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惜之否什麼意思
澧溪可以
Ⅱ 安能物流如何騙人是否傳銷
安能物流是不是騙子、傳 銷,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還很難認定或者沒有權威結論,如你需要進一步了解,可以撥打110,請求公安機關進行甄別或者求證。
公安機關的調查結論最具權威。
Ⅲ 加盟過安能物流的朋友能否說一下感覺怎麼樣
安能物流,我覺得還是比較不錯的,感覺很好。
Ⅳ 「如願」是什麼意思
「如願」釋義:
1、傳說中彭澤湖神的女婢名。
2、符合願望;達到願望。
Ⅳ 汝能知己否,安能翁中酒 亦能它上卧 心中何陪坐是什麼意思
你是不是他的知心好友,是否是你的坐上客,可否與你飲酒同樂,或者是否與你一醉方休,你心是否願意陪伴。
Ⅵ 什麼是唐詩
很多年前,華東師大的施蟄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時出了一道題目:「什麼是唐詩?」這是一個大有意味的問題。唐詩是一個美好的詞語。漢語中有很多美好的詞語。比如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等。唐詩也是漢語中最美好的詞語之一。我們提起唐詩,就有一種齒頰生香的感覺。唐詩只是風花雪月么?只是文學遺產么?只是語言藝術么?當然是的,可是我們又總覺得不夠。我們僅從風花雪月去看唐詩,或許表明,我們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們僅從語言藝術和文學遺產去看唐詩,我們又可能把唐詩看得太專業了。唐詩還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遠更大的東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並包的文化精神:絲綢之路,以長安為中心,西至羅馬,東至東京,各種宗教,和平共處;有世界主義的文化精神:國力極強盛,版圖遼闊,經濟發達,文化既大膽拿來,又講送去主義,元氣淋漓,色彩瑰麗;有繼承創新的文化精神:秦漢帝國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職官、府兵、刑律等等融為一爐。在教科書上,似乎只有這些才是唐詩的文化精神。不是說這些不重要,然而談到唐詩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遙想漢唐多少宏放」,我覺得這似乎是一個成見。今天我們都不從這些大地方講起,詩歌畢竟是關於心靈的事情,我們從唐詩的心靈世界講起。不是說這些不重要,而是心靈性才更是唐詩幽深處的文化精神。
我常講詩歌,也常常想起杭州的西湖邊上,花港觀魚的旁邊,曾經住著近代的老先生、仙風道骨的詩人馬一浮先生。
詩是什麼呢?馬先生有四句話說得好:詩其實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覺,如夢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蘇」。後來葉嘉瑩教授說,這是關於詩的最精彩的一句定義了。詩就是人心的蘇醒,是離我們心靈本身最近的事情,是從平庸、浮華與困頓中,醒過來見到自己的真身。我們為什麼說僅僅從風花雪月、語言藝術、文學遺產、漢唐氣象等來讀唐詩,總覺得不夠呢,那就是隔了一層,沒有醒過來跟自己的真身相見。
這似乎有點玄了。有沒有真身,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進一步論證的事情。但是我這里姑且將它作一個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詩是這當中那個比較有力量、自己也比較愛之惜之的那個自我,而且是直覺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兩個禪師有一天討論問題。第一個禪師說了一大套關於天地宇宙是什麼的道理。輪到第二個禪師時,他忽然看到池子里邊有一株荷花開了,就說了一句:「時人見此一枝花,如夢相似」。我讀唐詩,似懂非懂、似問似答之間,正是「見此一枝花,如夢相似」。因為讀詩是與新鮮的感性的經驗接觸,多讀詩,就是多與新鮮的感性的經驗相接觸、相釋放,就像看花。也因為讀詩讀到會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們的夢中人,我們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舉一個小例子,我十五歲離開家去當工人的時候,心裡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讀一首小小的唐詩: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我忽然就覺得,那個大風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歸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裡一下子有說不出的溫暖與感動。為什麼唐詩會這樣呢,我想這是因為唐詩表達了我們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遠新鮮的感性的經驗來表達。所以唐詩一方面是永恆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遠是感性的、新鮮的。而這個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國文化內心深處的夢。我想我們中國文化做夢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遠的風花雪月,背後是永遠的人性世界。
具體而言,唐詩中所表現的中國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談?我先把結論寫在下面,然後再來一個一個證明。
盡氣、盡才的精神 盡心、盡情的精神
人生要盡氣盡才,永不舍棄
《尚書》有一句老話:人為萬物之靈。這表明,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美好的事物。這是古老的中國文化的一項重要的發現。《詩經》里有句詩:「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意思是說早晨起來,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是不是對得起自己的生命。我想,如果沒有古代先民對於人的生命美好的發現,就不會有這樣的對於生命美好的愛惜,像一個愛清潔的人家,每天都窗明幾凈,開開心心地過生活。我們簡單說,「人為萬物之靈」有這樣幾個意思。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創造。二、生命是生來美好、高貴、不可貶抑的。三、人在世的意義,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不負此生、不虛此生。四、無論如何艱難困頓,人生永不舍棄。
