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骨搬运的临床应用
Ⅰ 古生物化石在重建古地理中的应用
3.1.1确定各地质时代海陆分布
利用不同类群的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的事实,判断埋藏它们的地层是属于海相还是属于陆相。海洋生物显然不同于陆地生物。我国华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岩系地层中,除产有大量植物化石外,还在不含植物化石岩层的上、下夹层中,找到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一事实说明华北地区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位于海-陆交替地带。当海水退去时,陆上生长茂密的植物,植物遗体堆积形成煤层。当海水侵入时,海相生物如、腕足动物等开始繁盛,死亡的生物遗体随着沉积物埋藏在煤层上、下的夹层中。
3.1.2判别各地质时代水域性质和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水深、光照、底质和海拔等)、化学因素(包括气体、盐度、水体类型和离子等)、生物因素(共生、共栖和寄生等)。反过来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通过“将今论古”的方法识别这些环境因素。
(1)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
古海岸线的位置在地史时期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地层中海相与陆相化石的横向分布,综合地层的岩性、构造各方面的资料,可大致确定该地质时代古海岸线的位置。
首先就要研究海-陆交界地区古生物群的特征,在滨海地区,有很多古生物遗迹,一些虫类与软体动物的爬行印痕,它们生活时的洞穴和钻孔,甚至鸟类或其他陆生动物行走的脚印,都能保存成为化石。滨海潮间带生物介壳经常被波浪搬运冲击,以致破碎,所形成的化石是不完整的。为了适应动荡的近岸环境,有些底栖的生物,如双壳类的牡蛎,具有厚重坚固的壳体。
现代腕足动物舌形贝(海豆芽)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日照充足、食物丰富的潮汐带,利用长长的肉茎钻入潜穴中生活,以保护自己。
(2)确定古海域的含盐度
现代海生生物对海水含盐度变化的反映是敏感的,正常海水含盐度在35左右,一旦咸化或淡化,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就有一部分会迁移或死亡。因此,正常盐度海水中的生物群,与咸化海和淡化海中的都有区别。有些生物对水介质的盐度要求十分严格,如珊瑚类、头足类、棘皮类等只能生活在正常盐度的海水中,称为狭盐度生物;有的生物如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等既可在海水中生活,又可在淡水中生活,称为广盐度生物。利用不同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性可以判别水介质的盐度。
(3)推测古海域的海水深度
生物组分与水深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造礁珊瑚、钙质海绵、蓝藻、绿藻、红藻等主要生活在浅水区;而头足类、放射虫、有孔虫则从浅水到深水均可生存。因此,可根据生物组合类型恢复古盐度和古水深。
(4)分析古海底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海底,聚集着不同底栖固着的生物群落,分析古生物介壳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古海域的底质。
具有扎根和钻蚀性能的生物生活在海底比较坚固的区域,营潜穴生活的舌形贝类仅适应于砂泥质的海底。自由躺卧的软体动物多半生活在粗糙不平的海底,利用介壳表面的复杂装饰以增强其与海底的摩擦,免受海水冲击。
生活在3亿年前、早已灭绝了的腕足动物长身贝类,腹壳凸,具有排列规则、细密或粗强的刺针;背壳凹,一般无刺,其生活方式是腹壳固着、背壳可以启闭。腹壳上的针刺,可以如锚扎在底质上,避免壳体移动。
树枝状的珊瑚,经常生长在坚固的海底;生活在软泥中的复体珊瑚,大都呈圆形或半球形,底部宽平,且表面形成褶皱。如我国西南地区志留纪与泥盆纪的泥岩层中所产珊瑚化石多数是复体的,外形近似“面包”,顶圆底平,显示当时的海底较为松软。
(5)判断古水介质的流动性
根据生物化石的形态或化石群埋藏的形式可以大致判断出水介质的流动性。叠层石的外形同水的流动性有关,澳洲鲨鱼湾观察到静水中叠层石为水平层理,水流增大时为波状的表面,搅动性再增大时叠层石成穹窿状,潮下带由于常常滚动呈扁豆状。
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方式的古生物,如笔石、竹节石等化石,在岩石层面上有时作定向排列,这是受水流的影响所致,长轴顺着水流方向,一般尖锐的一端指向逆水流方向。
生物的保存状态可以反映介质的动力状况,在动荡浅水条件下,生物难以原地保存,仅保存破碎的化石碎片;而在深水和静水地带,化石多原地甚至原位保存且完整。在石灰岩里,经常能采集到海百合类化石,但萼部标本十分稀少,大小相似的海百合茎却常见,且支离分散,显然是经过了搬运与分选,反映当时海水是动荡不定的。在贵州发现的关岭动物群中,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海百合化石,说明它们是在比较宁静的海水中沉积并保存下来的。
(6)判断古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对生物的类群组合与地理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说,海水的温度不同,生物的类群也随之不同。能够生活在温度多变的海水中的生物叫“广温生物”,只能生活在一定温度海水中的生物叫“狭温生物”。测定古海域水温,主要是依靠“狭温生物”。
珊瑚是良好的测定古海域水温的生物。现代珊瑚礁广泛分布,生存于现今赤道南、北大约纬度60°的范围内,也就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地区。这一地区的水温常年为18~30℃。在地层中若发现大量的珊瑚化石,就可以推测,这种地层沉积时的环境为热带、亚热带的浅海环境。有些生物仅生活在中高纬度的低温水域,如志留纪的腕足动物图瓦贝是冷水环境的生物。
应用同位素分析法也可有效地测定古动物生活时期周围海水的温度。通过测定箭石化石及其围岩中氧的同位素16O、18O,有人确定了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格陵兰及阿根廷等国的中生代的古海水温度,发现当时的欧洲有温度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阿根廷则相反,古气候属于亚热带的性质。
3.1.3恢复各地质时代古陆的环境
根据古生物恢复古陆的环境,必须首先了解陆相生物群的类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定居在陆地上的生物,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①绝大多数的脊椎动物和昆虫;②淡水动物,主要是生活在湖泊、池沼的腹足类、瓣鳃类、介形类等;③陆生植物。第一种和第三种由于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在形态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别,与海生的同类分子易于区别。第二种海生与陆生的比较近似,主要不同之点是淡水中生活的种类通常属群比较单调,而繁殖的速度却很快,经常堆集成为巨厚的介壳层。另外,在淡水沉积中,海生无脊椎动物如珊瑚类、头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全部消失,苔藓动物和海绵等也极为稀少。根据某些淡水生物化石在某一地层中的大量富集和海相生物化石的全部绝迹,划出这一地层的分布区域,就能够推断各地质时代的古陆与湖泊的大致位置和范围。
对植物来说,一些阔叶的植物主要生活在热带,无生长年轮(如现代热带的棕榈等);而有的仅见于温暖或温凉气候条件下,具生长年轮(如现代的松柏类)。
3.1.4研究各地质时代的古气候
