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搬運系統設計
『壹』 物流系統的設計
設計一個物流系統來完成物流的基本目標需要從兩個角度去考慮。
第一種是重新設計一個物流系統;這種現象主要是新企業成立或者是進入新的領域或區域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種是在現有基礎上改善一個物流系統;現有的物流系統中存在某種缺陷,造成了局部的物流成本上升或者是客戶投訴比例上升等現象的出現,企業應及時改善物流系統。 競爭關系對物流系統的影響
·訂貨周期的長短 (訂貨周期=訂單傳送時間+訂單准備時間+訂單完成時間)
· 產品的可替代性
· 庫存數量的調節
·運輸方式的改變 (一) 改善成本與服務,改變物流系統
(二) 提高物流服務,取得競爭優勢
(三) 採用成本對策,改善物流服務
(四) 降低物流成本 · 產品價格 是影響物流系統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 產品密度 是影響物流系統成本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 產品的易破損程度 是影響物流系統成本的第三個因素
· 產品的特殊搬運要求 是影響物流系統成本的第四個因素 對物流系統成本影響很大的是空間關系,即物流系統中關於市場和供應點的定點選址。主要是由於物流功能要素之一的運輸成本的上升會和運輸距離有很大的關系。
距離因素和空間因素可能會以運輸成本以外的方式影響物流成本
在設計和管理物流大系統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①服務性(service),在為用戶服務方面要求做到無缺貨、無貨物損傷和丟失等現象,且費用便宜;
②快捷性(speed),要求把貨物按照用戶指定的地點和時間迅速送到;
③有效地利用面積和空間(space saving),雖然我國土地費用比較低,但也在不斷上漲,特別是對城市市區面積的有效利用必須加以充分考慮,應逐步發展立體設施和有關物流機械,求得空間的有效利用;
④規模適當化(scale optimization),應該考慮物流設施集中與分散的問題是否適當,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情報系統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計算機等設備的利用等;
⑤庫存控制(stock control),庫存過多則需要更多的保管場所,而且會產生庫存資金積壓,造成浪費。因此,必須按照生產與流通的需求變化對庫存進行控制。
上述物流系統化的內容簡稱為「5S」,要發揮以上物流系統化的效果,就要把從生產到消費過程的貨物量作為一貫流動的物流量看待,依靠縮短物流路線,使物流作業合理化、現代化,從而降低其總成本。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的各項活動(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之間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謂效益背反是指對於同一資源(例如成本)的兩個方面處於相互矛盾的關系之中,想要較多地達到其中一個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損失。
(1)減少庫存據點並盡量減少庫存,勢必使庫存補充變得頻繁,必然增加運輸次數。
簡化包裝,則包裝強度降低,倉庫里的貨物就不能堆放過高,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而且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破損,以致搬運效率下降,破損率增多。
(2)將鐵路運輸改為航空運輸,雖然運費增加了,而運輸速度卻大幅度提高了。不但減少了各地物流據點的庫存,還大量減少了倉儲費用。
(3)由於各物流活動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須研究總體效益,使物流系統化。前面我們已經指出,物流系統是為達成物流目的的有效機制。物流的各項活動如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機制,也就是具有運輸系統、保管、系統、搬運系統、包裝系統、流通加工系統等分系統。因此,我們必須使各個系統以實現其最佳效益為目的。
這些系統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統就是以成本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個物流系統化。也就是說,物流系統就是要調整各個分系統這間的矛盾,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使成本變為最小以追求和實現部門的最佳效益。
『貳』 如何設計物流系統
物流系統和其復他系統一樣,是制一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的整體。物流的七個子系統:倉儲,配送,運輸,包裝裝卸,流通加工,搬運,物流信息共同組成了物流系統。他們之間存在著二律背反的現象,就是此消彼長的意思。這個時候必然想到的就是服務水平和物流費用的問題。所以物流系統的設計既要兼顧各個子系統的關系,又要注重費用和服務的比例問題。
『叄』 物流搬運自動化
物流設備是物流系統中的物質基礎,伴隨著物流的發展與進步,物流設備不斷得到提升與發展。物流設備領域中許多新的設備不斷涌現,如四向托盤、高架叉車、自動分揀機、自動引導搬運車(AGV)、集裝箱等,極大的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業中起著重要作用,極大的促進了物流的快速發展。反過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物流設備的界定及類型
物流設備是完成物流各項活動的工具與手段,是組織物流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離開一定的物質技術條件,任何物流活動都將無法進行.運輸、倉儲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信息處理等都需要相應的物流設備。所謂物流設備是指進行各項物流活動所必需的成套建築和器物,組織實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倉儲設施、站場、電子計算機、通訊設備等。物流設備的功能和類型是根據物流各項活動逐步形成的,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①按照設備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為運輸設備、倉儲保管設備、裝卸搬運設備、流通加工設備、包裝設備、信息處理設備等。
