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快遞公司 » 宣和圓通寺

宣和圓通寺

發布時間: 2021-03-06 15:01:52

❶ 關於大同的歷史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等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了代國,其領土就跟這些游牧名族接壤,經常受到他們的侵擾。

不久,趙國就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憑借這支部隊,趙國軍隊將東胡,林胡,婁煩這個幾個民族從大同地區驅逐了出去,並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三個郡,雲中郡、雁門郡和代郡,並建立了大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平城。後來,趙武靈王的墓也建在了大同下面的靈丘縣。

西漢初年,剛剛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在大同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於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據說,最後靠陳平獻美人計而逃脫。從此,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七十多年,漢朝和匈奴一直是以和親政策為主。

等到漢武帝時期,大同是邊關重地,飛將軍李廣也長期在大同一代同匈奴作戰。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

正是由於大同是山西北部難得的一塊平原,而且又緊靠游牧民族所佔據的蒙古高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門戶。所以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爭奪的焦點。

等到三國時期,這里重新被游牧民族烏桓和鮮卑佔領,平城逐漸成為廢墟。等到南北朝時期,蒙古高原上的鮮卑族逐漸強大起來了。他們建立了北魏王朝,他們在漢代遺址之上,重新修建了平城。公元398年,北魏帝國正式遷都平城,大同開始了他作都城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重要的事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族大融合的一段時期,也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大融合的一段時期。大同作為北魏帝國的首都,見證了一段歷史。

在遼代,大同作為這里的地名被正式確定下來,一直到現在。看來,游牧民族對大同世界,也是非常的嚮往。

明代,大同終於又回歸漢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但也意味著,他又成為邊塞之地,殺戮的戰場。更重要的是,自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這里成為保衛北京最重要的軍事重症,將會承擔更多的沖擊。

1453年,蒙古大軍入侵大同,皇帝明英宗帥50萬大軍御駕親征,如同漢高祖一樣,又被包圍了。但這一次,他沒有劉邦那樣幸運能夠逃脫,而是全軍覆沒,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俘虜皇帝之一。

明代,大同對北京太重要了,所以這里留下了堅固的城牆。城牆的夯土是如此的結實,以至於建國後一直沒有拆除完畢。當城牆磚被後人漸漸拿去建房子之後,就剩下黃黃的土牆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多年,曾經讓大同的市容大受影響。近年來,大同重新維修了城牆,加添城牆磚,重修城樓,讓大同城牆的雄姿重現於世。

(1)宣和圓通寺擴展閱讀

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北的采涼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今屬朔州界)是楊家將血浴沙場的故址。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上功績卓著;是都城建設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獨具特色;是改革創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時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響深遠,蔭及盛唐;是佛教中國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從平城時代開始的;

是古都藝術的新模式,無論是北魏時代的雲岡石窟,還是遼金時代的華嚴寺、善化寺等,均堪稱曠世精品,開創了大同模式;大同還是軍事防禦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國歷史上地位顯著的古都、藝都、佛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❷ 鄯闡府城的概述

鄯闡府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白蠻段思平聯絡滇東烏蠻三十七部滅楊氏,建大理國。其疆域基本同於南詔,行政區劃分八府、四郡、四鎮。鄯闡府為八府之一,府治仍在鄯闡城。轄有昆明、晉寧、嵩明、祿豐、易門、安寧、羅茨等縣。「大理國仍以鄯闡為東京,在鄯闡設有東府(地址在明代的布政司,即今威遠街菜市對面省人民銀行)。北宋仁宗寶元三年(即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在段素明任命布燮段子瓊與三十七部會盟石城,平定求州首領代連弄之後,時和年豐,段素興雅好游俠,廣營宮室於東京……。」倪蛻稱:「東京,即今省城。蒙段時,城亦甚小。圓通寺天王殿有段氏政德年碑雲:寺在城之北二里。則其大小可知矣。政德在素興之後,則其所營宮室,當在城外東北隅地。春登,今東門外里名,金汁河之所經。則春登堤,金汁河堤也。雲津河,即盤龍江。則雲津堤,乃盤龍江堤也。此二堤,捍禦、蓄泄、灌溉,滋益大,有殊功。……金棱、銀棱,猶雲金堤、銀堤。」
此時拓東城四面的滇池水濱已發展成為城的附屬部分。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滇東三十七部起事,高泰明平服,命子高明清鎮氏鄯闡。宣和元年(1119年)三十七部再度起事,攻克鄯闡,殺高明清。拓東城受到嚴重毀壞,幾乎夷為平地,成為「廢城」。

❸ 正覺的宋代曹洞宗僧

(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歲出家,十四歲受具足戒,十八歲出遊參學。一日,聞僧誦法華經,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聞丹霞子淳之道譽,遂往參禮咨詢,言下釋然,時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師亦隨之。宣和二年(1120),遷住大洪寺,亦相隨掌理箋記。翌年,遷首座之職,復於圓通寺照闡提席下任分座。未久,應長蘆寺真歇之請而住寺開法。當時有眾一千七百,見師秉拂提唱,悉皆嘆服。留居六年,轉至泗洲普照寺弘法,並承嗣丹霞衣缽。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後轉江州之圓通、能仁兩寺。又游雲居山,參謁圓悟克勤,勤與安定郡王,共請師住持長蘆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禮拜普陀山,過天童山時,郡守懇請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靈隱寺。十月,再還天童。住於天童,前後垂三十年,整備伽藍,嚴飭清規,世稱天童和尚,譽為天童中興之祖。時值北宋末年之亂世,宗風不振,流弊百端;師乃特為舉揚正傳之禪宗宗風,並提倡『坐禪』、『默照』之禪風,世稱之默照禪、宏智禪。紹興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詔謚『宏智禪師』。所著天童百則頌古為元代萬松行秀『從容錄』之依據,另有宏智廣錄九卷、宏智覺禪師語錄四卷、宏智和尚語要一卷等[續傳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四、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大明高僧傳卷五]

