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搬家搬運 » 膠州搬家風俗

膠州搬家風俗

發布時間: 2021-02-18 13:12:28

⑴ 新居搬家風俗規矩

你好,新居搬家風俗規矩,這個搬家規定的就是首先要選好日然後,不能夠說不吉利的話

⑵ 膠州風俗

膠州風俗習慣青島婚喪嫁娶風俗
節令習俗
年除日 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為年除日,即除夕。是日,做供品、辦酒菜、掛年畫、貼春聯,中午合家團聚吃隔年飯,下午到祖墳前燒紙磕頭,告祭祖先回家過年。各家堂屋正北要掛財神像、掛祝子、列祖位、擺供品、香案。院內撒乾草、馬料。晚燒香,包過年餃子。三巡香後,接回灶神,做好過年的一切准備。晚上,舊時守歲至新年開始。建國後,提倡移風易俗,部分封建迷信習俗漸減,但鞭炮、禮花的品種、花樣和數量大增,歡樂喜慶氣氛益濃。
過年 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在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除夕夜子時起,新年伊始。舊時,在供桌上供素餃子,並由家長為首,兒孫相隨開門接神,焚紙馬、酹酒漿、叩首拜。全家人穿新衣、食素餃,俗稱過大年五更。此時只許說吉利話,為避免禁忌詞語,多不許小兒說話。飯後,子孫輩於供桌前依次給長輩磕頭拜年。父祖則分給 「壓歲錢」,盼孩子們長命百歲,福壽雙全。拂曉,鄰里親友互致慶賀,作揖口呼「恭喜」、「發財!」謂之拜年。建國後,此節依舊,但祭神、祀祖等習俗已不盛行。機關、團體盛行團拜,慰問烈軍屬,送光榮燈、光榮牌成新風俗。
正月十五 即元宵節,主要活動為張彩燈、踩高蹺、「打燈虎」、放鞭炮、虔「拴孩」、游寺廟、放焰火、吃「元宵」(湯圓)。農村有做「神蟲」、面油燈的習慣。晚上將面神蟲放在糧囤,將面油燈放在祖墳、廟前,院內院外處處燈火。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續燈。此三日,白天高蹺、旱船、秧歌等民間雜耍演於街市(農村各村相互串演),熱鬧非常;夜間,街市、廟宇、店肆均張掛彩燈,燈上寫有謎語為「燈虎」。人們看花燈、「打燈虎」、放鞭炮、點「焰火」,童稚各打彩燈到處照。各廟宇開山門迎香客,善男信女羅拜佛像前;寺內香煙繚繞,燭光閃耀,鍾磐聲聲,紙灰紛飛,一派迷信氣氛。膠城錢市街財神廟中,香煙尤盛,拜神者多為不育少婦,手捧紅線,套於佛前泥娃頸上,叩首再三,以求生子,此為「拴孩」。各寺廟遊人如堵,常有母子被沖散者,兒啼母喊,加上鞭炮交響,震耳欲聾之聲深夜不衰。1945年後,廟宇多廢。建國後,「拴孩」等迷信活動已無人相信,但慶元宵活動依舊,尤其彩燈加以電器化,質更好,量更多。1983年元宵之慶,盛況空前,新花樣彩燈數以千計,焰火以萬數。膠州城區花燈齊放,遊人比肩接踵,歡聲笑語不絕。
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二,也稱龍抬頭,謂龍開始治水,春雨將臨。主要活動為「打囤子」,凌晨各家於院內、場中,用草灰圈畫囤子形,囤邊畫梯子,「囤子」中心置五穀數十粒,以此預祝五穀豐登。並炒黃豆、炒「旗子」(雞蛋、白糖和麵粉做成的菱形小塊)為節日食品,以祝人丁興旺。
清明 膠州民間也稱「寒食」。雖有禁火三天以寒食紀念介之推的故事流傳,但禁火習俗已除。主要活動為掃墓和春遊、放風箏、植樹。節日大都食炒麵和菠菜豆腐做的「青龍白虎湯」。建國後,大批幹部、職工和學校師生到烈士陵園掃墓,以緬懷忠烈和向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五月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陽節」、「五月節」,相傳是為紀念詩人屈原。此日吃粽子,兒童的手腕、腳踝系五綵線,謂「端午線」,據說能防蛇蠍。耳鼻中塗雄黃,謂能避瘟疫保平安。日出前,青少年去野外以巾沾露水擦眼,謂能防眼病,稱「拉霧露」。家家門窗懸艾,謂能驅惡魔。囊裹硃砂,謂能祛邪祟。食小蟹,飲雄黃酒,謂能防百病。
過半年 農歷六月初一,謂過半年,一般只吃頓餃子。
入伏 入伏多農歷六月,是日吃面條,謂吃入伏面。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傳說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因時逢雨季,膠州流傳喜鵲搭橋,織女落淚等神話故事。此日,婦女做各式印花小麵食,以線串連,稱為「巧餑餑」。當晚,少女齊集一堂,做素餃子、瓜果在院里擺供,向織女祈禱,請求幫助提高縫紉刺綉技巧,因名乞巧節,現農村僅存做小面花的習俗。

