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圓通寺
A. 餘光中跟圓通寺之間有著怎樣的往事呢謝謝
餘光中筆下的圓通寺昆明圓通寺,
【碧潭】
十六柄桂漿敲碎青琉璃
幾則羅曼史躲在陽傘下
我的,沒帶來的,我的羅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憂傷就滅頂
八點半。吊橋還未醒
暑假剛開始,夏正年輕
大二女生的笑聲在水上飛
飛來蜻蜓,飛去蜻蜓
飛來你。如果你棲在我船尾
這小舟該多輕
這雙漿該憶起
誰是西施,誰是范蠡
那就劃去太湖,劃去洞庭
聽唐朝的猿啼
劃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發,在神話里
就覆舟。也是美麗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織你的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從上個七夕,到下個七夕
【鄉愁】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天問】
水上的霞光呵
一條接一條,何以
都沒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燈光呵
一盞接一盞,何以
都沒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顆接一顆,何以
都沒入了曙色了呢?
我們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歸於永恆了呢?
而當我走時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樣的天色呢?
是暮色嗎昏昏?
是夜色嗎沉沉?
是曙色嗎耿耿?
【火浴】
一種不滅的嚮往 向不同的元素
向不同的空間 至熱 或者至冷
不知該上升 或是該下降
該上升如鳳凰 在火難中上升
或是浮於流動的透明 一氅天鵝
一片純白的形象 映著自我
長頸與豐軀 全由弧線構成
有一種慾望 要洗濯 也需要焚燒
凈化的過程 兩者 都需要
沉澱的需要沉澱 飄揚的 飄揚
赴水為禽 撲火為鳥 火鳥與水禽
則我應選擇 選擇哪一種過程
西方有一隻天鵝 游泳在冰海
那是寒帶 一種超人的氣候
那裡冰結寂寞結冰
寂是靜止的時間 倒影多完整
曾經 每一隻野雁都是天鵝
水波粼粼 似幻亦似真 在東方
在炎炎的東 有一隻鳳凰
從火中來的仍回到火中
一步一個火種 蹈著烈焰
燒死鴉族 燒不死鳳雛
一羽太陽在顫動的永恆里上升
清者自清 火是勇士的行程
光榮的輪回是靈魂 從元素到元素
白孔雀 天鵝 鶴 白衣白扇
時間靜止 中間棲著智士 隱士
永遠流動 永遠的烈焰
滌凈勇士的罪過 勇士的血
則靈魂 你應該如何選擇
你選擇冷中之冷或熱中之熱
選擇冰海或是選擇太陽
有潔凈的靈魂啊恆是不潔
或浴於冰或浴於火都是完成
都是可慕的完成 而浴於火
火浴更可慕 火浴更難
火比水更透明 比火更深
火啊 永生之門 用死亡拱成
用死亡拱成 一座弧形的挑戰
說 未擁抱死的 不能誕生
是鴉族是鳳裔決定在一瞬
一瞬間 咽火的那種意志
千杖交笞 接受那樣的極刑
向交詬的千舌坦然大呼
我無罪! 我無罪! 我無罪! 烙背
黥面 我仍是我 仍是
清醒的我 靈魂啊 醒者何辜
張揚燃燒的雙臂 似聞遠方
時間的颶風在嘯呼我的翅膀
毛發悲泣 骨骸呻呤 用自己的血液
煎熬自己 飛 鳳雛 你的新生
亂曰:
我的歌是一種不滅的嚮往
我的血沸停騰 為火浴靈魂
藍墨水中 聽 有火的歌聲
揚起 死後更清晰 也更高亢
【石器時代】
每當我獃獃地立在窗口
對著一隻攤開的纖手
拿不出那塊宿命的石頭
----用神秘的篆體
刻下我的名字
證明我就是我
那宿命的頑石
就覺得好奇怪啊
彷佛還是在石器時代
一件笨拙的四方暗器
每天出門要帶在袋裡
當面親手的簽字還不夠
一定要等到頑石點頭
窗內的女人才肯罷手
死後要一塊石頭來認鬼
活著要一塊石頭來認人
為什麽幾千年後
還掙不脫石頭的符咒
問你啊,袋裡的石頭
什麽時候你才肯放手?
【或者所謂春天】
或者所謂春天也不過就在電話亭的那邊
廈門街的那邊有一些蠢蠢的記憶的那邊
航空信就從那裡開始
眼睛就從那裡忍受
郵戳郵戳郵戳
各種文字的打擊
或者所謂春天
最後也不過就是這樣子
一些受傷的記憶
一些慾望和灰塵
或者所謂春天也只是一種清脆的標本
一張書簽曾是水仙或蝴蝶
【星之葬】
淺藍色的夜溢進窗來 夏斟得太滿
螢火蟲的小宮燈做著夢
夢見唐宮 夢見追逐的輕羅小扇
夢見另一個夏夜 一顆星的葬禮
夢見一閃光的伸延與消滅
以及你的驚呼 我的回顧 和片刻的愀然無語
【風鈴】
我的心是七層塔檐上懸掛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嗎?
