進行挖潛、革新、改造,逐步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商業購銷兩旺,集市貿易活躍,財政收人增加,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和提高,黨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1984年9月,水富縣第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把水富建設成「飛鳥形」經濟。指出:糧食、林牧業是「鳥」的主體,多種經營、國營工業、集體企業是「鳥」的雙翅,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科學教育是「鳥」的導航部分即「鳥」頭,中央、省委、地委的決策是「鳥」的動力。貫徹落實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地一系列文件精神,水富進行了全面整黨,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不斷深化改革,逐年增加對農業的投入,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鎮企業,建立信息服務、生產服務、科技服務、農經服務和畜牧預防服務五個體系,廣泛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的各項服務工作;從1985年起取消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實行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不斷完善糧食合同定購制度,擴大市場調節范圍,使農村經濟開始進入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軌道;改革供銷社和信用社體制,積極支持合作經營和個體工商業的發展。城市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對國營商業、工業和集體企業普遍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制和廠長(經理)負責制,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改革,增強了生產經營的活力。改革流通體制,初步建立了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種流通渠道並存和少環節的「三多一少」的流通網路。對計劃體制的初步改革,開始發揮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對價格、財政、稅收、金融體制的改革,發揮了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對工資制度和勞動制度的初步改革,開始打破了「大鍋飯」、「鐵飯碗」,使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有所改變。實行對外開放,發展橫向經濟聯系,開始沖破封閉的經濟格局。
1987年12月,水富縣第三次黨代會貫徹黨的十三大精神,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並指出:「這個理論要求我們,在初級階段的一切方針、政策、措施都應當有利於集中發展生產力,有利於發展商品經濟,有利於消滅貧窮。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要把發展生產力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應當成為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針對水富縣情,提出了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七五」起步、「八五」奠基、「九五」起飛、「十五」後振興,把水富建成雲南的內陸特區的經濟發展戰略。
在1988年全國性的經濟過熱和1989年國際風雲變幻中,水富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嚴格區分和嚴格掌握各種政策界限,澄清各種模糊認識,正確處理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進與退、全局與局部、速度與效益等關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妥善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戰勝種種困難,確保了社會穩定、經濟增長、北門安寧、通道流暢,各項事業獲得新的發展。在農業上,制定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一系列具體政策,用政策調動群眾發展生產力的積極性,開展科技興農,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在城市經濟發展上,不斷推進工商企業改革,普遍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廠長(經理)負責制、任期目標管理制和企業內部管理責任制,調動了企業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的挖潛、改造和技術進步。把能源、交通、農田水利、教育放到全縣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壓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堅持把有限的資金和爭取外來資金用於重點項目上。通過採取各種措施,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0年9月,水富縣第四次黨代會貫徹黨的十三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確定水富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子應以農業為基礎,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繼續發揮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穩妥地發展轉口加工業和商業;加強交通、能源基礎工業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現有產業的鞏固、發展,並為後續產業開發創造條件、打下基礎;以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速度發展國民經濟。建立健全農業公共設施和農村公共財產管理服務體系、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農用生產資料供應服務體系、農副產品購銷服務體系,把用於生產建設的大部分財力和物力集中到農田水利建設、交通運輸建設、電力煤炭開發、教育和科技建設、基礎工業建設上。對大宗產品,以國營商業、供銷社或其他商業實體為依託,探索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新路子。