八月十五 即仲秋節。當晚,家家陳案皓月之下,供以月餅、西瓜、葡萄和蘋果等,焚香祭月老。人們邊吃月餅邊賞月,合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舊時這一天有登高、賞菊、飲酒、賦詩等活動。
十月一 農歷十月初一,俗稱農家節。此時農事結束,場屋門關閉,僱工回家另謀生路。建國後,農民多在這天改善生活,以慶豐收。
過冬 即冬至,農家要上墳、燒紙,擺供品,祭祖先。全家吃頓餃子。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此日,民間興以8種粟米乾果煮粥喝,謂「臘八粥」。舊時塾學開始放寒假,塾師解聘。家家掃塵,准備迎接新年。
辭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又稱小年,舊時以糖瓜(麥芽糖)水果供灶前,焚香燒紙馬,謂送灶王爺上天。建國後此俗大減,有的僅晚飯吃水餃。

生活習俗
服裝 解放前鄉民服飾所費,占總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稱小棉布)、「雙龍」白布和藍色的「陰丹士林」布。男上衣為對襟褂、對襟襖,布扣、兩個口袋。褲子為直襠帶腰寬腿單、棉褲。女上衣為右偏襟褂、襖,褲與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帶子扎褲腳。男帽為氈帽頭、三大扇帽,男鞋有雙臉布鞋、圓口鞋;女鞋多為綉花鞋。冬季,也興蒲鞋、毛窩子鞋。夏天也興草鞋,俗稱三里(亨)兒。建國後,男裝興國防服、中山服、學生服,女裝有列寧服和各式大翻領、小翻領上衣。80年代,人們衣著多姿多彩,講究款式先進新穎大方、流行色。衣著質料趨向化纖布為主。
飲食 建國前,多數城鄉居民終歲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於食。冬季朝夕兩餐,主食為甘薯雜以粟、豆、高粱、小麥。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雜以薯干、小麥。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蘿卜、茄子等。常年有自製的腌蘿卜、腌辣菜和自製的豆醬。普通飯為餅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厭酸辣。平民改善生活、過節、待客以面條、餃子為上。建國後,群眾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餅子和窩窩頭、白面饅頭。1983年以後,小麥產量大增,人們以白面做主食。
房屋 清末民初,鄉民住房喜南向,3間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東西兩間寢室;也有的一套5間,寢室還有里間。寢室設土火炕,堂屋設鍋灶二套,煙道通過寢室火炕。每間屋面積一般不超過10平方米。建國後,住房逐步改善。實用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後,草房已絕跡,建房多講究寬大、明亮、衛生。
用器 清末民初以來,膠州居民日常傢具以木器為多。富戶,間有紅木名貴傢具。70年代開始,興寫字台、大衣櫥、木製椅子。80年代興沙發、茶幾、高低櫃、書櫥、綜合櫥、電視櫥和各式軟硬鐵制折疊椅子。
取暖用具 建國前農村主要靠火炕或火盆,有少數人家生煤爐子,俗稱憋里氣爐子。80年代,有人開始自裝家用暖氣。
炊事用具 有鍋灶、風箱。鍋蓋為高粱挺稈做的蓋墊。竹筷子、黑瓷碗、白瓷碗、陶盆、水瓢、水罐。建國後,家家有暖水瓶和茶、酒具。黑瓷碗逐漸淘汰。80年代使用液化氣爐灶者迅速增多。
照明燈具 清末民初為豆油燈,60年代以前民間多用煤油燈,70年代,農村逐步普及電燈。

禮儀習俗

嫁娶喜慶
說媒 民國以前,膠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歲,其母便央媒人找門當戶對的女家求親。如女方向男方求親,稱倒提媒。經媒人說合後,雙方便開始暗地打聽情況,無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員、經濟狀況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稱捎親。有的還要合「八字」,看雙方是否有沖克。如各方面均滿意,即可決定婚姻。
定親 男女議定吉日,男方備好首飾、衣物及豬肉、鮮魚、點心等禮品,由男方家長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設酒宴款待來客,還要以鞋、帽和綉花腰帶或文房四寶等物回禮。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回禮根據經濟狀況,多少不定。
下媒柬 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寫「抑候金諾」或「抑希金諾」,並由家長和女婿具名。然後附以豐厚禮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禮,在回柬上寫「敬答玉音」,並由家長具名,另備鞋帽等禮品,與男方互換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稱「投契」。也有作為書面依據,以防反悔的作用。

