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劉宋
⑴ 圓通羅漢系統亂收中轉費,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壽縣報恩寺 報恩寺座落在城內東北偶,舊名崇教禪院,或名東禪寺,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年。據《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於唐忐觀年間(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一萬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 淝水之戰古戰場 壽縣地處南北沖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歷史上這里戰爭頻仍,公元383年的秦(前秦)晉(東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麓,壽陽城下。這場戰爭不僅再次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歷史典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和可為憑吊的歷史遺跡。 銅 鑄 十 八 羅 漢 銅鑄十八羅漢,原在縣城北門內圓通寺,1962年移入報恩寺。現存15尊。這些造像體積不大(通高63—67厘米),但神情意態栩栩如生,其造型則表現出簡練渾厚的特點。由像背刻字知其鑄造年代為明萬曆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1607)。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布這些造像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金 棺 金棺,置於銀棺內,亦頭北尾南,6片黃金薄片鉚合製成。長10厘米,寬3—6厘米,高4.2—7.8厘米,重91.5克。棺頭亦有雙扇假門,門扉裝兩只金絲環,門楣飾連球紋,門上方及左右側皆伸出蓮瓣形背光。棺身全為忍冬紋,內底部凸現「重佛舍利」四楷體字圖案,文字俱為捶揲而成,棺內裝滿「舍利」。 銀 棺 1977年,壽縣報恩寺宋塔地宮所出,棺似船形,存放在一石涵內,頭北尾南通高9—11.5厘米,蓋寬8—9厘米,口寬7.4—8厘米,是用銀質薄片捶揲鉚接而成。棺蓋飾「雙龍戲珠」圖,一側飾佛子10人作緩步徐行或敲鈸,似送葬祭祀式;一側飾如來佛半卧像,身後侍立弟子10人,棺頭為雙扇假門,有門釘4行,每行8枚,有銜環;門前為6級台階,兩側各立一侍者,棺尾飾一合掌坐佛於正中。 楚 大 鼎 楚大鼎,又名「大侶鼎」、「鑄客鼎」。民國22年(1933年)在壽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徑93厘米,重約400公斤,圓口平唇、圓底、修耳、蹄足、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犀首紋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館。 斗雞台遺址 斗雞台亦稱北雞城。遺址位於城西南15公里,壽(縣)正(陽)公路北側,邸家小郢西60米處。相傳為楚王斗雞的地方。台上台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統的陶片分布。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於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北不足百米處。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吳坤修楷書「漢淮南王墓」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之壽縣人民政府撥款依「覆斗式」原墓形重修。墓地佔地2366平方米,四面築1米高度青石護土牆,迎面鑲石刻保護標志、重修墓碑記和管理規定。墓南鋪築連接合(肥)阜(陽)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設有青石欄標。為壽縣城北又一處引人注目的勝跡。 廉頗墓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里。古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里許便是淮河。今日為旅遊勝地。 柏家台遺址(壽州古城牆) 1985年4月,在壽(縣)蔡(家崗)公路拓寬工程施工中,於今東津渡西公路邊沿發現一古代建築遺址,總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因遺址天柏家台村,故名為柏家台遺址。省、縣文物研究工作者,對遺址作了發掘,發現有大型石柱礎、長方形鋪地灰磚和四葉紋、山字勾連紋槽形磚,鳳鳥紋、樹雲紋圓瓦當等遺物,建築規模宏大,器物紋飾豐富多彩。參加全國楚文化研究會的人員亦專程來此考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視,「認為該遺址可能是楚郢都壽春城內宮殿建築的一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一大發現。」 