气候对于生物的类群组合、生长发育、地理分区等各方面都有显著影响。根据各地质时代古生物群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规律,再结合沉积物类型的特征以及古地磁、同位素年龄各方面的分析,可以推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
化石是研究古气候变化、划分气候带的有利标志。但某些能飞的鸟类、善游的鱼类、漂游不定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分布,或随季节而迁移,或随洋流而四散,在阐明古气候时,这类生物化石是应当排除在外的。因此,利用化石资料判断古气候必须特别慎重。一般来说,用来判断古气候的化石,植物是最可靠的,其次是底栖固着的无脊椎动物。
下面几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
1)北极和南极的气候严寒,但并非自古以来如此。在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等地,在距今约100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有大量植物化石,其中竟有生活在热带的木兰、棕榈等常绿乔木,说明当时的北极是终年遍披绿装的。
2)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距今约3亿年前),随着高等植物的迅速繁盛,其分布范围日益扩大。在北半球的煤田地区采集到大量的植物化石,推测当时蕨类植物茂密、具有高大的树干和密厚的枝叶。从植物的器官分析,它们还缺少完善的防止水分蒸发的表皮层,木质部分和厚壁细胞均不发育,没有年轮,多数为乔木状植物。由此推断,当时的气候是既温暖又潮湿,大约相当于现今的热带与亚热带。然而,当时的南半球景观却不是这样,从地层中采到的植物化石以舌羊齿为主,属于旱生植物,大都是矮小的灌木状或类似草本的类型,树叶紧密排列,而且坚厚,木质部分具有年轮,植物群的种类相当单调,数量贫缺。由此推断,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南半球的气候可能寒冷而干燥,与北半球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
由此可见,古生物化石是重建古地理的重要依据。但在运用化石恢复古地理时,必须注意要区分化石是原地埋藏还是异地埋藏。
原地埋藏的化石是指示古生物生活环境最好的标志,异地埋藏的化石只能指示埋藏古生物遗体的环境,二者虽都具有研究古地理的价值,但意义不同。在区分化石属原地埋藏还是异地埋藏时,要结合保存化石的沉积岩一起研究,因为沉积岩的成分和结构能够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特征。如果化石属于原地埋藏,则化石保存较完整;表面细微构造往往未遭破坏,表面无磨损现象;成虫与幼虫共生,化石个体大小混杂堆积在一处;化石保持原来生活时的状态(图3.1);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其所保存的古生物的生活环境是一致的。例如,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为海洋,水深不超过100m,水温在18℃以上,海水清澈,水流平静,这种环境里的沉积物则为比较纯净的碳酸钙和各种生物含钙的硬体(如各种介壳)。因此,可以认为比较纯的介壳灰岩中含大量造礁珊瑚化石时,就是原地埋藏,其分布地区就是温暖气候下海水流畅平静而清净的浅海。如果是异地埋藏,则化石往往被磨蚀;不同种类化石混杂;大小具有分选性;化石所反映的生态环境与沉积环境不一致。例如,碎屑岩中出现的零星的造礁珊瑚化石,可能是破碎的珊瑚骨骼被海潮带到滨海地区保存下来的,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设想,还需要仔细研究碎屑岩的成分及各种沉积特征。
图3.1 单体四射珊瑚在地层中的埋藏位置(据E.A.Ивацова,1958,转引自杨式溥,1993)
近年来,随着生态地层学的发展,利用古生物群落研究生物的生活环境,使对古地理、古环境的研究精度大大提高,古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丰度和分异度可敏感地反映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在温暖、浅水、动荡、富氧及水质清洁的海域,生物大量繁殖,因此生物丰度高,生物量巨大,分异性强;在水体局限或滞流、深水、静水、贫氧、水质混浊的水体中,生物繁殖困难,因此生物丰度低,生物量小,分异性差。
除了实体化石之外,遗迹化石也可用于恢复沉积环境,根据遗迹化石组合(遗迹相)(图3.2)及生物扰动强度可以判别海水的相对深度,进而解释沉积环境。一般来说,陆生动物(如恐龙)的足迹指示陆地环境;滨海和潮坪地区常见较深的潜穴,潜穴以简单的垂直和U形为主,由浅海到半深海、深海,潜穴逐渐变为平行于层面分布,形态趋于复杂。
图3.2 主要沉积环境中某些遗迹化石的分布(据Heckel,1972)
Ⅱ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可能在年轻人中也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或遭受外力影响后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脊神经根遭受刺激和压迫,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考虑配合中医膏药进行调理。
如何治疗腰间盘突出
1、卧床休息:如果轻度腰间盘突出,那么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阵,不从事重体力活不到一个月就能很好的恢复,这种情况比较难以坚持,但是如果坚持成功,它的复发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后佩戴腰围保护下床简单活动,坚持3个月就能达到效果。
2、药物疗法,外敷中医膏药,可以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3、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牵引法,相当把颈椎暂时拉开,让“髓核”回缩复位,当然这个需要在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疗推拿最好到医院理疗科进行,不专业的推拿是会导致全身瘫痪的,特别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问题。
5、髓核化学溶解法:髓核化学溶解法这个医学手段也是比较新的,注入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气化术、髓核切吸术等手段,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削掉多余的“髓核”让髓核不突出顶到神经。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如何缓解腰间盘突出的疼痛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很难彻底治愈,但大家平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缓解腰部疼痛,减轻腰部压力,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首先,避免久坐。当腰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诱发腰间盘突出,平时可以多做运动,训练腰部,有利于治疗腰间盘突出。
再次,睡觉姿势要放松。硬板床有利于减少腰腿部的活动,可使肌肉放松;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都能让身体得到放松。
Ⅲ 脊髓损伤作业治疗有几个阶段
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急性期)是受伤0~4周,以医疗管理为主的卧床阶段,此阶段以床边训练为主;第二阶段(训练前期)是受伤5~12周,本阶段以提高静态坐位保持的耐久性,恢复功能为主;第三阶段(训练中期)是受伤13~19周,本阶段以提高坐位平衡的耐久性恢复功能获得各种能力为主;第四阶段(训练后期)是受伤20周以后,该阶段训练患者应用所掌握的能力,学习如何适应家庭适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本阶段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基础训练为主以颈髓损伤为例,作业疗法从急性期到回归社会的训练过程如下(见表7-4-6)
