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搬運工
A. 求生物演講資料(奇特的生物)
上課鈴響
男、女主持人走上講台齊聲: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動物世界更是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女主持人:據統計,目前人們所知的動物共有150萬種左右,這些動物我們又知道多少有關它們的知識呢?就本單元第二章《動物的運動與行為》,特舉辦此次演講比賽。
齊聲: 讓我們一同走進五彩繽紛的動物世界,去領略那無限風光!
(熱烈掌聲)
男主持人:下面由周蟬同學宣讀《評委名單》和《評分標准》:
周蟬: 同學們好!我宣布評委為下面六位同學擔任:陳志霖、鍾珊、胡天寶、謝楊、周嬋、楊志。四位小組長打分,我和生物課代表楊志匯總。
《評分標准》:
本次比賽中,主題演講採用100分制進行評判。
儀態20分——指是否自然大方,動作是否得體;
內容40分——包括主題是否鮮明突出,材料是否充分、准確及有條理;
語言40分——指是否准確、流暢、聲音洪亮,吐字是否清楚,語調是否純正。
對評委要求:公平、公正;小組長不打本組同學的分,請各評委及時評分,及時匯總。
男主持人:由班長唐甜宣讀《演講要求》和《獎項設置》:
女主持人: 《演講要求》:
比寒採取規定內容演講方式進行,演講內容必須與課本第二章節內容有關; 選手參賽必須使用普通話,採用站立式; 能脫稿演講更好,每位選手比賽時間限定在4分鍾內;比賽按課前抽簽順序進行。
《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設立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9名。
我宣布演講比賽開始!
男主持人:首先有請周文同學為我們演講《變色避敵的枯葉蝶》
(掌聲)
周文:動物故事 《變色避敵的枯葉蝶 》
在昆蟲王國里,像竹節蟲這樣的隱身高手還有許多,它們不但在體形上模擬周圍環境,而且體色也盡可能地和環境保持一致,讓天敵真假難辨。枯葉蝶就是其中的一個能變色避敵的高手。
枯葉蝶又叫木葉蝶,聽它的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樹木的枯枝敗葉。的確,枯葉蝶在繽紛艷麗的蝶類家族裡很不起眼,但是它的隱身絕技卻令人刮目相看。它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變換自身的顏色和形狀,將自己隱蔽起來,用惟妙惟肖的偽裝術蒙騙天敵,保護自身的安全。
枯葉蝶是怎樣施展自己的隱身術的呢?原來,它的前翅形狀很像樹葉的葉尖,後翅很像樹葉的葉柄,前後翅疊在一起,看起來酷似一片樹葉。更令人驚異的是,在這片「樹葉」上,還有一條條與葉脈十分相像的深褐色線條和近似於枯黃樹葉的病斑,把它同樹葉放在一起,幾乎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當枯葉蝶遇到天敵追捕時,它便迅速地落在闊葉樹的枝條上,用身體緊貼枝條,雙翅並攏豎起,這時候,它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一樣,混雜在其他樹葉之中,使得天敵難以分清哪片是蟲,哪片是葉,失去了追捕的對象。
當枯葉蝶在池邊飲水或在樹干、花朵上覓食的時候,它也會為了自身的安全,施展隱身術。它將翅平鋪在體背上,用翅面遮蓋住身體,這時,它的體色會和周圍環境變為一致,看起來就像是一塊苔蘚或菌菜。這樣,它又能騙過天敵的視線,保證了自身的安全。
(熱烈掌聲)
女主持人: 周文同學的精彩的脫稿演講,受到了大家歡迎。聽了周文的演講,我明白了軍人穿的迷彩服原來是學枯葉蝶設計的。下面有請李泉同學給我們帶來《動物也有一個溫暖的家》。
(掌聲)
李泉:人,都有一個家庭。每個人從小在自己的家庭中生活、長大。那麼,動物有沒有家庭呢?
鱷魚,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兇殘的動物。但是,母鱷魚十分鍾愛自己的後代。為了保護自己的卵和剛出殼的小鱷魚,常常一連幾個月不吃東西,警惕地守在旁邊。鴨嘴龍是一種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笨拙的爬行動物。小鴨嘴龍出世後,母龍常常帶著它們出外覓食。不過,這些行為只是母性的表現,並不是家庭的行為,至多隻能說有了一些家庭的萌芽。
動物家庭比較明顯地表現在一些哺乳動物身上。就拿狐狸來說吧,小狐狸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間比較長。這樣,既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敵害,又可以教會它們各種本領,老狐狸常常帶領小狐狸離洞外出,進行打洞、獵食、逃逸的示範。
喜鵲和烏鴉每當發現食物時,總是大聲地呼叫,讓長輩們先來「享受」。老鳥吃過後,便飛往高處放哨瞭望,讓其他飢鳥安心進食。
動物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其行為也越來越復雜。對動物家庭的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動物行為和動物意識的演化。
(掌聲)
男主持人:動物與人類一樣,它們不僅會建立一個溫馨的家,更有趣的是它們竟會設下陷阱來捕獲食物,現在有請徐莎同學講述動物的獵食《陷阱與詭計》 (掌聲)
徐 莎:動物為了獵食求存,幾乎像一位將軍那樣運籌帷幄,巧施機變。
遠交近攻
鶯歌燕舞早為人們所知。或婉轉清揚,或高亢奔放,各有音調。音色不同的鳥鳴聲,豐富了我們共有的世界;同時,這多樣化的聲音「信號」還是某些鳥類引誘昆蟲、捕捉食物的重要手段。
分布在四川、河南、雲南等省的鵲鴝,體長20厘米左右,食量極大,特別是到了繁殖季節,捕食量劇增。為確保四、五個小生命的健康成長,親鳥每天喂雛逾百次。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鵲鴝除了直接尋捉日行性的蝗蟲幼蟲、螞蟻、蒼蠅、金龜甲等昆蟲外,還能模仿多種夜行性昆蟲的鳴叫聲,進行誘捕。現已查明,鵲鴝至少能發出6種不同的鳴聲,這對油葫蘆、蟋蟀、金鈴子、螻蛄等昆蟲聽來非常順「耳」,極富魅力。它們以為「盟軍」呼喚,紛紛報以回聲,甚至主動爬出洞穴。這時,捕食慾旺盛的鵲鴝,便由暫時的「聯合」轉為主動的「攻取」。就這樣,其繁殖區內的不同種的昆蟲,大都成了它的美食。
偷梁換柱
吃厭了樹葉的天蛾記起了蜂蜜的甜美,便打起了蜜蜂的「主意」。它飛近正采蜜的工蜂,只一聲「呼喚」,工蜂當即停止「工作」,如同向導,領著天蛾向蜂房飛去。
天蛾有一個奇特的習性——模仿年輕蜂王的聲音,偷梁換柱,以假亂真。
蜂群是社會性極強的組織,蜂王的權力至高無上。無論蜂王到哪裡,它的前後左右都簇擁著由工蜂擔任的侍從蜂。蜂王休息時,侍從蜂會一口口地輪流獻上珍奇的王漿和香甜的蜂蜜,喂養這位尊貴的母親。蜂王所到之處,工蜂紛紛讓道迴避,若蜂王有巡查巢房的旨意,工蜂們會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身體搭起「索橋」,恭候蜂王通過。
在工蜂的引導下,天蛾來到蜂巢旁,同樣以聲音作為「敲門磚」。「警衛」蜂以為蜂王駕到,施禮迎接。天蛾毫不客氣,直奔蜂巢,大吃大喝。飽餐之後,還偷盜一些蜂蜜藏進身體里,然後在工蜂的歡送下,大搖大擺、鎮定自若地走出蜂房。(掌聲)
女主持人:徐莎為我們演講了動物設置的陷阱,既然動物有這樣奇妙的捕食方法,那麼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們還有哪些生存上的高招呢?現在有請鍾丹同學《動物的詐死》。(掌聲)
鍾丹: 英國動物學家湯普笙教授,曾寫過一篇記述動物詐死的文章,其中寫道:某地有一隻猴子,平常用鏈條縛在一根桿子上,所以常常蹲在桿頂,成了習慣。鄰近那些烏鴉看見猴子常蹲在桿頂,便乘其不備,疾飛而下,把猴子的食物搶劫一空,弄得猴子常常鬧飢荒。有一天早晨,這猴子好像得了什麼急病似的,低眉俯首,沒精打采,慢騰騰地爬下桿來,兩手捧胸,好似萬分痛苦,後來在地上打了幾個滾之後,竟伸腿舒臂,雙目緊閉,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那些烏鴉以為它已死去,便一哄而下,打算把這只猴子的所有遺產都搶個精光。猴子也真像死了一樣,半點反應都沒有。有一隻倒霉的烏鴉,一路叫,一路跳,跳到猴子的身旁。哪知這時猴子突然躍起,以閃電般的速度,一把將它牢牢抓住。這時,猴子喜怒交加,露齒獰笑,一陣狂扯,竟把這只烏鴉剝得赤裸裸的,又把死鴉從高空中狠命往下一拋。從此以後,烏鴉們再也不敢來搶猴子的食物了。
關於狐狸詐死的故事,尤為有趣。有一隻狐狸,從一個小孔鑽進一家雞舍,把裡面的雞全吃光了。但進舍有孔,出舍卻無門。這個狐狸吃雞太多,肚腹脹大,不能再從原路出去了。第二天一早,雞舍主人發現雞舍里躺著一隻死狐,就將它拖出,打算埋到野地里。哪知這個「死狐」一到野地,立刻就跳起來,狂奔而逃了。
印度某地還發生過牛詐死的事。有一頭公牛經常去偷吃一位醫生的牧草。這頭公牛在當地被尊為「聖牛」,所以土著人一般都不敢碰它。後來土人奉了醫生之命,用棍棒去敲趕,不料此牛不堪一擊,被打了一下竟然就地倒斃了。土人大驚,以為事態嚴重,趕緊告訴了醫生。這位醫生跑去診斷以後,發現此牛原來是裝死,醫生拿了一塊燒紅的煤,放在牛臀上,這頭牛開始還強行熬了一陣,可後來到底熬不住,從地上爬起來逃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遇到動物詐死的事。有時麻雀被人捉到以後,放在手掌里,好似死了一般,可是只要你稍不注意,它就會疾飛而去。其他像烏龜、墨魚等,也都有一套裝死的本領。
(熱烈掌聲)
男主持人:動物詐死的妙計令人佩服,動物中的大力士是誰?
