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搬运
『壹』 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沉积序列特征
根据中生代地层划分,利用华南陆区露头剖面、LF35-1-1井钻井资料及地震反射资料,对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5个地层单元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前中生代基底特征
Tm为上三叠统与下伏基底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Tm之下伏基底在陆区包括前寒武系、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如深圳西部的宝安区虎背山东南坡,出露深灰色条带状、条痕状混合岩,经锆石 U-Pb 激光定年测得年龄为(1007±25)Ma,为元古宙沉积(梅村等,2011);东芜露头剖面上三叠统之下为高角度的石炭系灰岩(图3-2)。Tm之下古生代、元古宙未变质地层,通常具有良好的不连续层状反射,与上三叠统底面呈高角度或低角度的层状反射,两者产状有明显差异;在大部分区域,古生代、元古宙地层已经变质成结晶基底,地震剖面呈近空白或杂乱反射(图3-74)。在凹陷边缘,由于上三叠统粗碎屑沉积速度快,与古生界波阻抗差异减少,Tm强反射不明显;另外,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期火山侵入的改造,也可造成Tm界面不连续。
(二)晚三叠世持续海进过程中的凹陷充填沉积
1.华南陆区晚三叠世多凹陷充填沉积
上三叠统沉积期,粤东与粤西为两个被粤中隆起分割的凹陷,其中粤东凹陷的沉积中心位于揭西灰寨一带,其上三叠统剖面是沉积地层最厚、最全的一个露头剖面,自下而上发育3个层序(3个组)(图3-75),累计厚2300余米。S1-1(红卫坑组下部)主要分布于凹陷中心,S1-2沉积范围扩大至海丰青年水库,S1-3沉积范围继续扩大,但未覆盖惠州黄洞一带隆起区(黄洞剖面无上三叠统)。这种凹陷中心与凹陷边缘地层厚度的巨大差异,反映晚三叠世粤东地区发生了地壳持续下拗,而沉积范围的不断扩大,则反映晚三叠世的持续海进过程。粤西凹陷中心位于粤西高明一带,与粤东凹陷相比,粤西凹陷明显小而浅,缺失S1-1 层序,累计厚度约600m,反映该地区由于靠近中南半岛-海南岛-神狐隆起,地壳的下拗幅度较小。
图3-74 潮汕拗陷地震地层解释剖面图(XQ365测线)
上三叠统的上超充填沉积;SB1—SB2为层序界面,其中Tm3为上三叠统顶面,上三叠统内部3个层序与华南陆区揭西灰寨划分的3个层序(图3-76)对应
图3-75 华南陆区上三叠统对比剖面
(据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料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料修改)
2.华南陆区晚三叠世地层岩相特征
凹陷中心与凹陷边缘的岩相有很大差异。凹陷边缘多为红色和黄色粗碎屑沉积岩,凹陷中心则以细碎屑沉积岩为主,暗色地层比例较高,两者分别反映浅水沉积和深水沉积。粤西和闽西南高明坑凹陷虽然浅,但沉积物多为暗色粗碎屑,表明这些小凹陷沉积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即在晚三叠世沉积期,华南陆区的各个凹陷处于分离发育状态,尚未形成连成一片的开阔水域。这种封闭、半封闭的水动力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使其成为中生代地层中有机碳丰度最高的层系。
3.南海北部晚三叠世地层沉积充填序列
潮汕拗陷XQ365地震解释剖面清晰地展示了晚三叠世沉积充填序列(图3-74)。晚三叠世发育3个海进-海退层序(分别命名为S1-1、S1-2和S1-3),其沉积充填过程如下:
(1)S1-1
Tm—SB1之间的地震层序,大致与华南陆区红卫坑组下部地层对应。海进层系总体呈退积和加积堆砌,反映为凹陷范围很小状况下的快速充填沉积,海退层系呈前积充填沉积。总体呈沿凹陷边缘的上超充填沉积。
(2)S1-2
SB1—SB2之间的地震层序,大致对应于华南陆区小水组。海进层系呈退积,向凹陷边缘逐层上超,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凹陷中心则为欠补偿沉积,发育弱振幅和整洁层状反射为特征的泥岩地层。海退层系呈前积充填堆积,在斜交前积层之下还发育有丘状反射体(深水扇)。海进体系域的退积堆砌方式,反映海平面的快速上升,而凹陷中心发育弱振幅泥岩与丘状深水扇互层沉积,则反映泥岩为深水、低速率环境下的沉积。因此,认为这套泥岩与华南陆区小水组泥岩一样,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
(3)S1-3
为SB2之上的地震层序。在S1-3沉积期,由于凹陷边缘坡度变小,沉积范围迅速扩大。其海进层系呈退积,海退层系呈进积堆砌。凹陷中心主要为弱振幅泥岩充填沉积,三角洲沉积体系向凹陷边缘退却。