為什麼講唐詩要講到這里呢?我們說唐詩里頭有一個主要的聲音,是說人在這個世界裡要善待自己,要不負此生,不虛此生,這是我的一個直覺。我們從簡單的常識講,以詩仙李白為例子。李白,我常常想,中國文化中有李白這個詞語,真是一個美妙的亮點。有點像美國文化里的自由女神,法蘭西文化里的馬賽曲。如果說別人盡十分氣、十分才,即是盡氣盡才的生命,而李白是盡二十分、三十分。根據我們的描述,李白一生,集書生、俠客、神仙、道士、公子、頑童、流浪漢、酒徒、詩人於一身,日本學者還說他是官方的間諜,超量付出了才與氣。盡才盡氣的表現,現代人的說法就是自由。自由有兩種。一是積極自由,即充分實現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極自由,即不受外來力量的束縛。積極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熱要燃燒,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極自由表現在鄙棄權貴、笑傲王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是中國知識人中,最能自尊自愛、最不受拘限的一個典型。李白,幾乎成為真正的文人自愛的一個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個厚字,結實紮根在地上。他最後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寫詩說:「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中國唐代詩學的兩座主峰,一個是天的精神,一個是大地的精神,真實做人、積極用世,不管他們有沒有建立了什麼功業,他們的生命是活得有聲有色、有光有熱。他們對於他們的時代、社會,是盡心、盡氣、盡才的,他們並沒有從他們的時代得到什麼,但是他們的時代卻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偉大。
唐代第二線的大詩人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擔當,有作為的。韓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諫佛骨,蘇東坡說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在舉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東之,挽狂瀾於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被貶謫的後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響深遠的政績。白居易最亮點的是領導了中唐的新樂府運動,「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讓詩歌文學發生社會良心的作用,深刻影響了後世中國文學。李商隱與杜牧都是博學多識、才華蓋世的士人,不僅僅是詩人。正是他們壓抑的才華得不到實現,才成全了他們美麗的詩歌,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詩歌,正是他們不負此生、不虛此生的證明。所以我們可以說,唐代的第一流的詩人,個個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點事情,都是想要讓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現的。
有關唐詩學的一些關鍵詞,譬如盛唐氣象、興寄風骨、詩賦取士、詩史精神、歌詩合為事而作、諷諫詩等,都指向剛健有為、向社會負責、以天下有道的關懷,做到不負此生、不虛此生的時代精神。這些關鍵詞,正可以簡明有力地代表唐詩的基本精神。我看唐代人對唐代人的詩歌評論,也是推崇盡氣的精神。譬如盛唐詩人任華《寄李白》:「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我聞當今有李白。」可見我們不是無根據的。白居易說:「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高度概括了這種時代精神,表明:好詩是天意之所在,天意之肯定。這是一整個要好詩的時代。詩人最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是要讓天下都成為美好的詩。
大家會問:你說的是盛唐精神,那麼晚唐呢?不是都有點氣脈衰敗了嗎?如果是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夠盡氣了。但是不要忘記,晚唐詩人使盡才的生命精神突出出來了。到了晚唐,好詩才成為一種可以使人終身赴之、類似於宗教信仰一樣的美好追求。王建說「惟有好詩名字出,倍教少年損心神」;白居易說「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所以,從初盛唐盡氣的生命到中晚唐盡才盡情的生命精神,其實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揚人性美好,不負此生、不虛此生的文化精神的表現。如果沒有中國文化的這個人性亮色的底子,就不會有唐詩的這種表現。所以,我認為唐詩背後有一個秘密,有一種很深的精神氣質,就是盡氣盡才的精神,就是不負此生、不虛此生的時代集體意識。如果有誰敢說自己的生命是不負此生、不虛此生,用中國文化的說法,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得了唐詩的真精神。
唐詩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現在我們來讀讀那些千年傳誦的名句吧。我們看詩人動不動就說「秦時明月漢時關」,動不動就說「萬里長徵人未還」,詩人動不動就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動不動就說「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我們發現唐詩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邁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戀了,痛苦了,說的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就會哂然一笑,心情好起來了。要是暫時經過苦難,重新克服了困境,就會說:「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就會對前途重新有希望。詩人要是曾經被打敗,曾經受大挫折,後來又東山再起,撥雲見霧,就會說:「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又重來!」心裡充滿自豪的感情。詩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他就會有這樣的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慣有些小人得勢,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是唐詩中罵人最厲害的一句話,罵得很有力量,以歷史時間作尺度,眼界十分開闊。