表7-4-6急性期到回归社会的OT训练经过
1.第一阶段(急性期)———保持良好肢位和心理性的支持阶段此阶段的患者处于受伤后的急性期,由于受伤的脊椎尚处于不稳定阶段,所以一般都禁止做损伤部位的关节运动受伤部位负重或抗阻运动例如:颈椎受损时,严禁做颈部的屈曲伸展旋转等动作在此期间,作业治疗以关节挛缩浮肿变形等继发症状的预防及调整全身状况为主进行治疗另外,此阶段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以便尽快适应目前的生活
(1)良姿位保持:在急性期,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发生变形短缩或者痉挛;四肢瘫痪由于肌力分布不平衡,容易产生变形,所以需要保持正确的良好肢位,良好肢位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良肢位的主要目的是:①骨折部位进行正骨;②预防变形短缩;③预防褥疮发生;④抑制痉挛
患者在急性期,颈椎多需要固定为了保持上肢的良肢位,可以利用自制的矫形器或者自助具进行以消遣为目的进行的作业活动(写字绘画进食动作的练习等)
在急性期,就要判断是否需要夹板四肢瘫痪的患者由于肩胛骨上抬肘关节屈曲,容易导致潜在的疼痛和ROM受限上肢间歇性置于外展80°外旋肩向下肘关节完全伸展的位置,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前臂应置于旋前位,避免出现旋后挛缩而下肢由于常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收挛缩膝关节屈曲挛缩和足下垂等问题,也应注意良肢位的摆放作业治疗师在必要时应选择适当的夹板类型,并进行适当的组合,使夹板更适合患者的功能需求
(2)卧床期间的体位更换:脊髓损伤患者的皮肤感觉丧失,长期卧床容易造成骨隆突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压,最终导致神经营养性改变使皮肤出现坏死,即临床上所谓的压疮,这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常发生的部位为骶部跟结节后方坐骨结节区等预防的办法为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破损等现象
保持皮肤干燥,可对局部皮肤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气垫床红外线灯烘烤等方法,防止压疮形成
(3)进行被动的ROM训练,维持扩大关节活动度:受伤后,脊髓处于休克状态,受伤部位的1~2个髓节或者在受损的下位有出血浮肿,反射活动低下,从而出现迟缓性麻痹所以在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引起关节损伤
脊髓从休克状态开始恢复,脊髓反射通路和反射弧存在的肌肉,容易出现痉挛痉挛是由于上位中枢的抑制机制消失,脊髓反射弧从中枢的抑制中被释放出来而产生的痉挛肌肉即使受到很小的刺激,也会引起伸张反射所谓的痉挛,是指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肌张力)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被认为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ppermotorneuronsyndrome)的一部分
被动ROM训练是指针对禁忌活动部位以外的各个关节进行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
由于骨折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在骨折固定期内,应慎重进行被动ROM训练被动ROM训练应先从远端逐步开始,然后逐渐转向近端损伤部位,活动量也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为避免关节挛缩,全身各关节的被动活动,1~2次/天,每一关节在各轴向运动不少于3次进行被动运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有节奏,活动范围应达到但不超过最大生理范围,以免拉伤肌肉或韧带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为了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可以使用矫形器肩胛骨和肩带肌的被动运动和训练对于恢复上肢功能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尚存在腕关节伸展能力的患者,必须注意确保手指的正常活动范围因为,在利用腱效应获得抓握功能的时候,基本条件之一是手指的屈曲活动不受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腕关节伸展状态下的手指屈曲和腕关节屈曲状态下的手指伸展同等重要
(4)急性期功能维持训练:
1)急性期腕关节和手指的管理:颈髓损伤患者从向医院搬运时就需要开始进行腕关节和手指的管理麻痹的手放在桌上呈如图7-4-2所示的状态
图7-4-2手部肌肉表现左:手掌右:手背
手掌向上时,腕关节呈现中立位,掌指关节(MPJ)呈现伸展位,近端指间关节(PIPJ)和远端指间关节(DIPJ)呈现屈曲另外,拇指由于重力的作用拉向床的方向,和手掌在同一平面,失去了拳的形状手掌朝下放置,手掌失去了抓握而呈现平坦,拇指也在手掌的旁边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拉曳手指屈曲,使PIPJ和DIPJ出现屈曲,从指尖到MPJ呈现过伸展状态,拇指和手掌的距离渐渐变大了这种肢位持续进行,常常发生关节挛缩也就是说,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MPJ出现过伸展,导致屈曲受限PIPJDIPJ出现屈曲挛缩,导致不能伸展手指屈曲不论拉长指浅屈肌还是指深屈肌,肌肉均丧失弹性
2)腕关节的腱效应作用:正常情况下,腕关节背伸时,手指自然屈曲,腕关节掌屈时,手指自然伸展,这个作用叫作腕关节的腱效应(如图7-4-3所示)
图7-4-3腕关节的腱效应
腕关节从掌屈过渡到背伸时,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的距离变长,在此状态下牵拉指尖的肌肉,以及重力的作用,手指下垂,MPJPIPJDIPJ共同屈曲,完成抓握物品的动作
拇指也是根据同样的原理,腕关节一屈曲,拇指向食指靠近,完成侧腹捏的动作C6颈髓损伤患者腕关节具备背屈功能,虽然手指不能活动,但是利用腱效应能够抓握瓶子卡片等总之从早期开始,就要注意进行手的管理,尽量保持关节不出现挛缩,肌腱保持适度长度适当的紧张度,腕关节维持背屈功能等,这些对保持手指的实用性十分重要
3)良肢位固定:在患病初期,利用绷带或支具,使腕关节处于稍稍背屈MPJ和IPJ屈曲的位置,手掌放一毛巾卷,避免手指屈肌肌腱和MPJ产生不必要的伸展(如图7-4-47-4-5所示)手指ROM训练时也要引起注意
图7-4-45
(5)预防手部浮肿:在急性期,因肩关节产生疼痛性的挛缩,手部会出现浮肿,并产生挛缩,在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易引起屈曲受限,从而影响手的抓握功能,所以必须从早期开始积极预防预防的方法之一是卧床时利用枕头或悬吊装置将上肢托起,使上肢位置高于肩部
(6)肌力维持强化训练:受伤后经过1~2周,从被动运动开始进行关节活动训练,经过主动辅助运动逐渐过渡到抗阻运动训练患者的肌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功能恢复的程度,所以必须从初期在不对损伤部位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训练对于任何一个有恢复可能的患者,都要进行肌肉功能的再训练,特别应注重强化上肢的肌力,为将来移动身体使用轮椅或者使用拐杖步行做准备出现自主运动的患者,可进行徒手辅助自主运动和自主运动在确保脊椎稳定的前提下,要尽早利用铁哑铃弹簧拉力器等进行抗阻自主运动;也可在仰卧位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进行编织捏黏土叠纸玩具等动作在恢复和训练的各个阶段,需要反复进行肌力检查,密切注意和掌握肌力变化情况,随时检测训练效果,必要时调整训练方法
(7)支具自助具的制作:在急性期,为保持良肢位可使用长对指支具患者卧床期间,应根据需要制作一些为患者提供方便的辅助用具,并对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