❹ 曹洞宗的傳承

曹洞宗之發展圖譜 洞 山 良 價 雲 居 道 膺(洞山系) 曹山本寂-曹山系 龍牙居遁 華嚴休靜 青林師虔 同 安 道 丕 曹山慧霞 金峰從志 鹿門處真 荷玉光慧 同 安 觀 志 梁 山 緣 觀 大 陽 警 玄 以後發展不明。 以後發展不明。 以後發展不明。 投 子 義 青 以後宗風低落發展不明。 芙 蓉 道 楷 丹 霞 子 淳 凈 因 自 覺 天 童 正 覺 長 蘆 清 了 青 州 一 辯 雪 竇 嗣 宗 雪 竇 智 鑒 大 明 寶 法系自此不明考究 天 童 如 凈 王 山 體 鹿 門 自 覺、
永 平 道 元、
雪 庵 從 瑾。 雪 岩 滿 萬 松 行 秀 林 泉 從 倫、千 松 明 得、
華 嚴 至 溫、雪 庭 福 裕。 如凈傳道元後,曹洞宗遂遠播倭國。 福裕下傳八世至宗鏡宗書 廩 山 常 忠 少室常潤 無 明 慧 經 大覺念方 大艤無來 永覺元賢 湛然圓澄 百丈明雪 瀛山智誾 為霖道霈 破暗凈燈 惟靜道安
恆濤大心
象光法印
遍照興隆 古樵智先 是為博山系。 敏修福毅
濟舟沈洮
月輝了禪
芥航大須 是為洞宗福州鼓山寺系 洞宗焦山定慧寺系 廩山常忠、無明慧經開曹洞壽昌系 常潤開洞宗雲門系 《祖庭事苑》七中記載:「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蓋由語便而無他。叢林或指曹為曹溪,蓋不知世裔來歷之遠近,妄自牽合。」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傳希遷,希遷傳葯山,葯山傳雲岩,雲岩傳良價禪師。住瑞州洞山,洞山傳本寂禪師。住撫州曹山,其說立五位君臣以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為正位,臣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代表人物層出不窮。
唐大中十三年(859),良價雲游到洞山, 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廣福禪寺,衡施以環山肥田3000餘畝作寺產。
唐朝末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捐資擴大洞山寺宇。北宋咸平年間,廣福寺易名為「功德禪寺」,宋真宗趙恆為禪寺專門書寫了匾額。紹聖五年(1098),宜豐同安女居士雷四十三娘為紀念良價洞山悟道,特捐資在良價當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禪寺前)之上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單拱石橋──逢渠橋。元初, 縣人胡俊孚施資擴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毀於兵燹,曹洞宗祖庭遭到極大破壞。明萬曆年間,寺基丈量入公產版籍。至崇禎年間,本縣舉人戴國士得其產,於是再倡修復洞山,特延請匡山高僧凈聰到洞山。凈聰在此重整寺宇,張揚曹洞正宗,四方僧侶自遠而至者日眾,洞山法錫由是復振,凈聰也因之譽為洞山「中興第一祖」。 本寂(840-901) ,19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25歲受具足戒。唐咸通年間(860-874)初,參學洞山良價門下。本寂悟入之後,隨緣放曠,如愚若訥。受請開法宜黃曹山後,本寂全力弘揚師承五位銓量,並加以創新。基本思路是遵循「寶鏡三昧」之原則,發揮良價「即事而真」的思想,在修持方法上,光大師承良價所倡導的「三種滲漏」、「三路」之法。所謂「三種滲漏」,即指三種錯誤見解,具體說來是「一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智常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體妙失宗,機昧終始」。針對這三種錯誤見解,良價指出三種手段即「三路」以對治。「三路」即鳥道、玄路和展手。鳥道者無蹤跡可行,亦即參學者需直下體悟;玄路者如「夜半正明,天曉不露」,說明明?「回互」,學人要蹈此路。而展手者,示學人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盡展兩手,直入般若門。在光大師承的「三種滲漏」、「三路」基礎上,本寂又倡導「三種墮」手法,即「一者披毛戴角」,為類墮;「二者不斷聲色」,為隨墮;「三者不受食」,為尊貴墮。究其根本,本寂認為,「類墮」系「冥合初心而知有」;「隨墮」則因「知有而不礙六塵」所產生。因此,對於禪修者說來,必須嚴肅對待,「明轉位始得」。這就要懂得「須向聲色有出身之路」,明白「聲不是聲,色不是色」,一切皆虛妄不實。如此,「便得法喜禪悅之食」,不至於落入「尊貴墮」。本寂住錫曹山寺期間,時任南平王鍾傳多次禮請本寂移錫洪州(今南昌),但本寂志在山野光大宗門,屢以釋法常的詞句「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解苦追尋」作答,婉言相謝。本寂駐錫曹山長達30餘載,弘揚遠承釋希遷「即是而真」,光大釋良價所唱「五位君臣」法門,善接三根,大闡法音,廣弘萬品。正是這樣,本寂以道合君臣,偏正互回,繼續發揚光大洞上宗旨,於是四方參學者甚眾,「洞山之宗,至即為盛」。「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利物,就語接眾」的曹洞宗風逐漸形成與完善。他撰擬的「解釋洞山五位顯訣」,成為曹洞叢林之標准,從而形成曹洞宗。世人曾這樣評說:「洞山確立一宗的規模,至曹山而大成,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曹洞宗正式形成。」從中可以看出,曹洞宗是本寂在繼承師父良價思想的基礎上,加以發揚光大而創立的。
對於曹洞宗宗風的弘傳,本寂雖有開先河之建樹,可惜的是其法脈四傳之後,即記載失詳,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兩卷等傳世,座下法嗣弟子有洞山道延、金峰從志、曹山慧霞、韶州華嚴等。而曹洞一支,多賴疏山匡仁、雲居道膺門下衍延下去,直至今天。
本寂同門師弟匡仁在洞山得法後,來到金溪縣疏山,肇建白雲禪院(後改名「疏山寺」),力弘曹洞宗風,並著《四大籌頌略》、《華嚴長者論》等傳世。座下徒嗣甚眾,出名的有護國守澄、疏山證、黃檗慧等。新羅(今韓國)僧明照安、百丈超、洞真大師慶甫等也都先後來其門下參學,使曹洞一脈傳到了朝鮮半島。 與本寂、匡仁為同門師兄弟的雲居道膺(848-902)在曹洞宗法的傳衍上功不可沒。他得良價印可後,力弘曹洞宗風,先結庵宜豐縣三峰,再遷吉安廬陵,後應南平王鍾傳之請,主法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他在此講經說法30餘年,座下徒嗣多至1500餘人,著名法嗣有雲居道簡、同安道丕、歸宗懷惲等。其中有慕名專程而來的新羅(今韓國)僧人利嚴(870-936)、高麗(今朝鮮)僧慶甫(869-948)等。利嚴得法回國後,創須彌山派,開海東禪門九山之始。這一支的曹洞宗宗風代相傳承,主要有同安丕、同安志到梁山緣觀,再經十二傳至天童如凈,再傳日本僧永平道元,將曹洞宗傳入日本。
