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的昆蟲
A. 昆蟲搬運食物的方式(螞蟻除外)
蜜蜂用花粉刷攜帶花粉,胡蜂用足部將食物帶回巢穴,
蜣螂用後腿將食物-便便滾回巢穴。
B. 昆蟲是用什麼傳遞消息搬運食物.
螞蟻用觸角,
蜜蜂用跳不同的舞來通知其他的蜜蜂
C. 螞蟻是如何合力搬運「巨型」昆蟲的
假如人類也能像螞蟻一樣通力合作的話,那我們可能將變得更有生產力。長期以來,我們知道螞蟻以集體行事保護巢穴、防止入侵者而出名,它們甚至能在洪水突來之際搭成救生筏。今天所呈現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螞蟻組成「雛菊鏈」來搬運一隻巨大的千足蟲的屍體進入它們居住的巢穴。以前從未見過這類行為,目前科學家們表示尚無力對此做出解釋。
她說:「對我而言,這種行為看起來與在其他螞蟻身上觀察到的行為不同(包括編織蟻)。這些細顎猛蟻搭到其他螞蟻身上搬運獵物,而不是自己整個趴到獵物身上。有人可能會認為,雛菊鏈的出現是因為螞蟻湊巧趴到連接它們想要搬運的獵物的某樣物體上方,但我不這樣認為。」McCreery指出,螞蟻非常擅長區別自己種群和其他種群——它們不會搞錯的。單個螞蟻可能不聰明,但當聚居在一起的所有螞蟻通力協作的話,它們就能完成壯舉,這一點體現在螞蟻們面對一隻險惡的小鳥時協同發起的蟻酸腐蝕攻擊,或運籌帷幄把一大塊食物搬入一個小洞。生物學家有時會把這樣的蟻群歸於超級生物群,它們喜愛群體作戰而不是單打獨斗。比如當林地蟻感受到危險來臨(被一隻飢餓的小鳥盯上的時候),就會共同從腹部噴出惡臭的蟻酸。蟻酸對人類無害,和醋的氣味差不多。然而它足以嚇壞個頭較大的捕食者如啄木鳥和松鴉,這些入侵者可能會在蟻穴引發混亂,但林地蟻緊跟而來的反擊會讓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們協同合作,最終得以過上更和平的生活。洪水來臨的時候,火螞蟻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它們的爪和下顎自動集合成救生筏。
喬治亞理工大學(Georgia Tech)的工程師和數學家發現,這些小生物把身體連接在一起的方式與防水布編織的原理類似。螞蟻的外骨骼通常不易被水沾濕,它們通過身體互相連接更增強了防水性。研究者收集了許多火螞蟻,發現把這些螞蟻放入水中時,它們會用下顎,爪子和黏液分泌部位緊緊抓住彼此,這個力量非常大——自身體重的400倍,由此它們就組成了一個救生筏。研究者們說:「這個黏黏的具有彈性的『組織』更像由螞蟻『分子』組成的液體。」螞蟻從球體中心散開,變成一個薄餅形狀的筏子,以防止自己掉入水中。
(編譯:shixinxin;via dailymail)
D. 有什麼昆蟲是吃腐爛果實,住在地下,比較常見,是像屎殼郎一樣搬運食物
那是一種黑甲蟲,個頭比屎殼郎小
E. 螞蟻搬運大昆蟲圖片
F. 螞蟻搬運大昆蟲的作文三百字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這些句子讓我們一生受益.讓我們知道只要有恆心,團結一致,堅持不懈,就能夠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是什麼?你也許會說大象,但我要告訴你,是螞蟻。為什麼這微不足道的小螞蟻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呢?
那天在鍥而不舍地寫作業的我,覺得有點口渴,剛踏出門口,我的目光卻停留在茶幾上那張剛吃完蛋糕的桌子上,看見一團黑色的東西在蠕動,我走過去瞧了一眼,哦~原來是一群小螞蟻正在急忙忙地搬那一小塊的蛋糕,我覺得很有趣,心想::螞蟻這么小,怎能搬起一些比它們大幾十倍的東西呢?我當時哈哈大笑,以為全是一片假象,一開始,螞蟻們圍著這塊蛋糕轉了幾圈,有的試著刺咬它,有的試著去搬動它,有的在周圍守護著,隨時有危險,告訴大家,有的在「家」准備好,吃大餐……….看起來它們很辛苦,不過,它們仍還是不知疲倦地來回跑,我真有點佩服它們.「大領隊」說:「我們准備把蛋糕搬進去!」螞蟻排著一列整齊的隊伍,像一排排整齊的書。
「大領隊」先探察前面有什麼危險東西,後面一群黑東西在搬那沉重的「大石頭」前進。我看得津津有味,搬著搬著,一直螞蟻不小心摔到了,後面的同伴立刻扶起了它,「一,二,一,二……聽見那一聲聲辛苦聲,我才知道這是團結的力量。這力量能戰勝一切,戰勝一切困難!這力量無人能比,無人能及。終於,它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順利運入洞里,我也跳起來,
「太棒了!」我為它們喝彩.
