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搬家風俗
❶ 滕州的風俗
一、祝賀
( 一) 賀婚嫁
賀娶。接喜帖即備賀禮。親戚多贈衣料或床上用品。至親還須拿見面禮,俗稱「磕頭禮」。好友致賀,多贈實用生活用品,另備少數室內飾品為紀念。一般相識、同事,多集資同賀。
賀嫁。得嫁女喜訊,親友攜禮相賀,俗謂之「填箱」。親戚—般贈送衣物或床上用品、盒裝糕點。或者以現鈔為賀禮。朋友以關系 親疏而定,或單送或湊份子。50年代後,壁鏡或工藝掛匾已成為必贈之物。60年代後,嫁女好友常結伴相送,男方筵後常饋贈小禮物相謝。
(二) 賀生育
得知喜信,產婦叔伯姐妹(已嫁)各備紅糖、雞蛋、澱粉、衣料、飾物、玩具。於送粥米 之日,由小兒姥娘一並送往。如今生育,嬰兒父母好友及同事,皆有賀禮,多為衣物、玩具、童車之類。主人回以喜糖、喜煙或紅雞蛋,以示同喜。生男者,則多設酒宴待客。
(三) 賀痘愈
麥收前所,小兒種痘落痂,親友備禮探視,稱為「看花」,俗稱「掉疙疤」。禮品為衣料、糕點、鮮果、玩具等物。其中大燒餅油條為必備之物,並以此為大宗。民間最重此俗,雖無種痘之事,鄉民亦備禮物循例以往,仍稱為「掉疙疤」。
(四) 祝壽
鄉俗,人不過6旬不為壽。過6旬,也只在66歲生日,方有慶壽之舉。一般不驚動親友,只在家中接受親人拜賀,稍事改善飲食,喝長壽面而已。上有尊長,雖逾66歲,也不慶壽。舊時代,唯有名流紳士慶壽,擺大席,唱大戲。
嫁女特別重視為父母慶壽。有「六十六,閨女送一刀肉;七十三,送白面蒸的老闆犍;也有吃兒女送的鯉魚的說法;七十七,送只老母雞;八十八,閨女送只鴨;九十九,閨女送條狗」的說法。至今,老人6旬後,每逢數九,嫁女都送一隻雞或鴨,用以「撫勞」,每遇閏月,嫁女為父母送閏月鞋襪。老母高齡,閏月之時,女兒要為其母綉制壽靴。
現在,城鎮小家庭,對小孩生日極為重視。屆時,親友常備禮物致賀。家庭備置蛋糕、壽面。依循古俗在新年闔家團聚之際,人們要舉杯為老人祝壽。
(五) 送節禮
逢節,親友互贈禮品,俗謂之送節禮。民國年間,富裕人家送禮常備四葷四素四樣餜子。姻親特重,一般人家稍有變通,數量常擇以偶數,魚肉必備。
1949年後,節日饋贈仍以鮮魚為主。80年代以後,贈禮變化較大,多送煙酒。關系深厚者,多以土特產品或時令果蔬賀節。
(六) 賀新居
搭膳。每有建房,親友常攜酒肉食品為賀,俗稱「搭膳」。饋禮多少,依親疏遠近而定。70年代以前,多送粉條、麵粉、肥肉、鮮魚、瓜干酒和中低檔紙煙之類。70年代後,鄉村仍以魚肉煙酒為主,完工,設酒宴酬謝工匠,常邀親友與之同歡,以示感激相助之情。謂之「社匠」。
喬遷。喬遷新居,多在凌晨。屆時,親友常攜煙酒魚肉祝賀,主人設宴款待,俗謂之「溫鍋」
二、嫁娶
(一)傳統婚禮
議婚。民國年間,男女十幾歲,父母即托媒說合,為兒女求親。只要年齡合適,門當戶對,生肖相合,便由家長作主,相約吉期,通啟定婚。
定婚。男送禽鱗、糕點、美酒、布帛、首飾為彩禮,女回以鞋帽(或《尚書》與文房四寶)、禽鱗等物回聘。
請期(俗稱要「八字」)。至婚齡,男家先期遣人往女家索取女方生辰,非數往而不得。既得庚帖,便請人擇定婚期、進門時辰。