五代十國時期,曹洞宗弘傳較唐代盛勢不減。洞山祖庭先後有良價、道全、道延、慧敏等住持法席;曹山則有光慧、智炬、慧霞住持;道膺座下則有懷岳、道簡、昌禪師等相繼住持。此時,曹洞宗的弘傳已經到了浙江麗水、鄂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昌,遠及四川成都、陝西南鄭、河南沁陽、山西大原等地,堪稱遍及全國。
宋宣和年間(1119-1125),曹洞宗巨匠芙蓉道楷的法嗣、惟照、釋資聖南、洞山微等力弘曹洞宗風。釋德止獲徽宗賜「真際禪師」之號,且詔住圓通寺,入住後力革叢林弊端,修寰寺宇。大唱君臣五位之旨,得四方衲子崇拜。繼其後為曹洞宗法嗣釋正覺(1091-1157)執掌圓通寺、江州承天寺等處法席,到紹興二十七年(1157)圓寂後,謚「宏智禪師」。在宋代,臨江軍慧力寺、青原山凈居寺等多為曹洞宗法嗣掌其丈席,懸曹洞宗鍾板。但曹洞宗創立到元末明初時一度衰落,曹洞法脈傳承失詳,幾近消亡。值得慶幸的是,曹洞宗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得以中興。當時,南城籍的常忠和常潤師兄弟兩人於嵩山少林寺(在今河南省)曹洞宗二十九世宗書小山座下承嗣曹洞法脈後,常忠返回江西宏法,常潤則繼主少林寺法席,遣其不少法嗣赴江西弘法。可以說,曹洞宗的中興,常忠、常潤師兄弟居功至偉。 常忠(1514-1588),字蘊空,建昌府人(府治在今南城縣),於少林寺嗣法後南下回贛,初住新城(今黎川縣)廩山寺,隱修20餘載,晚年傳法釋慧經。崇仁人慧經(1548-1618),俗姓裴,號無明,21歲於新城廩山寺禮常忠為師,得印可後隱修於峨峰寺(今屬黎川縣)達24年之久。後應請住持南城寶方寺,以農禪而興寺,弘揚曹洞宗風。明萬曆三十八年 (1610)應請遷鍋於新城壽昌寺,仍行農禪,「生平佛法,未離鋤頭邊」,以十餘載精力,率眾鼎新寺宇,培養人才,座下弟子有博山元來、鼓山元賢、東苑元鏡、壽昌元謐、青原真元等,光大宗門,代相承傳,形成一法系,人稱曹洞宗「壽昌法系」。從而奠定了曹洞宗中興的基礎。
博山元來(1575-1630)師事無明慧經,為壽昌寺首座,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出主饒州博山能仁禪寺(屬江西廣豐縣)法席。以曹洞為圭旨,行禪律、禪凈並行之途,宗風為之大振,座下法嗣相傳。「弟子益進,朔即燕都,南盡交趾,望風而至者歲以千計」。出名的弟子有宗風道獨、雪硐道奉和瀛山智間等,而後代相承傳,直至清代末年法脈仍為明確。博山元來的首徒道獨(1599-1660),先弘法於廬山歸宗寺,後回粵中,其法嗣函呈繼師道獨之後住持廬山歸宗寺後也回到粵中,而後,這一支法嗣在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傳承,長及數百年。 與壽昌法系同時興盛於江西的曹洞宗洪斷諸緣法系,則是法嗣於常潤門下的洪斷諸緣(1550-1621)所創立。他17歲出家,四處遊方參學,後在嵩山少林寺常潤座下得印可。明萬曆七年(1579),應請出主北京西山萬佛堂。萬曆二十年(1592),聞及曹洞宗祖庭雲居山真如禪寺已是「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很為痛心,請准朝廷後毅然遷錫雲居山。洪斷登山後結茅閉關3年,跪誦《華嚴經》。得慈聖皇太後等支持,主持真如禪寺法席。萬曆三十三年(1605),洪斷晉京請賜藏經,獲准而歸。萬曆三十七年(1609),啟壇傳三壇大戒,禮請古心道安律師弘演毗尼,千華三昧律師董襄戒席,四方戒子慕名而至,盛況空前,轟動江楚。洪斷主持雲居山法席達20餘載之久,使這一祖師道場雄風再現。座下弟子有常慧、常錦、常潮、常慷等數十人,而後分化於雲居山、上高、高安、袁州仰山、樂安等地,代相傳承,形成曹洞宗洪斷支系,弘傳至今。
就在壽昌與洪斷法系盛傳於江西之期,常潤另一徒嗣方念慈舟、敬堂法忠等亦在贛光大曹洞宗法門。方念慈舟(?-1594)也是於少林寺釋常潤座下得印可後,在隆慶年間 (1567-1572)末,入主雲居山真如禪寺、廬山圓通寺等。座下法嗣有釋湛然圓澄(1561-1626)等,弘法於浙江一帶,形成曹洞宗雲門法系。19歲在錢塘出家的敬堂法忠(1541-1620)於常潤座下得印可後,開法廬山講經台,再遷廬山仰天坪,肇建雲中寺。弘法之餘,栽松10餘萬株。晚年嗣法弟子釋能幻、釋能握、釋能撐等人。
清代曹洞宗的弘傳,可謂名僧輩出,大德疊現。作為曹洞宗中興祖庭的新城壽昌寺,清順治十年()遭火災燒毀,弘化於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的曹洞宗三十三世法嗣竺庵大成,聞訊後毅然跋涉回贛,主持修復新城壽昌寺,直至圓寂。其弟子興沛承師遺願,繼續完成了壽昌寺的修復振興。曹洞中興另一重要的場地——博山能仁禪寺,自清以後,則多有高僧大德在此主持法席,先後由釋道奉、釋覺浪道盛、釋道霈、釋宏瀚(曹洞宗三十四世)、釋一澄、釋剖雲、釋一導等代相傳承,達百餘年之久。崇仁縣的明敏,14歲在宜黃曹山寺出家,承曹洞法脈後,先住持曹山寺5年,後主法撫州上橋多福寺。釋未也,康熙年間(1662-1722)主法宜黃桃華山寺,力弘曹洞宗風,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後,曹洞宗壽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黃石門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於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主法宜黃桃華山寺。
清代早期廬陵青原山(今屬吉安)凈居寺歷任住持也多為曹洞宗法嗣。笑峰大然、葯地大智(1611-1671)先後主法青原山凈居寺,兩人皆是由仕宦入佛門的精英人物。在清代早期,如笑峰大然、葯地大智這樣「脫下朝服,穿上袈裟」的僧人還有不少,以至當時吉安青原山、安福武功山佛教一度昌盛。
民國時期,曹洞法脈傳播重心又轉至撫州地區。釋竹慧於桃華山寺(宜黃縣)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脈之傳後,於1925年主持振興了宜黃石門寺。使其規模達到數十畝,住僧20餘人,成為其時弘揚曹洞法旨一大叢林。
新中國成立後,釋虛雲於1953年遷鍋雲居山真如禪寺。期間,並弘曹洞宗風,傳承法嗣,使「五位君臣」之說,續承不斷。再傳騰智為第五十六代,後有瑞之等承之,代相傳承。至 1992年底,曹洞一宗,在贛弘傳,經久不衰。
釋未也,康熙年間(1662-1722)主法宜黃桃華山寺,力弘曹洞宗風,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後,曹洞宗壽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黃石門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釋竹慧於桃華山寺(宜黃縣)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脈之傳後,於1925年主持振興了宜黃石門寺。使其規模達到數十畝,住僧20餘人,成為其時弘揚曹洞法旨一大叢林。