②按照設備在物流活動中的相當位置,可分為固定設備和活動設備。固定設備如鐵路、公路;橋隧、車站、港口、倉庫等建築物I活動設備如火車、汽車、輪船、移動式裝卸搬運設備等。
③按照設備在物流活動中的服務范圍,可分為企業(生產)物流設備和社會(供銷)物流設備。企業物流設備是企業固定資產的_部分,屬於企業的自有設備,如企業的運輸車輛、鐵路專用線、裝卸搬運機械、包裝機械、倉儲建築等:社會物流設備是為社會物流服務的,屬於公用設備,如運輸線路、橋隧、車站、港口等。
2、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現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物流設備有了較快的發展,各種物流運輸設備數量迅速增長,技術性能日趨現代化,集裝箱運輸得到了快速發展等。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應用,先進的物流設備系統不斷涌現,我國已具備開發研製大型裝卸設備和自動化物流系統的能力。總體而言,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現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物流設備總體數量迅速增加。近年來,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很快,受到各級政府的極大重視,在這種背景下,物流設備的總體數量迅速增加,如運輸設備、倉儲設備、配送設備、包裝設備、搬運裝卸設備(如叉車、起重機等)、物流信息設備等。
②物流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們的物流設備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機械化為主,工作效率較低。但是,近年來,物流設備在其自動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設備生產、銷售和消費系統。以前,經常發生有物流設備需求,但很難找到相應生產企業,或有物流設備生產卻因銷售系統不完善、需求不足,導致物流設備生產無法持續完成等。目前,物流設備的生產、銷售、消費的系統已經基本形成,國內擁有一批物流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物流設備銷售的專業公司和一批物流設備的消費群體,使得物流設備能夠在生產、銷售、消費的系統中逐步得到改進和發展。
④物流設備在物流的各個環節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目前,無論是在生產企業的生產、倉儲,流通過程的運輸、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裝加工、搬運裝卸,物流設備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⑤專業化的新型物流設備和新技術物流設備不斷涌現。隨著物流各環節分工的不斷細化,隨著滿足顧客需要為宗旨的物流服務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設備和新技術物流設備不斷涌現。這些設備多是專門為某一物流環節的物流作業,某一專門商品、某一專門顧客提供的設備,其專業化程度很高。
3、我國物流設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物流的高速發展使先進的物流設備得到了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並不能滿足新世紀全新物流任務的要求,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投入太少。長期以來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投入較少,發展比較緩慢。雖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較先進的倉儲物流設施,但從總體來看,中低端應用較多,20世紀50—60年代建造的倉庫仍在使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等高端的倉儲貨架系統還不多見,使用了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倉庫較少。
②我國尚處於物流設備發展的起步階段,既缺少行業標准,又沒有行業組織,致使各種物流設備標准不統一,相互銜接配套差。
③物流設備供應商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偏小,發展不規范。
④物流企業只重視單一設備的質量與選型,沒有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如何達到最優化。
⑤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仍將價格作為選擇物流設備的首要因素,而忽視了對內在品質與安全指標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業對物流設備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系統規劃、設計時帶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資源的浪費。
⑦物流設備的管理並沒有被廣泛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設備使用率不高,設備閑置時間較長。
