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搬运作用的特点
①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是陆地上最强壮的“搬运工”。河水将地表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河流侵蚀河谷所产生的碎屑以及地下水带来的溶解物质,从上游搬运到下游以至湖泊、海洋之中,这一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1.河流的搬运方式
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拖运、悬运、溶运三种。
拖运 河流中的巨大石块、砾石、粗砂,在河底以滑动、滚动或跳跃的方式前进,称为拖运。这些粗碎屑和石块在拖运的过程中,相互撞击、摩擦、破碎,经过长途搬运后,棱角被磨去,这一作用,称为磨圆作用。磨圆度愈好,一般说明搬运距离越远。著名的南京雨花石的磨圆度很好,就是古长江长距离拖运的结果。
悬运 河流中的粉砂和粘土,由于颗粒细小,多悬浮在水流中,随流前进,称为悬运。当河流悬运物质的数量很多时,河水将变得混浊。如黄河河水中每立方米含沙量高达36.9kg。据测定每年输沙量达1.2×109t,为世界罕见,不但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并造成下游黄河成为悬河。治理母亲河,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课题。
河流悬运的物质,受重力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总是向河口方向逐渐沉积的。
溶运 河流中的水流溶解了可溶性岩石和矿物。它们呈真溶液和胶体状态随流搬运,这种搬运形式,称为溶运。溶运物质的化学成分主要为:NaCl、KCl、MgCl2、CaSO4、MgSO4、CaCO3、MgCO3、FeCO3、Fe2O3、Al2O3、MnO2及SiO2等。据计算,全球河流每年带入海洋中的溶解物约3.5×109t。其中以钙、镁的碳酸盐类最多,占盐类总量的7%左右,而钾、钠的氯化物较少。
2.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水流搬运碎屑物质中最大颗粒的能力称为河流的搬运能力。搬运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流速。水力学试验表明,在平坦的河床上水流流速小于18cm/s时,细小的碎屑颗粒也难以搬运。而当水流流速达70cm/s时,直径为数厘米的碎屑颗粒也能移动。
河流水流搬运碎屑物质的数量,称为河流的搬运量。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更取决于流量长江在一般水情的流速下,携带的仅是粘土、粉砂和细砂,但由于流量大,造成搬运量巨大。相反,一条快速流动的山涧河流坡降大,可携带巨砾而下,但由于流量小,则搬运量很小。
② 比较河流与冰川在搬运作用方面的异同
1.异:a.河流搬运具有分选性,搬运量取决于流速。流速大的地方搬运能力强,多为石块等粗粒物质,而流速小的地方只能搬运携带较小的泥沙。冰川没有分选性,它搬运能力较大,将大块的石头和细小的泥沙冻结在一起搬运。
b.冰川搬运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并且速度很慢。
c.河流搬运方式有推移(滑动和滚动)、跃移、悬移和溶移等,而冰川是特殊的蠕移。这一点我在网络查的,高中应该是不要求的。
2.同:都是属于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希望对你有用
③ 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怎么产生的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河流凭流水的机械冲击力、化学溶解力以及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谷的组成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河流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者前后衔接,互相联系。河流地质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伴有化学作用。河流在大陆上分布极广,是塑造大陆形态和建造大陆沉积物的重要营力。