嫁女。嫁前,多由姑嫂操持擺盒、裝櫃,交待婚儀事項,傳授新婚之道。屆時,嫁女梳網頭,裹棉衣、扎褲腿、赤襪底,外罩鳳冠霞帔,頭頂蒙臉紅子。嗚咽上轎出門。放炮啟程、兄弟扶轎,送至村外。
迎親。娶日,男方門庭掛紅結綵,親朋好友登門志賀。民國時,有錢人家多採用大娶儀式。新郎披紅戴花,穿緞靴,戴禮帽,乘坐綠網官轎,前有旗鑼傘扇喝道,後有人馬相隨。或迎親於途,或迎於女家。一般人家小娶,只新娘乘轎至夫家。新郎或迎於村口,或迎於門前。花轎到,放鞭炮,去轎頂,進大門,跨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轎,坐於椅上,抬到香台前。
拜天地。香台上燃香燭,置糧斗,擺托盤。司儀贊禮,新人拜天地,拜畢,迎女客邊唱歌謠邊撤棗、栗入洞房。 坐帳入洞房,新人拜過床公床母,升床朝一定方向坐下。迎女客唱著歌謠,挑蒙臉紅子。隨後,新人飲交心酒,喝同心面。
鬧房。鄰里少年,群入洞房,戲謔喧鬧,俗謂之「吵喜」。子夜,仍有童稚潛伏窗下竊聽,人稱「聽房」。
上拜。翌日晨起,新人拜謁公婆。爾後,近門嫂輩用紅絲線為新人縛臉,俗謂之「開臉」。
叫對月。民初,此俗已大變,僅近日回門而已。婚後月內,娘家接送兩趟。接送時間,均由公婆決定。
現行婚俗
戀愛。50年代以來,青年人多自由戀愛,但大都需經人介紹相識,雙方通過接觸、觀察、了解,徵得家庭意見,最後自己作主。
定婚。農村青年男女一旦認為合適,雙方進城照一半身合影相,各執一張。即算相愛定情之物。此後,男方逢年過節,則向女方送節禮。女方即可出入男家,—般在婚儀前夕領取結婚證書,擬定婚禮日期。城鎮青年自由戀愛的較多。許定之前,男女要分別去對方家庭非正式做客。若無異議,婚事即定,叫人便到所在地政府領取結婚證書准備婚禮。
婚儀。60年代以前,農村婚儀仍循舊制,而後稍有變通。1966年以後數年,迎娶送嫁皆步行,使用紅旗和鑼鼓迎送。新人進門不拜堂,向毛澤東主席畫像鞠躬、致禮、祝禱、背語錄、合唱《東方紅》。隨後,撒喜糖、入洞房。婚禮若由村「文化大革命」小組包辦,新娘不得入洞房,要下地參加勞動。城鎮婚儀,多於「五一」或「國慶節」舉行,並多去北京上海旅遊結婚。此時,無論城鄉,嫁妝必備「紅寶書」。1970年以後,鄉村送嫁用排車、花席為棚。送親婆另坐排車隨後,兒童挎雞的習俗仍存。拜堂仍以敬毛主席像為先,再敬公婆。坐帳、拜上一如舊儀,婚事尚儉。城郊婚儀,新娘坐人力三輪車,戴墨鏡。送女客、挎雞童隨後而行,婚禮漸復舊儀。城鎮青年雖旅遊結婚,但歸來仍大宴賓客,吵喜遵循舊俗。1980年以後,城鄉迎娶競以乘小汽車為榮,少則二三輛,多則四五乘。搭彩棚,懸音箱,宴賓狂飲,喧囂達旦。結婚競尚奢侈。儀式漸趨繁瑣。
( 二) 再 婚
新中國建立前,婚後再嫁,主要是為貧困生活所迫的寡婦。寡婦再婚,事先秘密議婚、定婚、屆時,攜包袱悄悄回娘家。夜晚,或坐男方的大車。或步行去男家結婚。進門時,放火鞭、焚香、祭祖、拜堂、吵喜。一般除攜帶隨身換洗的衣服外,絕大部分財產由於前夫家族的干涉不得不放棄。離異再婚,亦由娘家出門。婚禮視男方而定,若為初婚,比續弦婚禮較為隆重。
