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搬运
Ⅰ 学习任务化石的形成及保存分析
【任务描述】 ①正确分析化石的形成条件,了解化石的石化作用;②了解常见的化石类型;③熟练鉴定化石类型。
一、化石的概念
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因此,化石区别于一般的岩石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它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者是由生物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保留下来的痕迹。一些保存在地层中与生物和生物活动无关的物体,虽然在形态上与某些化石十分相似,但只能称为假化石,如姜结石、龟背石、泥裂、卵形砾石、波痕、放射状结晶的矿物集合体、矿质结核、树枝状铁质沉淀物等,都不是化石。
因为古生物学是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的,而且古生物是相对现生生物而言的,它们具有生活时代上的差别。通常古、今生物之间的时间界线被定在距今1万年左右,即生活在全新世以前的生物才称为古生物,而全新世以来的生物属于现生生物的范畴。因此,埋藏在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不是化石,人类历史以来的考古文物一般亦不被认为是化石。
二、化石的种类
在古生物学研究的化石中,有些生物体和化石个体较大,利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就能直接进行研究,这些化石称为大化石。但是某些生物类别,如有孔虫、放射虫、介形虫、沟鞭藻和硅藻等,以及某些古生物类别的微小部分或微小器官,如牙形石、轮藻和孢子花粉等,形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辨认,这些化石称为微化石。对于微化石的研究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岩石中将化石处理、分离出来,或磨制成切片。
保存在地层中的龟背石、卵形砾石、放射状结晶的矿物集合体、矿质结核、树枝状铁锰质沉积物等,在形态上与化石有极其形似性,但它们与生物或生物生命活动无关,我们称其为假化石(图1-8)。
图1-8 假化石
(据郭宝炎,2009)
三、化石的形成过程
研究生物自死亡后埋藏在沉积物中,随同沉积物经化石化作用形成化石的学科称为埋藏学。从埋藏学角度,可将化石形成的全部过程分为图1-9所示的几个阶段。
图1-9 化石形成的过程
(据孙跃武等,2006)
◎生物群落:是在一定区域或同一环境里各种生物居群相互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这种单元结合松散,在其形成之前及形成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在演变着,但演变有规律性,同时群落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尸积群:因各种原因生物死亡后尸体堆积而成的尸积群或称死亡群。尸积群可能属于同一群落的成分,亦可能是几个群落的成分死后的混合堆积。这主要受沉积物的沉积速度、环境稳定性、生物扰动等因素的控制。
◎埋藏群:尸积群被埋藏后称埋藏群,它可能是原地埋藏,也可能迁移至他处或与其他群落的尸积群相混杂成为异地埋藏。原地埋藏不同于原位埋藏。一般生物死亡后只要在其所属群落生活的范围内埋藏都属原地埋藏。
◎化石群:埋藏群通过石化作用与周围的沉积物同时形成化石群。在原地埋藏,其成分由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形成的化石群称化石群落。化石群落是生物群落中被保存下来的一部分,不能充分表明彼此间的关系(如取食、保护等),但可指明它们原来生活于同一处所。异地埋藏所形成的化石群称为化石组合。化石组合可能包括残留原地种类,即保留一部分在原地埋藏的种类,而个体大小和数量亦非原来面貌;搬迁种类,即由不同环境迁入的同时期种类;转移种类,即随同较老的岩石转移而来再沉积的不同时期种类。研究原地埋藏的化石群落和异地埋藏的残留原地种类可恢复原地环境,搬迁种类对研究古地理环境可提供有益的资料,如水流强度、水流方向、能量高低等。一般埋藏在原地的化石多保存较完整,很少被破坏,有时能保存原来生活时的状态。异地埋藏的化石经过搬运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或分选等现象。
四、化石的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及其生命活动的痕迹在被沉积物埋藏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随着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下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即石化作用,而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生物本身条件
从生物本身条件来说,最好具有硬体,因为软体部分容易腐烂、分解而消失,而硬体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能够比较持久地抵御各种破坏作用。但是,硬体的矿物质成分不同,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也不同。由方解石、硅质化合物和甲氰磷酸钙等矿物组成的生物硬体,在成岩和石化作用过程中比较稳定,容易保存为化石;含镁方解石等不稳定矿物,在转化为稳定矿物之前则容易遭受破坏。有机质硬体如角质层、木质、几丁质薄膜等,虽易遭受破坏,但在成岩过程中可炭化而保存为化石,如植物叶子、笔石体壁等。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条件下,一些动物的软体部分有时也能保存成为化石,如我国抚顺松脂包裹的昆虫化石(图1-10 之1),波兰斯大卢尼沥青湖中的披毛犀化石(图1-10 之2),西伯利亚第四纪冻土中的猛犸象化石(图1-10 之3,4)等。