G. 關於昆蟲搬運食物的方式
螞蟻.
可搬運起自身重量幾倍的東西.
相關知識:
螞蟻(ant)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
螞蟻目前有21亞科283屬(after Bolton 2003)(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干亞科)。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0.5mm-3c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被描述了。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
室內環境常見的有小家蟻,法老蟻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於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
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種,我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年,甚至50多年。
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工蟻體細小,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蟻要細看才易發現。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
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有社會昆蟲的3大要素,即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系統;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蟻」不是螞蟻,白蟻除一樣具有社會外,在生理結構上和螞蟻有很大的差別。
生物的行為是指生物體進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覺得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行為學就是研究這些活動的學科。形態和行為首先被人們注意,但是直到19世紀人們才獲得生物行為研究的理論武器和實驗手段。進化論學說將動物的行為提高到了適應性層次。
目前對生物行為的歸類非常混亂。從遺傳和發育的角度一般將其分為先天行為和後天行為,也就是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但這種分類方法並不常用,人們一般按照行為的功能對其劃分,遺憾的是這種劃分方式並不嚴格,存在大量的重疊區域。
【螞蟻的型與分工】
螞蟻發育為完全變態。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里有四種不同的蟻型。
l、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
3.工蟻:又稱職蟻。無翅,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胸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採集食物、伺喂幼蟻及蟻後等。
4.兵蟻:兵蟻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性。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
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相識後一見鍾情,在飛行中或飛行後交尾。「新郎」壽命不長,交尾後不久死亡留下「遺孀」蟻後獨自過著孤單生活。蟻後脫掉翅膀,在地下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暫時造一小室,作為安身之地,並使已「受孕」的身體有個產房。待體內的卵發育成熟產出後,小幼蟲孵化出世,蟻後就忙碌起來。每個幼蟻的食物都由她嘴對嘴地喂給,直到這些幼蟻長大發育為成蟻,並可獨立生活時為止。當第一批工蟻長成時,它們便挖開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尋找食物,隨後又擴大巢穴建築面積,為越來越多的家族成員提供住房。自此以後,飽受艱苦的蟻後就坐享清福,成為這個群體大家族的統帥。撫育幼蟻和喂養蟻後的工作均由工蟻承擔。但蟻後還要繼續交配,不斷產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她的壽命可長達15年。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土中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也有的蟻用植物葉片、莖稈、葉柄等築成紙樣巢掛在樹上或岩石間。還有的蟻生活在林區朽木中。更為特殊的是,有的蟻將自己的巢築在別的種類蟻巢之中或旁邊;而兩「家」並不發生糾紛,能夠做到和睦相處。這種蟻巢叫做混合性蟻巢,實為異種共棲。無論不同的蟻類或同種的蟻,其一個巢內蟻的數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別。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隻或近百隻蟻,也有的幾千隻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只,甚至更多的蟻。
在我國華南一帶的闊葉林中,還有一種翹尾蟻,顧名思義,就是它那帶有螯針的尾端常翹起來,像是躍躍欲試,隨時准備進攻的樣子。它有種怪脾氣,經常與樹打交道。它喜歡用叼來的腐質物以及從樹上啃下來的老樹皮,再攙雜上從嘴裡吐出來的粘性汁液,在樹上築成足球大的巢,巢內分成許多層次,分別住著雄蟻、蟻後和工蟻,並在巢中生兒育女,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開始時一樹一巢,當群體過大,而且又有新的蟻後出生時,新蟻後便帶領部分工蟻另造新居。有時為爭奪領域,常展開一場惡斗。為了在樹上捕捉其他小蟲為食,它可用細長而有力的足在樹冠的枝葉上奔跑。如兩樹相距較近,為免去長途奔波之勞,它們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後足,垂吊下來,借風飄盪,搖到另一棵樹上去,搭成一條"蟻索橋"。為了能較長久地連接兩樹之間的通途,承擔搭橋任務的工蟻還能不斷替換。樹上的食物捕盡,又結隊順樹而下,長途奔襲,捕捉地面上的小動物。獵物一旦被擒獲,翅尾蟻便會用螯針注入麻醉液,使獵物處於昏迷狀態,然後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隻超過它們體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們輕而易舉地拖回巢中。
人們從有這種蟻巢的樹下經過,可要十分小心。如驚動了它們,會傾巢出動,順樹而下或從空而降,進行攻擊,使你遭受挨蜇之苦。大家可要小心螞蟻!!