河水运动 流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运动,位能转变为动能。 流水动能(K)与流水的质量(M)和流速有关。流水的质量与流量呈正相关,可以流量度量。河流的流量受降雨量、蒸发量、渗透量和流域大小的影响。河流的两点间的高程差与其距离之比叫纵比降。纵比降和河谷横断面形态、河床的粗糙度是决定流速的主要因素。天然河床的组成物质随河段而异,有的是坚硬的岩石,有的是松散的沙、土层,而且河床底部的起伏、平面形态的曲直、河谷断面的宽窄也都是变化的。河水在具不同特征的河床上运动时,其水动力特征不同。天然河流中的水质点的运动一般是不规则的紊流,但在平坦河床上的缓慢水流,紧贴底部的薄层河水的水质点可以为规则的层流。河流中还有向下游推进的螺旋形水流,其在断面上的投影呈环形,称环流。环流在直河道和弯河道都可形成。此外,在崎岖不平的河床上,由于局部障碍还产生涡流。河流的流水动能和水动力特征及其变化,制约着河流地质作用的进程,是以破坏作用为主,抑或以建造作用为主。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水破坏组成河床的岩石、松散沉积物的作用。河水破坏河床有3种方式:水力冲击(蚀);磨蚀(流水挟带的沙、砾对河床的磨损);溶蚀(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根据河水对河床的破坏方向,侵蚀作用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①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进行侵蚀,使河床降低的作用。下蚀作用在河流的上、中游段或山区河流中占显著地位。在这里水流受基岩河谷挟持,断面狭窄,纵比降大,流速大,多急流、涡流。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抗蚀能力存在差异,河床纵剖面崎岖不平,常呈台阶状。河水流经其上则形成瀑布、急流。从高处跌落的河水,以强大的冲击力和沙、砾旋钻,磨蚀陡坎下的河床,掏空陡坎基部,陡坎上部岩石受重力作用而坍落,台阶后退。一段如此不断地进行,台阶终于消失,河床被夷平。在河流的源头多有跌水,下蚀作用引起的掏蚀坍落,使河头向源头伸长,向分水岭上部发展,这种现象称溯源侵蚀作用。当分水岭两侧的河流侵蚀力强弱不同时,侵蚀力强的向弱的方向延伸,分水岭向弱者方面迁移,甚至被切穿。两条河流相连,侵蚀力强的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在连结点以上的上游。这种现象称河流袭夺
下蚀作用不是无限的,当河流在河口到达其汇入的静止水面时,流速丧失,下蚀作用也就终止。外流河以海平面为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称终极侵蚀基准面。此外,河流还以其流经的湖面,支流以其注入的主流水面等为其局部侵蚀基准面。在大陆稳定和侵蚀基准面长期不变时,下蚀作用将河床上的起伏、台阶夷平,河床纵比降减小,流速变低,流水动能减小。当坡度减小到流水动能与河水搬运泥、沙所消耗的能达到平衡时,河床的纵剖面在理论上是一条下凹的圆滑曲线,称为河流平衡剖面。力图达到平衡部面是河水改造河床的总的趋向。 ②侧蚀作用,河水破坏河床两侧的作用。它是在河弯处单向环流的作用下发生的。侧蚀作用在河流的中、下游段或平原区河流中最为显著。天然河流总有弯曲,河水从直道进入弯道时,原来沿河流轴线运动的主流,因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偏向河弯的凹岸,造成横向水位差,从而单向环流发育起来。环流的表流冲击凹岸弯顶的下段,掏蚀河岸引起崩坍,落入水中的沙、石被环流的底流带到河弯凸岸边堆积,形成边滩。随凹岸后退扩展,凸岸边滩增长,河弯顶不但后退而且缓慢下移,河床的弯曲度加大,变成 S形,进而演变成一串Ω(正反相接)形。这种形状的河流称河曲或蛇曲。当两个河弯贴近,河水便冲开连接两弯的细颈部,弃弯走直。这一过程称为裁弯取直作用。遗留下的废河道,变成了新月形的牛轭湖。河弯在环流作用下,不断摆动,使河谷的谷坡不断破坏,河谷底部加宽,但河床的宽度基本不变。侧蚀作用使河床的长度增加,纵比降减小,流速变低。河流在自己形成的堆积物中迂回流动。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科里奥利力,可使除赤道区纬向河流外的其他地区任何流向的河流的水流方向偏离,从而加强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将碎屑物质、化学溶液运往下游方向的作用。河流的搬运物质大部分来自片流、地下水、斜坡重力作用带入河中的机械碎屑或化学溶液,小部分是河流侵蚀河床的产物。河流的搬运方式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溶运)。
河水搬运机械碎屑的能力、搬运量以及搬运方式,都与其流速、流量和河床的组成物有关。河流的机械搬运能力,指河水搬运碎屑中最大颗粒的能力。搬运碎屑的粒径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河流的机械搬运量,指河水搬运碎屑的总重量(按百万吨/年计)。搬运量与流速和流量,特别是流量有关,而且与进入河水中的碎屑量有关(河水的含沙量与来沙条件)。所以,山区急流流速大,可搬动巨石;但流量小,搬运的总量少。反之,平原区河流流速小,只能搬运沙和粘土;但流量大,搬运的总量大。
根据碎屑在搬运时的运动特征,机械搬运方式可分出:①推移,碎屑(一般是粗砂或卵石)沿河床滚动、滑动;②跃移,碎屑(通常是沙)贴近河床跳跃式移动;③悬移,碎屑(主要是粉沙和粘土)不接触河床,悬浮在水中移动。碎屑在水中被搬运的方式随流速和碎屑的粒径变化而转变。碎屑在搬运过程中相互撞击、磨损,所以随着移动距离的加大,碎屑的磨圆程度增加。