1992年,學習貫徹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為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縣委、縣政府確定1992年為水富改革年。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敢闖敢冒,自我加壓,敢為人先,在縣內大造改革輿論,並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向改革開放先進地區學習,拓寬視野,啟迪思想。聯系水富實際,以「學習宜賓,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促進水富經濟健康發展」為主要內容,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一次大討論。怎樣才能振興水富經濟?水富將走一條什麼發展道路?成了廣大幹部群眾的中心議題,掀起了思改革、議改革的熱潮。通過以「三個有利於」統一思想,加深對縣情的認識,尋找優勢,縣委、政府確立水富「以貿易為先導、工業為支柱、農業為基礎,通過貿易搞積累,依靠積累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的「貿工農」經濟發展思路,出台了《關於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執法執紀部門也相應制定了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措施。取消了與農民合同訂購及居民定量供應的糧油,實行隨行就市放開經營,促進了糧食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一部分管理型單位開始向經營、管理、服務型轉變;行政事業單位紛紛「下海」開辦經濟實體,一些幹部職工走出機關去創辦、幫辦、領辦、協辦企業或從事第二職業;商業、供銷企業推行經營、價格、分配、用工制度「四放開」,以市場為導向,拓寬經營范圍;在放開搞活、繁榮市場中加快縣鄉集貿市場的培育和建設,活躍流通領域,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住房制度、房地產開發、教育的改革以及其他配套改革也開始起步。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1993年3月,水富縣第五次黨代會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堅持「貿工農」經濟發展思路,提出今後五年要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提前三年翻兩番,人民生活由溫飽逐步進入小康的奮斗目標。1996年7月貫徹省委「解放思想,加快發展」討論會議精神,圍繞「為什麼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怎樣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二次大討論,發展和豐富了「貿工農」經濟發展思路。在黨的十四大精神指導下,緊緊把握「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工作大局,加快流通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步伐,促進了改革開放深入開展。先後進行了流通、稅收、住房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企業改革產權制度,組建了一批股份制企業,並進行了關閉和破產試點;農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和綠色產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發展與省內各縣(市)之間和省外一些發達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和合作,興辦了一些合資、合作企業。經濟建設健康發展,商業貿易繁榮活躍,工業生產持續增長,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全面完成了「八五」計劃和實現了第五次黨代會確立的提前三年翻兩番的目標。
1998年3月,水富縣第六次黨代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強調立足現實,搶抓國家開發西部和內昆鐵路復建等機遇,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和拓展「貿工農」經濟發展思路,調整結構,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會後,針對擴大開放中存在的思想解放不夠、觀念不新、步子緩慢的問題,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三次大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大開放促大發展」的觀念。在對「貿工農」經濟發展思路進行調整、完善和拓展的基礎上,1999年12月縣委六屆三次全會確立了打牢一個基礎(即基礎設施建設)、樹立三個支柱(即蔬菜林果、保健飲品和釀酒、旅遊產業)、建好一個城市(即縣城)的「131」經濟發展思路。2000年初,按照縣委六屆三次全會的部署,針對改革開放中存在的思想解放不夠深入、不夠深刻等問題,以「改革開放、調整結構、開拓市場、搞活流通」為主題,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四次大討論。通過深入認識市場經濟和縣情,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宣傳意識、形象意識,打破保守、封閉的舊觀念,樹立實事求是、敢闖敢試、敢於探索和以市場為導向的新觀念,結合省、地發展思路,12月縣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抓好『131』經濟發展思路的全面實施,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大縣、旅遊經濟強縣、民營經濟快縣三大目標」。2001年跨入21世紀,為掃除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障礙,針對一些幹部存在的唯書唯上、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思想,以「我為水富新跨越做什麼、人民群眾最盼望什麼、我能為人民群眾做些什麼」為主題,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五次大討論。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個有利於」為標准,加強學習,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改革意識、開放意識、發展意識,樹立「不發展是落後,發展慢了也是落後」的觀念,發揚「團結奮進、知難而進、開拓掘進」的精神,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2002年1月,縣委六屆五次全會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省第七次黨代會、市委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結合水富實際,將2002年確定為「落實年」、「發展年」。會後,以「思想再解放一些、思路再寬一些、膽子再大一些、辦法再多一些、步子再快一些」為主題,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第六次大討論。通過深入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掃除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等陳舊觀念,增強發展觀念、改革觀念、市場觀念。
在縣第六次黨代會後,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縣委發動全縣幹部群眾連續進行4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充分認識縣情,掃除不利於發展的觀念障礙,增強「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樹立以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為核心的經濟戰略思想,逐步將水富融入川南經濟圈、成渝經濟圈、長江經濟帶、昭通經濟區進行思考和研究,及時調整發展思路。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教育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維護穩定為保障,發揮水富獨特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鞏固了農業基礎地位,增強了城鎮各種功能;加快改革步伐,進行了土地「延包」和村級體制改革,加強了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財稅、教育、衛生、勞動、人事、社保等其他各項配套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黨的建設進一步推進,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對外開放逐步擴大,招商政策不斷完善,經濟、技術、文化、貿易等橫向交流日益頻繁。