❺ 太原市地區文物遺址有哪些

國保
1、晉陽古城遺址
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周圍,遺址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
2、竇大夫祠
位於尖草坪區上蘭鎮。祠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竇犨而建的祭祀建築,也是歷代地方守臣及民間百姓祈雨場所。
3、天龍山石窟
位於太原市西南約40公里的天龍山。石窟共25窟,分布於東西兩峰南坡山腰間。洞窟編號由東而西,其中東峰12個洞窟,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第1窟~8窟,2、3窟之上存4個未統一編號的洞窟;西峰13個洞窟,即第9窟~21窟。天龍山石窟包含了東魏、北齊、隋、唐四代的作品,在佛教內容的雕塑中,以技巧的嫻熟、洗練,情感的豐富飽滿,表現力的細致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
4、龍山石窟
位於晉祠鎮西鎮村西南的龍山東峰(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的龍山東峰)。山上原有元建昊天觀,現已全毀。石窟現存8個洞窟,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辯道龕、七真龕、辯道龕等,共存雕像65尊。
5、晉祠
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相傳晉祠以祭祀西周晉國開國之諸侯唐叔虞而得名。晉祠在北齊、唐、宋、元、明時期,都盛極一時。

省保
1、東太堡遺址
位於小店區東太堡、許坦、狄村一帶。面積約5平方公里。1954年發現並部分發掘清理新石器時代遺存, 1980年再次發掘,出土鼎、爵、豆、盆、壺等。東太堡遺存發現較早,並不斷有器物出土,是山西晉中夏文化的代表。
2、孟家井瓷窯遺址
位於迎澤區鄉孟家井村。古稱榆次窯。器物印花主要有菊、蓮、卷草紋、牡丹等花卉和輪式、文字圖案,尤以「木理紋瓷」 為最。
3、香岩寺
位於清徐縣馬峪鄉東馬峪村東北1公里山腰上。寺院建於東西向150米的岩坡上,現存為金、明、清建築,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現存石砌建築三大殿,硬山頂,俗稱「無梁殿」,面寬、進深各三間,東為觀音殿,中為三教殿,西為地藏殿。
4、崇善寺
位於迎澤區崇善寺街。原名白馬寺,後改名為延壽寺、宗善寺,明代更名為崇善寺。是明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後而建的。原佔地14萬平方米,建有金剛殿、天王殿等六大殿為主的建築群。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僅存大悲殿以北部分建築。現存的崇善寺,有山門、鍾樓、大悲殿及東西廂房和東小院等,佔地3000平方米,為原寺的四十六分之一。
5、永祚寺
位於迎澤區郝庄村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大部分建築為明代建築。寺坐南朝北,由寺院和塔院組成。寺院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三聖閣、禪堂、客堂、東西方丈院,全系以磚砌成的「無梁殿」建築,是我國明代磚砌結構的代表。
6、凈因寺
位於太原市尖草坪區土堂村。寺院依山崖而建,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稱「大佛寺」。寺院佔地面積5700平方米,東西呈長方形,三進院落。
7、多福寺
位於太原市尖草坪區崛山圍山文物景區,坐落於崛山圍山之巔的小峪中。創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重建。
8、清源文廟
位於清徐縣城趙家街北。廟坐北朝南,佔地6519平方米。廟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屢有增修。
9、清真古寺
位於太原市解放路南段東側。現存為元末明初建築。寺坐西向東,三重院建築,佔地2800平方米。大殿為阿拉伯式木結構建築,外不見木,內不見磚,四周築有風火牆。凡拱門、圓柱均瀝粉貼金彩繪,殿內凹壁處鐫刻有貼金的阿拉伯文《古蘭經》,雕工極為精細。省心樓兩側,左右碑亭對峙。
10、龍泉寺
位於太原市西南23公里風峪溝北太山上,故又名太山寺。始建於唐景雲元年(710年),金末元初毀於戰火,明、清均有修繕。現存為明清建築。
11、明秀寺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王郭村。據明、清重修碑記載,創建於漢代,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毀於兵火後重建。寺為重院建築,現存過殿、北配殿、正殿等。
12、文廟
位於迎澤區文廟巷。據明萬曆《太原府志》載,太原文廟建於金天會年間,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清光緒七年(1681年)水淹後在崇善寺廢墟上重建。
13、晉源文廟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東街。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縣志》載,始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後屢有增建、修葺。廟座北向南,為重院建築。
14、純陽宮
位於迎澤區起鳳街東口。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載,明萬曆二十五年(1579年)晉藩王重新布局擴建而成。坐北朝南,現存為五重院落。
15、千佛寺
位於古交市楊家坡。始建年代不詳。原位於古交鎮西梵寺溝,明弘治元年(1881年)遷於古交鎮西南,1990年遷置現址。現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
16、開化寺
位於陽曲縣高村鄉辛庄村。現存過殿、西配殿和正殿共9間,佔地2300餘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有前廊,施雙昂斗拱,柱頭飾泥塑,明、次間辟六抹格子門,殿內塑三身佛、脅侍及力士像共11尊。
17、懸泉寺
位於陽曲縣伙路坪鄉前斧柯村。寺建於高出汾水30米之懸崖凹處,明初始建,成化、弘治年間續建,原為晉王府家廟,清雍正、乾隆年間重修,現存正殿、地藏殿、藏經閣、禪堂,東向l00米處有七佛洞等建築。存有明代鐵鑄地藏菩薩及十大閻君坐像等。