(二)生物死亡的环境条件
生物死后尸体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直接影响化石的保存和形成。在高能水动力条件下,生物尸体容易被磨损破坏;水体pH 值小于7.8 时,碳酸钙组成的硬体易溶解;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而还原条件下有机质容易保存下来。此外,当时生活着的动物吞食和细菌的腐蚀作用亦影响化石的保存。
图1-10 完整实体化石
(据Scott,1978;河北师范学院生物系,1975;夏树芳,1978)
1.琥珀中的昆虫化石;2.沥青湖中的披毛犀化石;3,4.冻土层中的猛犸象化石
(三)埋藏条件
生物死后掩埋的沉积物不同,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亦不同。如果生物尸体是被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所埋藏,那么,除软体部分外,硬体比较容易保存下来。如果是被粗碎屑沉积物埋藏,则由于粗碎屑沉积物的机械活动性和富孔隙,生物尸体容易遭受破坏。但在某些特殊的沉积物(如松脂、冰川冻土)中,一些生物的软体部分亦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图1-10)。
(四)时间条件及成岩作用的条件
只有生物死后迅速被埋藏起来才有可能被保存为化石,生物尸体如果暴露于空气中,会受氧化作用或被其他生物吞食而遭破坏,即使是硬体部分,也会被长时间风化作用所毁坏。因此,生物死后,必须要有某种沉积作用将其迅速掩埋,才能较好地保存下来。被埋藏起来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过长时期的石化作用(即成岩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又因各种原因被重新暴露出来而遭受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时被埋藏在浅层沉积物中的生物尸体还有被生活在泥底中的生物吞食的可能。另一方面,保存在一些较古老的岩层中的化石,因发生岩层变形和变质作用亦容易使化石遭受破坏。
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过程中,其压实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一些孔隙度较高、含水分较多的碎屑沉积物压实作用显著,因而保存在其中的化石变形作用明显。保存在碳酸盐沉积物中的化石,由于沉积物的成岩重结晶作用,由碳酸钙组成的生物体也将发生重结晶,因而生物体的结构容易被破坏。只有压实作用较小且未经过严重重结晶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完好的化石。
五、化石的石化作用
化石的石化作用是指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在成岩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形成化石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一)矿质填充作用
生物的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通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生物的硬体变得致密和坚实。这种填充作用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之中,如贝壳中的微孔、脊椎动物的骨髓等,也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之间,如有孔虫壳的房室、珊瑚的隔壁之间等。
(二)置换作用
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生物体的组成物质被溶解,并逐渐被外来矿物质所填充。如果溶解和填充的速度相当,以分子的形式置换,那么原来生物的微细结构可以被保存下来,例如,华北二叠系的硅化木,其原来的木质纤维均被硅质置换,但其微细结构如年轮以及细胞轮廓都仍清晰可见(图1-11);中北美洲西部三叠系中硅化的动物标本,一些微小和精细的壳饰都完好地被保存下来。如果置换速度小于溶解速度,则生物体的微细构造不会保存,仅保留其外部形态。常见的置换作用有硅化、钙化、白云石化和黄铁矿化等。
图1-11 石化作用
(据童金南,2007)
(三)炭化作用
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炭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例如,以几丁质成分(C15 H26 N2 O10)为主的笔石和植物叶子经升馏作用,H、N和O挥发逃逸,留下炭质化石薄膜(图1-11)。
六、化石的保存类型
根据化石可以保存的特点,化石可以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四类。
(一)实体化石
