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㈠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譯成現代漢語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譯成現代漢語為:「(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句詩是出自《木蘭詩》,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1)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擴展閱讀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此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木蘭詩》是中國詩史上罕有的傑作,詩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從軍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
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木蘭完滿具備了英雄品格與女性特點。天性善良勇敢,沉著機智,堅忍不拔,是木蘭英雄品格之必要內涵,對父母對祖國之無限愛心和獻身精神,則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
㈡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是什麼意思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意思如下:
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出自文言文《木蘭詩》
原文如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原文翻譯如下: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拓展內容:
花木蘭
一、事跡簡介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二、故里
北魏宋州在今安徽亳州市。木蘭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征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
名人贊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做出決定,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同意虞城縣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
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跡。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滿了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網路 花木蘭
㈢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句詩應該怎麼理解理解
理解:
第一,應該先明確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前兩句寫兔子在靜卧時外在行為舉止區別很大,一眼就可以判別出雄雌;而當兔子一起奔跑時,就難以分辨出性別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特徵明顯,而在戰場廝殺時,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難了.
第二,應該進一步思考作者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比喻句結束全詩.首先,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釋了「火伴」們的驚訝,同時也是對讀者必然產生的疑問做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將這四句話看做是木蘭對「火伴」的回答.從這四句俏皮風趣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到木蘭富有機趣智慧而又充滿自豪的神態表情,還有什麼能比這四句話更有趣巧妙呢?真是個錦心綉口的木蘭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來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語言運用的特點.這一機巧的比喻,使全詩為之增色,錦上添花.
此外,這幾句詩被認為是吟唱者即敘事人對木蘭的贊詞,這種說法與將其視為木蘭對「火伴」的回答的看法並不矛盾.
同時
是一段附文,是對木蘭的贊詞.以妙趣橫生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謹慎、機敏做了謳歌和贊美.
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答題不易 望採納
㈣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成語是誰
撲朔迷離
pūshuòmí抄lí
[釋義] 撲朔:兔腳搔爬;迷離:兔眼半閉。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後來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語出] 古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正音] 朔;不能讀作「shù」。
[辨形] 撲;不能寫作「仆」。
[近義] 虛無飄渺 眼花繚亂
[反義] 一清二楚
[用法] 現多用來形容事情雜亂。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眼花繚亂」;都有「不容易看清楚」的意思。但~偏重指客觀事情錯綜復雜;「眼花繚亂」偏重指主觀感受十分復雜;一時分辨不清。
[例句] 這件事錯綜復雜;雖經多方核查;仍給人以~之感;使之難明真相。
㈤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上一句
上一句是:雄兔抄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相關出處: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出自南北朝《木蘭詩》(作者不詳)。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句意是(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5)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撲朔是跳躍貌,迷離是兔眼眯縫貌,此二句互文。雄兔撲朔而又迷離,雌兔迷離而又撲朔,兩兔一道在地上奔跑,誰又能辨其雌雄。
木蘭與大夥一道征戰,裝束舉止與男子並無二致,大夥又豈能知道我是女子呢,此一機智幽默之比喻,是木蘭女扮男裝之奇跡的圓滿解釋,亦是喜劇性詩情之裊裊餘音,此餘音之有餘不盡,仍在於意味著木蘭之英雄品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木蘭詩
㈥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意思是
意思是:當兩只兔子提著耳朵懸空時,雄兔腳步跳躍,雌兔目光迷離;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又怎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呢?