二、我國物流設備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設備作為其物質基礎表現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指設備的容量、規模、能力越來越大。大型化是實現物流規模效應的基本手段。一是彌補自身速度很難提高的缺陷而逐漸大型化,包括海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油輪最大載重量達到56.3萬噸,集裝箱船為6790TEU,在鐵路貨運中出現了裝載716000噸礦石的列車,載重量超過5噸的載貨汽車也已研製出來:管道運輸的大型化體現在大口徑管道的建設,目前最大的口徑為1220毫米。這些運輸方式的大型化基本滿足了基礎性物流需求量大、連續、平穩的特點。二是航空貨機的大型化。正在研製的貨機最大可載300噸,一次可裝載30個40英尺(12.2米)的標准箱,比現在的貨機運輸能力(包括載重量和載箱量)高出50%~100%。
高速化指設備的運轉速度、運行速度、識別速度、運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運輸速度一直是各種運輸方式努力的方向,主要體現在對「常速」極限的突破。正在發展的高速鐵路有三種類型:一是傳統的高速鐵路,以日本和法國的技術最具商業價值,目前營運的高速列車最大商業時速已達270~275km/h二是擺式列車,以瑞典為代表,商業時速已達200~250km/h,三是磁懸浮鐵路,目前正處於商業實驗階段,1998年在日本實現了時速為539km/h的實驗速度。德國、法國在高速鐵路上開行的高速貨運列車最高速度已達到200km/h。隨著各項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經濟發展,普通鐵路最終將會被高速鐵路所取代。在公路運輸中高速一般是指高速公路,目前各國都在努力建設高速公路網,作為公路運輸的骨架。航空運輸中,高速是指超音速,客運的超音速已由法國協和飛機所實現。貨運方面雙音速(亞音速和超音速)民用飛機正在研製中。無論如何,超音速化將是民用貨機的發展方向。在水運中,水翼船的時速已達70km/h,氣墊船時速最高,而飛翼船的時速則可達到170km/h。在管道運輸中,高速體現在高壓力,美國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的最大工作壓力達到8.2MPa。
2、實用化和輕型化
由於倉儲物流設備是在通用的場合使用,工作並不很繁重,因此應好用,易維護、操作,具有耐久性、無故障性和良好的經濟性,以及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環保性。這類設備批量較大、用途廣,考慮綜合效益,可降低外型高度,簡化結構,降低造價,同時也可減少設備的運行成本。
3、專用化和通用化
隨著物流的多樣性;物流設備的品種越來越多且不斷更新。物流活動的系統性、一致性,經濟性、機動性,快速化,要求一些設備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又有一些設備向通用化、標准化方向發展。
物流設備專門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物流設備專門化,二是物流方式專門化。物流設備專門化是以物流工具為主體的物流對象專門化,如從客貨混
載到客貨分載,出現了專門運輸客貨物的飛機、輪船、汽車以及專用車輛等設備和設施。運輸方式專門化中比較典型的是海運,幾乎在世界范圍內放棄了客運,主要從事貨運,管道運輸就是為輸送特殊貨物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專用運輸方式。
通用化主要以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為代表。國外研製的公路、鐵路兩用車輛與機車,可直接實現公路鐵路運輸方式的轉換,公路運輸用大型集裝箱拖車可運載海運、空運、鐵運的所有尺寸的集裝箱,還有客貨兩用飛機,水空兩用飛機及正在研究的載客管道運輸等。通用化的運輸工具為物流系統供應鏈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證。通用化設備還可以實現物流作業的快速轉換,可極大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4、自動化和智能化
將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相結合,將先進的微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光纜技術、液壓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隱蔽功用到機械的驅動和控制系統,實現物流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機的新一代電氣控制裝置將發展為全自動數字化控制系統,可使起重機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單機綜合自動化水平,自動化倉庫中的送取貨小車、智能式搬運車AHV、公路運輸智能交通系統(ITS)的開發和應用已引起各國的廣泛重視。此外,衛星通信技術及計算機、網路等多項高新技術結合起來的物流車輛管理技術正在逐漸被應用。
5、成套化和系統化
只有當組成物流系統的設備成套、匹配時,物流系統才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在物流設備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把各種物流設備組成一個集成系統,通過中央控制室的控制,與物流系統協調配合,形成不同機種的最佳匹配和組合,將會取長補短,發揮最佳效用。為此,成套化和系統化物流設備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以後將重點發展的有工廠生產搬運自動化系統、貨物配送集散系統、集裝箱裝卸搬運系統、貨物自動分揀與搬運系統等。
6、「綠色化」。
「綠色」就是要達到環保要求,這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與牽引動力的發展以及製造、輔助材料等有關,二是與使用有關。對於牽引力的發展,一要提高牽引動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減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潔能源及新型動力。對於使用因素,包括對各物流的維護,合理調度,恰當使用等。
三、推進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的應對措施
借鑒國外物流設備發展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來加快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