這是寂靜的脈搏, 日夜不停
你聽見了嗎, 叮嚀叮嚀嚀?
這惱人的音調禁不勝禁
除非叫所有的風都改道
鈴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秦俑】
----臨潼出土戰士陶俑
鎧甲未解,雙手猶緊緊地握住
我看不見的弓箭或長矛
如果鉦鼓突然間敲起
你會立刻轉身嗎,立刻
向兩千年前的沙場奔去
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
如果你突然睜眼,威武閃動
鬍髭翹著驍悍與不馴
吃驚的觀眾該如何走避?
幸好,你仍是緊閉著雙眼,似乎
已慣於長年陰間的幽暗
乍一下子怎能就曝光?
如果你突然開口,濃厚的秦腔
又兼古調,誰能夠聽得清楚?
隔了悠悠這時光的河岸
不知有漢,更無論後來
你說你的咸陽嗎,我呢說我的西安
事變,誰能說得清長安的棋局?
而無論你的箭怎樣強勁
再也射不進桃花源了
問今世是何世嗎,我不能瞞你
始皇的帝國,車同軌,書同文
威武的黑旗從長城飄揚到交址
只傳到二世,便留下了你,戰士
留下滿坑滿谷的陶俑
嚴整的紀律,浩盪六千兵騎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
修我戈矛
慷慨的歌聲里,追隨著祖龍
統統都入了地下,不料才叄? 外面不再是姓嬴的天下
不再姓嬴,從此我們卻姓秦
秦哪秦哪,番邦叫我們
秦哪秦哪,黃河清過了幾次?
秦哪秦哪,哈雷回頭了幾回?
黑漆漆禁閉了兩千年後
約好了,你們在各地出土
在博物館中重整隊伍
眉目栩栩,肅靜無嘩的神情
為一個失蹤的帝國作證
而喧嚷的觀眾啊,我們
一轉眼也都會轉入地下
要等到哪年啊哪月啊才出土
啊不能,我們是血肉之身
轉眼就朽去,像你們陪葬的貴人
只留下不朽的你們,六千兵馬
潼關已陷,唉,咸陽不守
阿房宮的火災誰來搶救? 只留下
再也回不去了的你們,成了
隔代的人質,永遠的俘虜
叄緘其口豈止十二尊金人?
始作俑者誰說無後呢,你們正是
最尊貴的後人,不跟始皇帝遁入過去
卻跟徐福的六千男女
奉派向未來探討長生
【紗帳】
小時候的仲夏夜啊
稚氣的夢全用白紗來裁縫
圓頂的羅帳輕輕地斜下來
星雲 的纖洞細孔
仰望著已經有點催眠
而捕夢之網總是密得
飛不進一隻嗜血的刺客
----黑衫短劍的夜行者
只好在外面嚶嚶地怨吟
卻竦得放進月光和樹影
幾聲怯怯的蟲鳴里
一縷禪味的蚊香
招人入夢, 向幻境蜿蜒----
一睜眼
赤紅的火霞已半床
【寄給畫家】
他們告訴我, 今年夏天
你或有遠游的計劃
去看梵谷或者徐悲鴻
帶著畫架和一頭灰發
和豪笑的四川官話
你一走台北就空了, 吾友
長街短巷不見你回頭
又是行不得也的雨季
黑傘滿天, 黃泥滿地
怎麽你不能等到中秋?