本句出自北朝民歌《木蘭詩》,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木蘭詩的全文如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㈦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比喻
誇張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突出木蘭遠離親人,在外征戰的情景,作用是從環境描寫來襯托木蘭的替爺出征、保家衛國的精神。
㈧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屬於什麼修辭手法
一般而言,「擬人」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其辨別程度應該不難,可是,在09年的江西高考語文試卷中,一道辨別是否「擬人」句的試題,似乎把這問題變得有些復雜化了,很值得探討一番。這道題出自這套高考試卷中的第8題,全題如下:8、根據本文信息,下列古詩詞中不屬於「擬人」的一項是:A..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B.廢池喬木,猶厭言兵。C.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D.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標准答案為C,也就是說,.「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的修辭手法不是「擬人」。我以為,這答案很值得商榷。題干中提到的「本文信息」中的「文本」指的是試卷的第二大題(客觀題)的閱讀文本,節選自朱光潛的《談美》。其中涉及到的關於「擬人」手法的「本文信息」是:「因為類似聯想的結果,物固然可以變成人,人也可以變成物,物變成人通常叫做『擬人』……人變成物通常叫做『托物』」。這種說法與較權威的高校文科《現代漢語》教材上的說法基本一致:「根據想像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這種辭格叫做比擬。」接下來對「擬人」的具體定義是:「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而「擬物」的定義是:「把『人』當作『物』寫,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把甲物當乙物寫。」(見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高校文科《現代漢語》教材下冊509、510頁)兩種解釋基本一致,其中關於「擬人」的內容都強調了兩個特點:一、人的聯想的作用,二、物變成人。不過《現代漢語》教材上強調得更具體,加上了「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這樣的話。根據這些定義,我們再來分析「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辭格。首先從原句的直接意義的聯系看,「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主語是「雙兔」,而後面的「安能辨我是雄雌」中的「我」的意義所指,很明顯應該是指「雙兔」。所以,這句詩表達的是「雙兔」的一種自矜誇耀的心態的形象顯現,而這種心態很明顯是「賦予」了「兔子」「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後才能具有的,從這個意義來說,怎麼會不是「擬人「句呢?當然,試卷出題人認為這句詩不屬於「擬人」手法,也許根據的是所謂」文本信息「,也即認為這是屬於朱光潛所提到的「托物」或者《現代漢語》教材上的「擬物」手法了,屬於「人變成物」或者「把『人』當作『物』來寫」一類;也就是說,詩人在這里是把木蘭當成「兔子」來寫的。所以,這里應該屬於「托物」、「擬物」而不是「擬人」。但是,什麼叫「托物」「擬物」,我們不妨就以《現代漢語》上舉的一個例子來說吧:「他們(指胡宗南軍隊)佔了三天,不是夾著尾巴跑了?」在這個「擬人」句中,就是把胡宗南的軍隊寫成了「夾著尾巴」的狗,胡宗南的軍隊就具有了「狗」的「情態或動作」,這就是「擬物」。而回過頭來看「雙兔」句,這兩句詩到底有沒有類似例句的「擬物」意義呢?也即是否把木蘭寫成了兔子呢?或木蘭變成了兔子嗎?木蘭是否像兔子一樣在地上跳走並因此具有了「兔子」的「情態或動作」嗎?很明顯,沒有這些意義。我們在前面已分析過,在這里,偏偏是「兔子」具有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當然,在這里,木蘭與兔子有一種密切的關系,但這種關系應該是一種「比喻」的關系,不過其中本體喻體的意義卻絕不是簡單的木蘭與「兔子」的類比關系,而是更為復雜些。它的真正意義是:想要區別木蘭的男女性別,就像區別兩只同時貼地跳走的兔子的雄雌一樣,這絕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這個比喻修辭的本體,是木蘭的性別,而非木蘭本人;因而,硬要把這個修辭視為「擬物」的話,首先就犯了指「鹿」為「馬」的錯誤,錯把木蘭性別當成了木蘭本人,這是典型的邏輯概念的混亂。所以,如果要把這個句子視為 「托物」「擬物」句的話;那麼,它的意義轉換就應該是,木蘭像雄雌兔子一樣在地上跳著走,所以,人們無法辨清她到底是男是女。但這種意義轉換明顯是違迕或曲解了原意的,願意根本沒有木蘭像兔子一般跳走的意味(正如前引例句中的胡宗南的軍隊像「夾著尾巴」的狗逃走一樣),因而,所謂「托物」「擬物」的解釋不能成立。
滿意請採納
㈨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句話意抄思是:雄雌兩只襲兔子一起貼著地面跑時,怎麼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啟示:我們熟悉的東西未必就了解,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