孫公祠 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於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於何時尚未能詳。 公孫祠</B>孫叔敖,姓孫,名敖,字孫叔;父名孫賈,任楚國司馬,後被斗越椒所害,孫叔敖避難於夢澤。虞邱相薦其賢於楚莊王,召為令尹。《史記?循吏列傳》說。「孫叔敖者,楚之處土也,虞邱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為了發展生產,富國富民,他選擇主要產糧區的壽春,利用南高北低、水源豐富的地理環境,修造芍陂水利,灌溉萬頃,使楚國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人民得其利。據傳,此舉適合國情,深得人心,當地人民很早就在陂側立祠以祭了。《水經注》「肥水」條下有記曰:「水北徑孫叔敖祠下」,可見孫公祠始建日最遲也不會晚於北魏。宋王安石《安豐張令修芍陂》詩中亦有「楚相祠堂仍好在」句,明代宣陽僑郎王邦瑞《過孫叔敖祠》詩曰:「百里陂塘峙楚祠,萬年伏臘動人思。愛存墮淚非殘碣,功似為霖豈一時。」 據《壽州志》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劉概「增葺之」;清康熙間,州同顏伯?《孫公祠廟記》說祠有「殿廡門閣凡九所二十八間,僧舍三所九間,戶牖五十有七戶」;又說有古柏數株,遮天蔽日。遊客到此,觀芍陂壯舉,仰楚相遺風,留連之餘,可於庭、於廊、於廡、於樹下、於南牖北窗,此軒彼欄,皆得以憩憩,偃仰隨意,風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壽州知州周光鄰《芍陂楚相祠》雲:「楚相祠堂柏蔭清,芍陂晴藻碧煙橫。欲知遺澤流長處,三十六門秋水聲。廉吏可為終可為,衣冠今古式威儀。野人慾采塘花獻,剛及西風稻熟時。」 經過乾隆年間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正殿奉楚令尹孫叔敖像,東配明壽州知州黃克纘「木主」,西配清壽州州同顏伯?「木主」;東西廡配祭漢至清代致力於芍陂興利的官宦48人,漢廬江太守王景以及兗州刺史鄧艾位居前列。現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和明清間碑刻19方。大殿三間,位於後進,硬山、馬頭牆、前提檐、立貼式梁架。還清閣位於中進,闊三間,深一間,兩層密檐式,牆面出單挑磚雕華拱以承檐下。崇報門為前進,又稱碑廳,面闊四間,東間闊3.3米,自東至西各間面依次遞減;門設東邊第二間正中,異於大殿,還清閣設門於明間的對稱格局。碑廳內外牆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內集中起來的碑刻19方,有歷史上重修安豐塘碑記、禁止侵塘為田的積水界石記、安豐塘圖、孫叔敖石刻線像及其傳略、重修孫公祠碑記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圖,可見塘的位置、水源、斗門、灌區概況,在水利科學史上有較高價值。乾隆四十年梁書丹之草體《重修安豐塘碑記》,亦常為遊人所欣賞。 安豐塘(芍陂)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里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被譽為「神州第一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堤周長2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 安豐塘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他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的富民強國政策是分不開的。 安豐塘是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千百年來,安豐塘在灌溉、航運、屯田濟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投入資金對安豐塘進行維修,充分發揮古塘效益,灌區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壽縣也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先後到此參觀,對安豐塘水利工程歷史之久長,設計建造之科學而且至今仍發揮著巨大效益評價極高。 安豐塘環境清新而幽雅。良田萬頃、水渠如網;環塘一周;綠柳如帶;煙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慶豐亭點綴在平波之上,與花開四季的塘中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蓬萊仙閣圖。 安豐塘北堤外側的孫公祠,是古人為紀念創建芍陂的楚相孫叔敖而建。祠內藏有古碑刻二十餘方,是研究安豐塘水利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許多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和鑒賞價值。 