只有南部的水田你帶不走
那些土廟, 那些水牛
而一到夏天的黃昏
總有一隻, 兩只白鷺
彷佛從你的水墨畫圖
記起了什麽似的, 飛起
【第叄季】
第叄季, 第叄季屬於簫與豎笛
那比丘尼總愛在葡萄架下
數她的念珠串子
紫色的喃喃, 叩我的窗子
太陽哪, 太陽是遲起的報童
扔不進什麽金色的新聞
我也不能把憂郁
扔一隻六足昆蟲的遺骸那樣
扔出牆去
當風像一個饞嘴的野男孩
掠開長發, 要找誰的圓頸
我欲登長途的藍驛車
向南, 向猶未散場的南方
【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 剎那, 剎那, 永恆
等你, 在時間之? 在時間之內, 等你, 在剎那, 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會說, 小情人
諾, 這只手應該采蓮, 在吳宮
這只手應該
搖一柄桂漿, 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 翩翩, 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 有韻地, 你走來
【圓通寺】
大哉此鏡 看我立其湄
竟無水仙之倒影
想花已不黏身 光已暢行
比丘尼 如果青鍾銅扣起
聽一些年代滑落蒼苔
自盤得的圓顱
塔頂是印度的雲 塔頂是母親
啟古灰匣 可窺我的臍帶
聯系的一切 曾經
母親在此 母親不在此
釋迦在此 釋迦不在此
釋迦恆躲在碑的反面
佛在唐 佛在敦煌
諾 佛就坐在那婆羅樹下
在搖籃之前 棺蓋之後
而獅不吼 而鍾不鳴 而佛不語
數百級下 女兒的哭聲
喚我回去 回後半生
B. 夢見到寺廟
昔日因漢文帝來也夢金自人在大殿飛行,後來才有佛陀聖法從西而來,這是我國佛教的開始,佛教在中國弘傳,起因就是一個夢,佛陀說過:一切萬法皆因緣和合而成,夢境亦復如此,但你莫要執著,若真有什麼事情,自會來找你的。一切隨緣
C. 於光中的詩歌《鄉愁》
1、原文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2、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1972年。餘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台灣。 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餘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3)夢見圓通寺擴展閱讀
1、作者簡介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
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
2、個人生活
餘光中生於中國江蘇南京,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但是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中國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詩人餘光中與妻子范我存結婚61年,兩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補。作家張曉風曾形容,餘光中是眾人汲飲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護井的人。
D. 餘光中《鄉愁》鑒賞資料
鄉 愁
一、課文分析
讀《鄉愁》這首詩,我們能感到詩人餘光中心靈深處一個執著的主導情感——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
很顯然,這首詩以形式上的四個小節,將「鄉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在時間上是前後順承的,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這幾個標示時間的短語,都明確出現在這首詩每一小節的第一行。
我們可以看出,詩的每一小節,實際上都對應著人生的某個階段。作者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徵,即: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每個階段的鄉愁找了一個具體的對應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時空的隔離與變化,推進了詩情的層層深化。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郵票上。成年後,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一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詩至此處,讀者不禁會想,世間還有什麼樣的離情比死別更令人斷腸?有,那就是鄉愁!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鄉愁》這首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從內容上說,「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學經久不衰的主題,餘光中雖曾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浸染,但骨子裡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詩歌內容觸及思想深處的「中國意識」時,自然而然地攝取了「鄉愁」這一主題。歷代愛國知識分子有借詩詞歌賦流露家國之思的傳統,本詩在這一點上可謂傳承了民族的歷史文化。從形式上說,這首詩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漢語,使之帶上了古典詩詞的格律美和音韻美的特點。詩的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短句變化錯落;同一位置上詞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一種類似音樂的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
二、問題研究
「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是在餘光中的《鄉愁》里,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作者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鄉愁」分別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對應物上,這樣,詩人的鄉愁就不至於無所依附。類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餘光中其他的詩作里也時有所見。如:
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
皮靴踩過,馬蹄踩過
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
一絲傷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風季,巴士峽的水很擁擠
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
喂!再來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雲下|
惠特曼慶祝過的草上
坐下,面對鮮美的野餐|
中國中國你哽在我喉間,難以下咽
東方式的悲觀
——《敲打樂》
「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是詩人參觀故宮博物院藏品後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將大陸之愛與一隻晶瑩剔透、幾經劫難仍完好無損的白玉苦瓜聯繫到了一起。而詩人留學異邦因孤獨冷寂而酗酒的情緒,被別出心裁地喻為「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類似的例子還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當我死時》),「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里,/我仍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我之固體化》),等等,這些詩句均將詩人心中難以言說的情緒物化成具體可感的東西,激盪著讀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詩人評說:溶哀愁於物象(流沙河)
這是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寫於1972年)。這首小詩我用四川土話朗誦過好幾次,聽眾反應強烈。詩寫得好,一目瞭然,誰要我來詹詹費詞。真要叫我說說,卻又感到為難。這是一粒水晶珠子,內無瑕斑,外無紋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說些什麼。我看見了的,別人也都看見了,還要我來說嗎。看來看去,這粒水晶珠子彷彿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這是詩,人寫的。既然是人寫的,總不會是一揮而就的,其間必有一個創作過程。這個過程,如果作者自己出來說說,我們聽了,或有助於今後寫詩,也未可知。可惜滄海橫隔,同胞難聚,遺憾遺憾。那麼,參照著寫詩的一般經驗,我就來冒昧地猜一猜餘光中是怎樣寫成這首詩的吧。
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古今一樣,中外相同。翻翻唐詩宋詞,遊子抒寫鄉愁之作,多得叫人吃驚。現代中國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過或聽別人念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學生,恐怕都唱過或聽別人唱過這支歌吧:「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凄涼……」只是這支歌的曲調是從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樂》里挪借來的,這點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於40年代的那些不願做亡國奴的流亡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不會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這支歌餘光中肯定會唱。他還會唱《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因為他在一首詩里提到過這支歌。髫年所唱,沒齒難忘。那些遙遠了的記憶不可能同他的這首《鄉愁》無關。厚積薄發,一首小詩里涵藏著多少年的感受啊!
