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感怀七绝
㈠ 感怀,蒋薰,感怀诗
篇一:岁末感怀
历经风雨雪,知命水东流。
细思何所得,两鬓似霜秋。
篇二:七律·岁末感怀
推雪敲冰辞旧年,放舟韵海乐悠然。
春风摇曳花前趣,秋雨撩拨心底弦。
世事纷繁惆怅意,人情琐碎奈何言。
吟坛新岁仍跟进,冷暖悲欢皆入笺。
篇三:七律·辛卯岁末感怀
河汉悠悠史泽长,三阳交泰赋新章。
寻梅玉兔奔寒月,出海金龙探暖疆。
掩卷挑灯参禅缘,持竿沽酒钓江湘。
青山踏遍人不老,放棹江湖志未央!
篇四:岁末感怀
残梦犹闻乡音近,寒夜寂寥月生辉。
白驹过隙一瞬去,青鸟穿云几时回?
蓬山飘渺归无路,恨海苍茫知有谁?
方欲举杯消乡愁,无奈年关钟声催。
篇五:岁末感怀
再清晰的照片,
再尖端的摄像,
都无法超越含笑相视的真切。
再烂漫的夜色,
再缠绵的语言,
都无法超越热烈相拥的体验。
青山可以踏遍,
花木可以览尽,
无法超越的是难以抵达你心海的彼岸。
假如秋波能够邮寄?
假如灵肉能够分离?
超越时空的坐标将定位在你温馨的庭院。。
篇六:七绝·岁末感怀
三餐日日赖中餐,裹被览书窗外寒。
今岁丰年真瑞雪,每思黔首不能安。
篇七:岁末感怀
屏窗积趣品悠然,酬唱往来又一年。
豪放婉约连绮韵,珠玑美玉落诗笺。
天南地北流觞趣,醉唱清吟织梦缘。
萧瑟管弦音曼妙,深情一缕绕云天。
㈡ 有哪些关于迎新年的七言绝句
1、《元日》宋代: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除夕感怀》近现代:谭嗣同
原文: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译文:唯有岁月才能断送古今,在昏昏腊酒中又迎接新的一年。谁知道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3、《元旦试笔 其二》明代:陈献章
原文: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译文:天上的风和云好像在庆祝节日,在供奉祖先的房屋前集会。从邻居家的墙传来宾客喝酒的声音,稚子在齐声歌唱乐岁诗。
4、《癸巳除夕偶成》清代:黄景仁
原文: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译文: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5、《元日》宋代:成彦雄
原文: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㈢ 纪念建党95周年诗词七律,七绝
1、
颂党华诞铭宗旨 沈洪海
九五韶华欣国盛,鼎新革故谱宏篇。
富饶城市勤考察,贫瘠山村常涉牵。
公仆情怀深似海,人民利益大如天。
中枢布局攻坚战,全面小康将梦圆。
2、
建党九十五周年感赋
红船起碇出南湖,播火传薪道不孤。
四海归心齐踊跃,三山推倒共欢呼。
东南疆域警魑鬼,九五年华策劲驹。
科技登峰开健步,龙遨浩瀚辟通途。
3、
南湖红线火燎原,赤帜朝霞破晓天。
九五春秋酬壮志,中华崛起梦儿圆。
4、
建党九十五周年颂
峥嵘岁月叠鸿篇,民富国强义赋肩。
反腐倡廉严法纪,和谐社会福绵延。
5、
建党九十五周年感怀
开天辟地耀东方,暮色苍茫有导航。
砥柱中流驱倭寇,废除弊政谱新章。
拓深改革宏图展,笃信市场活力张。
特色高擎圆国梦,斧镰赤帜永飘扬。
㈣ 急需"5.12"七绝一首以示缅怀之情
七绝
日月同悲万籁寂,
国旗半落痛鸣笛。
止哀聚力重拓建,
旧貌换新创世奇。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㈤ 《七绝》的诗意
【题解】
七绝《赤壁》是杜牧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时(842—844)所作的咏史抒情之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曾在赤壁(山名,位于今湖北蒲圻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州城外也有叫赤壁(又名赤鼻矶)的地方,和真正古战场赤壁相距不算太远。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㈥ 七绝日好不好能不能搬家
你好!
没有“七绝日”之说,应该是“四绝日”,一切用事皆忌之。
不用为好!