蔡昭 侯墓 蔡器與楚器雖然國別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卻基本一致,主要是由於春秋時期,在江淮漢地區的諸侯,經過長期征戰,頻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與日俱增,從而互相滲透,逐漸融合,最後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楚文化。 1955年5月,壽縣治淮民工在城西門內北側取土加固城牆時,發現甬鍾兩件。經發掘發現墓葬,位置向西至城牆腳約40餘米,向南至西大街約280米,墓型為接近正方形的豎井土坑,無墓道,墓坑正中略偏南有長2.4米、寬0.8米的漆棺痕跡,滿鋪硃砂一層,厚約2厘米。硃砂下面有玉佩1副,並有玉璧與扁形玉環等,其間排列著圓形、六角形、三角形、長方形的金葉;偏東處有銅劍1把,劍鋒向南;墓主人的骨骼未能保存下來。從玉飾、金葉的排列次序與銅劍的位置看,宛似人形卧地,可知是頭北足南。 隨葬物品如鼎、鍾、鬲、豆、方壺、鑒、盤、尊與編鍾等都置於墓坑北部;墓坑的東南隅除車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銅器、骨器;西部以兵馬器為多,也有一些小銅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長方形小坑內有繩紋陶器碎片,可能是給陪葬者的。 出土隨葬物經整理後共584件,其中青銅器486件,玉器51件,金飾12件,骨器28件,殘存漆片與陶片6件,礪石1件。青銅器中較大的鼎多達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徑62厘米、腹圍197厘米。部分青銅器鐫有銘文,其內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國周旋於吳、楚兩大國之間的困難處境。蔡侯盤與尊的銘文各有92字,為蔡侯嫁其姊與吳王時鑄;吳王光鑒有銘文52字,是吳王之女嫁蔡時所贈。在蔡侯鍾上銘文82字中,有「輔佐楚王」等詞句。由此可知,蔡國一方面與吳國結成姻親以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討好於楚國,而最後仍為楚所滅。 楚幽 王墓 楚幽王墓,墓址在壽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朱家集(今屬長豐縣)附近,發掘前稱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徑約100餘米,周約400米。 民國12年(1923年),當地農民在附近農田耕作中偶然發現青銅器有鼎、壺、簋、鎬與帶鉤、鏡、車馬飾具等,後為蚌埠外僑瑞典人加爾白克所得,現藏瑞典首都皇儲搜集部。民國22年和24年,當地人曾先後兩次進行挖掘。這兩次發掘,雖沒有控及槨室,但已取出不少器物,均被瓜分變賣,著名的「曾姬無血阝」(一對)就是在第二次挖掘中出土的。
⑵ 安陽市滑縣圓通白道口圓通在哪
圓通白道口不知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想了解白道口鎮,給你介紹如下:
白道口鎮位於河南省滑縣東北部黃河故道的金堤之畔,距縣城24km,東望濮陽、北接內黃、西向大丕。106國道和新(鄉)濮(陽)公路在鎮中交匯,是連接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的交通要塞。鎮政府駐地為白道口集,是濮陽、內黃、浚縣、長垣、滑縣五縣著名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鎮城總面積1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萬畝。
白道口鎮代碼:41002。2006年,轄白道口村、西英公村、東英公村、韓河京村、李河京村、王河京村、前吾旺村、後吾旺村、秦劉拐村、周街村、前安村、民寨村、許村、楊店村、後安村、西河京村、李村、蔡胡村、王莊村、前趙湖村、後趙湖村、張庄村、馮庄村、大留營村、劉營村、西桃園村、東桃園村、東安村、西安村、郝村、黃村、崔郭庄村、北留村、前留村、郭留村、孟村、西小寨村、東小寨村、六十婆村、石佛村、溫村、周村、馮村、李營村、李虎寺村、陳營村46個行政村,395個村民小組,13298戶,6.3萬人。
白道口鎮歷史悠久,平原廣袤,物產豐饒,交通輻輳。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豆、棉花,還有大棗、蘋果、梨、杏、食用菌是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區,畜牧養殖業異軍突起,高效農業發展迅猛。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快,目前已形成了以電線電纜為龍頭,化工、彩印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木器加工等六大支柱產業共同發展的良好趨勢,企業個數98年達到476個。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74億元,財政收入40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9元。今日的白道口,被人們譽為鑲嵌在豫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