送日子 男方將結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擇定,受封建迷信約束。擇定結婚日期後,還要附迎婚帖,上書新婚冠笄,坐帳、開面、梳妝及上下轎的面向與送迎女客所忌的屬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時,女方所要彩禮必須付齊。
迎親 迎親前幾日,男女雙方的親友鄰居多饋贈禮品或現金,以示祝賀。給男方送禮為「看喜」,給女方送禮為「添箱」。男方自結婚前2~3天開始請送禮者喝喜酒。迎親日,男女雙方大門貼喜聯,男方多用「關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禮隆往送,詩詠於歸」。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後,富家迎親都乘花轎,新郎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帽插宮花,身披紅綵綢,一身狀元打扮,名曰「小登科」,坐在前轎。後轎一般乘一男童押轎。新郎轎至岳母門前,女方陪客迎到大門,彼此行禮,進廳入席,飲茶進膳。新娘要上戴鳳冠,穿莽袍,披雲肩霞帔,無論冬夏內襯棉襖棉褲,取「厚道」吉祥之意,還要系玉帶,蒙上罩頭紅。下穿八摺綉花羅裙。迎娶至男家,夫婦先拜天地,新娘被架進新房,按預定的方向盤腿端坐炕上,謂坐廬帳。須不言、不笑、不動,任憑晚輩男女嬉鬧,謂之「鬧喜房」。婚後第二日,女家迎新娘回家,稱叫二日;翌日返夫家叫回三;第四天夫婦一同到女家,叫望四日。結婚時期的應用物品尚紅忌白、尚雙忌單,被褥衣物的綴物多用花生,象徵長生不老和花花著生兒育女,再用紅線串系紅棗、栗子、清錢,多處放置,以兆早生貴子。民國年間,膠城及附近村莊有自由戀愛成婚者,也始有文明結婚儀式,結婚行鞠躬禮。席間,證婚人、主婚人、介紹人要在結婚證書上蓋印,徵婚人和來賓代表要致祝酒詞。有的用軍樂,有的攝影留念。不過,文明結婚人數過少,極難推行。建國後,男女雙方都注重事先經過了解熟悉,雙方同意後,並符合婚姻法,便到政府登記結婚。婚娶禮俗大減,彩轎、吹鼓手、儀仗隊廢除。農村尚有拜天地、坐廬帳等舊習。城鎮和部分村莊的大多數青年多崇尚新事新辦。迎娶多用馬車或自行車,婚期多擇定元旦、「五•一」或國慶節等節假日。親友鄰居送賀禮,男方設酒宴熱鬧一番。70年代末期開始,婚事日趨大操大辦,攀比之風頗盛。也有男女雙方置辦新傢具,單位組織舉辦集體婚禮,有的則實行旅遊結婚。
生孩子 嬰兒出生第三天,設宴請客叫過三日,嬰兒的外祖父家要在第8天或第9天(男8女9)送面卷子、雞蛋、紅糖、油條、豬蹄、小米等物,謂送湯米。親友鄰居也適量送湯米,回贈的禮物中定有染紅的熟雞蛋。嬰兒生後百日,親友再次贈送銀手鐲、脖鎖、小兒衣物等,謂送百歲。有俗語:「姑家的褲,姨家的襖,妗子的鞋穿到老」。
過生日 膠州一般人家,無論長幼,每逢過生日都要吃面條以示慶賀,稱吃「長壽面」。又忌喝粘粥,有俗語:「喝了粘粥,一年糊塗」。富裕家庭,凡年過6旬的生日叫壽辰,要大慶。親友贈送壽幛、壽聯、壽匾、壽畫,一般寫「福如北海,壽比南山」等祝詞,畫是壽星圖、松柏圖、仙鶴、壽桃圖等,也有送糕點、豬肉和錢幣的。主家要設宴款待賓客,吃長壽面,喝長壽酒。80年代,人們對過生日、祝壽越加重視,親友和兒女贈送壽辰蛋糕、高級點心、糖果等。有的子孫輩過生日也是大操大辦,請親朋喝酒。
搬家 亦稱喬遷,遷入新居要貼對聯,一般寫「移來新舍寓,還是舊鄰居」。並向鄰居饋贈面條等食品,稱認鄰舍,表示睦鄰。親友們要饋以饅頭、豬肉、糕點等表示祝賀,稱為燒炕。主人宴請賓客為謝。