(三)早侏罗世大规模海进过程中的广海陆棚沉积
1.华南陆区早侏罗世大规模海进-海退沉积
早侏罗世早中期,南海北部中生代盆地发生持续的大规模海侵,使华南陆区晚三叠世沉积发育的多个孤立凹陷连成一片,形成开阔海环境。从银瓶山组至上龙水组沉积期,粤中、粤东、闽西、赣南均发育数套深水陆棚环境沉积的黑色泥岩,表明海侵范围达到中生代最大(图3-76)。在长埔组和吉水门组沉积期,砂体明显增多增厚,指示海退前积充填沉积。至早侏罗世晚期,发生燕山运动第一幕,华南陆区抬升隆起,海水开始退出,发育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海退沉积层系(桥源组)。下侏罗统下部的大规模海进层系(银瓶山组—上龙水组,浅海和半深海相为主)和上部海退层系(长埔组—吉水门组—桥源组,浅海和三角洲相为主),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巨周期沉积旋回。
图3-76 华南陆区下侏罗统对比剖面
(据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料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料修改)
2.南海北部海域早侏罗世开阔海盆持续海进沉积
在早侏罗世,南海北部海域发育一套以弱振幅、整洁、平行连续反射为特征(图3-77)的滨浅海—深海环境沉积,属于以泥岩为主的广海陆棚相地层,纵向加积堆砌为主。
(四)中侏罗世陆棚环境欠补偿沉积
1.华南陆区中侏罗世断陷湖及火山岩沉积
早侏罗世晚期,华南陆区地壳增生隆起,海水退出,沿断裂带局部拉分张裂而发育断陷湖盆,接受中侏罗世湖泊及沿断裂喷发的火山岩沉积。如东芜市塘厦组剖面,为一套湖泊和火山岩(熔岩、凝灰岩、火山灰黏土岩)地层,累计厚度达4500余米。中侏罗世晚期局部断陷沉积的吉岭湾组,为一套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厚度约1000 余米,以喷发不整合接触方式覆盖在塘厦组之上。总体而言,华南陆区中侏罗统下部以断陷湖和火山碎屑岩为主,上部以断陷深湖相泥岩及火山熔岩为主。
图3-77 南海北部中生代沉积充填序列地震解释剖面(XQ365)
Tg(新生界底)为“上超/削截型”构造不整合面;Tm1(K/J3)为“上超/削截或离超型”构造不整合面;Tm2(J3/J1-2)为“下超/整合型”构造不整合面;Tm3(J1-2/T3)为“整合/顶超型”层序不整合面;Tm(Mz/Pz)为“上超/削截型”构造不整合面。T3呈凹陷上超式充填沉积(沿凹陷边缘上超,沉积范围不断扩大);J1-2为(浅—半深水)陆棚欠补偿沉积(厚度横向变化小,加积为主);J3为退覆式充填沉积(顶面削截或离超,向下内收敛,下超在J1-2之上);K为陆相上超式充填沉积;在T3—J3沉积期,凹陷中心经常处于深水环境,发育丘状深水扇
2.南海北部中侏罗世浅海—半深海环境欠补偿沉积
LF35-1-1井钻井揭示,海域中侏罗统为一套以泥岩为主,夹砂岩和灰岩的浅海相沉积地层。LF35-1-1井所标定的中侏罗统地震反射层呈弱—中振幅、整洁、平行连续反射(图3-77),凹陷中心发育前积层之下的丘状反射体,指示南海北部广大区域处于广海陆棚环境,发育以泥岩为主,夹灰岩的沉积地层,处于半深海环境,发育深水扇,水体呈向上加深的趋势,总体为欠补偿沉积。
(五)晚侏罗世火山岩和碎屑岩的退覆充填沉积
1.华南陆区大面积火山碎屑及熔岩流沉积
中侏罗世晚期发生的燕山运动第二幕构造活动,其非常重要的标志是南海北部T3—J2地层卷入褶皱,产生北东向褶皱构造带,出现北东、北西向断裂,沿断裂带的火山喷发、熔岩溢流异常活跃,形成大量火山喷出岩系(热水洞组、水底洞组和南山村组),其厚度可达6000余米。
2.南海北部海陆过渡环境退覆沉积
晚侏罗世,南海北部靠近陆地的区域已隆起成陆,来自西北和北部的陆源碎屑,通过河流搬运到南海北部拗陷盆地内沉积,其间夹杂大量本地火山口的熔岩溢流及火山碎屑沉积层。这些沉积物快速向凹陷中心搬运沉积,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高角度的倾斜反射层(熔岩层与碎屑岩互层)从周缘隆起向凹陷中心,以顶部离超、底部下超方式充填堆砌(图3-77,图3-78)。在火山口附近的低洼地带以及凹陷底部,发育呈丘状堆砌的火山岩水下扇。
图3-78 潮汕拗陷上侏罗统退覆充填沉积反射层地震解释剖面
上侏罗统发育5个(1~5)退覆沉积体。在每个退覆反射体的左侧为杂乱、小丘状反射(火山熔岩和集块岩堆积);向右,反射层连续性变好;进入凹陷中心,反射层厚度减薄,开始收敛;单个反射层振幅从极强到强、再到弱变化,厚度逐渐变薄,最终下超在Tm2之上
3.南海北部陆坡区上侏罗统多重叠置火山锥
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水下火山喷发形成规模不等的火山锥。从火山锥核部到翼部,其地震反射特征变化为:近空白反射(火山侵入岩)、杂乱反射(火山集块岩及熔岩)、极强弧状反射(熔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层)、背形层状连续反射(火山碎屑岩夹熔岩层)(图3-79,图3-80)。