18、大王廟
位於陽曲縣東黃水鎮范庄村。據殿內題記記載,廟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為藏山神趙武的行宮。現僅存大殿。
19、堯廟
位於清徐縣孟封鎮堯城村。為古代陶唐城(堯城)所留遺跡。廟宇是後人為紀念帝堯而修建的,其創建年代不詳,明正統年間重建。
20、開化寺連理塔
位於晉源區寺底村北。兩塔形制均為四方形單層墓塔,磚土砌築,高8米余。
21、晉源阿育王塔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重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總高25米,喇嘛式,塔基方形,邊長14米;塔座方形,邊長8.8米,塔座之上為實心白色覆缽體塔身;缽頂上6層立式蓮瓣組成的塔脖子,上置圓錐形13層相輪,相輪上覆有流蘇的華蓋。
22、帖木耳塔
位於陽曲縣楊興鄉史家莊村。有石塔一,磚塔二,呈三角形。石塔為元大德九年武德將軍雲南騰沖路達魯花赤也先帖木兒及兄弟為紀念其父所建,平面呈八角形。南向東西二角建磚塔二座,東塔建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為也先帖木兒墓塔,西塔建於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為其弟拜延帖木兒墓塔。
23、唱經樓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鼓樓街87號。創建年代不詳。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劉魯重修。縣、鄉試秋榜揭曉唱「五經魁首」的地方,故名。
24、大關帝廟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36號。現存為明代建築。
25、山西大學堂舊址
位於迎澤區侯家巷6號。始建於1902年,為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築,是英人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賠款」所建,現存建築為山西大學堂西學西齋及部分圍牆。
26、督軍府舊址
位於杏花嶺區府東街現省政府院內。這里北宋以前為唐明鎮晉文公重耳廟,元為行中書省,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置山西巡撫衙門至清代,歷代山西巡撫的衙門均設在此。至1911年辛亥革命時,這里為都督府,1916年以後稱督軍府。
27、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路245號,原為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是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省、市黨團組織和學生運動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誕生地,被譽為「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國民師范學校始建於民國8年(1919年),原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房屋890餘間。
28、高君宇故居
位於婁煩縣靜游鎮峰嶺底村。高君宇(1896年—1925年),名尚德,是中國最早的五十七名黨員之一,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主要成員,發起成立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也是山西共產黨組織和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
29、趙樹理舊居
位於杏花嶺區南華門十五號院。是著名作家趙樹理生前最後一處住所。該院為一三合院,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是我市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文化名人舊居。
30、山城峁遺址
位於婁煩縣婁煩鎮舊婁煩村東約400米。遺址東臨汾河水庫,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米。斷崖上暴露遺跡有灰坑多座。曾做過發掘。
31、古交遺址
位於古交鎮。分布在古交以西汾河岸邊的鳳凰崖、王家溝、後梁一帶約15萬平方米的范圍內。1983年,發掘文化層70立方米,獲得石製品459件。
32、婁煩古城遺址
位於婁煩縣馬家莊鄉城東溝村北100米。為戰國時代城址,據清康熙《靜樂縣志》記載,該處為樓煩王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000、南北寬700米。現存北牆殘段,殘長400、基寬2、殘高10米,存馬面2座。城內有圓形柱洞遺跡。南、北、西三面有城濠。
33、岩香寺石窟
位於清徐縣西山都溝村的屠谷山山腰間。存5個洞窟。下層坐北朝南,存1、2窟。窟前正東崖岩之上的崖面上,存坐東朝西的3、4、5窟。
34、不二寺
位於陽曲縣城首邑西路74號。原位於陽曲縣北留鄉小直峪村,1989年將大殿遷現址。不二寺大殿建於北漢乾祐九年(956年),現存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築。
35、狐突廟
位於清徐縣馬峪鄉西馬峪村,為祭祀春秋時期晉大夫狐突的廟宇。廟坐北朝南,現存獻殿、正殿等建築。
36、太原天主堂
位於杏花嶺區解放路。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焚毀,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修,現存禮拜堂系羅馬式建築,總高約37米,另有附屬建築70餘間,保存完好,為太原地區最大的教堂,亦稱太原總堂。
37、清泉寺
位於清徐縣平泉村北中隱山小峪溝,又名「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晝夜長流,故名「清泉寺」。該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明、清多有修繕。
38、王家峰北齊墓群
由徐顯秀墓、狄湛墓、庫狄業墓等組成。其中以徐顯秀墓最具代表性。徐顯秀墓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郝庄鄉王家峰村東「王墓坡」。