呼唤铃的操作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进行改制,设法将其尽可能接近患者,并将开关设计为按动呼吸等控制方式以便患者操作;另外,最好将电视收音机阅读台及阅读灯等的开关也设计成患者能够自行控制的形式
(8)心理支持:受伤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经历休克→期望恢复→失望苦恼和混乱→逐步接受现实并进行康复训练→适应生活环境等几个过程,而且在其中的几个过程容易出现反复与通常认为的观点相反,损伤平面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截瘫和四肢瘫痪患者都将经过同样的心理过程初期,治疗者要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情况,接触患者之前,应首先与主管医生联系或者通过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掌握患者对自身预后情况的理解程度,允许并鼓励患者表达沮丧愤怒恐惧和其他情感,使其压抑的心情得以宣泄此期患者功能丧失感强,悲观情绪明显,所以在这个时期可尝试着让患者理解功能恢复的进展,同时选择患者能完成的作业活动使其获得成就感总之这个时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性支持,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除损伤部位的疼痛以外,突然出现的下肢或四肢的瘫痪,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产生剧烈的心理波动,大部分患者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缺乏或丧失治疗信心,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因此,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言语情绪行为并做好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细心呵护其自尊心,努力培养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认识到使用合理的医疗技术和措施,可使自己的病情缓解和功能改善
2.第二阶段(训练前期)———提高静态坐位保持的耐久性,恢复功能阶段这一时期的患者能够坐在轮椅上,开始承受自上而下的力为此,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减轻坐位压力,以达到预防坐骨股骨粗隆和骶骨骨性突起部位压疮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安全地开展适当的各种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从卧床到坐位的适应性训练:患者最初从长期卧床状态逐步过渡到半卧位或坐位,倾斜的高度应逐渐增加,以无头晕等低血压不适症状为度,循序渐进下肢可使用弹力绷带,同时可使用腹带,以减少静脉血液瘀滞从卧位到坐位需要1~3周的适应时间,适应时间长短与损伤平面有关坐起时,通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一般表现是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等脊髓损伤患者良好的坐位姿势保持能力是移动和移乘的基础,因此能够安全稳定地保持坐位对患者非常重要可利用脊柱椎间关节的骨性锁定及韧带限制它的活动性(制动机制),利用非麻痹肢体(双上肢头颈部肩胛带)的位置,控制重心的移动以保持坐位四肢麻痹及截瘫患者长坐位平衡的特征如下(表7-4-7和7-4-8):
表7-4-7.8
坐位平衡的稳定性需要依靠非麻痹肢体的调节能力,脊柱的向后弯曲的姿势对维持坐位平衡非常重要为此,有必要保持脊柱和下肢的柔韧性坐位保持训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首先进行利用双上肢支撑的保持坐位训练,然后进行双上肢支撑于膝上的保持坐位训练具体训练内容举例如下:反复做双上肢肘关节伸展向前方上举保持约5秒钟的动作练习;患者保持坐位时,治疗者轻轻推动患者躯干,诱发伸张反射出现,嘱患者保持坐位平衡通过反复进行类似上述动作的训练,使患者的坐位平衡能力逐步提高,最终达到能够自如地安全地保持正确的坐姿
进行站立训练的初期,应避免将起立台调整到过大的角度,并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状况,遇到情况做到能够及时调节直立的角度每次的训练时间需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最初以30分钟一次为宜,每天有规律地进行1~2次这样的训练也有利于预防压疮泌尿系合并症等的发生
高位颈髓损伤的患者,最好使用可调节靠背角度的轮椅,患者坐在轮椅上出现上述症状时能够立即调整靠背角度,如果使用的是普通轮椅,应采取将轮椅向后倾斜(借助支撑物,如床)使双下肢抬高的措施,如图7-4-6所示
图7-4-6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置
(2)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扩大训练和肌力强化训练:关节运动情况和肌力恢复的水平,对脊髓损伤患者将来各种能力恢复的程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关节运动的受限或肌力的减弱,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例如,肩关节运动范围的受限,影响更衣动作完成的质量;踝关节的挛缩或变形,影响鞋的正常穿着并妨碍正常的站立;肩部的内收旋转肘关节伸展等肌肉,是做上肢支撑并进行转移动作的关键,而且支撑是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预防褥疮的基本动作;腕关节的伸展指长屈肌的功能,以及手指屈曲的正常关节活动度对手的抓握能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指导患者坚持持续的进行维持关节活动度的基本练习,如双上肢上举,伸展躯干双上肢支撑抬高臀部的动作等,还应鼓励患者做自我主动辅助运动,如利用自己的双上肢做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度训练
另外,在这一阶段应根据患者的功能评定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在站立台上的训练阶段,可开展一些手工艺和使用上肢的游戏动作;能坐到轮椅上之后,可开始学习一些工具的使用和操作,如锯子锤子编织针等;还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在桌面上可以完成的,例如棋牌类的游戏,当下肢出现恢复,可选择包含下肢动作的作业活动,例如,踏板式治疗器脚踏式线锯或伴有大动作的立位木工作业(如锯开长板推刨子动作等)
(3)功能性训练:单纯的肌力增强或肌肉牵张都不会直接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而是需要通过训练,让脊髓损伤患者学会充分利用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并掌握利用残存肌力的代偿和一些运动技巧,达到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及适应生活环境的目的所以,功能性训练是康复训练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功能性训练应尽早开始,而不应把它放在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得到改善之后早期的功能训练具有巨大的心理效果,受伤初期的患者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实用动作后,可以体会到通过努力就确实能够获得进步,而当患者不断掌握及学会使用更多的技巧后,其活动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肌力和身体的柔软性
