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搬家搬运 »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3-16 13:45:07

『壹』 物流系统的设计

设计一个物流系统来完成物流的基本目标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种是重新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这种现象主要是新企业成立或者是进入新的领域或区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种是在现有基础上改善一个物流系统;现有的物流系统中存在某种缺陷,造成了局部的物流成本上升或者是客户投诉比例上升等现象的出现,企业应及时改善物流系统。 竞争关系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订货周期的长短 (订货周期=订单传送时间+订单准备时间+订单完成时间)
· 产品的可替代性
· 库存数量的调节
·运输方式的改变 (一) 改善成本与服务,改变物流系统
(二) 提高物流服务,取得竞争优势
(三) 采用成本对策,改善物流服务
(四) 降低物流成本 · 产品价格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 产品密度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 产品的易破损程度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第三个因素
· 产品的特殊搬运要求 是影响物流系统成本的第四个因素 对物流系统成本影响很大的是空间关系,即物流系统中关于市场和供应点的定点选址。主要是由于物流功能要素之一的运输成本的上升会和运输距离有很大的关系。
距离因素和空间因素可能会以运输成本以外的方式影响物流成本
在设计和管理物流大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服务性(service),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便宜;
②快捷性(speed),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
③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应逐步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
④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应该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是否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情报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
⑤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积压,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内容简称为“5S”,要发挥以上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要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看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1)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
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
(2)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
(3)由于各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物流系统是为达成物流目的的有效机制。物流的各项活动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机制,也就是具有运输系统、保管、系统、搬运系统、包装系统、流通加工系统等分系统。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系统以实现其最佳效益为目的。
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也就是说,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这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贰』 如何设计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和其复他系统一样,是制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整体。物流的七个子系统:仓储,配送,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搬运,物流信息共同组成了物流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就是此消彼长的意思。这个时候必然想到的就是服务水平和物流费用的问题。所以物流系统的设计既要兼顾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又要注重费用和服务的比例问题。

『叁』 物流搬运自动化

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物流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设备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物流设备领域中许多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如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自动引导搬运车(AGV)、集装箱等,极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物流设备的界定及类型

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各项活动的工具与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任何物流活动都将无法进行.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都需要相应的物流设备。所谓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和器物,组织实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站场、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物流设备的功能和类型是根据物流各项活动逐步形成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照设备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为运输设备、仓储保管设备、装卸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②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当位置,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固定设备如铁路、公路;桥隧、车站、港口、仓库等建筑物I活动设备如火车、汽车、轮船、移动式装卸搬运设备等。

③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社会(供销)物流设备。企业物流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_部分,属于企业的自有设备,如企业的运输车辆、铁路专用线、装卸搬运机械、包装机械、仓储建筑等:社会物流设备是为社会物流服务的,属于公用设备,如运输线路、桥隧、车站、港口等。

2、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④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仓储,流通过程的运输、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装加工、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3、我国物流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物流设备得到了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并不能满足新世纪全新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应用较多,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②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既缺少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组织,致使各种物流设备标准不统一,相互衔接配套差。

③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

④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达到最优化。

⑤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将价格作为选择物流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视了对内在品质与安全指标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设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系统规划、设计时带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⑦物流设备的管理并没有被广泛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时间较长。

二、我国物流设备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设备作为其物质基础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指设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大型化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一是弥补自身速度很难提高的缺陷而逐渐大型化,包括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油轮最大载重量达到56.3万吨,集装箱船为6790TEU,在铁路货运中出现了装载716000吨矿石的列车,载重量超过5吨的载货汽车也已研制出来:管道运输的大型化体现在大口径管道的建设,目前最大的口径为1220毫米。这些运输方式的大型化基本满足了基础性物流需求量大、连续、平稳的特点。二是航空货机的大型化。正在研制的货机最大可载300吨,一次可装载30个40英尺(12.2米)的标准箱,比现在的货机运输能力(包括载重量和载箱量)高出50%~100%。