喪葬祭祖
報喪 喪主請人將死者逝世及安葬的日期通告親友。
入殮 舊時膠州用棺槨,興土葬。死者咽氣,全家慟哭,謂「報廟」。翌日晚,喪家到土地廟焚紙、香和紙扎的轎、馬,謂送盤纏,亡人的長子手執長棒,站在方凳上高呼指路。死者臉遮黃表紙,口含銅線,手握小面餅(富家有的握金銀),穿戴成套壽衣冠,被褥具全,由兒女親屬將屍體抬入棺內。棺內放香、紙灰等雜物,蓋棺封口,外敷黑油漆,置於當門屋正北,外加遮靈帳,靈前沒飯桌、瓦盆、燈罐和五穀囤,兒女守靈,親友弔唁。1968年以來實行火葬,把遺體送往火化場,火化後將骨灰盒放在當門正北,設供弔唁,或寄存火化場骨灰廳。
戴孝 父母亡故,兒子穿白孝衫、鞋上表白布,戴孝帽並扎白布條,腰束苘繩,手執柳木哀杖,女眷頭頂白布褡頭,侄孫按輩份穿孝服。建國後,逐漸改為臂佩黑紗。若死者男性,其兒女左臂佩黑紗;若死者女性,黑紗則佩在右臂。
出殯 舊時出殯,富貧相差懸殊。富家出殯設棺罩、靈床、主樓、旌幡,還有儀仗隊和鼓樂隊,並有紙扎的童男女,有的還設打路鬼、開路神,大擺路祭。死者的長子和其他子孫或親友都要按照輩分和身份,分別穿白衣、披麻戴孝,耳旁掛棉球,手持哀杖,哭送靈柩至墓地。埋葬前,在墳地焚燒紙扎的童男女,並在壙內隨葬陶器和銅、鐵、錫、漆制器皿。棺材下葬後,儀仗返回,稱回靈。回靈後,喪主向親友鄰居分遺飯(用面蒸的大餅切成小塊和小饅頭狀食品)。出殯當日晚,喪主要宴請所有幫忙人員,謂酬勞。
上墳 葬後3日,喪家赴墓地祭掃,稱為三日墳。第35日,再赴墓地上五七墳,此後要上百日墳,周年墳。一年內,喪家人口皆不得穿紅著綠,過年只能貼藍紙對聯,以表對死者的哀悼。其後除在清明節、冬至、春節期間祭掃墓地之外,3周年和9周年時的上墳特別隆重。一般要燒紙錢、擺供品,並把紙扎的箱、櫃、搖錢樹、聚寶盆等在墳前焚燒。實行火化之後,多數鄉村仍把骨灰盒土葬、築墳,有的還立碑為記,祭掃方式仍沿襲舊習。
家祭 對故去的先人要過周年、3周年、9周年。10年後為忌辰。每年的春節、清明、冬至節,都要在家擺供設祭。
祠祭 望族大戶都設祠堂,有公田,專供祭祖。春節時,祠堂內擺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掛祝子擺供品,燒紙、香。正月初一晨,有威望之長輩帶領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禮。族規森嚴,婦女不準入祠堂,同族人認為不肖者均不得入祠堂。

⑶ 中國人搬家的風俗

(一)「六組物品」先入宅 遷移(搬家)前要先准備下列六類日常生活之必須品:
1.米:用「米桶」裝八分滿的米.米桶裏放一個紅包,內藏紙幣,茶葉及九個銅錢(或硬幣).
2.水:用「水桶」裝七分滿的水(水要從「舊居」處取).
3.碗筷:為家中每人准備一套新碗筷,雙數為吉.
4.畚箕,掃帚一對,上面綁紅布.
5.為家中每人准備一套新的內衣褲,枕頭及床單.
6.舊有火爐,鍋子及風扇.
搬家時將上述六類日常用品於擇定的吉時先搬進新居的廚房,然後其他物品才可搬進新宅.如恐遷移後水土不服,另可攜帶一塊舊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遠行(出國)之人帶點米及泥土隨行,對克制水土不服聽說頗為靈驗的. 喬遷離開舊宅之前,應在房間留下一個「舊的錢包」,內放五枚硬幣,在廚房留下「兩個雞蛋」及「一封紅包袋(利是)」(「紅包袋」(利是)內放「柏葉」及雙數幣值的「紙幣」一張).「最後一件物品」或「最後一個人」要離開舊宅時,記得在舊宅之門前先灑一些米,然後才鎖門離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後,當天下午黃昏時分,依習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聽說「地基主」為「土神」或「宅神」,每棟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說:「地基主」為宅地的先住者,俗稱「開基祖」.因後來宅第被別人侵佔或淪落別人居住,俗信應祀拜之,始免於禍害.傳說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時要在廚房門口或新宅之「後門」處,且擺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飯菜(俗稱「便菜飯」):一碗飯,一肉,一菜及一湯.
2.酒三杯.
3.紅燭一對.
4.三柱香.
5.壽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紙錢」.
待「三炷香」已燃燒三分之一以上時,即可在新宅大門口旁,焚燒「紙錢」(壽金,刈金,土地公金).燒完紙錢,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儀式即算完成.
四,遷移(搬家)民俗喜忌
人們於「婚喪喜慶」時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來民間即流傳著一些喜忌的習俗.遷移(搬家)時,亦有一些
應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當天盡量說些吉祥話.
2.搬家當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亂發脾氣,不可打罵小孩子.
3.搬家時不可和別人打招呼.
4.搬家當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則日後易生病.
5.搬家當天晚上,就寢前,應先躺下五分鍾左右,隨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還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還要再起來」),否則日後易生病.
6.搬家當天,宜在新宅煮一些開水及將電風扇在家中四方吹撥,以求「風生水起」.
7.當天晚上宜煮些甜湯圓,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團圓,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時要嚴防動到「胎神」.家中婦女有身孕時,盡量不要搬家.