白道口鎮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等高標的基礎設施、文教衛生、文化娛樂、服務等綜合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城鎮載體功能日臻完善。鄉村公路四通八達,程式控制電話擴容為4000門,已安裝2600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35萬KVA輸變電站可滿足工農業用電需求,職業高中的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這里古代文化,名勝古跡,枚不勝舉大劉營遺址龍山、商周春秋文化遺物猶在,鐵槍寺宋代歐陽修撰碑今存,西明寺為唐代員元11年所建,雷音寺始建清乾隆三十年,長春觀元代道人邱處機煉於此,王彥章藏兵處十二眼井古戰場跟跡可見,白馬坡漢關帝斬彥良於此,利濟橋道光年間所建。
⑶ 南北朝著名隱士陶弘景有什麼之稱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居士,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丹徒秣陵(今江蘇江寧縣)人。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葯家、煉丹家、文學家,晚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醫學家。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自幼聰明異常,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華陽洞。梁武帝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後,想讓其出山為官,輔佐朝政。陶於是畫了一張畫,兩頭牛,一個自在地吃草,一個帶著金籠頭,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便知其意,雖不為官,但書信不斷,常以朝廷大事與他商討,人稱「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百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葯,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葯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葯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另著有《真誥》、《真靈位業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葯總訣》等等。他的文章《答謝中書書》已被收入初中課本。
陶弘景在醫葯、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於葯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這又和煉丹有關。他對當時的《神農本草經》加以整理校訂,又補充了365種葯物收在《名醫別錄》內,撰成《本草經集注》。
陶弘景對化學的貢獻之一是記載了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先時有人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朴硝大同小異,朏朏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雲是真消石也。」所謂「紫青煙起」是鉀鹽所特有的性質。陶弘景這一記載,是世界化學史上鉀鹽鑒定的最早記錄。
陶弘景曾長期從事練丹實驗。梁武帝送給他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原料,讓他煉丹。他在煉丹過程中掌握了許多化學知識,例如:汞可與某些金屬形成汞齊,汞齊可以鍍物。指出水銀「能消化金、銀成泥,人以鍍物是也」。胡粉(鹼式碳酸鉛)和黃丹(四氧化三鉛)不是天然產物,而是由鉛製得。指出:胡粉是「化鉛所作」;黃丹是「熬鉛所作」。
陶弘景一生著書很多,約二百二十三篇。其中關於醫葯學的有《本草經集注》七卷,《肘後百一方》三卷,《夢書》一卷,《效驗施用葯方》五卷,《服食草木雜葯法》一卷,《斷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氣導引》一卷,《養性延命錄》二卷,《人間卻災患法》一卷,《集葯訣》一卷等。其中絕大多數均已散失 。
弘景自幼聰明,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生。不足二十,作諸王侍讀。雖在公門,不善交際,專心讀書。三十六歲辭官隱居。梁武帝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後,想讓其出山為官,輔佐朝政。陶於是畫了一張畫,兩頭牛,一個自在地吃草,一個帶著金籠頭,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便知其意,雖不為官,但書信不斷,人稱「山中宰相」。