餘光中該記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紀,做了流亡學生,逃到大後方去讀書求學。學校里有一個取信欄,他每天去那裡看兩次。緊著心弦,掃視著那一長排信封的隊伍,要看看有沒有熟悉的字跡——母親的字跡,寫著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後,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團打牙祭還快活。恭讀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後細察信封上的郵票,那上面蓋著郵戳呢。一個小圓圈內有一個大城市,母親就住在那裡呢。看能看見,摸能摸著,就是沒法回到那個小圓圈內去。浩浩長江萬里,他在這頭(上游),母親在那頭(下游)。這一枚小小的印著孫中山先生肖像的蓋著故鄉的郵戳的郵票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後,他寫了一首《郵票》:
一張嬌小的綠色的魔氈,
你能夠日飛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戀愛,
和寬厚的友誼。
兩個靈魂是你的驛站,
你終年在其間跋涉;
直到他們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郵票啊,郵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還在一首《梅雨箋》里寫到它們: 「方的郵票/圓的郵戳/只輕輕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註: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鄉愁》的第一段抓住郵票這個物象,說小時候的鄉愁,一個流亡學生的鄉愁,是母親從遠方寄來的信件上貼著的那一枚郵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時期匆匆去了如煙雲之過眼,未來的詩人漸漸長大了。40年代末,他隨父母遷居香港,旋即去台灣,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畢業後,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實秋的好評,名聲大噪,同時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來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戀愛,有一首情詩《咪咪的眼睛》為證。1956年退伍,入東吳大學任教,結婚。兩年後去美國留學進修,該算是新婚別。台灣基隆港上船,橫渡太平洋,美國舊金山港登岸。身在異國,心在家裡,捻弄著那一張窄窄的來程船票,鄉愁頓起。不過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已經變了,慈母讓位給新娘了。少戀母,長戀妻,人之常情啊。《鄉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這個物象,說長大後的鄉愁,一個異國孤客的鄉愁,是把他從新娘身邊引走的那一張船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也是很貼切的,他寫他自己的真實感受嘛。
1958年母親去世,遺體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檯上的盆花叢里,寫詩為母親招魂,喚她的慈魂快快回來,回到這「火後的小城」里來,回到這「四方的空城」里來。在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對母親的慈魂說:「春天來時,我將踏濕冷的清明路,/ 葬你於故鄉的一個小墳,/葬你於江南,江南的一個小鎮(河註:他的母親是江蘇武進人)。/垂柳的垂發直垂到你的墳上,/等春天來時,你要做一個女孩子的夢,夢見你的母親。」餘光中是個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寫得十分感傷。送母親的骨灰匣回她的故鄉去入土安葬,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實現,雖然春天已經來到了。那骨灰匣想來早已入土,大約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圓通寺吧,因為他在一首詩里說,清明節掃墓日他聽見母親在圓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裡該有一方小墳吧。
郵票啊,船票啊,墳墓啊,這些物象里潛溶著多少哀愁啊!它們象徵著距離:郵票,船票,空間的距離;墳墓,陰陽的距離,死生的距離。薄薄的一層混凝土,內外相隔,那麼遙遠,比千山萬水的相隔更遙遠啊!《鄉愁》的第三段抓住墳墓這個物象,說母親去世後留給他的鄉愁,一個孝子的鄉愁,是使他抱恨終天的那一方墳墓。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又變了,愛妻讓位給亡母了。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勝。讀者為之驚愕,細細一想,悲從中來。我朗誦到這里,嗓子都顫抖了。
人到中年以後,閱歷既多,五味嘗遍,漸漸地看透了人世的諸般畸形怪相,於是不再好奇;漸漸地懂得了事業的艱難,於是雄心消泯。他的頭腦里憧憬日少而回憶日多,愈來愈像反芻動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舊聞往事,竟有回甜之感,於是「鳥倦飛而知還」,有了落葉歸根的願望。白天忙著,不太覺得,到了夜間,故國故鄉故園便頻頻地來入夢了。早晨醒來,夢去無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廈門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鄉愁難遣,翻翻中國地圖,神遊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慶市江北縣悅來場,又沿江而下,看那「蔣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裡有許多美麗的表妹……最可惱的是那一灣海峽,二指寬罷了,淺淺的一層海水比紙更薄,就是涉不過去。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再一變,變成了那可惱的海峽。《鄉愁》的靈感也許是這樣來的吧?