唐詩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氣的。讀到不少唐詩,真的就是「忽如一夜東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心花怒放的感覺。這也是我們喜歡唐詩的一個原因。所以,葉嘉瑩教授接著馬一浮先生的話說,詩歌是一種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靈。
唐詩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為唐詩主要是中國北方文化發展到極盛時期的詩,所以要寫就寫高山大河,所以宋詞多半是小橋流水,唐詩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國文學寫高山大河寫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說至今沒有超過唐詩的。比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豪情雄壯,比如「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比如「白日依山盡」「大漠孤煙直」「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比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強健得很。長江、黃河、高山、大川、太陽、月亮,唐詩就是想來一個驚天動地,就是想貫通宇宙生命之氣。「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個風煙,大氣得不得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天姥連天向天橫」,這個「上青天」、「向天橫」都是直上直下將人的生命與宇宙生命相貫通。盛唐詩人、宰相張說大書詩人王灣的詩於政事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正是代表唐人的審美意識: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偉觀———黎明、春天、新年,一齊來到人間,使人間成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熱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然。天行健,生命剛健、積極有為,迎向清新與博大。
有些看起來很平常、很安靜的詩,也有一種有天有地、貫通宇宙的元氣之美。比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個「水窮處」,通往那個「雲起時」,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氣脈。「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青未了」三個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邊無際地流淌么?有一個詩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著覺了,找不到原因,只覺得身子很暖和,原來經過了一個冬天,地氣開始回暖了,於是他寫詩說「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你們看,詩人的生命節奏,感通著宇宙的生命節奏。老杜有一句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後代的詩人特別喜歡。那是安史之亂後黑暗的唐朝社會,一個無月的黑夜,詩人憂心如焚,徹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裡,一下子吐出了一輪晶瑩的明月,樓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來了,詩人的心境,也由憂苦而驚喜,而充滿了對天意的默默的感動。杜甫有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里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讀起來舒服極了,通透極了,有一種生命與宇宙透氣的感覺。杜甫還有一首絕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一種生意盎然之美,一種隨處生春之美,讀久了就覺得生命很亮麗,很新鮮活潑有力。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是有些感傷的詩,實際上骨子裡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比如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麼,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沒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越是雪大風寒,越是千山萬徑,越顯得那個釣魚的漁翁,生命力十分強健。又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聽起來詩人好感傷呀,憐香惜玉的一個樣子,但你沒有讀懂。你想一下詩人半夜裡被風雨聲驚醒,但清晨又是一個好天氣,又是一個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個好心情,躺在被窩里,聽嘰嘰喳喳鳥兒窗前啼叫,陽光透過窗格兒滿滿地灑進來,好不開心!那些風風雨雨,雨雨風風,總會過去,而人類社會,宇宙自然,正是這樣,在風風雨雨中,花開花落中,永恆地往前生長,往前發展,任何東西也阻擋不了生命的生長。小小的一首唐詩,一共才不過二十個字,說的竟然是這樣有益於人生,有益於生命的道理,敞開的竟然是這樣一個無限的世界,你能說唐詩不是一個不死的心靈么?唐詩難道不正是這樣表達了中國文化青春少年的夢么?唐詩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回味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問題的,而早晨是不提問題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是清新的樣子,是神采飛揚。我們要讓我們的民族在千年長途的風霜滿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風塵僕僕中,有做夢的機會,那麼,就讓我們的下一代多讀唐詩吧!