弘景為人,《梁書·處士傳》稱:「圓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又作渾天象,高三尺,刻有二十八宿度數,七曜行道,不但用於天文歷法,對修道也有幫助。曾夢佛受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於是到阿育王塔自己發誓,受五大戒。大同二年去世,時年八十五歲(一說八十一歲),顏色不變,屈申自如,香氣滿山,數日不散。先生學問淵博,著述豐富,今列於後:《學苑》一百卷,《孝經》`《論語》序注十二卷,《三禮序》一卷,注《尚書》`《毛詩傳》一卷,〈〈老子內外集〉〉四卷,〈〈玉匱記〉〉三卷,〈〈三國志贊述〉〉一卷,〈〈抱朴子注〉〉二十卷,《世語闕字》二卷,《古今州郡記〉〉三卷,並造〈〈西域圖〉〉一張,〈〈帝王年歷〉〉五卷,〈〈續臨川康王世說〉〉二卷,《太公孫吳書略注》二卷,〈〈員儀集要〉〉三卷,〈〈七曜新舊術數〉〉二卷,〈〈風雨水旱飢疫占要〉〉一卷,〈〈算術藝術雜事〉〉一卷,〈〈卜筮略要〉〉一卷,〈〈靈奇秘奧〉〉一卷,〈〈舉百事吉凶歷〉〉一卷,〈〈登真隱訣〉〉二十四卷,〈〈真誥〉〉十卷,〈〈合丹葯諸法式節度〉〉一卷,〈〈本草經注〉〉七卷,〈〈肘後百一方〉〉三卷,〈〈夢書〉〉一卷,〈〈效驗施用方〉〉五卷,〈〈集金丹葯白方〉〉一卷,〈〈服雲母諸石方〉〉一卷,〈〈服食草木雜葯法〉〉一卷,〈〈斷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屍諸要法〉〉一卷,〈〈服氣導引〉〉一卷,〈〈人間卻災患法〉〉一卷。
另據唐李延壽〈〈南史〉〉:「撰而未訖又十部,唯弟子得之」,藏於敦煌石室的〈〈輔行訣臟腑用葯法要〉〉,當是其中的一部。是現今為止,唯一記載〈〈湯液經法〉〉內容的醫學文獻,提出了五臟辯證的提綱,在《傷寒論》與《湯液經法》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可算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經典巨著。他撰寫的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還有《真誥》、《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葯總訣》、《華陽陶隱居集》等。能書善畫,通琴棋醫術。書法工於草隸,其畫清真。書畫有《二牛圖》、《山居圖、《瘞鶴銘》。
編輯本段陶弘景與《神農本草經》
古代中葯學的發展,繼我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者著--《神農本草經》之後的另一部重要文獻,是《本草經集注》。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他堪稱得上是我國醫葯學史上對本草學進行系統整理,並加以創造性地發揮的第一人。
陶弘景小時候很聰明,也很勤奮。四五歲常以蘆荻為筆,在灰沙上學寫字。十歲看了葛洪的《神仙傳》等著作,"晝夜研尋",深受影響。長大以後,"神儀明秀,朗目清眉",曾作諸王侍讀的官,深受統治者的賞識。先是東陽郡守沈約,"累書邀之",他不至;接著,梁武帝"屢加禮聘",他也不出。梁武帝問他:"山中有什麼,為什麼不出山呢?"他先寫了一首詩,後畫了一幅畫作為回答。詩為《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陶隱居集》)。畫的內容是:紙上畫了兩頭牛。一頭散放水草之間,自由自在;一頭鎖著金籠頭,被人用牛繩牽著,並用牛鞭驅趕。梁武帝看了詩和畫,領會他的用意,就不再強迫他出來做官了。但是"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問",故當時人稱之"山中宰相"。由於王公貴戚,"參候相續",干擾也很大。後來,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層的樓房,"弘景處其上,弟子居其中,賓客至其上",關門讀書,與世無爭。
陶弘景在醫葯方面的最大貢獻,是對《神農本草經》的科學整理。《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漢代以前勞動人民積累的葯物知識,共收載葯物三百六十五種,分成上、中、下三品。書中對每一味葯的產地、性質、採集和主治的病症,都作了詳細的記載。對各種葯物如何配伍以及簡單的制劑,都做了概述。但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葯物知識農漸豐富起來。到了南北朝時期,漢代的這本《神農本草經》,不僅輾轉傳抄,"遺誤相繼,字義殘缺",而且內容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
因此,陶弘景便對本草學做了一次較全面的總結。他從自己名醫別錄編中挑選出了三百六十五種新品種附入《神農本草經》,使原書只有三百六十五種的葯物增加到七百三十種,並予以一一訂正、調整、分類注釋,編成《本草經集注》一書。
《本草經集注》具有明顯的特點。首先,它改進了葯物的一般分類法。《神農本草經》的三品分類法,僅僅概括地指出葯物有毒或無毒,較為粗糙,既不容易掌握葯性,又難於尋檢,容易造成治療上的差錯。陶弘景把三品分類發展到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種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後來成為我國古代葯物分類的標准方法,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被沿用,並加以發展。其次,對於葯物的性味、產地、採集、形態和鑒別諸方面的論述,有顯著提高。再次,總結了諸病通用的葯物。例如祛風的葯物有防風、防己、秦艽、川芎、獨活等,就歸在同一類,叫做"諸病通用葯"。這種分類方法,便於臨床參考,對醫葯學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此書問世後,影響很大,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葯典-唐代《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基礎上進一步補充修訂完成的。但《本草經集注》也存在不少問題。李時珍對其採取一分為二的評價,說"其書頗有裨補,亦多謬誤"。