⑷ 喬遷新居有何風俗習慣

主要由以下風俗:(不過現代人們搬家一般都是請親戚朋友們過來吃飯)

1、根據入住人的生辰八字(新房常住的所有人),選擇好吉日良辰,作為新居入住的日子。

2、入住前需要准備好以下東西:家裡的米桶裝置八成滿並放上紅包,買好10個新碗、10個盤子、10個湯匙、10個味碟、10雙筷子,准備好一些硬幣,還適當買些具有象徵意義的食物如:紅蘿卜、生菜、發菜、大蒜、湯圓、帶子、紅棗、芝麻、綠豆、紅豆、油、鹽、醬、紅糖等,這些東西所帶表的含義就不用多說了,總之是代表吉祥、如意、健康、發財等。

3、入住當天要貼好對聯、門頭上掛上紅布大花。

4、入住當天大家要心平氣和,切不可生氣,罵人,還要講吉利的話,做吉利的事。

5、入住當天還要擺喜酒或請親戚朋友到家裡來做客,越熱鬧越好。

(4)膠州搬家風俗擴展閱讀:

搬家注意事項:

(1)在搬家工人來之前,室內要稍作規劃整理,比如地上要鋪上幾層廢布,以免在搬運過程中摔落物品或者劃傷地板;

(2)搬運前,跟負責人再次確定一下搬運價格,以免出現糾紛;

(3)再次告訴搬運工人哪些包裹是易碎品需要輕拿輕放;

(4)物品送抵新房時,相應的傢具直接告訴搬運工人擺放的位置,省去自己的勞力;

(5)在搬運結束結算之前,一定要先清點所搬運的物品:尤其重點檢查貴重物品是否丟失,易碎物品是否損壞,大件家用電器是否運行良好,傢具是否有磕碰或損壞等;

(6)簽字前記錄合同號、車號;

(7)結算之後索要發票或收據。

⑸ 搬家喬遷有什麼風俗

搬入新房叫「入宅」,遷入舊屋叫「移徙」。因陽宅管當代的氣運,主宰一家人的健康、財富、事業等,故不可忽視!現將「入宅」各注意事項為大家說明。
「正五行」擇日
搬家沒有選良辰吉日,會沖煞的。所謂沖煞,就是會有不良的後果,影響家運。
搬家與風水是相關的,如果能夠選擇吉日吉時搬家,又合乎儀式,對家宅中人都有好處,會帶來極大的好運。
搬家擇日,原理如選吉年吉月吉日吉時出生的小嬰兒一樣,如果我們相信生辰八字影響一個人的運氣佔到40%,那麼,搬家時間的好壞對整個家宅的影響也會佔到40%。
在選擇吉日時,首先你要知道家宅的朝向(即巒頭),你還要知道這間屋在哪段時間是當時得令,哪段時間是行衰運,亦即是你要計算這間屋的理氣(即吉凶時間)。

要找出一間屋的吉凶時間很容易,譬如:家宅為午山子向(即坐南朝北,關於如何測定房屋坐向,浩然會在以後的文章教大家如何使用羅盤去測量),凡對角的方位代表對沖,所以「午」與「子」互沖。假如你所住的屋坐「午」,那代表凡子年、子月、子日、子時都與這間屋互沖。
假如你要搬屋、動土,就不能選擇「子」日,更切忌在「子」日搬進一間與子互沖的屋內。
所以家宅朝向的其中一種最大的作用,就是你以後訂定日期的吉凶,都以家宅的山向為依據。
即使那一天是通勝的吉日,但如果那一天的日元(天乾地支)與家宅對沖,那一天屬凶日,不宜用事。
仍以午山做例,午與子沖,是以「子」為凶日。但午與「寅戌」成三合,午亦與「未」合,所以凡「寅戌未」為吉日吉時。

用這個方法去擇定吉凶非常有效,因為日子與山向有極大關聯,這是一種實戰經驗所得出來的理論。
中國的雜煞很多,即是有很多家不同的理論,如果每種理論都採用,變成天天都是煞,天天都不能用事。
因此大家要選擇一個最好的方法去計算運用,這一種以山向定吉凶的方法稱為「正五行」,是一種最廣被採用的方法。
大家要清楚,十二地支的對沖,是所「向」便是所「坐」的對沖,一共6個組合,稱為六沖。