指生物的遗体或其一部分保存为化石。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由于密封、冷藏、干燥等条件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几乎未遭受变化,可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 年发现,其生存于距今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图1-10 之3,4)。又如我国抚顺煤田古近系抚顺群(始新世至渐新世)琥珀中常见保存完整的蚊、蜂和蜘蛛等昆虫化石(图1-10 之1)。此外,由于气候干燥使生物体失去水分而被保存为干尸(木乃伊)。
(二)模铸化石
是生物遗体在底质或围岩中留下的各种印痕和复铸物。虽然并非实体本身,但能反映生物体的主要特征。按其与围岩的关系主要有:
◎印痕:专指生物死后,遗体沉落在松软细密底层上留下的印痕。生物遗体已损毁消失。常见的印痕化石有植物叶片、动物触角、腔肠动物的水母等(图1-12)。
图1-12 云南澄江下寒武统的印痕化石及其软体复原图
(据侯先光等,1989)
1.动物软体印痕化石;
2.动物软体复原图
◎印模:主要指生物硬体(如贝壳等)在围岩上印压的模。可分外模和内模(图1-13)。外模是硬体外表的印模;内模是硬体内表的印模。印模化石都能反映原生物的形态构造特征,但其上的纹饰构造则与原生物表面凹凸相反。
◎核:核化石含有整体之意,能反映生物形态、大小、纹饰等特征。核有内核、外核之分。有的生物如双壳类,闭合的双壳中软体腐坏消失留下的空间,为泥沙所填充,形成与原空间形状大小相等的完整实体,是为内核。内核的表面亦即内模。同样,如果壳内空间尚未充填而其空间与原壳空间同形等大,此空间若再被填充,围岩上原印压的外模,反印于填充物之上,即形成与原壳形状大小一致而成分均一的整体,称为外核,亦可称为复型,即原壳体的复型(图1-14)。
图1-13 腕足类的背壳及其印模化石
◎铸型:生物壳体埋于沉积物中,已形成外模和内核,然后壳体被溶蚀,所留空隙再被其他物质填充,即成为原来生物遗体的铸型。铸型与外核表面一致,皆与未变或变化实体化石相似,但未保存遗体内部构造,且成分与原生物完全不同(图1-14)。铸型与外核区别为后者不含内核。
图1-14 模铸化石及其形成过程
(据谭光弼等,1983)
1.双壳类壳瓣内部软体;2.埋藏后软体腐烂;3a.壳内被充填;4a.壳内空间被溶解,形成内核;3 b.壳内未充填,壳被溶蚀;4 b.整个空间被充填而形成外核(复型);3 c.壳内空间被充填;4 c.壳被溶蚀,且空隙填以其他物质,形成铸型
(三)遗迹化石
保留在岩层中的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称为遗迹化石。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活动方式和习性,以及恢复古环境有重要意义。遗迹化石中脊椎动物的足迹是最吸引人的。从足迹上看是爪印还是蹄印,可推知该动物是食肉的还是食草的。我国曾发现不少足迹化石,如陕西神木东山崖侏罗系的禽龙足迹是最大的足迹化石之一(图1-15 之1)。无脊椎动物中蠕形动物的爬迹,舌形贝和蠕虫类的潜穴(图1-15之9,10),以及一些生物的觅食迹都是常见的遗迹化石。
图1-15 遗迹化石
(据夏树芳,1978;Ekdale et al.,1984;Seilacher,1970,1984)
1.足迹;2.行迹;3,4.拖迹;5.爬行迹;6~8.停息迹;9,10.潜穴迹
遗迹化石还包括动物的排泄物或卵(蛋化石)。各种动物的粪团、粪粒还可形成粪化石。鱼粪化石(属于粪团化石中的一种)比较常见,如贵州桐梓青杠哨白垩系中找到的鱼粪化石。鉴定粪化石可以根据形态、大小、物质成分进行,如螺旋状的粪化石就可能是具有螺旋瓣肠道的鱼类排泄物。爬行类和鸟类的蛋化石比较常见。我国白垩纪地层中的恐龙蛋化石是世界著名的,在山东莱阳地区以及广东南雄均发现成窝垒叠起来的恐龙蛋化石。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的土质层中也常发现完整的鸵鸟蛋化石。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古代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迹等可归属于化石,但须指出这是指旧石器时代的遗物。例如,北京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石器和骨器等。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一般属于文物考古的范畴。
(四)化学化石
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虽然遭受破坏未能保存为化石,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在岩层中。这些物质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虽然常规方法不易识别,但借助于一些先进的手段和分析设备,仍能把它们从岩层中分离或鉴别出来,进行有效的研究。目前,人们已从岩层中分离出多糖、核苷酸、嘧啶、烃类和各种氨基酸。这些重大进步,推动了当代分子古生物学、古生物化学和生物成矿作用等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对探索生命起源,阐明生物发展历史,以及对生物成因的矿产的探查和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七、技能训练——化石保存类型识别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化石标本的观察,初步掌握实体化石保存类型,了解遗迹化石的形态。
(2)通过化石标本的观察和模拟化石形成,加深对模铸化石的理解。
(二)训练内容
1.实体化石
①生物原体化石
②变质遗体化石
充填作用——脊椎动物骨骼
交代作用——a.钙化(三叶虫);b.硅化(珊瑚、硅化木);c.黄铁矿化(菊石);炭化作用(古植物、笔石)