河流溶运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自可溶性矿物中分解出的离子或胶体。一般每升河水中溶有150~300毫克盐类,其中以钙、镁的碳酸盐含量最多。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搬运物质的沉降和堆积作用。河流只发生碎屑物质的机械沉积作用,几乎不发生溶解物质沉淀和胶体物质凝聚的化学沉积作用,这是由于河水中溶运物质远不饱和,也缺乏适合于化学沉积的稳定环境。
河流机械沉积作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流速降低、流量减小,或水中碎屑量超过河水的挟带能力。河流的碎屑沉积物叫冲积物,由具不同粒径的碎屑组成。碎屑的磨圆度好,粒度分选性也好,具层理。河流的沉积作用可沿流程发生,但以流速骤减处最显著,如山口、河口。河流在山口处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减低,碎屑沉积成扇形,称冲积扇(干旱气候区的间歇性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称洪积扇)。在弯曲河流的凸岸形成的边滩,随着河床的摆动可以扩大发展成洪水位才能淹没的河漫滩。河漫滩形成后,如果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床因而被蚀低,于是先期形成的河漫滩则高出河面位于谷坡上或谷底,呈台阶状,叫河流阶地。河流到达海面,流速消失,搬运来的碎屑物全部沉积在河口,平面上形成“△”形,叫三角洲。随着三角洲的增长,陆地向海洋扩展。
④ 河流搬运作用有哪几种类型有何特点
河流的搬运作用
1.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质点呈平行层状,不互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2.物质搬运的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质点呈平行层状,不互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3.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称为搬运能力。它决定于流速。平坦河床上流速小于0.18 m/s 时,细小的颗粒也难以移动。当流速达0.70 m/s 时,能搬运直径数厘米的颗粒。
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称为搬运量。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其中更重要的是流量。长江在一般的流速下携带的仅是粘土、粉砂和砂,但数量巨大;相反,一条快速的山间河流可以携带巨砾,但搬运量很小。
⑤ 河流搬运作用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河流的搬运作用
1.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专是质点呈平行层状,不互属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2.物质搬运的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质点呈平行层状,不互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3.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称为搬运能力.它决定于流速.平坦河床上流速小于0.18
m/s
时,细小的颗粒也难以移动.当流速达0.70
m/s
时,能搬运直径数厘米的颗粒.
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称为搬运量.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其中更重要的是流量.长江在一般的流速下携带的仅是粘土、粉砂和砂,但数量巨大;相反,一条快速的山间河流可以携带巨砾,但搬运量很小.
⑥ 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的特点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体现在通常在地面形成V形槽,如山谷,黄土高原的沟壑版;此外在平原地区,也会造成权河流的蜿蜒曲折,如在长江中游,河流的直接冲击岸会逐渐消退,而非水流冲击岸则会因水流缓慢使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大面积的河漫滩.
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体现在河流把中上游的泥沙带到中下游.中下游往往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如长江中游的很多江心洲和下游的崇明岛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在黄河中下游则出现地上河的情形.