3.第三阶段(训练中期)———以提高坐位平衡的耐久性获得各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功能恢复阶段
(1)肌力训练:肌力训练的重点是肌力2~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渐进抗阻训练;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滑板运动或主动运动;肌力1级时需要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恢复肌肉的实用功能脊髓损伤者为了使用轮椅拐杖或助行器,在卧位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胛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对于采用低靠背轮椅者,还需要对腰背肌进行训练步行训练的基础是要对腹肌髂腰肌腰背肌股四头肌内收肌臀肌等肌肉进行训练卧位时可采用举重支撑动作,坐位时可利用倒立架支撑架等工具进行训练
(2)坐位保持训练:正确的独立坐位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练的前提条件床上坐位可分为长坐位(膝关节伸直)和端坐位(膝关节屈曲)实现长坐位的独立才能进行床上转移训练和穿裤袜和鞋的训练,独立保持长坐位的前提是腘绳肌必须牵张度良好,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超过90°坐位训练还应包括平衡训练(即躯干向前后左右侧倾斜时的平衡以及旋转活动时的平衡)这种平衡训练与中风和脑外伤患者的平衡训练相似
(3)转移训练:包括独立转移和辅助转移辅助转移是指患者在他人的辅助下进行体位转移,可有两人辅助和一人辅助等方法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立完成转移动作,包括从卧位到坐位转移床上或垫上横向和纵向转移床至轮椅和轮椅至床的转移轮椅到凳或凳到轮椅的转移以及轮椅到地面和地面到轮椅的转移等在转移时可以借助移乘板等辅助具
(4)轮椅操纵训练:①适当的姿势可采用身体重心落在坐骨结节上方或后方(后倾坐姿)或相反的前倾坐姿前倾坐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更好,而后倾坐姿较省力和灵活,要注意防止出现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弯②轮椅操纵上肢力量及耐力是轮椅操纵的基本条件在技术上包括前后轮操纵,左右转进退操纵,前轮翘起行走及旋转操纵,上一级楼梯训练以及下楼梯训练乘坐轮椅期间,应注意每隔30分钟,必须用上肢撑起躯干,或前倾/侧倾躯干,以减轻臀部的压力,以免坐骨结节处发生压疮
在进行功能训练时,掌握在各种姿势下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控制能力,是有效地进行良好的功能性活动的基本条件很多功能性活动是由一个相当复杂的动作系列组成的
因此,在试图完成一个复杂活动之前,可先把这个动作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学习掌握,在患者分别掌握了各个环节的分解动作之后,再把这些环节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性活动
以轮椅乘坐训练为例,一般情况下脊髓损伤后3~4个月,非外伤性截瘫后一个月,当患者被动坐起能保持15~30分钟的时侯,即使不能完全保持坐位平衡也可以在辅助下进行轮椅乘坐练习轮椅动作的训练大体上分为基本动作移乘和应用动作几个步骤
基本动作:轮椅坐位平衡;在轮椅上练习用双臂支撑身体;将下肢移到地面上的动作;驱动轮椅
移乘动作:包括从轮椅到床从轮椅到椅子从轮椅到地面的移乘动作
应用动作:坐在轮椅上出门进门开关门,从轮椅到卫生间坐便器的移乘,从轮椅到洗澡间的移乘,从轮椅坐位姿势起立等动作
(5)辅助器的选用:颈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的患者,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合理地使用各种辅助器具,是能够达到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有效减轻护理强度目的的,如何为患者设计和制作方便患者使用对患者有帮助的辅助具是作业疗法训练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4.第四阶段———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准备阶段患者经过治疗和训练,终有一天会离开医院,回归家庭或者重返工作岗位因此,在医院治疗期间,必须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功能水平恢复情况和其他特点,进行综合评定,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1)回归家庭:对于回归家庭的患者,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治疗师必须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动作特点等,设法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加以改造,或者对患者家属提出建议,为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一般情况下,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环境,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洗手池的下方,需要足以容纳坐在轮椅上的双下肢的空间,便于患者的身体更加接近洗手池
2)水龙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换根据患者手的功能情况,选择便于使用的水龙头的类型例如,市场上出售的有触摸式感应式,以及各种形状的开关把手
3)剪指甲以及梳头等动作,一般需要使用自助具例如,将梳子或牙刷的把手加粗加长,便于患者抓握和使用
(2)心理社会支持:康复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在身体残存残疾的状态下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并最大限度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作为作业疗法治疗师,不能仅满足于教会患者一些独立生活的一些身体动作和功能训练因为这些仅仅是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作业治疗更加关注患者精神层面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包括在患者自身心理心态方面的调整,提供必需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在心里和精神方面帮助患者重塑自身形象,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重新认识,重新设计自身的未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同时,应该认识到脊髓损伤后的社会适应并不仅限于患者本人,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面临着很重要的适应问题当家庭成员需要适应这些改变时,治疗师就应该为其家庭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支持家庭成员如果能够很好地接受现实积极面对现状,对患者适应残疾生活具有极大的帮助支持作用为此,为使患者能顺利地完成康复治疗并获得预期的效果,治疗师在初期制定治疗方案时,就应该将患者和其家属吸收为治疗小组中的一员,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患者学习功能性活动掌握日常生活自理的方法选择各种辅助器具确定各方面的护理问题时,都可以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协商