新中國建立後,絕大部分喪偶的中青年婦女,都能再次組成家庭。城鎮再婚,也要經歷介紹相識了解過程。 中年再婚,請幾天婚假,把家庭布置一番,帶喜糖、喜煙向各自單位分散分散,以告成婚。農村再婚,仍循舊俗。
70年代以後,喪偶老人再婚,多為有經濟收入的老人。定婚後,男方兒女回家,團圓聚餐,以此致賀。兒女稱繼母為姨,稱繼父為叔伯,一般不改口。孫輩稱謂如親出。
( 三)特殊婚姻
女娶男。舊俗謂之「倒插門」,為貧困所迫,無力婚娶的男子方走此路。婚後沒社會地位,備受歧視。1970年以前,娶男仍以招贅為主。此後,政府大力提倡女娶男,並從住房、生育、升學招工等方面加以照顧。婚煙由青年人自己做主。婚禮如常,子女隨父姓。老人謝世後,歸留自主。
娃娃媒。山區盛行。男女尚幼,父母即議婚、下啟,為其訂下婚姻。日後,節日慶吊相互來往、女亦以婚後稱謂稱呼男方親人。至婚齡,方定婚、請期、成禮。此俗延續至今。但是,棄約抗婚事件漸多,男方違約,聽任女方咒罵吵鬧,女方棄約,退賠彩禮了事。
私奔男女。多為本村近鄰,他們自由戀愛,—旦遭到家庭干涉,緩和無望,兩人便結伴逃往他鄉。或藏匿親友家中。成婚後請人說和,再歸故里,或在外謀生,數年後,抱孩子回來謝罪認親。
換親。多發生於窮鄉僻壤。男子或年齡大,或醜陋,或無力支付彩禮,則由家長作主包辦,雙方以妹換妻。亦有三方轉換。建國後,此舉雖為社會輿論和法令所不容,但至今未絕。逼親、抗婚事件屢有發生。
童養媳。俗謂之「團圓兒媳婦」。貧困之家,有女無力撫養,便寄養於男方家庭。待成人後,擇日成禮相配。1946年以後,此類婚姻消失。
中表親。俗謂之」親上親」。即姑舅親和姨娘親。50年代以前,較為普遍。60年代城鄉仍以為常,多是家庭原因或貧困所致。80年代,已十分少見。
三、喪葬
(一) 傳統喪葬
人將死,移明間,兒女為之梳洗穿衣。逝後,停屍靈床,頭南腳北。墊白枕,束雙腳,白紙蒙身。燃長明燈,擺打狗餅,盛倒頭飯,立「影身草」。長子於扶擔登椅喊路,眾孝子放聲舉哀。繼以白紙封門、豎紙幡於戶外。請族人,跪尊長,乞議喪事。遣執事,赴親友送信報喪。當晚,孝子趨於野,登椅喊路,火焚「倒頭轎」。
將盛殮,先整容。含飯,綴錢,將死者生前喜愛玩物放置棺內,爾後蓋棺。若女喪,須娘家來人,敘死囚,稟貴囑。述喪儀,概無異議,方可成殮。
入殮後,漆棺木,男黑女紅,孝子晝夜守於側,早晚舉哀。親友接喪信,攜紙箔弔唁,撫慰喪主,孝子叩頭謝紙(給弔唁人行禮)。並為親友破孝。擇期出喪,再遣人散帖。
殯葬前兩日,報廟請魂。吹鼓樂前導,孝子擎幡隨行。又有專人潑灑漿水於後。故又謂之「攉湯」。
前一日夜,冥餞送魂。入夜客盡,鼓樂引路,孝子依次緩行。至村外路口,長子呼喚著死者,送靈位於紙轎中、登椅喊路,撒歲數燈,焚燒所備社耗。男喪,女兒出資扎紙轎;女喪,則扎一紙牛。
出殯上午,親友如期攜香燭、紙箔、葷供、帳條、輓聯、賻儀致吊。中午,宴賓、謝客。午後發引,家祭已畢,移棺於街。親友依次行禮祭。禮成,長子頂「老盆」,摔於棺首。棺起,哀聲大起。儀衛前導,鳴鑼開道,孝男隨棺緩行,孝女、孝眷頂「搭頭」,就地舉哀。
棺至族林墓前,孝子繞穴、親自清掃,下棺入穴。放長明燈、倒頭飯於穴內,立紙制金童玉女於棺前兩側,簇哀杖於棺後。而後,拱磚砌石成墓,築上為墳。