高速化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度、识别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运输速度一直是各种运输方式努力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对“常速”极限的突破。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的高速铁路,以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最具商业价值,目前营运的高速列车最大商业时速已达270~275km/h二是摆式列车,以瑞典为代表,商业时速已达200~250km/h,三是磁悬浮铁路,目前正处于商业实验阶段,1998年在日本实现了时速为539km/h的实验速度。德国、法国在高速铁路上开行的高速货运列车最高速度已达到200km/h。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经济发展,普通铁路最终将会被高速铁路所取代。在公路运输中高速一般是指高速公路,目前各国都在努力建设高速公路网,作为公路运输的骨架。航空运输中,高速是指超音速,客运的超音速已由法国协和飞机所实现。货运方面双音速(亚音速和超音速)民用飞机正在研制中。无论如何,超音速化将是民用货机的发展方向。在水运中,水翼船的时速已达70km/h,气垫船时速最高,而飞翼船的时速则可达到170km/h。在管道运输中,高速体现在高压力,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的最大工作压力达到8.2MPa。

2、实用化和轻型化

由于仓储物流设备是在通用的场合使用,工作并不很繁重,因此应好用,易维护、操作,具有耐久性、无故障性和良好的经济性,以及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这类设备批量较大、用途广,考虑综合效益,可降低外型高度,简化结构,降低造价,同时也可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3、专用化和通用化

随着物流的多样性;物流设备的品种越来越多且不断更新。物流活动的系统性、一致性,经济性、机动性,快速化,要求一些设备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又有一些设备向通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物流设备专门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设备专门化,二是物流方式专门化。物流设备专门化是以物流工具为主体的物流对象专门化,如从客货混

载到客货分载,出现了专门运输客货物的飞机、轮船、汽车以及专用车辆等设备和设施。运输方式专门化中比较典型的是海运,几乎在世界范围内放弃了客运,主要从事货运,管道运输就是为输送特殊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运输方式。

通用化主要以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代表。国外研制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辆与机车,可直接实现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的转换,公路运输用大型集装箱拖车可运载海运、空运、铁运的所有尺寸的集装箱,还有客货两用飞机,水空两用飞机及正在研究的载客管道运输等。通用化的运输工具为物流系统供应链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通用化设备还可以实现物流作业的快速转换,可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4、自动化和智能化

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隐蔽功用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机的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将发展为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使起重机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单机综合自动化水平,自动化仓库中的送取货小车、智能式搬运车AHV、公路运输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此外,卫星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等多项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物流车辆管理技术正在逐渐被应用。

5、成套化和系统化

只有当组成物流系统的设备成套、匹配时,物流系统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在物流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把各种物流设备组成一个集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与物流系统协调配合,形成不同机种的最佳匹配和组合,将会取长补短,发挥最佳效用。为此,成套化和系统化物流设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后将重点发展的有工厂生产搬运自动化系统、货物配送集散系统、集装箱装卸搬运系统、货物自动分拣与搬运系统等。

6、“绿色化”。

“绿色”就是要达到环保要求,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与牵引动力的发展以及制造、辅助材料等有关,二是与使用有关。对于牵引力的发展,一要提高牵引动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及新型动力。对于使用因素,包括对各物流的维护,合理调度,恰当使用等。

三、推进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的应对措施

借鉴国外物流设备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快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

1、加快物流设备标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设备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套,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从而缩短物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近而减少物流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2、加大对物流设备的投资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资。对物流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物流设备,有意识的淘汰陈旧落后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设备,配置先进物流机械设施,如运输系统中的新型机车、车辆、大型汽车、特种专用车辆,仓储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搬运系统中的起重机、叉车、集装箱搬运设备、自动分拣和监测设备等。

3、规范物流设备供应商的经营行为,鼓励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设备。

4、引导物流企业在选择物流设备时,不仅注重设备的价格,还要注重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结合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使整个系统效益最优。

5、提高物流企业以及各级政府对物流设备在物流发展中的认识,使他们在进行物流设备系统规划。设计时能通盘考虑,避免使用不便和资源浪费。

6、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要把物流设备管理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应注重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修,减缓设备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保障其正常运行。