2.模铸化石
①外模(三叶虫)
②内模(腕足类、双壳类)
③内核(腹足类)
④外核(石膏模型)
⑤铸型
3.遗迹化石
禽龙足迹、恐龙蛋
Ⅱ 文军长征的四次迁移
(.9.21-12.24)
“八· 一三”淞沪战役之后,敌机侵袭杭州,杭州形势急转直下,危在旦夕,浙大师生已无法正常上课。为了使一年级新生能安心学习,浙大校长竺可桢于1937年9月和西天目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余屋,作为1937年度新生的教学和生活用房。9日21日,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天目山,27日起上课。虽然条件因陋就简,又地处深山,远离城市,但师生朝夕相处,不仅授课答疑都极便利,而且道德品行的陶冶更为有利。学校计划多时的“导师制”首先在这里推行,此举为国内教育界首创。
地处杭州的浙大本部,在日寇飞机轰炸的威胁下,坚持照常上课。11月5日,日寇在距离杭州120公里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情形危急,浙大决定迁校建德(在杭州西南约240公里)。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教师学生分三批出发,在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11月下旬,浙西也形势危急,天目山中的一年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新生立即搬迁,自11月底起,天目山师生分批行动,乘车、步行、换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达建德。全校稍事休整,就立即复课,学生的一学期学业,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1937.12.24-1938.8.13)
11月20日,竺可桢校长从广播中得知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消息。同时,苏州陷落,日寇南侵,已逼近嘉兴,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考虑再次搬迁,派人到浙江南部和江西等地实地了解。12月2日,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来电,同意浙大迁移浙南或赣南。
1937年12月24日,即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开始撤离建德,师生们走上了极其困难的赴赣历程。从建德向江西吉安搬迁,浙大不像杭州迁往建德时那样匆促、忙乱,而是更有组织、更有秩序。学生分若干队,每队都有导师一、二人率领。兰溪、金华、常山、玉山、南昌、樟树、吉安等地各设接待站。学生和教职工及眷属分三批依次在建德上了民船,到兰溪后,有的步行,有的换乘小船,溯梅溪而抵金华。
从1937年12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转抵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饱受了惊吓和风霜之苦,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
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员工住在乡村师范,家属租用了当地一些居民住房,学生则全部住入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为了不致荒废学业,利用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期间,学校决定借屋暂行上课,以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学生上课两周,接着进行期末考试,然后休息一周,便准备南行40公里,迁入泰和乡间。
1938年2月中旬,吉安中学与乡村师范的寒假已告期满,浙大师生即于2月18日沿赣江水路和赣粤国道陆路迁移到泰和,临时校址就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浙大师生抵达泰和后,稍事调整,便继续教学,科学研究也未停顿。为了要补足搬迁期间教学所受到的影响,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无论教职工和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自觉延长。于天目山开始实行的导师制在这里地继续贯彻,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砥砺,关系更为亲密。大局势如此纷乱急迫,这里的小环境却如此有条不紊,这在抗战时期国内各大学中是不多见的。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
浙大师生留驻泰和期间,为当地人民做了三件好事:修筑防洪大堤,创办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修筑防洪大堤是有益民生的急事。因赣江两岸大多为平原,泥沙淤积,夏天大雨时,几乎年年泛滥。上田村的楼壁墙角,已往的水痕斑斑可见。当地人民虽屡遭水害,但因无力防治,也就习以为常。浙大到来了解这一情况后,即与江西省水利局及泰和县政府三方商量,决定修筑防洪堤,由地方出钱,浙大负责全部技术工作。为此,组成堤工委员会,推选竺校长为主任委员,由浙大土木系的工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测量水位和堤基,4月底开工,到6月底完工,历时二个月。防洪堤全长7.5公里,所有土方、涵洞、水闸等工程都如期完成。此后,上田村一带未再遭水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屡次组织民工加固堤防,但当地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仍然赞扬浙大师生在抗战时兴建的浙大防洪堤。江边还设有一码头,当时叫浙大码头,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也是浙大曾在泰和停留的永久纪念。