天乾的對沖,是受刑克者為對沖。如水克火,壬癸便是丙丁的對沖。金克木,所以庚辛是甲乙的對沖。

入宅儀式
確定了搬家吉日,接下來就要搬家了,搬家一定要留意以下事項,才可得到上好的運勢:
在搬入新居的那一日,亦即良辰吉日,之前一晚,最好換上一批硬幣,將這些硬幣由主人房床下開始撒起,直至全屋都是硬幣,然後才離去。直至第二天搬進去時,一打開門即用已購得的新掃帚將硬幣掃進主人房內,然後用紅色的絨布包住這批硬幣,放在床下。這入伙儀式便算完成,可以開始搬東西入屋了。
在搬入新居時,第一件搬進去的物品十分重要,一般都認為,那應是吉祥物。我認為如果有供奉神位的,最好先把神壇搬進去。如果不拜神的、可搬保險箱或財庫之類。
新屋入伙,人們喜歡放爆竹,放爆竹可使靈體躲避,表示迎吉拒凶。

孕婦最好避免搬家。由於胎兒習慣了一個磁場感應,如果轉變了方法,胎兒會有不建康的發展。但如果舊屋風水不佳,新屋風水好,而搬到新屋時方位與舊屋的方位接近,床向沒有改變,孕婦也可搬家,但以不動一釘一木為原則,免驚動胎氣。
在黃歷內均有當天犯忌的生肖,例如某日沖龍煞西,所謂沖龍,是指屋主的主人如屬龍,則這一天不能用;所謂煞西,是指如果大門朝西開,那麼這一天也不能用。就算是好日也不可用。這是很多人擇日時忽略的。
搬進家內,一定要將全屋可動的東西動一下,如煤氣灶、沖廁、開風扇、空調、收音機、電視等,作為一個開動的儀式。最好將《般若心經》的錄音帶不斷播放,聲響全屋,如有靈體或上一手住客的家神未離開,也可藉這聲帶將之超度。播5-7小時左右便可。
每搬進一處,必要飲一杯在那屋燒的水。喝上一杯水,搬家大禮才算正式完成。這是「水土」延吉之意,這杯水一定要喝下去,令腸胃習慣這水源。這儀式對於移民的朋友最重要。最後,搬遷的真正意義是當晚必須在那房子過夜。如果前一晚已在此過夜,那就不算是在今天入伙,而算是昨天了。
拜四個角
雖然風水只是一種磁場學,但亦有強烈的心理效應。例如一件風水物擺放,有其五行的化泄催旺作用,但必須在意識上,也要有念力加持,如放銅器化五黃,在放置銅錢時要觀想銅錢放大,放出金光。這種念力加持法,與風水學上的呼形喝象,同出一轍。

因此心理或念力加持,應用到入宅,便是「拜四角」這個儀式。
拜哪4隻角,一般的操作,是以家中的4個牆角為四角,這是基礎法,如要進入深一層的功夫,可拜家中的四維方:
西北方,乾方,俗稱天門,在元旦盤洛書五星順飛第一個宮位,為眾像之代表方。
東南方,巽方,俗稱地戶,為一切菩薩的代表方,為元旦洛書盤逆飛之首宮,其力極大。
東北方,艮方,稱為生門,是奇門之生,萬物之始,是天部諸神的出沒方。在密教修行中,以此方為始,為一切天神之動員方。
西南方,坤方,術家認為是奇門之死之,乃萬物之絕方。是歸於寂靜之方。
拜神時以三牲供品。通常為燒豬肉(取其紅皮赤壯之意),全雞、全鴨(可用魚取代),擺放方法,是面對神壇,豬肉在中,左雞、右鴨(魚)。
四果(橙,蘋果、蜜瓜、提子)、白酒、白飯、甜料(糖果、紅棗)等。

在祭品上,插一支短香,特短香點完後才可吃供品。
祭品紙符類品很多,但最重要的有:鎮土符,為懾地主時用,有穩定宅運的功效。分青色(東方宅)、紅色(南方宅)、黃色(中宮宅)、白色(西方宅)、藍色(北方宅)五種符。行衰運者,可加轉寶寶牒,一般多用平安符、祿馬貴人符,再加大金元寶等。這些中國民間的祭拜紙符,可到紙花鋪購買。
其實一切所燒的紙符,有其宗教及心理因素助運外,燒起來取其火旺,是改造家中粒子磁場的直接方法。在屋中心燒衣紙與放爆竹的功能一樣。密法以芥菜花子投入火爐中,每一擲念真言,其法意義相同,其加持力不可思議。
最後,恭祝大家喜喬遷之喜,祝事事大吉。

⑹ 膠州本地的習俗有什麼

一、生活習俗:

