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譯安能以皓皓
㈠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受世俗之塵埃乎。」中「之」什麼意思
之作結構助詞 '的' 解。
㈡ 人有誰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是
翻譯:哪裡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里,哪裡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㈢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具體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怎麼能讓潔白的(人 事 物),去蒙受人世間的塵土呢?
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 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譯 文
屈原被放逐以後,來往於江潭之間,在水邊且走且嘆息,看起來憔悴枯瘦,一副病態愁容。漁夫看到了就問他:「你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流落到這個地方來呢?」屈原回答說:「全天下的人都污濁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漁夫說:「一個才德兼備的人是不會執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夠配合時局轉變作為。全天下都污濁了,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為什麼不跟著飲酒享樂呢?為什麼要思慮得那麼深遠,表現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凈才戴上;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凈才穿上。怎麼可以用潔凈的身體去承受污穢的東西呢?寧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魚肚裡;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間的塵土呢?」漁夫微微一笑,敲擊著船板要離開了,一面唱著歌說:「滄浪的水清澈的話啊,可用來洗我的帽帶,滄浪的水污濁的話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腳!」然後就離去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註:「滄浪之歌」復見於《孟子.離婁》,講述孔子聽孺子唱出滄浪之歌,便引之以告誡 弟子,明白儒者自取(自由選擇)之道。水清只是清水,水濁僅是濁流,濯纓濯足皆憑自決 ,但這是逆解發揮,若順取發揮,應是漁父誦歌之意,勸儒者改行道家之路:說「眾人皆醉 我獨醒」,應有倒過來說「眾人皆醒我獨醉」之胸襟;由是隨波逐浪 ,或能潛移默化,縱無前景,也樂得逍遙(此逍遙自當與個人快樂或縮頭烏龜式的安逸詳細 分辨)。]
出自:楚辭
汶 mén
基本字義
1.
〔~~〕心中昏暗不明,如「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者乎?」
㈤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中的「以」和「而」怎麼解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中, 「以」的意思是讓,「而」的意思是表示承接關系。
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車塵埃乎翻譯
又有誰願意讓自己清潔的身體受到污垢玷辱呢?
㈦ 中譯英: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How can the purity be contaminated by the earthly st?
㈧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的白是什麼意思
皓本意就是 潔白,明亮,那麼皓皓之白的白,應該就是白凈、潔白、亮白的意思
㈨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具體什麼意思
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意思是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內人世間的塵土容呢?
二、屈原說: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他正是告誡年輕人無論社會中的世俗塵埃積得有多厚,也不要讓它蒙蔽自己純潔高尚的品德。
三、這句話出自:《楚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代表人物屈原(前340-前278年),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愛國詩人。
㈩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這個是哪個文言文
出自《楚辭》的《漁父》
原文:
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遂去,不復與言。
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是屈原在被流放後,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茅盾《楚辭與中國神話》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認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學生宋玉或戰國時期楚國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學史》亦引以上觀點。主張各異,但說服力似還不充分。 也有人力主《漁父》《卜居》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興祖、王夫之等。
全文中的人物有兩個--屈原和漁父。全文採用對比的手法,主要通過問答體,表現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個自然段,可以分為頭、腹、尾三個部分。文章以屈原開頭,以漁父結尾,中間兩個自然段則是兩人的對答,處處體現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其中"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思想對後世道家道教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