翌日,兒女眷屬上林祭掃,俗謂圓墳。五七、百日前,再祭掃於墓前。子女三年後除孝。其間,男穿白鞋,帽沿白邊;孝女穿白,扎白帶,衣鑲白邊。
喪葬因貧富有別,以上所述為中等之家發喪儀俗,富戶還要奢侈,講排場;舊社會貧窮人家無力富葬,人死後,只給至親報喪,三日後即行埋葬,如無力購置棺木,僅以席簿卷埋。
(二) 現行喪葬
「文化大革命」初期,傳統喪葬儀式被禁行,一般薄棺簡葬。親友多送花圈、輓聯。孝子穿白鞋,戴孝帽、佩黑紗,單位(或生產隊)開追悼會。會後,抬棺木於族林,掘穴深葬,不砌墓,不築墳。但圓墳、五七、百日祭奠一 如舊俗。此時,境內林地夷為平地,人們仍循族林舊制,依序土葬。數年之後,鄉村喪葬漸漸復舊,但「報廟」、扎「社耗」等舊儀式廢除,規模也小。
70年代初,推行火葬。公職人員及鄉村幹部帶頭力行,普通居民也逐漸響應。火葬前,穿衣、停屍、招魂、守靈、啟靈、報喪、祭儀,服孝、弔唁,一如舊儀。三日後火化,骨灰仍葬祖林。70年代後,人們仍把骨灰重置靈堂,罩以彩扎的樓閣,然後冥餞、發引、出殯,舊時葬禮儀式逐漸恢復。
1985年後,鄉村土葬舊習俗日趨恢復。人死後,連夜抬屍於族林,掘土墓深葬之。山鄉僻壤,更有築土為墳者。城鎮葬禮簡單、停屍三日即火化。骨灰葬於故土,或寄火化廠存放處,一般仍以入土為安。
(三) 特殊喪葬
中年人死亡,上有尊親,喪事從簡。停於偏房。僅送信不發帖,三日便葬。舊時,也有侯尊親故後合並發喪者、謂之「發老喪帶少喪」。
嬰兒夭折,稱之為」殤了」。俗以為催索前輩薛帳的「討債鬼」以穀草裹屍,於夜間拋至亂屍崗或荒郊野外。踅身疾走,須繞道輾轉回家。
少亡,也無停屍喪葬之儀,於午後由叔伯埋葬於林地角落,亦無棺木。
作姦犯科,死於非命者,俗以為恥,無葬禮,不弔唁祭奠。族人拒之入林,多葬於荒郊。
❷ 滕州有什麼風俗
滕州特殊的習俗
我一直覺得滕州人是典型的中國人,對於家鄉無比的熱愛(中國最棒,滕州最好);有一些迥異於他方的風俗(中國獨特而神秘的東方傳統文化,滕州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色);因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合群的自大;特別具有商業頭腦而模仿能力超強;收入不高特別講究面子等等。尤其是滕州的地方風俗,且不說和國內其他地方相比,即便是和周邊地區相比,也有一些自己明顯的特色。
晚清滕縣人孔廣珪在《上邑侯彭少韓書》一文中是這樣來描寫清代滕縣人的:「滕俗浮侈,又多游惰,不習商賈」;「今十室之聚必有槽房,三家之村亦有酒肆」。和今天的滕州人相比,似乎變化不大,依然奢侈游樂,酒文化盛行。不過現代的滕州人應該比晚清時期更會做生意了,我想這和清末津浦鐵路的開通有關吧。滕縣的交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促進了滕縣商業的繁榮。交通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叔兄弟這個提法,滕州之外我沒有聽到過。一個爺爺的兄弟,各地都是叫堂兄弟,而只有我們大滕州叫叔兄弟,而把外地的從堂兄叫堂兄弟。不知道為什麼滕州會有這樣獨特的叫法,是不是叫叔兄弟會顯得關系更親密一些?求教滕州的民俗專家。