唐詩中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僅來自國力、開放等時代氣象,而且來自開明、先進的政治文化:即科舉、尚賢、納諫。「進士致身卿相為社會心理群趨之鵠的」,這跟科舉考試有很大的關系,跟漢魏以來中國古代知識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關系,跟全社會崇尚詩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關系,跟唐代的國力有很大的關系,這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象。只有這樣的時代,才會有盡氣的精神突出表現,只有社會上有一種盡理盡心的氣象,文學上才會有盡才盡氣的表現。
我們今天似乎特別缺少英雄主義了,特別缺少的是生命的真實力量了。這跟我們對人性的看法有關。現代以來,科學主義將人性不當回事,以為只不過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現在甚至還有了譬如百憂解這樣的醫學成果了。科學的傲慢,加上消費主義的物化浪潮,人性這個東西,要麼是零散化,成為沒有理性構架、沒有主心骨、沒有人格意識的拼貼;要麼是空洞化,成為沒有真實內容、真實需求的虛無主義;要麼是幽暗化了,成為一團人慾物慾;要麼游戲化,成為一種商業性大眾化的表演。現代性主張人是經濟動物,是潛意識盲動與升華,是宇宙中的過客。這些問題很大,我今天不可能討論現代思想的利弊,但我們對於現代思想的反思與懷疑,也成為我們讀唐詩的一個背景,使我們懂得珍惜,懂得引申發揚。
人心與人心的照面
依中國文化的古老觀念,人心與人心不是隔絕不通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也。無邪就是誠,就是人性與人性的照面。心與心之間,被巧語、算計、利害、物慾等隔開,都是不誠。孔子說「興於詩」,就是以詩歌來開發人性人心的根本。孔子又說:不讀周南召南,猶正牆面而立。一個人對著牆面而立,就是隔,就是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孔子主張的仁,就是人心與人心的相通。盡心盡情的精神,就是人心與人心的相通、人性與人性的照面。這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基石,也成為中國文化千年來的一個精神祈向。
我觀看唐代的音樂俑、舞蹈俑,有一個感覺,他們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表情動態,簡簡單單,卻有一種各自入神的空氣,好像大家都忘記了自己,沉浸在當下的音樂心情之中。這不像西方的交響樂,那樣的理性、復雜、客觀、冷靜。這表明,唐人對於藝術的創造、對於詩歌的生活,有一種宗教式的虔敬,這就是對自己生命創造的盡心。
白居易的詩歌說:「以心感人人心歸。」是說只要人與人之間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的詩歌說:「明月直入,無心可猜。」是說人心與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樣明白、純朴,沒有一點雜質。唐詩正是表達了這個夢。
以友情為例,中國文化非常重友情。友情是朋友之間盡心盡情的表現,不以理為原則,也不受其他外在的因素左右。
杜甫的《贈衛八處士》,是表達朋友之情的唐詩名篇,非常質朴。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飲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河,世事兩茫茫。