同學們答:大象。
男主持人:大象是陸地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不過在動物世界還有許多我們沒想到的大力士,下面有請周嬋同學為我們一一介紹。 (掌聲)
周嬋:我講的題目是《動物世界的大力士》
螞蟻是一種很不起眼的動物,雖然一隻螞蟻的力量微不足道,不過,你知道嗎,10多隻團結一致的螞蟻,能夠搬走超過它們自身體重5000倍的蛆或者別的食物,這相當於10個平均體重為70公斤的彪形大漢搬運3500噸的重物,很神奇吧!今天的動物與運動,我們再去認識自然界的其他大力士。
舉重的世界紀錄在不停的被刷新,現在,人類的抓舉紀錄是212點5公斤,挺舉紀錄是262點5公斤,可是,無論以哪一種方式,人類舉重持續時間都不過是幾秒鍾而已。
可是動物就強壯的多,只不過沒有機會參加人類的比賽。
豹,一種美麗而高貴的大貓,他們相當的健壯。在捕殺獵物後,這個出色的獵手為防止偷竊者,往往要把重量是自己體重兩倍以上的獵物拖到45英尺高的樹上,這就好象是,端著美食到高層建築的頂端進餐,可是又根本沒有電梯。
大象也是當之無愧的大力士。成年象的體重能達到7噸,他們的舉重和負重能力相當驚人,幾噸重的大數對大象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象鼻是大象最得力的工具,象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通過象鼻來完成的,在叢林中開辟道路,採摘果實、樹葉,飲水,無論體力活還是細致工作,象鼻都能實現。
不過,要尋找動物界真正的舉重冠軍,要往大象的腳下搜尋,這就是屎殼郎。屎殼郎學名蜣螂,又叫推屎蟲,蜣螂推動的圓球重量一般都是他們體重的10倍以上,倒立推行的姿勢更是相當的奇特。
鱷魚,看上去,這種動物更象慢走冠軍,而和舉重拉不上什麼關系。但是,4千萬年來,他們一直拖著近1噸重的身體和幾乎一成不變的樣子生存在地球上。鱷魚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靜止和等待的狀態下度過,一旦爆發,其能量相當驚人,他們迅速把獵物拖下水,瞬間就完成捕獵。其實,鱷魚的奔跑速度同樣不容小視,他們的腿雖然短小,可是急速奔跑速度也能到時速29英里,比專業短跑運動員的速度還快。也許,正是全面的適應力,讓鱷魚獲得了在地球上長久的生存機會。(掌聲)
女主持人:周嬋同學的演講內容非常精彩,小小的螞蟻竟然能搬走超過它們自身體重5000倍的食物,太奇妙了!下面請唐國俊同學為我們講解動物世界另類的《腔腸動物》。(掌聲)
唐國俊: 《腔腸動物》
腔腸動物,都生活在水中,是構造比較簡單的一類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的身體由內胚層和外胚層組成,因其由內胚層圍成的空腔具有消化和水流循環的功能而得名。腔腸動物是真正的雙胚層多細胞動物,所有高等的多細胞動物,都被認為是經過這種雙胚層結構而進化發展生成的。
腔腸動物具有兩種特殊的細胞,一種叫間細胞,一種叫刺細胞。間細胞可以變化形成其它細胞。刺細胞是一種可以放出刺絲,具有捕殺獵物和防禦敵害功能的細胞。刺細胞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它遍布於體表,觸手上特別多,因此腔腸動物又被稱為刺細胞動物。常見的腔腸動物有海蜇、海葵、珊瑚等。
腔腸動物門的動物身體呈輻射狀對稱,體內有原始消化循環腔(兼具消化及循環功能),有口,無肛門,口兼具進食及排放食物殘渣的功能。腔腸動物口周圍有觸手,觸手錶面有刺細胞,以作獵食及防衛之用,大致可以分為水母綱、水螅和珊瑚綱。(掌聲)
男主持人:剛才唐國俊同學為我們介紹了腔腸動物的知識,在動物世界中我們還記得,無論是蜜蜂、螞蟻,還是狒狒,在他們的群體中,都有明確的分工,而且等級分明,下面由陳志霖同學為我們祥細講解《動物王國里的等級和分工》(掌聲)
陳志霖:動物和人類比較起來可能更勢利。不相信,看看你家院子里的那群雞,你就會知道它們的等級觀念是多麼嚴重了。
它們當中哪一隻啄得最凶,就可以稱王。它可以隨意到處覓食、棲息。啄得比較凶的可以任意欺凌其它同類,但是見了稱霸的那位「大王」,也只能退避三舍。其它的雞則依此類推。最不幸的那一隻雞就只能處於這一「社會」的底層,忍受所有同類的任意欺凌。
專家們發現,一隻雞是否能稱王,並不取決它的體質,而是取決它的好鬥性格。科學家將少量雄性荷爾蒙注射進一隻瘦骨嶙嶙、慣受欺凌的母雞體內後,不久它也變得橫行無忌,盛氣凌人。
甚至在龜類中也有這樣的「社會問題」。一群大烏龜常常根據一種不可思議的等級制度,分成幾小群分別進食、睡眠和活動。當一隻地位卑微的龜爬近一群自恃「優越」的同類時,它們會憤然離去。
寒鴉之間的等級卻不是通過互相廝殺決定,為首的寒鴉只需對另一個同類狠狠地瞪上一眼,就可足以使對方不戰而降。如果一隻雌寒鴉被它看中,雌寒鴉的地位便會在群鴉中升級。科學家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寒鴉中突然來了一隻陌生的寒鴉。不久,這位不速之客便篡奪了「王位」。當它選中一隻備受凌辱的瘦小的雌寒鴉後,這位「王妃」一下子便神氣十足,大施淫威。
在一次實驗中,科學家把350隻羅猴放到一個小島上。這個島有充足的食物和足夠的地方供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幾個月後,這些猴子已經分成好幾群,每一群有各自防備森嚴的領地,而且相互毫無交往。
蜜蜂是一種過群體生活的昆蟲,每群蜂的內部有嚴密的組織和細致的分工,每個成員各盡其職,互相配合,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蜜蜂王國」里有三種成員: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是一種由受精卵發育成的雌性蜂。雖然名稱叫「王」,實際上它並不是蜂群發號施令的「君主」,而是整個蜂群的「母親」,它成天埋頭產卵,其他什麼事都不管。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體型粗壯。它惟一的職能是與蜂王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是「勞動能手」。它也是受精卵發育成的一種雌性蜂,但生殖器官退化,不會生育,個體比蜂王小。人們平時在花間看到的蜜峰就是工蜂。
(掌聲)
女主持人:沒想到動物之間也有嚴格等級之分;中國不是有一句古話嗎?虎毒不食子;可見那些有著兇悍外表的動物,並不是任何時間都表現得那麼兇殘,現在就讓周瑩同學為我們揭曉《為什麼兇殘的動物對自己的子女卻十分仁慈》。 (掌聲)
周瑩:在動物世界中,獅、虎、豹等食肉獸類以兇殘而聞於世。然而,與其兇殘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它們在對待自己的「子女」方面,卻又表現得非常慈愛。
雌獸的「母愛」,首先表現在臨產前為未來的「子女」尋找安全而舒適的「產房」,它拖著沉重的身體,不顧奔波的勞累,翻過溝溝坎坎,山山嶺嶺,直到選中草木叢生而且又十分隱蔽的地方才肯罷休。
雌獸一旦作了母親,那種慈母心腸表現得更為突出。為了後代的安全,從產後那天起,差不多每隔三五天就要搬一次家,怕的是在一處住久了,易被其他動物發現,傷及幼仔。
母獸對幼仔的啟蒙教育,真也稱得上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了。待到幼仔退下「乳毛」換上新裝,並長成相貌堂堂的「小夥子」時,母獸也就開始給幼仔斷奶,讓它們逐漸學會獨立生活的本領。你瞧,在充滿陽光的林中草地上,仔獸們在母獸示範動作的啟示下,相互追逐,彼此搏鬥,爬樹騰撲……更為有趣的是,母獸向仔獸傳授獵捕的技術。開始,母獸先將遇到的獵物逮住,待仔獸趕來時,又將獵物放掉,讓仔獸自行角逐,而母獸則在一旁靜靜觀看,直到它們捕獲成功。
仔獸們在與大自然「真槍實彈」的搏鬥中,逐漸掌握和增長了獨立生活的本領。一般來講,半歲後就基本上掌握了搜索、潛行、撲騰、迂迴、扼殺等行獵的技巧。大約到一歲以後,才逐漸離開母獸,過起獨立自主的新生活。
現在你可能要問兇殘的猛獸為什麼在對待「子女」方面是那樣「慈愛」呢?
原來「母愛」是所有動物的一種基本屬性,這雖然是一種復雜的行為,但卻不是有意識的活動,而僅僅是屬於一種先天性行為罷了。先天性行為實際上是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而由遺傳原因固定下來的,它對於猛獸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都有重要的意義。換句話說,猛獸對「子女」的慈愛是它們傳宗接代的需要,如果沒有母獸對仔獸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仔獸就不可能在自然界中眾多「敵害」的困擾下「長大成人」,這樣,它們的種族就有滅絕的危險。所以說猛獸對「子女」的慈愛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對大自然的一種適應。 (掌聲)
男主持人:關於動物先天性行為,周瑩同學分析得很深刻,是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而由遺傳原因固定下來的,它對於猛獸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都有重要的意義。現在由劉欣雨同學談談另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遠古的動物比現在的大? (掌聲)
劉欣雨:遠古動物碩大無朋,現在動物「小巧玲瓏」,一大一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國查爾斯頓修建飛機場時,從3000萬年前的岩石中發現了一種海鳥的化石,這種海鳥與現代的白鵜鶘是遠親,這種怪物比現存最大的海鳥信天翁還大,信天翁的翼展為4米,而古代的白鵜鶘翼展約為6米。
現存最大的靈長目動物是猩猩,與人差不多高,重約180千克,但是,數百萬年前,還生活著一種巨猿,高近3米,重約450千克。
現在陸地上生活的最大哺乳動物是非洲象,肩高3.5米,最重在6噸,但是,2000萬或400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犀牛肩高5.4,體長8.4米,至少重20噸。
約1.5億年前還有一種巨型恐龍,是最大的陸上動物,肩高約6.3米,長有長脖子,頭可以伸向高達12米的空中,重80噸,為現在最大象體重的13倍。
現存的最大鳥類如舵鳥高近2.5米,體重可達136千克,跑起來最高時速達40千米,而幾個世紀前,在紐西蘭生活著一種大鴕鳥,高3.5米,重225千克。直到1600年前,在馬達加斯加生活著一種象鳥,這種鳥高3米,重約450千克,它的蛋比鴕鳥蛋大7倍。
現在,有的甲蟲幾乎長20厘米,有的重99克,可以說是夠大的了。但是,約3億年前,有的蜻蜓身長50厘米,翼翅為70厘米。
大千世界如此奧妙,史前動物比現在的動物大得多,令人迷惑,讓人費解,不免使人們產生出一個大問號,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動物世界,強者能食弱者。大魚吃小魚,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競爭」。然而,在漫長的生物進化的歷程中,體積龐大的「大動物」與體積小的「小動物」相比,失去了競爭優勢,它們食量大,行動笨拙,難以逃避敵害,再加上它們繁殖力低,逐漸退出了生物演化的歷史舞台,相繼滅絕。而小動物在自然競爭中,能長期保持物種的延續和昌盛,加上驚人的繁殖力,從而出現了現在的動物比遠古小的局面,這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必然現象。(掌聲)