创设澄江学校(赣江流经泰和的一段,又名澄江)。浙大推选四位教授组成校董会,由热心教学的大学生兼任教师,改变了原来农村小学师资程度低下、设备缺乏等状况,使得农村儿童和搬迁中的浙大教职工子弟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后来这所学校改称县立上田村小学,以后又为省立实验小学接办,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开辟垦殖场以利民生。抗日战争的烽火迫使不少苏、浙、皖的群众流离失所,有的难民来到了江西,缺乏生活依靠,于是浙大和江西省政府商议合办垦殖场,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居住和生计问题。利用沙村附近荒田600余亩,建立了沙村示范垦殖场,由浙大土木系工读学生勘定、测绘,并由农学院负责主持筹划,有两位浙大毕业生具体指导,安置了140名战区难民,垦荒耕种,集体经营,即使难民的生活有所着落,也使农垦事业有所推迸。
浙大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瑰宝、免遭战火之灾的好事,就是协助浙江省搬运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到安全处所。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了七部,其中三部早已被毁,原在热河、奉天的两部在抗战开始后己陷敌手。余留的二部,原在北京故宫文渊阁的一部巳迁四川,原在杭州文澜阁的一部,36000多册,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前由浙江图书馆装成140箱运到富阳乡下存放;后日军进逼,省图书馆想把它运至建德,但省里不发经费,竺可桢得知后马上派校车帮忙运到建德。以后省图书馆又把它运到龙泉乡下。浙大迁到江西后,竺校长为四库全书的安全担心,认为在龙泉也不安全,特地致电教育部,指出四库全书应及早迁到内地,并表示浙大愿意派人协助。教育部复电同意竺校长的意见,准备迁到贵阳,要求浙大协助迁运。竺校长即指派一位教师回到浙江,与有关部门商议,中经周折,终于会同浙江图书馆启运出省,途经五省,历程2500余公里,全部安全运抵贵阳附近的地母洞存放。浙大迁到贵州后,竺校长几次到地母洞了解情况,并对保管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安全渡过抗战时朋,战后运回杭州。 (1938.8.13-1939.12.13)
由于战事影响,7月25日起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教育部曾指令浙大“遇必要时可迁贵州安顺”。但经竺可桢校长实地勘察,自广西宜山至贵州安顺一段,只能靠汽车运输,成千名人员,几千箱图书仪器,要到达安顺,起码要费时半年以上,何况车辆又很难得到。因此,竺可桢校长决定先迁广西宜山,视届时形势再定行止。迁校委员会确定了入桂路线:图书仪器沿赣粤间水路入桂,为的是比较安全和节省运费;师生则循赣湘公路、湘桂铁路西行去宜山,这样安排在时间上比较经济。由于路远,学校在赣州、大庚、南雄、曲江、茶陵、衡阳、桂林设立运输站。对于人员分组、出发日期、图书仪器运输、车船调度、房屋准备,以及医疗保健等,事先都作了详细的规划并明确分工,切实执行,做到紧迫中不忙乱,患难中同舟共济。从1938年8月13日起至10月底,所有师生,除押运图书仪器等物资尚在途中的以外,均先后安抵宜山。学校于11月1日开学上课。
浙江大学抵宜山后,以原工读学校为总办公室,以文庙、湖广会馆为礼堂、教室,并在东门外标营搭盖草屋为临时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师们分散居住在城内各处。
“宜山宜水不宜人”,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浙江大学师生到达宜山之后,首先遇到的是疟疾的威胁,竺可桢校长在日记中写到“自浙大来此后患疟疾者已达三分之一,其数惊人。” 教职工“每一家中几乎必有疟病之人”。其次是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空袭,1939年2月5日,日寇以浙大为目标,进行猛烈轰炸。18架敌机投放燃烧弹、爆烈弹118枚,炸毁浙大标营东宿舍8间、大礼堂一幢、教室14间等,幸人员无恙,二年级学生除随身衣物外,已一无所有,损失巨大。
浙江大学迁桂黔后,浙江省的高中毕业生和福建、江西、安徽以及离沪的青年学生,由于交通或经济关系不能去内地升学者越来越多。浙大于1939年1月提请国民政府教育部希望在浙东设立先修班,获准后于同年7月在浙江龙泉坊下村设立分校。招收文、理、工、农四个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学生于分校学习一年后,去遵义总校升入二年级。分校第一任主任为陈训慈,继之为郑晓沧。 1939年11月起,广西的战争形势十分紧张,11月15日,日寇在广西南部沿海的龙门港登陆并迅即侵占防城县;11月25日,广西南宁陷落。此时,宜山已不安全,学校决定迁校,并派人去贵州遵义和云南建水等地勘察校址,最后决定迁到贵州遵义、湄潭。12月13日晨,第一批船载仪器启运,同日晚第一批图书装上二辆汽车迁移;至12月23日,已有405箱图书仪器运走。时值隆冬,到处雪淞冰凌,桂黔之间,山峦重叠,又缺车辆,搬迁极为困难。浙大师生一路顶风冒雨,协助学校搬运图书仪器,经过艰苦的努力,才于1940年1月迁到贵州。