『肆』 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有哪些

论物流配送下的零库存控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已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竞争的优势,除了采用新技术外,还应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建立新的物流控制体系,调整企业库存结构,采用网上购物,实施物流配送,减少企业内部库存量,逐步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配送;零库存;电子商务
全球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商业观念和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由此引来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内贸、外贸等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同时加快了我国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或重组,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创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采用网上交易,实现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一、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物流是指实体的流动过程;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信息流是指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关信息及提供给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信息。而物流是上述四种流中最特殊的一种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主要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 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使消费者获得,如电子出版物、有价信息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要经过运输、储存、加工、配货、送货等环节使消费者获得。如何使消费者准确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就需要现代高效的物流配送。配送企业根据消费者网上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即配送中心进行理货,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物流配送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配送业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物资流通运动中施行配送,需要调整物流库存结构,就是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分散于各家各户的库存,由配送组织统一安排运输活动,实现“运输专营”。从供求关系上看,就是要以社会供应系统取代企业内部供应系统。这样做不仅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因价格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各种流通要素相对集中,有益于开展规模经营活动;同时也便于合理安排各环节上的物流活动,使总体运动协调一致,最终会减少物流领域内的劳动消耗和费用支出。
二、零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物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库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库存具有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功能。但是,与从事其他物流活动一样,设置库存环节和开展库存活动,也必须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库存也会冲减流通利润或物流效益,尤其是重点商品。如果计划不周或措施不当,那么库存的副作用将会更大。如果库存占压的资金比较多,将有冲减利润的副作用,所以,库存趋于合理化,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零库存则是实现重点商品库存合理化的一种重要标志。
零库存是指以仓库存储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存储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它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概念应当包含这样两层意义:其一,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几乎于无库存商品;其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着库存活动。后者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它并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仓库商品数量的合理减少。
零库存并不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某些经营实体不单独设立仓库,但并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实际上,企业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如运输时间延误、到货不及时、生产和消费发生变化等,常常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从理论上讲,经营实体储存一定数量的产品,并由此形成“保险储备”也是一种合理的行动,它与实现零库存的愿望并不矛盾。
零库存是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内经营实体的库存状况而言的一种库存变化趋势,它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零库存”。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其他各种意外事件,为了调控生产和需求,通常国家都要以各种形式储备一些重要商品,如粮食、战略商品、抢险救灾物资等。因此,在微观领域内,一些经营实体可以进行“零库存”式的生产和进行无库存式的销售,但整个国家或社会不能没有库
存。
三、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
零库存是微观领域内企业库存状况的理论抽象,是在有保障供应的条件下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库存现象是实行物流配送的必然结果。零库存是配送的伴随物,是一种全新库存状态和库存结构,需要建立起有较强供货能力的社会库存保障体系,去承担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层次的供货任务,以保证经营实体生产正常运转。零库存的实现必须以强大的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在物流信息系统健全的情况下,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式如下:
1.企业内部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看板供货”就是在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或者在建立供求关系的企业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个环节根据自己的生产节奏逆方向向上一个环节提出供货要求,上一个环节则根据卡片上指定的供应数量、品种等即时组织送货。很明显,实行这样的供货办法,可以做到准时、同步向需求者供应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采用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方式去从事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零库存。主导企业主要负责完成产品装配和市场开发等任务,协作企业承担零部件制造和供应任务,按照主导企业的生产速度和进度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产活动,并且能在指定的时间内送货到位。由于供货有保障,因此,主导企业不再另设一级库存,从而使其库存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3.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物流集团或集团公司,其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而是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活动,为客户存储、保管货物而赚取一定的利润,以此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委托这样物流组织存储货物,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的仓库中,采用这种方式存放和储备货物,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委托方)自己一般都不必再过多地储备商品,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4.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集中各个用户的需求,统筹安排凑整运输车辆送货活动,提高运输效率。做到增加送货的次数,大幅度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从而呈现出零库存状态。
5.用集中库存和增强调节功能的办法,有保障地向用户配送货物
配送企业适当集中库存,增加库存丽品的品种和数量,以此形成强大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形成这种优势的基础上,去开展配送活动,将会大大提高配送服务的保险系数,同时,也自然能打消用户的顾虑。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的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6.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向用户供货
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配送企业常常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进行供货和送货。由于“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客观上能够紧密衔接供求及保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因其库存压力大大减轻,必然会自动缩减自己的库存,甚至取消自己的库存。
参考文献:
[1] 叶杰刚.配送:运行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 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o.