女主持人:剛才聽了劉欣雨同學的演講,我們明白了「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道理。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動物,它們的性情怪異,要了解它們就請付超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奇異的蝙蝠》。 (掌聲)
付超:《奇異的蝙蝠》
你對蝙蝠有什麼印象?說到它們,你是否想到的是古堡里的吸血伯爵,或者是在月夜會長出翅膀的老鼠?因為怪異的長相和不同尋常的生活習性,蝙蝠總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謠言中,然而真實的蝙蝠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略)
(掌聲)
男主持人:剛才付超同學為我們介紹了神出鬼沒的蝙蝠,下面由孫晶介紹《海參的耐性》;
(掌聲)
孫晶:《海參的耐性》 大自然賦予海參的武器盡管很特殊,但效力極大。它們向來犯者「射擊」出去的竟是自己的內臟!當兇猛的對手吞吃海參的內臟時,海參就趁機逃之夭夭。
有一種小魚可以接近海參,海參對這種小魚很有耐性,它竟然允許這種小魚鑽到自己的身體里去。這種小魚很像鰻魚,名叫隱魚。有時三四條隱魚同時住在一隻海參的「肚子」里。隱魚白天睡覺,夜裡爬出來覓食,去捕捉小蝦。捕食之後,又向「活房子」——海參游去。海參為什麼有如此大的耐性呢?學者們目前還不能回答。
如果隱魚附近沒有海參,它就在某些海星的身上打主意,找一個棲身的地方,或者在軟體動物的貝殼里藏身。(掌聲)
女主持人:下面由袁莎為我們介紹動物間的友誼與合作 「絕妙的共生」。(掌聲)
袁 莎:《絕妙的共生》
寄居蟹和海葵的友誼稱得上是典型的共生樣板。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斯多得就注意到了這些奇怪的寄居蟹。
從昏黑的深海,到激流的岸邊,到處都有寄居蟹。也有陸生寄居蟹,它們棲息在南美距大海很遠的潮濕的密林中。到了繁殖季節,這些寄居蟹便成群結隊地向海岸爬去,它們在海里產子。等小寄居蟹長大後,就又遷徙到密林中去。
寄居蟹可以棲息在任何腹足類的貝殼里。如果沒有空貝殼,寄居蟹就會發起進攻,把主人一塊塊地從房子里撕扯出來,自己搬進去,然後它就用一隻鰲堵住貝殼的入口。可是海洋中有些兇猛的動物並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比如章魚就不怕,章魚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門而入,把寄居蟹從貝殼中拉將出來。為了防範強盜的進攻,寄居蟹備有一種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尋找海底的「毒花」——海葵,並和海葵在一起生活。
海葵的毒性接近箭毒,一點兒海葵毒汁就可以毒死一隻美洲虎。海洋里的動物對海葵都盡量遠遠地避開,它們都害怕這些「毒花」。這對寄居蟹可大有益處,因為海葵可以成為它們的義務衛士。寄居蟹和海葵在一起生活,真是絕妙的共生。
科學界已知有400多種寄居蟹,但它們與海葵的關系並不相同。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關系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如果把它們分開,疣海葵兩三個月就會死掉,而真寄居蟹因為得不到疣海葵毒汁的保護,過不了幾天就會被貪婪的螃蟹或章魚吃掉。
真寄居蟹不像其他寄居蟹那樣,把海葵安置在自己家的屋頂,而是把它放在「門坎」上——在接近貝殼入口的下面。疣海葵的毛孔就好像是堡壘的槍眼一樣,從那裡可以飛射出毒「箭」,去射傷那些侵犯真寄居蟹的敵人。疣海葵的嘴正好在真寄居蟹嘴的後面,當蟹吃東西時,疣海葵也就隨著一起進餐——它用觸手去搶被真寄居蟹扯碎的食物。
有些寄居蟹把海葵直接放在自己的背上;也有的寄居蟹把找到的海葵夾在它用來封門的大螯中。這樣,章魚就不敢冒險走進它的家門了。
棲息在印度洋珊瑚礁中的海蟹,每隻螯都夾著海葵,把它當做一種優良的武器。當海里兇猛的動物張開大嘴要吃海蟹時,海蟹就會獻上這束「大海之花」,使敵人口中疼如火燒,趕快逃之夭夭。
動物之間友誼與合作的故事幾乎是講不完的,那些故事是那麼動聽、那麼奇妙,科學家們已經揭開了其中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奧秘正等待著去探索、去揭示。(掌聲)
男主持人:正於袁莎同學說的「動物的故事是講不完的」,下面由殷文同學給我們講述「貓怎樣在黑暗中識別道路?」 (掌聲)
殷文:俄羅斯「仿生學家」實驗室的專家通過實驗發現,貓能夠利用胡須和眉毛在黑暗中識別道路。即使在漆黑的夜裡,貓也能較准確地找到其熟悉的道路。
為了查明「老貓識途」的原因,俄研究人員作了一個實驗。科研人員為健康的成年貓戴上了裝有一個無線電傳送器的頸圈,並將其放入有20個死胡同的漆黑的迷宮中。
迷宮的出口放有貓的食物,在迷宮的側壁上裝有很多感測器。當貓的頭部貼近迷宮的側壁時,感測器便可接收無線電信號,顯示貓的行蹤。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情況下,首次進入迷宮的貓在找到食物之前,會至少進入3個死胡同,但是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加,貓可以最終沿著惟一正確的道路徑直找到食物。
通過無線電信號分析和進一步研究,科研人員發現,在黑暗的環境中,貓會用長長的胡須和敏感的眉毛與前爪相配合,探尋四周的障礙物,摸索著前進。在這一過程中,貓可以記住胡須、眉毛所觸到的障礙物,從而逐漸認清迷宮的部分內部結構,找到惟一正確的通道。科研人員認為,上述發現有助於人們進一步了解貓科動物的生理特點和習性。 (掌聲)
女主持人:貓,是人類的朋友,但貓又始終與人類保持一定距離,為什麼呢?這還等待著我們去研究。對於有些動物因為人類的偏見,對於他們的習性或多或少有一些誤會,下面由鍾珊同學為我們講解《鴕鳥遭到的誤會》 (掌聲)
鍾珊:把頭埋入沙堆里就以為天下太平的「鴕鳥策略」,常被用來嘲諷某些人膽小怕事或自欺欺人,鴕鳥也一直因此背著黑鍋。而科學家最近卻披露說,其實在自然界中,沒有一隻鴕鳥在碰到危險時會把頭藏進
B. 誰可以給我一張魔術師人名名單
1.李寧 2.大衛·科波菲爾 3.朱連魁 4.皮特.馬維 5.劉謙 6.達里爾 7.翁達智 8.大衛·布萊恩
NO.1 李寧
李寧是中國雜技團魔術演員,
1980屆的學生,1989年開始鑽研古典戲法和近景魔術,其代表演出劇目有《仙人摘豆》、《喝不完的美酒》、及《母子雙人魔術》。由於其在魔術技藝方面所顯現出來的天賦,被選為北京市跨世紀重點培養人才。
李寧在舞台魔術表演風格上能做到中西兼備,注重追求完美的個人藝術形象。他在《火籠變人》、《鸚鵡、鴿子魔術》、《紙柱懸人》、《男女換影》、《無定懸環》等節目上的熱情奔放、明快流暢的演出風格緊扣現代青年時尚風貌,深得廣大觀眾喜愛。無論是撲克、錢幣、繩子還是綢巾的變幻均表現了他在這方面扎實基本功底。其獨特絕活"晃汕"人們看後拍手叫絕。
NO.2 大衛·科波菲爾
把大衛.科波菲爾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魔術師一點不為過,他曾經創造了無數令人驚嘆的魔術。他可以讓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不翼而飛;他能夠從中國的長城「穿」牆而過;他曾試著「飄浮」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上空;他還當眾從百慕大三角海域「撈」上來一艘沉船。大衛.科波菲爾偏好規模宏大的魔術表演,他讓魔術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陶醉於展示雕蟲小技。在觀看大衛表演時,觀眾不但可以獲得視覺沖擊,還可以在驚嘆魔術師精湛技藝的同時聽到美妙的音樂。
大衛.科波菲爾原名大衛.科特金,1956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一個俄羅斯移民的家庭,他從小就對魔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個性格內向,容易靦腆的人發現自己的智慧贏得同伴們的贊賞,他信心倍增。12歲時,大衛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魔術表演,可以與職業魔術師媲美。不久他參加了全美魔術家協會,成為這個世界著名魔術組織中最年輕的成員。1972年,年僅16歲的大衛便開始在紐約大學為藝術系的大學生講授魔術課程。
1974年,大衛從新澤西州的麥森特高中畢業後,進入福特哈姆大學學習,這時芝加哥《魔術人》輕歌劇劇組邀請他領銜主演這部新型歌舞魔術劇。大衛中輟了短短三個星期的大學生活,全力投入了《魔術人》的創作。他不僅設計創作了劇中所需要的全部魔術,而且創造了載歌載舞表演魔術的風格,使這部音樂喜劇別具一格,成為芝加哥歷史上連續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喜劇。《魔術人》演出結束之後,大衛回到了紐約,他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和發展自己的魔術風格,成為從他的同行中脫穎而出的魔術明星。在大衛20歲的時候,應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弗富德.西爾弗曼的邀請,擔當起ABC廣播電視公司一個新的集錦式電視特別節目的主持人,這個節目命名為《ABC的魔術》,由大衛和來自ABC電視網的其他十四位明星聯合演出,這個新穎的受到了各界歡迎,成為該公司收看率很高的節目。從此把大衛.科波菲爾非同凡響的魔術表演介紹給了美國各地觀眾。之後,大衛與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合作,拍攝《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世界》系列專題節目,他高超的魔術技巧使成千上萬的電視觀眾目瞪口呆。
他的靈感來自哪裡?用大衛.科波菲爾自己的話說,靈感「不僅來自於其他的魔術師前輩」,而且還受到一些娛樂界人士的影響,譬如搖滾樂隊或視覺藝術家。大衛說:「我曾經想成為一名歌曲作者,而且我崇拜那些歌曲創作者,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對生命的體驗創作成歌曲,在用歌曲打動聽眾的同時,他們也可以宣洩自我。我一直都想創作一首能夠流芳百世的搖滾歌曲,但是現在,我創作的是魔術「故事」,我希望靠它們來打動觀眾。我能夠通過自己現在創作的東西來表白自己。」
大衛.科波菲爾將魔術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他使這門古老的藝術不再僅僅包括使人驚奇的變換,而是要使魔術更加藝術化,要象戲劇一樣感染觀眾,動人心脾。大衛的成就是傳奇般的,他通過隱遁自由神像的奇觀,通過親自執行他的魔術計劃,通過充滿藝術性的高超表演,正在不斷地改變著魔術的概念和魔術的內涵。
