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搬运定义
『壹』 风化和搬运分别指的是什么
风化是指地表或接来近地表的坚源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搬运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
风化伴有化学变化且不移动,搬运是物理变化,会移动。
『贰』 搬运作用的类型与方式
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化学搬运和生物搬运三种类型。其中,生物搬运作用与前两种类型相比意义较小。
(一)机械搬运作用
机械搬运作用是各种营力搬运风化、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的过程。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营力,均能进行机械搬运。由于不同营力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不同营力的搬运也各具特色。由于所搬运的碎屑颗粒大小有别,不同大小粒级的物质搬运特点亦不相同。概括起来,机械搬运作用可分为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四种方式。
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取决于颗粒在介质中的受力状况。流体作用于碎屑颗粒上的力主要有:浮力(F)、重力(G)、水平推力(P)和垂直上举力(R)。水平推移力(简称推力)是流体作用于颗粒上的顺流向的力,垂直上举力则是由紊流的扬举作用和流体由于不同深度的速度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向上的力。
1.推移
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对碎屑物质有一个向前的推力(P)。当这种推力达到或超过碎屑颗粒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时,即P≥f·(G-F-R)时(f为摩擦系数),碎屑颗粒开始沿介质底面滑动和滚动,这种搬运方式叫推移。被推移的物质一般为粗碎屑物质,如粗砂和砾石。颗粒的质量与颗粒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如果碎屑颗粒成分相同或相似,显然粗大的颗粒需要较大的推动力,才能克服摩擦力而移动,细小的颗粒只需较小的推动力便可向前移动。简言之,砂比砾石更容易搬运,这和自然界中见到的情况一样(图6-1)。如果碎屑颗粒的成分不同,则密度大者需较大推力才能移动,而密度小者需较小的推力就能移动。碎屑颗粒的形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球形颗粒容易被推移产生滚动,椭圆形颗粒次之,扁圆形或球度低的颗粒在较大的推力条件下才能产生滚动,一般多产生滑动。
2.跃移
在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沿地面呈跳跃方式向前移动的过程叫跃移。一般来说,细砂、粉砂的搬运方式以跃移为主。当碎屑颗粒受到垂直上举力(R)达到或超过其在流体介质中的有效重力(G-F)时,即R≥G-F时,碎屑颗粒就会从地面上跃起,并在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当颗粒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上举力就会大大减小,在重力作用下,颗粒再次落到地面上。上举力减小的原因是由于颗粒跃起后,颗粒上下的绕流线呈对称状,并且颗粒上下流体的速度差也明显变小,导致压力差减小,上举力也就降低。颗粒跃起、降落,再跃起、再降落,这种过程反复地进行,碎屑颗粒就不断地跳跃前进。跃移主要与受力状况和流体速度有关,但还与颗粒大小、形状、性质和排列情况等因素有关(图6-1)。
图6-1 碎屑物质在水流中的三种运动状况
(据苏文才等,1987)
3.悬移
细小的碎屑颗粒在流体中,由于其受到的垂直上举力(R)与浮力(F)之和恒大于本身的重力(G),即R+F≫G,故不易沉到底部,总是呈悬浮状态被搬运,这种搬运方式称悬移。悬移主要发生在紊流中,流体的紊流作用使得上举力大于碎屑颗粒的有效质量,其结果使细小的物质悬浮在流体中搬运。影响碎屑颗粒是否呈悬移方式搬运的因素,除紊流作用和颗粒大小之外,还与颗粒形状、密度及流体黏度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的流速条件下,粒径小、密度小的易于悬浮,而粒度大、密度大的颗粒则不易于悬浮(图6-1)。
4.载移
冰川在刨蚀作用的同时也进行搬运作用,被冰川搬运的物质称冰运物。冰川除在冰川运动的前端推进时推移前端的碎屑物质外,主要是搬运冰川刨蚀其源区基岩、冰蚀谷的冰床基岩所形成的碎屑产物以及两侧谷壁基岩经冰劈等作用塌落下来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有的堆积在冰川表面,而更多的是冻结在冰川体内部,随冰川一起运移。这一过程恰似一条传送带载运物质,故将这种冰的固体搬运过程称为载移(图6-2)。
(二)化学搬运作用
母岩经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分解的产物(溶解物质)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的形式被搬运称化学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可分为胶体溶液搬运和真溶液搬运两种方式。Al,Fe,Mn,Si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常呈胶体溶液搬运;Ca,Mg,Na等元素所组成的盐类,常呈真溶液搬运。
1.胶体溶液搬运