『伍』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包括什么内容

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具体包括:

1.物流系统战略目标规划设计。

主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顾客的性质与地理位置等,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规划与设计。在规划设计前,常采用网上调研、图书资料调研与现场调研等方法,收集物流系统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及潜在客户信息,调查物流服务的供需状况、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等。

2.物流能力规划设计

主要确定物流系统所达到的目标,而物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及管理水平等。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考察人员能否胜任,财力、物力是否充足等。

3.物流需求预测规划设计

管理系统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和了解未来客户物流需求的规模及种类,做好物流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广泛收集用户的需求,开展促销业务,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系统服务满足物流需求。

(5)物流搬运系统设计扩展阅读:

物流系统支撑要素:

1、体制制度 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以及这个系统地位、范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2、法律法规 物流系统的运行都不可避免的涉及企业和人的权益问题,法律法规一方面限制和规范物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调,一方面是给予保障。

3、行政命令 决定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标准化系统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4、商业习惯 是整个物流系统为了使客户达到满意所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了解商业习惯,将使物流系统始终围绕客户为主进行运营,达到企业的目的。

『陆』 简述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人的要素 人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统的第一要素。
· 资金要素 资金是所有企业系统的动力。
· 物的要素 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物。
· 信息要素 包括物流系统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 ·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连结在一起,变成了物流系统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 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 1.流体,即“物”;
2.载体,即承载“物”的设备和这些设备据以运作的设施,如汽车和道路;
3.流向,即“物”转移的方向;
4.流量,即物流的数量表现;
5.流程,即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亦即物流经过的里程;
6.流速,即流体流动的速度;
7.流效,即流体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成本与服务等 · 法律制度 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以及这个系统地位、范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 行政命令 决定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
·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 商业习惯 是整个物流系统为了使客户达到满意所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了解商业习惯,将使物流系统始终围绕客户为主进行运营,达到企业的目的。 · 基础设施 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物流场站、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等。
·物流装备是保证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 物流工具 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维修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信息技术及网络 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 组织及管理 是物流系统的“软件”,起着连接、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其他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之作用。

『柒』 物流系统设计的图书《物流系统设计》

作者:贾志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801986313
出版日期:2009 年2月 第1章物流系统设计概述
1.1物流系统概述
1.2物流系统分析
1.3物流系统设计
第2章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
2.1 物流活动的组织
2.2组织机构的选择
2.3组织结构的取向
2.4组织机构的定位
2.5跨组织管理
2.6 战略联盟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3章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
3.1集装单元化器具
3.2物料搬运设备
3.3储存设施与设备
3.4运输设备
第4章途途物流中心的设计
4.1途途物流中心概述
4.2途途物流中心的设计
4.3途途物流中心的运营
4.4途途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4.5综合物流中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5章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
5.1搬运系统分析
5.2配送系统设计
5.3运输系统设计
第6章仓库规划及管理
6.1仓库的功能
6.2仓库的结构
6.3仓库规划
6.4仓库操作——存储与提取系统
6.5立体仓库的规划设计
第7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7.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7.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7.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7.4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8.1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8.2物流系统评价指标
8.3物流系统规划评价
8.4物流的绩效评价
8.5物流综合评价方法
第9章物流系统设计案例
9.1 北京途途物流系统管理中心设计
9.2现代物流中心设计案例
9.3连锁超市的配送信息系统设计案例
9.4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案例
参考文献