由于遵义到湄潭等地的公路当时尚未竣工,及湄潭、永兴的校舍尚须增建,所以决定学校总部、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办学,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办学,一年级学生暂时在贵阳南面30多公里的青岩居住和上课,称为青岩分校。2月9日,青岩分校一年级和先修班学生361人开始上课。2月22日,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遵义开始上课。至1940年10月,一年级学生由青岩移至湄潭永兴。
至此,从1937年11月11日初迁浙江建德,继迁江西吉安和泰和,再迁广西宜山,于1940年2月抵达黔北,行程漫漫2600多公里,浙大终于完成西迁探求办学的“长征之路”,在贵州的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安定下来并在那里坚持办学7年。浙江大学这支长征文军,在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和山区,既坚持了办学和科学研究,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国家的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
Ⅲ 把的意思
一、介词,引介行为对象:把刀拿来
二、动词,握、扶、控制:把住方向盘 / 把住质量关
三、量词:一把土 / 抓两把
四、名词,柄:把柄 / 刀把子
五、作词缀,表大概:个把月
六、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把兄弟
Ⅳ 丹霞岩的成分是什么
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镁矿等,其次为石英、云母、长石和粘土矿物等;化学成分主要为CaO、MgO和CO2,其次为SiO2 、TiO2 、FeO、Fe2O3、Al2O3、K2O、Na2O、H2O以及某些微量元素 。通常为灰色 、灰白色。性脆。具粒屑(如岩屑 、生物碎屑等) 、生物骨架( 如珊瑚、层孔虫等)、晶粒(粗晶、中晶、细晶、微晶等)和残余(残余生物、残余鲕状)结构。构造类型复杂、多样,有叠层构造(如常见于潮坪地区的叠层石)、乌眼构造和缝合线构造。多呈厚层或薄层状产出。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大岩石类型。①石灰岩类。主要矿物为方解石(>50%),其次为白云石、菱镁矿、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等。常见岩石类型有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泥晶灰岩、石灰华和泉华等。②白云岩类。主要由白云石(>50%)组成,其次为方解石、菱镁矿、石英、长石、粘土矿物等。常见岩石类型有同生白云岩、碎屑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等。因受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发生白云岩化、膏化、硅化、重结晶及溶蚀等后生作用。岩性较脆弱,易遭风化溶蚀,在碳酸盐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景观,通称喀斯特地形。碳酸盐岩在地壳中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20%,几乎在各个地史时期都有形成。中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也广泛分布有碳酸盐岩,其成岩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泥盆纪、石炭纪和二 叠纪。许多金属矿产(如铜、铅、锌、汞、锑、钼、钴、银等)和非金属矿产(如重晶石、天青石、石棉、自然硫、水晶、萤石、冰洲石等)在成因上都与碳酸盐岩有关。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总储量的50%,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石灰岩 (Limestone) 简称 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E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炼铁和炼钢的熔剂。 有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慧眼,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石灰岩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均一,易于开采加工,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建筑石料。 沉积岩 积岩来自于岩石和有机物的碎片,叫做沉积物,在百万年期间积聚成堆。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Ⅳ 化石是什么意思
化石[huàshí]
[名]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是确定地层年代和研究生物进化过程等的珍贵资料。
例如骨头,贝壳,恐龙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