1、加快物流設備標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設備標准化對於提高物流運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統一的標准有利於各種設備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有利於物流企業之間的業務合作,從而縮短物流作業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物流服務質量,近而減少物流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所佔的比重。
2、加大對物流設備的投資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資。對物流設備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注重發展技術含量高的物流設備,有意識的淘汰陳舊落後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設備,配置先進物流機械設施,如運輸系統中的新型機車、車輛、大型汽車、特種專用車輛,倉儲系統中的自動化立體倉庫、高層貨架,搬運系統中的起重機、叉車、集裝箱搬運設備、自動分揀和監測設備等。
3、規范物流設備供應商的經營行為,鼓勵其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設計能力,從而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好的物流設備。
4、引導物流企業在選擇物流設備時,不僅注重設備的價格,還要注重設備的質量,安全性能以及對整個系統的作用,結合自身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物流設備,使整個系統效益最優。
5、提高物流企業以及各級政府對物流設備在物流發展中的認識,使他們在進行物流設備系統規劃。設計時能通盤考慮,避免使用不便和資源浪費。
6、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各級政府都要把物流設備管理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設備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應重視物流設備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設備的使用效率,盡量減少物流設備的閑置時間。同時應注重對物流設備安全性能的檢測和維修,減緩設備磨損速度,延長其使用壽命,防止設備非正常損壞,保障其正常運行。
『肆』 物流配送系統設計與實現的方法有哪些
論物流配送下的零庫存控制
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逐步完善,我國企業已融入國際市場的競爭。如何提高企業競爭的優勢,除了採用新技術外,還應挖掘「第三利潤源泉」,建立新的物流控制體系,調整企業庫存結構,採用網上購物,實施物流配送,減少企業內部庫存量,逐步實現零庫存或少庫存,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產成本,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物流配送;零庫存;電子商務
全球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傳統的商業觀念和貿易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沖擊,由此引來了工業、農業、運輸業、內貿、外貿等領域的信息化革命,同時加快了我國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結構調整或重組,組建新的競爭優勢;而企業創建競爭優勢的關鍵,已由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泉」,採用網上交易,實現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的整體成本,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一、電子商務下的物流配送
電子商務的任何一筆交易,都包含著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購銷之間進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權轉移的運動過程;物流是指實體的流動過程;資金流主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信息流是指與商流、物流、資金流的有關信息及提供給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各種信息。而物流是上述四種流中最特殊的一種流,是指物質實體的流動過程,主要指運輸、儲存、加工、配貨、送貨等各種活動。對於少數商品和服務來說 可以直接通過網路傳輸方式使消費者獲得,如電子出版物、有價信息軟體、信息咨詢服務等。而對於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來說,要經過運輸、儲存、加工、配貨、送貨等環節使消費者獲得。如何使消費者准確及時獲得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這就需要現代高效的物流配送。配送企業根據消費者網上訂貨要求,在物流基地即配送中心進行理貨,並將配好的貨物送交收貨人。
物流配送是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近幾年來,配送業在我國逐步得到重視和發展。在物資流通運動中施行配送,需要調整物流庫存結構,就是以配送企業的庫存取代分散於各家各戶的庫存,由配送組織統一安排運輸活動,實現「運輸專營」。從供求關繫上看,就是要以社會供應系統取代企業內部供應系統。這樣做不僅可以優化庫存結構和運輸結構,從而可以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而且能夠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產成本,減少因價格波動對企業帶來的風險。各種流通要素相對集中,有益於開展規模經營活動;同時也便於合理安排各環節上的物流活動,使總體運動協調一致,最終會減少物流領域內的勞動消耗和費用支出。