陶弘景對《神農本草經》原有的三百六十五種葯,所作的訂正、補充和說明,是有調查研究作為基礎的。他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葯物的採集和臨床用葯的經驗,並經常深入葯材產地,了解葯物的形態、採制方法。在對各種葯味進行研究時,他發現許多葯物,雖被指為葯用,其實有名無實,毫無價值。如石下、長卿、屈草、滿陰實、扁青等等。他把這類葯列為"有名無用"類。這種創見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獲得的。遇到疑難就去調查研究,這是陶弘景在幾十年治學的過程中養成的習慣。這里有個很生動的故事。一天,他讀到《詩經·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蠃負(抱)之,教誨爾子,式谷似之"幾句,就很不以為然。《詩經》的舊注說,蜾蠃(一種細腰蜂)有雄無雌。繁殖後代,是由雄的把螟蛉(青蜘蛛)的幼蟲銜回窩里,叫那幼蟲變成自己的樣子,而成為後代。恰好一個朋友也來問這是怎麼回事。他就先去查書本,書本說的跟《詩經》舊注的一模一樣。他想:這些書盡是我抄你,你抄我的,查書是查不出什麼名堂了。我何不親自到現場看個究竟呢?於是,陶弘景來到庭院里找到一窩蜾蠃。經過幾次細心的觀察,他終於發現,那螟蛉幼蟲並非用來變蜾蠃的。而是蜾羸銜來放在巢里,等自己產下的卵孵出幼蟲時,作為它們的"糧食"。蜾蠃不但有雌的,而且有自己的後代。蜾蠃銜螟蛉幼蟲作子之謎,終於被陶弘景用調查研究的辦法揭穿了。從這件事,他就得出一個結論:治學要重視調查研究,不能因為別人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由此可見他治學的嚴謹性。
陶弘景整理醫籍,十分尊重原作,決不亂塗亂改,也不信口雌黃,即使有補充,也把自己的說法和原書的說法區分開來。如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種葯加入《神農本草經》,他就用"黑"字寫,有的就用"紅"字寫。所以,後人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稱。赤字是本經正文,黑字是後來加入的。他開創的這種做法,後來的注釋家就爭相學習。
陶弘景整理醫籍,細心、嚴謹、周密、實用,是我們今天整理中醫古籍的一面鏡子,不愧為一代名醫,流傳千古。 至今還被shiren4suo推崇。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編輯本段陶弘景與溫州
被稱為「山中宰相」的南朝陶弘景,曾隱居永嘉楠溪和瑞陶山多年,留下不少遺跡和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屬南京市)人。一生經歷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家。他出生於書香家庭。祖父陶隆,為王府參軍,父親陶貞,曾任孝昌縣令。弘景小時即表現奇特,四五歲就用荻干作筆在灰中學字,十歲開始研讀葛洪的《神仙傳》。他父親是被妾害死的,因此他終身不娶妻。讀書破萬卷,善琴棋,工草隸,通曉歷代典章制度,不到20歲,召為南朝宋末諸王侍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脫朝服掛神武門,辭官歸隱茅山(今鎮江市句容縣)徘徊於山水之間,以聽松濤、吟詠為樂,自號華陽陶隱居。沈約為東陽郡太守時,慕名多次寄信相邀,都不赴約。
蕭衍平建康(今南京),兵至新林,正是齊梁禪代之際,陶弘景派弟子取小道上表迎候,引用圖讖,認為天下必歸梁。梁武帝蕭衍即位後,對他恩寵有加,每逢吉凶未卜或軍國大事都要先問陶弘景,書信來往不絕,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篤信老莊哲學和葛洪神仙理論體系,遍游名山大川,到處尋求靈異。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後東行浙越,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類慧明;到餘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產;又到始寧(上虞)*山,謁法師鍾義山;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及諸宿舊道土,並得真人遺跡十餘卷。對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楊義的《上清》經篆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總結和改革,開創了有深遠影響的道教茅山宗。他主張佛道雙修,儒釋道三教調和兼容並包,曾說「萬物森羅,不離兩儀,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茅山長沙館碑》)。在養生問題上主張形神雙修,養性與煉形並重。一生勤於著述,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無不通曉,他也從事金丹燒煉。著作甚多。纂《真浩》、《隱訣》,注《老子》等書二百餘卷。