我每次讀這首詩,都覺得這里頭的感情,就像好酒一樣,味長而美。古人評這首詩:「語語從肺腑流出」。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真是寫得掏心掏肺的。第一句「人生不相見」五個字,樸素得不得了,像聊天拉家常,又厚實得不得了。在茫茫宇宙背景中,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聚散,太不容易了。「今夕」兩句,如歌如嘆,又隨意又深情。「少壯」四句,全是老友重逢的普通人情。「驚呼」兩字,寫得神情活現,一片童真,一點都沒有主客的隔閡。「昔別」四句,場面氣氛非常真切,我們今天讀來,就像我們的老同學的子女,在叫我們一聲伯伯叔叔的時候,我們忽然就感覺到了生命的流逝,人生的短暫。「怡然」這兩個字,何等的真誠,何等的古道!老輩與小輩之間,再也沒有客氣。接下來就是酒漿、春韭、黃粱飯,就是比十觴還要濃、穿過萬水千山的情義。自從背了這首詩,我特別喜歡春天裡江南的韭菜,很肥厚好吃。但是,我知道,唐代的春韭已經吃完,滋味已經不能與杜甫那時的相比了。
再看杜甫的另一首寫亂世回家的小詩: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盪,生還偶然遂。鄰人滿牆頭,感嘆亦噓唏。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詩人杜甫從千里之外的豺狼世界,終於逃脫出來,終於到家了,那黃昏的晚霞、村頭的日腳,柴門的喜鵲,都充滿了真切動人的人性世界回歸的意味。妻子見到親人,又是驚嘆,又是傷心落淚。更重要的是,左鄰四舍,也都爬滿了牆頭,一起感嘆唏噓,一起傷心落淚,共同分享此時此刻人倫的歆幸。按現代社會的觀念來講,這關你鄰居什麼事?他們看什麼呀?但是依中國文化的觀念,人心與人心是相通的,人性與人性是照面的。杜甫一家亂世偶然生聚的歡樂與幸福,不止是杜甫一家的事情,而是村子裡大家的事情,是天下人痛癢相關的歡樂與幸福。
這首詩最後兩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把夫妻的相聚之美妙,寫得勝過神仙的遇合。我再沒有看到詩歌里寫夫妻相聚寫得比這更好的了。這里不僅有詩人對女性的在情在義,不僅有對於在艱難人生掙扎中嘗盡苦味的女性的體貼,而且寫出了苦盡之後的夫婦間相濡以沫的溫馨。
唐詩是天才情種必讀書
唐詩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種多情多義,就有一種溫馨體貼。唐詩絕不是大男子主義,也絕不是輕薄浪子。常常有一種多情多義的心靈,常存一種對女性的同情愛慕關心思念的心靈,就是富於人性優美的心靈。唐詩就是這樣充滿著人情味。
再以唐詩寫女性為例。唐詩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種多情多義,就有一種溫馨體貼。唐詩絕不是大男子主義,也絕不是輕薄浪子。有些現代人,自以為進步文明,拿工商社會的娼妓跟唐宋社會的歌妓相提並論,因而鄙視中國古代寫女性的詩歌。其實任何一個時代,都存在對女性的奴役和壓迫,在這個問題上,並不能證明工商社會就比農業社會高明,也不能證明農業社會比工商社會高明,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不能因為這種奴役和壓迫現實的存在,因此就來抹殺文學的獨立、歷史的、正面的價值,似乎文學只不過是「反映」而已。其實,文學又何嘗不是一種「抵抗」、一種「創造」呢?從唐代舉子「春風得意」的歡欣,到宋代詞家「淺斟低唱」的自覺,既是抵抗政治壓力的心理補償,又是區別於名韁利鎖的自由人生的覺醒。女性與山水,乃是千年來中國詩人在專制制度下舒展精神自由的兩大樂土!而唐詩的骨子裡是尊重女性的。大家都知道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癰名」,那其實是最無奈的自嘲:「才人不得見重於時之意,讀來但見其傲兀不平之志」。杜牧盡管是風流倜儻的才人,也曾經與一位女子深宵話別,難分難舍,寫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樣深情的詩句,這哪裡是後代的浮艷輕佻之作能比得上的!