二、零庫存的概念
庫存是物流運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沒有庫存,就不會有商品流通。庫存具有調節生產與消費的功能。但是,與從事其他物流活動一樣,設置庫存環節和開展庫存活動,也必須佔用和耗費一定數量的社會勞動(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庫存也會沖減流通利潤或物流效益,尤其是重點商品。如果計劃不周或措施不當,那麼庫存的副作用將會更大。如果庫存占壓的資金比較多,將有沖減利潤的副作用,所以,庫存趨於合理化,一直是人們努力追求的目標。而零庫存則是實現重點商品庫存合理化的一種重要標志。
零庫存是指以倉庫存儲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物品的存儲數量為「零」,即不保持庫存。它是一種特殊的庫存概念。實現零庫存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社會勞動佔用量和提高物流運動的經濟效益。它是在物流運動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並著手解決的一個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從物流運動合理化的角度來看,零庫存概念應當包含這樣兩層意義:其一,庫存對象物的數量趨於零或等於零,即幾乎於無庫存商品;其二,庫存設施、設備的數量及庫存勞動耗費同時趨於零或等於零即不存在著庫存活動。後者實際上是社會庫存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庫存集中化的表現。它並不亞於通常意義上的倉庫商品數量的合理減少。
零庫存並不等於不要儲備和沒有儲備。某些經營實體不單獨設立倉庫,但並不等於取消其他形式的儲存。實際上,企業為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如運輸時間延誤、到貨不及時、生產和消費發生變化等,常常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從理論上講,經營實體儲存一定數量的產品,並由此形成「保險儲備」也是一種合理的行動,它與實現零庫存的願望並不矛盾。
零庫存是針對微觀經濟領域內經營實體的庫存狀況而言的一種庫存變化趨勢,它屬於微觀經濟范疇。從全社會來看,不可能、也不應該實現「零庫存」。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和其他各種意外事件,為了調控生產和需求,通常國家都要以各種形式儲備一些重要商品,如糧食、戰略商品、搶險救災物資等。因此,在微觀領域內,一些經營實體可以進行「零庫存」式的生產和進行無庫存式的銷售,但整個國家或社會不能沒有庫
存。
三、實現零庫存的途徑和方式
零庫存是微觀領域內企業庫存狀況的理論抽象,是在有保障供應的條件下實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零庫存現象是實行物流配送的必然結果。零庫存是配送的伴隨物,是一種全新庫存狀態和庫存結構,需要建立起有較強供貨能力的社會庫存保障體系,去承擔企業外部和企業內部兩個層次的供貨任務,以保證經營實體生產正常運轉。零庫存的實現必須以強大的完善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在物流信息系統健全的情況下,實現零庫存的途徑和方式如下:
1.企業內部實行「看板供貨」制度
「看板供貨」就是在企業內部各工序之間、或者在建立供求關系的企業之間,採用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個環節根據自己的生產節奏逆方向向上一個環節提出供貨要求,上一個環節則根據卡片上指定的供應數量、品種等即時組織送貨。很明顯,實行這樣的供貨辦法,可以做到准時、同步向需求者供應貨物。
2.推行配套生產和「分包銷售」的經營制度採用配套生產和分包銷售方式去從事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實現零庫存。主導企業主要負責完成產品裝配和市場開發等任務,協作企業承擔零部件製造和供應任務,按照主導企業的生產速度和進度來安排和調整自己的生產活動,並且能在指定的時間內送貨到位。由於供貨有保障,因此,主導企業不再另設一級庫存,從而使其庫存呈現出零庫存狀態。
3.委託營業倉庫存儲和保管貨物
建立專業化、社會化程度比較高的物流集團或集團公司,其服務對象並不僅限於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而是面向社會開展經營活動,為客戶存儲、保管貨物而賺取一定的利潤,以此維持其生存和發展。委託這樣物流組織存儲貨物,把所有權屬於用戶的貨物存放在專業化的倉庫中,採用這種方式存放和儲備貨物,在一般情況下,用戶(委託方)自己一般都不必再過多地儲備商品,甚至不必再單獨設立倉庫從事貨物的維護、保管等活動。這樣,在一定范圍內便可以實現零庫存和進行無庫存式生產。
4.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戶配送貨物
配送企業集中各個用戶的需求,統籌安排湊整運輸車輛送貨活動,提高運輸效率。做到增加送貨的次數,大幅度地降低每個用戶、每個批次的送貨量。配送企業也可以直接將貨物運送到車間和生產線從而呈現出零庫存狀態。
5.用集中庫存和增強調節功能的辦法,有保障地向用戶配送貨物
配送企業適當集中庫存,增加庫存麗品的品種和數量,以此形成強大的調節能力和服務功能。在形成這種優勢的基礎上,去開展配送活動,將會大大提高配送服務的保險系數,同時,也自然能打消用戶的顧慮。在這種有保障的配送服務體系的支持下,用戶的庫存也會自然日趨弱化。
6.採用「即時配送」和「准時配送」方式向用戶供貨
為了滿足用戶的特殊需要,配送企業常常以「即時配送」和「准時配送」方式進行供貨和送貨。由於「即時配送」和「准時配送」具有供貨時間靈活、穩定,供貨彈性系數大等特點,客觀上能夠緊密銜接供求及保障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用戶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因其庫存壓力大大減輕,必然會自動縮減自己的庫存,甚至取消自己的庫存。
參考文獻:
[1] 葉傑剛.配送:運行與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2] 張鐸.電子商務與物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ooo.