康熙《溫州府志》載:「陶弘景棲茅山,一日夢人告曰,欲求還丹,三永之間。知是永嘉,永寧、永康、遂人摘溪青嶂山修道」。乾隆《溫州府志》、光緒《永嘉縣志》均有述及陶弘景在天下第十二福地大若岩,將廣泛搜集到的楊、許三君(楊義、許謐、許*)的遺跡,進行整理,編撰成道教最著名的經典《真詰》7篇20卷,故大若岩又名真誥岩。
陶弘景在《答謝中書(謝征)書》所描繪的「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聳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過去人們以為這是陶氏寫茅山的景色。現經查考,謝靈運的游蹤並未涉及茅山,而他在永嘉卻寫過《登永嘉綠蟑山》、《石室山》、 《過白岸亭》等多首詩篇。可見陶氏所雲「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實指楠溪江。
傳說陶弘景嘗在安固(今瑞安)福泉山結草為廬,采葯種葯種甘蔗(葯用),為窮人治病,不取分文。群眾感其思德,將他住過的地方稱「陶山」,種葯的地方稱「葯齊」,山稱「葯齊項」,甘蔗稱「陶蔗」。他練功的地方常有白雲繚繞,陶詩有雲「山中無所有,嶺上多白雲」。故這一帶舊稱「白雲鄉」。如今,陶山寺尚留有清人撰寫的楹聯:「六朝霸業成誓水,千古名山猶姓陶」。怪不得會有山川之美這一篇詩啊。
⑷ 劉宋鎮圓通快遞在哪
不到的 只送縣城裡
⑸ 織簾居士,四休居士和圓通居士分別是誰知道哪個都好
織簾居士:南朝沈麟士。少好學,家貧,織簾誦書,口手不息。隱居不仕,不與人物通。出自《南齊書.高逸傳.沈麟士》。成語「織簾誦書」出自他。
沈麟士(419—503),字雲禎,南朝齊教育家。人稱「織簾先生」。吳興武康(今屬浙江)人。少時家貧如洗,以織簾為生,但好學不倦,苦於無書,特至京城,閱讀經,史,子,集四部。他隱居德清吳羌山(又名乾元山)講授,學生數百人,各造屋依居其側。時人稱頌「吳差山中有賢士,開門教授居成市」。教學內容除經學,老莊之學外,重陸機《連珠》。南朝宋升明(477—479)末,太守王奐上表推薦,詔任奉朝請,不就。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吏部郎沈淵、中書郎沈約又表薦麟士,稱:「吳興沈麟士,英風夙挺,峻節早樹。」又下詔征為太學博士,不就。建武二年(495),征為著作郎;永元二年(500),征為太子舍人,均不就。著有《周易·兩系》、《莊子·內篇訓》、《老子要略》等,注有《易經》、《禮記》、《春秋》、《尚書》、《論語》等。
四休居士:宋代 孫昉。孫昉別號四休居士,省稱 四休。
宋黃庭堅有《四休居士詩序》:「太醫孫君昉,字景初 ……自號四休居士。 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麤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山谷曰:『此安樂法也。』」 金劉仲尹 《別墅》詩:「灶下旋添溫坑火,床頭剩買讀書油。可人誰似黃夫子 ,著意裁詩寄四休 。」
圓通居士:竹子的代稱。
宋陶谷《清異錄.圓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廬山石虎庵。夜夢人,長,清瘦而斑衣,言捨身為庵中供養具。俄,窗竹生一筍,花紫籜,如夢者之衣。既成竹,六尺余,無節,黃綠瑩凈……光乃用為拄杖,曰直兄。光來都下,予因見之,光雲夢者自稱圓通居士。"後因稱竹為"圓通居士"。
⑹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劉宋鎮有圓通,申通,中通嗎分別都在哪呢急求具體位置
一般縣級的有,鄉鎮的比較少,但有的地方也有。如果等快件的話,望您耐心一點,或者去快件點查詢。望採納,謝謝。
⑺ 古代因過於剛正,不知圓通的歷史名人
西漢抄王陵、漢武帝時大臣汲暗、唐朝的魏徵、宋朝的包拯等。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
春秋戰國名人有孔子,孟子,韓非,白起,孫武,鬼穀子,李斯,墨子,屈原等;漢朝有張衡,蔡倫,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三國有諸葛亮,曹操,許諸,典韋,周瑜,孫權,黃蓋,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黃月英等;唐朝有郭子儀,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薛仁貴,魏徵,李世民等;宋朝有岳飛,包公,寇準,文天祥等;元朝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王冕等;明朝有鄭和,鄭成功,宋濂等;清朝有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 蒲松齡,曹雪芹等
⑻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劉宋鎮的申通,中通,圓通,快遞分別在哪
真不清楚,我不是那裡的人,對不起呦
⑼ 水滸傳中宋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水滸傳中的宋江