⑦ 不同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
在地面流水、海洋、湖泊、地下水、冰川和风等营力中,某些营力既能进行机械搬运,又能进行化学搬运,而有些营力只能进行机械搬运。由于各种营力的不同,所以它们的搬运作用的特点亦不一样。
(一)地面流水的搬运作用
地面流水的搬运作用既有机械搬运,也有化学搬运,但以机械搬运作用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不同的流水状态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其机械搬运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洪流中,往往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同时存在;在片流中,主要是推移和悬移;在河流中,上游水急、搬运物质颗粒较大,推移、跃移和悬移三者共存,且推移、跃移更重要一些;在中下游则是跃移和悬移更主要。颗粒的搬运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流速增大,推移可变为跃移,跃移也可变为悬移;流速降低时,则发生相反的转变(图6-1)。
在河流中,较粗大的砾石多是以推移的方式搬运。砾石一般呈椭球形或长圆形,它们在河水的推动下,其长轴总是垂直水流方向,并沿河底向前移动。一旦水流推力减小时,它们就停积下来,砾石的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并呈叠瓦状排列。位于主流线附近的砾石,长轴方向可平行水流,最大扁平面仍倾向河流上游,据此可以判断古代河流的流向。颗粒中等的砂粒搬运方式很复杂,由于水流是不均匀地运动,砂粒也就会不均匀地运动,发生推移与跃移相交替的现象。细、粉砂级以下的颗粒通常以悬移为主。
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有关。根据爱里定律:被搬运碎屑颗粒的粒径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即R∝v2(R为颗粒直径,v为流速);而颗粒重量与其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即G∝r3(G为颗粒重量,r为半径);所以被搬运颗粒的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如果流速增加一倍,则能被搬运的颗粒重量将增大64倍。因此,在山区河流或上游河段中,常可见到直径2~3m的石块被搬运走。
河流的搬运能力不仅与流速和流量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条件有关。气候干燥、风化强烈、地面缺少植被的地区,进入河流的泥沙多;反之,进入河流的泥沙则少。全世界的河流,每年能将约2×1010 t的碎屑物运入海洋。我国黄河在流经黄土地区之前,其机械搬运量不大,而进入黄土地区后,含砂量猛增。黄河最大含砂量为42.29%,其支流无定河的最大含砂量竟达78%,故有“黄河斗水七升砂”之说。长江流域因植被覆盖较好,输砂量比黄河小得多。
片流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小,只能搬运少量的、细小的碎屑颗粒,但在大雨时,片流借助于重力,也能搬运较大的砾石。洪流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大,因而具有很强的搬运能力,它能挟带大量的泥沙和巨大的石块沿沟谷流动。
(二)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由于地下水的搬运作用主要是在松散沉积物和岩石空隙中运动,流速很小,故其机械搬运力很弱。只有在较大的地下河中,才与河流相类似。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主要为化学搬运。化学搬运物的成分和数量,取决于地下水渗流区的岩石性质和风化程度。流经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含
地下水的溶运能力,与水温、压力、运移速度、酸碱度及CO2 含量有关。一般来说,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CO2 和酸类物质含量高时,其溶运能力强;反之,则较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河流搬运入海的溶解物质多达49×108 t,其中大部分由地下水搬运而来。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搬运颇具特色。首先,它们是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其次,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再者,冰川具有较大的压力。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沉积物的特征(图6-2)。冰川搬运的物质通常称为冰碛。冰川不同于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水、湖水和风,这些外动力的机械搬运都要耗费搬运介质的动能,而冰川搬运并不消耗冰川的动能。冰川发生流动说明此时冰面倾斜产生的重力或压力已足够大,由此而引起的平行于冰床方向的分力,已超过冰川与冰床之间或上、下冰层之间的摩擦力。在此情况下,冰川上叠加再大的岩块、再多的岩屑,不但不会阻止冰川的流动,而且还会助长冰川的流动,就像向下坡滑行的车辆上加载重物会促进车辆运动一样。因此,冰川的机械搬运力巨大,可将体积几百立方米、重几十吨到几万吨的石块搬走。一般将冰川搬运的、直径大于1m的岩块称为漂砾。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的性质和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因素。