『伍』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包括什麼內容
管理系統規劃設計具體包括:
1.物流系統戰略目標規劃設計。
主要根據所服務的對象、顧客的性質與地理位置等,對所提供的物流服務進行規劃與設計。在規劃設計前,常採用網上調研、圖書資料調研與現場調研等方法,收集物流系統的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及潛在客戶信息,調查物流服務的供需狀況、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等。
2.物流能力規劃設計
主要確定物流系統所達到的目標,而物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企業投入的人、財、物數量及管理水平等。因此,這一階段主要考察人員能否勝任,財力、物力是否充足等。
3.物流需求預測規劃設計
管理系統的另一個主要職能是對市場進行預測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和了解未來客戶物流需求的規模及種類,做好物流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網路廣泛收集用戶的需求,開展促銷業務,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質量的系統服務滿足物流需求。
(5)物流搬運系統設計擴展閱讀:
物流系統支撐要素:
1、體制制度 決定物流系統的結構、組織、領導、管理方式,國家對其控制、指揮,管理方式以及這個系統地位、范疇,是物流系統的重要保障。
2、法律法規 物流系統的運行都不可避免的涉及企業和人的權益問題,法律法規一方面限制和規范物流系統的活動,使之與更大系統協調,一方面是給予保障。
3、行政命令 決定物流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持要素。標准化系統是保證物流環節協調運行,保證物流系統與其它系統在技術上實現聯結的重要支撐條件。
4、商業習慣 是整個物流系統為了使客戶達到滿意所提供服務的基本要求,了解商業習慣,將使物流系統始終圍繞客戶為主進行運營,達到企業的目的。
『陸』 簡述物流系統設計要素
人的要素 人是所有系統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統的第一要素。
· 資金要素 資金是所有企業系統的動力。
· 物的要素 包括物流系統的勞動對象,即各種實物。
· 信息要素 包括物流系統所需要處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 ·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 指的是物流系統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組合、連結在一起,變成了物流系統的總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系統的總目的。
· 主要包括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 1.流體,即「物」;
2.載體,即承載「物」的設備和這些設備據以運作的設施,如汽車和道路;
3.流向,即「物」轉移的方向;
4.流量,即物流的數量表現;
5.流程,即物流路徑的數量表現,亦即物流經過的里程;
6.流速,即流體流動的速度;
7.流效,即流體流動的效率和效益、成本與服務等 · 法律制度 決定物流系統的結構、組織、領導、管理方式,國家對其控制、指揮,管理方式以及這個系統地位、范疇,是物流系統的重要保障。
· 行政命令 決定物流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持要素。
·標准化是保證物流環節協調運行,保證物流系統與其它系統在技術上實現聯結的重要支撐條件。
· 商業習慣 是整個物流系統為了使客戶達到滿意所提供服務的基本要求,了解商業習慣,將使物流系統始終圍繞客戶為主進行運營,達到企業的目的。 · 基礎設施 是組織物流系統運行的基礎物質條件,包括物流場站、物流中心、倉庫,物流線路,建築、公路、鐵路、港口等等。
·物流裝備是保證物流系統開動的條件,包括倉庫貨架、進出庫設備、加工設備、運輸設備、裝卸機械等。
· 物流工具 是物流系統運行的物質條件,包括包裝工具、維修保養工具、辦公設備等。
·信息技術及網路 是掌握和傳遞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據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訊設備及線路、傳真設備,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
· 組織及管理 是物流系統的「軟體」,起著連接、調運、運籌、協調、指揮其他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統目的的實現之作用。
『柒』 物流系統設計的圖書《物流系統設計》
作者:賈志林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9787801986313
出版日期:2009 年2月 第1章物流系統設計概述
1.1物流系統概述
1.2物流系統分析
1.3物流系統設計
第2章物流管理的組織結構