朱連魁(Chee Ling Qua)(1854年3月11日~1922年?),藝名「金林福」或「金陵福」(Ching Ling Foo),生於北京,是最早在西方世界展示中國傳統魔術的中國魔術師。據說朱連魁說話口吃,人稱「朱嗑吧」,所以表演時極少說話,但是卻練就了他一身精湛的魔術技藝。1898年,朱連魁首次登陸美國表演,對外宣稱是「專為慈禧太後獻藝的魔術師」,很快憑借東方風格的傳統中國古彩戲法風靡美國。
朱連魁到美國本來是參加在美國奧馬哈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他和其他一些中國藝人在博覽會上表演了幾個月後,受到一個美國雜耍表演組織者霍普金斯上校的注意,隨即霍普金斯上校和朱連魁簽定了在雜耍劇團演出的合同。根據當時美國的排華法案,奧馬哈萬國博覽會結束後朱連魁和他的戲班本來應該被送會中國,但在美國資方的協助下,朱連魁等人被證明屬於表演藝人而不是普通勞工,所以被允許留在美國。朱連魁曾表示說,他寧願永遠留在美國,他非常喜歡美國和美國人民。
朱連魁有很多著名的魔術,例如「口吐百丈」、「空竿釣魚」、「碎紙還完」等。其中一個在美國引起轟動的節目是:用一塊空空如也的布,轉眼間便變出一隻據說能裝80磅水的巨碗,水一直漫到碗沿上,再一探手,他又從水中拎出個小孩來。「大碗飛水」是朱連魁最拿手的古彩戲法之一。中國魔術書《鵝幻匯編》把它分類為「搬運法」。「『搬運法』即堂彩也……大都以紅毯相遮隱,轉眼之間已至毯內。大碗一隻(此碗定做)口徑一尺六七寸(或大或小隨人力量)。高七寸滿碗是水(水內或置金魚)。全無遺漏於碗外。」(《鵝幻匯編》)特別是朱連魁在每次演出結束時最後一招,將毯子扔在地上,隨手扯毯子一角,向上拋起,地上出現了一大缸水和魚,水面上還飄著蘋果。另外,變水的魔術道具Foo Can(即Ching Ling Foo Can)也是朱連魁發明的。
朱連魁一般在一個能表演頂缸的喜劇演員配合下表演,他有一個漂亮的小腳夫人吸引了很多西方人好奇的眼睛,他的兒子也能很多精彩的雜技表演,他們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主要話題之一。
NO.4 皮特.馬維
皮特 .馬韋是世界著名魔術大師,瑞士人。他在國際魔壇上獲得極高的榮譽。他的突出特點是:才華橫溢。當他意識到自己在魔術方面的天賦和悟性後,便放棄了大學建築專業,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魔術創作上。他擅長音樂、舞蹈、肢體語言、表演技巧,精通實驗發明、燈光照明技術、建築平面圖設計、服裝設計、圖表繪畫和道具製作,並在心理學、機械學、組織學、後勤學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知識和才華使得他更具有氣質和魅力,他金發碧眼、英俊瀟灑,舞台上他溫文爾雅、親切迷人。他表演的《夢幻飛行》是魔術有史以來技巧最高的飛行魔術,其技巧難度超過了大衛。科波菲爾的飛行表演。此外,他還表演《魔術之手》、《觀眾升空》、《致命的誘惑》、《奇異的變化》等。他全部的幻術表演都是他本人親自設計並且製作的,因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曾獲蒙特卡洛國際魔術比賽《金魔棒》獎和大師級的「莫林獎」。
NO.5 劉謙
榮獲無數國際獎項肯定的魔術表演者。表演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並多次受邀至國際性魔術大會擔任嘉賓演出。人的創意,俱獲海內外同行之贊賞。是在全世界的同業間,最具其前衛的風格及驚知名度的台灣魔術師。
非凡的國際觀及不斷的自我充實是他的獨特之處,為了充實專業領域及格局,同時還涉獵音樂,舞台美術視,廣告,攝影等等的藝術相關知識。在業界有「魔術活字典」,劇場,工業設計,電的稱號。
七歲時開始對魔術表演產生興趣,12歲時獲得世界知名魔術師大衛·高柏飛頒發的「全國兒童魔術大賽冠軍」。由於興趣使然,於求學期間仍不斷鑽研魔術知識及技巧,並且受教於多位國內外大師。大學畢業後,遂決定走上職業魔術師之路。
日文系畢業的劉謙,由於他的科班背景,帶給他相當大的幫助。使他在日本的魔術界,或是商業界,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更於2003年12月入選財團法人日本職業魔術協會全體會員票選年度最佳魔術師(The Best Magic of the Year) 前三名的殊榮。
劉謙的表演風格,融合了超現代與古典的手法,使用極為細膩的方式呈現,1998年時,更以他獨特的創意獲頒第一屆"FORMOSA MAGIC CONVENTION"世界魔術大賽最佳創意獎,以及美國魔術師協會所頒的特別獎,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國際獎項的魔術師。也因此開始登上國際舞台。
2000年於大阪"Internation Magic Convention In Naniwa"國際魔術大賽,榮獲舞台魔術部門冠軍及特別獎。同年獲世界雜技界最高榮譽吳僑國際藝術節魔術比賽銅獅獎,也是唯一獲獎華人。魔術界的成就並不能讓劉謙感到滿足。他開始活躍於各處的商業場合,特別是精品的商品發表會,或是電視廣告及MTV的拍攝,他以獨到的見解,及專業的設計,創造出不少獨一無二的作品。
2001年他開始在中國大陸星空衛視STAR TV電視台主持及策劃常態性電視節目「魔星高照MAGIC STAR」,其獨特的創意及極具親和力的表演風格,在中國大陸引起廣大的回響。至2003年為止,該節目收視率始終維持該台之冠,高居不下,更因此於2002年受邀於上海電影節作為特別來賓演出。
2003年5月年獲得亞洲世界魔術研討會(The World Magic Seminar-Asia) 頒發大獎-GRAND PRIX,受邀於2004年於拉斯維加斯,瑞典及義大利演出。
NO.6 達里爾
具有"世界冠軍魔術家的魔術家" 頭銜的魔術師,將會用這些令人驚異的魔術秘密迷住你。我們應該提醒你在拿到他的教學之後不要一直偷笑,的確每個都包含難以置信的即席魔術,每個魔術都是簡易,驚人的。除了流行的即席演出不用道具的魔術外, Daryl也教許多完整的魔術流程。
NO.7 翁達智
姓名:翁達智國籍:中國(澳門)外號:澳門魔術之父、冠軍魔術老師。魔術字典等表演足跡:亞洲各國、歐洲各國及北美等曾獲獎項:世界魔術大賽 全場投票總冠軍 世界魔術大賽 亞軍 國際魔術大賽 亞軍 國際魔術大賽 季軍 另外,翁達智創作、設計及編排得魔術節目,由其學生表演,前後共獲國內外十多項大獎,更被傳媒稱為魔術校長。 NO.8 大衛·布萊恩
大衛·布萊恩是美國近幾年來快速躥紅的年輕魔術師。起初,大衛是以街頭魔術贏得喝彩。他走到街頭直接跟觀眾互動,而且每個魔術都非常令人驚訝。撲克牌、讀心術.....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至整個人飄起來~~
但他不甘於僅是一名街頭魔術師,他經常向人類的極限挑戰,做出一些驚世駭俗之舉。
1999年,在曼哈頓他把自己密封在一個透明棺材裡度過了7天7夜,沒有食物,只喝少量的水。
2000年,他又進行了另一項打破世界紀錄的表演:在紐約時報廣場大庭廣眾下,上身赤裸地自困兩塊8英尺高的大冰塊拼合而成的「冰棺材」里呆了整整61個小時。
2002年5月在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布萊恩特公園完成了他魔術生涯中的一次精彩演出,他爬上了一根近10層樓高、但直徑卻剛好夠站一個人的圓柱,在上面不吃不喝不睡,呆了兩天兩夜,然後縱身跳下圓柱,平安地落在一大堆的紙箱子上面。
2003年9月5日,布萊恩再次向人類的生存極限發出挑戰,把自己放在一隻2.1米高、2.1米長0.9米寬的透明箱里,並用起重機吊起來,懸掛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倫敦塔橋上方12.5米的高空,大衛布萊恩在裡面不吃任何食物生活44天,只靠兩條管子分別送水和排尿。
今年5月1日,在美國紐約的林肯中心,大衛·布萊恩從球形魚缸中向外張望。大衛此次的驚人之舉是鑽入一個由丙烯酸材料製成的大魚缸,在水中生活七天七夜。到第7天表演臨近結束時,大衛還將嘗試在水下憋氣,沖擊現有記錄。大衛的表演完全對公眾開放。路人可以觸摸魚缸,同他照相,甚至和他聊天。
C. 請幫忙設計適合小學生在學校能夠玩的真人游戲(人數不限)非網游
兩人三足:(三人四足,四人五足...以此類推)
人數不限,將學生們分成若干組,回每組二人就可答以了。
規則就是將這兩個人相鄰的兩只腳綁在一起再走路,讓同學們在規定的路程內比賽誰走的最快。
游戲很簡單,而且工具也只需若干條結實一點的繩子,但場地最好大一點。
我小學時也玩過,不僅有趣,而且還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是很不錯的游戲。
D. 母貓生了四個貓仔!老是把其中一個叼到別處!
趁大貓不注意時把那隻吃不到奶的小貓拿出來,找個軟點的眼葯水瓶,洗干版凈裝上牛奶喂它權,一般剛出生的小貓不會拉巴巴(都是大貓舔食,小狗也一樣)如果小貓不會,用干凈的紙巾沾濕,擦拭它的腔門。人工餵食一段時間後,要慎重把小貓放回大貓身邊,有的大貓認生,可以考慮把大貓的尿液塗在她認生的小貓身上(但這也得考慮大貓的喂養能力)。貓叼小貓,是怕你把小貓偷走,你看小貓安全的話就別總挪地,挪的次數多了,她會把小貓弄到你再也找不到的角落,在搬運小貓的過程中沒有經驗的大貓會在叼小貓的過程中不小心掐死小貓。在她不在時你觸摸小貓她會聞出來,敏感的大貓會認為不安全。還有就是,這大貓是第幾次生產啊?老貓有經驗可以少些擔心的。
E. 小學三年級作文,一件有趣的事。
一件有趣的事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許多「故事」,快樂的、悲傷的、憤怒的……兒時的一個「故事」,至今下想起來仍覺得有趣。 一想到這件事,我總會送自己兩個字——天真!
今天,我和小明打羽毛球時一不小心,羽毛球像超人一樣「飛」上了屋頂。用球拍扔了好幾次都沒有見效,羽毛球停在屋頂上正「狡黠」地晃動著身子瞧著我呢!我心急如焚,拿著兩個球拍「輪番上陣」,結果連球拍也上了屋頂,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這下可把我們急壞了,要知道我和他是難得能打上一回球的,何況這副拍子還是新買的呢!對了,用小石子投,哎呀,沒用的。跳上去又夠不著。這怎麼辦呢? 我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正當我們手足無措.垂頭喪氣時,一位正在打掃的清潔工阿姨給我們出了個好主意:「想拿東西就四處瞧瞧,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呀!」於是我們四處「偵察「了一下,發現花園門口的不遠處有一根敬啟者:長長的竹竿靜靜地躺在牆壁上,好像正等著我們的重用。我急急地對阿姨說了聲「謝謝!」,便飛快地跑了過去,拖著竹竿來到了屋頂下,小明得意洋洋地對屋頂說:「嘿嘿,這回你可別再神氣了,看誰高!」
竹竿很重,我們倆齊心協力,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竹竿舉過了頭頂,靠在了屋頂上,輕輕撥動,球拍和球都乖乖地落了地……我拿著竹竿正高興時,屋頂的主人從陽台上走了出來,氣勢洶洶地對我們高喊:「小孩,快把竹竿拿走!小心弄到了人……」我和小明被嚇呆了,心想:怎麼這么凶啊?是不是把我們當賊了?於是我們像機器人一樣,聽著主人的使喚,膽戰心驚地拖著竹竿,放到了原地。還好,他就責怪了我們幾聲,沒對我們怎麼樣。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暗自慶幸著:挨罵不要緊,球拍和球終於回到了我們手中。
這可真是件有趣的事啊!