(1)、服裝方面:解放前鄉民服飾所費,占總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稱小棉布)、「雙龍」白布和藍色的「陰丹士林」布。男上衣為對襟褂、對襟襖,布扣、兩個口袋。褲子為直襠帶腰寬腿單、棉褲。女上衣為右偏襟褂、襖,褲與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帶子扎褲腳。男帽為氈帽頭、三大扇帽,男鞋有雙臉布鞋、圓口鞋;女鞋多為綉花鞋。冬季,也興蒲鞋、毛窩子鞋。夏天也興草鞋,俗稱三里(亨)兒。建國後,男裝興國防服、中山服、學生服,女裝有列寧服和各式大翻領、小翻領上衣。80年代,人們衣著多姿多彩,講究款式先進新穎大方、流行色。衣著質料趨向化纖布為主。

(2)、飲食方面:建國前,多數城鄉居民終歲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於食。冬季朝夕兩餐,主食為甘薯雜以粟、豆、高粱、小麥。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雜以薯干、小麥。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蘿卜、茄子等。常年有自製的腌蘿卜、腌辣菜和自製的豆醬。普通飯為餅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厭酸辣。平民改善生活、過節、待客以面條、餃子為上。建國後,群眾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餅子和窩窩頭、白面饅頭。1983年以後,小麥產量大增,人們以白面做主食。

(3)、房屋:清末民初,鄉民住房喜南向,3間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東西兩間寢室;也有的一套5間,寢室還有里間。寢室設土火炕,堂屋設鍋灶二套,煙道通過寢室火炕。每間屋面積一般不超過10平方米。建國後,住房逐步改善。實用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後,草房已絕跡,建房多講究寬大、明亮、衛生。

二、禮儀習俗

(1)嫁娶喜慶

a、說媒:民國以前,膠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歲,其母便央媒人找門當戶對的女家求親。如女方向男方求親,稱倒提媒。經媒人說合後,雙方便開始暗地打聽情況,無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員、經濟狀況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稱捎親。有的還要合「八字」,看雙方是否有沖克。如各方面均滿意,即可決定婚姻。

b、定親男女議定吉日,男方備好首飾、衣物及豬肉、鮮魚、點心等禮品,由男方家長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設酒宴款待來客,還要以鞋、帽和綉花腰帶或文房四寶等物回禮。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回禮根據經濟狀況,多少不定。

c、下媒柬: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寫「抑候金諾」或「抑希金諾」,並由家長和女婿具名。然後附以豐厚禮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禮,在回柬上寫「敬答玉音」,並由家長具名,另備鞋帽等禮品,與男方互換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稱「投契」。也有作為書面依據,以防反悔的作用。

d、送日子:男方將結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擇定,受封建迷信約束。擇定結婚日期後,還要附迎婚帖,上書新婚冠笄,坐帳、開面、梳妝及上下轎的面向與送迎女客所忌的屬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時,女方所要彩禮必須付齊。

e、迎親:迎親前幾日,男女雙方的親友鄰居多饋贈禮品或現金,以示祝賀。給男方送禮為「看喜」,給女方送禮為「添箱」。男方自結婚前2~3天開始請送禮者喝喜酒。迎親日,男女雙方大門貼喜聯,男方多用「關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禮隆往送,詩詠於歸」。

⑺ 關於搬家有什麼習俗

一、 清宅
在新居裝飾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清宅,即用松柏枝蘸鹽水、糯米水遍灑各處,把不潔凈的東西清理出去。
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包括犄角旮旯的所有的空間都清理到。
二、擇吉搬家
喜遷新居是一輩子的大事,務必要擇良辰吉日。擇日是為了「趨吉避凶」,選擇有貴人吉神照應,凶神惡煞避開的日子,以求得家宅平安。
搬家擇日,不僅要看黃歷,還要結合男女主人的八字命理來選擇適合的搬家吉日。
三、父親暖宅
在兒子正式喜遷新居之前,首先要請父親來「暖宅」,即請父親在新房子里先住幾天,為子孫積福。
四、張貼紅對聯
搬家前新居門上要貼紅對聯,取紅紅火火之意,也為告知天地神靈、左鄰右舍。
五、燃放鞭炮
在搬物品進入新居前,先燃放鞭炮,告知諸位神靈,求其佑護。

⑻ 搬家有什麼風俗

1、在以前搬家風俗裡面,一般要在上午點之前要搬進新房子裡面,搬進去以後要在家的門口掛上一副鞭炮,就如同現在商鋪開業要放鞭炮一樣,是一種昭告我們要在這里開始,新生活的一種告示,但是因為現在因為鞭炮容易導致火災,所以不讓放鞭炮了。
2、一般在古代,搬家以後,第一頓飯一定要在家裡面吃,這主要是為了圖一種吉祥!一般也可以邀請親朋好友,或者是親戚來家裡吃第一頓飯,如果第一天搬家實在太亂的話也可以把這種宴請推遲幾天。但是要有這個過程。
3、還有一種風俗是在搬家以後叫做暖灶,就是在搬家結束以後中午要在新家裡面燒一鍋水,這主要是為了圖一個吉利。
4、搬家在風俗上是要准備很多東西的,就像我們在搬進新家之前一定要准備一個米缸,而且要裝滿米在風俗上它的含義是五穀豐登。同時要准備好油鹽醬醋茶,要准備筷子和枕頭一般都是准備雙份兒的。
5、在搬家習俗中,搬家的那一天一定要多說好話,不要辱罵同時不要責備孩子,搬家的當天搬家這一家人,一定要高高興興的,不要出現哭泣等情況,同時為了身體健康問題在搬家的那一天,中午一定不要睡覺,更不要在新家裡面睡覺。因為如果睡覺的話,以後就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容易生病。同時在搬家的時候一定要多吃甜的東西,這樣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一直的甜甜蜜蜜。