2.1 物流活動的組織
2.2組織機構的選擇
2.3組織結構的取向
2.4組織機構的定位
2.5跨組織管理
2.6 戰略聯盟與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第3章物流設施與設備規劃設計
3.1集裝單元化器具
3.2物料搬運設備
3.3儲存設施與設備
3.4運輸設備
第4章途途物流中心的設計
4.1途途物流中心概述
4.2途途物流中心的設計
4.3途途物流中心的運營
4.4途途物流中心的發展趨勢
4.5綜合物流中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5章搬運、配送和運輸設計
5.1搬運系統分析
5.2配送系統設計
5.3運輸系統設計
第6章倉庫規劃及管理
6.1倉庫的功能
6.2倉庫的結構
6.3倉庫規劃
6.4倉庫操作——存儲與提取系統
6.5立體倉庫的規劃設計
第7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7.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概述
7.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基礎
7.3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
7.4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第8章物流系統綜合評價
8.1 物流系統評價概述
8.2物流系統評價指標
8.3物流系統規劃評價
8.4物流的績效評價
8.5物流綜合評價方法
第9章物流系統設計案例
9.1 北京途途物流系統管理中心設計
9.2現代物流中心設計案例
9.3連鎖超市的配送信息系統設計案例
9.4企業物流與第三方物流企業案例
參考文獻
『捌』 物流搬運系統與物料搬運系統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明顯是兩個概念
『玖』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從物流系統構成這個角度來講,在進行物流系統規劃設計時,需對下面幾個於系統進行分別規劃設計。
(一)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
管理系統是指物流系統的計劃、控制、協調、指揮與作業等所組成的系統,它是整個物流系統的支柱。
管理系統規劃設計具體包括:
1.物流系統戰略目標規劃設計
主要根據所服務的對象、顧客的性質與地理位置等,對所提供的物流服務進行規劃與設計。在規劃設計前,常採用網上調研、圖書資料調研與現場調研等方法,收集物流系統的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及潛在客戶信息,調查物流服務的供需狀況、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等。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資料整理和數據分析,研究確定出物流系統的戰略目標。
2.物流能力規劃設計
主要確定物流系統所達到的目標,而物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企業投入的人、財、物數量及管理水平等。因此,這一階段主要考察人員能否勝任,財力、物力是否充足等。
3.物流需求預測規劃設計
管理系統的另一個主要職能是對市場進行預測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和了解未來客戶物流需求的規模及種類,做好物流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網路廣泛收集用戶的需求,開展促銷業務,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質量的系統服務滿足物流需求。
4.物流過程管理規劃設計
物流過程管理規劃設計是對物流過程管理的關鍵要素進行規劃與設計,並建立相應的標准體系,這些關鍵要素包括物流過程管理中的任務說明、培訓、設施設備、書面程序、商品養護、記錄、信息管理、顧客的意見、評估與完善、合同商等事項。
5.作業管理規劃設計
作業管理規劃設計是指對物流作業運行的組織與管理進行規劃設計,主要包括貨物的接收、裝卸搬運、存貨、運輸、配送等。
6.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
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是指對信息的接收、傳輸與處理進行規劃和設計。在規劃設計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幾個信息系統的構建:
(1)電子訂貨系統。即利用企業內終端電腦、依據貨架或台賬輸入欲訂購的貨物,經網路傳送到總部物流中心或供應商,完成訂購手續,驗收貨物。
(2)倉儲配送管理系統。即用來管理、儲存倉庫或配送中心內部的人員、庫存、工作時間、訂單和設備的軟體系統。
(3)運輸管理系統。即對運輸單元的所有資源進行實時的調度和跟蹤,並能夠合理安排駕駛員、車輛、任務三者間的關系,提供對貨物的分析、配載的計算以及最佳運輸路線的選擇。