F. 我在寫一部玄幻小說,需要一些關於日本的妖怪和各地風俗,小弟出重金打賞(很急)
日本妖怪簡介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妖怪的產生起初於遠古人們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另外還有山童、山佬等妖怪。因此,在最初的民間傳說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據說因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設立了專門的陰陽師。這個職務的尊貴在平安時代達到高峰,因為這個時候日本國內社會動盪、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轉移人們的視線。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天皇和征夷大將軍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們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種禁忌,大體就是那個時候遺留下來的。 到了江戶時代,商業手工業繁榮,人們不用光靠老天爺賞飯吃了。於是妖怪們也搖身一變,成了住在各種物品道具里的精靈。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繪卷》,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半夜出來游的場景。此畫被譽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
雨女
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這時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傘的話,那她就會永遠跟著他。此後,該男子就會一直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為普通人難以抵擋這么重的濕氣,所以不久就會死去。 雨女
橋姬
見於《明治妖記》,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氣,由於痴愛他人又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從橋上跳到水中自殺,如果晚上有男子過橋,就會出現,並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過橋,就會強行拉其入水,據說在日本女子不能輕易自殺,只能投河自殺,所以這種妖怪被稱為比較可憐的妖怪。 橋姬
飛頭蠻
見載於《百鬼夜行》,其實是人可是由於被妖怪附身,頭在睡覺時會飛離身體,到處嚇人為樂,而附身的妖怪名叫梟號,是一種鳥的靈魂,一般會附在喜歡殺虜鳥獸、吃鳥獸的人身上,被他附身的人在7天內會變成枯骨,這也是報應吧! 飛頭蠻 (Hitouban),也就是傳說中的長頸妖怪,或是「轆轤首」ろくろくび 飛頭蠻
(rokurokubi),最早起源於干寶的《搜神記》,這是中國晉代著名的奇譚異聞錄,其中提到的「落頭氏」就是長頸妖怪。平時它看起來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可是一到了夜裡,等到眾人都睡著了,妖怪的脖子開始伸長,甚至比長頸鹿的脖子還要長,然後頭部從脖子的地方徹底和身體分離,曾有人親眼看見身體還蓋著棉被,好端端地睡在床上的人,她的頭卻連著脖子,一溜煙從窗外飛走了,直到雞鳴時分才回到原來的身體,這時候頭部和身體會重新結合在一起,醒來後就像正常人一樣行動。本人往往不記得前一個晚上看到了什麼,或做過了什麼事?長頸妖怪在化身成人形的時候,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就是長頸妖怪,所以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受到驅使,長頸妖怪在飛行的時候,會吃蟲子,以耳朵代替翅膀。
骨女
生時被人侮辱、欺負、蹂躪的女子,憤恨而死後,化為厲鬼向人索命,因為只剩下一堆骨頭,所以會用人皮偽裝自己,在中國叫畫皮鬼(出自《聊齋志異》)它所報復的對象多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在《百鬼夜行》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所以日本民俗學家一般都會用它來做研究對象。 骨女
溺之女
深山溫泉旅店經常出沒的妖怪,如果看見浴池裡泡著個美女,千萬不要貿然靠近,也許她站起來,你就會發現她浸在水中的部分全是骸骨。 溺之女
煙煙羅
煙火的妖怪會讓人視線不清源於人類對煙火的恐懼而來。 煙煙羅
雪女
在深山中居住,和人差不多,有著美麗的外表,常常把進入雪山的男人吸引到沒人的地方,和他接吻,接吻的同時將其完全冰凍起來,取走其靈魂食用,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認為雪童就是帶來冬天第一場雪的妖怪。 雪女
酒吞童子
一個有著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專門勾引處女,將她們的乳房割下來做食物,在一些地方還有說是外表為變化的,是一個真正的處女殺手。 關於酒吞童子的身世,《御伽草子》等小說都記載其本是越後出身的小和尚,因為容貌俊秀故招來嫉妒,由於諸多惡念,遂使其化為鬼怪。此外還有「伊吹山明神(實際上是閻魔)與附近毫族姬君之子」的說法。如按前種傳說所述,酒吞童子後來被察覺到其惡念的高僧趕出寺廟,從而結束了其幼年生活。 還有一說:酒吞童子又名酒天童子,是被大將軍源賴光斬殺的百鬼之王,賴光的佩刀也因此名為安綱童子切,由於這奇特的來歷,童子切與名刀大典太等又共稱為「天下五劍」。 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生活在990年的平安朝代,是震撼京都的著名妖怪。傳說居住在丹波國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糾結了一夥惡鬼,他們無惡不作,私自修建了鐵鑄的宮殿,晚上潛入富豪家中偷竊財寶,並且擄走婦女和兒童作為他們的口中食糧。這樣的事情連一條天皇也感到震驚,然而,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池田中納言的女兒失蹤了。陰陽師占卜的結果正是被大江山的鬼捉去了。
河童
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個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現,由於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所以有很多的說法,比較常見的是: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在《百鬼夜行》《百物志》《萬鬼錄》《妖怪物語》……常見的民俗書籍中都有記載。 河童
道成寺鍾
一個寺廟的鍾化為妖怪,專把人變成和尚,而且會忘記自己以前的事。不知道真假如何。 傳說:道成寺入鍾。 古時,有個清姬,愛上了去熊野參拜菩薩的僧人安珍;安珍身為僧人,毅然離開了清姬,為了心愛的人,清姬千里迢迢追尋安珍而去,一路吃了不少苦,終於追到安珍時已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安珍被嚇得拔腿就跑,清姬就一路追,安珍搶先一步度過一條大河,清姬追來時已經沒船了,她還是跳進了河裡,結果變成了一條大蛇繼續追上岸,安珍跑呀跑呀跑到「道成寺」里去了,結果蛇也追來了,寺廟里的高僧都無法對付那條蛇,就把安珍藏在了大鍾里,清姬追進來後幾下子就知道他躲那裡呢,呼啦一下子就把鍾給纏住了,無奈大鍾堅固,最後,清姬估計是無可奈何了,但又不願放棄,於是就自燃起來,把自己連同鍾,鍾里的和尚都燒成了黑炭了。和心愛的人不能同生,那就同死。 按原文的感嘆,這清姬當時是多麼一種凄美,無奈和憤怒的心情啊!
茨木童子
有傳說認為它是酒吞童子的部下。在著名的謠曲《羅生門》和歌舞伎《戻橋》中,它都被稱為「羅生門之鬼」。 茨木童子
紅葉狩
古時候人們就把秋天在野山觀賞紅葉叫做「紅葉狩」,那是上至宮廷下至庶民都看重的活動。日本人更喜歡「楓葉紅於二月花」的生機之感,而觀賞紅葉時往往都只能眺望,無法靜靜地凝視紅葉,而傳說紅葉的顏色,是楓鬼的血染紅的。楓鬼的忌辰就是紅葉祭的次日。 傳說—— 這位被稱為「戶隱鬼女」的紅葉小姐,比起酒吞童子更可說是「風華絕代」。 幼年的紅葉本名吳葉,其正體出自「第六天」的魔利支天(一說自在天)。受到細心照料、漸漸長大的吳葉雖然生得如花似玉,卻也不幸暗合了「蛇蠍美人」這個詞語。數年後,吳葉嫁入附近的豪族家中,然而新娘其實不過是妖女的一個分身。 之後,紅葉改換名字,成為了源經基(賴光祖父)的小妾。不久,經基的正妻便突患重病,家中也不時出現鬼影。察覺到紅葉陰謀的經基之子馬上將紅葉追放到戶隱。 但是,紅葉到達戶隱後卻集結了一批對朝廷不滿的原貴族(多為平將門殘黨的子孫),他們頭覆鬼面,在鄉里橫行霸道、燒殺搶掠。消息傳到京城,天皇馬上命令平維茂前去討伐。 之後的事情當然是以「正義的力量不容忽視」作為結尾:紅葉雖然以第六天魔王的力量進行反抗,但手持降魔利劍的維茂卻毫不在乎——於是,懷抱盪平天下悲願的紅葉只得暫時匿身於六道之中;數百年後,以男子的形象復現世間,其新的名字叫做:「織田信長」
二口女
《百鬼夜行》中記載:女子不檢點,隨地大小便、有夫偷人、淫賤下流的被稻荷神發現,而附身的,家中死過孩童(不滿2歲),殺死自己幼兒的,被其童附身,在後頸會出現一口,且不停的要吃東西,最終將被附身人吃死(也可以說是撐死的)是很危險的妖怪,就算是你住的地方附近有過死童也有可能被附身。 在有名的民間故事中也有出現的妖怪,嘴巴的位置有說是在頭頂,但是長在後頸的附近才是正確的,這個嘴巴長的比前面的嘴巴更加大,可吃下數倍份量的東西,平時嘴巴是被頭發遮蓋著的,當沒有人的時候,面前又有食物的話,便會把頭發當觸手使用,把食物吃掉。 在千葉流傳這樣的一個傳說,講述一名繼母把前妻的兒子殺了而變成這樣的妖怪的故事。在這故事中,繼母的惡毒心腸殺了這孩子,因此那孩子的怨氣而變成妖怪。 二口女
傳說—— 千葉縣有個男的在妻子死去後另娶了一個妻子,這個後母只疼愛自己所生的孩子,對前妻留下的孩子萬般刻薄,甚至連飯也不給吃,最後某一天前妻的孩子就這樣凄慘地餓死了。 在這個孩子死了後的第49天,砍柴回來的男人手裡的斧頭不小心碰傷了妻子的後頭部,奇怪的是這個傷口怎麼也治不好,到了後來竟然發現那傷口開始慢慢地形成一張嘴的模樣,更令人吃驚的是連舌頭和牙齒也出現了。 這個傷口常常疼的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只要把食物放進去就不疼了。而這個時候他妻子總是不自覺地對著空氣喊著「對不起!對不起!」……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說是一個愚昧的農夫,他的擇妻標準是「不吃飯」!!,結果這么變態的條件也有人滿足了。但是,在以後的日子裡,農夫發現他的妻子是沒有吃飯,但廚房裡的飯卻每天都減少。感到奇怪的農夫某一天出去後立即偷偷地溜了回來,躲在天井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結果,他看到了他妻子的後腦竟然出現了一張嘴,然後把頭發變成蛇一樣的觸手去端飯喂後腦的嘴吃飯……
文車妖妃
文車妖妃是日本奈良時代末期的天皇寵妃,妖艷無比,是風華絕代的佳人。只是由於當時天皇身邊另外一寵妃藤原元方之女佑姬的嫉妒,擅長和歌和漢詩、將日本王朝文化培育開花的村上天皇平生最大的夙願便是早得子嗣,但天不遂人願,其後宮三千佳麗竟無一人懷有龍種——因此,誰能誕下第一皇子便成為了宮廷上下最為關注的事情,所以當文車妃產下第一子的同時,佑姬幽禁了她,並把嬰兒殺掉餵了狗。文車妃子因此而瘋掉,於3年後猝死。死前用血寫下詛咒,伺此後佑姬雖然生了廣平親王,但是也過早猝死。據說廣平親王死前有人看到一個長得十分像文車妃的女人出現在廣平親王的宅邸…文車妖姬(2張)狐火