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個構架,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有了這個構架以後,便回頭去翻查記憶的倉庫,專找如海峽那樣的象徵著距離的物象。不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郵票啦船票啦墳墓啦之類的物象。於是用這些物象做橫梁,仿照著第一個構架,又支起了下面三個構架:
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這便是《鄉愁》的雛形了。第一個構架,就其意義而言,分量最重,雖然是先出,卻做了結尾。何況按時間順序排下來,也應該做結尾。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在。現在望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發愁呢,這才是全詩的落腳點。
餘光中把《鄉愁》歸入他所說的「淺易之作」。他所說的「淺易之作」是指那些如《鄉愁》一類的 「一讀就懂」的詩,不是說「淺易」的一定不好。「淺」是文字淺顯,「易」是容易讀懂,他不反對「淺易」,但是,台島那裡「許多讀者」「要求一首詩一讀就懂」,卻遭到他的反感。他說:「一個人如果只能讀淺易的詩,就註定自己終身在詩國做匆匆過境的觀光旅客。」這話恐怕說得太重了吧。除了寫詩的內行,一般讀者,各有各的事業,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餘暇,不去看電視看電影看跑馬看黃書,而去觀光詩國,也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哪怕匆匆過境呢。對這樣的讀者,理當叩頭稱謝才是,不宜責之太重。何況台島那裡就是有些深奧得可厭的詩,不但一般讀者叫苦,寫詩的內行也說讀不懂呢。例如張默的《無調之歌》,大詩人如洛夫者竟然都這樣說:「這首詩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況一般讀者呢。要求淺易一些,一讀二讀三讀終能讀懂,而不是愈讀愈頭疼,難道不應該嗎?
我之所以要向讀者介紹《鄉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淺易」。而它的精巧的構思,溶哀愁於物象的本領,值得我們潛心揣摩,從中學習詩藝,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選自《流沙河詩話》,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四、《鄉愁》賞析(李元洛)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題,餘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餘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組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 「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統一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E. 夢見到寺廟
昔日因漢文帝也夢金人在大殿飛行,後來才有佛陀聖法從西而來,這是我國佛專教的開始,佛教在中國屬弘傳,起因就是一個夢,佛陀說過:一切萬法皆因緣和合而成,夢境亦復如此,但你莫要執著,若真有什麼事情,自會來找你的。一切隨緣
F. 雲南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1、雲南過橋米線的故事
相傳古代有一個秀才,為了參加科舉考試,一個人住到了離家較遠的湖心小島上,島的四周碧水環繞,只有一座小橋與陸地相通。秀才就在這個島上日夜苦讀,他的娘子每天給他做好米線,經過小橋送到島上。可是小島離家太遠了,每次送去的米線都涼了。秀才只得一邊吃著涼米線,一邊刻苦攻讀,日復一日,秀才的身體漸漸消瘦了。
他的娘子看在眼裡,絞盡腦汁想為他改善伙食,終於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殺了一隻雞,熬了一鍋雞湯,然後和米線放在一起煮,煮熟後,盛在瓦罐里。由於連日的操勞睏乏,娘子靠在爐邊竟不知不覺睡著了。也不知過了多久,娘子突然驚醒了,一看早已過了送飯的時辰,慌忙提起裝好米線的瓦罐,急急忙忙向小島跑去。心想這下米線肯定又涼了,到了小島,過了小橋見到郎君,打開瓦罐一看,上面飄著一層薄薄雞油,米線還熱乎的很呢。她的郎君邊吃邊對米線的味道贊不絕口。
從此以後,娘子每天都給郎君送去用雞湯煮的米線,書生也更加用心苦讀,最後終於考取了狀元。秀才逢人便說能夠高中狀元,多虧了娘子做的米線呀。秀才想到娘子每天送米線時都要經過的小橋,於是給這種米線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過橋米線。
2、雲南潑水節的故事
相傳千萬年前,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他們的山寨里,過著安靜祥和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山寨里來了一個凶惡的大魔頭,他殺人、放火、搶劫無惡不作,傣家人的寨子被攪的雞犬不寧。為了拯救山寨,英勇無畏的傣族小夥子們與大魔頭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但魔頭的魔法太歷害了,一個個傣族小夥子先後被魔頭殺害了,傣家人面臨著滅族的災難。
這時,七個美麗善良的傣家姑娘挺身而出,她們假意順從惡魔,陪他飲酒,將魔頭灌醉,酒醉後,魔頭泄露了秘密,對七個少女說:他不怕刀槍棍棒,就怕用繩子勒脖子。七個性急的少女沒等魔頭把話說完,就找來繩子套在魔頭的脖子上,魔頭的腦袋一下就掉在了地上。可是魔頭並沒有死,他的腦袋變成了一團火球,到處滾動起來,滾到一個山寨,就在山寨燃起大火,剎那間許多山寨都火光沖天,傣族人的生命財產眼看就要化成灰燼。
這時七個姑娘奮不顧身地一齊撲向火球,一個姑娘伸出雙臂,緊緊抱住燃燒的火球,烈焰燒傷了她的肌膚,燒焦了她的秀發,但她絲毫沒有放鬆,直到實在支持不住了,才傳給另一個姑娘,就這樣七個勇敢的姑娘輪流抱著燃燒的火球。這時山寨的人們想到水能滅火,於是就急忙拿出家裡所有能盛水的鍋碗瓢盆等器皿,裝滿了水,一齊向姑娘們懷里的火球潑去,就這樣一直潑了七大天七夜,才將火球徹底撲滅,七個姑娘和傣族山寨終於得救了。
為了紀念這七個勇敢的傣族姑娘,傣族人民就把這一天定為傣族的新年節日,到了這天全族的男女老幼身穿節日盛裝,走上街頭,你追我趕,相互潑水,嬉戲打鬧,身上潑的水越多越好,得到的祝福就越多,新的一年就會更加幸福吉祥!