单个火山锥规模有大有小,大者直径可达数十千米。多期次喷发形成的火山锥累计高度可达5000m(时间厚度约2s)以上,其翼部经常形成类似于多重背斜构造的多个背形(轴线有偏移)叠置反射。火山锥的翼部通常因为连续性较好,容易被认为是背斜构造或三角洲、冲积扇沉积建造。
火山喷发锥体翼部测线上的丘形反射与背斜构造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它位于火山锥外围或翼部,向锥体中心(或过锥体中心的地震剖面)层状性逐渐消失,核部通常为空白或杂乱反射;②丘形反射的强反射层不是同一个标志反射层,而多重背斜内部的极强反射层通常为标志反射层(同一个反射层被断层切成数段);③丘状反射体的地层通常在中心厚,向侧翼减薄,并呈收敛状,多重背斜的地层除核部泥、盐丘外,地层厚度和反射强度通常稳定,呈平行连续状。
图3-79 南海北部笔架盆地地震地层解释剖面(NHD80测线)
展示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的层状反射沉积层和上侏罗统及白垩系火山锥翼部和锥间的多重叠置火山锥反射特征;T3呈层状较连续反射,滨岸相沉积;J1呈层状连续反射,为大规模海进期沉积的陆棚相泥岩地层的地震响应;J2为连续性差的层状反射,局部杂乱,火山岩为主,与J3不易区分;J3呈多个叠置的丘状反射,横向厚度变化大,厚度2000~5000m(时间厚度为1~2s);K为持续向海盆的退覆充填沉积,厚约3000m,下超在Tm1界面上。Tg为新生界底角度不整合面
图3-80 南海北部笔架盆地中生代地层沉积序列(XQ3测线)
a—古生界(?);b—中生代底部沉积岩,已经被火山侵入或烘烤改造,失去层状特征;c—靠近火山口的中生代火山岩体,总体呈杂乱反射,内部有弧状反射(含火山碎屑或泥质岩夹层)
(六)白垩纪陆相沉积及海陆过渡相退覆充填沉积
在白垩纪,海岸线退至现今的外陆棚区,南海北部大部分区域为河流、湖泊陆相沉积,但在外陆棚及陆坡区,仍然处于海相环境。并且,由于向南水体加深,陆坡区为半深海—深海环境,发育陆坡深水扇、水下火山锥体。
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
1.早白圣世湿润气候环境下的河流、湖泊沉积
早白垩世,受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影响,形成北东向的拗陷带,接受早白垩世沉积。华南陆区及南海北部古陆处于湿润炎热的气候环境,洪水频发,在山间盆地、湖盆内发育洪积扇、三角洲-湖泊相地层。在凹陷边缘可看到明显上超反射(图3-77)。
2.早白圣世晚期火山喷发及熔岩流沉积
早白垩世晚期,发生燕山运动第五幕,华南陆区的优胜组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就是该构造幕的产物。南海北部区域,由于构造活动较华南陆区强烈,该时期发生的火山侵入和喷发活动熔岩流沉积也较为普遍。
3.晚白圣世干燥(热-冷)及火山喷发沉积
晚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使得南海北部区域构造抬升,在低洼和凹陷区发育河流及湖泊相红层及蒸发岩系;在洋壳楔入带上方形成海槽(笔架-台西南盆地北部陡陆坡带),海槽内主要为滑塌的深水扇、来自北部陆地的沉积物退覆充填沉积(图3-81)以及水下发育的火山锥(图3-79,图3-81)。
图3-81 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地层解释剖面(XQ3测线)
T3为层状较连续反射,上超沉积;J1为层状较连续反射;J2在该区以火山岩为主,与J3不易区分;J2-3火山岩呈杂乱、多重丘状叠置反射;K为持续海陆交互相,持续向南退覆充填沉积
在笔架和台西南盆地,白垩系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穿过火山锥体的翼部测线地震反射层状性较好,多呈退覆充填堆砌(图3-82,图3-83)。
图3-82 南海北部笔架盆地地震解释剖面(NHD18测线)
中生代沉积充填序列特征:①可见到20余千米深度的莫霍面;②左下角可见T3—J1地层的层状较连续反射;其下低频强反射,可能是古生界;其上为J2火山碎屑夹熔岩层的强反射,超覆在J1之上;③J3主要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局部夹泥岩层;内有3个火山口,东侧为从海底喷发的火山岩(洋壳?);④K沉积期,海槽区呈楔状充填沉积,向东南洋盆方向,厚度逐渐减薄(超覆在J3火山岩体上),岩性从火山碎屑岩变为泥岩;但图中东侧洋壳区,发育海底喷发火山岩;⑤K之上为古新统(E1),火山碎屑岩为主,或相当于珠江口盆地神狐组(E1),下超或上超在下伏白垩系火山岩之上,在火山锥之间洼底呈连续沉积;⑥E2为始新世早中期(56~42Ma)沉积,相当于文昌组;⑦
图3-83 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地震解释剖面(NHD-352测线)