低溶解度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常呈胶体溶液被搬运(图6-3)。胶体溶液的性质介于悬浮液和真溶液之间,在普通显微镜下不能识别。胶体质点极小,存在着布朗运动,因此重力影响微弱,使得胶体能够搬运较远的距离;胶体质点常带电荷,当胶体具有相同符号的电荷时,因排斥力而避免胶粒聚集成大颗粒,有利于搬运;有机质的护胶作用可使胶体在搬运中保持稳定。当胶体进入海洋或湖泊中,由于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搬运过程结束,胶体凝聚沉积。
图6-2 冰川的载移
(据F.Press et al.,1982)
图6-3 自然界中胶体溶液与真溶液的分布状况
(据刘宝珺,1980)
2.真溶液搬运
母岩风化、剥蚀产物中,Cl,S,Ca,Na,Mg等成分多呈离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即呈真溶液状态被搬运(图6-3)。有时Fe,Mn,Al,Si也可以呈离子状态在水中被搬运。可溶物质能否溶解、搬运或者沉淀,与其溶解度有关。可溶物质的搬运或沉淀还与水介质的酸碱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 值)、温度、压力以及CO2 含量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叁』 对危险化学品的搬运装卸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集团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含合资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其它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第四条: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工作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公安保卫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和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质检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运输部门负责化学品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驾驶人员、危险化学品装卸人员的资质培训和考核工作。第五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第六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 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二) 工厂、罐区、油站、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三) 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四)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五)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第七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保护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第八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第九条: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第十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设施、设备,并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要求。第十一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备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第十三条: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场所和从业人员,必须配有专用防护用品。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储存设施应当定期检测。第十六条: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执行。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第十七条: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运输过程中,应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或拖拉。第十九条:运输爆炸品、剧毒品和放射性物品,应由保卫部门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运输上述物品的车辆不准在繁华的街道上行驶,严禁超速、超车和强行会车等。第二十条:不许用电瓶车、翻斗车和脚踏车运输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等危险物品。