3、雲南睡美人山的故事
相傳滇池湖畔有一個小山寨,寨子里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她的美貌在十里八寨遠近聞名。轉眼間,姑娘到了婚嫁年齡,附近山寨求親的人駱繹不絕,而姑娘一心想嫁一個勤勞勇敢的人。
山寨土司的兒子是一個好吃懶做的無賴,他看上了姑娘,挖空心思想霸佔她。一天姑娘到壩上的集市趕集,土司的兒子就糾集幾個地痞流氓,要強行將姑娘搶走。正在這危急時刻,一個剛剛打柴歸來的英俊的小夥子,見此情景,奮不顧身地打跑了土司的兒子和那幫走狗,救下了姑娘。姑娘與小夥子一見鍾情,互定了終身。
土司的兒子被氣得暴跳如雷,糾集了很多家丁,准備暗害小夥子。一天姑娘和小夥子在滇池邊約會,土司的兒子趁小夥子不注意,偷偷溜到他的身後,一刀殺死了小夥子,把姑娘搶回了家,逼迫姑娘和他成親。這時,姑娘悲痛欲絕,為了脫離虎口,就假裝答應了他,並提出回家見見父母,土司的兒子答應了。
姑娘懷著悲痛絕望的心情,來到小夥子遇難的湖邊,悲憤地縱身跳進了滇池。到了湖裡,恍恍惚惚來到了龍宮里,龍王問她為何這樣悲傷,姑娘就將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懇求龍王幫她報仇雪恨。龍王聽後非常同情她,對姑娘說:「報仇可以,只是你要化成一座山,再也無法變成了,」姑娘為心上人報仇,於是堅定地點了點頭。龍王派蝦兵蟹將將姑娘送回岸邊,讓她坐在青石板上洗秀發。
土司的兒子好幾天沒有找到姑娘,正心中焦急,忽聽家丁來報,姑娘就在湖邊。於是帶著十幾個家丁趕到了湖邊,剛到岸邊就被事先埋伏好的蝦兵蟹將殺死了。姑娘看到仇人已死,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順勢躺在湖邊碧綠柔軟的草地上,凝望著蔚藍色的天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姑娘的身軀慢慢地變成了一座秀美的山峰,橫亘在滇池湖畔,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睡美人山。
4、雲南金馬山、碧雞山的傳說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昆明一帶居住著一些未經教化的蠻荒人,他們搶劫、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弄得百姓整天提心吊膽,東躲西藏。天帝知道後,非常震怒,於是就在這里降下水災、瘟疫、戰爭等災難,想把這里的人全部滅絕,再造一批新人,一時間,昆明附近天災人禍連綿不斷,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這時天帝身邊一個叫金馬的大臣直言上書說:「天帝,您不能這樣做,這樣做百姓生靈塗炭,不是同樣很殘暴嗎?」天帝大怒,把金馬變成一匹白馬貶下凡間,金馬下凡以後,被一個善良的老人飼養。這一年昆明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艱難,紛紛逃離家園。一天老人,解開栓馬的韁繩,流著眼淚說:「白馬啊,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你就自謀生路吧!」這時白馬突然開口說話了,「老人家,別離開這里,等我三天,我一定想辦法擺脫災難。」說完白馬揚起四蹄,向著藍天飛奔而去。
到了天庭,白馬找到了好朋友碧雞,向她訴說了人間的疾苦,美麗善良的碧雞聽完後,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拯救昆明的百姓,她潛入天帝的寢室,偷偷地拿出了天帝的寶印,和金馬一起飛到昆明上空,他們繞著昆明上空飛了九九八十一圈,然後拋出寶印,寶印懸在空中,天空中立刻烏雲密布,電閃雷嗚,下起了瓢潑大雨,久旱的昆明在這場大雨的滋潤下,重現勃勃生機,田野長出了綠油油的禾苗,河流唱起了歡快的歌,昆明人民終於得救了。
為了保佑昆明人民永遠幸福安康,金馬和碧雞約定,金馬飛到昆明的東面化做金馬山,碧雞飛到昆明的西面化做碧雞山,就這樣千百年來昆明在金馬和碧雞的保佑下過著幸福、祥和的生活。
5:雲南中洲海的傳說
中洲海位於昆明市東,為群山環抱中的一個湖泊,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漁翁到中洲海打魚,撒了一天網卻一無所獲,到了傍晚,漁翁想再撒最後一網,這一網撒下去,出乎他的意料,收網時感覺很沉,漁翁心想準是網住大魚了,他使勁地拉呀拉呀,拉上船一看,網里竟是一條黃澄澄的碗口粗的金鏈子,他貪婪地一把抓住金鏈子,一節一節地往船上拉,很快船上的金鏈子堆的象小山一樣。
這時一隻烏鴉飛了過來,繞著船頭飛來飛去,嘴裡還不停地說,「夠了,夠了。」可是老漁翁好像根本沒聽到,還是一個勁地拉,很快船尾又堆起了一座小金山,這時烏鴉飛得更低了,焦急地說:「夠了,夠了。不然你會倒霉的!」可漁翁面對金燦燦的黃金,根本聽不進去烏鴉的話,只顧埋頭一個勁地往上拉,不一會兒,船中間又堆起了一座小金山。
這時烏鴉的叫聲更大了:「夠了,夠了,你要大難臨頭了」漁翁還是不理會,還在不停地往船上拉,忽然平靜的湖面好象燒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氣泡夾帶著污濁的湖水一起翻捲起來,轉瞬間洶涌的浪花遮天蔽日,傾刻吞沒了小船,貪婪的漁翁帶著他的黃金夢一起葬身湖底。
從此,湖中心這塊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渦,中洲海的湖水晝夜不停地在這里翻滾著旋轉著。原來,中洲海湖底蓋著一個巨大的蓋子,有了蓋子湖水才不會漏下去,而那條金鏈子恰是拴在蓋子上的鎖鏈,貪婪無厭的漁翁不停地拉那條金鏈子,湖底的蓋子被掀開了一條縫,湖水就從這里漏了下去,形成了巨大有旋渦。
G. 昨天晚上夢見自己去龍潭寺【我經常去的一個寺廟】後來看見個算命先生我就想找他算命 然而算命的人有很多
這是人的正常反應,想做這種夢睡前少喝水。不吃辣,然後默念喜歡人的名字10次就可以了