展示南海北部陆坡东段的中生代沉积充填序列特征:①西侧位于中生代沉积早期的古隆起,古生界之上为J3和K火山岩,呈块状反射(火山熔岩流堆积,内部缺少反射界面),向陆坡逐渐显现层状和向洋盆方向的退覆堆砌;②在海槽区,充填沉积体呈丘状地震反射,推测为滑坡或水下扇堆积;海槽南侧,为海底火山喷发岩体(洋壳?);③K之上为古新统(E1),海槽底部有丘状反射体,上部为向盆地方向的退覆沉积,下超或上超在K之上
『贰』 俚人文化的“粤东主人”—俚人
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直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后汉书》载建武十二年九真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被封为归汉“里”君;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真、日南、合浦蛮“里”人,群相响应。其中的“里”,指的都是埋人。古代俚人分布颇广。《辞海》“俚人”条上说,古代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等地。其实,古代俚人的分布远不止此,在越南北部、中部,以及海南岛也都早有俚人定居。《异物志》上说得很清楚;“俚在广州之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村,各有长帅。”而包括潮汕在内的粤东地区,也同样是古俚人的主要居住地。《粤东初民考》的作者窄其骧和《潮州志》的总编饶宗颐先生都称俚人是“粤东主人”。虽由于年代久远,秦汉年间粤东俚人的历史已难考释,但隋唐之际,俚人在粤东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却是无可置疑的。正因为俚人早巳成为粤东主人,所以与西来的僚人“固不相容”。隋唐政权也就据此而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每每借助俚人之力“以平僚乱”。据《旧唐书》所载,仁寿初,隋朝就曾利用高凉俚峒酋豪冯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后冯盎因平僚之功被拜为汉阳太守。隋亡,冯盎返回岭南,聚众数万,占据20余州,自称总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粤东俚帅杨世略以潮、循二州之地,与冯盎同时降唐。可见,俚族不但是粤东土著,而且直至惰末唐初,势力还相当强盛,以至整个潮梅地区还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投隋降唐,唯俚帅之命是听。
岭南各地俚人,在不断南下的先进的汉族文化影响下,除少数移入桂西,后被称为“徕”,至清代渐与壮人融合外,大部分逐渐被汉化。另有部分迁入海南岛,与原在岛上的俚人汇合,发展为黎族。据近人考证,汉初,在西汉大兵压境之下,南越国丞相吕嘉率族人逃入海南。这就是俚人迁入海南岛有明文记载之始。为此,《辞源》注释“俚子”一词,便说是“古代对黎族的别称”。《元和郡县志》记载高州诚敬夫人的庙碑说:隋高祖时,海南“诸俚亡叛,吃敕夫人招慰”。可见,隋时海南黎族尚称为“俚”。俚人被称为“黎”,约始自宋代。
由于俚人汉化得很彻底,潮汕地区的族属,早已不可识认。不过,潮汕乡村,至今还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烧平黎坑、普宁乌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今属梅州的大埔黎家坪等,均应是当年的俚寨。
丰富的出土文物的发现,充分说明古越族曾存在着相当发达的铜器文化,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铜鼓。关于铜鼓,我国历代文献多曾提及。《后汉书·马援传》就有关于马援南征,“得骆越铜鼓”的记载。对于铜鼓文化的渊源,古、今学者有不少进行过探索、论述。我国古代曾传说铜鼓为马援或诸葛亮所创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认为铜鼓是出自南蛮天竺国(印度)。越南人陶维美所写的《越南古代史》,对铜鼓问题作了专章论述,认为铜鼓起源于北越,其创制者就是北越的先民骆越人。西方学者,如荷兰的狄葛乐则说铜鼓是中国南部诸省的产物,绝非“别处搬运来的”。近年来,我国也有的学者认为铜鼓的首创者不一定是两广或北越的百越人,还有可能是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尽管这个问题众说纷坛,但从两广地区大量铜鼓的出土和历代文献的记载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战国,甚或更早一点的年代,两广地区的百越人,就已广泛地铸造并使用铜鼓了。而作为百越族在两广的主要支裔的俚、僚人,也无疑是铜鼓最早的铸造和使用者。裴骃的《广州记》说:“俚獠(即俚、僚的贬称)铸铜为鼓,唯高大者为贵。”《隋书·地理志》也说:“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俚、僚人“铸铜为鼓”,究竟作什么用呢?《隋书·地理志》上说得很清楚“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实际上,其作用远不只用于战争。主要的还有用以报警、祭祀、驱逐猛兽、镇压“邪魔”以至于娱乐等等。屈大均《广东新语》在记载潮州畲歌时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但据记载,俚、僚人铸铜鼓,更主要的还在于显示权势,所谓“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近人考证,潮人往往尊称老年人为大老,正是古俚语“都老”转化来的。至今潮人称呼人还常加一“老”字,如外江老、上海老等等,这就是古代俚人的语言遗习。