第四章 处罚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1%~5%,性质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没有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0.5%~2%;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0.5%~2%,性质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一) 未按规定对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定期安全评价;(二) 未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持正常适用状态的;(三) 危险化学品未储存在专用仓库或者未设专人管理的;(四)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未进行核查登记或者入库后未定期检查的;(五)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未设置明显标志,或者未对专用仓库的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六)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不如实记录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或者未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或者发生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后不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七) 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的;(八)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第二十四条: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未按照有关规定立即组织救援,或者不立即报告的,扣发责任单位月工资总额的2%~10%。第五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规定相抵触之处,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肆』 化学搬运与沉积作用
溶解物质可以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被搬运,这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低溶解度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常呈胶体溶液被搬运。胶体溶液与悬浮液或真溶液相比较,具有胶体粒子因细小而受重力影响极微弱,扩散能力也很弱。表面带有电荷的胶体,可分为正胶体和负胶体两类,天然胶体普遍具有吸附现象等特点。
1.胶体溶液的搬运与沉积
低溶解度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常呈胶体溶液被搬运。胶体溶液的性质介于粗分散系(悬浮液)和离子分散系(真溶液)之间,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在普通显微镜下不能识别。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胶体溶液失去稳定性,胶粒就会凝聚成较大粒子,进一步凝聚成絮状物,因重力作用而下沉,称为凝聚(胶凝)作用或聚沉作用。促使胶体凝聚和沉积的因素主要有:
(1)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相遇,因电荷中和而发生凝聚,物理化学中称为“相互聚沉”。
(2)电解质作用。加入电解质后可使胶粒表面吸附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从而使扩散层的厚度变薄,即降低了胶粒的电动势,使得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凝聚。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因此,当河流携带的胶体与海水相遇时,就可形成凝胶沉淀,导致三角洲和海岸沉积中常可见到大量黏土和氧化铁等胶体沉积物,有时可聚集成铁、铝、锰等特大型沉积矿床。
(3)蒸发作用促使胶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引起胶体凝聚。一方面是因浓度增大造成胶粒碰撞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原先存在于胶体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
(4)穿透能力较强的辐射线可使某些胶体凝聚,如带负电荷的β射线可使正胶体凝聚。其他如剧烈的振荡、大气放电、毛细管作用等也可促使胶体凝聚。
除上述促使胶体凝聚的主要因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例如溶液的pH。
由胶体凝聚生成的沉积物和岩石具有如下特点:①未脱水硬化的凝胶呈胶状、糊状或冻状,固结成岩后常具贝壳状断口;②胶体沉积颗粒细小,孔隙度较大,因而有较强的吸收性;③由于胶体陈化脱水而常出现收缩裂隙,易敲击成尖棱角状碎块;④一般有微晶、放射状、鲕状、球粒状、扇状集合晶等结构;⑤胶体沉积可以呈巨厚层产出,也可呈透镜体、结核产出;⑥由于胶体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能力,常吸附有不定量的水分、有机质,以及各种金属元素,其化学成分常不固定。
2.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
溶解物质中的氯、硫、钙、钠、钾、镁等成分都呈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即呈真溶液搬运,有时铁、锰、铝和硅也可呈真溶液搬运。