市保
1、文殊塔
位於清徐縣碾底鄉碾底村。塔為石質亭閣式,分三層一層為基座,之上建有單層方形塔室,南向有門,塔檐下向外疊澀均雕有蓮瓣,檐上置有塔剎。從其風格看,應為唐代遺物。
2、古圓通寺
位於杏花嶺區東緝虎營街48號。明初為晉藩方山王美垣府佛堂。寺坐北朝南,現存大殿、過殿,佔地面積273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頂,琉璃剪邊。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頂。圓通寺是明、清之際太原盛極一時的佛教廟宇。
3、皇廟
位於太原市花嶺區五一路南段東側,是明、清兩代藩王、皇族和文武官員祭祀先祖和舉行慶典的場所。佔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
4、古關帝廟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校尉營街。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重修。廟坐北朝南,為二重院建築。
5、徐溝文廟
位於清徐縣徐溝鎮北,城隍廟西側。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徐溝縣志》載,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7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廟坐北朝南,有懸山頂黃琉璃建築的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及兩廡等殿宇33間,圍廊22間,佔地面積4600平方米。
6、徐溝城隍廟
位於清徐縣徐溝鎮北。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徐溝縣志》載,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73年),明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除戲台外,建築均被火焚,後再建。
7、白雲寺
位於迎澤區郝庄鄉紅土溝南。寺創建年代不詳,初名凈業庵,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改稱清涼寺,清初向東擴建。因寺前常有白雲飄飛,故名「白雲寺」。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
8、寶梵寺
位於清徐縣東於鎮東於村。始建於宋宣和元年(1119年),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建,現存為清代建築。寺院坐西朝東,二重院建築,中軸線上有山門、過廳、大殿及兩側的鍾鼓樓、配殿、耳房等殿堂,佔地1000平方米。
9、壽寧寺
位於清徐縣集義鄉大常村北。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清康熙年間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大殿、配殿等殿堂35間,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殿宇均為懸山頂,各有前廊,置各式斗拱,前殿後檐又置單坡歇山頂抱廈。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懸山頂,琉璃剪邊,前檐有廊。
10、關帝廟(包括其東側的浙江會館)
位於杏花嶺區南肖牆街88號。現存建築為清代手法。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存過殿、正殿、廂房及東、西偏院等建築。正殿為二層單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有廊。東偏院正殿面闊五間,硬山頂勾連搭卷棚頂前廊三間。東偏院之東側為浙江會館,民國時期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歇山頂,周圍廊,廊柱間有雀替,保存基本完整。
11、九龍廟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北,廟系祀九龍聖母即高歡之妻婁太後之廟宇。建於宋代,金皇統年間重建,大定六年(1176年)重修。元、明、清均有修葺,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修,1992年,由村民集資重修。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存樂台、配殿、正殿等建築。樂台西向,五檁懸山頂,勾連搭前後卷棚頂,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三面有廊,殿內置木雕彩畫佛龕,有彩塑金妝九龍聖母像,另有降龍伏虎壁畫30平方米。
12、藏經樓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迎澤公園內。原名藏經閣,據碑文記載,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763),是太谷資福寺主要建築之一,寺已毀,僅存樓閣。1961年投資23萬元,從太谷遷至於迎澤公園重建。藏經樓坐北向南,為二層四檐歇山頂,高約18米,單體面積179.22平方米,坐落於石砌基座上,四周有石欄桿,佔地約1000平方米。底層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稍間為迴廊,一層頂部下檐為黃琉璃瓦頂。室內有木樓梯通二層,二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稍間為圍廊,頂部上檐為綠琉璃瓦頂,正脊上排列著6個小獸、通體建築璇子彩畫,保存完整。
13、義井遺址 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晉源區義井村西南80米。20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調查、試掘,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揭露遺跡有灰坑、陶窯、墓葬等。出土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片,其紋飾有籃紋、繩紋、附加堆紋,褐、紅、紫及黑彩條帶紋;棋盤格紋、網紋、垂線紋等,器形有罐、壺、盆、碗、甑等。是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定義為義井文化。
14、太原舊城牆遺址
位於杏花嶺區太原城區舊城一帶。太原城牆建於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原城牆的基礎上擴展,周長土2公里,高u.4米,外包磚內夯土,共開8門,建城樓12座,周垣建小樓92座,敵台32座。太原城牆及城樓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解放後大都拆除。現僅存位於北大街以南的拱極門城門洞及城牆280餘米,旱西關動物園內也可見少許遺跡。拱極門,俗稱小北門,城門洞為磚砌拱形券門,高4.5—5.5米,寬71米,深22米,城樓已毀。城牆高7—10米,板築。
15、孫中山紀念館 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市兒童公園北端。原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創建的勸工陳列所,亦稱勸業樓。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二層硬山式樓房,上下層均出檐有廊,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佔地面積326平方米。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先生到太原視察,19日下午在文瀛公園勸業樓二層向太原各界群眾憑欄發表演說,高度評價辛亥革命山西武裝起義,在全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蒞晉這一大事,1986年5月,將勸業樓辟為「孫中山紀念館」。
16、牛駝寨戰斗遺址(包括烈士陵園、廟碉及工事等)