铜鼓从地下出土,这从岭南至北粤,比比皆是,而尤以两广、云、贵为最,仅广东省和广州市博物馆收藏就有数百具之多。
『叁』 兴宁到广州萝岗区怎么坐车
粤A 广州
粤B 深圳
粤C 珠海
粤D 汕头
粤E 佛山
粤F 韶关
粤G 湛江
粤H 肇庆
粤J 江门
粤K 茂名
粤L 惠州
粤M 梅州
粤N 汕尾
粤O 广东省公安厅车辆管理所的发牌代码
粤P 河源
粤Q 阳江
粤R 清远
粤S 东莞
粤T 中山
粤U 潮州
粤V 揭阳
粤W 云浮
粤X 顺德
粤Y 南海
粤Z 粤港双牌车
红白车牌:军车
黑红车牌:外国领事馆车
黑牌:外资车(入户人为外资机构或外国人)
黄牌:摩托车、大货车或以上
蓝牌:小车
市、县、区名 长途区号 邮政编码 市、县、区名 长途区号 邮政编码
花县 020 510800
广州 020 510000
荔湾区 020 510000 越秀区 020 510000
海珠区 020 510000 天河区 020 510000
白云区 020 510000 萝岗区 020 510000
黄埔区 020 510700 花都区 020 510800
从化市 020 510900 增城市 020 511300
南沙区 020 511400 番禺区 020 511400
汕尾 0660 516600
海丰县 0660 516400 陆丰市 0660 516500
城区 0660 516600 陆河县 0660 516700
阳江 0662 529500
江城区 0662 529500 阳春市 0662 529600
阳西县 0662 529800 阳东县 0662 529900
揭阳 0663 522000
惠来县 0663 515200 普宁市 0663 515300
揭西县 0663 515400 揭东县 0663 515500
榕城区 0663 522000
茂名 0668 525000
茂南区 0668 525000 茂港区 0668 525000
化州市 0668 525100 高州市 0668 525200
信宜市 0668 525300 电白县 0668 525400
江门 0750 529000
蓬江区 0750 529000 江海区 0750 529000
新会区 0750 529100 台山市 0750 529200
开平市 0750 529300 恩平市 0750 529400
鹤山市 0750 529700
韶关 0751 512000
新丰县 0751 511100 武江区 0751 512000
浈江区 0751 512000 曲江区 0751 512100
乐昌市 0751 512200 仁化县 0751 512300
南雄市 0751 512400 始兴县 0751 512500
翁源县 0751 512600 乳源瑶族自治县 0751 512600
惠州 0752 516000
惠城区 0752 516000 博罗县 0752 516100
惠阳区 0752 516200 惠东县 0752 516300
龙门县 0752 516800
梅州 0753 514000
梅江区 0753 514000 蕉岭县 0753 514100
大埔县 0753 514200 丰顺县 0753 514300
五华县 0753 514400 兴宁市 0753 514500
平远县 0753 514600 梅县 0753 514700
汕头 0754 515000
龙湖区 0754 515000 金平区 0754 515000
濠江区 0754 515000 潮阳区 0754 515100
潮南区 0754 515100 澄海区 0754 515800
南澳县 0754 515900
深圳 0755 518000
盐田区 0755 518000 罗湖区 0755 518000
福田区 0755 518000 南山区 0755 518000
宝安区 0755 518100 龙岗区 0755 518100
珠海 0756 519000
香洲区 0756 519000 金湾区 0756 519090
斗门区 0756 519100
佛山 0757 528000
禅城区 0757 528000 顺德区 0757 528000
三水区 0757 528100 南海区 0757 528200
高明区 0757 528500
肇庆 0758 526000
端州区 0758 526000 鼎湖区 0758 526000
高要市 0758 00 四会市 0758 526200
广宁县 0758 526300 怀集县 0758 526400
封开县 0758 526500 德庆县 0758 526600