H. 昨晚我夢見去旅遊,好像是到了雲南,然後看到了一隻孔雀很大也很胖,接著又看到了好多孔雀,
孔雀是好的兆頭啊,恭喜
I. 寫關於鄉愁的托物言志的抒情詩歌
詩人評說:溶哀愁於物象(流沙河)這是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寫於1972年)。這首小詩我用四川土話朗誦過好幾次,聽眾反應強烈。詩寫得好,一目瞭然,誰要我來詹詹費詞。真要叫我說說,卻又感到為難。這是一粒水晶珠子,內無瑕斑,外無紋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說些什麼。我看見了的,別人也都看見了,還要我來說嗎。看來看去,這粒水晶珠子彷彿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不。這是詩,人寫的。既然是人寫的,總不會是一揮而就的,其間必有一個創作過程。這個過程,如果作者自己出來說說,我們聽了,或有助於今後寫詩,也未可知。可惜滄海橫隔,同胞難聚,遺憾遺憾。那麼,參照著寫詩的一般經驗,我就來冒昧地猜一猜餘光中是怎樣寫成這首詩的吧。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古今一樣,中外相同。翻翻唐詩宋詞,遊子抒寫鄉愁之作,多得叫人吃驚。現代中國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過或聽別人念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學生,恐怕都唱過或聽別人唱過這支歌吧:「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凄涼……」只是這支歌的曲調是從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樂》里挪借來的,這點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於40年代的那些不願做亡國奴的流亡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不會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這支歌餘光中肯定會唱。他還會唱《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因為他在一首詩里提到過這支歌。髫年所唱,沒齒難忘。那些遙遠了的記憶不可能同他的這首《鄉愁》無關。厚積薄發,一首小詩里涵藏著多少年的感受啊!餘光中該記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紀,做了流亡學生,逃到大後方去讀書求學。學校里有一個取信欄,他每天去那裡看兩次。緊著心弦,掃視著那一長排信封的隊伍,要看看有沒有熟悉的字跡——母親的字跡,寫著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後,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團打牙祭還快活。恭讀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後細察信封上的郵票,那上面蓋著郵戳呢。一個小圓圈內有一個大城市,母親就住在那裡呢。看能看見,摸能摸著,就是沒法回到那個小圓圈內去。浩浩長江萬里,他在這頭(上游),母親在那頭(下游)。這一枚小小的印著孫中山先生肖像的蓋著故鄉的郵戳的郵票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後,他寫了一首《郵票》:一張嬌小的綠色的魔氈,你能夠日飛千里;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戀愛,和寬厚的友誼。兩個靈魂是你的驛站,你終年在其間跋涉;直到他們有一天相逢,你才能休息片刻。郵票啊,郵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還在一首《梅雨箋》里寫到它們:「方的郵票/圓的郵戳/只輕輕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註: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鄉愁》的第一段抓住郵票這個物象,說小時候的鄉愁,一個流亡學生的鄉愁,是母親從遠方寄來的信件上貼著的那一枚郵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少年時期匆匆去了如煙雲之過眼,未來的詩人漸漸長大了。40年代末,他隨父母遷居香港,旋即去台灣,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畢業後,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實秋的好評,名聲大噪,同時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來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戀愛,有一首情詩《咪咪的眼睛》為證。1956年退伍,入東吳大學任教,結婚。兩年後去美國留學進修,該算是新婚別。台灣基隆港上船,橫渡太平洋,美國舊金山港登岸。身在異國,心在家裡,捻弄著那一張窄窄的來程船票,鄉愁頓起。不過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已經變了,慈母讓位給新娘了。少戀母,長戀妻,人之常情啊。《鄉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這個物象,說長大後的鄉愁,一個異國孤客的鄉愁,是把他從新娘身邊引走的那一張船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也是很貼切的,他寫他自己的真實感受嘛。