(四)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密度远较流水小,所以其搬运能力比相同速度的流水小得多,它通常只能吹动砂级以内的颗粒。风搬运的能力虽小,但由于风沿地面吹动,常波及几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因此,风砂流所携带的砂量往往是很大的。在沙漠地区,一次大风暴形成的风砂流所搬运物质的总量可达几十万到几百万吨。风的搬运能力主要决定于风速,此外还与搬运物的颗粒大小、密度、形状以及地面状况有关。地面风速很小时,只能吹动微尘;当风速大于4 m/s时,就能将0.1~0.25 mm的砂粒吹动。随着风速加大,搬运砂粒的粒径也增大,风砂流中的含砂量也随之增加。据观测,在干燥的沙漠地区,风速大于30 m/s时,可将地面的细砾吹走,造成飞砂走石的现象。总的来说,在风力推移下的砾、砂运动速度较慢(<2.5 cm/s),推移物质数量亦较少,大部分颗粒以跃移、悬移为主(图6-4)。
图6-4 风搬运作用的三种基本形式
(据张宝政等,1983)
跃移是风搬运砂粒的主要形式,颗粒在风中产生的跳跃,同在流水中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颗粒在空气中的移动,要比在水中自由得多,而且活动状态也很不同。一个飞扬的颗粒如果碰击在基岩或大石块上,其跳跃几乎像弹性体,很少失去动能,这是由于空气密度很小的缘故。如果飞扬的颗粒落在松散干燥的砂质沉积物上,飞行砂的能量就消失在被撞击的颗粒上,被撞击的颗粒如果较细,就会被抛向空中,这样就发生了真正的“连锁反应”。如果被撞击的颗粒较粗,就会产生挪动。弹起的颗粒不论其高度和方向如何,都将被风驱驰着向前搬运,那些弹得愈高的也就搬运的愈远。砂粒的跃移轨迹呈弓形弹道式,它们都以与水平面呈略小于15 °的角度,不断地撞击沉积物的表面(图6-4)。在正常的地面风条件下,粒径小于0.1~0.2 mm的颗粒,可呈悬浮搬运;粒径小于0.005 mm的粉砂与黏土,可以像尘埃一样弥散在空气中被长距离搬运。当发生风暴时,这种搬运作用更为强烈。
(五)海洋(及湖泊)的搬运作用
在海洋中,波浪、潮流和海流是主要搬运营力。在滨海地区,通常以波浪为主要搬运营力;在峡湾或潮汐通道附近,潮流的搬运作用明显;在半深海与深海则以海流为主要营力。推移方式的搬运主要出现在海滨,推移物质一部分来自河流,另一部分来自海蚀作用。当波浪垂直海岸作用时,进流将砾石推向岸边,回流则将砂带向深水区。这种物质垂直海岸方向的移动称为横向搬运。它可使碎屑物质产生良好的分选,并造成碎屑物质由岸向海呈带状分布,即砾石、粗砂在岸边,较细的物质在海洋一侧。滨海砾石的长轴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其最大扁平面倾向海洋。当波浪斜向冲击海岸时,在进流与回流的共同作用下,粗砂和砾石以推移方式沿海岸方向运移。
湖泊的搬运作用与海洋类似,但其动能比海洋要小得多。
⑧ 河流搬运作用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河流的搬运作用
1.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质版点呈平行层状,不互权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2.物质搬运的方式
流水具有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质点呈平行层状,不互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界限不交错,称为层流;另一种是质点以复杂的流线形式交错,质点相互混合,称为紊流。河水的流动形式基本都是紊流,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水由于具有紊流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
3.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称为搬运能力。它决定于流速。平坦河床上流速小于0.18
m/s
时,细小的颗粒也难以移动。当流速达0.70
m/s
时,能搬运直径数厘米的颗粒。
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称为搬运量。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其中更重要的是流量。长江在一般的流速下携带的仅是粘土、粉砂和砂,但数量巨大;相反,一条快速的山间河流可以携带巨砾,但搬运量很小。
⑨ 河流有哪些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是河水把冲刷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其他的地方。例如,把冲刷下来的物质从上游搬运到中游或下游,从陆地搬运到海洋。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流水的机械搬运力和搬运量的大小,决定于流速及流量的大小。流水的搬运力与流速的六次方成正比,所搬运物质的颗粒一般是上游颗粒较粗,愈向下游颗粒愈细。这就是河流的分选作用,在搬运的过程中,被搬运的物质与河床摩擦,或相互之间碰撞,带棱角的颗粒就变成了圆形或亚圆形的颗粒;例如石块变成了卵石、圆砾。机械搬运方式又可分为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河流对可溶性物质的化学搬运,则主要与气候条件、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其在河水中的存在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