湛江 0759 524000
赤坎区 0759 524000 霞山区 0759 524000
坡头区 0759 524000 麻章区 0759 524000
徐闻县 0759 524100 雷州市 0759 524200
遂溪县 0759 524300 廉江市 0759 524400
吴川市 0759 524500
中山 0760 528400
河源 0762 517000
源城区 0762 517000 连平县 0762 517100
和平县 0762 517200 龙川县 0762 517300
紫金县 0762 517400 东源县 0762 517500
清远 0763 511500
清城区 0763 511500 佛冈县 0763 511600
清新县 0763 511800 英德市 0763 513000
阳山县 0763 513100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0763 513200
连南瑶族自治县 0763 513300 连州市 0763 513400
云浮 0766 527300
郁南县 0766 527100 罗定市 0766 527200
云城区 0766 527300 新兴县 0766 527400
云安县 0766 527500
潮州 0768 521000
潮安县 0768 515600 饶平县 0768 515700
湘桥区 0768 521000
东莞 0769 523000
『肆』 湖北省送人到东莞高速路口下了马上上去可以吗
广东高速公路口都是可以下。要提前申报。
『伍』 黄蜡石是玉石吗
黄蜡石是玉石。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6.5~7.5。
岭南一带是我国有历史记载最早赏玩黄蜡石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粤东和潮汕地区就己收藏本地的黄蜡石,据永安县(今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县志记载:“永安产蜡石,贡于朝,盛于名也。” 永安蜡石在明清时期曾制作成鼻烟壶进贡朝廷。
(5)揭西搬运扩展阅读:
黄蜡石的特点
1、形奇
多数黄蜡石是观赏石,它产自江河,历经亿万年搬运和冲刷,产生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外形,如圆似方,像人似佛,奇山秀水,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具备了“漏、透、瘦、皱”传统赏石要素。
2、皮好
黄蜡石是水冲石,水洗度高,表皮光滑,蜡质感强,多数有一层温润的包浆,特别是致密度高的籽料手感超好,用手抚摸很光很滑,犹如婴儿的皮肤,所以黄蜡石也有“玩皮”一说。
3、色多
黄蜡石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兼有粉色、绿色、黑色、浅蓝、浅灰、白色、紫罗兰等多种颜色,其中红黄两色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主色调,寓意喜庆和富贵吉祥。
『陆』 请问从深圳罗湖莲塘搬家到揭阳市揭西县车费大概要多少
可以找物流公司的呀,我公司在罗湖长城物流园,可以上门包装搬运。点击用户名----用户资料就能找到我
搬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整理搬运物品目录。对要搬运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小型贵重物品最好自己携带并特别包装;无论是自己包装还是使用搬家公司提供的包装物,都要做好登记,对易破损部位进行加固、易滑动部分进行固定;清理家具内的物品,防止搬运过程中发生损伤;查阅家电说明书或致电家电生产厂家,了解家电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搬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物品,做好特殊标记,易损坏的大件物品最好拍照留存;钢琴等特殊物品最好咨询生产厂家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厂家提供搬运服务,最好请厂家进行搬运。
二、要提前安排好人手,最好有至少两人看护和清点搬运物品。如家中有需要监护的老人或小孩的,最好提前安顿,防止在搬家过程中发生问题。
三、寻找搬家公司时,不要轻信小广告。与搬运公司沟通时,注意描述清楚搬运的物品数量、体积、搬运的地点等信息;如果物品较多,最好与搬运公司签订搬运合同。签订合同时,注意注明保修责任、费用、搬运人数等。
四、要向搬运人员指明需重点保护的物品、易碎和怕压的物品。
五、支付费用前,要先清点物品。仔细核对搬运物品目录,检查是否有缺项;重点检查贵重物品、易碎物品、零散物品,查看是否有遗失或损害;检查家用电器是否运行良好;检查家具是否有磕碰,表面是否有损伤,如果搬运的物品与目录有争议,最好拍照存证;索要相关凭证,如搬家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最好记录搬家公司车牌号、司机姓名;对于出现争议的情况,不能达成一致的注意保存证据