⑼ 在青島遷新居有何風俗

一、選定良辰吉日遷入。
1、是喬遷當日之五行不宜與新居的門向、屋向之五行相沖。如,新居的門向為申向,屋向為午向,則一般不宜選擇寅日、子日搬遷。
2、是喬遷當日之五行不宜與宅主年命相沖、不宜與宅主命局喜用神相沖。如,命主年命屬豬,則一般不宜選擇巳日搬遷;命主的喜用神屬水,則一般不宜選擇土旺之旺搬遷,等。
3、是一般需選擇白天搬家。因為晚上為陽氣下降,陰氣上降之時,加之新居還沒有完全分辨主人氣息的能力,晚上搬家易給新居帶入不潔之氣,進一步會影響到宅主之運程。
二、焚香凈室。步驟如下:
1、關閉好門窗。
2、在各房間的中心位置放香一盤,其中客廳放置一大盤,以檀香為最佳;為了安全起見,請用瓷盤托住檀香。
3、燃香,大約三十至六十分鍾。
4、打開門窗通風透氣。
三、燃灶燒水。
燃灶燒水的時刻,即為喬遷當日的吉日吉時,更為遷入之新居的起運時刻。此時,可同時採取鳴炮等方式進行慶賀。
四、如果家中有孕婦,一般不宜喬遷。
但如果情況特殊,必須喬遷,則最好是讓孕婦迴避,不要參與整個搬遷過程。因為一般來講,孕婦身體相對虛弱、腹中嬰兒弱小,抵禦環境變遷時產生的煞氣的能力相對比較弱,以免觸動胎氣。

⑽ 搬家的習俗

1、在以前搬家風俗裡面,一般要在上午12點之前要搬進新房子裡面,搬進去以後要在家的門口掛上一副鞭炮,就如同現在商鋪開業要放鞭炮一樣,是一種昭告我們要在這里開始,新生活的一種告示,但是因為現在因為鞭炮容易導致火災,所以不讓放鞭炮了。
2、一般在古代,搬家以後,第一頓飯一定要在家裡面吃,這主要是為了圖一種吉祥!一般也可以邀請親朋好友,或者是親戚來家裡吃第一頓飯,如果第一天搬家實在太亂的話也可以把這種宴請推遲幾天。但是要有這個過程。
3、還有一種風俗是在搬家以後叫做暖灶,就是在搬家結束以後中午要在新家裡面燒一鍋水,這主要是為了圖一個吉利。
4、搬家在風俗上是要准備很多東西的,就像我們在搬進新家之前一定要准備一個米缸,而且要裝滿米在風俗上它的含義是五穀豐登。同時要准備好油鹽醬醋茶,要准備筷子和枕頭一般都是准備雙份兒的。
5、在搬家習俗中,搬家的那一天一定要多說好話,不要辱罵同時不要責備孩子,搬家的當天搬家這一家人,一定要高高興興的,不要出現哭泣等情況,同時為了身體健康問題在搬家的那一天,中午一定不要睡覺,更不要在新家裡面睡覺。因為如果睡覺的話,以後就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容易生病。同時在搬家的時候一定要多吃甜的東西,這樣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一直的甜甜蜜蜜。

熱點內容
在菲律賓用什麼軟體看國內電影 發布:2024-08-18 19:45:19 瀏覽:95
不是現代主義電影的是 發布:2024-08-18 16:26:58 瀏覽:792
在船上吃人的電影是哪一部 發布:2024-08-18 15:33:07 瀏覽:268
丁咚的電影 發布:2024-08-18 14:47:05 瀏覽:429
86.mm。kk 發布:2024-08-18 13:59:40 瀏覽:39
箱子男電影在線免費看 發布:2024-08-18 06:38:34 瀏覽:592
玩命快遞4迅雷下載 發布:2024-08-18 04:41:05 瀏覽:839
電影票取票碼是序列號還是二維碼 發布:2024-08-17 21:52:01 瀏覽:467
韓國我也隱藏了真相演員表 發布:2024-08-17 21:22:10 瀏覽:178
安達市隆美影院5月26日播放 發布:2024-08-17 20:37:58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