成精的狐狸妖怪都會的妖術,以狐狸姿態時從尾巴發出,以人姿態時從指尖發出,但都是些唬人的障眼法而已。 狐火即是鬼火? 根據《北越雪譜》的記載,狐狸會從嘴巴吐火。不過,仔細看則是狐狸呼出的氣體在空氣中燃燒。關於狐火的說法眾說紛雲,例如《想出著聞奇錄》就記載了各地的說法,一說狐狸是叼著馬骨發出火來,美濃國當地的說法則是點燃馬的趾甲發出狐火。在晚上看見「狐火」的人,很可能走著走著就迷了路,或是身上遺失了什麼東西,甚至還有人會變成狐狸,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除了狐狸作祟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解釋。 狐火
山童
即中國的山魈,乃為疾病與火災之惡鬼,公元前334年,越國滅,山魈東遷,於日本九州西岸登陸,此後俗稱「九州山童」。 山童,位於鳥山石燕《百鬼夜行》之前篇陰之章。顧名思義其為山妖,出沒與深山之中,又特別是常出現於九州一帶,(不僅在九州的邊境,其他地方的秋東兩季也有出現),由於是與河童有眾多的聯系,所以也有山童既河童的說法,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兩季山童來到河邊變為河童,秋冬回到深山即為山童。山童既然也謂之童,也是因為其身形矮小如同孩子般而得名。主要特點是體毛濃密,似猿猴,頭頂盤(與河童一樣)、僅有一目,也有的敘述中為單足,能像人一樣站立步行。別看他們身材矮小,他們的力氣可是很大的,喜歡吃飯團,愛惡搞作弄人,但絕對沒有惡意,最多也只是在山寺附近出現,偷和尚們的食物吃,不過卻很討厭有鹽分的東西。 和河童類似的山童非但不會危害人,還非常樂於助人,特別是對於在山澗搬運的樵夫來說,常常離不開山童的幫助,但這也不是無償的喲,不過只需要給山童們飯團吃,就能最大的調動其積極性了,特別是搬大樹在翻越某些山峰遇到困難時,只要給與山童飯團,其必定每日前來幫忙。山童在與人合作搬運樹木時,他不喜歡走在前面,而總是拖後,再怎麼重的東東對他來說,都很輕松,畢竟其曾也是力大無比的山神。雖然山童熱心,不過需要切記的是,可別在剛開始搬運的時候就給他飯團吃,否則可能還沒等搬完他們中途就開溜,嚴重不守信用啊==||| 。所以一定要等事情完後再給飯團,這樣第二天山童還會來幫忙。 不過說到山童不害人並不包括十惡不赦的惡人,對於惡人來說,山童就是會施與威懲的山神,將疫病與火災贈與惡人。
白粉婆
平時以一副和藹可親的老婆婆的面目出現,喜歡欺騙容貌姣好的美少女,騙她們用自己做的一種白粉(類似與當時的胭脂的化裝品)塗臉,稱此粉能讓少女們更加白皙漂亮,但塗抹了這種白粉的少女整張麵皮會脫落下來,而白粉婆就將少女的麵皮收為自己用。
座敷童子
它會以小孩子的姿態附在家中,傳說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會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夥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卻總感覺比最開始時要多出一人,這時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個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實的妖怪。
青行燈
出自《百鬼夜行》(日),最早的傳說是在日本江戶時期,據說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來不是人,而是地獄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門口徘徊,會變成我們熟悉的人的樣子教唆人們玩一種叫百鬼燈的游戲,百鬼燈:就是點100隻白蠟燭,然後大家依次講一個自己經歷過的詭異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講完一件就吹滅一隻蠟燭,而第100個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講,當最後的蠟燭熄滅時,所有參與游戲的人都將被帶到地獄,把人拉入鬼門,所以在日本被稱為比較危險的妖怪,日本認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多東西說成妖怪。 具體說,它不是妖怪,而是更想《十日談》之類的講故事的行為:日本的怪談也多半發生在夏夜。日本傳統戲劇歌舞伎的故事裡,有許多都是源自怪談的傳說,在江戶時代(相當於西元一六○三年至一八六七年)還有一種叫做「百物語」的游戲,就是半夜裡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點起許多蠟燭,大家輪流說鬼故事,感受恐怖的氣氛。據說,當第一百根蠟燭熄滅時,真正的鬼就會出現……所以往往說故事的人會心裡有個警惕,輪到自己說故事的時候,千萬不要變成最後一個,因為不知道說完第一百個故事的時候,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每次說到第九十九個,就會立即打住,沒有人敢再繼續說下去,這是一種集體召喚鬼魂的儀式。 江戶時代的作家,淺井了意所著的《伽婢子就詳細地記載了關於「百物語」的由來及玩法,簡述如下:在進行「百物語」的游戲之前,參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齊聚在同一間暗室里。在這間暗室隔壁的房間,准備了用藍色紙糊的行燈,並且添上足夠的燈油,然後點燃一百支燈芯並排在一起。行燈的旁邊會安置一張小木桌,上頭擺著一張鏡子。每個人輪流說完一個怪談後,就必須離開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點著行燈的房間里,把一支燈芯吹熄後。接著,從鏡中照一下自己的臉才能回到原來的暗室,然後換下一個人。吹熄燈芯的過程中,一樣繼續說著怪談,直到說完第九十九個怪談後,剩下最後一支燈芯,就留著讓它繼續點著,然後大家繼續圍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陽出來了就各自解散回家。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怪談總是講到第九十九個就結束,因為當時的人們很迷信這樣說法,如果說到第一百個怪談,就會發生什麼怪異的事情,所以誰也不敢去碰觸這項禁忌。 隨著時代的不同,行燈也改為以蠟燭來取代,而且新的游戲規則是,最後一根蠟燭必須吹熄,百物語游戲就變成了恐怖的怪談會,聽說當最後一根蠟燭吹熄的時候,的確是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鳥山石燕所畫的「青行燈」收錄在《畫圖百鬼夜行》,正是描繪當時進行百物語的情景,青行燈快要吹滅的時候,許多好玩有趣的妖怪故事正在一群人的口中講述著,並且有人用文字記錄下來,這就是妖怪百物語的由來。
貓又
貓妖的一種,據說有兩條尾巴,能直立行走。最早出現在《日本靈異記》的說話,描述一隻貓死後產下的胎兒竟然變成人的故事。貓妖是上了年紀的老貓,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顯現,身體大約是人類體型的一倍,大隻的貓妖甚至可以長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為二,漢字寫成「貓股」或「貓又」,意即「貓妖」或「貓怪」。所以,為了防止老貓變成貓妖,便把仔貓的尾端切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這樣一來,就不怕到時候貓尾巴分岔,變成貓妖在家中作祟了。 具有可怕魔力的貓妖,在吃早飯之前,會以人聲說話,有時再將人吃掉後,轉化成此人的肉體伺機尋找下一個獵物。通常貓妖只攻擊它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兇狠、手段更殘暴的貓精,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加以傷害,傳說中也有善良的貓妖,常變成少女模樣以親近人類,當然性格是很溫順的,平日喜歡吃魚,身體輕盈,喜歡依靠人類,但是常被人傷害。貓、狸和狐都是日本傳說中有著非凡能力的動物。
般若
般若並非佛教中的智慧之意,而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妖怪,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種怨靈。據說是因女人的強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惡靈,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種專門搶奪小孩的女鬼,而且她會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聲。
鬼一口
在高橋葉介的學園怪談里出場過,就像某種深海魚類頭前面那個發光的誘餌一樣,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誘餌,長在它的長舌頭上,作出快被吞噬的慘狀引誘人來救她,然後把人吃掉。
G. 求沈石溪的《小戰馬》《紅脖子》的全文
為什麼這么多人把沈石溪和其他作家弄混-
小戰馬—一隻長腿野兔的歷史(上)作者:歐尼斯特.湯普森.塞頓;譯者:王潔瑜、孫娜小戰馬是一隻長腿野兔的名字,它幾乎認識城裡所有的狗。首先,城裡有一條很大的棕色狗,追了這匹小馬很多次。每一次,小戰馬都能從某個籬笆上的大洞中鑽出去,把狗甩掉。其次,城裡還有一條小狗,很活躍,它能鑽過籬笆上的洞,跟上小戰馬。對於這條狗,小戰馬能跳過一條20英尺的灌溉渠,很快把它甩開,因為這條灌溉溝渠的兩邊都非常陡,溝渠里的水流也很湍急,那條狗跳不過去。這條溝渠是對付這個敵人的「良方」,男孩們把這個地方叫做「老兔子的跳躍」。但是還有一條灰狗,跳得比這只兔子還好。當它不能跟著小戰馬鑽過籬笆的時候,它就從籬笆上面跳過去。它曾經不止一次地向小戰馬挑戰,但小戰馬只保護自己,因為它躲避得很快,能一直跑到奧色治人的柵欄前。在這個柵欄前,那條灰狗就不得不放棄了。除了這些以外,城裡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狗,總是想找小戰馬的麻煩。但是小戰馬總是可以很容易地就把它們甩開了。 在鄉下,每個農民家都養著一條狗,但在這所有的農家狗之中,小戰馬只怕一條狗。那條狗是黑色的,腿很長,非常兇猛,而且這個野獸非常敏捷,也非常頑固,有好幾次都把小戰馬逼向絕境。對於城裡的貓類,小戰馬並不關心。也只有一兩次,他曾經受到這些貓類的威脅。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它正在吃草,一隻個頭很大的貓帶著必勝的神氣向它沖過來。小戰馬看見這個黑色幽靈閃亮的雙眼,在它只差一跳就竄過來的一剎那,抬起了自己的屁股,也就是它的後腿,從屁股直到腳趾一躍而起,兩個寬大的耳朵豎起來超過6英寸,然後響亮地叫了一聲,這是它叫得最好的一次,接著就向前面五英尺遠的地方沖去,剛好踢在那隻貓頭上,正中要害。老貓驚恐地從這個能力非凡的大力士跟前逃跑了。這個詭計,小戰馬曾經成功地實驗過好幾次,但有兩次,他非常糟糕地失敗了。一次是遇上一隻母貓,它的孩子們就在附近,所以小戰馬不得不逃跑,保護自己的生命。另一次是它在一隻臭鼬身上踢得太重了。但是那隻灰狗是它危險的敵人,在它那兒,小戰馬也許會丟掉性命,它得為自己尋找一個可以增長知識的探險和一個幸福的結局。它在晚上逃跑了,那時候,它的敵人很少,藏起來也很容易。但在冬天的某個清晨,它在一個開著紫色花朵的苜蓿旁逗留了很長時間,正在穿過那片開闊的雪地,准備去它最喜歡的地方,卻突然遇到了那條灰狗,壞運氣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來臨。這只灰狗正在城外巡遊。地上都是雪,而且天已經很亮,躲藏的機會是沒有了,除了在這片空地上奔跑以外,沒有別的選擇了。而地上的雪使他奔跑的速度慢了許多,但對灰狗卻沒有什麼影響。他們跑起來了——是非常好的長跑運動員在非常好的狀態下進行的賽跑。他們飛跑著掠過雪地,每一次落下腳步的時候,都發出噗哧、噗哧、噗哧的聲音。他們跑上這條路,那條路,突然掉頭,快速躲閃,繼續追逐。一切都是對灰狗有利的——小戰馬的肚子餓得咕嚕嚕叫,天氣又這么冷,雪地還那麼軟——突然,這只兔子跌了一跤,可能是因為它吃了太多苜蓿花的緣故。但是他的腳噗哧噗哧的太快了,立刻就在雪地上濺出無數的黑色小雪球。他們在空地上繼續追逐,附近也沒有什麼對小戰馬友好的柵欄,每一次當他嘗試著要跑向那個籬笆的時候,都被灰狗聰明地制止了。傑克的耳朵已經不再豎起來了,這是心理上失敗或者是放鬆的象徵。突然,這些旗幟又迅速地豎了起來,他又重新獲得了力氣。這匹小戰馬聚集所有力量,不是跑向北邊的柵欄,而是沖向東邊的空曠草地。灰狗跟了上去,在不到五十碼的地方,小戰馬突然躲開了灰狗,准備挫敗它兇猛的追逐者。然後它又繼續向東跑去。就這樣飛跑著,躲閃著,它向下一個農家跑去,那裡也有一個又高又寬的籬笆,籬笆上還有一個讓雞進出的洞。但那裡還有它另一個可惡的敵人,也就是那條大黑狗。外面有一個柵欄,讓灰狗耽擱了一會兒,於是讓傑克有時間鑽過那個雞洞,跑進院子里,藏在一邊。那隻灰狗沖到一個比較低的門前,從上面跳進了院子的母雞群里。母雞四下奔逃,咯咯地叫著,拍著翅膀。一些羊也咩咩地叫了起來。而它們自然的保護者,也就是那條大黑狗,立刻跑過來救援。於是,小戰馬立刻又從它進去的那個洞里偷偷鑽了出來。身後的雞圈響起了狗和狗憤怒爭吵和打鬥的聲音,很快就聽見了人的喊聲。院子里的事情是怎樣結束的,小戰馬並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但非常值得高興的是,從此以後,那條飛快的灰狗再也不會找它麻煩了,它以前是住在牛家村的。