深圳庆达物流,专业长途搬家公司
『柒』 揭西本地自媒体平台有哪些
揭西本地的自媒体不多,平台就更少,搜索出来的有一些。你是要加入还是什么目的呢?建议问题描述补充下。
『捌』 火山岩岩相研究概况
(一)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
火山岩相的研究是一项综合研究任务, 包括火山岩岩石学的基本内容, 也包含各种火山岩的分布范围、叠置关系、 空间组合、 堆积环境等信息。 因此, 火山岩岩相的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
1.岩心、 薄片岩石学特殊描述法
该方法与基于火山岩岩性类型的确定及其岩石结构、 构造的描述, 从成因角度反推该岩石的形成过程, 进而判断其搬运方式、 成岩方式及其距离火山口距离, 推测其岩相类型, 这是岩相发育模式研究的基础。
2.典型火山岩发育井岩相划分及解释法
该方法基于钻井、 录井和大量测井信息, 目的在于落实不同部位火山岩在垂向上的发育演化规律及组合关系, 进而划分火山喷发期次及不同期次内部火山岩相单元的叠置关系及发育演化历程。
3.地震资料岩相识别及连井岩相剖面精细对比法
该方法首先在岩心、 测井约束下建立地震相-岩相识别图版, 据此开展不同层位地震相解释和平面岩相识别, 再通过典型连井剖面的岩相精细横向对比, 落实平面火山机构及其内部各种岩相发育规模、平面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进而落实火山喷发类型、喷发方式及火山机构中各岩相单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和基本组合关系。
4.基于火山岩及其相邻沉积岩岩石学的沉积环境恢复法
为了解释火山岩堆积环境 (陆上、 水下; 浅水区、 深水区), 需要首先从火山岩特征(如淬碎成因玻璃质外壳、 岩流自流破碎形成的撕裂状火山角砾熔岩结构、 岩石原地破碎并被熔浆充填而形成的隐爆角砾结构等) 和相邻沉积岩特征 (如细粒沉积岩的颜色、特殊的交错层理、暴露成因的泥裂、生物活动形成的遗迹构造等) 判断火山岩堆积的沉积环境性质。
5.地球化学环境判定法
岩石地球化学中Fe2+/Fe3+相对含量对其形成环境比较敏感, 是进行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性判断的较有效指标。
(二) 火山岩岩相划分方案研究现状
近年来, 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揭示, 火山岩的研究引起油气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但火山岩相的研究与远不如沉积相深入和细致, 不同学者往往存在不同的划分方案。 其中, 有一定代表性的火山岩岩相划分方案包括:
1.谢家莹等人的方案
谢家莹等 (1994) 研究认为,岩相研究必须与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机构相结合, 这对确定火山喷发类型、推演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面貌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上述综合原则,将玛湖凹陷环带下二叠统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相类型归纳为三大类12种岩相类型 (表3-5)。
表3-5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据谢家莹等, 1994)
对上述方案中最重要的几种火山岩相成因及特征介绍如下:
(1) 爆发空落相
是黏稠岩浆以爆裂喷发方式将火山物质喷发到空中后坠 (降) 落堆积所形成的火山碎屑岩。 一般围绕火山口依次向外分布, 粗粒级火山碎屑主要受自身重力作用坠落, 堆积在火山口附近, 细粒级碎屑受重力、 风力双重因素作用, 在空中运移降落堆积, 火山碎屑发生自然分选, 形成以火山口为中心的近粗远细、 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
根据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堆积相特征, 可以分为两种喷发类型: 一种为弹射坠落式喷发类型, 与卡特迈型火山爆发相类似; 第二种为喷射降落式喷发类型, 与普林尼型火山爆发相类似。 前者可能带有蒸气岩浆喷发性质, 喷发岩浆房较浅, 形成以角砾级、凝灰级火山碎屑为主、 集块级为次的火山碎屑岩堆积, 可见饼状、 球状、 茄子状等火山弹堆积; 后者则为含饱和挥发组分的岩浆喷发, 喷发岩浆房相对较深, 形成以凝灰级为主、 含少量角砾级的火山碎屑流堆积。
(2) 火山碎屑流相