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般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和雜食性。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辛勤地勞動。那麼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裡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准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螞蟻為什麼知道冬天快來了呢?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螞蟻的這種本能是受它們體內的年生物鍾控制而起作用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按照年生物鍾的運行規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儲備的。
與螞蟻互動形成的生物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與螞蟻共生(symbiosis)的生物,或專性或間性,植物超過了52科465種(Jolivet 1996),動物則達到了數千種(Kistner 1982; Hölldobler & Wilson 1990),還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Schultz & McGlynn 2000; Mueller et al. 2001)。
螞蟻正在使用著非凡的生存策略——種植真菌,收獲種子,放牧產蜜昆蟲,編制巢穴,合作捕食,社會性寄生,蓄奴——這些都極大地刺激著科學家和公眾的好奇心。
螞蟻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訣就在於它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有組織的群體中。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建築巢穴,使它們的卵與後代能在其中安全成長。
螞蟻有不同的類型,每一類都有其專門的職責。蟻後產卵,大部分卵將發育成雌性,它們被稱為工蟻。它們負責建築並保衛巢穴,照顧蟻後、卵和幼蟲,以及搜尋食物。到了一定的時候,雄蟻與新的蟻後會產生出來。它們有翅膀,從巢穴里集群飛出。交配以後,雄蟻即死去,新的蟻後則開始領導起又一個群體的生活。
在群體中,蟻後是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唯一能產卵的。這意味著它是這一群體中所有螞蟻的母親。工蟻喂養它,替它清潔身體,並將它的卵帶到另一處去照料。
某些澳大利亞螞蟻將它們的工蟻作為一種活的儲藏罐。當工蟻採集了大量的花蜜,即一種源自花中的甜甜的液體,將它吞進體內、身體變得膨大起來之後,它們就將自身掛在巢穴的天花板上,一直到有別的螞蟻需要食用它們體內儲藏的那些花蜜為止。
兵蟻正在林地上覓食。為搜尋食物,它們有時會在林地上排成長隊。它們總是很飢餓,因此幾乎會向任何東西發起進攻,有時甚至是大的哺乳動物。
不同的螞蟻吃不同的食物。收獲蟻吃種子,它們將種子收藏在地窖里;而割葉蟻吃蘑菇,它們將葉片搬運到地下,用來培植蘑菇。有些螞蟻則貯存一種叫蚜蟲的昆蟲,它們人蚜蟲體內抽取一種含糖的物質作為食物,這同人類從母牛身上擠奶的方式非常相似。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螞蟻在洞穴里缺少糖份,對自己的生長發育很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充分的糖份,所以螞蟻一旦發現甜的東西,觸角就會自主的硬起來,這是螞蟻的一個天性。
螞蟻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螞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別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
當螞蟻死掉後,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有別的螞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螞蟻不會像活的螞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於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屍體就會被同伴當成食物搬運回去。
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屍體不會被當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窩的螞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窩的螞蟻可以很好協作的基礎。
H. 哪些蟲子搬運食物的時候從來不看路
哪些蟲子搬運食物的時候從來不看路?就像螞蟻這些搬運食物的時候都是不看路的呀,還是要靠前面滿意的指引
I. 某種昆蟲捕食或搬家的過程
蜘蛛來說吧,他會停止大王,然後靜靜的守候在他編制的大王中等待美食的到來。
蜘蛛搬家,一般都手足撐地向前行運動四肢力量以及身體協調平衡能力。
J. 昆蟲是怎麼做到搬運重的東西的
答案的抄關鍵就在於動物的襲身體大小、體重和力量的關系。試比較兩種大小相差很多的動物,譬如人和熱帶的竹節蟲。人比竹節蟲高10倍,可是人的體重是竹節蟲的幾千倍。對於兩種大小不同的生物來說,較小的生物相對於它的體重,肌肉的力量是比較大的。所以從體重的角度來看,昆蟲遠比人類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