(我本來想發紅脖子的。但字數太多了-自己找吧)
H. 恐怖片 是那個地方先拍出來的
1910年,愛迪生第一次把後來成為恐怖片反復拍攝的題材的民間傳說--吸血鬼「德拉庫拉」的故事搬上了銀幕。盡管以當時的電影手段,其恐怖效果十分有限,影片也只有一本的長度,但它無疑已被今天好萊塢的後來者們視為能夠代表其「光榮歷史」的經典,甚至被列入美國國會急切尋找和加以保護的10部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歐洲是電影的故鄉,更是恐怖電影的發源地。在今天來看,早期一部重要的恐怖片是1916年由德國著名舞台劇演員保羅·韋格納演出並協助導演的一部根據希伯來傳奇中的人物改編的影片《無魂人》(原意為「一種有生命的人」)。是第一部有影響的恐怖片,而1919年德國烏發公司的《卡爾加里博士的小屋》引起了轟動,之後又有《吸血鬼》、《蠟像》等佳片相繼問世,使恐怖片成為最早確立風格的片種之一。
1920年的德國的表現主義恐怖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雖然在當時毀譽參半,但卻極大地激發起德國電影強調想像和恐懼。在其影響下,最著名的影片是茂瑙1922年的《諾斯費拉杜》,它同樣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
正是在德國的影響下,美國的恐怖片真正興起。默片時代最著名的美國恐怖片是1920年的《傑克醫生和海德先生》,1925的《歌劇院里的幽靈》
1931年,兩部堪稱恐怖片經典的影片首先映入了觀眾的眼簾:它們是勃郎寧的《德拉庫拉》和詹姆斯·惠爾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小說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
隨著這兩部影片的成功,恐怖片開始在環球公司的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其中較有名氣的影片中包括《木乃伊》(1932),《隱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1932)、《金鋼》(1933)以及屬於「科學怪人」系列的《弗蘭肯斯坦的新娘》(1935)。1931年,出現了所謂恐怖片的經典作品:《吸血僵屍》、《科學怪人》、《鬼醫》。1936年,卡孟隆·孟席斯拍攝的《未來世界》,描寫一百年以後將在地球上發生的突變。與此同時,英國也拍攝了一個美國富豪把一座古堡連同他的鬼魂搬運到大洋彼岸的《鬼魂西行》(1936),
40年代,雖然恐怖片開始作為低成本的B級片拍攝,這一類型中的許多影片仍然取了引人囑目的成就。環球公司開發出了和「吸血鬼」同樣在夜間出沒的「動物恐怖片」《狼人》(1941)。其中以《貓人》(1942)和《我與僵屍同行》(1943)尤為觀眾和影評人所稱道。
50年代,隨著核威脅和麥卡西主義散布的「共產主義滲透」陰影,恐怖片暫時脫離了早期的各種超自然的幽靈和神怪,而與科幻片結合起來以各種「核怪物」或外層空間的天外來客為核心形象,不斷渲染和演義著所謂「東方威脅」的神話。前者中如日本的《哥茲拉》系列(1955),美國的《它們》(1953),《黑湖怪獸》(1956);後者則以《身體入侵者》(1954)為代表。與此同時,在英國則出現了充滿暴力和性的彩色恐怖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1957)、《德拉庫拉的恐懼》(1958)等。
60年代,以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為開端,標志著恐怖片的一個重大的轉折。它從以前的各種幽靈、鬼怪、瘋狂的科學家和來自外星世界的異物轉向了一種「寫人的」恐怖片;同時期還有恐怖/ 災難片《群鳥》。
1973年,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為70和80年代的恐怖片樹立起了一個樣板。這部明顯向傳統的「魔怪」回歸的恐怖片激發了一系列的妖術和魔怪電影,如《凶兆》系列(1976)、《魔女嘉麗》(1976)以及《驅魔人續集》等。
法國掀起六、七十年代恐怖片大行其道現象的經典作品,應是《Les Yeux Sans Visage》(沒有臉的眼睛 ),一九六○年(另有說一九五九年)導演是Georges Franju;《死後的愛情》 (Buio Omega)等
80年代以來,裹挾著當代電影日益濃厚的商業氣息,恐怖片不斷在好萊塢銀幕上掀起陣陣熱潮。首當其沖的是一貫被好萊塢電影視作「異類」的女性,大量以「女性威脅」為主題的恐怖片湧上銀幕,其中如德·帕爾瑪的《化裝殺人》(1980)和保羅·施萊德爾根據1942年的版本重拍的《貓人》(1982)都把性與暴力聯系在一起,進而把女性變成一種令人恐怖的社會形象。而接下來的恐怖片的「犧牲品」則是青少年甚至兒童,隨著《萬聖節》系列和《走失的兒童》等影片的上映,「問題少年」終於被塑造成了一種社會的恐怖。穿插於其間的還有各種來自太空或瘋狂科學家手中的「異物」。如克倫伯格的《蒼蠅1、2》、斯科特的《異形》系列。而近年來,一方面是傳統的恐怖形象「吸血鬼」和「科學怪人」的不斷被重新搬上銀幕,並多由著名的大導演執導。如科波拉的《吸血驚情四百年》(1992)、尼爾·喬丹的《夜訪吸血鬼》(1994)、《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994)。他們紛紛以最忠實於原著相標榜,以現代電影的手段重新演義古老的恐怖故事,使人感到世界似乎只是經歷又一輪新的輪回;
另一方面,大量現實中的暴力和罪惡經過已經輕車熟路的恐怖片的包裝之後也不斷成為好萊塢新的賣點。
這些影片從表現以剝取人皮為癖的連環殺手的《沉默的羔羊》到以「起居室中的威脅」為核心的《晃動搖籃的手》,都令觀眾對其現實生活中的危機四伏感到震憾。 而1996年,大型獨立製片公司米蘭·麥克斯推出的《尖聲狂叫》更以變態的連環殺人的瘋狂殺人令人觀之失色。該片創下了有史以來恐怖片最高票房--一億美元的收入佳績。這使麥克斯公司的老闆大受鼓舞,幾乎把自己也變成了「連環殺人」--該片已經創作了三集。同時較有影響力的還有《去年夏天搞的鬼1、2》
因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暴雨將至》而成名的馬其頓導演曼切夫斯基也來到好萊塢拍攝了一部表現一隊被困在冰雪中的美國大兵成為一名食人者盤中餐的恐怖片《惡魔軍官》(又名《貪婪者》)。
西方鬼片中,吸血鬼堪稱「鬼王至尊」,至尊中的最經典的是一個叫德庫拉(Dracule)伯爵的吸血鬼。吸血鬼的名片有《驚栗夜》(Fright Night,1985)及《德庫拉吸血鬼》(Bran Stoker's Dracula,1992)等
製作恐怖片最積極的歐洲國家是西班牙,如九七年出品的《變臉驚情》、歷桑德羅·阿曼巴執導的《掙開你的眼睛》,1999年西班牙影片《無名死嬰》以出色的美工、音響、大膽的劇情而達到了相當震撼的效果。
墨西哥同時受著西班牙和美國文化的影響,出色的恐怖片導演奎勒摩·德爾托羅在2001年的作品《魔鬼的脊樑》中,融合了美國式的先進技術、歐洲式的精美畫面、音樂和營造心理恐怖氣氛的方式,以及南美的魔幻色彩,是當年最佳恐怖片之一。
亞洲的恐怖片已經有很長發展時間了,影片數量尤其以香港為最,在這里只做一些簡單介紹:香港恐怖片:衛斯理之《老貓》、《蝶變》、《靈氣迫人》、《怪談協會》、《凶榜》、《夜半一點鍾》、《小姐撞到鬼》、《七月十四》、《目露凶光》、《幽靈人間1、2》、《陰陽路》系列、《鄉村老屍》、 《古鏡怪談》,《美容屍》、《裸體紅唇》、《拜錯神》, 《午夜上網》、《弟切草》、《枕邊凶靈》(2002)、《我左眼見到鬼》(2002)、《office有鬼》(2002)、《三更》(2002)、《鬼書》(2002) 、《見鬼》(2002)、《雙瞳》(2002)等
韓國電影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恐怖片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2001年韓國新銳導演尹忠燦推出了恐怖片《毛骨悚然》,還有一些票房很好和影響力的例如《手機Phone》、《《幽靈凶咒A》》、《死亡錄播》、《退魔錄》、《女高怪談》、《死亡教室》、《鬼之戀》、《薔花紅蓮》、《狐狸樓梯》、《四人餐桌》、《在鏡子中》、《洋槐樹》等
日本作為亞洲的電影大國,不僅藝術影片在國際影壇享有盛譽,恐怖片同樣佳作不斷。除了人們熟知的《午夜凶靈》系列,還有《死國》、《催眠》、《案山子》、《迴路》、《鬼水凶靈》、《鬼娃花子》、《錢仙》、《咒怨1、2》、《冬季恐怖作》等
泰國恐怖片不錯的也有幾部《鱷魚魔女》、《鬼妻》等。
平心而論,美國恐怖片中大量的高科技運用往往給觀眾帶來的只是刺激的視覺奇觀,而恐怖效果卻不夠強烈。當然,美國作為世界電影工業的中心,也在不斷吸納世界各國的人才,不斷創作出一些偏離「美國色彩」的恐怖片。2000年,印度導演奈特夏馬蘭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心理恐怖片)《第六感》以2億8000萬美元的成績橫掃美國電影票房;2001年,西班牙導演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作品《小島驚魂》帶有濃厚的歐洲心理恐怖片的色彩,成為當年最成功的電影之一。2002年奈特夏馬蘭又執導了驚僳恐怖片《天兆》又一次創造了票房神話;美國上映了改編自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鈴》的美國版《凶鈴》;同時購買了香港恐怖片《見鬼》的版權。
恐怖片常見的故事類型
(一)科幻恐怖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異形》系列。此外還有《異物》(Thing)、《異種1、2》、《黑洞表面》、《入侵腦細胞》、《捉夢人》根據游戲改編的《生化危機》、《捉夢人》等
(二)鬼怪類。這類恐怖片佔了最大比重。不管是妖怪、惡靈,還是什麼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歸到其中。著名的有庫布里克的《閃靈》(被譽為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驅魔人》、《惡魔嬰兒》、《人玩鬼》、《活魔人》、《宇宙天魔》、《活屍之夜》、《鬼追人》系列、《魔方》系列、《鬼食人》系列、《幽冥怪談》系列、《13號星期五》系列、《生人勿近》系列、《搭便車》、《夜半鬼敲門》、《撒旦回歸》、《鬼娃新娘》系列、《猛鬼街》系列、《夜訪吸血鬼》(今年號稱其續集的《吸血鬼女王》很濫)、《無頭騎士》、《死神來了1、2》、《鬼入侵》、《危機四伏》、《13幽靈》、《幽靈船》、《千屍屋》到最新的《佛列迪對傑森》等。
(三)生命變異恐怖片。比如《鳥》、《活跳屍》、《蒼蠅》、《糖人》、《食人魚》、《群屍玩過界》、《狂蟒之災》、《史前巨鱷》、《極度深寒》、《水深火熱》、《八腳怪》、《驚變28天》。
(四)連環變態殺手類:著名的《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以從1978年一直拍到今年的第八集《萬聖節驚魂——刀光再現》、《德克薩斯電鋸殺人狂》、《連環殺手肖像:亨利》、《危情十日》、《繼父》、《尖聲驚叫》系列、《去年夏天搞的鬼1、2》、《毛骨悚然》、《七宗罪》、《來自地獄》、《沉默的羔羊》、《漢尼拔》到今年的《紅龍》、《支解狂魔》、《毛骨悚然2》等
最後特別介紹英國恐怖片《殺人如麻》(CRADLE OF FEAR)