『捌』 物流搬运系统与物料搬运系统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明显是两个概念

『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从物流系统构成这个角度来讲,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需对下面几个于系统进行分别规划设计。
(一)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
管理系统是指物流系统的计划、控制、协调、指挥与作业等所组成的系统,它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
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具体包括:
1.物流系统战略目标规划设计
主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顾客的性质与地理位置等,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规划与设计。在规划设计前,常采用网上调研、图书资料调研与现场调研等方法,收集物流系统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及潜在客户信息,调查物流服务的供需状况、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研究确定出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
2.物流能力规划设计
主要确定物流系统所达到的目标,而物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及管理水平等。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考察人员能否胜任,财力、物力是否充足等。
3.物流需求预测规划设计
管理系统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和了解未来客户物流需求的规模及种类,做好物流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广泛收集用户的需求,开展促销业务,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系统服务满足物流需求。
4.物流过程管理规划设计
物流过程管理规划设计是对物流过程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规划与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这些关键要素包括物流过程管理中的任务说明、培训、设施设备、书面程序、商品养护、记录、信息管理、顾客的意见、评估与完善、合同商等事项。
5.作业管理规划设计
作业管理规划设计是指对物流作业运行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货物的接收、装卸搬运、存货、运输、配送等。
6.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是指对信息的接收、传输与处理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规划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信息系统的构建:
(1)电子订货系统。即利用企业内终端电脑、依据货架或台账输入欲订购的货物,经网络传送到总部物流中心或供应商,完成订购手续,验收货物。
(2)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即用来管理、储存仓库或配送中心内部的人员、库存、工作时间、订单和设备的软件系统。
(3)运输管理系统。即对运输单元的所有资源进行实时的调度和跟踪,并能够合理安排驾驶员、车辆、任务三者间的关系,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
(4)销售时点管理系统。即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递至有关部门或企业(包括物流与生产部门或企业),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5)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即在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依据标准文件格式交换商业单证信息。对于物流企业以及需要物流的企业来说,在互联网上进行物流单证信息的传输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通信费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6)附加价值通信网。即利用电信通信业的线路,将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构成共同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
物流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货场、码头、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节点的规划设计。
(1)物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而设置的开放型的物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等综合性物流业务基础设施,是组织、衔接、调节、管理物流活动的较大的物流据点。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包括物流中心的选址、设计方案的优化等。
(2)配送中心是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包括配送中心总体规模设计、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配送中心殴施规划等。
(3)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设计的内容包括仓厍选址、仓库类型选择、仓库结构设计、存货分类方法和合理库存量的确定和管理等。
(4)集装箱中转站是暂时堆存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根据集装箱堆存量的大小,集装箱中转站可分为混合型和专用型两种形式。集装箱中转站的设计包括站区选址、结构和布局设计等。
(三)输入输出环境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个比它更大的环境系统中。外界环境通过向系统提供劳动力、劳动手段、指令、资源、信息对系统发生作用(影响),这一作用为外部环境对该系统的“输入”。系统以其本身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和特定功能,在外部环境的某种影响下,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对环境有用的产品,提供给外部环境使用,
即为所谓的系统的“输出”。因此,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环境,即为物流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即行业环境。其中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水平、人口与消费状况,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物流基础环境,区位环境,通信环境,网络环境等。微观环境包括供应商与商品供应情况、用户与商品的销售状况、竞争环境等。
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一个物流系统设计对象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以及物流战略与模式,现有设施,物流各作业环节,物流费用与物流效率,客户服务与产品等。
物流环境对物流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物流环境对物流系统的影响范围、程度,这样才不至于因为设计的盲目,带来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风险。

『拾』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服务性,回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答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便宜;

2、快捷性,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

3、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应逐步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

4、规模适当化,应该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是否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情报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

5、库存控制,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积压,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

(10)物流搬运系统设计扩展阅读:

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1、人的要素,人指的是劳动者,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统的第一要素。

2、财的要素,是指物流中不可缺少的资金。资金是所有企业系统的动力。

3、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物。

4、信息要素,包括物流系统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

热点内容
在菲律宾用什么软件看国内电影 发布:2024-08-18 19:45:19 浏览:95
不是现代主义电影的是 发布:2024-08-18 16:26:58 浏览:792
在船上吃人的电影是哪一部 发布:2024-08-18 15:33:07 浏览:268
丁咚的电影 发布:2024-08-18 14:47:05 浏览:429
86.mm。kk 发布:2024-08-18 13:59:40 浏览:39
箱子男电影在线免费看 发布:2024-08-18 06:38:34 浏览:592
玩命快递4迅雷下载 发布:2024-08-18 04:41:05 浏览:839
电影票取票码是序列号还是二维码 发布:2024-08-17 21:52:01 浏览:467
韩国我也隐藏了真相演员表 发布:2024-08-17 21:22:10 浏览:178
安达市隆美影院5月26日播放 发布:2024-08-17 20:37:58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