通过这样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效地培养脊髓损伤患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及以后独立生活习惯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职业准备:如果患者出院后将重新就职,需要每天到单位上班,那么,作业治疗师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针对患者24小时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预测患者在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必要时进行实地检测,力争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准备好对策
一般来说,患者重新就职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限于身体方面的功能,还包括精神持久力精力集中的程度时间观念心理状态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问题需要整个康复小组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整
以乘坐轮椅出勤为例,作业治疗师需要确认患者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①日常生活完全自立包括更衣动作床和轮椅间的转移动作洗漱动作(女性包括适当的化妆)入厕动作洗衣做饭吃饭收拾整理房间等
②家与单位之间的移动可能有多种形式,距离较近时可以选择直接驱动轮椅出勤,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实地训练,比如学习如何躲避实际状况中拥挤的人流交通指示灯的运用台阶处理等问题而距离较远的需要驾驶汽车时,就必须经过驾驶培训获得有效资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法规,今后随着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逐步普及,残疾人用车的配套工程的出现和完善,残疾人驾车上路将成为事实这种情况下,作业治疗部门需要做的工作是,指导患者学习轮椅和汽车座位之间的转移动作以及如何将轮椅折叠并送入汽车内
③基本的职业能力包括与他人交流计算书写打字电脑操作等能力
④单位内公共设施的利用能力单位的公共设施指单位的茶水间厕所食堂等设施,患者必须能够运用自如治疗师应前去观察了解,注意有无台阶取餐柜台的高度厕所的坐便器的样式等,是否会成为患者的障碍,必要时需要与单位的有关部门联系,进行安装扶手改台阶为坡道等环境改造
(4)社会的再适应:为了再次适应社会,具体设计每一个生活活动,以下从中期到后期分别叙述作业疗法的援助方法
①家务劳动训练:在家务劳动中最重要的是做饭烹调活动C7以上的颈髓损伤患者因手指没有抓握能力,使用菜刀等工具工具时会困难,解决的方法是利用残存功能,选择代偿固定和抓握的自助具,比如可以在刀柄上安装U型把手菜板上安装钉子板下铺垫防滑垫等,如图7-4-7所示
图7-4-7代偿固定功能的菜板
这些辅助器具和自助具在使用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实用性为了确保安全提高效率,可以考虑使用万能搅拌器切片器微波炉电磁炉洗碗机消毒器等器具,还有可以适当选择冷冻食品半成品等
C8以下的颈髓损伤患者因为残存抓握和捏的功能,如果将灶台洗菜池橱柜和冰箱等环境改造成乘坐轮椅时也便于操作的状态,患者几乎不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和自助具
洗衣机的使用方面,需要考虑操作台的高度和从洗衣桶中拿取衣物时和晾晒时的需求,需要调整洗衣机的高度,选择具有横向开关门的洗衣机和可调高度的晒衣杆
扫除时使用吸尘器,C7以上的颈髓损伤患者因不能抓握,可把手柄改造成可卡在手部的自助具,C7以下也要考虑衣柜的摆放等环境的调整要适合乘坐轮椅者
②房屋改造:确定脊髓损伤者今后主要在轮椅上生活以后,住宅等生活环境改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作业疗法师应从早期就开始收集患者住宅的相关信息,结合训练的进展情况患者本人的打算和家属的希望,就环境改造等事宜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
对于上肢功能障碍不明显躯干平衡良好的截瘫患者,如果住宅房屋内没有台阶并且通行幅宽足够,一般无需改造而四肢瘫的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受限明显,必须精心设计谨慎进行
患者生活自立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否具备移乘能力为了减轻介助量,可利用室内升降机或者电动床等器具,房间的摆设设计也应考虑实用性和合理性C6-C7损伤个体差异较大,必须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设计
一般情况下轮椅坐位高度与移乘物的高度一致,确保轮椅能与移乘物充分的接近
排便时,多使用坐药臀部如果没有感觉,在座便器上插入药物非常困难另外,排便时间长,最理想的是在侧卧位插入坐药,进行排便,如图7-4-8和7-4-9所示
图7-4-8自理用厕所样式:侧卧位型
图7-4-9自理用厕所样式:前方移动型
浴室:注意喷头的位置(手能拿到的地方)和形状(容易抓握的形状)另外,为避免有感觉障碍的患者造成烫
Ⅳ 鞋跟高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以前好像听说过鞋跟高对人体不好,具体什麽来著我也忘记了
Ⅳ 什么样的鞋是真正的健康鞋 要科学依据
健康鞋我倒没有什么深刻见解,不过鞋业方面的信息我推荐 欧维思鞋业博客 这里面有很多鞋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资讯
Ⅵ 请问这种狗叫什么名字要准确的学名哦!
黄金猎犬
黄金猎犬(Golden Retriever)是比较现代并很流行的狗的品种。它是作为用来在猎捕野禽的寻回犬而培养出来的。今天,它是最常见的家犬之一,因为它很容易养,很有耐心并且对主人要求不多,只要定期的运动,食物和兽医体检就可以了。它经常被亲昵地称呼为“金毛”(Golden或Goldie)。金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讨人喜欢的性格。这个品种和人以及其他的狗可以相处得很好。它在受惊时会叫,但除此以外不是一个很好的看门狗,因为它太友好了。它也很容易训练,因为它天生有讨好主人的冲动。这是一种喜欢和人在一起的狗;有人在的时候很高兴,不会让人讨厌或是耍赖。
黄金猎犬 原产地:英国 最大身高:24英寸 最大体重:80磅 毛色:金色 职能:狩猎,游泳,导盲 黄金猎犬一直都是最受欢迎宠物排行榜上的常客。它的身影广泛见於儿童的娱乐生活和乡村景色当中,并且,它的喜水性和天然的狩猎本能也成为猎人的最佳搭档。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界初的苏格兰,那个时候也只是中型狗,它的本领卓越的表性在狩猎和游泳方面。运动员们则钦佩他的运动本领和对主任家庭的敦厚职业精神。到了19世纪末,黄金猎犬已经成为了北美名犬。1925年黄金猎犬便在美国爱犬俱乐部American Kennel Club 注册上了自己的大名。
Ⅶ 区域土壤及分布
一、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是指母岩经风化剥蚀、搬运及堆积等过程后于地表形成的松散风化壳的表层。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对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成土母质的差异性往往成为土壤分异的主要因素。按岩石的地质成因及沉积形成,本区成土母质可分为残坡积物母质、洪冲积物母质、冲积物母质、湖积物母质、海相沉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6种类型。
(一)残坡积物母质
残坡积物母质是本区主要的成土母质,广泛分布在山地丘陵区。根据母质的物源不同可分为酸性岩类、基性岩类、砂页岩类、石灰岩类等。酸性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多含粗粒石英、长石,细粒部分含量相对较少,盐基不饱和,淋淀作用较强,土壤全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低,典型土壤类型为粗骨土和棕壤。基性岩类易受风化,沉积物松散,形成的土壤质地细,铁、锰含量较高,磷、钾养分丰富,主要成土类型为中性粗骨土、棕壤和淋溶褐土。砂页岩类发育的土壤土层较薄,形成的土壤颗粒粗,砾石多,盐基饱和度低,养分贫瘠,是棕壤、褐土和粗骨土的成土母质。