聽聽,光是片名就已叫人頭皮發麻。它還有晾兩個嚇人名字《催眠終結者》、《生砌人肉》。影片的情節有點亂,但耀眼的血光已經晃的人睜不開眼睛,情節已無暇顧及。用暴力,血腥,色情,變態來形容這個電影毫不為過。最變態的情節是女人做愛前竟然舔男人殘疾的大腿斷肢,而且是特寫鏡頭,簡直令人發指。它的恐怖是來自血腥,殺人場面均以寫實手法拍攝,血肉橫飛,血點好像都濺到了你臉上。中國絕對不會公映此片,因為片剪之後,影片已沒有情節。
I. 恐怖片的來歷
大致是這樣的。。。。。1910年,愛迪生第一次把後來成為恐怖片反復拍攝的題材的民間傳說--吸血鬼「德拉庫拉」的故事搬上了銀幕。盡管以當時的電影手段,其恐怖效果十分有限,影片也只有一本的長度,但它無疑已被今天好萊塢的後來者們視為能夠代表其「光榮歷史」的經典,甚至被列入美國國會急切尋找和加以保護的10部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歐洲是電影的故鄉,更是恐怖電影的發源地。在今天來看,早期一部重要的恐怖片是1916年由德國著名舞台劇演員保羅·韋格納演出並協助導演的一部根據希伯來傳奇中的人物改編的影片《無魂人》(原意為「一種有生命的人」)。是第一部有影響的恐怖片,而1919年德國烏發公司的《卡爾加里博士的小屋》引起了轟動,之後又有《吸血鬼》、《蠟像》等佳片相繼問世,使恐怖片成為最早確立風格的片種之一。
1920年的德國的表現主義恐怖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雖然在當時毀譽參半,但卻極大地激發起德國電影強調想像和恐懼。在其影響下,最著名的影片是茂瑙1922年的《諾斯費拉杜》,它同樣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
正是在德國的影響下,美國的恐怖片真正興起。默片時代最著名的美國恐怖片是1920年的《傑克醫生和海德先生》,1925的《歌劇院里的幽靈》
1931年,兩部堪稱恐怖片經典的影片首先映入了觀眾的眼簾:它們是勃郎寧的《德拉庫拉》和詹姆斯·惠爾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小說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
隨著這兩部影片的成功,恐怖片開始在環球公司的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其中較有名氣的影片中包括《木乃伊》(1932),《隱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1932)、《金鋼》(1933)以及屬於「科學怪人」系列的《弗蘭肯斯坦的新娘》(1935)。1931年,出現了所謂恐怖片的經典作品:《吸血僵屍》、《科學怪人》、《鬼醫》。1936年,卡孟隆·孟席斯拍攝的《未來世界》,描寫一百年以後將在地球上發生的突變。與此同時,英國也拍攝了一個美國富豪把一座古堡連同他的鬼魂搬運到大洋彼岸的《鬼魂西行》(1936),
40年代,雖然恐怖片開始作為低成本的B級片拍攝,這一類型中的許多影片仍然取了引人囑目的成就。環球公司開發出了和「吸血鬼」同樣在夜間出沒的「動物恐怖片」《狼人》(1941)。其中以《貓人》(1942)和《我與僵屍同行》(1943)尤為觀眾和影評人所稱道。
50年代,隨著核威脅和麥卡西主義散布的「共產主義滲透」陰影,恐怖片暫時脫離了早期的各種超自然的幽靈和神怪,而與科幻片結合起來以各種「核怪物」或外層空間的天外來客為核心形象,不斷渲染和演義著所謂「東方威脅」的神話。前者中如日本的《哥茲拉》系列(1955),美國的《它們》(1953),《黑湖怪獸》(1956);後者則以《身體入侵者》(1954)為代表。與此同時,在英國則出現了充滿暴力和性的彩色恐怖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1957)、《德拉庫拉的恐懼》(1958)等。
60年代,以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為開端,標志著恐怖片的一個重大的轉折。它從以前的各種幽靈、鬼怪、瘋狂的科學家和來自外星世界的異物轉向了一種「寫人的」恐怖片;同時期還有恐怖/ 災難片《群鳥》。
1973年,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為70和80年代的恐怖片樹立起了一個樣板。這部明顯向傳統的「魔怪」回歸的恐怖片激發了一系列的妖術和魔怪電影,如《凶兆》系列(1976)、《魔女嘉麗》(1976)以及《驅魔人續集》等。
法國掀起六、七十年代恐怖片大行其道現象的經典作品,應是《Les Yeux Sans Visage》(沒有臉的眼睛 ),一九六○年(另有說一九五九年)導演是Georges Franju;《死後的愛情》 (Buio Omega)等
80年代以來,裹挾著當代電影日益濃厚的商業氣息,恐怖片不斷在好萊塢銀幕上掀起陣陣熱潮。首當其沖的是一貫被好萊塢電影視作「異類」的女性,大量以「女性威脅」為主題的恐怖片湧上銀幕,其中如德·帕爾瑪的《化裝殺人》(1980)和保羅·施萊德爾根據1942年的版本重拍的《貓人》(1982)都把性與暴力聯系在一起,進而把女性變成一種令人恐怖的社會形象。而接下來的恐怖片的「犧牲品」則是青少年甚至兒童,隨著《萬聖節》系列和《走失的兒童》等影片的上映,「問題少年」終於被塑造成了一種社會的恐怖。穿插於其間的還有各種來自太空或瘋狂科學家手中的「異物」。如克倫伯格的《蒼蠅1、2》、斯科特的《異形》系列。而近年來,一方面是傳統的恐怖形象「吸血鬼」和「科學怪人」的不斷被重新搬上銀幕,並多由著名的大導演執導。如科波拉的《吸血驚情四百年》(1992)、尼爾·喬丹的《夜訪吸血鬼》(1994)、《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994)。他們紛紛以最忠實於原著相標榜,以現代電影的手段重新演義古老的恐怖故事,使人感到世界似乎只是經歷又一輪新的輪回;
另一方面,大量現實中的暴力和罪惡經過已經輕車熟路的恐怖片的包裝之後也不斷成為好萊塢新的賣點。
這些影片從表現以剝取人皮為癖的連環殺手的《沉默的羔羊》到以「起居室中的威脅」為核心的《晃動搖籃的手》,都令觀眾對其現實生活中的危機四伏感到震憾。 而1996年,大型獨立製片公司米蘭·麥克斯推出的《尖聲狂叫》更以變態的連環殺人的瘋狂殺人令人觀之失色。該片創下了有史以來恐怖片最高票房--一億美元的收入佳績。這使麥克斯公司的老闆大受鼓舞,幾乎把自己也變成了「連環殺人」--該片已經創作了三集。同時較有影響力的還有《去年夏天搞的鬼1、2》
因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暴雨將至》而成名的馬其頓導演曼切夫斯基也來到好萊塢拍攝了一部表現一隊被困在冰雪中的美國大兵成為一名食人者盤中餐的恐怖片《惡魔軍官》(又名《貪婪者》)。
西方鬼片中,吸血鬼堪稱「鬼王至尊」,至尊中的最經典的是一個叫德庫拉(Dracule)伯爵的吸血鬼。吸血鬼的名片有《驚栗夜》(Fright Night,1985)及《德庫拉吸血鬼》(Bran Stoker's Dracula,1992)等
製作恐怖片最積極的歐洲國家是西班牙,如九七年出品的《變臉驚情》、歷桑德羅·阿曼巴執導的《掙開你的眼睛》,1999年西班牙影片《無名死嬰》以出色的美工、音響、大膽的劇情而達到了相當震撼的效果。
墨西哥同時受著西班牙和美國文化的影響,出色的恐怖片導演奎勒摩·德爾托羅在2001年的作品《魔鬼的脊樑》中,融合了美國式的先進技術、歐洲式的精美畫面、音樂和營造心理恐怖氣氛的方式,以及南美的魔幻色彩,是當年最佳恐怖片之一。
亞洲的恐怖片已經有很長發展時間了,影片數量尤其以香港為最,在這里只做一些簡單介紹:香港恐怖片:衛斯理之《老貓》、《蝶變》、《靈氣迫人》、《怪談協會》、《凶榜》、《夜半一點鍾》、《小姐撞到鬼》、《七月十四》、《目露凶光》、《幽靈人間1、2》、《陰陽路》系列、《鄉村老屍》、 《古鏡怪談》,《美容屍》、《裸體紅唇》、《拜錯神》, 《午夜上網》、《弟切草》、《枕邊凶靈》(2002)、《我左眼見到鬼》(2002)、《office有鬼》(2002)、《三更》(2002)、《鬼書》(2002) 、《見鬼》(2002)、《雙瞳》(2002)等
韓國電影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恐怖片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2001年韓國新銳導演尹忠燦推出了恐怖片《毛骨悚然》,還有一些票房很好和影響力的例如《手機Phone》、《《幽靈凶咒A》》、《死亡錄播》、《退魔錄》、《女高怪談》、《死亡教室》、《鬼之戀》、《薔花紅蓮》、《狐狸樓梯》、《四人餐桌》、《在鏡子中》、《洋槐樹》等
日本作為亞洲的電影大國,不僅藝術影片在國際影壇享有盛譽,恐怖片同樣佳作不斷。除了人們熟知的《午夜凶靈》系列,還有《死國》、《催眠》、《案山子》、《迴路》、《鬼水凶靈》、《鬼娃花子》、《錢仙》、《咒怨1、2》、《冬季恐怖作》等
泰國恐怖片不錯的也有幾部《鱷魚魔女》、《鬼妻》等。
平心而論,美國恐怖片中大量的高科技運用往往給觀眾帶來的只是刺激的視覺奇觀,而恐怖效果卻不夠強烈。當然,美國作為世界電影工業的中心,也在不斷吸納世界各國的人才,不斷創作出一些偏離「美國色彩」的恐怖片。2000年,印度導演奈特夏馬蘭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心理恐怖片)《第六感》以2億8000萬美元的成績橫掃美國電影票房;2001年,西班牙導演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作品《小島驚魂》帶有濃厚的歐洲心理恐怖片的色彩,成為當年最成功的電影之一。2002年奈特夏馬蘭又執導了驚僳恐怖片《天兆》又一次創造了票房神話;美國上映了改編自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鈴》的美國版《凶鈴》;同時購買了香港恐怖片《見鬼》的版權。
恐怖片常見的故事類型
(一)科幻恐怖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異形》系列。此外還有《異物》(Thing)、《異種1、2》、《黑洞表面》、《入侵腦細胞》、《捉夢人》根據游戲改編的《生化危機》、《捉夢人》等
(二)鬼怪類。這類恐怖片佔了最大比重。不管是妖怪、惡靈,還是什麼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歸到其中。著名的有庫布里克的《閃靈》(被譽為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驅魔人》、《惡魔嬰兒》、《人玩鬼》、《活魔人》、《宇宙天魔》、《活屍之夜》、《鬼追人》系列、《魔方》系列、《鬼食人》系列、《幽冥怪談》系列、《13號星期五》系列、《生人勿近》系列、《搭便車》、《夜半鬼敲門》、《撒旦回歸》、《鬼娃新娘》系列、《猛鬼街》系列、《夜訪吸血鬼》(今年號稱其續集的《吸血鬼女王》很濫)、《無頭騎士》、《死神來了1、2》、《鬼入侵》、《危機四伏》、《13幽靈》、《幽靈船》、《千屍屋》到最新的《佛列迪對傑森》等。
(三)生命變異恐怖片。比如《鳥》、《活跳屍》、《蒼蠅》、《糖人》、《食人魚》、《群屍玩過界》、《狂蟒之災》、《史前巨鱷》、《極度深寒》、《水深火熱》、《八腳怪》、《驚變28天》。
(四)連環變態殺手類:著名的《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以從1978年一直拍到今年的第八集《萬聖節驚魂——刀光再現》、《德克薩斯電鋸殺人狂》、《連環殺手肖像:亨利》、《危情十日》、《繼父》、《尖聲驚叫》系列、《去年夏天搞的鬼1、2》、《毛骨悚然》、《七宗罪》、《來自地獄》、《沉默的羔羊》、《漢尼拔》到今年的《紅龍》、《支解狂魔》、《毛骨悚然2》等
最後特別介紹英國恐怖片《殺人如麻》(CRADLE OF FEAR)
聽聽,光是片名就已叫人頭皮發麻。它還有晾兩個嚇人名字《催眠終結者》、《生砌人肉》。影片的情節有點亂,但耀眼的血光已經晃的人睜不開眼睛,情節已無暇顧及。用暴力,血腥,色情,變態來形容這個電影毫不為過。最變態的情節是女人做愛前竟然舔男人殘疾的大腿斷肢,而且是特寫鏡頭,簡直令人發指。它的恐怖是來自血腥,殺人場面均以寫實手法拍攝,血肉橫飛,血點好像都濺到了你臉上。中國絕對不會公映此片,因為片剪之後,影片已沒有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