滕州的節日,除了春節、端午和中秋,似乎沒有什麼節日是一頓羊肉湯不能解決的。全國的習俗都是「冬至餃子夏至面」,每個節日都有點自己的特色,我們滕州一律更正為喝羊肉湯。滕州的羊肉湯館特別多,每一家的生意都很不錯,為什麼我們滕州人對於羊肉湯如此痴迷?
滕州人特別講究「場面」,寧可「打腫臉充胖子」也絕不讓人笑話。這個倒是有著悠久的傳統,儒家文化在滕州的傳播比較早也比較深入,所以滕州人特別重視「禮」。今天的滕州人也不例外,滕州的婚喪嫁娶、煙酒茶平均消費水平遠遠高於周邊地區,甚至和省內的幾個大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這樣的消費遠遠超過了滕州的收入水平,造成了嚴重的浪費。不過,似乎面對這樣的習俗,沒有幾個有主動改變的勇氣。
女兒出嫁,不僅不要彩禮,還要陪送大量的嫁妝,這也是滕州與其他地方明顯不同的習俗。全國各地的彩禮錢水漲船高,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了,簡直就是賣孩子。而我們滕州女兒出嫁是不要彩禮的,男方所謂的彩禮,女方最後都全部送還男方,而且還要增添很多。我想滕州的媳婦和娘家都特別親,媳婦在男方家庭里的地位比較高,這也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個風俗我倒是覺得挺好的,其實也說明了滕州婦女地位比較高吧?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生活在滕州本地,有時候反而完全感覺不到我們有什麼特別。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我們自身的不足吧?
❸ 山東棗庄搬家的習俗
一般會找人選個吉利的日子,夜裡12點以後,走前放鞭炮
❹ 滕州風俗姐夫白事五期小舅子去祭拜嗎
滕州的風俗是怎麼樣?要問當地的老人,那姐夫的白色五七小舅子去不去祭拜這都無所謂啦?看在姐姐的份上還是去吧
❺ 滕州風俗習慣名地,三種,謝謝。
鐵牌坊——北門里街四方城小區附近
老槐樹——民族大廈東牆附近
人民舞台——新街口附近
❻ 咨詢滕州結婚風俗
給三次錢,分別是:
1、訂婚,給女孩見面禮10001,並買金項鏈、金戒指、版金耳墜,條件好可多權買些,比如金手鐲。
2、結婚,磕頭禮,10000元。婚禮時,新人對父母行禮,父母給磕頭禮。
3、改口費,6600、8800或更多不等。婚後或結婚當天,男方父母給女孩,表示以後不再叫叔叔、阿姨,改叫爸爸、媽媽。
所有錢和禮物都是給女方所有,但女方父母一般不留,都給自己女兒,女兒出嫁後,帶到婆家,與丈夫共同所有。
上述,數字和禮物代表大眾價格,一般可根據家庭情況增減。
❼ 蓋新房,搬新居的習俗
一、准備的東西:
1、米:用米桶裝八分滿的米。米桶里放一個紅包,內藏紙幣、茶葉及九個銅錢(或硬幣)。