梁山泊一百零八星之主,渾號呼保義,又號及時雨,因膚色黝黑又稱黑三郎,重情重義且樂善好施,是譽滿天下的英雄好漢,大名傳遍社會底層,到了亮出名號就能讓草莽禮敬跪拜的誇張程度。有一弟宋清。
一、殺人亡命
宋江出身自田產不少的富戶,飽讀詩書且學過一些槍棒功夫,一出場已是鄆城縣押司,與當地多數官員及地痞友好,與東溪村保正晁蓋更是自幼便相識的好友。
晁蓋聚眾劫生辰綱事發後,宋江把官府已知情的消息告知晁蓋讓他早一步逃走免受追捕。晁蓋等人上樑山後,遣劉唐送來書信及五十兩黃金酬謝宋江,宋江本不願受禮,在劉唐堅持下宋江拿了五兩意思一下。
不料這書信被宋江之妾閻婆惜發現,閻婆惜乘機用這書信來威脅宋江交出五十兩黃金,只收受五兩的宋江給不出足數,閻婆惜以為宋江藏私而揚言報官之際,溫和的宋江被逼到發狂一劍捅死閻婆惜。
閻婆得知女兒死訊後至縣衙報官,由於殺人一事已經傳開無法吃案,鄆城縣令時文彬只能依法命人逮捕宋江,奉命追捕的鄆城縣都頭朱仝與雷橫故意放走宋江。
時文彬順水推舟將放走疑犯宋江的罪攬在地痞唐牛兒身上,將他屈打成招刺配五百里並對宋江發布通緝令,乃因發布通緝後鄆城當地官府不必主動派人追捕宋江,既方便宋江逃跑對外界也有交代,宋江簡單收拾細軟後開啟跑路生涯。
逃亡途中前往柴進處並結識武松與孔明孔亮,收二孔為徒生活了一段時日,告別二孔與武松後欲投清風寨任職的花榮,途中被清風山賊燕順等人捉上山,臨死之際報出自己名號而受燕順等人仰慕互相結識,抵達清風寨後卻因此被正知寨劉高以通賊罪名逮捕,釀成眾好漢大鬧青州的戲碼。
事後秦明花榮與清風山好漢群接受宋江建議上了梁山落草,但宋江自己仍不想落草為寇而離開,途中接獲石勇帶來父親病危的通知而返家,原本只是宋父思念久出未歸的宋江而編織謊言騙宋江回家見面,誰知歸途恰巧被官府逮捕,遭刺字發配江州。
發配途中宋江為梁山人馬所救,但宋江以死明志不願就此成寇繼續前往江州服刑,此期間與李逵、戴宗及揭揚鎮等一眾好漢結識。
後來宋江在潯陽樓醉題反詩與戴宗同判死罪,梁山好漢收到風聲便劫法場搭救,已無退路的宋江自此上了梁山坐第二把交椅,雖然地位僅次於晁蓋,實際上聲望遠高過晁蓋。
二、梁山之主
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臉中史文恭的毒箭而亡,晁蓋遺言:「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作梁山泊主」。後來宋江與盧俊義兩人分別帶兵齊攻曾頭市,並約定依晁蓋遺言選主。最終由宋江攻下曾頭市,但由盧俊義捉得史文恭。
宋江原本依約推崇盧俊義為主,但是梁山眾兄弟只服宋江以及盧俊義本人推辭下,兩人再約以同樣的兵數分別攻打東平府、東昌府,並以破城先後決定寨主,宋江計捉敵將董平後順利攻下東平府,盧俊義不敵張清的飛石攻勢在東昌府陷入苦戰,隨後宋盧兩軍聯手也沒能攻下,最後在梁山水陸並進才攻克東昌府。
宋江本欲再推盧俊義為首,但是除了盧俊義堅持不受以外,盧俊義在梁山兄弟心中的地位遠不如宋江,無人願服盧俊義為首領,最後以宋江為首、盧俊義為副的順位領導梁山泊。
三、接受招安
上樑山實為不得已,讀書人出身、文人思想濃厚的宋江一直希望能光宗耀祖而非落草為寇,因此滿心期待朝廷派人招安,後來將接受招安的事情告知梁山眾人後,還掀起了不小的反對與波瀾,幸得吳用等幹部的安撫與勸說才讓眾人再度齊心。
受招安後的宋江把忠義堂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充分展現出宋江報國顯祖的一面。
四、魁歸位
朝廷下令宋江率梁山泊軍先後討伐遼國、田虎、王慶及方臘,自戰方臘開始有梁山好漢身亡,原本的108位好漢死傷得剩下27位。班師回朝後宋江被高俅等奸人設計賜飲毒酒,重名譽的宋江明知酒有毒仍照飲不誤,保全名節死去,且因擔心死後李逵造反,請來李逵讓他也喝下毒酒而死。
宋江死後花榮與吳用在宋江墓前自縊殉死。
(9)圓通劉宋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宋江
與《水滸傳》中的一些杜撰出來的虛構人物不同,跟武松、關勝、楊志、解寶、張橫及彭玘同樣在北宋、靖康之禍的歷史上確有其人。很多史書、文人筆記里頭都記錄了關於宋江的一些零星記載。
《宋史》上記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東都事略》提到官員侯蒙曾向皇帝上書建議「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
至於宋江是否曾征討方臘,一直存在爭議。
有關宋江征討方臘的記載可見於《三朝北盟會編》卷五十二引《中興姓氏姦邪錄》:「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陷溫、台、婺、處、杭、秀等州,東南震動。以(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興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往討之。」
同書卷二一二又引《林泉野記》:「方臘反於睦州,光世別將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臘敗走,人青溪洞。光世遣察知其要險,與楊可世遣宋江並進,擒其偽將相,送闕下。」
《中興姓氏姦邪錄》和《林泉野記》等書只能以野史視之,《宋史》並無宋江平定方臘的記載,《宋會要輯稿》有關平定方臘的記載中,也沒有提到宋江。1939年在陝西省府谷縣出土的《折可存墓誌銘》中指出,折可存是在宣和四年三月平定方臘余黨,再奉命「捕草寇宋江」 。
參考資料:網路: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