1958年母親去世,遺體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檯上的盆花叢里,寫詩為母親招魂,喚她的慈魂快快回來,回到這「火後的小城」里來,回到這「四方的空城」里來。在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對母親的慈魂說:「春天來時,我將踏濕冷的清明路,/葬你於故鄉的一個小墳,/葬你於江南,江南的一個小鎮(河註:他的母親是江蘇武進人)。/垂柳的垂發直垂到你的墳上,/等春天來時,你要做一個女孩子的夢,夢見你的母親。」餘光中是個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寫得十分感傷。送母親的骨灰匣回她的故鄉去入土安葬,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實現,雖然春天已經來到了。那骨灰匣想來早已入土,大約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圓通寺吧,因為他在一首詩里說,清明節掃墓日他聽見母親在圓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裡該有一方小墳吧。郵票啊,船票啊,墳墓啊,這些物象里潛溶著多少哀愁啊!它們象徵著距離:郵票,船票,空間的距離;墳墓,陰陽的距離,死生的距離。薄薄的一層混凝土,內外相隔,那麼遙遠,比千山萬水的相隔更遙遠啊!《鄉愁》的第三段抓住墳墓這個物象,說母親去世後留給他的鄉愁,一個孝子的鄉愁,是使他抱恨終天的那一方墳墓。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又變了,愛妻讓位給亡母了。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勝。讀者為之驚愕,細細一想,悲從中來。我朗誦到這里,嗓子都顫抖了。人到中年以後,閱歷既多,五味嘗遍,漸漸地看透了人世的諸般畸形怪相,於是不再好奇;漸漸地懂得了事業的艱難,於是雄心消泯。他的頭腦里憧憬日少而回憶日多,愈來愈像反芻動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舊聞往事,竟有回甜之感,於是「鳥倦飛而知還」,有了落葉歸根的願望。白天忙著,不太覺得,到了夜間,故國故鄉故園便頻頻地來入夢了。早晨醒來,夢去無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廈門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鄉愁難遣,翻翻中國地圖,神遊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慶市江北縣悅來場,又沿江而下,看那「蔣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裡有許多美麗的表妹……最可惱的是那一灣海峽,二指寬罷了,淺淺的一層海水比紙更薄,就是涉不過去。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再一變,變成了那可惱的海峽。《鄉愁》的靈感也許是這樣來的吧?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腹稿里支起的第一個構架,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有了這個構架以後,便回頭去翻查記憶的倉庫,專找如海峽那樣的象徵著距離的物象。不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郵票啦船票啦墳墓啦之類的物象。於是用這些物象做橫梁,仿照著第一個構架,又支起了下面三個構架: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這便是《鄉愁》的雛形了。第一個構架,就其意義而言,分量最重,雖然是先出,卻做了結尾。何況按時間順序排下來,也應該做結尾。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在。現在望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發愁呢,這才是全詩的落腳點。餘光中把《鄉愁》歸入他所說的「淺易之作」。他所說的「淺易之作」是指那些如《鄉愁》一類的「一讀就懂」的詩,不是說「淺易」的一定不好。「淺」是文字淺顯,「易」是容易讀懂,他不反對「淺易」,但是,台島那裡「許多讀者」「要求一首詩一讀就懂」,卻遭到他的反感。他說:「一個人如果只能讀淺易的詩,就註定自己終身在詩國做匆匆過境的觀光旅客。」這話恐怕說得太重了吧。除了寫詩的內行,一般讀者,各有各的事業,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餘暇,不去看電視看電影看跑馬看黃書,而去觀光詩國,也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哪怕匆匆過境呢。對這樣的讀者,理當叩頭稱謝才是,不宜責之太重。何況台島那裡就是有些深奧得可厭的詩,不但一般讀者叫苦,寫詩的內行也說讀不懂呢。例如張默的《無調之歌》,大詩人如洛夫者竟然都這樣說:「這首詩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況一般讀者呢。要求淺易一些,一讀二讀三讀終能讀懂,而不是愈讀愈頭疼,難道不應該嗎?我之所以要向讀者介紹《鄉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淺易」。而它的精巧的構思,溶哀愁於物象的本領,值得我們潛心揣摩,從中學習詩藝,乃是自不待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