(4)銷售時點管理系統。即通過自動讀取設備在銷售商品時直接讀取商品銷售信息,並通過通信網路和計算機系統傳遞至有關部門或企業(包括物流與生產部門或企業),進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經營效率的系統。
(5)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即在不同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依據標准文件格式交換商業單證信息。對於物流企業以及需要物流的企業來說,在互聯網上進行物流單證信息的傳輸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通信費用,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6)附加價值通信網。即利用電信通信業的線路,將不同企業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系在一起,構成共同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設施系統的規劃設計
物流設施系統的規劃設計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倉庫、貨場、碼頭、集裝箱中轉站等物流節點的規劃設計。
(1)物流中心是為了實現物流系統化、效率化而設置的開放型的物品儲存、運輸、包裝、裝卸等綜合性物流業務基礎設施,是組織、銜接、調節、管理物流活動的較大的物流據點。物流中心的規劃設計包括物流中心的選址、設計方案的優化等。
(2)配送中心是接受供應者所提供的多品種、大批量的貨物,通過儲存、保管、分揀、配貨以及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作業後,將按需要者訂貨要求配齊的貨物送交顧客的組織機構和物流設施。配送中心的規劃設計包括配送中心總體規模設計、配送中心作業功能規劃、配送中心毆施規劃等。
(3)倉庫是保管、存儲物品的建築物和場所的總稱。倉庫設計的內容包括倉厙選址、倉庫類型選擇、倉庫結構設計、存貨分類方法和合理庫存量的確定和管理等。
(4)集裝箱中轉站是暫時堆存和保管集裝箱的場所。根據集裝箱堆存量的大小,集裝箱中轉站可分為混合型和專用型兩種形式。集裝箱中轉站的設計包括站區選址、結構和布局設計等。
(三)輸入輸出環境系統分析
任何一個系統都處於一個比它更大的環境系統中。外界環境通過向系統提供勞動力、勞動手段、指令、資源、信息對系統發生作用(影響),這一作用為外部環境對該系統的「輸入」。系統以其本身所擁有的各種手段和特定功能,在外部環境的某種影響下,對環境的輸入進行必要的轉化處理活動,使之成為對環境有用的產品,提供給外部環境使用,
即為所謂的系統的「輸出」。因此,物流系統的輸入輸出環境,即為物流活動所處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
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即行業環境。其中宏觀環境包括社會經濟狀況與發展水平、人口與消費狀況,國家的方針、政策、制度,物流基礎環境,區位環境,通信環境,網路環境等。微觀環境包括供應商與商品供應情況、用戶與商品的銷售狀況、競爭環境等。
內部環境主要是指一個物流系統設計對象的內部條件。包括人、財、物以及物流戰略與模式,現有設施,物流各作業環節,物流費用與物流效率,客戶服務與產品等。
物流環境對物流活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物流系統規劃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物流環境對物流系統的影響范圍、程度,這樣才不至於因為設計的盲目,帶來物流系統規劃和設計的風險。
『拾』 物流運輸系統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物流運輸系統設計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服務性,回在為用戶服務方面要答求做到無缺貨、無貨物損傷和丟失等現象,且費用便宜;
2、快捷性,要求把貨物按照用戶指定的地點和時間迅速送到;
3、有效地利用面積和空間,雖然我國土地費用比較低,但也在不斷上漲,特別是對城市市區面積的有效利用必須加以充分考慮,應逐步發展立體設施和有關物流機械,求得空間的有效利用;
4、規模適當化,應該考慮物流設施集中與分散的問題是否適當,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情報系統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計算機等設備的利用等;
5、庫存控制,庫存過多則需要更多的保管場所,而且會產生庫存資金積壓,造成浪費。因此,必須按照生產與流通的需求變化對庫存進行控制。
(10)物流搬運系統設計擴展閱讀:
物流運輸系統的構成要素:
1、人的要素,人指的是勞動者,是所有系統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統的第一要素。
2、財的要素,是指物流中不可缺少的資金。資金是所有企業系統的動力。
3、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統的勞動對象,即各種實物。
4、信息要素,包括物流系統所需要處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