位於杏花嶺區楊家峪鄉山莊頭村、中澗河鄉牛駝村。牛駝寨戰斗是指解放太原戰役中戰斗最激烈、雙方,付出重大傷亡的一次著名戰斗。閻錫山在東山設置了四大要塞,牛駝寨是其中之一。它有三個大陣地互為犄角。以十號碉(炮碉)為中心的十號陣地上,有一、二、三、八、九、十號碉;其東南有四號碉,即廟碉,為核心陣地,在陣地的東西,有以五、六、七號碉為骨乾的前沿陣地,在每個碉堡的周圍,都築有明暗十碉堡,在這些小碉堡的前面,是十來米高的峭壁,再前,又有台階式的劈坡、鐵絲網、地雷,在各碉間又有無數的地道、暗堡等。現今,這些碉堡的殘骸都在,有的還很完整,如廟碉、牛駝寨下的「地下堡」等。1954年修建了烈士陵園,1989年擴建解放太原紀念館,新增了旅遊景點,有解放太原紀念碑,炸開的碉堡副碑等。1994年8月建成徐向前銅像旅遊區。
17、山西省立一中舊址
位於迎澤區兒童公園內山西省榮軍招待所、起鳳街鐵路宿舍內。原為明清時的貢院,後為山西大學堂、晉陽中學堂等,1913年改為現名。1922年起,高君宇、彭真、賀昌等在此讀書,並進行革命活動,是山西省、太原市黨團組織的誕生地。學校除利用貢院的部分房屋外,還新建了教室、大門等建築,現存有仿清代懸山頂和硬山頂三排教室,豐樹堂(校長室)及部分建築。
18、唐叔虞墓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牛家口村東晉王嶺。據明嘉靖《太原縣志》載,叔虞為周武王次子,周成王之弟,晉國始祖。唐叔虞及其子燮父墓在晉王嶺。地表曾殘存圓形封土2座,一大一小,俗稱「大王墓」和「小王墓」。大王墓殘高10米;小王墓殘高5米。在陵墓周圍有城牆和漢代建築遺跡。
19、河口聖母廟
位於古交市河口鎮河口村西。廟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詳。現僅存戲台和正殿,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正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硬山頂,頂飾琉璃脊和剪邊,單昂斗拱,格子門窗,為清代建築。
20、李存孝墓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風峪溝內。李存孝(?—894年),五代時名將,本名安敬思,因作戰勇敢,被李克用收為義子而改名,累官至邢州留後,後因罪被車裂而死。新舊《唐書》均有傳。地面現存圓形封土1座,底徑4米、殘高2米。
21、思西遺址
位於陽曲縣泥屯鎮歸朝村。在地表採集有大量紅陶片、夾砂陶片等,可分器型有彩陶盆、罐、尖底瓶、缽等,紋飾有繩紋、藍紋,也有少量的錐刺紋。
22、琉璜溝石窟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西鎮村琉璜溝內1.5公里北山石上。石窟開鑿於隋或唐初。存2個洞窟。在寬8米、高5米的巨石上,開一南向洞窟,窟內雕佛像一尊,著袒右式僧衣,衣紋輕薄貼體。窟頂中央畫蓮花藻井,右壁存飛天一身。窟旁西側尚存另一窟,窟內無雕像,僅存佛座,壁間有唐咸通七年(866年)段公悅等題名。
23、西山大佛
位於晉源區金勝鄉寺底村西北蒙山之陽。開鑿於北齊天保末年(559年),至後主天統五年(569年)竣工。高約46米。現大佛頭部已失,頸以下保存基本完好。佛頸較粗短,寬、厚各5米,高2米余,上部陰刻三道項線,頸至腹高22米,雙肘間距22米。雙肩寬平,肥胛厚胸,身體頗顯雄壯。腹部微鼓,雙手施禪定印,右手存手掌及小指,左手已殘,手以下有高3米用條石砌成的台基。
24、三教寺
位於婁煩縣城監河南岸的南山坡上,是融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代建築。現存建築為明清手法。整個建築群由寺院和戲院兩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
25、崇德廬石刻
位於南城區兒童公園西門碑廊內,現鑲嵌刻石39塊。《崇德廬石刻》為清末陽曲回族鑒藏家李希選擇家藏法書墨跡,於咸豐二年至五年(1852年—1855年)刻之於石。抗日戰爭中遺失一部分,現僅存30塊。1958年,李希後裔李玉成捐贈,並增刻《帖刻序》2石,敘述刻石原委。石刻寬0.5米~1.5米,高0.3米~0.5米,青石質,分清、真二卷,收歷代17家法書,卷首鐫「崇德廬帖」楷書4字。與崇德廬石刻陳列在一起的還有清康熙帝御筆行書詩帖石刻7塊,規格大體與崇德廬刻石相仿,保存均完好。
26、蠻王墓
位於清徐縣柳杜鄉東青堆村東南300米。 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源鄉志》載,北魏正平元年(451年)蠻王到平城(今大同市)朝太武帝時,於途中病逝,葬於此。
27、寶賢堂法帖石刻
位於迎澤區郝庄永祚寺碑廊內,包括《寶賢堂集古法帖》、《古寶賢堂帖》兩套叢帖石刻。
28、開化寺民居
位於開化寺南街的34號、西街的28號院。為清代道台衙門的辦公之地和居住之處,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兩院建築形式均為四合院,硬山頂建築。院落整體布局保存基本完整。34號院坐西向東,原有七進院,兩個偏院,現有四進院,一個北偏院。二進院有雕刻門樓,門兩邊有磚照壁,過庭為五開間;三院建有牌樓門,南北廂間各五間;四院西房五間,南北廂房各五間,北偏院又稱北樓院,樓坐北朝南,為二層建築,硬山頂,五開間,東西廂房為平房,各為三間,南面建二間「喜雨亭」,樓下西面有一地窖,面積約15平米,還有一水井。西南角有一門可通開化寺西街28號。開化寺西街28號又稱南樓院,坐南向北,前後為二進院,里院南樓為二層五開間,東西廂房各四間,為平房,中間過庭為三間,前院東西廂房各三間。兩院共有房屋100餘間,佔地約6.7畝。房屋的窗戶,牆上還保留部分圖案。
29、府東街東花園
位於杏花嶺區府東街省政府東側。為民國五年閻錫山在督軍府東側一帶修築的軍政要員住宅區。現存西偏院稱中和齋,有卷棚頂,面闊5-7間的二座帶廊院子和仿歇山式內北廳(是閻錫山召開秘密會議的地方)組成。北有9間廳堂,是當年閻錫山辦公之地,里院為庭院建築,有正房五間,為閻的食宿地,正南西北有廳堂七間,稱南廳,是閻錫山眷屬居住之所。
30、新民街東花園
位於杏花嶺區新民北街省軍區招待所內,又稱閻公館。民國十七年(1928年)前後所建。大門後正中是大影壁,東側通過月亮門可進入花園,西側是一牌坊式儀門,過門即入宅院,宅院一連三進主院,大廳均為卷棚頂,面闊五間,東西兩側不設廂房,全為半壁長廊,三進主院的兩側均設偏院,偏院房屋均三間,也不設廂房。主院、偏院及長廊建築均雕飾彩繪,金碧輝煌,是一座典型的大型傳統宅院,現保存完好。
31、傅公祠
位於杏花嶺區東緝虎營街省政協院內。民國七年(1918年)為紀念山西名士傅山先生而建。佔地1.4萬平方米,是一組由祠堂小院、組碧樓、會議廳等主要建築組成的園林式布局的建築。祠堂小院為長方形三合院,現存建築保存完好,1983年重修後,將門移至東向稱「西園」,為省政協文化活動中心。組碧樓位於軸線北端,平面呈「H」形,二層樓,是—座具有歐洲中世紀古典式風格的建築。會議廳位於東部,面寬九間,進深五間,四周圍廊,卷棚歇山頂。傅公祠在單體建築上,既有傳統形式的祠堂,又有西式磚木結構的樓房,還有中西合壁的會堂,體現了近代建築過渡階段的特點。
32、晉綏邊區第八分區(專署)舊址
位於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舊址原為村廟,建於明代,佔地2000平方米,有殿堂15間。1942年冬起為晉綏邊區第八分區地委、專署、分區機關所在地,領導十個縣的軍民開展對敵斗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等。另在村東有明代始建的觀音堂,為八分區干訓隊大禮堂舊址。
33、晉綏八分區殉國烈士紀念碑位於古交市常安鄉睦聯坡村。為了緬懷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晉綏八分區的革命先烈,表彰他(她)們的豐功偉績,經分區黨政領導研究決定,於1944年7月7日抗戰七周年紀念之時,在睦聯坡村東修建了烈士陵園。
34、河家莊遺址
位於婁煩縣婁煩鎮河家莊村北約150米的澗河北岸台地上。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5米。1980、1982年兩次調查,清理龍山文化白燕類型的房址、灰坑各1座,夏商時期的灰坑7座、殘墓1座。
35、石千峰遺址
位於古交市石千峰西南約1公里的花梁山坡一帶。1980年對石千峰一帶進行了調查,共採集到石製品101件,其原料主要是燧石和角頁岩。遺物有石器、石片、石核等。
36、古交文化遺址
位於古交市古交鎮李家社村大川河東500的卧龍崗、東勝寺一帶。遺址面積約7萬平方米。在石炭砂頁岩形成的山坡表層,發現大量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有砍砸器、尖狀器、石斧、石刀、石環和陶片等,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