包括由火山喷发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炽热火山碎屑所组成的高密度碎屑流堆积和火山喷发初期的涌流堆积以及从喷发柱顶部蘑菇状灰云体中降落的微尘状碎屑堆积3部分组成。其形成的岩石称为熔结火山碎屑岩类, 包括熔结的和不熔结的两部分, 据碎屑粒级分为集块、 角砾、 凝灰3级。
一个发育完整的冷却单元火山碎屑流相堆积从下到上可分为3个堆积亚相:
1) 下部涌流堆积亚相
这是火山喷发初期阶段蒸气岩浆喷发产物, 其特征是: ①分布范围小, 一般只分布于近火口附近, 厚度薄、 变化大, 在古地貌起伏不平时具有填平作用。②组成岩石从下到上为凝灰质碎屑岩、 沉凝灰岩或涌流凝灰岩、玻屑凝灰岩, 有时有火山泥球凝灰岩。 ③岩石组分有岩屑、 晶屑、 玻屑、 火山尘以及陆源砂砾、 泥质物等, 成分较复杂, 粒度较细。④岩石层理构造发育, 常有低角度斜层理或交错层理构造。
2) 中部火山碎屑流堆积亚相 (狭义的)
在紧接蒸气岩浆喷发之后, 是大规模的火山碎屑流喷发, 大量高温气体和炽热火山碎屑组成的混合体从火山口猛烈喷发, 冲向高空, 形成喷发柱, 到上冲力与重力平衡时发生崩塌坠落, 在地面涌流堆积之上汹涌湍急流动运移侵位堆积, 形成火山碎屑流堆积亚相。
中部火山碎屑流堆积亚相 (狭义的) 是火山碎屑流相堆积的主体层, 主要特征是:①组成岩石为熔结凝灰岩, 向上、 下可过渡为弱熔结或不熔结凝灰岩, 顶部有时可出现浮岩屑富集层。 ②由多量强烈塑性变形的浆屑、玻屑定向平行排列使岩石具有发育的流动构造和熔结凝灰结构。 ③碎屑粒度由下而上浆屑由逆粒序转为正粒序结构, 浮岩屑则为正粒序结构。 ④有时可见到发育的柱状节理。
3) 上部灰云堆积亚相
在喷发柱顶部, 由大量微尘状碎屑所组成的蘑菇状灰云体, 随着向外扩散运移过程中能量的衰减, 碎屑物质大量迅速的降落下来形成灰云堆积亚相, 部分更细微的灰尘物质,可受风力影响被搬到更远地方降落堆积。 灰云堆积亚相可超越碎屑流堆积亚相分布。 其主要特征是: ①分选性好、形成显层理构造的灰云凝灰岩, 包括玻屑凝灰岩、 晶玻或玻晶凝灰岩, 含浮岩屑玻屑凝灰岩等, 在近火口处可出现含角砾浮岩屑凝灰岩。 ②火山碎屑保持刚性状态, 岩石具有发育的凝灰结构。
(3) 爆溢相
是一种既不同于熔岩、 也不同于火山碎屑岩的岩石, 以含有35%~40%的碎裂状晶屑组分与熔岩相区别, 晶屑组分被玻质熔岩胶结与火山碎屑岩相区别。从岩类学看, 它应属于火山碎屑岩类中的碎屑熔岩类, 故命名为凝灰熔岩。
岩相特征分析表明, 形成这种岩石的火山喷发, 既不像形成熔岩那样平静地从火山口溢出, 也不像形成火山碎屑岩那样爆裂喷发, 应是间于其间即火山喷发时, 火山物质像泉水那样向上喷涌并向外倾泻流动侵位, 故称为爆溢喷发作用。 由其形成的堆积称为爆溢相, 组成爆溢相岩石, 第四号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岩带的火山岩相类型为凝灰熔岩。本岩相在区内I旋回 (晚侏罗世) 火山岩中广泛发育, 是一种既重要又特征的岩相, 约占整个火山岩相的10.94%。 爆溢相凝灰熔岩分布面积可由数十到数百平方千米, 且岩性单一, 变化甚小。
(4) 基底涌流相
近年来火山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火山喷发作用可分为岩浆喷发和蒸气喷发两个端元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过渡类型, 即蒸气岩浆喷发和岩浆蒸气喷发类型。 蒸气岩浆喷发是由于岩浆与外来水 (潜水、 地表水等) 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陆相火山喷发的另一种形式。 其喷发产物为水蒸气与围岩和岩浆的碎屑, 以急流的形式紧贴地面流动并向四周扩散堆积即基底涌流 (basesurge), 又称湿涌流, 形成凝灰岩环或凝灰岩锥堆积。研究区内基底涌流堆积目前仅在广东潮安、 河源桂山、 揭西官草湖等火山构造洼地内被确定。
(5) 火山泥石流相
当火山喷发出的碎屑物质在大量水的加入后, 使其液化, 沿火山斜坡或低洼地湍急流动, 同时又将沿途的陆源砂泥、砾等卷入, 形成混杂的火山泥石流堆积。 根据碎屑粒级粗细、 含量多少可分为火山泥流堆积和火山泥石流堆积两类。
火山泥石流相目前仅在浙江山门火山构造洼地、 芙蓉山破火山、 新昌拔芽破火山、 广东惠东解水塘一涧头坑、 大安洞等地被确定, 都出露于沟谷或低凹处, 呈带状分布, 岩石为沉集块角砾岩、 沉角砾凝灰岩等, 角砾大小悬殊, 无分选性, 胶结物为火山碎屑和陆源泥砂。 由于水介质的参加, 局部有砂泥质透镜状夹层出现。
2.王璞君等人的方案
王璞珺等 (2003, 2008) 通过对松辽盆地酸性火山岩的研究, 总结归纳了松辽盆地露头区和钻井取心火山岩不同相、 亚相的特征和识别标志 (图3-43), 并着重探讨了火山岩相与有利储集带之间的关系, 使火山岩相研究更加贴近油气藏勘探与开发的实际。在综合国内外火山岩、 尤其是火山碎屑岩研究现状基础上, 参考前人岩相划分方案, 从储层地质角度将火山岩相类型归纳划分为5种相和15种亚相 (表3-6)。
图3-43 松辽盆地酸性火山岩岩相模式
表3-6 火山岩岩相类型划分方案
续表
(据王璞君等 (2003) 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