㈦ 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在字数上。
七律是八句,五十六字。
七绝是四句,二十八字。
七律和七绝,作法上应该分开说,七律要工整,主沉稳,宜宏大,我不主张七律写得过于轻巧靓丽,这种风格与它的体质不合,又如李长吉那样的奇幻风格,就不适合写七律,李义山的言情七律固然缠绵绮丽,但仍然气质精练气象阔大。七绝则大大适合轻巧靓丽,我们读小杜的七绝,简直是一群时尚美女,娇俏明艳,令人赞叹,老杜的七律,就是不苟言笑的君子了,试想一位男子汉抛个媚眼给看官,恐怕谁都不适应。然而世事无绝对,人间也有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例外,何况于诗。
七绝多工笔,七律多写意,这个写意的意思,是说它适用于较广的视角,拿摄影来比喻,七绝如微距,七律如广角,五言如长焦,古体较近于标头。杜甫的《又呈吴郎》,写一件极小的事,仍要从中折射出时代和悲天悯人的大情怀。但不可空洞,尤其是写时事或感怀的,最忌一味豪言壮语,我一直认为词中刘改之与辛幼安的差距很可借鉴,这不仅仅是文采学问上的差距,各人经历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写感情则忌粘腻痴重,这个很难,往往有真情的就泥于事,无真情的就拿些密丽句子凑数,前一种多少给人词不达意的感觉,后一种更常见些,说它不好,它倒也工工整整,说好呢,它又不过是东拉西扯,并没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七绝的重点在后两句,部分四句份量平均,很少有重点在前两句的。前两句铺垫得体,轻重均衡,就算是无过有功,要让人记住,关键在后两句出彩,是自前面的基础上推进,或者是大转,都无不可。也可以前三句铺垫,到末句终章明意,重头戏都是在后面,但并非说前两句就可以顺手随意。如杜牧的《屏风》:“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第一句铺出背景,次句在大色调下点出重点,隐伏后面的转折,倘若这句单纯承上句续写屏上美色,后面的转折就少了大半力量。第三句转移视线到主人公身上,末句结明主旨,句句承转,结构极其严紧,不可移易。这结构是好的,可以打一百分,诗总体多少分,那是另说。我不主张太强调结构,诗的神韵更重要。
写七律,学养的底子很重要,不比七绝,重灵气,可以略微取巧些。读的书少,词汇语句缺少变化,诗就容易轻,压不住阵脚。七律的具体写法,字、句、联、章,历代都有不少说法,网上也有专章论述,各有道理,信哪种不妨照哪种做去,大半殊途同归,只要写得出好诗来,路径无关紧要的。真正的好诗,有力量扭转欣赏习惯,而不是迁就普遍的欣赏习惯。
宏观上的问题较易掌握,但不可忽视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体裁,诗必需要有细节。李商隐的“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珠箔飘灯独自归”,何等细腻,亲切如见,后来人往往易得“残宵犹得梦依稀”这样的皮毛,结果成了一副绷着皮的骨架,没有血肉,哪有生命。没有细节,你就无法打动和取信于读者。细节要写得高明,眼光须独到,手法宜本真,动不动就纤指玉箸,鸣琴舞鹤,不见其美,但见其俗。
细节从何而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前几天教儿子背这首诗,忽然想到古人诗不可及处,正在此类地方,现代人已无法想象,因为我们同自然界没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即使写了,也只是模拟所得,不自然,便不佳。诗始终是从生活中来,即使是想象,也是从生活中来,但我们又不见得欣赏喜欢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造就了一批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作品,批评这种作品是容易的,但以什么来取代它们,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常常有人说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从真实生活中发掘出内容,又不甘心于单纯模拟古人,就会遇到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非无望解决,然而不一定需要或能够从理论上提出什么完整的解决方案,古人拟古崇古,不碍其继续被后人崇之拟之,文化的源流一脉相承,不能将其割裂,说我们的环境与前人有多大多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的诗就要与前人有多大多大的不同,这种说法放在具体的某位创作者身上可以的,但如果要放之四海,要求所有或大部分创作旧体诗词的人都得写出有时代气息(这种时代气息的要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和实践方式,这和主旨有点远,不多说了)的作品,那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在具体实践上,我很少在一首诗上花太多时间,从有想法到完篇通常很快,我不善于苦吟,捕捉第一感觉对我来说更为重要,所以也很少修改,对某篇不满意,我宁愿另起炉灶重写而不习惯修补,这样未必比苦吟细修好,不过是适合我这个忘性大的懒人。相比研究诗的终极追求,寻找最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最喜欢的写作方式与表达手段或许是更为可行的途径——对大部分作者和作品来说。
读与写两方面,我都主张先大局而后字句,你把一字一句的理论都研究得极透彻了,而没有对诗整体的感知力,那么这种理论对于写诗究竟有多大用处,颇可怀疑。就算字句联章的写法都无懈可击,仍不足以证明是一首好诗。诗的好坏不是论证出来的,我们写诗的时候,不能把自己放在那些诗词鉴赏辞典的编写者位置上。归根到底,写什么,怎样写,都不是核心问题,最终说话的惟有作品本身
㈧ 帮我批改一首七绝诗 高速路上的感怀 形如丝带绕山坡 穿过松林与溪河 感恩政府国歌奏 飘逸景海梦
高速路上的感怀
形如丝带绕山坡
穿过松林与湖泊
感恩政府国歌奏
飘逸景海梦九洲
㈨ 搬家挂灯的四句诗是怎么读
建房挂灯: 新灯挂起满厅红,霞光普照映新房。背靠祥龙来相捧,千秋代代出状元。 四句讲究的是语调押韵朗朗上口可两句一押和四句一押七绝可前四后三形式或者前三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