可溶物质的搬运(溶解)与沉淀主要取决于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相应方次)为一常数,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当溶液中某物质的离子浓度乘积超过了该物质溶度积时,表明处于过饱和状态,该物质即可沉淀析出,反之则要溶解。
可溶物质的搬运(溶解)除了受主要因素——溶解度控制外,还受介质pH,Eh,温度,压力,CO2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pH值对大部分溶解物质的沉淀有显著影响,但对易溶盐的影响不大。pH的影响因溶解物质而异,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pH 增大而增加,如SiO2;但有些物质恰恰相反,如CaCO3。各种矿物悬浮液的pH见表2-4。
表2-4 各种矿物悬浮液的pH
(据姜在兴,2003)
Eh值对铁、锰等变价元素的溶解和沉淀影响很大,而对有些元素,如铝、硅等几乎毫无影响。铁、锰等元素在氧化条件下,呈高价的赤铁矿、软锰矿沉淀;在弱氧化-还原条件下,则形成海绿石、鲕绿泥石;在还原条件下,呈低价的菱铁矿、菱锰矿沉淀;在强还原条件下,则生成黄铁矿、硫锰矿。而且,低价的铁、锰矿物的溶解度比高价的要大数百倍以至数千倍,所以不易沉淀而有利于搬运;高价的铁、锰矿物就易于沉淀而难以呈溶液搬运。
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温度对钙、镁硫酸盐,钾、钠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易溶物质影响较大。但总的来说,由于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对溶解度的影响最多增加几倍。温度还可改变反应方向,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反之则相反。
溶液中的CO2含量对碳酸盐的沉淀和溶解有着很大影响。另外,某些元素可通过离子吸附作用而沉淀下来,这就使得溶液中浓度不高的元素,以及某些不易富集的极为稀散的元素得以沉淀,甚至富集达到工业品位。
3.化学沉积作用的常见构造
化学作用主要包括结晶、溶解、沉淀等作用,它们在沉积期和沉积后,在沉积物面上或沉积物中形成了特殊的沉积构造,将在后面部分进行详细论述,这里仅作原理分析。
化学结晶作用常形成结晶构造,包括晶体印痕和假晶、鸟眼构造、示底构造(表2-5)。压溶作用常形成压溶构造,包括缝合线、叠锥等(表2-5)。
化学成因的矿物沉淀、凝聚,或交代母岩,常形成增生与交代构造,包括结核、皮壳及葡萄状构造等(表2-5)。
表2-5 化学沉积与常见的构造
『伍』 化学搬运作业的方式
各类化学品搬运装卸安全注意事项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储存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瓶是压力容器,装卸搬运作业时,应用抬架或搬运车,防止撞击、拖拉、摔落,不得蹓坡滚动;搬运前应检查钢瓶阀门是否漏气,搬运时不要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装卸有毒气体钢瓶时,应穿戴防毒用具;剧毒气体钢瓶要当心漏气,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搬运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在炎热的季节搬运作业应安排在早晚阴凉时进行。
2、易燃液体
其闪点低、汽化快、蒸气压力大,又容易和空气混合成爆炸性的混合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不仅火焰能导致起火燃烧或蒸气爆炸,其他如火花、火星或发热表面都能使其燃烧或爆炸。因此,在装卸搬运作业中必须执行以下要点:库(箱)内装卸搬运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搬运过程中不能使用黑色金属工具,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装卸机具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在装卸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夏季运输要安排在早晚阴凉时间进行,雨雪天作业要采取防滑措施。
3、易燃固体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容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而且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气体;在装卸搬运时除按易燃液体的要求处理外,其作业人员禁止穿带铁钉的鞋,不可与氧化剂、酸类物质共同搬运;搬运时散落在地面上和车厢内的粉末,要随即抹擦干净。装运时要捆扎牢固,使其不摇晃。
4、遇水燃烧物质
这类物品在相互作用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热量,由于反应异常迅速,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和热量又多,放出来的可燃性气体能迅速地在周围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明火或由于自燃就会引起爆炸,所以在搬运装卸作业时必须执行以下要点:注意防水、防潮,雨雪天没有防雨设施不准作业;若有汗水应及时擦干,绝对不能直接接触遇水燃烧物质;在装卸搬运中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必须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滚桶、重放、撞击、摩擦,防止引起火花;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桶身的侧面,避免人身冲向电石桶面或底部,以防爆炸伤人;不得与其他类别危险化学品混装混运。