(二)洪冲积物母质
洪冲积物母质由汛期洪水倾泻所携带泥沙,碎石堆积而成。该类型土壤母质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如胶莱盆地南部、大沽河及其他河流的河谷平原或阶地的后缘地带。洪冲积物一般分选不明显,但在山前平原的上缘和下缘,已显示出不同的组成颗粒,在上缘,沉积物颗粒粗,近山麓处常含有磨圆度较小的砾石,或夹有一层至数层砾石层。洪冲积物仍保留着对附近低山、丘陵岩石风化物的继承性。本区洪冲积物母质多由酸性岩风化物组成,颗粒粗大且含量较高,多含抗风化的石英、长石矿物和酸性岩半风化石砾,局部夹有小面积的砾石层或透镜体。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土体深厚、土壤剖面发育层次完整,水的侧向补给条件好,来自上游的可溶性矿物质丰富,具有良好的土壤肥力,一般种植果树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洪冲积物多发育成典型棕壤和褐土。
(三)冲积物母质
冲积物母质为地表经常性水流的堆积产物,是第四纪沉积的主要成因类型,以条带状分布在山丘区的河谷内及平原河滩中,其物质组成有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变细的明显规律,宽大河床中的冲积物有明显的横向变化及河漫滩相二元结构。山地丘陵区,第四纪以来地壳明显抬升,河流冲积层厚度一般不超过40m,短源小河的冲积物,其物质成分与母岩关系密切,大多数河流冲积物属混源松散沉积。冲积物经地表流水长距离搬运,流经不同地质区将各种岩石风化物混合,土壤肥力良好,土层深厚且剖面完整,宜于耕作。冲积物分布区地势低平,是潮土、潮棕壤和潮褐土的成土母质。
(四)湖积物母质
湖积物由湖水悬浮物质静水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胶莱河平原,沂沭河谷平原,在全新世中期(距今5000~6000年),它们基本脱离了湖沼环境,但这一过程现在仍在继续。湖积物质地细且致密,其表层一般为灰黄色砂质粘土或粘土,具水平层理,之下为青灰色的、曾经历泥灰沉积的沉积层,富含有机质,多见锈斑纹、铁锰结核,且在50cm深以下有钙结核层。土壤发育为砂礓黑土。
(五)海相沉积物母质
该类型土壤母质分布在滨海滩地和滨海洼地中,受经常性的海水潮汐和浪击的机械作用,具海陆交互相沉积特点,主要分布在胶州湾、莱州湾沿岸,呈小面积条带状分布在鲁东沿海。海积物的组成因海岸类型和入海水系而异,胶州湾、莱州湾沿岸为较黏质,而鲁东沿海岸以黄色砂砾沉积为主,较大海湾的内缘海积物以泥砂为主。海积物夹有海生贝壳和浅海相生物残体,并受海水影响,含磷量、含盐量及矿化度较高,局部矿化度可高达100g/L以上,一般不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宜发展盐业、海水养殖业、沿海防护林。典型土壤类型为滨海潮滩盐土、滨海盐土。
(六)风积物母质
风积物多由河流沉积物和海积物经风力再搬运沉积而成,分布在沿海地带,海滩砂经风力搬运再沉积,零星分布于沿海沙堤、砂丘,尤以牟平沿海较为集中。风积物颗粒粗,结持力弱,颗粒组成均一。风积物一般发育为风沙土。
二、主要土壤类型
(一)土壤类型
根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定的土壤分类方案,研究区土壤可分棕壤、褐土、风沙土、火山灰土、石质土、粗骨土、砂礓黑土、山地草甸土、潮土、盐土、滨海盐土、水稻土,共12个土类,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可进一步细分28个亚类、79个土属和223个土种。区内土壤总面积54 370km2,土壤面积在5000km2以上的土类有4个,依次为棕壤土、粗骨土、潮土和褐土。
(二)土壤分布特征
受气候、水文、成土母质、地形高度的变化及地貌形态的差异等因素的制约,研究区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强,土壤受到严重的剥蚀和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质地粗糙,养分含量低,土壤发育为薄层粗骨土或石质土,棕壤仅分布在低山的茂密林下。丘陵的中下部(山前倾斜平原),坡度逐渐减缓,地表径流减小,下渗作用逐渐加强,土体内部出现淋溶淀积过程,土壤物理性黏粒和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的移动,上部发生淋溶,下部出现淀积层,土壤发育为中层粗骨土、棕壤土。沟谷地带和山间平原,由于流水搬运作用的不断进行,产生了分选性沉积,形成了具有不同排列层次的潮土。近海处,受海积作用和河流的冲积、洪积作用影响,形成质地粗糙的滨海潮滩盐土和滨海盐土。从而构成了从低山丘陵到滨海平原,由石质土—粗骨土—棕壤—潮土—滨海盐土的垂直分布规律(图2-3)。现将主要土类特征简要概述如下。
图2-3 土壤类型分布图
(三)土壤类型分布及特征
1.棕壤土
棕壤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在研究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面积约为20 247km2,占调查面积的37.24%,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特别在研究区南部、烟台西部以及威海地区分布广泛。成土母岩主要为酸性岩浆岩、片麻岩或洪积物。棕壤土剖面多具有完整的构型和发育较好的特征土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质地黏重,pH在5.5~7.2之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速效钾含量低。农用为主,兼营林、果,土层深厚的洪积棕壤农田,一般种植小麦、玉米;土层较厚的坡麓棕壤农田,种植小麦、甘薯、花生、黄烟等,林果用地主要为苹果、梨、葡萄、樱桃等,亦有少量赤松、刺槐等。棕壤土类可进一步划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4个亚类。
2.粗骨土
粗骨土是发育在各种残坡积风化物之上,含有大量砾石和石砾、土层浅薄、成土过程微弱的一类土壤。粗骨土分布面积为研究区占第二位的土类,几乎在所有中、低山和丘陵坡地都有粗骨土分布,面积约为11 66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1.45%。低缓丘陵上的粗骨土多被垦为农田,以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花生为主,还有相当面积的粗骨土已辟建为果园,种植苹果、山楂、梨等,自然植被主要为赤松、油松、麻栎等,灌草主要有酸枣、铁杆蒿、卫茅等。粗骨土受人为活动影响很大,过度垦殖和滥伐林木会加剧土壤侵蚀,而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利于水土保持,土层加厚,以及土壤肥力提高。本区粗骨土类可进一步分为酸性粗骨土、中性粗骨土和钙质粗骨土3个亚类。
3.潮土
潮土是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受地下水影响,并经长期的旱耕熟化而形成的一类土壤,潮土剖面由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构成,其底土层发育的潮化层是潮土的特征土层。面积约8770km2,占调查面积的16.13%,是仅次于棕壤和粗骨土分布面积占第三位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潍河、大沽河、沭河及胶莱河等河流的沿河倾斜平原及沿河阶地。本区潮土砂砾含量较高,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颗粒可见,不含碳酸盐;表土疏松,耕性好,土质深厚,质地适中,熟化程度高,地下水源丰富,是发展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区。可进一步划分为潮土、脱潮土、湿潮土和盐化潮土4个亚类。
4.褐土