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旅遊經濟迅速發展,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縣經濟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2003年2月,水富縣第七次黨代會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跳出水富看水富、立足大局看水富、立足發展看水富、立足未來看水富」,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突破計劃經濟的傳統思維方式,革除小農經濟、地方保護的封閉觀念,建設「誠信服務型」政府。把握西部大開發、內昆鐵路通車營運和溪洛渡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水富港第二期工程、水麻高速公路建設及水富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昭通北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等機遇,將原「131」經濟發展思路調整為「建好一個城市、培育三大支柱、實施四大戰略」的「134」經濟發展思路(即充分發揮交通樞紐功能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把水富建設成一個依山傍水的生態旅遊城市,使水富成為昭通北部區域中心城市、金沙江水電資源開發重要依託城市和川南城市的後花園;培育化工產業、旅遊及生物資源開發產業、水電產業;實施開放發展戰略、城鎮化戰略、科教興縣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確立了從此時起到2020年「打基礎、調結構、創特色、建支柱、強招商、保穩定」的總體發展思路和「全力推進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改革發展總體目標。強調「全面建設我縣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希望在城鎮化,關鍵在工業化,突破口在招商引資。」 號召全縣各族人民大力發揚「解放思想、團結拼搏、自我加壓、敢為人先」的水富精神,為實現水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2004年,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實施「雲嶺先鋒」工程,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放開視野,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水富放在全國、全省、全市的大局中去考慮,放在川渝經濟大環境中去考慮,放在向家壩電站、溪洛渡電站建設的大背境下去考慮,放在長江經濟帶中去考慮,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提出將水富建設成為「誠信水富、生態水富、開放水富、文明水富」的「美好新水富」。2005年1月,縣委七屆四次全會決定將「美好新水富」建成雲南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雲南北大門」新興的工業、商貿、生態旅遊及湖濱港口城市,雲南連接長江經濟帶、川渝經濟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長江上游重要的綠色經濟生態屏障(簡稱「一基地一城市一樞紐一屏障」)。按照這一工作思路,銳意進取,務實爭先,推動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健康、快速發展。
在新的發展階段,水富面臨著雙重挑戰和雙重任務:「在產業層次還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又面臨著新型工業化的挑戰,在城市化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又面臨著特色城鎮化的重任;在縱比發展取得成效的情況下又面臨著來自區域內加速追趕別人的挑戰,在人民生活剛剛達到基本小康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任。」審視基本縣情,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2006年1月,縣委七屆五次全會突出發展的主題,將2006年確定為新型工業發展年、城市建設推進年和移民安置攻堅年,經濟工作方式從管理向服務轉移,經濟工作重心從農村向城市轉移,並將建設美好新水富「一基地一城市一樞紐一屏障」中的「一樞紐」(即川渝經濟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調整為「一中心」(即川渝經濟區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提出建設「誠信、開放、文明、和諧、生態」的新水富,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超常的敢闖、敢冒、敢試、敢乾的思想和「先試不爭論、先干不張揚」的觀念,在市場競爭中建立「寬容」的人文環境、「提速」的政務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舒適」的生活環境、「誠信」的市場環境,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以民為本、富民為先作為一切工作的歸宿和目的,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的富欲作為第一目標。6月,水富縣第八次黨代會按照「美好新水富」的發展目標,確立了水富跨越式發展思路,將今後五年總體發展思路確定為:改革創新,加速「三化」(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城鄉,共建和諧。目標定位為「一基地一城市一中心一屏障」,即:把水富建成雲南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雲南北大門」新興的工業、商貿、生態旅遊及湖濱港口城市,雲南連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長江上游重要的綠色經濟生態屏障。將「134」經濟發展思路完善為建好一個城市,培育三大支柱,實施四大戰略。建好一個城市,就是把水富建設成昭通北部區域的中心城市、人居環境優良的湖濱港口及生態旅遊城市、金沙江水電資源開發的重要依託城市;培育三大支柱,就是培育以能源和化工為主的現代工業、以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以弘揚「水文化」為主的現代文化旅遊業;實施四大戰略,就是實施開放開發、工業立縣、城鎮帶縣、區域化發展戰略。繼續大力弘揚「解放思想、團結拼搏、自我加壓、敢為人先」的水富精神,實施「全面追趕、重點突破、局部超越」的戰略措施,開展「創造優勢、搶道爭先、勝出晉位、實現超越」競賽活動,圍繞「開放水富、誠信水富、文明水富、生態水富、魅力水富、和諧水富」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抓住發展第一要務,通過十五年左右的時間,爭取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C. 發天天快遞能送國內快遞嗎運一個摩托車大概需要多少錢從重慶市巴南區運到雲南省水富縣...
快遞不是每個地抄方都覆襲蓋的,用快遞運摩托車有點不劃算,因為她們服務的態度不好,東西都是亂扔的,車子有可能要壓壞(我同學的自行車、電腦等等就是讓快遞公司給壓壞了)。你還是選擇物流公司或者貨運公司吧,車子班次多,覆蓋廣,大件、重物都能運。
D. 從雲南水富運一台機器到江蘇運費多少
從雲南水富運一台機器到江蘇運費多少;用安能物流托運一台機器(100公斤) 收費 255-260元 。。。
一台機器 按100公斤計算(重量不同 可以換算),安能物流收費 267元,用255-260元可以搞定。(平均價 2.60元/公斤,還是比較便宜)
請看安能物流 100公斤 收費: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