5、氧化剂
注意防水、防潮,雨雪天没有防雨设施不准作业;若有汗水应及时擦干,绝对不能直接接触氧化剂物质;在装卸搬运中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必须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滚桶、重放、撞击、摩擦,防止引起火花;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有机物及自燃、易燃、遇湿易燃的物品混装混运。
6、毒害品及腐蚀物品
尤其是剧毒物品,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死亡。腐蚀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除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能造成破坏外,甚至会引起燃烧、爆炸。装卸搬运时必须执行以下要点:要严格检查包装容器是否符合规定,包装必须完好;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胶手套、胶围裙、胶靴、防毒面具等;装卸剧毒物品时要先通风、再作业,作业区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装卸要平稳,轻拿轻放,严禁肩扛、背负、冲撞、摔碰,以防止包装破损;严禁作业过程中饮食;作业完毕后必须更衣洗澡;防护用具必须清洗干净。
『陆』 什么是物质守恒定律,原子和分子算是物质吗别把定义照搬过来,说点通俗易懂的,谢谢。
原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不能说原子、分子算物质,这定义是不一样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说的是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柒』 什么是江河的搬运力
流水对地面物质的搬运作用有2种形式:①化学搬运;②机械搬运。
化学搬运是河水在其流域中溶解岩石化合物,使溶解物,即水中的矿物质,随着河水流动,从上游搬运到下游。能够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有碳酸氢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铁及其他含有镁离子、钾离子的可溶性盐。溶解后的化合物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一般情况下,河水溶解的化合物远远达不到饱和状态,因此不论河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多大,这些矿物质都会随着水流而被搬运。一旦由于水温、水量发生较大的变化,使河水从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部分矿物质就会沉积在河底。当河水发生化学变化时,在河水中也会沉积一些不溶性的矿物质。虽然化学搬运作用所搬运的矿物质的量很少,但它对水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机械搬运是以河水为动力将河边、河底或水中的松散碎屑物质、沙砾,甚至巨大的砾石冲刷到下游,或长途搬运到海洋、湖泊。
若被搬运的物质是泥沙或者其他的悬浮物,在河水流动过程中,它们悬浮在水面上或水中随同河水一起流动。在一定条件下,河水能搬运的泥沙数量称为挟沙能力。挟沙能力与水的流量和水中的含沙量有关。水的流量增大,挟沙能力也增大;水的含沙量增大,挟沙能力也增大。河水的含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超出允许的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会逐渐沉积。
若被搬运的物质是沙砾或砾石,这些砾石处于河底,河水的搬运作用表现为推移。这些沙砾或砾石称为推移质。推移质的体积与重量都与河水的流速有关。
水流开始推动推移质起动的速度称为起动流速,用v0表示。推移质的粒径与v0的平方成正比,推移质的重量则与v0的6次方成正比。当水的流速增加1倍时,可推动的砾石的粒径就增加4倍,能推动砾石的重量就要增加64倍。在一般情况下,平均流速为0.162米/秒时,细沙开始移动;平均流速为0.216米/秒,粗沙开始起动;平均速度为0.312米/秒,细卵石能起动;平均流速为0.975米/秒,中卵石开始起动;平均流速大于1.62米/秒,大卵石能起动。因此,河流上游发生的暴雨急流可以将许多大的或巨大的砾石冲到下游。暴雨停止,这些砾石便停留在那里。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的流速高于下游,因此在河流入海或流入湖泊的这段路程中,推移质的分布规律为:河源头附近有较大的砾石,上游有较小的砾石,中游分布较多的泥沙,下游分布细沙,在入海口或入湖泊口有粉沙或淤泥。
推移质的数量与河水的流量有关。水的流量增加,推移质的数量也增加。当山洪暴发或洪水到来时,河水的流速和水量都猛增,可能导致许多的推移质及泥沙向下游流去。
流水的搬运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每年的机械搬运量也是惊人的。据测量,黄河和长江的机械搬运量分别为每年136亿吨和4.905亿吨。黄河最大含沙量为42.29%,黄河支流无定河的最大含沙量达78%,黄河每年搬运到海里的泥沙达12亿立方米。黄河和长江的化学搬运量分别为每年2018万吨和17790万吨。
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水,在入海口或入湖口由于地势平缓而流速变小,于是被搬运和冲刷的大量泥沙沉积在那里,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或三角洲。
『捌』 搬运的浪费的定义、弊端、
浪费的定义有很多,一般是指操作者工作过程中不创造价值的部分 更全面的定义还会增加:或创造价值消耗的资源不是最低的