寫閨婦的詩我最喜歡王昌齡的名篇:「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將夫婿覓封侯。」寫少婦的懷春,替女性唱出情感飢渴與心靈苦悶的心聲。我們想一想:如果不是唐詩善於站在女性的立場上說話,哪裡會將女性的基本幸福,看得比封侯還要重要?金昌緒的「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當她剛與夢中的遼西男人相會,就被一陣黃鶯的叫聲吵醒。思婦的心思情緒,當下可感。古人稱這樣的詩歌,真是一片神行。詩人的心,思婦的心,遠方遼西男人的心,都連在一起,唐詩就是這樣一個心心相通的世界。還有一首七絕,記不清是哪一位詩人寫的了。「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枝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因何入得來?」在一個春天的清晨,忽然庭前梅花開花了。白玉堂的那個少女看在心裡,又是驚喜又是感動,問了一個很痴呆氣很女孩子氣的問題:我女兒家的門一道一道關得好好的,你這個春色究竟是從哪裡進來的?這少女懷春之心,詩人寫之何其美好。這里共同精彩的是唐詩對於女性的心理竟如此體貼入微!所以這首詩聽起來好像已經不是一位男性詩人寫的,而彷彿是一位女子在那裡自言自語。李白的名篇《玉階怨》也是如此,「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一個女子深夜難眠,站在戶外看月亮看了好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裡還是睡不著,還是隔著水晶簾望月,那一幅眼神,真是寫活了,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意思,都在那玲瓏望秋月的眼神裡面。唐詩對於女性的同情、關切、體貼、理解,也都由這一眼神寫活了。我們今天一讀到這首詩,就會分明感覺到這個女性的心情,甚至她的神情動態,一千多年過去了,印象依然如此新鮮,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所以說唐詩是不死的心靈,是永遠的不麻木、永遠的感動,永遠的人心與人心的相通。
唐詩寫女性的名篇多得說不完。我們再回到杜甫,對遠在長安月夜中的妻子的思念:「今夜
Ⅶ 主人惜之,加意籠豢。文言文釋議
巨商蓄鸚鵡
【原文】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鸚鵡,甚慧,能誦《隴客》詩,及李白《宮詞》、《心經》。每客至,則呼茶,問客人安否寒暄(安否,一作起居)。主人惜之,加意籠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獄,半年方得釋,到家就籠與語曰:「鸚哥,我自獄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憶汝,汝還安否?家人喂飲無失否?」鸚哥語曰:「汝在禁數月不堪,不異鸚哥籠閉歲久?」其商大感泣,遂許之曰:「吾當親送汝歸。」乃特具車馬,攜至秦隴,揭籠泣放,祝之曰:「汝卻還舊巢,好自隨意。」其鸚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注釋】
1、蓄:飼養。
2、吾:我。
3、者:語氣詞。
4、甚:很;非常。
5、汝:你。
6、至:到。
7、則:表並列。
8、曰:說;道。
9、安否:(身體)是否健康。
10、歲久:時間長。
11、似:好像。
12、惟:只。
13、則:就。
14、方:才。
15、就:靠近。
16、語:對說。
17、遂:馬上;立即。
18、許:許諾。
19、去:離開。
20、許:可以。
21、具:准備。
22、豢:寵愛。
23、系獄:囚禁在獄中。
24、整羽徘徊:整天高飛徘徊。
【翻譯】
有一個大商人姓段,飼養一隻鸚鵡,它很聰明,不僅能朗誦《隴客》和李白的《宮詞》和《心經》。每當有客人來時,就會叫僕人上茶,向客人詢問身體可好並寒暄幾句。主人十分愛惜它,特別的寵愛它。有一次,段生因為一些事情被捕入獄,半年才獲得釋放。一到家,段生便走到籠子旁邊對鸚鵡說:「我在獄中半年無法出來,朝夕所想的只是你,你安好嗎?家人沒有虧待你吧?」鸚鵡回答:「你在獄中幾個月就忍受不了,不等同於我在籠子里關了那麼久?」這話使商人很感動,大哭了。馬上對它許諾說:「我應當親自送你回去。」於是段生特備車馬,將鸚鵡攜帶到秦隴,揭開籠子,大哭著放出了鸚鵡,祝福到:「你可以歸巢了,好自隨意吧。」鸚鵡將要高飛徘徊,好像不忍離去。後終飛走。
Ⅷ 珍而重之 惜之方恆之是什麼意思
珍貴而重要,只有珍惜了才能持之以恆。對朋友,對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可以用這個詞,不知能否幫到你?
Ⅸ 軀若標碼,氣血殆盡。 靈魂出竅,地獄等你。 吾否有愛,何人惜之。 何存顏面,眾生笑也
這段話是以文言文古文的形式描述了一件事情。大概意思如下:
身體就像物專品一樣,是明碼屬標價的。完全失去了應有的血氣。彷彿靈魂已經不屬於自己了,已經去了遙遠的地獄,等候自己。我沒有人愛,也沒有人會珍惜我,關懷我。感覺自己沒有臉面面對大家,肯定會被別人嘲笑的。
以上大概就是這段文字想要表達的意思。
寫這段話的人此時可能心情處於低谷,要好好安慰她,使他早日走出人生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