碳酸盐的淋溶淀积是褐土的主导成土过程。成土母质主要为冲积洪积物,面积约5056km2,占调查面积的9.30%,主要分布在临朐北部、沂沭断裂带局部及莱西东部。褐土成土过程稳定,钙积作用和黏化作用明显,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砂页岩、坡洪积物。表层质地大部分为砂质黏壤土和黏壤土,黏化层大部分为壤质黏土,这种上轻下重的构型有利作物的生长,但部分土种黏化层位太高,影响作物根系的延伸,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自然林被为针阔叶混交林,常见树种有侧柏、刺槐、山杨等。褐土可细分为淋溶褐土、褐土性土、潮褐土、石灰性褐土、褐土5个亚类。
5.石质土
石质土是发育在各种残积风化物之上,经受强烈的侵蚀、发育程度弱,土层极薄的一类土壤,与粗骨土呈复区分布,面积约1609km2,占调查面积的2.96%,主要分布在调查区东部及五莲南部局部丘陵高坡地带。土壤砾石含量多,砾石部分主要是难风化的石英、长石颗粒,土粒部分粗砂含量较高,黏粒含量低,质地多为砂质壤土,土壤养分贫瘠,分布地势高,坡度陡,一般无树木生长,多生灌草,植被覆盖率低,因此在利用上应按流域的整体规划发展草被,关键措施首先是“封山”,严禁滥挖乱牧,其次也可以人工植草,以保持土壤,促进岩石风化,使土层不断加厚。本区石质土细分为酸性石质土、中性石质土、钙质石质土3个亚类。
6.砂礓黑土
砂礓黑土是具有“黑土层”和“砂礓层”的半水成土,是山东省古老的耕作土壤之一。成土母质为第四纪以来的浅湖相沉积物,其沉积物来源于周围酸性岩、砂页岩、变质岩的风化物,面积3849km2,占调查面积的7.08%,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沂沭河谷平原。砂礓黑土剖面自上而下分为熟化黑土层(即耕作层)、犁底层、残余黑土层、脱潜育层和砂礓层。砂礓黑土质地黏重,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8%,是山东省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类,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也较高;其耕层和黑土层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分别为19.9和21.1毫克当量/100 g土。砂礓黑土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和铁锰质结核,由于铁、锰氧化物与多种重金属元素共生,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目前调查区砂礓黑土绝大多数为耕地,除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有棉花、花生、大蒜等经济作物和蔬菜。研究区砂礓黑土可细分为砂礓黑土和石灰性砂礓黑土2个亚类。
7.水稻土
水稻土是在母质或其他类型母土之上,在种植水稻淹水条件下,经受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还原交替过程,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母质层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发育不完全的剖面往往缺少某个或某几个特征土层。土体在1m深之内为碱性反应,pH为7.7~8.0。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较高。区内仅有淹育水稻土1个亚类,分布在沂河、沭河局部地段,面积仅310km2,占研究区面积的0.57%。
8.草甸风沙土
草甸风沙土以海相沉积物为成土母质,后又经过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发育的土壤。分布在烟台—威海沿海局部地带,面积约3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0.06%。剖面一般只有很薄的腐殖质层和母质层,没有明显的淀积层,并经常出现一层或几层的埋藏土层。在半固定和固定草甸风沙土剖面的下部呈现潮化特征,有锈斑纹发育。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各种养分含量很低。地形为滨海沙滩地,多见平缓沙丘,次生刺槐林。
9.火山灰土
火山灰土是发育在火山喷出物、火山碎屑物上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莱西—胶州一带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内,面积约619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14%。火山灰土土体浅薄,疏松、多含火山弹、火山渣和熔岩块,质地多为黏壤土和壤质黏土,含有较多的砾石。容重1.0 g/cm3,大大低于其他土壤的容重,容重低是火山灰土的主要性质之一。有效铁、阳离子交换量含量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类。目前火山灰土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局部稀疏草被生长,水土流失严重,宜发展林业。
10.山地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分布在山地平缓顶部,常年受水湿和低温影响,在草灌群丛植被下发育的一类土壤。研究区内山地草甸土分布在崂山、昆嵛山等顶部,面积约16km2,仅占研究区面积的0.03%。土壤质地较轻,多为砂壤至轻壤土。地势高、风力大,乔木难以生长,但因降水较多,利于灌木草本植物生长,有机质、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各种养分含量都较高。
11.滨海盐土
滨海盐土是地质过程产生的海相盐渍淤泥或海陆双相结构的沉积物为母质,在海水和海潮的作用下经过积盐过程发育而成的土壤。面积约216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98%。主要分布在昌邑市北部滨海平原、胶州湾北部海湾滩涂及河流入海口地带。滨海盐土剖面表层为壤土类和黏壤土类,并有黏土和砂土夹层,潮化特征明显,从5cm深处出现锈纹斑,向下层锈纹斑渐多,表层(0~20cm 深)含盐量一般在1.0%~3.0%之间,土体含盐量在0.4%~1.0%之间,农作物多无法生长,适宜于盐业发展、海水养殖等。受海洋生物遗骸影响,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速效磷钾含量较高,在微量元素中,有效硼和有效铜高于其他土类,有待开发利用。区内滨海盐土可细分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滩盐土2个亚类。
12.盐土
当表层土壤(0~20cm深)含盐量0.8%~1.0%时即为盐土,成土母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区内盐土(碱化盐土)分布在文登南部沿海地带,面积约为32km2,占0.06%。盐土阴离子组成中以重碳酸根为主、碱化度<45%,地表多有盐结皮,在旱季自然条件下盐分主要在表土层积累,土壤剖面下部受潜水作用发育有大量锈纹斑。土体呈微碱性或碱性反应,pH为7.5~8.5。盐土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低,农作物多无法生长,自然植被为稀疏的茅草、碱蒿,适宜于发展盐业、海水养殖等。
Ⅷ 腰间盘突出是怎么引起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腰间盘突出。事实上,根据网络词条的解释,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第二点,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事实上,当我们在锻炼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因为如果运动强度太大的话,就有可能伤害到我们的腰椎部位。与此同时,如果是经常在办公室久坐的职工,以及长期采用一个姿势工作的人群,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一定要起来活动一下,千万不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对腰椎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会导致腰间盘突出的病症。
总而言之,想要通过锻炼的方式预防腰间盘突出,也要坚持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