❻ 山西大同的歷史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大秦鐵路的交點,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總人口321萬,市區非農業人口112萬,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稱。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春秋為北方少數游牧民族居住地。
戰國趙武靈王初設平城,隸屬代郡
秦大同東西分屬雁門郡和代郡,並在境內修築長城。
西漢沿襲秦制,雁門郡屬並州,代郡屬幽州。白登之圍發生於此。
東漢漢明帝時,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廟。
三國大同為烏桓、鮮卑等部族占據
北魏初期建都於此,稱「代京」、「平城」。
唐為雲州
五代時作為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讓與遼
遼代,遼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遼國陪都。
金也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金國陪都。
元代改為大同路。
明改路為府,隸屬山西布政使司。管轄渾源,應,朔,蔚等四州七縣。明朝時大同為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當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
清為大同府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察哈爾省,並由由大同城區設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爾省撤銷,大同重新劃歸山西省
1958年大同縣並入
1964年大同縣又分出,為地級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銷,原有縣中的7縣劃歸大同市。

坐標: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 大同市北鄰內蒙古自治區豐鎮、涼城,東鄰河北省陽原縣,南接山西省朔州市和忻州市。

地形
市區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中部、南部是廣闊的平川(大同盆地),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區可分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區山勢險陡,主峰塔兒山海拔1714米。大同煤田主要分布於此。中部山區,最高峰為大鍾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點。北部山區群山交錯,溝深坡陡,最高峰銀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嶺海拔1201米,與東南部馬鋪山構成大同北部門戶、京包鐵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錯,溝谷縱橫, 地形復雜。

大同市絕大多數戶籍人口無宗教信仰。此外,分布有少量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群體。

自然風景區
北嶽恆山:五嶽之一、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距大同市65公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形成於第三紀,主要分布在左雲、右玉等縣;一部分 形成於第四紀,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
大同土林:位於大同縣杜庄村,是丘陵低窪地帶雨水交匯沖刷形成的地貌奇觀。
渾源湯頭溫泉

❼ 高考結束後去那裡玩比較適合

推薦一條滇西北自助游路線,有問題,請追問,,

福建-昆明專 火車 或者飛機到達
昆明-大理-麗江火車票價屬90-110元
昆明:大觀樓公園、西山景區、圓通寺、滇池公園、翠湖。住宿在昆明國際青年旅舍,網上可以預定。
大理:蒼山、洱海、三塔寺、喜洲民居、雞足山、大理古城洋人街。住宿古城,客棧很多。
麗江:大研古鎮、木府、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住宿推薦國際青年旅舍!
從麗江乘坐大巴,可以到達瀘沽湖、虎跳峽。
如果去玉龍雪山,羽絨服必備,臨時租用大衣,衛生狀況不太理想!
零件乘坐大巴,到達香格里拉,可以游覽松贊林寺、普達措森林公園、住在中甸古城,客棧很多!
雲南是旅遊大省,這條路線非常成熟,吃住行也很方便,出行選擇公共交通,住宿選擇國際青年旅舍、吃法以當地小吃、一般餐廳為主,干凈衛生便宜!假如幾人結伴出遊,不算門票,平均每人每天120元左右就夠了

駕車路線:全程約500.5公里

起點:昆明市

終點:麗江市


熱點內容
在菲律賓用什麼軟體看國內電影 發布:2024-08-18 19:45:19 瀏覽:95
不是現代主義電影的是 發布:2024-08-18 16:26:58 瀏覽:792
在船上吃人的電影是哪一部 發布:2024-08-18 15:33:07 瀏覽:268
丁咚的電影 發布:2024-08-18 14:47:05 瀏覽:429
86.mm。kk 發布:2024-08-18 13:59:40 瀏覽:39
箱子男電影在線免費看 發布:2024-08-18 06:38:34 瀏覽:592
玩命快遞4迅雷下載 發布:2024-08-18 04:41:05 瀏覽:839
電影票取票碼是序列號還是二維碼 發布:2024-08-17 21:52:01 瀏覽:467
韓國我也隱藏了真相演員表 發布:2024-08-17 21:22:10 瀏覽:178
安達市隆美影院5月26日播放 發布:2024-08-17 20:37:58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