『玖』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化学沉积作用
溶解物质包含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其搬运和沉积受物理化学定律支配,主要与溶解度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化学搬运物质组分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Al2O3-Fe2O3-MnO2-SiO2-P2O5-CaCO3-CaSO4-NaCl-MgCl2(图4-17)。由于Al、Fe、Mn、Si等的氧化物难溶于水,一般呈胶体溶液被搬运;而Ca、Na、Mg等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大,多呈真溶液被搬运。
图4-17 自然界胶体溶液与真溶液分布
1.胶体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低溶解度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常呈胶体溶液被搬运,胶体溶液是介于粗分散系(悬浮液)和离子分散系(真溶液)之间的一种溶液,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在普通显微镜下不能识别。
胶体溶液与悬浮液或真溶液比较有如下一些特点:胶体粒子因细小而受重力影响极微弱;扩散能力也很弱;表面带有电荷,可分为正胶体和负胶体两类。天然胶体普遍具有吸附现象,这对某些有用元素的富集很有意义,如黏土质负胶体可吸附 K、Rb、Cs、Pt、Au、Ag、Hg、V等,二氧化硅负胶体能吸附放射性元素,氧化锰负胶体可吸附Co、Ni、Cu、Zn、Hg、Li、Ti等,氢氧化铁正胶体可吸附
胶体物质的搬运和沉积特点可以归纳为:①胶体的质点极小,在搬运和沉积中,重力的影响是很微弱的;②由于表面的离子化作用,胶体质点常带电荷,胶体质点的这种带电性质,是影响它搬运和沉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③胶体粒子的大小比真溶液中离子要大得多,故扩散能力很弱,往往不能通过致密的岩石;④天然胶体有普遍的吸附现象,例如,二氧化硅水溶胶体能积极吸收放射性元素,铁的水溶胶体能吸收As、V、P等,锰的胶体可强烈吸收Ni、Ca、Co、Zn、Hg、Ba、K、W、Ag等。
因此,在搬运过程中,当胶体溶液因两种带不同电荷的胶体相遇,或电解质作用,或浓度增大以及pH值的影响失去稳定时,胶体就发生凝聚(絮凝作用),胶体物质即在溶液中集结成为絮状、团块状。这时的胶体就可以克服原来胶体质点的布朗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于合适的沉积环境里,逐渐沉积下来。
由胶体凝聚生成的沉积物和岩石具有如下特点:①未脱水硬化的凝胶沉积物呈胶状,固结成岩后常具贝壳状断口;②胶体沉积颗粒细小,孔隙度较大,因而有较强的吸收性故有黏舌现象;③一般有微晶、放射状、鲕状、球粒状、扇状集合晶等结构;④胶体沉积岩常呈透镜体、结核产出,也可呈层状产出;⑤由于胶体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能力,常吸附有不定量的水、有机质以及各种金属元素,其化学成分常不固定。
2.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母岩化学风化以及其他来源提供的化学物质中,Cl、S、Ca、Na、Mg、K等成分呈离子状态溶解于水中,即可呈真溶液状态搬运。有时Fe、Mn、Si、Al也可以呈离子状态在水中被搬运。这些可溶物质能否溶解而搬运或沉淀,与本身溶解度和溶度积有关,而影响溶解度和搬运及沉积的因素除pH,Eh值和含盐度外,还有温度、压力、CO2的含量、离子的吸附作用等。由真溶液化学组分的类型和外界化学条件的变化使真溶液发生有规律性的沉积现象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即形成的自生矿物或化学沉积物的分布,有一定的趋势或规律。化学分异模式,一般自沉积盆地边缘向海盆方向的沉积顺序是:铝土矿→鲕状赤铁矿→鲕状氧化锰矿→二氧化硅→磷酸钙→海绿石→鲕绿泥石→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最后在盐盆地中出现石膏、硬石膏以及氯化钠、钾盐、镁盐。简化的沉积顺序是: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图4-18)。影响化学沉淀的因素很多,所以该分异顺序是一般的模式,自然界的实际顺序比它复杂得多。在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化学(或结晶)结构,特征与岩浆岩类似,结构要素也基本相同,但矿物组成不同,前者是低温自生矿物,后者为高温复杂硅酸盐矿物。按照结晶程度可分为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和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见于某些化学或胶体成因的岩石中,如蛋白质的硅质岩和胶磷矿质磷块岩。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隐晶质结构由微晶集合体组成,晶体粒度<0.001mm。显晶质结构是由镶嵌状的矿物晶体组成,又按大小进一步分为粗晶(>2mm)、中晶(2~0.062mm)、细晶(0.062~0.004mm)、微晶结构(0.004~0.001mm)。按晶粒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和斑状结构;按晶粒自形程度可以分为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结构。
图4-18 溶解物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据Пустовалов,1954;转引自曾允孚和夏文杰,1986,略加修改)