2、水:用水桶裝七分滿的水(水要從舊居處取)。
3、碗筷:為家中每人准備一套新碗筷,雙數為吉。
4、簸箕、掃帚一對,上面綁紅布。
5、為家中每人准備一套新的內衣褲,枕頭及床單。
6、舊有火爐,鍋子及風扇。
搬家時將上述六6類日常用品於擇定的吉時先搬進新居的廚房,然後其他物品才可搬進新宅。
二、自建新房,親友便攜酒、肉等食品為賀,俗稱「搭膳」。饋禮多少,依親疏遠近而定。20世紀80年代前,多送粉條、麵粉、豬肉、鮮魚和煙酒之類。
三、建房完工,房主設酒宴酬謝工匠,常邀親友與之共歡,以表感激相助之情,謂之「社匠」。喬遷新居,多在凌晨。屆時,親友攜煙、酒、魚、肉前往祝賀,主人宴請親友,俗稱「溫鍋」。
(7)滕州搬家風俗擴展閱讀:
溫鍋的分類:泰安溫鍋、滕州溫鍋、萊蕪溫鍋。
1、泰安溫鍋
來者主要是親友、鄰居,所帶禮品花樣較多,有送錢的,有送雞、魚、肉、酒等食物的,還有送匾聯、鏡子、炊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幾乎無所不包。
2、滕州溫鍋
娘家送兩只雞、兩尾魚、兩斤豆芽等。請鄰居或者自己要好的朋友同事,上新家吃飯。朋友隨心送點水壺之類的五湖四海或者家用電器之類的,慶祝喬遷之喜。
❽ 滕州風俗搬家的雞怎麼處理
搬家的雞基本上都是租的或借的,必須還過去,沒有宰殺後吃的。
❾ 有哪位知道滕州的風俗習慣啊!
1、飲食
煎餅是滕縣人民的主食,種類較多,主要有麥子、玉米、地瓜乾和豆子高梁煎餅。
贈送親友或應時嘗新的有芝麻、花椒葉、柿子、韭菜、雞蛋等煎餅。
人民以剛烙的新麥子煎餅為上品,習慣用大蔥、老鹹菜或辣椒菜佐餐。
2、春節
子時,焚香楮放鞭炮,閹家祭祖先。拜尊長。賞壓歲錢。同族年青人結伴而行,由近及遠,依序拜年。
早飯吃扁食,尚素餡,諧「素靜」。意祝家庭和睦平安。扁食內包麩皮、硬幣,戲卜「福」、「財」屬誰。以博親歡、飯後,妯娌們成群結隊,走街串巷拜新年。
3、居住
全縣村鎮多沿河川古道而設,人們親族相聚而居。新中國建立前,富裕人家以四合院為單元,數院相連,族人緊鄰居住。
—般人家院落布局亦以四合院格局為常見。院內北屋為正房,兩端留風道。前方兩側設配房,略矮。南屋多為三間。
4、服裝
民國初年,男人著大襟長圓領褂子,穿直襠寬腳褲子。老人習慣束外腰,扎褲腿。女子裝束為掩膝大襟褂子,衣服邊口鑲花邊,直襠肥褲子,扎高腿。
衣料多用土布,以青、藍、白色為主。女子及兒童衣著色彩稍多,常見的有紅、綠、印花、雪青、玉白、藍色。
5、頭飾
1976年以後,男童留平頭,女童梳娃娃頭,男青年蓄長發留鬢角女青年燙發,初興,誹聲四起,久之,終為人們所喜愛。一般男的仍喜歡平頭或分頭發型,婦女仍以剪發為主。
6、配飾
兒童傳統配飾有七家鎖、長命鎖、古錢、百家繩、玉佩、核桃飾物等。還有立春的吃豆雞,端午的香荷包、五毒兜肚、長命繩等。
一般女童常飾耳環(或耳墜)、手鐲、香荷包、紅頭繩,少女常戴發卡、戒指。
❿ 按照滕州市地方風俗給過逝的老人燒五七都准備什麼東西
一些,紙錢,還有,元寶,珠寶一類是,折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